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精选19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对书中内容和情感的反馈和思考,是表达读者对所阅读书籍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一种形式。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增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我已经读完一本好书,不禁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思考,我打算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思想。写读后感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提炼和总结作品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如果你正在写读后感的文章,不妨阅读一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帮助到你。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一
《西厢记》说的是“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样一个又俗又滥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厢记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从西厢走过,扑鼻一阵爱的清香。
普救寺的大钟楼,兀立于峨嵋塬的半坡上飞檐崔嵬。佛院的第一缕晨光通晓,钟声咚咚响起。相国千金崔莺莺随母在此静心休斋,偶遇赴京赶考的穷书生张珙,双方一见倾心。恰此时,叛将率兵围寺,索要莺莺,张生挺而出身,解决了一切危难。一段难舍的爱恋便展开了。
吟诗赋诵,醉酒赏花,在婢女的帮助下,两人不顾封建礼俗,结为夫妻。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充满了爱的芬芳。
我又从西厢走过,满怀愤恨这旧社会。
当这对痴情男女沉浸于幸福的漩涡中时,却被崔母察觉。在门第高耸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权力对于婚姻是格外慷慨的,它能让诸公、贵胄子弟尽享人间艳福;权势对于爱情又是极为吝啬的,它常使真心相爱的恋人陷入山险水恶的逆境。崔母的等级观念是相当顽固的,她是不会允许女儿嫁给一个穷书生的,尽管这个穷书生还是她的亲戚。于是便有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的悲哀。面对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情感纠葛,一对心心相息的比翼鸟便在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十里长亭外分别了。封建等级的压迫,功名利禄的诱惑,将无数段曾今的真爱湮没于世俗的悲哀中。
我再从西厢走过,感受到信念的震憾力。
长亭一别后,莺莺日夜苦思张生的归来,张生也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爱妻,努力苦读,终于高中状元。加封授官后便心急如焚地赶回,有情人终成眷属。正是两人彼此坚定真爱的信念,不畏外界给予的压力,才赢得了爱情。尤其是莺莺,身为官宦小姐的她,表现出了她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多情钟情女子。她敢于冲破封建礼俗的束缚,对虚名微利表现出极大的蔑视与痛恨。作者对她形象的描写完全是超前的新一代女青年。
我又一次走过西厢,我看见王实甫在寨前紧皱眉头。他是在愤斥那些烦扰禁锢人们的封建礼教吗?我悄悄地向前,他笑了。我从他手里接过《西厢记》,我发现那既是一段完美的爱情故事,又是一篇辉煌的文学巨著。我感受到了他的愤恨,他的信念,他的思想。
《西厢记》这样一本不朽之作,难怪会纳入“六才子书”之列,难怪贾仲明评价:“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说的是“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样一个又俗又滥的故事: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而崔母出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法的考虑百般阻挠最后在红娘的帮助下经过一系列斗争崔张终成眷属。作品表达了男女青年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愿望显示出一种所谓反封建的主题。
当然《西厢记》的故事曲折生动文辞优美华艳写景写情写人写事无不妙笔生花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读《西厢记》的确应该细细潜玩元曲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王实甫的如“花间美人”般的绚丽词章但更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来揣摩体味曲词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种揣摩体味又会反过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强化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阅读就同生活联系起来了就同人生和生命联结起来了阅读活动就在精神上、心灵上影响人、改变人。林黛玉读西厢时的所谓“词句警人满口余香”不是仅就《西厢记》的作者融化百家、文采斑斓的语言艺术来说的我的理解“警人”者乃是指它的思想意蕴“余香”者则是情到浓时氤氲飘香熏陶渐染怡情养性。
文学作品是写人的写人之情、人之性写人情之美、人性之真。《西厢记》写出了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情之美基于性之真。人活着不只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美在于率性纵情而任何破坏这种美的势力必然是丑恶的。《西厢记》写出了这种美与丑的较量写出了人性的被束缚和被压抑更写出了人性终于冲破束缚如惊雷如春笋自由伸张的勃勃生机。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两性相悦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最值得追求和珍视的感情在她面前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仕途经济什么门第财产什么父母之命什么伦理道德均不足挂齿不值一文因为它们是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强加于人的自然本性之上的东西。封建社会最大的罪恶就是摧残人性。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最大限度地摧毁人的自然本性?因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人性对封建秩序构成严重的威胁动摇着封建大厦的根基。
《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著。究其根源,实为“新杂剧,旧传奇”,唐代元稹、宋代赵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写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至元代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举到颠峰,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经变为一种潮流,一种中国封建思想的蜕变,如此寥寥万余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处,我把我的观后之感付之于字,并总结了下面三点世间文章不可兼备的好处,望阅者于其中游幸一翻,感受《西厢记》这一文学珍品为大家带来的视觉的冲击与精神上的享受。
一为情节。大凡书籍,均以情节为首要之物,叙述平铺还在其次。《西厢》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崔莺莺与其母老夫人并红娘送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路宿于普救寺。恰逢张君瑞游览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爱慕之情,只迟迟未得机遇相见。后因孙飞虎围住普救寺,欲强抢莺莺为妾,老夫人无奈,言道:“谁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莺莺许配与他。”张生闻听便投信至其友白马将军处,求其解围,并完此姻缘。后兵至围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并未撮合崔张二人。二人悲苦,想尽万般妙计,互相试探内心,后因红娘于中穿插取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情节让现代人觉得俗气简单,可实不知于当时的封建社会,这便是一种突破,一种冲击!霎时掀起了一股“西厢热”,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畅销书”,且不少词曲作家都开始对爱情剧本下了大量的笔墨与精力。到了明清,凡写男女方面的故事、剧本,都是受了《西厢记》的影响,以致于今,按一些言情剧、肥皂剧的情节看来,《西厢》应该算是他们的鼻祖了。其表现的主题思想,即:“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
其次为价值。从古至今,从内由外,都对《西厢》做出了无法比拟的评价。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能与《红楼梦》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陈继儒更是把其称之为“千古第一神物”。另外,更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化工之作”,“王实甫《西厢》,千古绝词”等艺术等级甚高的。
评语。
乃至于国外,也把《西厢》推举到一个高峰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
最不可思议的便为词藻。《西厢》的曲牌、词牌、平铺和旁白,都具有无法超越的魅力,我在前面所言的“视觉冲击”,就是指,当我们的眼睛看到这些文字词曲的时候,它所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我用八个字来表达一下我阅读的感受,即:以眼游幸,满口余香。口中之香,实为书中之味也。王伯良言:“《西厢》妙处,不当以字句求之,其中联络顾盼,如长河之流,它曲莫及。”在此,我虽不能把整书打录于此,而可举一二句我所记的明了、香浓的曲子,共大家赏玩。张君瑞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混江龙】上说得好:“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
我读《西厢》的感受,也仅此而已。我只以我的观感把《西厢》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而深而又深的意境,还是需要通过阅读文章去获得、去体味,去享受。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描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含蓄,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贵族小姐。她是一位具有时代叛逆性的女性形象,她在追求理想爱情时,能够与封建礼法进行抗争,这是难能可贵的。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她悔恨的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长亭送别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总之,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她对张生的爱恋,一开始却是胆怯和动摇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又是在那样的母亲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了她对张生的爱恋。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中热切的呼唤深深地感动着,以致于泪水涟涟,但是她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此时在她的心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情终于战胜了礼教。因此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短短二十个字,标志着莺莺决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寻求自己的爱情。这是难得可贵的。
记得著名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崔莺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值得期待,真正的爱情是存在于人间的,并且是可以追寻、应该而且必须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真心的希望,如作者心中的美好希冀一样“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二
总有一卷执手沧海的誓言停在心里,多少才子佳人的爱情,深深浅浅摹画在心脏里,噗嗤噗嗤一直鲜活着;总有一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恋,在历史的沉沦里煜煜生辉,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总有一树光彩照人的奇葩,绽放在剧坛里,缕缕清香涤荡心间。于是,带着一颗赤诚的心驰骋了他的《西厢记》。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有的海枯石烂,有的始乱终弃,有的白头偕老,有的双双殉情。早在《经》中便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而《西厢记》却以才子佳人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绚丽的光彩,照亮了历史昏寂的夜空。因此,《西厢记》一直深受文人的欢迎,就连《红楼梦》中百般挑剔的林黛玉也对它爱不释手。
迎的原因就是张生和崔莺莺两个人自己自作主张地结成夫妻,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一边,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情节满足了人们追求美满姻缘的愿望。
如果说,一部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莺莺传》以哀婉凄凉的笔墨讲述女主人公莺莺最终被她心爱的人抛弃的故事情节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品读,那么,王实甫根据《莺莺传》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西厢记》,以唯美浪漫的笔调歌颂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得到了“天下夺魁”的称号。尽管两个作品的主人公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这段比翼双飞的旷世姻缘早已不再是《莺莺传》那样的悲剧,它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坎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情,纵读了《西厢记》。有所动容,有所赞赏,有所钦佩。
莺便要悬梁自尽。我想,正是张生对爱情的志诚与执着,才打动了崔莺莺,两人才能共结连理,鸾凤和鸣。
我钦佩于崔莺莺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她本是端庄贤淑的相国小姐,但在爱情面前却大胆主动,炽热追求,然而,她长期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对爱情,对张生,有时显得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恋,使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公然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的自由,勇敢地与张生海誓山盟,结下连理。长亭送别,崔莺莺一再叮嘱张生不可“停妻再娶妻”,可见,在她心里,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白首不离,如胶似漆才是最重要的。
我赞赏于红娘的坦率勇敢,热心肠,镇定自若和晓之以理的仗义相助。她出身卑微,地位低贱,但她在《西厢记》却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当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受到崔夫人的百般阻挠时,她见义勇为,积极地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传递书信,出谋划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军师”。当她面对崔夫人的责问时,她更是镇定自若,勇敢地进行反击,为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辩护,使得崔夫人无从反击,理屈词穷,不得不答应二人的婚事,可谓是侠肝义胆,机智聪明。因此,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与其说《西厢记》是古代封建社会少男少女勇敢追求爱情的典范,还不如说那是封建社会少男少女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枷锁,在苍天之下,沧海之下纵横吟唱的一曲高歌。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艳丽脱俗的字眼,描述那抹相濡以沫的情意衬托着这朴素的美丽。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语重心长的言语,诉说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情衷。
纵读了《西厢记》,轻拾了一朵百合花,在只有诗句与梵歌的路上,我感叹世间的情爱怨怼,我憧憬浪漫的比翼双飞。
自古而今,《西厢记》一直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情颂歌,因了它,有自己的美丽,古代的人们才对爱情充满希望与幻想,它就像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照耀着人们受挫的心灵。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三
《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有人将它与《红楼梦》并提。此书故事曲折,情趣动人,细腻的描写,真乃爱情的美学宣言。在王实甫的笔下,莺莺和张生用实际行动战胜了封建礼教,维护了他们纯洁的爱情,“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江十六出聚以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的记诵”。这是《红楼梦》二十三回中黛玉对《西厢记》的赞词,其实也就是曹雪芹的赞词。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西厢记》里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几百年来无数代人心中吟唱的美好爱情生活,它洞穿亘古而发出无穷的魅力和奇峭,连西湖的月老祠,也忘不了将这句词题为对联—————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美好的爱情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当生活略显枯燥时,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层净化,翻开《西厢记》,用心去感受一下那种坎坷的爱情,那种甜蜜的聚合,还有那里面美得让人心醉的辞藻。
细细品味《西厢记》,我们不难发现,张生与崔莺莺的相识只是一种纯粹的一见钟情,张生恋上莺莺,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温柔,而莺莺喜欢上张生,也仅仅是因为张生的才气和气质。然而,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一见钟情”往往是外貌特征或者气质上偶然迎合心理需求所产生的,那是一种人类生理的荷尔蒙冲动,而冲动又总是短暂的,短暂的冲动犹如冰天雪地里的一滴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自动冷却和结冰。丘比特的神箭、月老的红线、天意神谕···在我眼里,一见钟情的神话抑或只是浪漫的幻象,生活里的故弄玄虚。它经不起天长地久的考验。
人们常说《西厢记》是喜剧,吾深感如此。张生看似有愚钝笨拙,但其实质无非是追求自身的真爱,所表所露都是自然真诚的,于生活中不易寻觅而已即不常见的更难拥有,遂讥之天真,实则笑己矣。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想法,当夕阳西下,不免有一丝哀愁,于是也就想到了张生与崔莺莺可能不完美的婚后生活,同时也奉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理由,不管有理与否,这些都是我自己过完一天读书生活后最深的心得,生活照常要过,如果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何尝不是一见美满的事情呢!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四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是相传一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就杀掉,有个姑娘要阻止他的这种做法,于是愿嫁给国王。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要杀掉她的时候刚好讲到精彩的部分,国王只好不杀她。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回心转意。
《一千零一夜》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书,《一千零一夜》又叫做《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里面有好多非常古怪的故事,有《山鲁亚尔和山鲁左德》、《渔夫和魔鬼的故事》、《渔夫和四色鱼的故事》、《着摸王子的故事》、《白侯图的故事》等等,这里有幽默的、悲哀的、有趣的、可怕的、悲惨地种种故事,我觉得这《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有好有不好,比如说《渔夫朱德尔的奇遇》就属于不好,朱德尔是靠力量和运气来获得幸福的,但《阿拉丁神灯》就是属于好一类里的,因为阿拉丁靠的是一颗不气馁、勇敢的一颗心来夺得幸福的。《一千零一夜》里莎拉的故事要从阿拉伯讲起,故事中,女主人公莎拉对各国民歌和异域风光情有独钟。就像中东热情的沙漠一样,莎拉也将自己热情的歌声散播到四方,对于莎拉来说,好故事一定要有听众一起分享,充满创意的独特构思、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从《一千零一夜》里走来的莎拉,这就要把她的故事带到中国上海,看这位“月光女神”如何续写这段美丽的神话。
《一千零一夜》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有的发扬勇敢冒险精神,有的对机智善良、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下层社会人民给予赞扬。《一千零一夜》不愧为阿拉伯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鲜艳的珍品。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五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这部作品实际上来源于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唐元稹作)。传奇者,浪漫爱情故事。
元朝是中国剧本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除了王实甫外,杰出的剧作家还有关汉卿,其代表作《窦娥冤》经久不衰。《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其余为《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剧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生死恋情历来为人们传颂。
《莺莺传》本是以悲剧收尾,但在王实甫手下,张生(字君瑞)和崔莺莺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出身于上层阶级,父亲是礼部尚书,但因病早逝,从此,家道没落。于是,前往投靠其父亲曾援助的同窗杜确,因为他镇守边疆,掌控十万大军。张生想从那里谋个一官半职。
崔莺莺出身其实更优越。父亲是相国,但也在她幼时早逝。一家人只好举家迁移至浦东(今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张生爱游山玩水,所以有一日特地去浦东普救寺游玩。因为有缘,所以那天,崔莺莺及侍女红娘也碰巧去该寺上香(普救寺是崔相国生前主持捐建的),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迫于封建礼教,张生以读书为名,寄居于普救寺的西厢,希冀每天多望崔莺莺一眼。后来,当地的地头蛇孙飞虎得知崔莺莺貌若天仙后,欲用其五万大军趁崔家上香的机会去普救寺“抢劫”。
无奈,崔夫人提出解围者嫁其女的说法。值此危难之际,张生接下这一“光荣的任务”。他派一和尚送信给杜确,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压退了孙飞虎。但是,“却道妇人心易变”,崔夫人瞧不起张生,嫌弃他无名无财,便生出返悔之心,因为有损名门。可是,在爱情面前,谁又阻止得了丘比特的情箭呢?“崔莺莺夜听琴”,两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成就“好事”。
莺莺的坚定,普救寺方丈的劝说,大将军杜确的无形“胁迫”,都迫使崔夫人最终做出了让步。她以“金榜题名”来回复张生。苍天有情,张生果真中了状元。一切本已入彀中,谁又想半路杀出个“郑常发”。崔家与郑家定下过娃娃亲。此刻,他想与崔莺莺完婚。得知事情真相后,他诬陷张生,说他已经在外娶婚。崔家误信为真,便想让崔郑二人完婚。千钧一发之际,张生赶了回来。真相揭晓,郑常发自杀。张生与崔莺莺喜结连理。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六
遇见元稹,是在一个张扬的午后,夏雨过后的溽腻尚未完全散去,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朵。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地、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着《唐诗校注》,尔后一首馨香淡雅的诗涌入眼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沉吟片刻,不禁怅然若失。
断断续续的,我回想着他们和她们的爱情:张爱玲遇见胡兰成,觉得自己很低很低,在尘埃里为他开出花朵;徐志摩遇见顾小曼,仿佛一场痴狂,日夜为她绘写《爱眉小扎》;陆游遇见唐琬,于沈园的一池春波,惊鸿照影而来……只是若干年后,胡兰成沦为汉奸,爱玲断然决裂;志摩随飞机陨落,空留红颜寂寞终老;陆游唐琬沈园再见,空留阕钗头凤予后人评说……于是我想起元稹和他那同样苍凉的爱情。
元稹同崔护一样,在春光和暖的赶考途中邂逅了一位佳人,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也是“眼波回转,欲说还休”,在春日明媚的阳光里,一切暧昧都有了可能,一切心动都有了延续。我安静着,等待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在故事的开端,当元稹同他的佳人流连在无边的春景,我以为他们会长久,就像西厢中莺莺和张生一样——虽然有过长亭送别的十里忧伤,最终莺莺仍是等回了衣锦还乡的张生,而后凤冠霞帔、白首终老。然而时光匆匆,再浓的情愫亦留不住春光的流逝。在他们相恋了短短一季之后,元稹为取功名,远赴长安,终将他的莺莺抛弃,空留一树桃花日日倚盼,苦对春风。
莺莺是《西厢记》的女主角,亦是《会真记》中的由王实甫“借”去的原型。而《会真记》的作者,正是元稹。元稹在离开他的莺莺之后写下了这本精简的,如他的爱情般浅薄的怅情录,追忆他最初的爱情。与《西厢记》历经坎坷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同的是,《会真记》从一开始便知是一出没有结局的爱情悲剧。张生和莺莺,终是没有在一起,不是因为封建制度的压迫,亦不是社会礼教的不容,只是不爱了。时光冲淡了一切,也包括那些与青春爱恋有关的岁月和情感。于元稹,亦是如此——三年后,腾达的元稹迎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季女韦丛,与他的莺莺,从此天涯是路人。
很久之后才忽然想到,《西厢记》或许是《会真记》童话版,固执的保留着真正爱情存在过的痕迹。岔开说去,遥想起宝玉和黛玉在暮春的落花时节共读《西厢记》的情景,这段暧昧然而纯真的爱情贯穿着整部红楼的繁华与衰败。或许曹公最初是想撮合这段“木石前盟”的,《西厢记》作为场景的出现,让我以为一切都有了转机,以为宝黛会和莺莺同张生一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曹公仙逝,带走了所有的可能,空留残璧红楼。由高鹗续笔的后四十回,文笔纵是不弱,然而终失雪芹风骨。高鹗不是曹公,让人满怀宝黛爱情的期待;高鹗亦不是元稹,只留错失的爱情让人唏嘘长叹。他挥笔而就,绛珠泪尽归天,侍瑛蒙骗新娶——一部红楼,一场旧梦就在茫茫大雪里,了了真干净。或许,莺莺与张生,注定不能相守,这不仅仅只是元稹的无奈,亦是所有佳人才子们难以脱逃的梦魇。
七年后,韦丛亡故,元稹已是而立之年,再没有年少时的`轻狂。同年他遇见薛涛,这个广负盛名的女校书。他和她鸿雁传书、青鸟探看,薛涛的桃花笺就着甜腻的胭脂香寄达,元稹的诗体和着墨香转送……只是这一切都已无关爱情。元稹的爱情早已随着那树零落的桃花,伴着他的莺莺去了,再无复还。他与薛涛的相遇也只是短暂的路过后,永远的别离罢了。之后,元稹开始纳妾蓄妓,如杜牧一般流连烟柳以慰苦闷。不久元稹续娶,亦是大家闺秀。
有人说元稹是薄情的,为了功名他舍弃他的莺莺,为仕途他迎娶韦丛,韦丛死后又同薛涛情浓意深……然而我仍小声的为元稹辩护,他或许并不是寡意的,如苏轼的一般,他多情但并不滥情。一个滥情的男子断然写不出“曾经沧海难为水”这般隽然的句子。他在韦丛死后,亦缄然多日,回首往昔,或许是有愧的吧。他黯然悼念,挥笔为诗:“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他独倚墓碑,神伤寂然,无处话凄凉。
只是我想,他是否会想起年少时欲“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莺莺呢?他是否会因为彼时的放手而懊恼后悔呢?然而一切都回不去了,自他选择离开,踏上长安之途开始,故事就已经结束了,他知道,她亦明了。如《西厢记》中莺莺恋恋不舍满目怆然与张生长亭作别般,元稹的莺莺亦是如此送走他,与西厢不同的是,元稹告别的,亦是他与莺莺的爱情。《西厢记》里,张生还会回来,王实甫让他铭记与莺莺的盟约,不离不弃。而对元稹和他的莺莺来说,那已是结局,最后的结局。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纵佳期如梦,伊人未老,将爱情丢失在历史浩瀚长河里的,又岂止元稹一人?我们伤感,然而改变不了爱情的命运。至今终于明白,纯粹的爱情或许是不存在的,只是爱情的爱情,仅仅是我们的幻想罢了。如张爱玲一般,找出祖传的铜锈斑斑的香炉,焚一炉沉香屑,凭吊元稹的西厢,凭吊元稹那曾经沧海的爱情。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七
因为饱读诗书,我们才看到有今日如《西厢记》一般的美文,因为功名难就,贤人们踌躇满志,才有了今日我们所见的这许多的史诗。就如书中的儒生一样,虽是饱读了诗书,却不图功名利禄,只想逍遥乐世,奈何放浪间,遇见美人,为得人心,寄情西厢,以读书为名,最终终为美人远赴求名,只为这状元身份能配得上相国之婿之称,好为写族谱的时候不至太寒碜。古人有古人的无奈,岂是此刻的我们能轻易了解到的。
不止是作者流畅的文笔,书中出现的更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冲破思想与时代的束缚所表现出的勇敢。相国之女莺莺虽对书生有倾慕之心,但传统的礼教却让她望而却步,即便是再有了口头的婚约之后,依旧碍于父母之命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心早已有了归属,又见书生害得相思病,百般不是滋味,在经过了漫长而纠结的内心挣扎后,莺莺最终冲出礼教、父母之命的束缚,投得心上人的怀抱,慰藉相思。幸而文章的结尾是大团圆的结局,为这对在夹缝中生长起来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时代就那样毫无情面的横亘在那里,要么随波逐流,被时代左右,要么打破它,然后得到自我想要的。西厢房门,月满西楼,料得肠断处,唯有相思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八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开展得到了高度的结合。《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展开的冲突。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此外,《西厢记》还有由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种种矛盾引起的另一条戏剧冲突的线索,这些冲突虽然属次要,却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常常和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推动戏剧情节一环扣一环地发展,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这正是《西厢记》令人叫绝之处。《西厢记》的角色不多,戏却很多,情节曲折。
《西厢记》的语言是非常生动的。剧中人物的语言,基本上都是鲜活的口语,十分传神地表现出各个人物的性格。而人物的语言也是展开他们个性的重要形式。张生和莺莺是具有很深文化底蕴的读书人,所以他们在倾吐闺怨相思,离愁别恨时,所用的语言具有华丽的风格。但两者也有各自的特色。张生的语言往往表现出他的诚实厚道但又迂腐可笑的形象。莺莺的语言是婉转的、闪烁其词的,这个与她性格深沉、态度犹豫有很大的关联。当然,莺莺的语言并非始终如此的。当得知老夫人“赖婚”,她无法控制自己,毫无保留地倾吐了满腔的愤怒。在这里,我想到了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中,张倩女唱道: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这句多么准确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被压抑的青年男女的心情。莺莺也是这样,老夫人越间阻,她越思量张生。红娘的语言就更富于个性特征。她的语言就如其人:尖锐犀利明快幽默,不论是嘲笑张生“银样蜡抢头”,揭穿莺莺的虚伪,还是反驳老夫人,都反映了她聪明机智的性格特征。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
除了语言外,作者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王实甫的杂剧和关汉卿杂剧以本色为主、朴素流畅不同,它明显地偏向于华美,形成一种诗剧的风格。许多曲词,广泛融入唐诗、宋词的语汇、意象,运用骈偶句式,以高度的语言技巧造成浓郁的抒情气氛。像“长亭送别”一折中莺莺的两段唱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
这曲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后人把“长亭送别”作为描写艺术的典范篇章,就是因为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因此,我想这一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九
"东风摇曳杨树行,游丝引桃花片."在这样一个浪漫的季节,张生遇见了崔莺莺,并一见钟情。我一直记得张生对盈盈的第一个评价是“谢武的腰又软又软,那么优雅迷人,就像晚风前一样。”我想,他们相遇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有一段美好而残酷的爱情故事了。
崔莺莺是一位大胆、美丽、善良、温柔的贵族夫人。生为郭襄小姐的她,从小在母亲的管教下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大量的封建道德教育。当她爱上张生时,她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违反道德的坏女人,这构成了思想和行动的矛盾。在我看来,崔莺莺爱上张生并不容易。但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能不顾一切地爱上张生,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这样的女人,在我们现代,让很多年轻人汗颜!很多年轻人都发过誓,立过海誓,但最后呢?最终在世俗的名气下,大部分不过是当年的恋情变成了今天的浅浅吟唱。想想“爱是认真的,意义是连续的”,想想“相思是烟和水分开的”,想想那栋蓝袖碧玉红音符的高楼,所有的一切都像过眼云烟和浮华的梦,崔莺莺对张生的爱纯粹而美丽,没有任何杂质。
当她离开张生时,她从不希望自己的第一丈夫像其他女人一样穿着最好的衣服回家。在她眼里,“爱”这个词是第一位的,她可以忽略一切对与错。“桂兰已经孤独了很长时间,她无事可做。如果指望她唱歌,她就应该同情人,和人一起叹息。”在回复张生的诗时,她把自己不愉快的孤独感写得淋漓尽致。她自然表现出对张生的爱,但她最终没有勇气见到张生。在听钢琴的时候,她的心被张热切的呼唤深深打动了,但被封建道德教育束缚的心控制着她,即使她已经有了眼泪。此时此刻,她心中的爱情正在与封建教育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爱情战胜了封建传统思想。
当她收到张生的爱情诗时,她终于鼓起勇气回了一句《西厢记》。“月儿在西厢房下,迎风门半开,墙在动,凝望玉人。”读到这里,我笑着想:崔莺莺很幸运,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爱。正如沈从文所说:“在我的一生中,我走过了很多路,走过了很多桥,见过很多云,喝了很多酒,但我只爱一个人,他只是最好的,也是最老的。”的确,崔莺莺很幸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她写《明月三五夜》的时候,只有20个字,意味着崔莺莺走上了叛逆的道路,追求她的爱情。
世界上有许多人选择用名利填满自己的生活,在世界上度过他们的时光,走了一段路后变得自满。有些人选择爱自己所爱的人,用真心填满生活。我对爱情的理解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互相理解对方的缺点和优点,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优点。相爱的人,不是拥有的钱。在这个复杂而混乱的世界里,有一个爱你的人,他分担着生计的艰辛,与你共度余生,就这样慢慢老去。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
20xx年9月23号晚7:30分,蒲剧《西厢记》于全国地方戏展演中心准时开演,在研会的组织下,我观摩了此剧,略有感想,于此浅谈。
蒲剧《西厢记》较之于我们相对更加熟悉的元杂剧《西厢记》,在情节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便不再加赘述。整出戏演员表演扎实,剧中小和尚和法聪的安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整出戏节奏给人前松后紧的感觉,但我我最想说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改编后的人物性格,颇有些值得深究的地方。
首先是张生。在我看到张生的时候,总是有另一个人影在我脑海中晃动,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个人影越来越清晰,哦对,是《红楼梦》中的贾瑞,那个行为猥琐、最终丧命的小人。张生的行为竟与他如此相似:贾瑞贪图凤姐美貌,最终陷入凤姐的圈套,丧命于风月宝鉴;张生“迷恋”莺莺美貌,陷于莺莺的“圈套”,得了个“熟贼”的称号。在剧情上并没有什么讲不通的地方,但是我们细想,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词曲优美,极具意境著称,而蒲剧则是唱腔高昂,朴实奔放,当张生跳过粉墙私会莺莺,却被红娘撞上,情急之下被莺莺指认为贼时,只能操着一口山西方言不断重复:“我是贼,我是贼”:每每见到莺莺便显的急不可耐,哪里还有一个书生的影子。
都说是才子佳人,佳人得需才子配,这才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进行改编时全面考虑,不仅要在剧情上说的过去,还要贴合剧种特征,能让人物行动行得通,人物形象立得住。
其次是红娘。红娘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人物形象了,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她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她在莺莺的女性意识觉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这是红娘这个人物需要在剧中存在的首要原因。可是在蒲剧《西厢记》中,红娘的这部分“功能”我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一个舌尖嘴利的小丫鬟,甚至是“拷红”一场,小红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失去了那部分“功能性”,也只能是给观众做个笑料罢了。莺莺的形象也有前面类似之问题。不加详说,观剧便知。最后,我想说创作需谨慎啊!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一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来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的情节如今看来不过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若非王实甫文才出众,人物刻画细腻入微,跃然纸上,此类题材极易沦为浓词艳曲,附庸风雅之流。
中国人的情感历来含蓄隐忍,决不可能如希腊艺术中“我欲火中烧,如痴如狂”那般纵情恣意。
在正统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一曲西厢唱醒了多少对真挚爱情的强烈渴望。
提及《西厢记》,必不可不提《莺莺传》。
一个团圆美满,一个始乱终弃。
虽则人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毕竟《莺莺传》的结局更趋于真实。
《西厢记》的大团圆是中国文人永远的才子佳人梦,它存在于童年时代泛黄的小人书里,在爷爷随口哼唱的古戏里,在敲锣打鼓,纷纷嚷嚷的闹剧里,却偏偏不在多情才子的薄情浅意里。
张生是否为元稹,莺莺是否为其“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有情人,我自无暇追问。
只是中国文人惯以多情自居,在爱情面前信誓旦旦,激情荡漾,而最终在世俗盛名之下大多不过是当年的风流韵事化做如今的浅斟低唱。
想那“情切切,意绵绵”,想那“别后相思隔烟水”,想那高楼红袖,碧玉红笺,都果然如过眼云烟,浮华似梦。
而我总以为,只要曾经有情,不论多久多远,总能在记忆中存留一抹,或深或浅,或不甘或释然,或念念不忘,或故作烟消云散,某时某地恍惚追忆,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莺莺传》中张生一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将可怜的爱情贬为淫邪妖魔。
而莺莺一纸断肠书哭尽多少绝别之痛“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
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临纸呜咽,情不能申。
千万珍重!珍重千万!”人生难得真性情,情切至此,痛断前缘也要清清楚楚,两不相欠。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
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描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含蓄,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贵族小姐。
她是一位具有时代叛逆性的女性形象,她在追求理想爱情时,能够与封建礼法进行抗争,这是难能可贵的。
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
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
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她悔恨的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
长亭送别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总之,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
她对张生的爱恋,一开始却是胆怯和动摇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又是在那样的母亲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
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了她对张生的爱恋。
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中热切的呼唤深深地感动着,以致于泪水涟涟,但是她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
此时在她的心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情终于战胜了礼教。
因此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
短短二十个字,标志着莺莺决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寻求自己的爱情。
这是难得可贵的。
1.《西厢记》读后感
2.西厢记读后感
3.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4.看西厢记的读后感
5.西厢记读后感600字
6.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7.《童年》读后感-读后感
8.雷雨读后感-读后感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二
书在手,泪凝眸。观西厢,感上苍。
张生与崔莺莺可谓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他们几经波折,最终结合在一起。
西厢,明月影,树斑驳,莺莺闺内叹息流。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张生,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可爱的红娘,不遗余力,撮合两人的姻缘,直斥老夫人人的背信弃义,可爱可敬,可歌可颂。郑桓,求爱不得,顿生邪念,捏造谎言,企图与莺莺成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善恶最后终有报,是非曲折有人断。在白马将军的威势下,在铁的事实面前,他原形毕露,羞愧自杀。
读《西厢记》,心中几多波折,几番感动。突破痴男怨女的旧模式,我读到了一种至情、至爱,空气里,多了几分新鲜感。
现实,就是如此地残酷。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背叛、谎言和眼泪。那冰冷的脸庞、无助的眼神、苍白的面色、随风摇曳的身姿,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我的心。我为之扼腕、为之叹息、为之流泪。静静地,我忘了时间,只剩下他的负心,你的伤心。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多么优美的词句!
亘古至今,爱贯穿一切,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愿爱洒满人间,有情人终成眷属。
祝恋人们幸福快乐,真爱无价!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三
2017年9月23号晚7:30分,蒲剧《西厢记》于全国地方戏展演中心准时开演,在研会的组织下,我观摩了此剧,略有感想,于此浅谈。
蒲剧《西厢记》较之于我们相对更加熟悉的元杂剧《西厢记》,在情节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便不再加赘述。整出戏演员表演扎实,剧中小和尚和法聪的安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整出戏节奏给人前松后紧的感觉,但我我最想说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改编后的人物性格,颇有些值得深究的地方。
首先是张生。在我看到张生的时候,总是有另一个人影在我脑海中晃动,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个人影越来越清晰,哦对,是《红楼梦》中的贾瑞,那个行为猥琐、最终丧命的小人。张生的行为竟与他如此相似:贾瑞贪图凤姐美貌,最终陷入凤姐的圈套,丧命于风月宝鉴;张生“迷恋”莺莺美貌,陷于莺莺的“圈套”,得了个“熟贼”的称号。在剧情上并没有什么讲不通的地方,但是我们细想,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词曲优美,极具意境著称,而蒲剧则是唱腔高昂,朴实奔放,当张生跳过粉墙私会莺莺,却被红娘撞上,情急之下被莺莺指认为贼时,只能操着一口山西方言不断重复:“我是贼,我是贼”:每每见到莺莺便显的急不可耐,哪里还有一个书生的影子。
都说是才子佳人,佳人得需才子配,这才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进行改编时全面考虑,不仅要在剧情上说的过去,还要贴合剧种特征,能让人物行动行得通,人物形象立得住。
其次是红娘。红娘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人物形象了,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她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她在莺莺的女性意识觉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这是红娘这个人物需要在剧中存在的首要原因。可是在蒲剧《西厢记》中,红娘的这部分“功能”我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一个舌尖嘴利的小丫鬟,甚至是“拷红”一场,小红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失去了那部分“功能性”,也只能是给观众做个笑料罢了。莺莺的形象也有前面类似之问题。不加详说,观剧便知。最后,我想说创作需谨慎啊!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四
潇洒的云仿佛永远没有缚束般在碧蓝的空中飘浮着,黄花凋零,铺满大地。西风飒飒,看那北方的大雁,也已经向南方飞去了。长亭旁,古道边,你们泪眼相望,眼光迷惘。饯别的酒杯发出“叮”的碰撞声,你们的心也是跟着一颤,离别苦,心欲裂。纵然安慰自己,此刻的分离,不过是为了有更美好的未来。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五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时代长河总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剧本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折。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看见这些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技法的文字,我的内心总是会涌起一种潺潺的崇拜感。再看见这些刻画的细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好像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
愿削平祸乱,开疆展土。”——《西厢记》。
在听完这一段简短小诗语的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想把文学家元稹的那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改为“不是文中偏爱汝,此诗消去更无诗”啊!
总之,人不能永远沉困在那暗无天日的等待当中,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物品或事件,去追求自己的那段缠绵的爱情,应该向《西厢记》当中记述的一样——与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冲破困阻,追求自己的幸福。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六
王实甫的《西厢记》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不过是那个邻牙俐齿、敢爱敢恨的小丫头——红娘。在《西厢记》中,红娘作为地位最低的一个角色,却也是最为出彩的,正是因为她在封建等级森严的相府里,在处理如此复杂的关系、独善其身的同时,能坚持自己的个性,体现出女性自觉意识和反抗意识,还帮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让人觉得难能可贵,不由地拍手称赞。有太多人给红娘贴上“具有反抗意识的封建婚姻的斗士”的标签,我却想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她这个人物形象——“可爱”和“可怜”。
红娘是可爱的,她有一颗温热的心,她是生气勃勃的。她既是封建体制之内又是封建体制之外的。她不识一字,却处处显示其才情。当大家被框在“道学”僵化的硬壳里时,她似乎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无论是她刚出场时,张口“周公之理”,闭口“男女授受不亲”让满腹文章的酸秀才张生无言以对;还是在与老夫人的对峙中,不卑不亢,逻辑严密地分析,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出老夫人的“失信”之过。无论是在面对莺莺的“明修栈道,暗修陈仓”的不信任的行为时,她用泼辣尖利的语言,辅以古乐府的谐音,运用拆字手法,直抒自己内心的愤疾;还是在郑桓嘲讽辱骂张生,夸耀自己祖代是相国之门时,她义正词严,剔肤见骨的指责,如炮连珠的数落,“你道是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在这些细节里,她的率真、她的机智、她的勇敢、她的善良,一览无余。
红娘亦是可怜的,在元代社会有明确的良民、贱民之分,而红娘所处的“驱口”阶层,社会地位最低。她虽是相国小姐的贴身婢女,却依旧改变不了她贱民的身份。就像汤显祖评价红娘“有二十分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正是因为她身上具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更体现出她所在的时代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多大的限制。红娘的胆魄和机智不输男儿,即使身为女儿家,红娘要是有同莺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条件,有机会接受上层人家子女的教养,她的才情和她的容貌必定是出类拔萃的。
同是妙龄的怀春少女,红娘也自有一番女孩家细腻婉转的.小心思。莺莺倾慕于张生相貌和才情,红娘也为他动心,但她心里明白,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和莺莺分享这个男人,而且在张生的眼里,她注定是个配角。红娘在帮助莺莺和张生时“未必没有私心”,但是她对于自身处境是很清楚的,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她对张生抱有的朦胧好感只能算是一种暗恋。
红娘是莺莺和张生的传情鱼雁,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她很享受和张生之间冤家斗嘴般的快乐。帮助喜欢的人完成让他开心的事,红娘有一颗纯真宽厚的心。她几次三番周转于崔张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目睹张生对莺莺的“傻痴呆酸”,她虽是嘴上嘲讽和调侃,想必内心几番落寞滋味。这种女孩儿的喜欢是模模糊糊暧昧不清难以言说的,在红娘的言行中虽没直白的表露出来,但能捕捉到了她无意间流露的苦涩和哀怨。“你个馋穷酸徕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资?”当老夫人言而无信赖婚时,张生在爱情遇到巨大阻力时表现出怯懦,红娘被激起不平和正义感,使她更加义无反顾地撮合两人。这是她性格中非常豪迈的一部分,她微妙的情感的转变带给我很大的感动和震撼。如果用现在的话形容红娘,那么她是个有女汉子气质的姑娘,不扭捏,不造作,个性明朗,内心洒脱,做人做事这样,对待感情也是这样。这样的红娘招人喜欢,也让人心疼。
大家都在称赞红娘,说她具有反叛精神,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促进了美满婚姻。可我却看到了她人生悲哀——她成全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却没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幸福。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七
内容简介:本书著述的是崔莺莺与张生为了追求爱情,不顾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以及社会舆论的三重压迫,勇敢的结为夫妻的故事。传达了爱情战胜封建桎梏的主题思想。
读后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隐晦却又炽热的感情,无论封建礼教如何压制,爱情终归是爱情,无非是由内而生的爱慕之意顺其自然地发展为一往情深,无所止。而在众多的爱情故事里,《西厢记》中所描写的莺生之恋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西厢记》这本杂剧里,王实甫的功绩绝不止是将讲唱文学改变成了代言体的戏剧,使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在崭新的艺术形式里获得了新的生存基地。王实甫充满创新精神地使崔张故事各方面都趋于完美,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从而具有了从《莺莺传》到《董西厢》、一系列歌咏崔张故事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生命力。
“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张君瑞与崔莺莺应当成为夫妇,也不限于《董西厢》里所说的“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是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成为眷属。莺莺与张生从佛殿初遇时起,就开始了感情的交流,经过月夜联吟、斋堂互视,就更加深了这种感情,由最初的互有好感,发展到倾心爱悦。张生对莺莺从一开始就爱慕的神魂颠倒,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而莺莺说:“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从一开始的一见倾心,到了普救兵乱、白马解围时,这种感情就已经发展到难解难分的程度,莺莺在白马解围后满以为婚事将成,不禁吐露真情:“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可如果不能成合,岂不就明明白白地成了:“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难较可”吗?然而,老夫人当下就反对二人的爱情:“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并提出要张生进京赶考,如果他不去或者落第就甭想得到莺莺。封建家长制鄙弃的是爱情,可男女主人公所重的是爱情,剧作家所肯定的、支持的也是爱情。
那么爱情是抽象的吗?当然不是。爱情作为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互相吸引的感情,从来都是具体的内容。张生眼里的莺莺是:“比着那月殿里嫦娥也恁般撑”,“佳人才思,俺莺莺世间无二”,“那语句轻,音律轻,小名儿不枉了唤莺莺”。而莺莺说张生:“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和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他们俩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敢于逾越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如此惺惺相惜,也是爱情的思想基础。爱情是美好的,既然有情人应当终成眷属,那么当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时候,当这种爱情收到阻挠的时候,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不幸。这种痛苦是如此缠绵,难以排遣,甚至可以为之而生,因之而死。当老夫人赖婚的时候,张生眼看姻缘无望,竟一病不起,在这个视爱情为妖物的年代,这种情况是可耻的。莺莺虽不像张生表现的那么严重,但渴望爱情的青春之愁与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愁,交织在一起向她袭来,只消“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
美丽的爱情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合法的,要想得到它,就要男女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坚韧执着的抗争,而不能坐待封建家长的“恩赐”。张生和崔莺莺不仅要同以老夫人为代表封建势力进行斗争,而且要同自身所受的封建教养和封建习性进行斗争,只有冲破重重的束缚他们的封建罗网,才能自由的享受爱情的甜蜜。莺莺和张生是这样做了的。佛殿初遇,目惹心招,是他们的第一次反叛行为;墙角联吟,以诗传情,是他们的第二次反叛行动;斋堂互视是以目送情,月夜听琴是以声传情,诗简往来则是情不可遏,在孕育着更大的反抗、叛逆行动。果然,他们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幽会偷欢,把这种反抗行动推上了顶峰——他们终于摆脱了封建罗网的束缚和支配,要在婚姻这个具体问题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支配自己了。结局当然是动人心魄的爱情战胜了无理可言的礼教,张生取第之后跟莺莺永远地在一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世间任何一种感情都要对爱情颔首低眉,顶礼膜拜。但得一个并头莲,你情我愿;且留君瑞在闺边,影儿般不离身。此谓莺莺之声,愿天下所有莺莺者,能够与君盟。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八
《西厢记》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感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思考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如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更是十分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完美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感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感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一样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透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带给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内含同情的嘲笑。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感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贴合于浪漫的感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西厢记》中,催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感情,并且一向对张生抱有好感。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感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但是,她最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感情的主动追求。
红娘在《西厢记》中成为全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角。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感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性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必须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思考的。
我觉得,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此刻,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咱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咱们能够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元稹的西厢读后感篇十九
那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出来容易,做出来又会怎样呢?长亭外,古道边,情绵绵,意切切。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息。
你我不再受那相思苦,只愿真爱无绝期。是月下暗表情意的古琴音,更是那隔墙对吟的动情意:月色溶溶液,花音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我不惧世俗之言,不喜那蝇头微利,只盼心中的意中人,别把我的真心丢弃在那荒野中…我岂无意,怎奈久居深闺的莺儿振不开那腾云的`翅膀…也许该去歆羡那空中的比翼鸟,水里的双鸳鸯。爱自可相爱,莫问,有谁可阻挡。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不要负了这番真情意,待到相逢话别离。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进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留不住的黄昏,赶不去的思念。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相思,抵过往日…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化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哀柳长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