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精选21篇)
在感悟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现实的困境,更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的表达需要具备哪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加生动有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感悟的精选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一
8月27日一28日,中院机关组织干警赴临沂开展“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党性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两天的教育活动,使我在获得革命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感恩之心。“最后一口饭作军粮,最后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先烈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来书写历史。知恩、报恩,既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所得,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平心静气,宽以待人,作为党员干部,既要踏实工作回报组织、心系群众回报社会,更要引导身边群众树立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人民之心,自觉在为民司法,公正司法的工作中实现公平正义。
责任之心。“不要说咱是党员,就是普通群众,也得对国家和部队尽责任和义务”。多么朴实言语,无需过多解释,红嫂们用不畏艰险的实际行动体现着无私奉献的朴素情怀,在顽强坚韧的保家卫国斗争中,诠释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就是担当。做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牢记嘱托,不负众望。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求真务实、忠于职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发挥主人翁精神、乐于奉献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在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的职业道德中,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勇挑重担、奋力前行。
进取之心。“国家建设就像住家过日子,都动手做责任就大,都伸手捞好处,就散摊”。红嫂的谆谆教悔是我们保持生机、不断前进的源泉。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才能使事业充满活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90年来的风雨历程,再次证明,不断改革、不断进取才能使党的事业发展壮大。那些“得过且过”,“守摊子、混日子”的想法要不得,它只会让我们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进取之心,敢于攻坚克难,不怕挫折,不负党情、不愧民心。
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全党干部“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满山碧绿的沂蒙山下,站在英雄们战斗过、牺牲过的地方,感慨万千——敬畏历史,就是不要忘怀军民浴血奋战的那段红色记忆;敬畏百姓,就是要牢记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那片鱼水深情;敬畏人生,就是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无限的人生价值。敬畏体现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与境界。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秉公办案、廉洁用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二
1的春风化雨,我们一路坚定初心。
100年的春华秋实,我们一路守护初心。
100年的千秋伟业,我们一路永葆初心。
这一路走来,不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始终如一的初心,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使命,不改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同时,更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不负人民、甘于奉献,用使命担当诠释新时代党员初心。在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重要指示时,“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来形容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攻坚一线、奉献自我的大无畏精神。作为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心中无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念兹在兹、心系人民;必须做到心中装事,始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必须做到心中有情,始终带着感情做事,真正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必须以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境界诠释新时代党员的初心、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不负使命、倾情投入,用激情活力答好新时代主要命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交汇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在守护初心的同时,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始终充满激情、倾情投入,用满满的青春活力勇当时代先锋,以满腔热情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开拓者。始终富于创新、锐意进取,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以满腹经纶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拼搏者。始终勇担使命、攻坚一线,用“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气魄勇做时代楷模,以满心责任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奋斗者。这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重要课题,必须以牢记使命、全情投入的状态回答好新时代的主要命题,当好这个时代的答卷人。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三
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没有任何条件可谈。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时间紧迫,刻不容缓。我们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始终保持坚定信心、顽强斗志和奋进姿态,分析应对疫情带来新挑战,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确保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到20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我们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以背水一战、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和干劲,坚决攻克贫困最后的“堡垒”、啃下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坚决夺取收官之战全面胜利,努力交出一份脱贫攻坚高质量答卷。
当前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之时,我们更需要凝心聚力,以始终饱满的精气神昂然上阵,以不懈冲锋的姿态增强战斗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走实群众路线,做实群众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乡村要致富,关键有个好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充分说明了乡村党支部的重要性。对于个别村支部作用不强、不明显、软弱涣散的,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到位。要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党员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保障。把脱贫攻坚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党的旗帜在脱贫攻坚阵地上高高飘扬。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四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的风雨,经历了100年的坎坷和辉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谢我们伟大的共产党。
197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人民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受压迫的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她带给了我们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有挫折,但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仍在向前迈进,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我国从各方面都发生了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继主席之后,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之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促进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亲爱的共产党,我以你为荣,我们将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的斗争,铭记烈士英雄的光辉伟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最真诚的心,用这简单的文字,来送去我真挚的祝福!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每当看到那漂亮的国徽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一个名字在我的脑海浮现,且日渐深刻,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从爸爸妈妈、老师的嘴里知道了吴勤烈士、陈铁军阿姨的事迹。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又从书本上读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美好明天,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黄继光为了革命的胜利,用他的血肉之躯堵枪眼,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年仅99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祖国解放的胜利道路,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从这些烈士们的身上我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也明白了为什么高高飘扬的国旗这样鲜艳?为什么冉冉升起的朝阳这样鲜红?因为这是_。
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知道了夏,正当我国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勇往前进的时候,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要是在旧中国,不知又将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热案而在当今的新中国,“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共产党到广大人民群众,从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到人民解放军,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批批赈灾款,一车车救灾物资,寄托着海内外同胞的情意,满载着各族人民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眼含热泪,无限感激地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他制度不能比拟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样。也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今天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地迎来了99岁的生日。95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95年。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万千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发展,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潜艇、火箭、卫星上天,人家有的我们有了,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无数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凝望着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我们已在心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信心满怀的迎接祖国的灿烂明天。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五
巍巍蒙山是见证历史的丰碑,滔滔沂水是倾诉忠诚的灵魂。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震古烁今,摇魂荡魄。
今年2月初,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国家记忆》栏目中播出三集纪录片《红色沂蒙》,犹如一束光彩夺目的报春花,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大家热议,好评如潮。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40多年的沂蒙老兵,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不为之震撼,不能不与之共鸣,感觉荡气回肠,令人深思,催人奋进。这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山东军民孕育铸就沂蒙精神的英雄史诗。
这是一幅生动展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宏篇巨制。这是一组新时代党建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强音。
系列纪录片《红色沂蒙》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既有情感的奔泻激荡,又有思想的感悟与升华,观后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观整部纪录片,感到有三个特点最为突出。
一是立意高远,主题厚重。作品题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纪录片的价值和生命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伟大沂蒙精神的孕育、铸就和延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沧桑岁月的洗礼和锤炼,蕴含着穿越时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曾语重心长地讲:“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强调指出,对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可见,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干群血肉相连、鱼水深情。应该说军民生死与共和党群鱼水情深,这就是沂蒙精神之根,也是沂蒙精神之魂。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新高度以新境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和现实课题。该纪录片以《红色沂蒙》为题,分“化解危局”“水乳交融”“铜墙铁壁”三集,打造了一个历史和理论有机结合、从历史节点着眼到理论逻辑的延展,做到了既独立成章又自成体系,实现了有机联系整体推进。
该系列片用很高的政治站位,把沂蒙精神上升到国家层面,围绕这个厚重的主体,多形式多角度地深刻阐述了沂蒙精神厚实的思想内涵,回答了诸多问题: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无私奉献;党和人民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让人观后,清风润无声,洗心灿欲飞。
该片在第一集“化解危局”中通过“刘少奇来山东”“减租减息”等铁的事实,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山东根据地,一切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力量基点。为百姓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这段一语中的,不但点明了本片的主题,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本片的意义。
二是重点突出,生动感人。要诠释沂蒙精神的真谛,就要突出革命史的重点。对于纪录片来说,不仅要真实可信,而且要形象丰满,生动感人,能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启发。流逝的岁月早已拂去战争的烟尘,但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浴血奋战,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艰苦奋斗史永远也使人无法忘却。战争本乃雄性之舞台,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使“战争让女人走开”成为一句名言。可当人们翻阅流火滴血的厚重历史时,却吃惊地发现,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的妇女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巨大、斑驳且壮美的画卷,她们像蒙山一样巍峨雄伟,充溢着阳刚之气;她们像沂水一样,妩媚动人,洋溢着温柔之情。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有15.5万名妇女,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5万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员的行动,她们共救助伤病员1.9万人。该片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生动地讲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全家舍弃骨肉亲情保留烈士血脉;沂蒙红嫂用乳汁为正义战争淬火救八路军伤员;32位沂蒙女人用羸弱之躯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搭建“火线桥”;“沂蒙六姐妹”在两天内为解放军把5000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前线等等。这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破家支前,无私奉献的故事都非常典型,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动天地,泣鬼神,让人热泪盈眶,永远难忘。他们让人们看到的是党心、民心,是人民群众的伟大,是人心的巨大力量,让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共产党胜利的秘诀藏在哪里。这些重大事件和感人故事,如果不能提炼挖掘一种思想,不能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力,那么我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精湛,都不可能激荡人心,达到这么强的感召力和传播力。
三是抱朴守真,感染力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超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部纪录片在艺术表现上有独到的研究,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该片充分运用档案资料,不但增强了权威性、真实性,增强了历史感和厚重感,还增强了电视画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达到了感染力更强的效果。
本纪录片艺术风格大巧不工,返璞归真,用镜头语言纪实性还原历史,在内涵的把握上,情感质朴生动。特别是该片中“枪声就是命令”一节,围绕抗日战争时期临沭县朱村战斗的发生,一些深层次的事实在深入实地的反复采访中得以浮现和还原,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战斗发生的简单背景,而是生动感人地再现了抗战史上,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浓彩篇章。这个战斗的胜利及其意义,作为一个案例,见证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赤胆忠诚的担当品格和沂蒙人民一心向党的朴素情怀,印证了军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才是战胜敌人的铜墙铁壁的逻辑和道理。
史诗是思想与艺术的水乳交融,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在笔者看来,这部纪录片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经典之作和生动教材,其高超的创作水准、触动人心的艺术感觉、深入人心的浓厚情感和经久不衰的红色魅力,必将成为伟大沂蒙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史诗。
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一种精神,总是在血脉延续的历史传承中肩负起时代的力量;一部纪录片,也必将伴随征程,激励着沂蒙儿女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六
6月7日—6月12日,第8期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班来到山东济南、临沂开展异地培训。一周来,全体学员静心凝神、孜孜求学,认真学习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参观了沂蒙革命纪念馆、红嫂革命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到孟良崮、大青山、山东省政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开展多次现场教学,并围绕“弘扬沂蒙精神”和“加强党性修养”主题开展了热烈的班级讨论活动。这次异地培训组织好、状态佳、学风优、效果实。
本次异地培训,时间虽不长,但特点鲜明。一是学习安排“精心”。市委党校和山东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充分体现“现场式教学、情感式体验”,实地教学丰富系统,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讲述了党和人民水乳相融的奋斗历程;在校学习周到细致,详细讲授了沂蒙精神的本质特点,完善的教学体系、有效的培训计划、丰富的实地体验,让全体学员终身受益、终身难忘。二是学员学习“用心”。全体学员珍惜机会,每到一处,都认真凝听讲解员的讲解,详细了解英模人物的优秀事迹和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同时,利用休息时间积极与山东省委党校的老师交流、探讨,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三是跟踪管理“细心”。市委党校跟班工作人员坚持“异地不懈怠、要求不降低”,切实强化异地培训的跟踪管理,切实考察学员的综合表现。班委和小组长以身作则,扎实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全体同学坚持自警、自省、自励,展示了成都干部的良好形象。
本次异地培训,全体学员感到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心灵的激荡。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通过沂蒙培训,既学到了知识、领悟了责任、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体会到了“从严从实”的重大意义,增强了“从严从实”的内在动力。
——大家感到,领会沂蒙精神,“水乳交融”永远在路上。沂蒙精神经历了12年的战争洗礼,420万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困苦,120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群体,共同铸就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深刻领会沂蒙精神,就是要把沂蒙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把握好,把沂蒙精神的内涵实质体会好,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不断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大家感到,弘扬沂蒙精神,“党性修养”没有完成时。在沂蒙根据地,不管是组织群众抗日保卫家园,还是大青山战役誓死掩护机关转移,还是孟良崮战役击溃国民党王牌师的坚毅,沂蒙精神反映出一大批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用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念,书写出对党的无限忠诚。当前,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强化“三个自信”,用理想信念的灯塔指明前进方向,不断强化党性修养,让自己谋实事方向更明、做实功后劲更强、求实效底气更足。
——大家感到,投身成都发展,“从严律己”必须贯始终。在学习中,全体学员突出“从严律己”,十分珍惜在革命老区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严格自我约束,充分展现成都干部的良好形象。大家普遍感到,“从严律己”必须作为工作道路上的首要遵循,时时刻刻要把纪律要求放在心中,摆在首要位置,做到心中有戒尺,心中有红线,真正做到干净、清廉、担当,真正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美好梦想。
短暂、充实、有效的异地培训圆满结束。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班全体学员表示,将持续保持激情,真正把自身所思、所悟、所得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立足自身岗位,开创崭新业绩,努力在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征程中严格修身、干在实处。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七
说起沂蒙精神,很难一下子想起某个独立、具体的人名,更容易想起的是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人物符号,是厉家寨、临沂西郊大棚底等地标,是老区的酸煎饼、布鞋底、地瓜干。这并不是因为临沂人在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事迹不突出、贡献不巨大,而是缘于沂蒙精神本就不是某个或某几个英雄人物的功绩,而是一个群体的伟大、普通人民群众的伟大。
一直以来,我们赞颂雷锋精神,敬仰雷锋同志,雷锋同志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雷锋精神受到了考验,因为雷锋同志在吃亏,为社会作出极大付出的人得不到回报。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如何让无私奉献的“雷锋”们,不再“吃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给了中国人新的答题思路。沂蒙六姐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支前模范,她们的伟大事迹不仅在于她们靠自己为解放军摊了多少张煎饼、洗了多少件军服和纳了多少双布鞋,更在于她们六个人鼓舞和发动了全村拥军支前。几个楷模的力量是终究有限,真正支撑党和军队打赢孟良崮战役的是沂蒙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正是沂蒙精神的魅力所在。
2018年以来,受建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莒南县夜间偷土、盗砂、洗砂等违法行为多发,洙边国土所两名军转干部在白天开展卫星遥感图斑野外核查工作的情况下,下班时间仍要和相关单位一道坚持巡查和蹲守到深夜,成了国土资源的守夜人。夜间执法难度大、危险高,没有多个部门的团结与合作,某几个人的奉献精神再崇高,也守护不了国家资源。莒南县政府各部门也是一个传承沂蒙精神的伟大群体。
一个人能否做好,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个群体能否做好是政治担当问题。沂蒙老区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听党话,跟党走”。概括起来就是,讲政治。个人觉悟高、能够管好自己的人,人人夸赞。而讲政治、敢于约束别人的人,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甚至是得罪人,让别人觉得“倔”。沂蒙老区一直不缺乏讲政治的“倔人”。
我的老所长王世伦,就是一个“倔人”。自己刚进入莒南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时,思想上觉得在政府部门上班可以得过且过,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身边的同事也满团和气。但王所长的要求却让我一个工科生觉得“强人所难”。表格不仅要准确无误更要美观大方,报告不仅要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图件不仅要他能看懂更要乡镇干部能自己看懂。2015年上级组织收看《筑梦中国》,王所长甚至还即兴要求全所人员回答上级组织收看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意义。现在不在王所长手下干活,感觉轻松不少,但总觉得那两年自己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最多,现在的业务水平也是当年打下的基础。
只讲自由,不讲政治的群体不可能会有战斗力。这一点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里说得很清楚。沂蒙老区人民的精神力量,就源于坚定的政治性、就源于对党和事业的绝对忠诚。在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的沂蒙人民,将用政治本色不变、内涵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书写更美的篇章。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八
8月20日、21日,我们先后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聆听专题讲解,观看红色影片,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沂蒙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战,用生命保卫群众利益;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拥护、支持党和人民军队,共同锻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是一次思想心灵洗礼、群众观念升华、理想信念坚定、作风锤炼提升之行。“红色沂蒙”两天的现场教育活动,使我深刻意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一、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是人民,血脉是人民,力量是人民”。这次现场教育,让这句话得到了最真实的再现、更立体的呈现,让我们有了最直接的感受、更深刻的体会。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精神品格,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多万人口,120多万人支前,20多万人参军,10多万先烈血洒疆场,谱写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英雄赞歌。陈毅同志曾动情地说:“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斗中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打江山、坐江山,人民群众是靠山。民心顺了,一顺百顺;民心安了,一安百兴。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之所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党始终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
二、信仰。
建立在共同信仰之上的伟大精神,必然能带来惊天动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八百里沂蒙,十万疆场英烈,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沂蒙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奋勇上前,是因为对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矢志不渝。党和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跟党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鲁南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党政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命运,把党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产生这种赴汤蹈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历史证明: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无比强大的精神支柱,始终做到了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这是今天党群关系的感情基石。
三、警示。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急剧的思想碰撞、利益调整等,使精神走向、价值观念有时偏离轨道、迷失方向。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的苗头,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对发展社会主义信心不足;还有的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消极躲避,等等。这些都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价值观上,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根本方法,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斗。要永远牢记人民是主人,我们是公仆。主仆关系理顺了,主仆立场站对了,才能把群众的利益顶在头上,才能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永远牢记人民是老师,我们是学生。人民群众始终走在实践的第一线、始终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我们要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找到创新思路、改进工作的源头活水。
重温历史,是为了正视今天;牢记先烈们的遗志,是为了更加坚定我们走向明日的步伐。新一代共产党人,没有遗忘自己的入党誓言;而作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们,将追随先烈脚步,传承沂蒙精神,为我们来之不易的可爱中国奉献我们的青春。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九
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看劲松。9月16日,我们踏着初秋的步伐,来到了两战圣地、红色沂蒙——临沂,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党建教育学习之旅。
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学习生活却异常丰富充实。我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沂蒙老区斗争及沂蒙精神的专题教学;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育;我们听沂蒙母亲的后人现身说法,感受老区人民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我们参观红色景点、祭奠烈士陵墓、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亲身体验,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使我们的心灵接受了洗礼,情感受到了震憾,党性得到了锻炼。
沂蒙人民纯洁、朴实、善良、真诚,这些充分体现出老区人民的人性的伟大。听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的讲述、看红嫂教育基地,体会着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豪迈口号,感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人民胸怀的是天下、是人民、是国家,而唯独没有他们自己。保罗・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沂蒙人民用实践行动,诠释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的渴望,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沂蒙精神也伴随着革命斗争而诞生,它的内涵就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宝贵的革命精神。
沂蒙精神是一座高山,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她既是山东和山东人民最有代表性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样本之一。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考察时对沂蒙精神作出高度评价:“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临沂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水乳交融”,这个“水”是什么水?是泪水、血水、汗水。“生死与共”,这个“共”是什么共?是共生死、共命运、共奋斗,共创、共富、共享。党与人民水乳交融,人民与党生死与共。新时期党的建设就是要构建这样一种党群关系——这也是沂蒙精神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有益启示。
鼓角铮鸣、血雨腥风的岁月虽然成为过去,沂蒙精神却已成为了永恒,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我们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沂蒙精神薪火相传。
山色青葱九间棚,淡云细雨润沂蒙;。
唯有豪情凌云志,撼天动地盖世功。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
“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时表示: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一、深刻领会沂蒙精神之涵。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有3.1万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在残酷的战争中,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党的英明伟大,激发了爱党爱军的革命情怀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情感和觉悟转化为实际行动。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群众为革命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当时的沂蒙人民,在面对任何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的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鲜血和生命创立了沂蒙革命根据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形成了沂蒙精神的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战争的创伤,勇敢地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涌现出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建设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新临沂。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怕困难、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沂蒙人形象。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闭塞之地,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侵略势力的压迫,加之革命战争年代沉重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负担,致使战争创伤大,经济基础薄弱,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治山治水,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生命和鲜血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的跟党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沂南人民“用小推车把革命退过了长江”,“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同时也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一如既往,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局,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如果说,井冈山精神的特质是敢闯新路、延安精神的特质是自理更生、西柏坡精神的特质是谦虚谨慎,那么,沂蒙精神的特质则是无私奉献。
二、沂蒙精神的心得体会。
通过四天的学习,深受启迪和鼓舞,深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倍加珍惜,要向革命先烈和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学习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学习他们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
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要在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上的成熟来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下功夫。在工作中要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要在勤政廉洁上下功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生活观、金钱关,通过增强党性修养,真正做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的领导干部。
进一步学习好、发扬好沂蒙精神,吃透沂蒙精神的实质,培养优良作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开阔的胸襟、端正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老区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这就是要求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敢挑重担、甘于奉献、勇创一流。要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克服只讲索取、不讲风险的倾向,真正做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己作为医院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的工作整体水平。
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就要爱岗、竞岗、精岗,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热爱本职岗位,用心干好本职工作。要想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除了有志向外,敬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潜心专研掌握本专业工作的特点规律,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克服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完成自己作为一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职责。
医院处在医疗改革的洪流之中,新的历史时期富裕东方人更多的历史责任,如何积极应对新的医疗改革?如何在保持医院稳定发展的同时让全体职工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临床教学新模式?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完成十三五规划中的学院型医院的美好蓝图……这一切都需要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时刻保持一种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地履行好我们的职责,为医院的发展和培养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尽力。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一
习总书记3月6日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强调,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目前离年底只有8个月不到的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对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增大了脱贫攻坚的难度。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这就要求攻坚队伍在思想上不能盲目乐观,行动上不能放松懈怠,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收官战。
如期履约,没有退路。但凡硬仗,越到最后越艰难,越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突出发挥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首先,突出政治建设,确保方向不偏。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抓党建,促脱贫。党建工作不等于脱贫工作,但党建工作可以推进和带动脱贫工作,只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真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
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防疫期间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据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已针对疫情影响出台了多项举措,加大贫困地区产品帮扶力度、畅通贫困地区人员外出就业通道、及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尽全力战胜逆境、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只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建引领在脱贫攻坚的作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二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每当看到那漂亮的国徽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一个名字在我的脑海浮现,且日渐深刻,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从爸爸妈妈、老师的嘴里知道了吴勤烈士、陈铁军阿姨的事迹。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知道了1998年夏,正当我国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勇往前进的时候,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要是在旧中国,不知又将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热案而在当今的新中国,“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共产党到广大人民群众,从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到人民解放军,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批批赈灾款,一车车救灾物资,寄托着海内外同胞的情意,满载着各族人民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眼含热泪,无限感激地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他制度不能比拟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凝望着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我们已在心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信心满怀的迎接祖国的灿烂明天。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三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雨,经历了100年的坎坷和辉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谢我们伟大的共产党。
1921年7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人民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受压迫的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她带给了我们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有挫折,但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仍在向前迈进,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我国从各方面都发生了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继主席之后,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之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促进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亲爱的共产党,我以你为荣,我们将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的斗争,铭记烈士英雄的光辉伟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最真诚的心,用这简单的文字,来送去我真挚的祝福!
党今年100周岁。作为一名党员,我时时刻刻以此为荣,并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我自豪,为我们党辉煌的革命历程。100年前,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到饮弹洒血、慷慨就义的瞿秋白,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骄傲,为我们党巨大的建设成就。历经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十年“_”、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人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了历史性的抉择。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他们身处的年代或有不同,但他们体现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他们保持了经久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精神光芒,不愧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英雄,不愧是时代的先锋、道德的楷模。而在汶川大地震中,共产党员更是起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再一次让世界对中国瞩目。
我自豪与骄傲,我是共产党员人,在你100寿辰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为党放声歌唱,歌唱党青春永驻,永远和人民血肉相连;歌唱党永远挥舞巨手,率领13亿中华儿女,励精图治,一往无前,建设我们中国梦、民族梦和人民梦。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发现,20世纪也是充满活力和经济飞速的时代。
它在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有实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京九铁路,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在城乡结合处拉响了充满企盼与追求的汽笛;,专业代写演讲稿,还您精彩生活!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浦江开放,将中国改革开放继往开来;香港、澳门的回归雪洗了百年耻辱;奥运会领奖台上飘起的五星红旗,给雄鸡形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还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明;海森伯量于力学的创造;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登上了月球的阿波罗与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抗洪的英雄伟,把人类文明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一个又一个杰出谷物,为人类社会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才竞争日趋激烈,那科教兴国该是治国兴邦的重大决策。新的世纪,我国要加入世界中等国家的列行,还有祖国宝岛台湾也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原子能、现代航天、分子生物、微电脑、电子信息的技术发展,都在期待着我。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科技发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说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国家的财富,是振兴的希望。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经重托,我们要跨越世纪的一代,是21世经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以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第一次提出党的生日时,根据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两位参加过一大的同志——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他们只记得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大概在7月。因为无法准确考证,于是就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一个似乎比不经意还不经意的日子。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七月一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刻,人们为他而聚,歌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礼物、祝福,证明所拥有的亲情、友情,赢得的喜爱和尊重。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那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差不多,但会过生日的人,会使生日过得更有意义,成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变成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近年来,中央领导几次在“七·一”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谋划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新路线,使党的生日意义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实际上,每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生日赋予自然的生命,一个生日是找到了终身奋斗的信仰。从某种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自然出生无可选择,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择,却出自个人的意愿和理性,这一个生日才完全属于自己。
10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八十个风雨春秋,八十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十年“_”、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一个新的世纪。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在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可亲又可爱。我学会唱的第一支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伴随我长大,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当我从一名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共产主义成为我的理想信仰,她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
加入共产党成为我的人生路标,她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地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想起了慷慨悲歌、从容就义的吉鸿昌,想起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周恩来,想起了蜡炬成灰、春蚕到死的蒋筑英……这一刻我也陡然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把党比作母亲?因为这一生我将和她同荣辱、共命运。我们的党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也曾牺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才使“日月变新天”,如今我们母亲生息之地的繁荣昌盛,我们儿女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四
不知不觉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100年了,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要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繁荣富强的国家,幸福安逸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期。
在这近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的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壮丽篇章,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少党员为了百姓,为了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英雄赵尚志为保党的秘密而英勇牺牲,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之中纹丝不动;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英雄,他们并不乞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我们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却把苦难留给自己。
我们的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曲折而又困苦之路,1956年,完成了轰轰烈烈的“三大改造”后,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总路线,比较正确的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但于过于激进,使中国社会的经济遭遇了“大风暴”。可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失误而畏缩不前,他们始终在摸索着前进的方向,终于在1__8年春天,中华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一往无前的引领着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迎来了无限美好的明媚阳光。在当代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依然走在时代的前端,为百姓干好事、谋实事。党的好干部,人们的好儿女——牛玉儒、郑培民、任长霞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正因为党的领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一百年的开拓创新,我们的党在强国之路上积极向前,勇于进取,探索脚步不断延伸,富强梦想逐渐实现。我们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国家建设的一个个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神州飞船遨游太空。在这100年的历程中,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的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每当此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工作中要保有责任心,处理问题要秉承公心,金钱面前要不动心,为人民服务要有真心,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将党牢记在心中,做一名合格党员。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五
全面脱贫,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任务繁重且艰巨。如何啃下难啃的硬骨头,确保不折不扣如期完成任务?笔者认为,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九大打好“三大战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把打嬴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抓好龙头建设,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也是因为车头带不动,动能不足。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龙头建设,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坚强阵地,铸造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心骨、领航人作用;二是必须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要深入研究村情,立足资源实际,做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发挥政策优势,以市场为杠杆,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稳定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企业拉动、产业带动、政策辐射作用。笔者认为炮台村要脱贫摘帽,要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在“靠海吃海”上下足功夫才行;三是必须实施抱团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发展需求,抱团发展是产业发展常态。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大力倡导和推动抱团战略实施,通过组建合作社、非经组织等模式,实施农村产业抱团发展战略。同时,还要通过大力鼓励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好乡贤和致富能手的作用。
注重舆论宣传,对群众实施“头脑风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主观认识不到位,有偏差,都极大制约和影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必须抓好舆论宣传引导,实施“头脑风暴”,让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政策。要强化政策正能量方面的解读和引导,不搞政策变通,严格政策标准,不养闲人、不养懒人。其次,强化乡风建设。要按照“乡风文明”要求,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代乡风,强化扶志扶智,杜绝扶懒,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廉耻”感。再次,描好方圆。要结合本村实际,积极为群众描好乡村振兴的方圆,制定具体的乡村振兴措施,切实加大“新时代新型农村、农业、农民”的宣传力度,让乡村振兴更具体化,让新时代新型农村、农业、农民更形象化,带动广大农民实践和模仿。最后,灌输危机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成功没有捷径,机遇稍纵即逝,要强调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律,灌输“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观念,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打压“好吃懒做、社会寄生虫”的腐朽思想,引导好个体危中寻机,危中抓机。
适应市场发展,解决好根基不牢问题。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上不去,说一千道一万均为虚,贫困村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实抓好。经济发展一定要适应市场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首先,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结合村级实际,充分挖掘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利用好政策,发挥好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提高村级“两委”在群众中的话语权,让广大群众自觉团结在村“两委”周围。其次,发展特色产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结合实际,学会把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把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成为地域标识、标签。同时,懂得规避风险,采取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延长和提升产业链,提高产业的抗压抗震能力。再次,筑好巢。好巢才能引凤、留凤,要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水、电、路等规定动作的同时,提档增质,利用ppp项目融资模式,抓好自选动作的创新,推动村级市场、自来水工程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抓好亮化、绿化、美化,为村级发展经济打下更好的发展基础。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六
巍巍蒙山是见证历史的丰碑,滔滔沂水是倾诉忠诚的灵魂。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震古烁今,摇魂荡魄。
今年2月初,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国家记忆》栏目中播出三集纪录片《红色沂蒙》,犹如一束光彩夺目的报春花,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大家热议,好评如潮。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40多年的沂蒙老兵,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不为之震撼,不能不与之共鸣,感觉荡气回肠,令人深思,催人奋进。这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山东军民孕育铸就沂蒙精神的英雄史诗。
这是一幅生动展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宏篇巨制。这是一组新时代党建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强音。
系列纪录片《红色沂蒙》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既有情感的奔泻激荡,又有思想的感悟与升华,观后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观整部纪录片,感到有三个特点最为突出。
一是立意高远,主题厚重。作品题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纪录片的价值和生命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伟大沂蒙精神的孕育、铸就和延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沧桑岁月的洗礼和锤炼,蕴含着穿越时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曾语重心长地讲:“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强调指出,对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可见,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干群血肉相连、鱼水深情。应该说军民生死与共和党群鱼水情深,这就是沂蒙精神之根,也是沂蒙精神之魂。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新高度以新境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和现实课题。该纪录片以《红色沂蒙》为题,分“化解危局”“水乳交融”“铜墙铁壁”三集,打造了一个历史和理论有机结合、从历史节点着眼到理论逻辑的延展,做到了既独立成章又自成体系,实现了有机联系整体推进。
该系列片用很高的政治站位,把沂蒙精神上升到国家层面,围绕这个厚重的主体,多形式多角度地深刻阐述了沂蒙精神厚实的思想内涵,回答了诸多问题: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无私奉献;党和人民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让人观后,清风润无声,洗心灿欲飞。
该片在第一集“化解危局”中通过“刘少奇来山东”“减租减息”等铁的事实,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山东根据地,一切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力量基点。为百姓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这段一语中的,不但点明了本片的主题,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本片的意义。
二是重点突出,生动感人。要诠释沂蒙精神的真谛,就要突出革命史的重点。对于纪录片来说,不仅要真实可信,而且要形象丰满,生动感人,能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启发。流逝的岁月早已拂去战争的烟尘,但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浴血奋战,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艰苦奋斗史永远也使人无法忘却。战争本乃雄性之舞台,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使“战争让女人走开”成为一句名言。可当人们翻阅流火滴血的厚重历史时,却吃惊地发现,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的妇女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巨大、斑驳且壮美的画卷,她们像蒙山一样巍峨雄伟,充溢着阳刚之气;她们像沂水一样,妩媚动人,洋溢着温柔之情。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有15.5万名妇女,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5万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员的行动,她们共救助伤病员1.9万人。该片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生动地讲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全家舍弃骨肉亲情保留烈士血脉;沂蒙红嫂用乳汁为正义战争淬火救八路军伤员;32位沂蒙女人用羸弱之躯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搭建“火线桥”;“沂蒙六姐妹”在两天内为解放军把5000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前线等等。这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破家支前,无私奉献的故事都非常典型,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动天地,泣鬼神,让人热泪盈眶,永远难忘。他们让人们看到的是党心、民心,是人民群众的伟大,是人心的巨大力量,让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共产党胜利的秘诀藏在哪里。这些重大事件和感人故事,如果不能提炼挖掘一种思想,不能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力,那么我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精湛,都不可能激荡人心,达到这么强的感召力和传播力。
三是抱朴守真,感染力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超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部纪录片在艺术表现上有独到的研究,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该片充分运用档案资料,不但增强了权威性、真实性,增强了历史感和厚重感,还增强了电视画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达到了感染力更强的效果。
本纪录片艺术风格大巧不工,返璞归真,用镜头语言纪实性还原历史,在内涵的把握上,情感质朴生动。特别是该片中“枪声就是命令”一节,围绕抗日战争时期临沭县朱村战斗的发生,一些深层次的事实在深入实地的反复采访中得以浮现和还原,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战斗发生的简单背景,而是生动感人地再现了抗战史上,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浓彩篇章。这个战斗的胜利及其意义,作为一个案例,见证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赤胆忠诚的担当品格和沂蒙人民一心向党的朴素情怀,印证了军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才是战胜敌人的铜墙铁壁的逻辑和道理。
史诗是思想与艺术的水乳交融,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在笔者看来,这部纪录片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经典之作和生动教材,其高超的创作水准、触动人心的艺术感觉、深入人心的浓厚情感和经久不衰的红色魅力,必将成为伟大沂蒙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史诗。
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一种精神,总是在血脉延续的历史传承中肩负起时代的力量;一部纪录片,也必将伴随征程,激励着沂蒙儿女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七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挂牌督战是为了“战”,如果层层“督”而不是层层“战”,就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如果在“督”的工作上再层层加码,势必成为影响“战”的突出问题。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步伐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脱贫攻坚,是要带领群众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从而确保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作为共产党人的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组织的脚步,把脱贫攻坚的扫尾工作做细、做实、做牢。在扶贫的道路上,要确保真正的贫困群众享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要确保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履职到位,对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庭必须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严格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的兜底工作,充分借助回头看、回头帮大排查大走访活动的契机,做好已经脱贫群众的长期稳定发展工作,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发展的原因而再次返贫。
作为扶贫领域的实施者,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我们要牢牢把握好手中的戒尺、运用好手中的权利,切实做到不徇私舞弊、不优亲厚友、不厚此薄彼,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切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会专款专用,切忌将“打酱油的钱用来买米”;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软件资料,并学会分类归档,收入和支出款项都要做到“师出有名、进出有据”,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把自己急成“热锅上的蚂蚁”忙的团团转。
作为扶贫领域的监督者,我们必须要做到监管到位、督促到点。一是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帮助群众脱贫的全过程,确保实施者不越轨、不触红线、不踩高压线,确保政策都能及时有效的落实到位,确保脱贫群众不是实施者所汇报的“数字脱贫”、“文件脱贫”。二是我们要对整个脱贫过程实行倒查机制,防止“雨过地皮湿、风过了无痕”的现象产生;同时要经常深入到贫困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然后对症下药,切忌以“坐在办公室里听报告”的形式代替实际摸底走访。
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凭借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之势,彻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八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雨,经历了100年的坎坷和辉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谢我们伟大的共产党。
197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人民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受压迫的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她带给了我们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有挫折,但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仍在向前迈进,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我国从各方面都发生了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继主席之后,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之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促进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亲爱的共产党,我以你为荣,我们将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的斗争,铭记烈士英雄的光辉伟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最真诚的心,用这简单的文字,来送去我真挚的祝福!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每当看到那漂亮的国徽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一个名字在我的脑海浮现,且日渐深刻,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从爸爸妈妈、老师的嘴里知道了吴勤烈士、陈铁军阿姨的事迹。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又从书本上读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美好明天,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黄继光为了革命的胜利,用他的血肉之躯堵枪眼,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年仅99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祖国解放的胜利道路,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从这些烈士们的身上我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也明白了为什么高高飘扬的国旗这样鲜艳?为什么冉冉升起的朝阳这样鲜红?因为这是_。
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知道了夏,正当我国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勇往前进的时候,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要是在旧中国,不知又将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热案而在当今的新中国,“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共产党到广大人民群众,从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到人民解放军,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批批赈灾款,一车车救灾物资,寄托着海内外同胞的情意,满载着各族人民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眼含热泪,无限感激地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他制度不能比拟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样。也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今天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地迎来了99岁的生日。95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95年。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万千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发展,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潜艇、火箭、卫星上天,人家有的我们有了,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无数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凝望着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我们已在心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信心满怀的迎接祖国的灿烂明天。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十九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始终聚焦的战略目标,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巨大,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短板明显。如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是坚持生态优镇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我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严控秸秆焚烧、违法建房、农村“滥建乱葬”等行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坚持旅游重镇战略,加快项目推进,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未来我镇发展的重点是旅游。发挥宁绩高速青龙湾度假区交通主入口优势,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集镇拓展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青龙湾度假区游客接转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将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以点串线,以线连片,进一步打造青龙湾“汤口”、建成青龙湾“门户”,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青龙湾度假区的“观光驿站”和“休闲后花园”。
三是坚持经济强镇战略,加快调整步伐,推动综合实力新提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调转促”,支持鑫马公司转型升级、庄村矿业公司复工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我镇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不断优化我镇产业结构,推动我镇“三产结构合理、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和谐新镇战略,加快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新风貌。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推动我镇“社会和谐、干群融洽、人民幸福”。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二十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伟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节点,总书记都不忘对脱贫攻坚作出布局、指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坚定信心,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沂蒙老兵心得感悟篇二十一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去年全国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根据现行政策,贫困户销号退出后,要留出缓冲期,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但有记者调研发现,眼下,一些基层把这种缓冲期家庭在建档立卡数据库中标识出来后,“晾”在一边,不帮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顿。
很多时候,贫困与脱贫之间,只有指标量上的细微差距,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倘若贫困户刚达到脱贫指标线,就把这些贫困户“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不管不顾,那脱贫攻坚就毫无实际意义可言,到头来还是不能真正改善贫困户的现状。“一脱贫就撒手”,缺乏后续跟进,缺乏持续帮扶,很可能会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如此反复、折腾,既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势必给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时间越紧、越往后任务越重、越往后也越艰难。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倘若达到“脱贫线”便不帮不扶,不注重“贫困户的发展现状”而片面追求“数字式脱贫”,疏远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凉的是百姓的心,有悖中央扶贫政策的初衷,更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步伐。
“脱贫线”不是扶贫攻坚的“休止符”。光达到“脱贫线”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扶上马、送一程”,留出缓冲期,保持原有扶贫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往往刚达到脱贫线或者还处在缓冲期的农户,普遍抗风险能力差,遭一场灾,或遇上扶贫产业市场行情不好,或家里出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变故,很可能就会返贫。脱贫攻坚是场拉锯战,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把帮助缓冲期家庭稳定脱贫,作为决战决胜贫困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实际出发,注重长效,讲究策略和科学方法,否则,扶贫工作就会陷入“欲速则不达”和“越扶越贫”的怪圈。一是脱贫攻坚始终要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既要解决“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迫切的民生问题,又要扶贫扶志并驾齐驱,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术”的“四有”新型农民。二是实行“回访”制度,切忌“漫灌式”扶贫,急于求成患上“急躁症”,要学会“把脉”出实招,善于“抓两头带中间”,对有致富能力者锦上添花,对生活困难者雪中送炭,对中间者注重引导其向致富脱贫户看齐,并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政府希望看到的是贫困户通过党员干部的帮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培养一技之长,摆脱贫困,找到致富路。诚然,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战,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赤诚的为民服务的初心、干事创业的信心、破釜沉舟的决心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只有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真正跨过“贫困基准线”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才会由“数字量变”到“生活质变”。
我们要时刻牢记的要求,真正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加强部署、强力推进。
创新,就是要创新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扶贫动力,拓宽扶贫渠道,提高整体效果。按照分类施策的要求,既要精准送种苗、物资,更要从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力帮助支持贫困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贫困农民以土地、劳动力入社入股,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连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协调,就是要有全局观,统筹好扶贫开发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在海南,脱贫攻坚要与“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好,与全域旅游发展结合好,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结合好。扶持生态条件较好、特色文化鲜明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全域旅游的内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通过不断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更高标准的脱贫。
绿色,就是要在扶贫开发中积极探索生态扶贫的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建设中受益。今年海南将对5个位于生态核心区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要着重从搬迁关键环节完善制度,提前谋划,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走好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扶贫之路。
开放,就是要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抓扶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引导大量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发挥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帮助贫困户脱贫;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解决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好价钱的问题。
共享,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分享各项公共资源。发挥和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培育好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等新业态,让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农家乐、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在解决因学致贫返贫上下功夫,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彻底拔掉“穷根”;实施好卫生健康脱贫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制定符合实际、合法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危房改造措施,既防止加重贫困户债务负担,又防止引起非贫困村、非贫困户攀比等负面影响,真正做到因户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