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渔业工作总结(热门21篇)
总结是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总结要突出亮点和收获,同时可以提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这里有一些来自专业人士的总结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一
按照20xx年全区渔业工作会议xx苗种协调会的要求,赤峰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xx年渔业工作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20xx年上半年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根据内渔政发[20xx]13号通知精神,现总结如下:。
1、政府支持成为渔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0xx年赤峰市政府仍然十分重视渔业,上半年继续划拨支农资金支持渔业的发展,给各旗县区作出了表率,进一步提高了赤峰市渔业的地位。主要支持的方面有:强化水产品安全,扶持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的建设,动员申报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抓好水产苗种改良和引进,加强宁城县热水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建设;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在红山区桥北镇渔场等8家渔场进行新品种养殖。另外,在7月份市政府副市长准备亲自带队,各主要渔区的旗县区领导、重点渔业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到渔业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和招商引资,旨在利用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充分发掘赤峰市的渔业资源潜力,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加快发展步伐。市政府如此持续地重视渔业,给全市渔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契机。
2、水产品市场营销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更兼水产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赤峰市水产品作为绿色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20xx年上半年价格与20xx年同期持平,同类鱼比外地池塘水产品高出2元/公斤以上。规格以上本地鱼市场零售价格是:草鱼12-14元/公斤,鲤鱼7-8元/公斤,鲫鱼7-8元/公斤,雅罗鱼20元/公斤,花鲢7-8元/公斤,白鲢5-6元/公斤。但是由于没有起码的市场监督机制,大部分消费者又缺乏水产品质量辨别能力,外地廉价水产品仍毫无节制地进入赤峰市场,继续形成的倾销局面,严重冲击着本地渔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利用检疫、质量监督等渔政手段确保水产品安全,利用非贸易壁垒维护水产品市场秩序。同时大力调整渔业结构,实现渔业的.全年性生产和反季节销售,彻底改变地方渔业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陋习,从而确保渔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3、渔业水域补水情况。
干旱缺水仍是制约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20xx年上半年赤峰市降水尚可,有50%的水面通过补水维持了原有面积,是渔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如右旗达林台水库、益和诺尔水库、草原水库、克旗上湾子水库、响水水库、岗更湖、都日诺尔湖、阿旗白音花水库等。有20%的水面缩减面积不大,能够维持正常渔业生产,如宁城打虎石水库、左旗沙那水库、阿旗达拉哈渔场等。有30%的水面没有恢复到原有面积,有的水深不够,达不到鱼类越冬的要求。有的饵料生物缺乏、蒸发量过大盐碱度升高,鱼类生长缓慢,提高水产品产量比较困难。如红山水库、敖汉旗乌兰勿苏水库、右旗巴嘎诺渔场、阿旗哈日朝鲁渔场、翁旗卜日敦渔场、其干渔场等。
4、责任目标落实和渔业生产情况。
(1)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180吨,(其中名优水产品1443吨);
(2)投放水花鱼苗1.597亿尾,其中自繁1.801亿尾;
(3)落实中小水面半精养面积5610亩,网箱养殖1700平方米,网拦养殖333万平方米,池塘养殖名优特1635亩,大银鱼养殖11.8295万亩,养蟹面积2.6955万亩(其中稻田、苇塘0.7万亩)。
1、继续开展大中水面网栏养殖、网箱养殖和中小水面半精养。
网栏养殖在右旗达林台水库、益和诺尔水库、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养殖面积333万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武昌鱼、黄颡鱼;网箱养鱼在红山水库、宁城打虎石水库、钓鱼台水库进行,面积1700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鲤鱼、罗非鱼;中小水面半精养在翁旗大泡子、松山区山前渔场、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面积5610亩,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鲤鱼。
2、继续抓好优质水产品移植增殖工作。
年初共投放大银鱼卵3.5亿粒,面积11.8295万亩,其中红山水库2.5亿粒、哈日朝鲁0.5亿粒、扎斯台渔场0.2亿粒、沙那水库0.3亿粒。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今年蟹苗价格走高,河蟹养殖大幅度滑坡,养殖面积急剧缩减,仅为2.6955万亩。另外继续在草原水库引进投放了青鱼和黄颡鱼,旨在转化小型低值野杂鱼虾。中小水面半精养主要养殖常规鱼类,旨在探索成鱼常年持续上市的途径,谋求最佳效益。
3、调整养殖品种,发展名优水产品池塘养殖。
在红山区桥北镇渔场、松山区山前渔场、右旗草原水库、元宝山冷水渔场、宁城县热水鱼种场、阿旗乌和朝鲁、克旗五一灌区鱼池等水面,总面积1600亩,投放鲈鱼、青鱼、黄颡鱼、淡水白鲳、彩虹雕、彩鲫和河蟹等苗种35吨。元宝山区利用煤矿地下疏干水继续进行鲑鳟鱼养殖,计划今年生产鲑鱼、虹鳟鱼10吨。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在保持生产罗非鱼生产的同时,又引进了黄颡鱼和德国镜鲤亲鱼3000尾,为明年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休闲渔业。
近几年,赤峰市把在休闲渔业作为调整渔业结构的重要内容来抓。在红山区桥北渔场、林西县鱼种场、松山区渔场、喀喇沁旗鱼种场、右旗草原水库、翁旗鱼种场和元宝山电厂渔场等地,今年又进一步完善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5、水产品加工。
在水产品加工上,克旗达来诺日湖的鲫鱼和雅罗鱼,红山水库、阿旗哈日朝鲁湖的大银鱼,红山水库的鲫鱼都采取了礼品盒精包装,销路很好。其中克旗达来诺日湖鲫鱼的价格为12元/公斤、雅罗鱼价格为16元/公斤,红山水库的鲫鱼、草鱼价格为14元/公斤。上半年经过加工的水产品总规模为170吨。在品牌创建方面,我市达里湖鲫鱼和雅罗鱼已注册为内蒙古名牌水产品。;红山水库和宁城县打虎石水库正在申报鲫鱼、草鱼等鱼类品牌。
20xx年3月22日,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之际,市局组织红山区、松山区水利局执法人员上路宣传有关法律,张贴布告,大力营造以法治渔、依法兴渔的生产氛围。各水域经营者全部领取《水域养殖使用证》,水产管理部门建档后,进行程序化管理,今年要适时开展验证工作。全市渔船总数130艘,登记数130艘,占总数的100%;检验渔船98艘,占总数的75%。
四、水产品质量管理。
随着《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实施,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工作,继续向养殖单位和个人宣传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今年又有5处水面进行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的申报,总面积4万亩。
在病害防治上,20xx年治愈鱼病的水面至今没有复发,今年重点加强了预防、监控和测报工作。
在水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根据自治区渔业局的部署、市区两级政府的指示和水产品市场的现状,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防疫站、工商局等部门同意,已自筹部分资金准备建立红山区水产品质量监督检疫所,旨在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目前赤峰市的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涉及食品的各行业均建立和完善了疫病防治机构,而渔业尚属空白。20xx年水生动物的食品安全已确定为赤峰市渔业部门的重要职能,通过水产专业疫病防治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赤峰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市渔业生产健康发展。由市水产站牵头,以红山区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基地,对全市水产品的生产、捕捞、运输、加工和销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今年继续在翁旗大泡子渔场和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淡水牧场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完善了网具和饲料配制,使之更加成熟。其中翁旗大泡子渔场单产达到100公斤,总产达到100吨。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试生产。
在敖汉旗四道湾镇开展稻田养殖面积1万亩,品种为河蟹、鲤鱼。
年内开展渔业适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56人。
强化良种供给,支持宁城县热水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建设。20xx年春季,随着大部分渔业水域面积的恢复,养殖单位和养殖户苗种需求量开始增加。针对较好的苗种市场形势,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在水花鱼苗生产之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自治区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了生产能力。鱼种场精心安排了培育亲鱼、清整培育池、调整水质、联系用户等工作。从5月初到6月中旬,共生产水花8000万尾,其中草鱼4000万尾,鲤鱼2000万尾,花鲢1000万尾、白鲢1000万尾。除自留15%外,其余85%售出。
根据自治区水产苗种调运会的要求,赤峰市水产站在苗种调运上做了认真的协调工作。一是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利用赤峰市水产站多年的信誉,向赤峰市的部分用户详尽、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通辽鱼苗早繁场的情况,把他们推荐给通辽早繁场,做到资源共享、供需双赢。二是协调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利用区位优势开拓新市场,把苗种推向河北的承德、唐山、平泉、辽宁的朝阳、凌原等地。由于出苗时间、鱼苗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售中、售后跟踪服务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要求,销售十分顺利,用户比较满意。此间共向河北唐山、承德下板城、平泉等地销售水花鱼苗1400万尾,辽宁1000万尾。唐山养殖户放苗后认为热水的草鱼苗种质量好、数量足,运输、下塘成活率达到80%以上,比南方苗50%的成活率高出30个百分点,要求再购进1000万尾草鱼水花。但由于时间已晚生产调节存在极大难度,今年没能满足,明年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定单生产。同时,根据用户反馈的需求信息,对今年下一步生产进行了调整,预计再向河北、辽宁地区销售夏花鱼苗300万尾,秋片鱼种5吨。三是巩固赤峰市本地市场,及时与用户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此间共在本地销售水花鱼苗4000万尾。
为了加快渔业产业化的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协调市场营销,敖汉旗、林西县已成立了渔民协会,开展了引进水产苗种、技术指导、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等工作。赤峰市渔业协会和养蟹协会准备在年内正式成立,确定办公地点,吸纳30名会员,形成利益的共同体。现已在市水产站建立水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由专人收集、分析、处理、储藏、发送确定的市场信息,随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统一开拓市场,促进合资合作。截止6月份,已在内蒙古渔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22条,给企业和养殖户传递信息46条。
为弥补渔业资金不足,赤峰市继续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近几年赤峰市宝贵的渔业资源已引起周边投资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合作成功,市水产站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双方的合作,本着依法经营、公平合理、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原则签定协议,并监督执行。先后促成了草原水库与盘锦合作养殖南美白对虾,敖汉旗四道湾镇、翁旗下泡子渔场与盘锦合作养殖河蟹。上半年共引进资金80万元。7月份市政府组织招商引资成行后,还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赤峰市今年的重点项目“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和“克旗达里诺尔渔政船”的前期工作己经完成,可研已经上报自治区渔业局,待项目批复后组织实施。
1、水产品市场急需开拓和完善。目前影响赤峰市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市场,由于技术水平和养殖方式的差异,外地池塘鱼低价倾销由来已久,严重影响了我市渔业的正常发展。应该建立规范的渔政监督机制,通过水产品质量检查和检疫等手段,利用非贸易壁垒节制外地水产品的倾销局面,从而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提高本地渔业的比较效益。另外,要切实解决养殖品种适销对路的问题,切忌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产品滞销。
2、养殖方式亟待改进。目前我市渔业生产方式均为秋季捕捞,集中上市,由于竟相压价,极易形成烂市,难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网箱、网拦、天然水面半精养的方式,进行全年性生产,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3、池塘条件每况愈下,养殖面积虽然减少幅度不大,但是淤积、渗漏严重,实际能够使用的仅3000多亩,池塘养殖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一些池塘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得不到充分引进和推广。
1、继续抓好网箱、网拦、天然水面半精养、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后期工作,确保品种、单产、总产达标。
2、强化水产良种场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建设。
3、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工作,建立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配合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完成5个水面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水样检测工作。
4、报送渔业信息10条,全年达到30条以上。
5、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6、做好渔业考察工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在省渔业互保协会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办事处积极拓宽展业空间,至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渔业和渔民为宗旨,以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促进渔区社会和谐及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渔业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工作得失,互保业务取得了明显进步,切实保障了本地区渔业安全生产,促进了渔区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互保展业再上新台阶,共收取渔民互保费6.305万元,团体综合险费3900元。
20xx年初,当互保保费指标下达后,立即引起了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向市领导汇报工作,并得到市领导大力支持后,市水产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渔业互保工作专班。市水产局又对我局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要明确展业方向,即拓宽渔民保险展业空间。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即把展业与宣传有机的结合起来。三是要优化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围绕水产局领导提出的这三项要求,我局立即着手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互保方案,强化了各项措施,前期准备、安排工作全部部署到位。
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互保宣传工作,就是要渔民明白,渔业互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渔船船东减灾抗灾及时恢复生产,保障渔民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是有利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一是利用渔政执法工作优势,动员渔民多投保。利用禁渔期间的有利时机,工作人员深入渔村,在了解渔民生活和生产状况的同时向渔民群众宣传讲解参互保的好处,并现场为渔民办理入保服务。抓住渔船签证、船员培训以及日常执法检查等机会,积极向渔民宣传互保知识,调动渔民投保的积极性。二是利用互保自身工作优势,树立良好的保险信誉。互保工作者理赔快捷、服务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手段,它不仅为互保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使互保赢得了渔民的信赖,从而提高了渔民的投保积极性。此外,现场评估和办理理赔手续的工作方式也使互保引起了在场渔民群众的关注,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三是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互保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新闻媒体对互保工作事迹以及在对渔政工作的宣传报道中融入互保内容,让社会了解互保,让公众关注互保,使渔民积极参保。利用电视新闻报道9次,发放渔业互保宣传资料1000多份,张贴、悬挂标语30幅、出动渔政宣传车船8次。
在具体展业工作中,我们还深刻认识到尽管有了好的群众基础,但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两方面。一是把互保工作与渔监、船检业务相结合,使其贯穿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之中,调整人员搭配结构,以全新高效的互保队伍投入到展业工作之中。众所周知,我们基层办事处专职互保人员较少,由于渔监、船检日常业务工作较繁忙,许多工作人员既要做好渔监工作,还要从事船检业务,真正专门从事互保的人员很少,大多属兼职,因此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一人多职、轮岗参入、灵活机动的人员搭配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工作潜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来弥补当前互保专职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调动使用现有人力资源,建立全新高效的互保队伍,使渔监、船检和互保工作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互保工作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势头,以科学合理的人力投入来换取极大的工作效率。二是在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时,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将互保指标分解到每个站,大大的调动了全体职工的展业积极性。他们利用开展船检、渔监业务之机以及双休日、黄金周等休息时间,深入渔船聚集地、渔村和渔民家中,大力宣传互保,耐心细致的做渔民的思想工作,鼓励渔民参保渔业互保,并与渔民沟通探讨互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听取渔民对互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了我们开展互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纵性,有利地促进了互保工作的开展。由于我们方向明确,措施得力,互保展业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共办理渔民平安保险606份,收取保费6.3万元。渔民风险保障达到3146万元,从一定程度上化解和降低了渔业生产的风险。
保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数家保险公司在较大渔村设立了保险代办点,他们的费率优惠、服务品种多样,大有与渔业互保在人身险上一争高下的架势。为此,我们本着“献身渔业,服务渔民”的宗旨,切实做到以服务赢得渔民支持,抢占投保市场。我们严格要求互保人员在办理手续过程中态度必须和蔼,做到“不急、不燥、不恼”,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语,让渔民确实感受到渔业互保的温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上门服务的方法,深入到渔民居住地办理入保手续,我们利用发放油补的有利时机,同时为渔民办理,在此期间里共办理渔民平安险284余份,极大的方便了渔民,加强了我们和渔民的联系,沟通了我们和渔民的感情,深受渔民的好评。
理赔工作是互保展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理赔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展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我们互保工作人员要有高度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在接到事故报案后迅速出现场,细致调查,准确定损,及时理赔。始终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及时”的理赔原则,提高理赔效率。在实际理赔工作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今年8月份正值秋汛生产旺季,我局工作人员牺牲假日休息时间,在接到报案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在理赔过程中,严格把关,加大理赔的审核力度,认真调查事故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渔民受伤事故1起,理赔金额0.25万元,为受伤渔民及时理赔。
开展工作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较其他办事处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拓展雇主责任险方面还有一定的潜力,为此我们有信心在省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渔业互保展业再创佳绩。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三
预计到年末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完成84.4亿元,同比增长10.2%。渔业经济增加值完成41.6亿元,同比增长12.4%。水产品产量完成29.2万吨,同比增长7%。
1、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海淡水养殖规模达到248万亩,同比增长8.6%。河蟹养殖面积落实15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落实33万亩,海水养殖面积12万亩,滩涂管养面积53万亩。
2、水产苗种生产创历史新高。
全市水产苗种实现产值3.7亿元。河蟹生态育苗面积5千亩,蟹苗产量6万公斤。海参育苗达15万水体,参苗产量16万公斤,实现产值8千万元。对虾育苗5千立方水体,产虾苗5亿尾。其它海、淡水鱼苗共生产20亿尾。全市渔业增殖放流总量达到8.78亿尾。
3、养大蟹工程扎实推进。
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落实150万亩,河蟹产量达5.1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养大蟹面积30万亩,大蟹产量达945.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7394.5万元,大蟹产出率达到80%(一雄一雌6两),产量、效益比上年翻一番。
4、水产品出口取得突破。
四家企业扣蟹出口2100吨,出口创汇达650万美元。黄颡鱼出口30万公斤,创汇165万美元。
5、淡水鱼养殖业稳步发展。
精养鱼塘6万亩,生产商品鱼6000万公斤,产值9.6亿元。
6、“盘锦河蟹”品牌形象全面提升。
加强对盘锦河蟹品牌管理,推进品牌建设,统一河蟹品牌“标识、包装、标准”。邀请北京、沈阳等城市多家新闻媒体来盘,举行了专场河蟹推介会,举办了蟹王争霸赛和河蟹品牌展销。多次接待了中央2台、7台、辽台第一时间、黑土地等栏目记者来盘对河蟹产业的采访活动,召开了全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现场交流会。
7、对上争取资金成果显著。
预计对上争取资金完成1亿元。现已到位资金6567万元。其中,辽河三角洲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植被修复示范工程项目3000万元,渔用燃油价格补贴20xx万元,健康养殖示范区和新增水产品加工项目900万元,人工渔礁300万元,动态监测100万元,渔业科技入户100万元,渔业增殖放流155万元。年底前菜篮子工程和盘锦渔港项目4千万元将陆续到位。
完成了辽滨水城时尚水岸国际生活住区、名嘉摩尔购物广场、滨水雅居生活住区、恋水居商住文化广场、锦城秀水生活社区、尚客优快捷酒店、太平洋商贸中心、科技主题公园、国际工业品博览城、中旭集团酒店及房地产项目、温州小商品城、月星商业广场、庞大(辽滨)汽贸中心13个用海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组织开展了20xx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编制了20xx年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方案。开展了违规用海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的用海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
今年的海洋与渔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渔业。
在总体上是一个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依赖自然的成分大,收益不稳定,在发展中海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物价因素影响渔民增收缓慢,渔用柴油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捕捞渔船船工工资上涨,渔用生产资料、油料、饲料、机械、化肥、渔药、水费、电费等价格上涨,增加了水产养殖生产成本;二是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完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目前我市还没有专业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三是水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多年来水产品加工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加工方式为主,加工规模小,品种单一、产量低、质量差、出口创汇品种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各级财政投入不足。五是违规用海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渔业经济总产值计划91.2亿元,同比增长8%。渔业经济增加值计划44.8亿元,同比增长8%。水产品产量计划31.4万吨,同比增长8.3%。全市农业人口渔业人均纯收入3000元。
海淡水养殖规模计划252万亩。河蟹养殖面积落实152万亩,淡水养殖面积落实34万亩,海水养殖面积12万亩,滩涂管养面积54万亩。
2、突出抓好百万亩河蟹养殖和30万亩养大蟹工程“养大蟹”面积达到30万亩,建立30个示范区,涉及18个乡镇、5家龙头企业、10个渔民专业合作社,大规格河蟹产出率要达到80%。主推三种模式:一是“盘山模式”,二是“水库模式”,三是“苇田模式”。要突出重点,形成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六项工程:一是优化蟹苗及蟹种工程,完善苗种培育体系。二是蟹田建设工程,建立高标准成蟹养殖示范区。三是水质环境监测和病害防治工程。四是饵料保证工程,加强河蟹饵料研究。五是河蟹养殖技术培训工程,办好各级技术培训班。六是河蟹品牌形象工程。
3、加大力度实施河蟹品牌形象工程。
进一步对我市河蟹品牌进行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六家龙头企业,组成盘锦河蟹产业联盟,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强品牌推广,通过举办河蟹节、推介会、品牌说明会等活动宣传推广盘锦河蟹品牌,进一步提升盘锦河蟹的品牌知名度。提高盘锦河蟹的品质,不定期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渔药和饲料添加剂。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对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生产技术工艺、包装、标识、产品生产环境等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河蟹无公害基地建设和河蟹优质建设。
4、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
重点推广精深加工技术,提升精深加工比重,提高水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新建和新增水产精深加工项目3个,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水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力争突破30%。
5、加大渔业增殖放流力度。
全市增殖河蟹、对虾、贝类、沙蚕、四大家鱼等地方性名特优品种8个,总数量9.5亿尾。
6、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完善养殖证制度,改善养殖设施条件,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强化养殖业执法管理,防止出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促进现代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7、精心打造重点渔业项目。
新上投资1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扶持项目4个,计8500万元;申请省扶持项目1个,计3000万元。一是“养大蟹”工程项目;二是盘锦中心渔港建设;三是人工鱼礁建设;四是海参精深加工;五是胡家河蟹市场改扩建工程。
进一步规范海域管理。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实现业务化运行,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核查监测和围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提高海域动态监测成果及应用,完善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依法管海、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
高质量完成动态监视监测任务。加强围填海用海项目审批后的监督管理,提高海域使用效率,确保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用海需求,对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体育场建设项目、盘锦港区油品码头工程两个项目,做好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大力开展我市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积极推进“辽东湾北部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和辽东湾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建设,制定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恢复与修复典型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维护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做好将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与辽东湾北部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整合工作,共同开展海域和海岸带整治修复与保护,更加合理有效地整治修复和保护辽东湾北部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坚持科学用海,依法管海,积极倡导文明的用海方式,促进海洋开发由资源消耗向环境友好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方向转变,努力构建和谐海洋。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四
为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泸农科联办函〔xx〕1号文件精神,现将今年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情况总结于后:
一是特种水产品——泥鳅的试验养殖,我市xx年进行20户试验(经xx年10月28日双加镇和长安乡3户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7.4公斤,折合亩纯收入1245.67元。试验获得成功。今年我市继续试验推广,如双加镇孙大春去年泥鳅养殖25亩,今年扩大到57亩,增加了22亩,现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泥鳅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亩纯收入1600.00元,总纯收入可达91200元。
二是古蔺县xx年首次引入冷水性鱼类—虹鳟在黄荆乡、德耀镇进行试养,养殖面积50多平方米,经历伏季高温考验,生长正常,鱼体由2克增长至800——1100克,产鱼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继续试养,养鱼面积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现长势良好,预计产鱼1500公斤以上。虹鳟的试养成功对古、叙山区县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发展名优特色的冷水性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项目xx年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动计划”项目,xx年达到1.22万平方米,产鱼2440.56吨,产值5779万元。比xx年新增产值1005.6万元,新增税利502.8万元,今年稳步发展,预计产量超过2500吨。
今年3月,全市出动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319人次,出动车船90辆(艘)次,到达85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4场次,受训3455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像12场次,观看1500人次,水产科普挂图55幅次,观看24150人次,推广水产新技术3项,书写宣传标语139幅(条),印发宣传资料50250份(册),技术咨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经费开支近9万元。
我市去年有14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653户,养殖规模3.9万亩,年收入9500万元;今年达到23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981户,养殖规模5.1万亩,年收入1.5亿元,新增9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水产会议精神,认真部署、促进新农村建设水产发展工作。我市xx年至xx年争取到省上投资渔业村基础配套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在泸县加明镇罗桥村和太伏镇双石村实施;xx年再争取省上投资100万元在泸县立石镇下湾村和云锦镇龙井村实施,项目正在进行中;龙马潭区双加镇双加村渔业新村建设也初具雏形;成为我市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片。
明年根据省上安排和我市实际,继续抓好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并建议各级政府增加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经费投入,以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五
xx渔业船舶检验局: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质量检查的通知》(川渔船检[20xx]3号)精神,并结合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安排,xx渔业船舶检验局德阳检验处对全市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质量进行了一次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检查方式。
xx渔业船舶检验局德阳检验处采取全面检查的方式开展此项工作,对辖区六个县(市、区)逐县一一检查。
2、检查内容。
严格按照川渔船检[20xx]3号文件的要求,检查“检验工作程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监督管理、渔业船舶基本情况及证书、渔业船舶上船舶用产品情况”。
3、整改措施。
通过检查,发现部分渔民在使用的渔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检验处立即以《关于进一步做好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通知》(德渔船检〔20xx〕04号)文件下发各县(市、区),要求完善渔船档案,对不具备安全要求的渔业船舶不得检验。
4、检查成果。
通过此次检查,对全市渔船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全市共拥有渔船425艘,总吨位达268吨,总功率561千瓦;机动渔船48艘,非机动渔船377艘;20xx年实检渔船425艘。
二、存在的问题。
1、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健全,全市六个县(市、区)均未成立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极大的影响了渔业船舶检验工作及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2、我市渔业船舶大多为船长小于5米的小型渔船,而对于这些船长小于5米的渔船又没有可执行的国家或省级相关检验技术标准,使这些渔船安全性能无法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3、部分市县(市、区)缺少渔业船舶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4、船员培训力度不够。
1、积极督促和协调筹建县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建设及检验队伍建设,争取每个县(市、区)都成立一个船舶检验机构。
2、全面抓好渔船年检验、登记工作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的落实。
3、积极协助上级船舶检验机构制定出船长小于5米的渔船检验技术标准,便于规范管理。
4、加强对船员的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船员操作技能。
5、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6、渔业船舶安全检查常态华,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无渔业船舶安全事故发生。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六
今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渔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按照盛市主管部门和县政府统一布署,紧紧围绕“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县稳定”这个中心,狠抓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并针对当前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落实整改措施,规范渔业安全生产行为,杜绝渔业事故发生。今年我县海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情况较好。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一是调整充实了县政府海洋开发领导小组和乡镇船舶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以及我局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织领导全县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分管副县长主持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或座谈会,研究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县政府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加强对采捕飞鱼卵作业渔船监督管理和打击渔船违规载客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三是每逢台风来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要按照分工,负责驻守到各渔港、网箱养殖等重点防范部位现场指导对养殖设施进行加固、组织人员撤离和落实渔船就近返港避风。
2、制定预案,落实措施,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了《渔业防台抗台工作预案》《渔船海上遇险紧急救助行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出台《渔港渔船防火预案》,按照各种预案要求,落实镇、村、养殖户和船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以县政府把全县各村的渔船、渔排和渔港等安全管理责任人分别落实到镇、村主要领导,并在有线电视上进行了公布;为提高渔船救灾抗灾能力,我县组建了33艘渔业船舶救助后备船队,主要渔业镇也分别组建了渔业救助船队,对参加救助的船舶每次给予1000-1500元的奖励,对救助船队的船舶每月给予150元的补贴;在湾以外作业的渔船按村为单位实行编队生产,并在每个编队中确定1-2艘信息船,定时报告作业地点和组织遇险救助。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在指挥防台抗台和渔业应急救助工作中,做到了反映迅速,政令畅通。
3、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渔民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今年4月份县渔政和渔港监督部门联合举行渔业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专题培训,开展水上救生操作现场培训;5月份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结合伏季休渔,在全县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8月份我县结合新出台的《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配合县人大召开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和贯彻宣传《条例》座谈会,组织渔政渔港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各渔县、港口码头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和《条例》宣传工作,使渔民和基层渔业干部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4、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定期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县渔政站联合渔港监督和各镇村开展拉网式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和渔业设施发给整改通知书,全年共通报限航整改渔船146艘次,通报船龄使用到期应报废渔船27艘,通过检查一些安全隐患得到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渔政渔港监督人员和乡镇船管站人员到各港口、码头开展渔船安全大检查和值班,对违规载客行为及时给予制止,对违规操作、安全设施不到位的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5、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县政府加大了对关系渔业安全的渔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安排专款新建了两个渔船避风澳,xx渔港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开工,xx避风澳工程也得到县政府批准,即将动工;二是投入20万元为箱养鱼基地配置了应急供电、探照灯,救生衣等抢险救灾设施,并设立网箱抗台抢险指挥部和值班室;三是渔业岸台建设得到了重视,今年xx电讯站搬入了新址,设施和办公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6、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渔业行业安全生产秩序。开展沿海水产养殖用药、养殖设施加固等巡查,严厉打击水产养殖违法行为,维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针对沿海渔民反映较为强烈的部分养殖户使用违禁农药造成渔业生态环境破坏的渔业违法行为和破坏渔业资源的“电、炸”鱼违法行为,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对证据确凿,违法事实清楚的依法给予立案查处。同时加强与市渔政站沟通联系,共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为做好飞鱼卵作业船舶安全管理,市县渔政站联合组成工作组,蹲点监管,采取疏导与处罚相结合的措施,使今年我县非法从事飞鱼卵作业船舶比往年有大幅度减少。
6、联合渔监部门继续组织举办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渔民抗灾救灾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七
20xx年xx县土肥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应用,充分发挥土肥站的服务功能和职能作用为出发点,按照测土配方、田间试验、配方肥入地、秸秆还田等技术模式推广及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工作。一年来在中心全体人员和乡镇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xx县土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现将xx县20xx年土肥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xx县土肥工作根据农业部《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20xx年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以及《20xx年西双版纳州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方案》要求,结合xx县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xx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面积58万亩,完成计划的101.4%,其中水稻43万亩,玉米3万亩,茶叶5万亩,甘蔗5万亩。经济作物云麻0.5万亩、蔬菜2.6万亩。其次是建立以农业部大春作物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的5万亩,其中水稻测土施肥村级方3万亩。测土施肥玉米配方肥入地示范核心样板2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县应用配方肥面积22.48万亩,化肥使用量1.55万吨(折纯);配方肥使用量0.59万吨(折纯),技术覆盖行政村77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整村推进3个即勐遮镇曼根村委会、勐遮村委会、勐混镇曼国曼广龙,免费服务农户6.59万户。推广秸秆还田技术16.5万亩、推广叶面肥3万亩、新型肥料推广2万亩。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取土完成情况:主要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剂施用具有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和监测点。20xx年根据年初安排个乡镇取土任务到目前为止共取土356个化验2560项。完成香蕉、西瓜、火龙果、咖啡、蔬菜、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个体种植大户15户106个土样进行免费土壤测试。进入九月以来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紧急补报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项目相关数据信息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认真填报2xxx-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和核心采样点数据汇相关要求。我站总从九月以来共完成2xxx-20xx年土样的整理和搜集工作,对全县的原有核心样526个、辅助样2500个汇总造册、登记,并按照省土肥站测试科要求逐一装样摆放,为保证今后2xxx年以来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完整、有序地保存留样检测。
2、田间试验完成情况:根据20xx年xx县土肥工作要求结合测土配方和有机质提升项目,我县共完成水稻玉米不同配方肥同田田间试验各一组,完成同田对比试验4组,完成蔬菜、紫山药肥效试验2组。完成7种叶面肥即施硼、施锌试验2组。有机质提升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同田对比试验2组。
3、配方肥入地及农企合作完成情况;20xx年按照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思路。xx县在整村配方肥入地工作上着力实施整村整建制推进,扩大技术进村入户、配方肥施用到田覆盖率。到目前为止以按照资源整合,技术融通现已在高产创建项目、测土施肥项目、和冬季农业鲜食玉米、冬马铃薯种植项目上应用天畅公司(“珠江源”水稻专用肥总养分32%n:p:k=18-8-6)“珠江源”水稻专用肥总养分32%n:p:k=20-7-9)配方肥应用25吨。同时在水稻、玉米上采用不同配比试验3组。20xx年5年初,本着“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公平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和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潜力,确定了“云南天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农家乐复合肥两家企业为xx县推广配方肥合作企业,大力推广配方肥入地。20xx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4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xx.5万亩,化肥施用量565吨(折纯)。
4、技术培训及宣传完成情况:技术培训主要是围绕测土配方和土壤有机质提升两大块项目开展进行。从20xx年以来在xx县范围内测土配方项目进行了19期培训培训人数达1050人次,以课代培训4期培训人数250人次,完成测土施肥宣传标语5副、宣传牌6面,发放测土施肥宣传册子1950份,信息宣传简报8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主要在勐遮、勐混两个乡镇进行,共进行4次培训,培训人员450人次。主要是邀请厂家进行现场操作和室内通过ppt形式进行演示。
5、中低改项目完成情况:20xx年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坡改梯3000亩,农艺措施配套按照招标公司投标由景洪绿叶农资有限公司配龙天牌有机肥277吨。完成“江川牌”茶叶专用肥总养分32%n:p:k=15-7-10)86吨。完成大叶千斤拔500亩。种植大叶千斤扒22.5万苗。目前长势良好。
6、肥料市场监管执行情况:20xx年,先后组织开展肥料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6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车辆6车次,检查肥料经营门市35家,检查了复合(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叶面肥、膨大素及水溶性肥料等45个品种。发放宣传材料发放宣传材料580余份,编发肥料市场价格信息及肥料市场检查简报3期。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肥料市场执法检查行动,有效地遏制了假肥料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保护了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7、有机质推广开展情况: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精密部署,分别到勐遮镇、勐混镇所有村对项目实施面积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同时,在5月18日与腐熟剂供应厂家河南xx市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于7月-10月份按照乡镇安排数字进行物资逐户发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合力推进。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由县农业局副局长统一负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乡镇由辖区农业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配合和监督管理按照方案统一实施。
(二)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扩大推广实施范围。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农民了解、认可这些惠农利民工程。
(三)抓好田间试验、示范,做好典型引路。让农民亲眼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的影响面,提高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的意识。
(四)加强资金管理。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及省有关文件要求,各个项目资金严格按规定使用,实行规范管理。所有项目经费的开支均做到有合同依据,按合同支付,做到专款专用。物质补贴做到逐户登记造册。
1、培育新型农业实体经营户,培育和壮大以种植大户、合作社为主经营实体。我县从去年以来涌现了一批科技能手和专业合作社,有点具备了从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种植专业能力,为帮助经营户从种植解决技术问题,我县土肥站从物质到技术在勐遮、勐混共支持6户种粮大户配方肥15、钾肥4吨,极大鼓舞了大户种粮的积极性。
2、测土配方个性化技术服务。为我县测土配方工作做的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开展技术服务,20xx年以水稻、西瓜、火龙果、药材、蔬菜等10户农户、4家企业提供了测土配方个性化技术服务,从土样的采集到技术施肥指导,都做到了个性化服务,满足种植户提出技术问题。当然对乡镇种植合作社还提供配方肥和叶面肥的支持。
3、土肥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为把项目继续做实,使老百姓吃上定心丸,在项目区一般年初就深入村寨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尽早落实项目片区,同时并和村小组签订种植协议,保障项目顺利落到实处。
4、项目实施做到五统一,即品种统一、规格统一、栽插时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统一,按照实施方案操作步骤实施,确保项目技术一步到位,同时也为集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5、具备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项目的开始就要有计划、有目的从事该工作,什么时候指导农民、什么时候观察记载、什么时候施肥、打药心中都要有底,这样才能做到稳中不乱。
1、土肥技术力量有待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我县土肥技术力量还较为薄弱、技术水平有待加强和提高。
2、项目前期费不配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项目越多,工作开展支出越多,经费压力越大。
1、继续给予项目扶持,进一步巩固科技示范成果。
2、继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
3、进一步加大新型肥料的引进示范推广。
明年的土肥工作主要维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技术等开展,要达到节水、节肥,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肥面源污染的目的。
1、继续完善和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及农企合作工作。
2、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和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并创办示范点、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认识,逐渐减少盲目施肥现象,促使配方施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3、抓好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抓好试验与示范,树立样板,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向农民宣传科学合理施肥,引导农民大面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抓好配方肥的推广应用。做好配方肥与农民的对接,健全供肥体系,充分发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定点销售店经销商的作用。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加大配方肥施肥示范推广力度,深化村级配方肥示范工作,推进配方肥整建制建设。
5、继续扩大个性化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个性化服务的范围,能够根据种粮大户、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配方肥”、“测土+配方+田间管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等3种菜单式服务,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最大化,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6、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施肥效益和土壤肥力的动态监测,对农民配方施肥实际效果的反馈进行评价,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八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渔业安全工作及休闲渔业基地安全工作规范管理现场会精神,切实保障休闲渔业参与者人身安全,促进休闲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根据省局《关于开展休闲渔业基地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市于“五一”前后开展了休闲渔业基地安全大检查,紧紧围绕休闲渔船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两大重点,检查休闲渔业基地15家,其中省级休闲渔业基地11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高休闲渔业基地安全水平首先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我市在安全大检查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休闲渔业基地经营者介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剖析典型安全事故的成因,介绍安全防范措施,使经营者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自觉加强安全工作。
二、休闲渔船检查与推广相结合。目前我市还没有一艘登记在册的休闲渔船,我们将普通捕捞或养殖渔船、“三无”船舶等其它船舶违规经营休闲渔业活动的行为列为重点检查对象,通过检查未发现上述行为,同时向经营户介绍申领休闲渔船的条件和相关程序,为今后休闲渔船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养殖用药检查与药残抽检相结合。水产品作为休闲渔业基地主要供应产品,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将休闲渔业基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此次安全大检查,对休闲渔业基地的药品、饲料仓库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是否贮存或使用禁用渔药,未发现违法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渔药的行为,但部分单位的用药记录、生产记录、销售记录还不够规范完整,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责令限期整改的决定,同时对部分单位进行药残抽检,累计抽取4批次甲鱼、鲫鱼、鳊鱼样品,样品将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如检测呈阳性,将按照百分之百追溯的要求依法严肃处理。
从此次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休闲渔业基地没有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但也存在部分基地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局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休闲渔业基地安全管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休闲渔业基地安全有保障。
一是加强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救助能力。
二是定期开展休闲渔业基地安全监督检查,重点加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是增加休闲渔业基地水产品抽检频次,对抽检呈阳性单位依法进行处理;进一步督促规范“三项记录”制度,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是健全休闲渔业基地特别是省级休闲渔业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救生、消防等安全设备,提高安全事故处置能力。五是建立休闲渔业基地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建议将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违规记录情况、配合抽检和执法检查情况等内容作为评定省级休闲渔业基地和相关项目的重要依据。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九
**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区渔业安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船舶管理、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环境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工作,促进渔政管理上新台阶,致力构建和谐渔业、生态渔业。
今年来,我们本着“服务渔民、方便渔民”的原则,以《条例》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拓展船检业务,提高检验水平,在实现全区渔业安全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组建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区渔政站、镇(街道)、渔区、渔业村领导为组员的渔业安全生产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全区渔业安全生产活动。为提高验船队伍的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学习渔船检验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检验技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积极参加验船师业务培训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有效提高检验水平。
渔业船舶检验规章制度是开展检验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在深入贯彻上级颁布的规定、规程的基础上,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和政务公开等船检管理制度,使船检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健全渔业安全台账、安全值班和事故报告制度。使用省局下发的渔业安全台账记录簿,指定专人负责作好记录及事故报告,日常安全值班及节假日领导24小时通讯畅通落到实处。
我们定期或不定期为渔民举办职务船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一是安全航行和安全生产技术操作知识;二是有关港航法律法规;三是自救、互救技能;四是各类事故案例讲解。对新增船员组织考试,明确他们的责任,提高他们在渔业经济活动中安全管理的意识,增强他们做好每次出航管理的'自觉性,实现渔业安全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发挥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只有他们自觉按照操作规程和航行作业的规定要求去做,渔船的安全、渔民的安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渔船检验质量是船检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精神,我们要求每个验船师都必须持证上岗、依法检验,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和检验标准,做到100%登船检验。针对渔船特点,我们尤其加强对安全、消防、救生、信号设备的检验,对于设备损坏或配备不齐的船舶,我们一律要求必须配备齐全后方予签发适航证书。今年我们对快艇取消了渔业检验登记管理,逐步淘汰钢丝网水泥渔船,(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对老旧木质渔船的灰缝填补质量及局部的腐蚀、蛀蚀和铆钉的锈蚀予以重点关注,引导渔民予以拆解报废。
狠抓检验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渔船受检率。实行检验预警机制,提前一个季度公布到期受检船舶名单,使得渔民能够及时申报,按时检验,确保了航行安全。今年共检验各类渔船2874艘次,受检率达到了100%。
我站始终把船舶安全摆在渔政工作首位,不厌其烦深入基层,指导船主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好安全责任书,建立区、镇、村三级共管局面;建立全区渔业安全生产网络人员,保证上下之间的及时沟通和联络,确保各种渔业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建立渔民手机移动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天气资讯、安全事项等服务。使渔民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天气状况,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我区渔民防台、防灾的能力,进一步保障了渔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每次台风来临和袭击期间,渔政人员心系渔民,坚持深入渔港,了解渔船情况,共同做好船舶的安全靠岸、人员撤离。
渔业生产是高风险的产业,渔船抗灾能力弱,自救能力低,发展渔业互保事业是化解渔业生产风险,增强抗灾害能力,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渔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推行渔业互保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渔政策,渔业互保政策的出台,为渔民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截止目前,我站已办理内陆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11222份,参保船员5652人,为船员提供了11222万元的风险保障,有效地化解了渔业生产的风险,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进行了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这些网站上已刊登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深入开展“三创”活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以加快统筹城乡水利一体化发展、提高水利保障和服务能力为重点,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主要做法:
一、强化措施,攻艰克难,全力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今年是我局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通自来水两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为民办的十件实事,牟汶河拦河闸二期工程被确定为市政府的八大“中字号”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投资大、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面对压力和困难,全市水利系统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方法,采取与项目区签订责任书、明确节点控制目标、加强层级督导调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等有效措施,督促各级打破常规、优化方案、倒排工期、加班加点,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快速推进。五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占计划的86.3%。目前,我市8座大中型水库,已有2座通过竣工验收,5座通过投入使用验收,具备了蓄水条件,工程验收率88%,进度居全省第二位。3月2日,省水利厅在我市召开全省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今年计划加固的63座小型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8768万元,占计划的89.3%。
(二)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展开。今年计划新建改造的70个村,已批复立项市级农村通自来水村32个,批复立项莱城区饮水安全项目村24个,并全面开工建设,基本完成17个村。同时,督导羊里九龙泉、龙泉供水中心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起草完成了《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并经市政府法制办审定,准备近期出台。
(三)牟汶河拦河闸二期工程稳步推进。该工程概算总投资1.16亿元,分两年实施,20xx年计划投资8700万元。今年召开了两次指挥部成员会议,与莱城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了征地及附着物清理工作,并对非法采砂活动进行了治理整顿,努力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已筑堤3.5公里,右岸高喷板墙3000米,完成投资3148万元。
(四)水利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展了区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修编工作,集中人力物力,用两个月的时间,高质量完成了莱城区(包括高新区、旅游区)和钢城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水利建设规划体系,为科学组织水利建设,争取国家补助资金提供了重要依据;钢城区金水河水库项目争取工作进展顺利,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了黄委评审,并报省发改委待批,工程设计库容为1190万方,概算总投资为3.9亿元。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努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
拉网式检查。结合实战需要,修订了各类工程防洪应急预案,落实了防汛队伍和料物,在水库组织开展了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提高了防洪抢险实战能力。入汛以来,各级防指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各类工程运行正常,未出现险情。
(二)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解决群众农业生产中最需要的水源工程、节水工程等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努力增加投入,加快建设。1-7月份,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813处,完成土石方538.21万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9万亩,扩大改善灌溉面积4.05万亩。全面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上半年共计投资375万元,完成了41个帮扶项目的建设任务,有效改善了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坚持不懈抓好水系生态建设,促进全市水生态环境改善。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目标,积极推进以清淤、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河道建设,列入国家计划的瀛汶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725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开工建设。加强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圆满完成了五色崖、两个小流域的治理任务,栖龙湾水土保持示范园完成了钢结构谷坊和绿色长廊建设。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7.35平方公里。
(四)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产业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渔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大力推广实施水库大水面生态高效养殖,积极引导发展休闲渔业,打造高端高质“绿色水产品基地”的目标。同时,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广大渔民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认证,提高全市水产品质量和效益。上半年,全市完成水产品产量1200吨,实现产值1900万元。
三、深入推进“三创”活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质量和为民服务水平。
(一)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组织发动、摸底调查、公示登记、确权发证”四个阶段要求,对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共核准适合发证的小型水利工程7345项;选择不同类型镇、村,开展了工程确权发证和改革试点;对符合改制范围、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项目进行了确权发证。截止目前,全市已发证349项。
(二)强化创优意识,切实提高水利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认真履行服务承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了入河排污口“零点行动”突击监测,进一步加大了对取水、退水、水资源费征收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双拥共建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想方设法筹措资金6万元,如期完成了莲花山雷达站驻军蓄水池防渗加固任务,解决了部队官兵吃水困难,圆满完成了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任务。
(三)强化创业意识,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局党委把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首要工作位置。重新调整了局招商引资工作机构,修订了考核办法,落实了各科室、各单位工作任务。今年已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加强情况调度。目前,已达成意向的招商投资项目5个,合计外来投资额6300万元。
(四)强化效能意识,深入推进目标绩效管理。制定了局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责任,落实了措施。组织举办了网络系统应用培训,全面实行了目标绩效管理网络系统。目前全局机关干部都已掌握了基本的录入和操作方法,达到了“会浏览、会录入、会查询、会下载”的“四会”要求,实现了对局机关每个科室、每名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实际监控,强化了大家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促进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总之,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问题和不足:一是防汛形势严峻。目前全市正处在主汛期防汛的关键时期,气象情况变幻莫测,极端天气随时可能发生,防洪保安压力巨大,不能有丝毫松懈。二是工程建设压力巨大。特别是国家确定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国债项目,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并进行验收,目前面临跨汛施工、石料涨价、原料紧张等困难,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三是个别工作进展不平衡。如招商引资工作总体进度偏慢,项目大多处在意向阶段。等等。为此,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确保全面完成任务。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强化措施,确保全市安全度汛。严格执行主汛期防汛各项制度,加强预测预报和汛情统计,进一步强化工程措施和人防措施,加强对防汛重点部位的值守和巡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科学调度洪水,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二是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项目、包工程责任制,按照既定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督导,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是突出重点,促进水利工作平衡发展。重点加强对招商引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难点工作的领导,难中求进,力求突破。
四是强化学习,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嬴牟先锋等主题教育,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全局形成勤学习提素质、比贡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打牢基础。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一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15.4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26座2.32万亩,湖泊7个2.61万亩,河滩沟渠3.47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20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xx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20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xx年全区为8.56万吨,比20xx年的5万吨增加了3.56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xx年全区实现].的..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20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xx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20xx年的700元增加508元,增长72%。水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渔业初显规模。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品总量69381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81.4%。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10万亩,同比增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万吨。并形成了五大特色渔业板块:一是以太湖王巷为核心的虾稻连作板块,面积6万亩;二是以纪南董场、徐家湖养殖场为核心的青鱼养殖板块,面积3万亩;三是以太湖养殖场、漳泊湖为核心的黄颡鱼主套养及鱼鳖混养板块,面积1.6万亩;四是以太湖桃花村、丁家咀水.、纪南海子湖为龙头,建立了43个融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庄,面积达0.3万亩;五是以荆州市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鲟鱼、网箱养鳝等设施渔业板块,其中鲟鱼工厂化养殖1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45万平方米。
(三)产业链条得到拓展。20xx年全区有省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各类渔业专业协会10个,水产品专业市场6个,饲料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区通过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同时,“金鲤鱼”牌系列食品、“海子湖”牌青鱼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四)发展环境相对优化。主要是领导重视,把水产发展纳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政策倾斜,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区委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水产的文件和奖励政策,项目投入和财政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营造了支持水产、发展水产的浓厚氛围。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水产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荆州区水产业的发展。省、市行业领导非常关注荆州区水产业发展,多次到荆州区实地调研、指导水产发展。区委、区政府立足城郊特点,把水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吴祖云多次亲自到水产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委、区政府立足大县创建抓发展,发展特色水产促创建,从组织上确保创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相继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目标,把水产发展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场,并将水产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人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予以考核结账。
(二)制定政策,创造水产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荆州区创建水产大县实施方案》、《荆州区20xx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区水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荆州区争创全市水产先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水产发展的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对先进镇村场水产发展达标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水产技术的推广和特色核心示范区建设;每年拿出10万个水利统筹标工用于特色基地建设;对.中连片开发精养鱼池30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对新增稻田养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每亩奖30元;区信用联社每年投放5000万元贷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特色水产;区直相关部门通过项目.合资金重点用于主要生产基地(场)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培植龙头,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全区共培植“中科农业”、“金锂鱼”等五家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规,20xx年可实现].的..订单渔业销量3万吨,水产品加工量3.5万吨。荆州市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生产“味之渊”系列熟鱼产品的基础上,计划拓展半制品加工领域,已在九阳工业园区新征地100亩,新上淡水鱼虾分割冷藏深加工出口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可年加工鱼虾4万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的..利税3000万元以上。二是培植中介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共培植各类养殖协会、运销协会12家,网络带动养殖和运销大户1500多户,养殖面积5万多亩。三是培植市场龙头,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在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营运水产品市场8个,年鲜鱼成交量在4万吨以上。全区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20xx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xx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一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根据全区资源分布特点,主要是围绕城区周边,以桃花村为龙头,建设一批度假渔庄;围绕名胜景点和水.,以丁家咀水.、沙岗水.为龙头,建设一批旅游渔庄;围绕特色养殖基地,以纪南青鱼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垂钓渔庄。力争全区建设休闲渔庄100处,面积1万亩,年接待10万人次,年垂钓产值1个亿。
二是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名贵养殖的种苗基地。重点是建设以鲟鱼为主,以“恒升”公司为龙头的工厂化养殖,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苗种20xx万尾,产值1亿元,以丁家咀为龙头,发展网箱养殖,网箱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稳步发展网箱养鳝40万平方米,使全区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三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全省最大的青鱼产业基地。主要是以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青鱼养殖5万 亩,年产成鱼5万吨,实现].的..产值5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区建设成水产品的重要.散地。重点是扶持“金鲤鱼”发展壮大,力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引进青鱼加工,壮大友信青鱼合作社,力争合作社年青鱼销售和企业加工达到3万吨;抓好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以为龙头的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创建“金鲤鱼”、“长湖”青鱼、“巧开口”鱼糕等水产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全区水产品通过企业加工,市场和中介销售达到8万吨。
要结合荆州区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三片一场”的鱼池建设,三片是:沿长湖片包括郢城、纪南共2.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荆堤片即上起马山枣林岗、下至李埠含马山、菱湖共2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太湖片即沿太湖港中渠、北渠,包括太湖、八岭、马山共1.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一场是:所有镇、村级规模渔场,面积约2万亩。建设好“三片一场”,亩平单产可提高250公斤,全区可增加产量2万吨,年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一是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养鱼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开展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提升示范引路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办好稻田养虾,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100户科技示范户。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支撑的服务能力。全区要重点抓好鲟鱼籽酱、青鱼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水产大县”、现代农业专项等财政项目的落实工作。四是要加强渔业执法建设,提升渔业管.的服务能力。重点是抓好健康养殖和渔业安全,.治渔业环境,打击非法作业以及违禁生产药品,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二
20xx年,我区成立区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时安排部署全区渔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渔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按照省、市主管部门和区政府统一布署,紧紧围绕“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区稳定”这个中心,狠抓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并针对当前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落实整改措施,规范渔业安全生产行为,杜绝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水产战线工作人员的尽心尽力工作下,20xx年我区实现全年未发生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将20xx年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区政府将渔业安全工作纳入区级政府安全生产总体部署,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县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范围。调整充实了区水产局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织领导全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或座谈会,研究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重点打击渔船违规载客、电捕鱼等问题;每逢台风或恶劣天气来临,各镇街分管领导到渔港等重点部位现场指导、组织落实渔船就近返港避风和人员撤离。
制定完善了,落实镇、村、养殖户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承诺书);为提高渔船救灾抗灾能力,我区组建了渔业船舶救助队,主要渔业镇也分别组建了渔业应急救助船队,在每个编队中确定1名信息员,定时报告作业地点和组织遇险救助。通过以上措施,我区在指挥渔业应急救助工作中,做到了反应迅速,政令畅通。
渔民人身保险超额完成任务,有效保障渔民人身安全。渔船证书档案齐全、船员培训管理规范,渔民做到100%持证作业。
4月份区水产局举行渔业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专题培训,开展水上救生操作现场演习;5月份,结合伏季休渔,在全区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6月份,结合增殖放流活动,邀请大学生、渔民代表、社会志愿者及电台等各界人士参与,并大力宣传了渔业安全生产的意义。7月份我区结合《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组织渔政执法人员深入各渔区、港口码头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和《条例》宣传工作,使渔民和基层渔业干部提高安全防患意识。20xx年总共通过电台播放安全生产专题新闻4件。
定期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区渔政站联合各镇村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和渔业设施发给整改通知书,通过检查一些安全隐患得到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渔政人员和乡镇水产站人员到各港口、码头开展渔船安全大检查和值班,对违规行为及时给予制止,对违规操作、安全设施不到位的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由于我区做到政府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级联动。有力打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渔业生产安全隐患,保证渔业生产安全,实现多年无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三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xx上半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海洋与渔业工作,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注重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强化渔业科技服务与科学管理,促进海洋与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半年海洋与渔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海洋与渔业经济总体发展平稳:1~6月,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1.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6%;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7万吨,同比减少5.6%;海水养殖产量43812吨,同比减少0.7%;淡水养殖产量3360吨,同比增长0.5%;水产养殖面积22.5万亩,同比略减;渔业总产值13.43亿元,同比减少2.9%。
(二)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稳定:水产养殖总面积24.5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4.5万亩,基本与上年持平。三大水产品“龙型”产业发展平稳,大黄鱼养殖网箱1.25万只,放养鱼苗700万尾;梭子蟹养殖面积6.5万亩,放养蟹苗7500斤;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万亩,放养苗种10亿尾。水产苗种生产健康发展,已繁育虾类9.22亿尾,梭子蟹1878公斤,青蟹130万尾,大黄鱼1400万尾,黑鲷220万尾。
(三)捕捞生产依然严峻:1~6月份,我县海洋捕捞总产量17.0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8.07万吨减少5.6%。上半年全县共投入海洋捕捞渔船2800余艘,出海6―8航次。其中大马力渔船580对,总产量10.56万吨,渔船单位平均产值65万元;拖虾渔船150艘,产量0.48万吨,平均产值19.5万元;单拖渔船150艘,产量0.92万吨,平均产值26万元;其它小型作业渔船、涨鳗苗作业渔船生产效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的减少和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双层影响,我县捕捞生产渔船的股东收入比去年每股减少近2万元。
(四)水产加工态势良好:1~5月份县级以上27家龙头企业加工总产量41368吨,同比增长21.44%,产值43467万元,同比增长0.37%,销售额45058万元,同比减少0.28%,实现利税2364万元,同比下降39.65%,其中利税实现增长的企业共有7家,出口创汇4154.3万美元,同比增长6.48%。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四
****年治愈鱼病的水面至今没有复发今年重点加强了预防、监控和测报工作。
在水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根据自治区渔业局的部署、市区两级政府的指示和水产品市场的现状,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防疫站、工商局等部门同意,已自筹部分资金准备建立红山区水产品质量监督检疫所,旨在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目前赤峰市的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涉及食品的各行业均建立和完善了疫病防治机构,而渔业尚属空白。****年水生动物的食品安全已确定为赤峰市渔业部门的重要职能,通过水产专业疫病防治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赤峰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市渔业生产健康发展。由市水产站牵头,以红山区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基地,对全市水产品的生产、捕捞、运输、加工和销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今年继续在翁旗大泡子渔场和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淡水牧场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完善了网具和饲料配制,使之更加成熟。其中翁旗大泡子渔场单产达到***公斤,总产达到***吨。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试生产。
在敖汉旗四道湾镇开展稻田养殖面积*万亩,品种为河蟹、鲤鱼。
年内开展渔业适用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
强化良种供给,支持宁城县热水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建设。****年春季,随着大部分渔业水域面积的恢复,养殖单位和养殖户苗种需求量开始增加。针对较好的苗种市场形势,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在水花鱼苗生产之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自治区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了生产能力。鱼种场精心安排了培育亲鱼、清整培育池、调整水质、联系用户等工作。从*月初到*月中旬,共生产水花****万尾,其中草鱼****万尾,鲤鱼****万尾,花鲢****万尾、白鲢****万尾。除自留**%外,其余**%售出。
根据自治区水产苗种调运会的`要求,赤峰市水产站在苗种调运上做了认真的协调工作。一是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利用赤峰市水产站多年的信誉,向赤峰市的部分用户详尽、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通辽鱼苗早繁场的情况,把他们推荐给通辽早繁场,做到资源共享、供需双赢。二是协调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利用区位优势开拓新市场,把苗种推向河北的承德、唐山、平泉、辽宁的朝阳、凌原等地。由于出苗时间、鱼苗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售中、售后跟踪服务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要求,销售十分顺利,用户比较满意。此间共向河北唐山、承德下板城、平泉等地销售水花鱼苗****万尾,辽宁****万尾。唐山养殖户放苗后认为热水的草鱼苗种质量好、数量足,运输、下塘成活率达到**%以上,比南方苗**%的成活率高出**个百分点,要求再购进****万尾草鱼水花。但由于时间已晚生产调节存在极大难度,今年没能满足,明年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定单生产。同时,根据用户反馈的需求信息,对今年下一步生产进行了调整,预计再向河北、辽宁地区销售夏花鱼苗***万尾,秋片鱼种*吨。三是巩固赤峰市本地市场,及时与用户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此间共在本地销售水花鱼苗****万尾。
七、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报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为了加快渔业产业化的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协调市场营销,敖汉旗、林西县已成立了渔民协会,开展了引进水产苗种、技术指导、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等工作。赤峰市渔业协会和养蟹协会准备在年内正式成立,确定办公地点,吸纳**名会员,形成利益的共同体。现已在市水产站建立水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由专人收集、分析、处理、储藏、发送确定的市场信息,随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统一开拓市场,促进合资合作。截止*月份,已在内蒙古渔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条,给企业和养殖户传递信息**条。
为弥补渔业资金不足,赤峰市继续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近几年赤峰市宝贵的渔业资源已引起周边投资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合作成功,市水产站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双方的合作,本着依法经营、公平合理、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原则签定协议,并监督执行。先后促成了草原水库与盘锦合作养殖南美白对虾,敖汉旗四道湾镇、翁旗下泡子渔场与盘锦合作养殖河蟹。上半年共引进资金**万元。*月份市政府组织招商引资成行后,还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赤峰市今年的重点项目“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和“克旗达里诺尔渔政船”的前期工作己经完成,可研已经上报自治区渔业局,待项目批复后组织实施。
八、存在问题。
*、水产品市场急需开拓和完善。目前影响赤峰市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市场,由于技术水平和养殖方式的差异,外地池塘鱼低价倾销由来已久,严重影响了我市渔业的正常发展。应该建立规范的渔政监督机制,通过水产品质量检查和检疫等手段,利用非贸易壁垒节制外地水产品的倾销局面,从而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提高本地渔业的比较效益。另外,要切实解决养殖品种适销对路的问题,切忌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产品滞销。
*、养殖方式亟待改进。目前我市渔业生产方式均为秋季捕捞,集中上市,由于竟相压价,极易形成烂市,难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网箱、网拦、天然水面半精养的方式,进行全年性生产,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池塘条件每况愈下,养殖面积虽然减少幅度不大,但是淤积、渗漏严重,实际能够使用的仅****多亩,池塘养殖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一些池塘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得不到充分引进和推广。
九、下半年工作安排。
*、继续抓好网箱、网拦、天然水面半精养、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后期工作,确保品种、单产、总产达标。
*、强化水产良种场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建设。
*、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工作,建立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配合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完成*个水面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水样检测工作。
*、报送渔业信息**条,全年达到**条以上。
*、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做好渔业考察工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此新闻共有*页上一页**下一页。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五
20xx年,是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精彩纷呈的一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力争先,渔业经济大发展、服务水平大提升、部门形象大转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好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推进依法管海为重点,海域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渔业经济呈现新态势
三、以项目推进为重点,海洋与渔业活力大增强
四、以保护渔业资源为重点,行政执法工作开创新局面
五、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为重点,机关建设再上新水平
今年以来,局党委认真组织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突出抓“三种能力”建设。一是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增强学习、创新、沟通、决策等四种能力,着力强化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四种素质,大兴团结、务实、民主、高效等四种风气,使班子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崇高的威信。二是以提高服务经济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能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切实发挥部门作用,把支持农业、服务农村、帮助农民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尽责尽力搞好服务,切实帮助渔(农)民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能改进工作作风,能经常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农村,接触农民,倾听呼声,及时调查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究对策,为广大渔(农)民排忧解难。转变工作方法,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组织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县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三是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局党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注重超前防范,着力打造廉明的党员干部队伍。突出抓好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两个条例》,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性。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局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布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在具体工作中,党委书记对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班子其它成员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坚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责任体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突出抓好各项监督。不断强化自身监督,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责任考核,出现问题,及时整改。今年以来,系统内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今年以来局党委认真做好党建工作,今年共发展新党员5人。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县淡水一、二场“事转企”改革已全部到位,东洋公司、特水公司两个企业已顺利完成破产结案工作。切实抓好维稳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赴京上访、集访事件。
20xx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要求,与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渔业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全县渔业结构调整还不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力度不大,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薄弱,制约着全县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服务经济建设水平不高。科技滞后于生产的发展,科技应用水平较低,科技投入较少,市场、信息服务功能薄弱;三是机关作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进取心和发展意识不强,作风不够实在等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着力加强克服和解决。
20xx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和渔业经济强县两大目标,紧紧抓住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依法执法、规范管理,依法管海、市场运作这三个重点,全力实施特色渔业、质量安全、龙头建设、资源保护、服务创新等五大工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加快我县早日跻身全国百强县作出积极的贡献。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六
由于受到梅雨季节影响,我区近期连受大雨、暴雨侵袭,对渔业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为切实做好渔业领域的防汛减灾工作,我局着重突出“五举措”,有序开展度汛工作。
一、提高重视,配合上级做好防汛工作。
近期,省、市、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连续发布强降雨预警信息。我局高度重视渔业领域防汛减灾工作,第一时间开展度了汛排查工作,落实完善防汛工作责任制,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同时成立了3个应急抢险小分队,确保随时能够开展抢险工作。
二、加强联动,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为切实有效开展汛期应急救援工作,我局依照应急预案要求,与海事、气象等部门深入沟通交流,明确责任,形成部门合力,强力推进渔业领域防汛减灾工作。
三、落实值班,做好汛期天气信息互联互通。
我局严格落实信息中心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互通,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发送给各地信息分中心和发送给辖区内船东船长,确保渔民能最快掌握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渔船防护工作。
四、加强巡逻,积极做好靠港渔船度汛工作。
由于近期仍处于禁渔期,大量渔船靠港伏休。为做好停泊船只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局要求各地成立巡逻小组,在各港口进行巡查,检查船只加固及防水情况,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要求渔民和修船厂在渔船维修时,严格注意用火用电,坚决防范火灾或触电事故。
五、严格管控,继续强化休闲渔船管理工作。
暑期是休闲渔业生产旺期,但受到近期恶劣天气影响,休闲渔业存在安全隐患。我局为做好休闲渔船管理,防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召开了休闲渔船船东船长会议,要求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严禁“五超”行为,进一步做好汛期渔船防护工作,切实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七
201x年我区渔业生产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区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渔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8636吨,超额完成省地业务目标考核任务,区渔业工作总结。比上年同期增长9.33%。
2、实现渔业总产值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
3、养殖产量达到17229吨,江河捕捞产量140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1.8%。
3、完成渔业养殖面积67693.5亩,比上年增长5%。其中:池塘养殖8356亩,产量22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9%;山塘水库48933.5亩,产量312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6.1%;河沟8855亩,产量36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0.8%;其它养殖(工厂化、网箱等)1549亩,214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25.9%。
4、推广稻田养鱼362558亩,产量9335吨。
5、生产各种淡水鱼苗3.472亿尾,培养鱼种839.4吨,引进各种鱼苗8771.2万尾,投放鱼种512吨。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青田田鱼、湘云鲫、革胡子鲶、鲟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8771.2万尾。铜仁市与贵州大学水产系合作,在坝黄镇坝黄村界牌组建立青田田鱼稻田生态渔业养殖示范点,投放规格鱼种535.8斤,预计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印江县引进鲟鱼1.2万尾进行池塘养殖,生产鲟鱼5吨,江口县边江村鲟鱼养殖基地,生产鲟鱼除本省销售外,还云南、广西、重庆等周边省市,工作总结《区渔业工作总结》。沿河、印江、铜仁等县、市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网箱养。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巩固完善稻田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德江县在青龙镇安家渡村的官庄和安家渡实施稻田养鱼40亩,投入资金1万元,共投放2-3寸大规格鱼种4万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库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松桃县以发展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推广“鱼-禽-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种草养鱼大户18户,养殖山塘水库面积1600多亩,种质优质牧草400多亩。德江县畜牧兽医局(渔业局)、海溪沟河道养鱼协会和沙滩河道养殖鱼协会共投入资金8400元,在牛渡滩河、板桥河、小溪河、观音滩河、马蹄河、雪基河、川岩河、沙滩河、大河、海溪沟河等10多处开展河道生态养殖。
3、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规范大鲵养殖程序,确保大鲵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各县(市、特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区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区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68个。三是组织铜仁、江口2个县、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铜仁无公害草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已通过验收,四是在全区各县(市、特区)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区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八
1、苗种生产场所不足,坚持生产的几个渔场也是多年失修,无设备,只能生产点鲤鱼苗种,购苗难严重制约我区渔业发展。
2、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1、实现渔业总产量xx吨,比上年增长7.3%的目标。
2、继续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我区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广大水面养殖技术,在彭水、思林等大型水电站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网箱养草鱼以及节能型鱼类的养殖;二是充分利用山塘、小型水库、河道等闲置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我区稻田生态渔业示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稻田养鱼,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解全区疫情。
5、按照渔业养殖水域规划,对符合办证条件生产场所,必须办理养殖生产许可证,办证率要达到100%。
6、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十九
在水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根据自治区渔业局的部署、市区两级政府的指示和水产品市场的现状,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防疫站、工商局等部门同意,已自筹部分资金准备建立红山区水产品质量监督检疫所,旨在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目前赤峰市的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涉及食品的各行业均建立和完善了疫病防治机构,而渔业尚属空白。xx年水生动物的食品安全已确定为赤峰市渔业部门的重要职能,通过水产专业疫病防治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赤峰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市渔业生产健康发展。由市水产站牵头,以红山区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基地,对全市水产品的生产、捕捞、运输、加工和销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今年继续在翁旗大泡子渔场和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淡水牧场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完善了网具和饲料配制,使之更加成熟。其中翁旗大泡子渔场单产达到100公斤,总产达到100吨。宁城打虎石水库进行试生产。
在敖汉旗四道湾镇开展稻田养殖面积1万亩,品种为河蟹、鲤鱼。
年内开展渔业适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56人。
强化良种供给,支持宁城县热水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建设。xx年春季,随着大部分渔业水域面积的恢复,养殖单位和养殖户苗种需求量开始增加。针对较好的苗种市场形势,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在水花鱼苗生产之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自治区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了生产能力。鱼种场精心安排了培育亲鱼、清整培育池、调整水质、联系用户等工作。从5月初到6月中旬,共生产水花8000万尾,其中草鱼4000万尾,鲤鱼xx万尾,花鲢1000万尾、白鲢1000万尾。除自留15%外,其余85%售出。
根据自治区水产苗种调运会的要求,赤峰市水产站在苗种调运上做了认真的协调工作。一是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利用赤峰市水产站多年的信誉,向赤峰市的部分用户详尽、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通辽鱼苗早繁场的情况,把他们推荐给通辽早繁场,做到资源共享、供需双赢。二是协调赤峰市宁城县热水鱼种场利用区位优势开拓新市场,把苗种推向河北的承德、唐山、平泉、辽宁的朝阳、凌原等地。由于出苗时间、鱼苗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售中、售后跟踪服务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要求,销售十分顺利,用户比较满意。此间共向河北唐山、承德下板城、平泉等地销售水花鱼苗1400万尾,辽宁1000万尾。唐山养殖户放苗后认为热水的'草鱼苗种质量好、数量足,运输、下塘成活率达到80%以上,比南方苗50%的成活率高出30个百分点,要求再购进1000万尾草鱼水花。但由于时间已晚生产调节存在极大难度,今年没能满足,明年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定单生产。同时,根据用户反馈的需求信息,对今年下一步生产进行了调整,预计再向河北、辽宁地区销售夏花鱼苗300万尾,秋片鱼种5吨。三是巩固赤峰市本地市场,及时与用户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此间共在本地销售水花鱼苗4000万尾。
七、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报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为了加快渔业产业化的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协调市场营销,敖汉旗、林西县已成立了渔民协会,开展了引进水产苗种、技术指导、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等工作。赤峰市渔业协会和养蟹协会准备在年内正式成立,确定办公地点,吸纳30名会员,形成利益的共同体。现已在市水产站建立水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由专人收集、分析、处理、储藏、发送确定的市场信息,随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统一开拓市场,促进合资合作。截止6月份,已在内蒙古渔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22条,给企业和养殖户传递信息46条。
为弥补渔业资金不足,赤峰市继续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近几年赤峰市宝贵的渔业资源已引起周边投资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合作成功,市水产站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双方的合作,本着依法经营、公平合理、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原则签定协议,并监督执行。先后促成了草原水库与盘锦合作养殖南美白对虾,敖汉旗四道湾镇、翁旗下泡子渔场与盘锦合作养殖河蟹。上半年共引进资金80万元。7月份市政府组织招商引资成行后,还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赤峰市今年的重点项目“红山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和“克旗达里诺尔渔政船”的前期工作己经完成,可研已经上报自治区渔业局,待项目批复后组织实施。
八、存在问题。
1、水产品市场急需开拓和完善。目前影响赤峰市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市场,由于技术水平和养殖方式的差异,外地池塘鱼低价倾销由来已久,严重影响了我市渔业的正常发展。应该建立规范的渔政监督机制,通过水产品质量检查和检疫等手段,利用非贸易壁垒节制外地水产品的倾销局面,从而确保水产品的食品安全,提高本地渔业的比较效益。另外,要切实解决养殖品种适销对路的问题,切忌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产品滞销。
2、养殖方式亟待改进。目前我市渔业生产方式均为秋季捕捞,集中上市,由于竟相压价,极易形成烂市,难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网箱、网拦、天然水面半精养的方式,进行全年性生产,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二十
年我区渔业生产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区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渔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8636吨,超额完成省地业务目标考核任务。比上年同期增长9.33%。
2、实现渔业总产值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
3、养殖产量达到17229吨,江河捕捞产量140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1.8%。
3、完成渔业养殖面积67693.5亩,比上年增长5%。其中:池塘养殖8356亩,产量22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9%;山塘水库48933.5亩,产量312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6.1%;河沟8855亩,产量36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0.8%;其它养殖(工厂化、网箱等)1549亩,214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25.9%。
4、推广稻田养鱼362558亩,产量9335吨。
5、生产各种淡水鱼苗3.472亿尾,培养鱼种839.4吨,引进各种鱼苗8771.2万尾,投放鱼种512吨。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青田田鱼、湘云鲫、革胡子鲶、鲟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8771.2万尾。铜仁市与贵州大学水产系合作,在坝黄镇坝黄村界牌组建立青田田鱼稻田生态渔业养殖示范点,投放规格鱼种535.8斤,预计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印江县引进鲟鱼1.2万尾进行池塘养殖,生产鲟鱼5吨,江口县边江村鲟鱼养殖基地,生产鲟鱼除本省销售外,还云南、广西、重庆等周边省市。沿河、印江、铜仁等县、市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网箱养。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巩固完善稻田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德江县在青龙镇安家渡村的官庄和安家渡实施稻田养鱼40亩,投入资金1万元,共投放2-3寸大规格鱼种4万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库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松桃县以发展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推广“鱼-禽-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种草养鱼大户18户,养殖山塘水库面积1600多亩,种质优质牧草400多亩。德江县畜牧兽医局(渔业局)、海溪沟河道养鱼协会和沙滩河道养殖鱼协会共投入资金8400元,在牛渡滩河、板桥河、小溪河、观音滩河、马蹄河、雪基河、川岩河、沙滩河、大河、海溪沟河等10多处开展河道生态养殖。
3、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规范大鲵养殖程序,确保大鲵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各县(市、特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区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区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68个。三是组织铜仁、江口2个县、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铜仁无公害草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已通过验收,四是在全区各县(市、特区)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区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按时上报,由地区汇总后按时上报省渔业局。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发现重大疫病。四是加强鱼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4、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安全。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今年结合《贵贵州省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全区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1.2万多份。松桃县水产站在6个村建立了科技书屋,共印制了2500余份和各类科普知识书籍3828本,养殖业简要技术1xx份,光碟426盘,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存在问题。
1、苗种生产场所不足,坚持生产的几个渔场也是多年失修,无设备,只能生产点鲤鱼苗种,购苗难严重制约我区渔业发展。
2、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四、年工作打算。
1、实现渔业总产量xx0吨,比上年增长7.3%的目标。
2、继续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我区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广大水面养殖技术,在彭水、思林等大型水电站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网箱养草鱼以及节能型鱼类的养殖;二是充分利用山塘、小型水库、河道等闲置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我区稻田生态渔业示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稻田养鱼,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解全区疫情。
5、按照渔业养殖水域规划,对符合办证条件生产场所,必须办理养殖生产许可证,办证率要达到100%。
6、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区渔业工作总结篇二十一
2011年我区渔业生产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区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渔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8636吨,超额完成省地业务目标考核任务。比上年同期增长9.33%。
2、实现渔业总产值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
3、养殖产量达到17229吨,江河捕捞产量140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1.8%。
3、完成渔业养殖面积67693.5亩,比上年增长5%。其中:池塘养殖8356亩,产量22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9%;山塘水库48933.5亩,产量312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6.1%;河沟8855亩,产量36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0.8%;其它养殖(工厂化、网箱等)1549亩,214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25.9%。
4、推广稻田养鱼362558亩,产量9335吨。
5、生产各种淡水鱼苗3.472亿尾,培养鱼种839.4吨,引进各种鱼苗8771.2万尾,投放鱼种512吨。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青田田鱼、湘云鲫、革胡子鲶、鲟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8771.2万尾。铜仁市与贵州大学水产系合作,在坝黄镇坝黄村界牌组建立青田田鱼稻田生态渔业养殖示范点,投放规格鱼种535.8斤,预计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印江县引进鲟鱼1.2万尾进行池塘养殖,生产鲟鱼5吨,江口县边江村鲟鱼养殖基地,生产鲟鱼除本省销售外,还云南、广西、重庆等周边省市。沿河、印江、铜仁等县、市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网箱养。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巩固完善稻田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德江县在青龙镇安家渡村的官庄和安家渡实施稻田养鱼40亩,投入资金1万元,共投放2-3寸大规格鱼种4万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库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松桃县以发展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推广“鱼-禽-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种草养鱼大户18户,养殖山塘水库面积1600多亩,种质优质牧草400多亩。德江县畜牧兽医局(渔业局)、海溪沟河道养鱼协会和沙滩河道养殖鱼协会共投入资金8400元,在牛渡滩河、板桥河、小溪河、观音滩河、马蹄河、雪基河、川岩河、沙滩河、大河、海溪沟河等10多处开展河道生态养殖。
3、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规范大鲵养殖程序,确保大鲵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各县(市、特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区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区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68个。三是组织铜仁、江口2个县、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铜仁无公害草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已通过验收,四是在全区各县(市、特区)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区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按时上报,由地区汇总后按时上报省渔业局。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发现重大疫病。四是加强鱼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4、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安全。
全区全年共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证5个。根据《贵州省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铜仁地区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水产苗种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无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或记录不全的,养殖亲本不符合亲本质量要求的渔场提出整改意见。全年全区共出动宣传车63车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出动检查人员240人次,取缔一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苗种场,查处无证经营鱼苗当事人1名,罚款50元。提高了苗种生产者依法生产的意识,强有力地警示和打击了销售、使用违禁药物和经营劣质苗种的违法行为的苗头,维护了水产苗种生产经营业秩序。
5、加强水产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渔)民素质。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今年结合《贵贵州省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全区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1.2万多份。松桃县水产站在6个村建立了科技书屋,共印制了2500余份和各类科普知识书籍3828本,养殖业简要技术1xx份,光碟426盘,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