做风车的故事教案(模板20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教案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些范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科目和不同年级的教案设计。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一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二小节。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习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
1、板书课题。
2、导入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00多年前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怎样的一位孩子?他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做风车与他以后成为大科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
(1)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学”三个时间词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这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文章。
(2)本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
三、学习字词,识记字形。
1、再读课文,给带点这选择正确读音。
(根据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出题目。)。
2、让学生自读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展开想象识记字形。并在小组和全班展开交流。
四、学生质疑,老师梳理归纳。
五、学习第一、二小节。
2、讨论上述问题。
六、课堂巩固。
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牛顿能从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风车为什么会转的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发奋学习的事。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生动、有感情。思想目标:教育学生要发奋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牛顿能从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风车为什么会转的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发奋学习的事。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羞得满面通红,为什么没掉一滴眼泪?
教法选择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具准备投影录音机。
板书设计11、小风车的故事同学:夸奖质问嘲笑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牛顿:得意发愣难受。
达到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达到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达到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达到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真正融入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的美好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
(2)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生字的学习从音到形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师读诗歌第1----4小节,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学生反馈)。
(3)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白云在追逐,小溪在欢唱,树林在演奏等)。
(5)导语:是呀,大自然的景象神奇壮观,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想到这些,这株小草忍不住要说话了,它说了什么呢?(学生自读诗歌,找一找。)。
(6)指名回答。
(风啊,水啊,阳光……我是一棵会说话的草,我觉得我离不开你们,离不开这脚下黑色的土壤!)。
(7)讨论交流对这一句的理解。
(提示:我闪离不开大自然,融入了大自然,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四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其中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刻苦钻研、发愤学习”这一主题安排材料的。《做风车的故事》通过讲述牛顿小时候做了一架风车而讲不出道理,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表现了牛顿聪颖、天真、发愤学习、刻苦钻研、富于创造的性格特点。《一定要争气》写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上中学和出国留学时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优秀成绩的事迹,赞扬他“一定要争气”的可贵品质。《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开展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充分表现了孙中山先生认真读书,不懂就问的好学精神。《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讲述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在敌人监狱里认真、刻苦学习的故事。“积累运用”中安排了读背成语、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和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本组课文表现人物的,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句,引导学生领会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从中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课文的思想内容。2、认真落实词句训练,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理解句意,读懂自然段。3、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4、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将朗读贯穿在读讲课文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人物的品质,体会文章的感情,学习表达的方法。5、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资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搜集信息的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和牛顿的画像;
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牛顿刻苦钻研的小故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二小节。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习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
1、板书课题。
2、导入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00多年前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怎样的一位孩子?他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做风车与他以后成为大科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
(1)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学”三个时间词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这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文章。
(2)本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
三、学习字词,识记字形。
1、再读课文,给带点这选择正确读音。
(根据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出题目。)。
2、让学生自读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展开想象识记字形。并在小组和全班展开交流。
四、学生质疑,老师梳理归纳。
五、学习第一、二小节。
2、讨论上述问题。
六、课堂巩固。
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主人讲了谁的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按“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四个意思将其分为四层。
3、读后讨论上述问题。
(1)想做风车的句子:“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
仔仔细细:看得非常认真,一点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几乎:差一点儿。这句话是说牛顿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用的风车。他十分认真仔细地看,对风车的浓厚兴趣,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点连回家都忘了。
(2)学做风车的句子:“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在屋里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当当:形象地体现了牛顿做风车时的专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对于两个句子,学生理解如果有困难,就出示句子比较理解。)。
4、学习小结:
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牛顿的风车是这样做出来的:牛顿看见安装磨面的风车,非常感兴趣。每天放学都要看;他对奶奶说自己也要做一个;他每天放学回家在屋里丁丁当当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风车做成了。把以上过程归纳为: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从看到说,从学做到做成,这是典型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它们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其中,“看装风车”、“学做风车”是重点。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回忆总结学习第二部分的学习步骤。
(1)默读,按意思分层;(2)划出关键词语,找出关键句子;(3)朗读。
2、提供层意,按上述步骤自学。
层意:(1)牛顿得意;(2)卡特追问;(3)同学嘲笑;(4)风车摔坏。
3、讨论交流。
(1)讨论划分层次。
(2)逐层理解:
第一层:牛顿为什么得意?
第二层:卡特提出了什么问题?
第三层:面对卡特的提问,牛顿为什么发愣?(联系第二小节)。
第四层: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同学们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对不对?
同学们想一想:卡特对牛顿说的话对不对?你对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较句子,了解牛顿的心理活动。
“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从比较中了解牛顿突然被卡特问住了,卡特问得及时、尖锐、正确,触及了牛顿的不足之处,使牛顿心头一下子激起了波澜,产生了深思。)。
5、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6、小结。
7、指名朗读最后一个小节,思考: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情怎样?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牛顿心里__,但是没有__。从此,牛顿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___,____地养成了___的习惯。
8、讨论:(1)牛顿为什么“难受极了”?(2)“没有流一滴眼泪”说明了什么?(很坚强,能正确对待同学意见,从此发愤学习。)。
9、小结提问:读了这一段,你觉得牛顿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10、朗读课文,读出牛顿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发愤学习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说说牛顿小时候做风车这件事同他后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有什么联系?
2、讨论。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哪几段是重点?(做风车和质问后受到教育是重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讨论归纳。
(1)叙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的地方要写得具体,不是重点的地方可以写得简略些。
(2)本课围绕着牛顿做风车这件事,重点写了牛顿怎样做风车和从卡特的质问后受到教育这两个方面。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第三题。
六、课外拓展。
1、回忆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还有哪些困难没有克服,为完成习作做好准备。
2、阅读《爱动脑筋的牛顿》、《牛顿吃饭的故事》。
板书。
仔仔细细几乎。
看每天……都……浓厚的兴趣。
做钻进忙个不停。
得意接受教训。
质问脸红发愤学习。
议风车发愣刻苦钻研。
嘲笑。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五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
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
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爱手工做风车议风车。
(仔仔细细几乎每天看一阵子)(得意发愣难受)。
发
学习不太好刻苦钻研愤。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六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爱手工做风车议风车。
(仔仔细细几乎每天看一阵子)(得意发愣难受)。
发
学习不太好刻苦钻研愤。
习题:
一、用“or;”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mo()shan()。
几乎石磨扇子。
ji()mo()shan()。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地看,()忘了回家,以后()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渐渐地养成了()的习惯.
3、牛顿()值得我们学习。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七
1、通过学习歌曲,体会歌曲中欢乐愉快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及同学间良好的友谊。
2、掌握歌曲旋律节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3、能以舞蹈、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参与大风车的表演。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巧纯真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欢快的感情。体会、领悟和表现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要到什么地方呢?现在让我们坐上音乐火车出发吧!
设计说明:
1、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2、音乐律动的展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热情高涨,并能以这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节奏游戏。
1、四列不同颜色的火车,每一列火车都装满了节奏。(教师出示火车节奏图片)。
设计说明:这四条节奏分别是《大风车》中的'重难点节奏,每出示一条节奏用“轰隆隆”的字来读。采用火车的声音来读节奏,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本课歌曲的难点。
2、教师导语:同学们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停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列火车节奏哪一列是火车启动;哪一列是火车正在开;哪一列是火车减速;哪一列是火车停站。
学生讨论,结果为:红色火车——火车启动;黄色火车——火车正在开;绿色火车——火车减速;蓝色火车——火车停站。
3、用火车节奏游戏演绎一段火车从启动到停站的整个过程。
教师提示: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边拍节拍边读。
设计说明:游戏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让学生采用游戏的方式打节奏,寓教于乐,既化解了本课的知识难点,也为本课的歌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随着火车停站“呜”的一声响,我们的目的地也到了,首先想带大家参观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在正在播放《大风车》栏目。(播放《大风车》音频)。
2、学习歌词。
(1)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例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教师出示歌词节奏谱)。
(2)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
(3)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
3、学习歌谱。(教师出示《大风车》歌曲学习)。
(1)教师弹奏歌曲伴奏,学生开口默唱歌曲,并让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2)学生模唱歌曲。(歌曲最后的“嘿”不用哼唱,还是唱成“嘿”。)。
(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切分节奏处的旋律(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多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播放《大风车》伴奏)。
教师要求:指出学生演唱的不足之处并纠正,使歌曲演唱更动听。
4、打击乐器伴奏。
四、《大风车》歌表演。
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
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大风车》又要和小朋友们说再见了。最后让我们随着风车音乐走出教室。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八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
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
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八、齐读全文。
爱手工做风车议风车。
(仔仔细细几乎每天看一阵子)(得意发愣难受)。
发
学习不太好刻苦钻研愤。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九
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1、教学挂图和牛顿的画像;
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牛顿刻苦钻研的小故事。
两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二小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设疑导入 。
1、板书课题。
2、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00多年前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怎样的一位孩子?他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做风车与他以后成为大科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
(1)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学”三个时间词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这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文章。
(2)本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
三、学习字词,识记字形。
1、再读课文,给带点这选择正确读音。
(根据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出题目。)。
2、让学生自读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展开想象识记字形。并在小组和全班展开交流。
四、学生质疑,老师梳理归纳。
五、学习第一、二小节。
2、讨论上述问题。
六、课堂巩固。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教学难点 。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主人讲了谁的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按“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四个意思将其分为四层。
3、读后讨论上述问题。
(1)想做风车的句子:“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
仔仔细细:看得非常认真,一点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几乎:差一点儿。这句话是说牛顿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用的风车。他十分认真仔细地看,对风车的浓厚兴趣,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点连回家都忘了。
(2)学做风车的句子:“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在屋里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当当:形象地体现了牛顿做风车时的专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对于两个句子,学生理解如果有困难,就出示句子比较理解。)。
4、学习小结:
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牛顿的风车是这样做出来的:牛顿看见安装磨面的风车,非常感兴趣。每天放学都要看;他对奶奶说自己也要做一个;他每天放学回家在屋里丁丁当当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风车做成了。把以上过程归纳为: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从看到说,从学做到做成,这是典型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它们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其中,“看装风车”、“学做风车”是重点。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回忆总结学习第二部分的学习步骤。
(1)默读,按意思分层;(2)划出关键词语,找出关键句子;(3)朗读。
2、提供层意,按上述步骤自学。
层意:(1)牛顿得意;(2)卡特追问;(3)同学嘲笑;(4)风车摔坏。
3、讨论交流。
(1)讨论划分层次。
(2)逐层理解:
第一层:牛顿为什么得意?
第二层:卡特提出了什么问题?
第三层:面对卡特的提问,牛顿为什么发愣?(联系第二小节)。
第四层: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同学们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对不对?
同学们想一想:卡特对牛顿说的话对不对?你对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较句子,了解牛顿的心理活动。
“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从比较中了解牛顿突然被卡特问住了,卡特问得及时、尖锐、正确,触及了牛顿的不足之处,使牛顿心头一下子激起了波澜,产生了深思。)。
5、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6、小结。
牛顿心里__,但是没有__。从此,牛顿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___,____地养成了___的习惯。
8、讨论:(1)牛顿为什么“难受极了”?(2)“没有流一滴眼泪”说明了什么?(很坚强,能正确对待同学意见,从此发愤学习。)。
9、小结提问:读了这一段,你觉得牛顿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10、朗读课文,读出牛顿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发愤学习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说说牛顿小时候做风车这件事同他后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有什么联系?
2、讨论。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哪几段是重点?(做风车和质问后受到教育是重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讨论归纳。
(1)叙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的地方要写得具体,不是重点的地方可以写得简略些。
(2)本课围绕着牛顿做风车这件事,重点写了牛顿怎样做风车和从卡特的质问后受到教育这两个方面。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第三题。
六、课外拓展。
1、回忆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还有哪些困难没有克服,为完成习作做好准备。
2、阅读《爱动脑筋的牛顿》、《牛顿吃饭的故事》。
仔仔细细几乎。
看每天……都……浓厚的兴趣。
做钻进忙个不停。
得意接受教训。
质问脸红发愤学习。
议风车发愣刻苦钻研。
嘲笑。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
风车大世界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吐乌大高速公路两旁。乘坐火车进入乌鲁木齐时就能看见上百个风车飞速旋转的壮观景象。这些风车都是风力发电厂系新疆天风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现有172台,总量为9.05万千瓦。单机容量有300、500、600、750kw,塔高为30、35、40、50米,年有效风速大于7500小时,最高年发电量为1.65亿千瓦小时,是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其壮丽景观与柴窝堡湖遥相呼应。
发电风车每个价值在100万元,身高30米扇叶长15米。
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南约45公里的博格达峰脚下的.柴窝堡盆地,地处达坂城地区西部,是一个天然冷水性湖泊,湖北临兰新铁路、312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东联西通。
柴窝堡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形似核桃状,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约7米,湖水稍咸,是由湖北面的博格达峰融雪及湖南面的公格尔山融雪汇集而成,是乌鲁木齐地区的最大水面。
站在湖畔,极目四望,旅游区内绿树成荫,建筑物隐在绿海林中。湖边有草原,有林带,有田园,有荒漠,更有湿地沼泽,芦苇丛生。远处是茫茫雪山,近处是一潭碧水,有时微风拂面,树丛芦苇迎风摇曳,渔船穿梭,海鸥飞翔,令人乐而忘返,而有时又是大风肆虐,湖水浊浪排空,苍苍茫茫,景色壮观,天地间仿佛可见到流动的空气,又令人感叹造物的神奇,这里白天天高云淡,空气清新,自然风光令您心旷神怡;夜晚繁星点点,抬头仰望,星空近得仿佛触手可及,令你分不清星光和灯光。
由于柴窝堡湖水温低,鱼类和蟹类生长周期长,故道鲜美,质量上乘,同时适合引进适合高档冷水性鱼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季节教师说上面都画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阳花朵小草还有什么啊?然后让给幼儿补充幼儿回答还有风车你们喜欢风车吗这么好玩的大风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这些啊是风车的步骤今天老师叫你们折风车。
1、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1)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变成长方形
(2)把两条边对着中间的线折折成长方形问: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门风扇
(3)上下两条边对折变成正方形现在我们的大正方形变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开上下两条边向中间的线对折打开
(5)长方形的一条边向上折折到第一条线再打开向反方向折打开
(6)上边一条线向中间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状下边同上
(7)1、把两边分开折2、教师再教一遍3、然后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与他们一起制作,给他们讲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风车,并能依据图示学会制作风车。
2 体验玩风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正方形的彩纸,剪刀,大头钉,吸管,制作好的风车一个,制作过程的图片若干
一、谈话,引出课题。
2、小结:是风把风筝吹上天的,并出示风车,把话题引到风车上。
3、讨论风车为什么会转?并引出做风车!
二、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先介绍做风车的工具及材料。
2、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做风车的过程:
a、将备好的纸沿对角线对折,之后,再对折,展开;
b、用剪刀按折痕(也就是对角线)剪开,但是,千万不要全剪开;
c、将剪开的四个角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用胶水固定住,以防玩时突然散开;
d、将粘好的雏形用一个大头钉固定在吸管上,这样一个风车就做好啦!
三、幼儿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不会做的,可以请老师帮忙)
四、玩风车(可到户外活动)
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做的风车带回家玩!(可将风车插在窗边上或阳台上,有风的时候,风车就会不停的转动了)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1、通过讨论、看图示的方式,学习制作风车的方法。
2、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感受制作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1、制作风车的步骤图5幅。
2、各色正方形纸(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吸管、透明胶、剪刀、大头针等。
一、出示风车,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好玩的玩具,你们看看是什么呢?(出示风车)
2、师:你们想玩吗?你们自己也来做一个好吗?
(评析:孩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制作风车所需材料及制作方法。
1、师:做风车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需要哪些工具呢?怎样用这些材料呢?(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并提出意见。)
2、师:怎样制作风车呢?老师今天带来了做风车的步骤图,你们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看,就能学会做风车的。
3、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
师:一共有几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里面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重点让幼儿掌握两个注意点:
剪刀剪折痕时不要全剪开。
第4步中的四个角要按图中箭头的方向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
并加以固定,防止散开。
(评析:步骤图的出示,可以帮助幼儿明确探索的方向,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兴趣与活动的预设自然的相融合了起来,从而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索行为。)
三、幼儿自由探索制作风车。
2、幼儿自由操作,制作风车。
3、教师鼓励幼儿遇到困难看图示或向同伴、老师寻求帮助,并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析:在操作活动中,有二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享有自主性,而教师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进而使幼儿的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
四、师幼一起玩风车。
2、师:你在玩风车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就制作风车的材料、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问题是幼儿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幼儿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发展的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这一次,我也被感染了,拿着小风车和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对知识无穷的探究深深地我。那一打动了个个新的为什么从他们小小的脑袋中奇异地冒出来,让人惊叹他们的思维原来如此的奇特。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挂有这么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有哲理的标语说明了光听不行,过后就会忘记。光看还不行,虽比听效果好,能记住了,但能理解吗?若亲自做了,其中道理就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由此看来,探究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并且总结出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探究
好动。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将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玩中探究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二、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探究
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幼儿学习的合作性,是新课标下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的关键一环,本课在制作过程和讨论过程中都放手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互相探究,共同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三、加强开放,促进探究
课堂开放性,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更新教育理念。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开放的教学形式,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幼儿进行活动实践,放手让幼儿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去操作,去讨论,去验证结论。有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要确保幼儿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1、看一看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
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2、做一做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方法。
3、玩一玩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4、比一比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5、想一想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
户外活动的时候带领孩子玩自己制作的风车。
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1、探索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玩风车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玩风车的感受与发现。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激发了幼儿对风车的探究欲望。
各种各样的风车。
一、自由玩风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拿着风车,自由地跑跑、走走,体验转动的乐趣。
2、提醒幼儿观察快跑的时候风车会怎么样、慢走的时候风车又会怎么样。
二、探索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动起来的?
2、鼓励幼儿边说边示范自己让风车转动的方法。
3、小结: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如拿着风车跑、走、摇吹等。
三、自由探索让风车转得很快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转得更快的?
2、小结:让风车转得更快的方法有快跑、快走、使劲吹……
四、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评价。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六
小风车、儿歌。
长地上画一条横线。
感受秋天的气息。
培养孩子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1、 组织幼儿做简单的准备活动。
2、 宝宝在横线后面,孩子排成一列横队,每人手持一个小风车。在孩子的前方5米,画一条横线。教师和孩子一起朗诵儿歌:“小风车,真好玩,我一跑,它就转。”然后教师发出口令:“跑”幼儿手持小风车,向前跑去,跑到横线后边站好,游戏重新开始。
3、 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幼儿练习向指定方向跑,指定的方向应该有变化。
4、 为确保安全,场地应平整;游戏中应防止孩子相互碰撞;风车手柄不要太长。
教师变换指定方向。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七
(在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质疑,想以此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结果遇到了下面的一幕。)。
生:老师,课文题目能不能改成《牛顿做风车》我认为《牛顿做风车》比《做风车的故事》这个题目更好。
师:(一愣)你有什么理由吗。
生:《牛顿做风车》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人物和事情,让人一看就明白。
果断地举起小手要求发言。我见此情景,心里暗暗高兴。)。
生b: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课文题目好!
(我一听,正中下怀。)。
师:(鼓励的口气)为什么呢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
生b:如果题目改为《牛顿做风车》,课文就应该主要写牛顿怎样做风车了,而课文只有第4自然段写到牛顿做风车,只写了两句话。
师:是吗谁来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纷纷在第4自然段中找,随后争相举手。)。
生c:“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起来。”
师:找得准。(面向学生b)那么,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生b:课文主要写牛顿做成风车以后,由于说不出风车会转的理由,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牛顿就爱问为什么,并刻苦钻研、发愤学习的事。所以我认为课文题目《做风车的故事》好。
(她的一席话,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无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
师:(面向生a)你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吗。
生a:嗯,有道理,我服了!
【评析】。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以上教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学生a就课题提出的质疑就是明证。而学生b的答疑是在学生a的质疑下激发的。作为教者,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引导,不要主宰,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欣赏光盘中的各种小风车,介绍风车的来历。
2、教师讲解具体制作步骤。注意安全的事项。
3、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教师提示他们颜色的搭配,装饰的形式等。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互相交流经验创作出不同做法、不同样式的风车。
三、课后小结
让学生拿自己的小风车到教室外跑跑。让风车转起来。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十九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厮、虔、冤、邪4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教学重点: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唐吉诃德把郊野的风车当作巨人,竟然提着长枪、骑着飞马与之战斗,结果被风车刮倒在地。)。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本文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同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战风车之前、之后,堂吉诃德和桑丘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2、交流: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
4、交流:
四、讲述故事。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内容和方式简要地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可讲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胧,也可只讲战风车的那个重点场面;
2、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五、表达感受。
同学们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对堂吉诃德的看法和评价。
六、拓展阅读。
七、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复述故事内容。
2、课外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
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篇二十
1.学习用剪刀、棉签、吸管等工具、材料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风车。
2.在制作中,锻炼幼儿独立构思、学会与他人合作。
3.培养废物利用的良好品质和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幼儿剪刀、棉签、吸管、水彩笔等
2.教师范例一个,制作步骤图一组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杯风车,激发幼儿制作风车的兴趣。
1.提问:你们看,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风车,看看这风车是用什么做的?
2.请幼儿玩一玩纸杯风车
3.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教师示范讲解制作纸杯风车的方法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在纸杯上沿边剪开。斜着向一侧折,穿上棉线,一只
吊式风车就做好了。
2.把纸杯从中间剪开,斜着剪开斜着折,中间插一根棉签,棉签插入吸管,纸杯风车就做
好了。
3.给纸杯花涂上漂亮的颜色,或者图案,这样你的风车就与众不同了。
4.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边观察步骤图边制作纸杯风车。
三、幼儿制作风车,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材料和工具,幼儿自制风车
2.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做吊式风车,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做旋转式风车
3.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
1.将幼儿做好的吊式风车吊在活动室美工区内,
这样风车就可以转动了。
五、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从美观、牢固性、有创意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延伸活动】
1.在美工区继续投放工具与材料,制作纸杯风车。
2.将幼儿制作的纸杯风车布置在活动室内外,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