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蒹葭读后感300字(三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蒹葭读后感300字篇一
但在诗经中,不一样。好比说蒹葭一篇,我几乎无法读出他那种在迷茫的执著之中还剩下别的什么。他一唱三叹,静静地诉说出自己的苦闷,他远远眺瞰,默默地坚持着跟随。虽说是重唱叠句,但却又愈发哀凉。从开篇的物象就选择了蒹葭,秋天的白色,季节和色彩上的双重叠加使得氛围更加的有悲的色彩。通过物象的气质和天气的特点来表达对对方的情感,这在《雨巷》中也颇有体现。雨巷中借助丁香的气息,来衬托出姑娘的忧郁气质,那种哀怨的无奈,萍水相逢的美丽和随之而来的,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什么比这能引发人们的惆怅呢?
在蒹葭中,诗人通过秋天的蒹葭的白霜色彩,烘托出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越发萧瑟。再者,伊人的位置变换无踪,有多少次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即便如此,诗人也没有放弃对伊人的追求,一直坚定而执着,尽管面对的伊人是不可琢磨,飘渺虚幻,似真似假,但仍然不放弃。兴许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吧。让人忠于一件事情,一个人,由衷地赞美和喜爱,无条件的支持和追逐。希望伴随着痛苦而来,光芒在暗夜中诞生,这种情感相比与雨巷来说更加执着,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念。蒹葭所带来的那种由痛苦中历练出来的希望,就像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不是一下子就抛给你,而是细水长流,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卷轴全开。水光温柔,笑靥如花。
而雨巷以人的感觉,和蒹葭中又稍有不同。那种来自人性对美的向往,却又无法欣赏,只得默默承受这错过的遗憾,回味着其中的苦乐。美是多样的,有粉红色调的甜美就必然有清冷蓝调的哀怨。谁不喜欢阳光的温暖啊,生活中的苦涩已经足够了。但是当我们有真正面对这些不太阳光的哀怨,有些湿冷的哀怨,是否也会发现,其实那个所谓“冷清的蓝色”也很温暖啊。
《雨巷》全诗都散发着丁香的哀愁气息,而丁香花色多紫,本有一种神秘之感,又加之当时环境轻雾弥漫,那种安静的感伤的气氛自然流露,在诗中对诗人的抒情也是颇有帮助,让人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虽说全篇弥漫着深深哀愁,但是我们在默默承受这种错过之后,却也发现了它的美不是么?这种温暖,是在哀愁的底部,等待我们发现的吧。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留下温存的纸条,上面写着祝福的话语。
有些词语,我们虽然知道的早了点,但我们最后也还是“知道”了,兴许那种顿悟的感觉,也才铸就了这种错过的浅笑吧——只属于错过的浅笑啊。
蒹葭读后感300字篇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邓丽君的《蒹葭》在小时候就听过,这或许便是我和诗经最早的缘分了。那时的我不懂得什么叫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懵懵懂懂地听懂了后面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哦,有位伊人,在水的另一边,简单稚嫩又不完全正确的理解,却能确确实实感受到那里面流动的美。可惜的是,那时候的我并没有继续深入探寻这份独属于《诗经》的景色。
于我而言,《诗经》就仿佛是《蒹葭》里那位彼岸的佳人一般,漫长的时间间隔成了河上氤氲的雾气;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语言成了那重重的芦苇。我能看见她影影绰绰的身影在天光水色之间具有着的朦胧的美,只是太模糊,又太遥远,没有注释便是寸步难行。她比文言文又老了一个辈分,仿佛我的太奶奶,不管怎样,总是畏惧而不愿靠近的。相比较而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比“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要易亲近太多。
直到这一次的打卡活动,才再续了我和她的缘分。翻开这本记载千年前歌声的《诗经选》,细细地诵读着,反复地体会着,突然发现,她似乎也没有那么遥远不可亲近。她是千年前的民歌,用千年前最流行的语言诉说着千年前纯真的情感,她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还一起唱过的歌谣。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她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当弄懂那些几乎每句都有的生僻词语后,整篇诗歌的意思也就简单明了起来了。她是通俗的,她没有唐诗宋词等刻意雕砌的韵律仪仗,她只有未经雕琢的深情与诚恳。诚恳的劳作,诚恳的纪念祖先,诚恳的想念喜欢的人。
是的,我喜欢诗经里的爱情。爱情作为诗歌永远的主题,在《诗经》里也占了相当比重的一部分。但她不像后来因宋明理学而变得含蓄矜持的爱情,她只有“无拘无束”的自由恋爱。
在诗经里,喜欢就是喜欢,她不是后来的那种“我爱你,我就卑微到了尘埃里”,她没有扑朔迷离的用典和因含蓄留下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她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年男子对于心上人昼思夜想、难以入眠的相思;她有“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的深切的倾慕;她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我爱你恰好你也爱我的悸动……这些真诚又直率的情感让我如此动容,情者以诗传情。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对了,她是我们前世无邪的记忆。
蒹葭读后感300字篇三
与时下的国学热无关,我小时侯是最头疼上古文课的,我讨厌老师枯燥的,讨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记,心理很强,老师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让老师轰出教室。
我喜欢诗,但是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开始阅读自己从前很厌烦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因为厌烦而学习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样喜欢诗经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数同学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我离开学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来到了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时日,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作品的可爱。
中原,我的故乡。
在所有自己阅读过的古典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原因是这本书里有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失去的淳朴与自然,与乡土和的联系,也象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爱情的美妙诗篇,这些风里的诗歌,比雅与颂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与真,诗经与离骚的区别就是与士大夫阶层的区别。诗经里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揭露,但那是淳朴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悲伤,而不是离骚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诗歌固然在艺术技巧与格律上更为工整和雅致,但是期间毕竟少了几分纯真,多了点个人的自怜。实际上,真正的大众很少自怜,他们总忍即反,很少做无谓的思考,也敢于行动。在中国,能够真正的成就实事的总是农民,他们空谈和,要求的是要么接受要么。因为在他们那里有一种非常朴素的观念,对现实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接触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农人,都很少抱怨,绝对不会肠断。
有时候,看多了复杂的东西,人们就向往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