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专业13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编写教案要注意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教案包括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点。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通过学习这些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希望大家在教学工作中能够编写出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一
复习目标:
1.构建完整的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初步理解并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等概念。
2.能正确读数、写数;能按要求写数,掌握数的组成。
3.能正确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整万或整亿的数;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复习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整理“认数”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复习过程:
一、明确复习内容。
谁能说说在“认数”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复习数位顺序表。
1、谁能有顺序地说说数位顺序?
你能说出各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吗?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进率是10,十进制计数法)。
你会给这些数位分级吗?
整理成表。
2、练习:
(1)一个数的最高位在十亿位上,这个数是()位数。
(2)与千亿位相邻的数位有()和()。
(3)一个数只含有万级和个级,这个数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
(4)从右边起,亿级的第三位是()位,万级的第二位是()位,个级的第四位是()位。
三、复习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1、出示80304000。
读出下面各数。
2、三十七亿零二百万四千零五。
怎样写这个数?
写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写出下面各数(第19题)。
二十五万十亿五千万四千八百万四千零八。
八亿三十九亿七千万一百六十万零二十。
我们说数的组成时可以根据数位来说,也可以根据数级来说。
用这两种方法说说后面两个数的组成。
四、用“万”、“亿”作单位改写整万数或整亿数,求近似数。
1、请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600000000900000000001100000000。
改写后的数和原来的数的大小有变化吗?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我们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
请大家写出这些数的近似数:(第20题)。
245000≈()万1034900≈()万998003≈()万。
110000≈()亿370000000≈()亿2990000000≈()亿。
五、综合练习:
1、(第18题)下面是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图。
(1)读出我国20各类学校在校学生的人数。
(2)说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的组成。
(3)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把小学在校学生的人数用“亿”作单位求出近似数。
2、判断:
(1)5个十亿、7个百万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507004000。()。
(2)500050005000中的3个“5”都表示5个千。()。
(3)北京故宫占地约720000平方米,这里的720000是一个近似数。()。
(4)96000用万作单位写成近似数是9万。()。
(5),我国电子图书总量已达530000种,也可以写成53万种。()。
(6)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
(7)一个数的近似数是8万,这个数最大是79999。()。
六、回顾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二
教科书第33页。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等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率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用加减和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多策略地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1、口算:
(1)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抢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指名回答,集体校对。错的要找出错因。
2、笔算:
(1)用竖式计算第17题前面两竖。
(2)说说计算乘除法的注意点。
1、宣布得星规则:
(1)规定时间内发、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2)抢答时,能正确表达意思可得星,组内成员可以适当补充。
(3)其他组有不同想法,或需要补充,意思正确也可获得一颗星。
2、完成第19题:
(1)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花坛图,介绍花坛每条边的长度,估计一下,哪一个花坛的周围的栏杆最长。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验证估计是否正确,进行计算。(关注整个过程中的新异思维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奖励星。)。
3、完成第20题:
(1)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什么?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做法,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第21题:
(1)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解决问题。
(3)汇报结果与想法。
5、完成第22题:
(1)理解题意:从图上观察到什么?45座和30座分别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用车方案,小组交流不同方案,比较异同和优缺点。
(3)小组汇报。
6、评出最佳小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习情况进行思想教育。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四
教科书第136页上面的第1~3题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周长和面积的对比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认识,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间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1、让学生指出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和周长。
2、做第136页的第1题。让学生指出黑板的面积和周长并指名学生到讲台前用教鞭指一指。
通过指实物的面积和周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周长。
二、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1)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1分米、1米实际长度。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
2、复习长度单位间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教师板书:1米=()分米=()厘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让学生回答()里应填几,教师用彩色笔板书出来。
(2)教师板书: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让学生回答()里应填几,教师用彩色笔板书出来。
(3)教师板书:30米=()分米=()厘米
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如何推想。
接着教师板书:42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如何推想。
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15厘米
30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然后指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计算。计算完后,指名学生订正黑板上的计算,其他同学也检查一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学生说出后,教师板书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加上框。
2、仿照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复习方法复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计算出表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入表中,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通过计算同一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明确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四、混合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题的对错。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第(4)题,如果学生判断有困难,教师可以画出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它的长等于正方形的两个边长,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应等于正方形的6个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应是6分米而不是8分米。第(5)题比较难判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下面的问题后,再判断就不困难了。
(1)用8分米铁丝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3)周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分米?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4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教师可以画出洒水车的工作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洒水车每分洒水的地面是一个长50米、宽8米的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计算。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条件和问题。这道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要求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个条件题目给了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2、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正,会应用公式正确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一、开门见山:
说明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回忆知识点
1、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名回答。
2、整理所学内容:
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应练习
表面积:分别如何计算,以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和容积:如何计算,统一公式,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容积)单位:如何规定,进率。相应练习
3、以一个鱼缸为例将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复习:
介绍鱼缸构造。(这些银色的金属条就是角钢;)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具体问题是求的什么?(说明:之前介绍过前后左右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给出具体数据,根据上一步思考如何列式计算?(做到问题5时,问求水的体积与求鱼缸的体积一样吗?哪儿不同?有相同之处吗?)
4、提升练习
第2题,展开后出示展开图两个数据12时,分别对比原图问:这个12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这个12呢?由此能想到什么?(底面边长就是12除以4等于3厘米)
三、机动练习
事先准备一些机动练习题。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六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给出的谜语猜出谜底和说出有关的知识。
2、通过展示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3、小组活动复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的生命器官。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试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生:异口同声想。
生:凤仙花。
师:对是凤仙花,想一想凤仙花还有哪些名字呢?
生1指甲花。
生2芨芨草。
生3急性子、别碰我。
师:关于凤仙花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师:刚才有同学说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出示媒体。
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投影出示。
学生跟着画面说出相应的内容。
二、多种形式,回顾旧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书。(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播种的方法,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植物根、茎、叶的作用等等。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咱们来个知识比赛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项比赛是判断题。
请看比赛要求:投影出示:温馨提示:1、试卷每人一份,2、老师说开始时才能答题,3、最先完成的交给老师,4、其他同学交给小组长5、最先完成全对加上20分其他同学全对每人加上10分,分数最高的那组获胜。
师:比赛要求看明白了吗?请各组小组长来领试卷。
判断:
1、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
2、植物都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的。( )。
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是以种子开始的。( )。
4、所有植物的种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5、植物的根只是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接受更多阳光。( )。
7、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植物,( )。
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师:好,开始!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谁是第一回合的冠军呢?展示第一个同学做的题。集体订正。
指名说出错题,学生帮忙解决。
师:刚才某某小组第一名大家不要灰心我们继续比赛。第二项比赛是简答题。
媒体显示题目:1、播种方法2、植物的根的作用3、植物叶的作用4、植物茎的作用。温馨提示:1、给你一会时间朗读下面问题,2每组1号先背1号背完叫其他组的组员背,3、会背的给小组加上10分不会的请小组成员帮忙会背加上5分,小组成员不会其他组可以站起帮忙,会背的给她那组加上10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比赛。评出名次。
三、总结拓展,再激兴趣。
出示:
1、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会向上输送?
2、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七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
直接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
(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八
b:大家说得真好!我悲哀的中国啊!我不相信你永远沉沦于浩劫,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日。
a: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相信,怀着这股强大的愿望,为了祖国的重生,多少祖**亲的优秀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浸染了祖**亲的身躯!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
b:请听故事--《刘胡兰》。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九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并从微观角度理解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酸及其性质的理解,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边学习边巩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从生活常识激趣导入:做馒头的面团发酸了怎么办?学生回答加食用碱。
[投影]【食用碱说明书】。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发酸了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
学生思考后踊跃回答,教师引入主题。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学完本节课《海水制碱》,我们会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答案就会揭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常识导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活动一:自主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
设置问题组:
1.由nacl到na2co3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nacl制取na2co3还需要含有什么元素的物质?
3.为什么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食盐水与氨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自主学习】纯碱的用途。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构建学生思维场。
活动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海水制碱。
【教师建构模型】。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教师总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并动画演示na2co3与hcl、hcl与naoh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第三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以抢答的方式总结纯碱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作业:课下阅读侯氏制碱法资料,下节课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过程。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二、纯碱的性质。
1.纯碱与指示剂反应。
2.纯碱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纯碱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纯碱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三、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实质:在溶液中酸、碱、盐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十
本文从远看红树林、近看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红树林。
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贫瘠、绚丽多姿、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精神。通过学习,体会红树林的奇异壮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红树林的绚丽多姿、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奇观,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读课文,对红树林有个初步的印象,之后,再引入课文,使学生了解红树林的绚丽多姿、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师:搜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一、揭示课题,激发求知欲。
二、定向自学,整体感知。
2、检查词语:
栅栏抵御婀娜绚丽多姿贫瘠纵横交错倘若。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交流。师重点指导:御。
三、学习课文,质疑问难。
1、你喜欢红树林吗?为什么?找出课文的有关句段精读,学生说说感受?
2、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重点写的是什么?
(2)自己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描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红树林的雄伟壮丽,用高昂的语气来读。
(3)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感受红树林的奇异壮观。
(4)指名读,精度体会。
3、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
(1)交流。
(2)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进行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4、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的是红树林的什么方面?(板书:红树林的繁殖)。
(1)红树林的繁殖有什么特点?在书上找出来,同位互相读一读。
5、怎样理解红树林的精神?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用“xxxx”划出你读懂的语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尽量四人讨论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6、再读课文,为什么红树林被成为天下奇观?说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的情感,突破难点。
7、补充资料。
四、总结全文,深化重点。
师生共同总结。这篇课文从远看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四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的壮观景象。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过,下节课,练习写提纲。
板书设计。
近看:雄伟。
红树林远看:神秘奇观。
繁殖:胎生。
精神:奉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写提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加深理解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2、全班交流,在倾听中完善自己想法。
3、认真读每一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同位交流。
4、这篇课文写了红树林德哪些方面?试着编写提纲,把段意用简单的词概括出来。
5、美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课文。
1、选择喜欢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2、小组内评读,选出组员全班交流。
四、写生字。
1、出示生字:
(1)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2)小组讨论这些字的特点,学生写的时候注意结构特点。
(3)另外的字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写字经验,独立书写,有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
2、同位互相评议。
同位交换作业本,认为写得好就奖给对方一个小水果。
学生作业展示,同学互评。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写摘录笔记。
2、继续搜集红树林的资料。
板书设计:
红树林的雄伟。
红树林红树林的神秘。
红树林的繁殖。
红树林的奉献精神。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十一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为了增强少先队员们的爱国热情,引导队员们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孩子,对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要铭记苦难、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发奋读书,强我国防,圆梦中华!
二、活动过程。
a:中国有帕米尔高原上展翅欲飞的雄鹰。
b:中国有边城漠河第一缕充满希望的曙光。
a:中国有南沙群岛哨兵手中紧握的钢枪。
b:中国有乌苏里江上升起的点点白帆。
a: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沉淀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b:五千年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中华儿女澎湃的热血。
a:对祖国的依恋谱写了中华灿烂辉煌的过去。
b:对祖国的热爱擎起了中华蓬勃发展的今天。
(全体起立,敬队礼,奏《国歌》,播放升国旗视频。)。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b:历史的车轮驱散了战争的硝烟,唯有一份份记忆在我们心头萦绕不去,为了重温历史,让我们先进入第一篇章:祖**亲屈辱的过去。
第一篇章:视频展示过去的屈辱。
a:一百六十年前的祖**亲,贫穷灾难的母亲哟,您在哭泣,您在悲伤,您身上的一颗东方明珠正在被割落,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始于1839年的虎门销烟。(缓慢,沉重)。
(播放视频《虎门销烟》。
b:《虎门销烟》让人振奋,但却引来了大英帝国的报复。他们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段)。
a:一张张被鸦片折磨的触目惊心的脸,一次次清政府无条件地退步、忍让、割地赔款。
但这一切永远满足不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很快,他们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敌袭来,慈宁宫的老佛爷在干什么呢?(小品表演《慈禧逃跑》)。
b:慈禧跑了,让我们看看侵略者的丑行吧!请看短片《火烧圆明园》。
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面对这一切,中国人是多么地痛心呀!
a:请听诗朗诵《圆明园你在哪里》。
b:近代史的屈辱应该牢记,但日本侵略者的恶行更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永世难忘。
a:请看视频《南京大屠杀》。
b:追溯历史,那是一段爱恨交织的记忆,
a:那是一种取舍难定的选择,
b:那是一味酸甜苦辣的合剂,
a:在这里语言显得那样无力,
b: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激动。
a:观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谁想说一说?
b:是呀,落后就要挨打!谁想让这样的历史再重演!
a:为了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队员纷纷发言)。
第二篇章:追循英雄的足迹。
b:大家说得真好!我悲哀的中国啊!我不相信你永远沉沦于浩劫,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日。
a: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相信,怀着这股强大的愿望,为了祖国的重生,多少祖**亲的优秀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浸染了祖**亲的身躯!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
b:请听故事--《刘胡兰》。
第三篇章:展示祖国的辉煌成就。
b: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道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烈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光明。
a:先烈们!请放慢你们急促的脚步;请相信,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腾飞的巨龙将在这里升起!
b: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瞧!队员们已把__年中国的大事编成了童谣。
a:请欣赏对口童谣《__中国骄傲》。
b:走过耕耘的日子,走进收获的季节;。
a:走过昨天的坎坷,走向明天的希望,
b:改革的强音,在中华大地上奏响新的旋律,
a: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
合:祖国,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b:有请辅导员老师发言--。
辅导员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中队的每一位队员都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爱国,要干大事,你们现在年龄还太小。但从我做起,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等从小事做起,就是你们对爱国的最好诠释。
三、宣誓。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队员:时刻准备着。
四、总结。
学生要铭记苦难、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发奋读书,强我国防,圆梦中华!“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认数单元复习的教案篇十三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小林的老师见我们班同学那么能干,她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告诉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同学认真思考,男同学积极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们男女同学进行个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二轮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第三轮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