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专业16篇)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总结前先梳理思绪,确保全面而有条理;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者写的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借鉴。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一
3、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国内民用客机机载娱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5、基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防范策略。
6、《乘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7、民用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研究。
8、“南航事件”冷思考:急救机制要实,体制要顺。
9、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课程开发实施机制建设--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基于职业能力的空乘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11、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12、民航业的平民化现象。
13、国际邮轮乘务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讨。
14、航空公司机上服务质量现状与提升战略。
15、公务航空服务创新研究。
16、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控制。
17、中国航空旅客不轨行为法律规制探究。
18、论雇主劳动合同条款变更权之控制。
19、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
20、审美经济新理念--从审美视角看航空服务的新理念。
21、我行我素的俄罗斯航空公司。
22、职业教育的嬗变与转型--空乘办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3、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4、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思考。
25、传统航空借鉴低成本航空服务模式的思考。
26、“母语结构教员”推动空客本地化售后服务进程。
27、飞行护士职业发展实践探讨。
28、本科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关于航空服务存在问题的探讨分析。
30、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
31、论空乘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32、空乘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3、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34、空中乘务礼仪教学问题及培养对策研究。
35、人才的摇篮开启精彩民航[n]。
36、用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热度[n]。
37、我省民航业迅速发展引发航空人才需求[n]。
38、西南航空学院乘务培训中心启用[n]。
39、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探索与思考[n]。
40、“空中骚扰”频发航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n]。
41、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n]。
42、空乘技能培训的质量管理探讨。
43、基于tpb理论的旅客乘机安全行为研究。
44、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5、对中国民航企业廉价运营模式的思考。
46、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7、民用飞机救生筏储存箱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48、哈大高铁客服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49、浅谈民航乘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0、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2、四轴无人机多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和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3、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4、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5、航空器穿越飞行高度层最小纵向间隔的研究。
6、海上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7、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保持控制算法研究。
8、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9、面向无人机伴飞的多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10、实际导航性能(anp)算法研究。
11、我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管理研究。
12、女飞行员工作压力致因及对策研究。
13、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14、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15、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先进方法研究。
16、东航安全战略及其实施研究。
17、高原复杂机场/环境终端区rnp运行中飞行技术误差(fte)的分析与控制。
18、基于ndb/vor的仪表飞行技术仿真与应用研究。
19、基于b/s的绵阳分院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pbn导航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
21、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22、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结构热管热防护机制理论与模拟研究。
23、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24、卫星编队物理仿真系统多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及仿真验证。
25、rnp导航技术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行品质评判系统研究。
27、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8、基于gps相对测量的卫星编队碰撞规避研究。
29、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30、rvsm空域飞机碰撞风险研究。
31、面向集群航天器的空间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
33、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对飞行技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基于机组人为因素分析的东航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35、x学院飞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6、离场程序三维保护区算法研究。
37、特殊机场rnpar程序设计及实例分析研究。
38、基于我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特殊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39、空天网络的接入算法研究与可靠拓扑设计。
40、基于sdre方法的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二
摘要: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二、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三
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
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
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
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__行业为例。
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
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
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
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17、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
18、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19、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
20、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
21、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2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23、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4、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25、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
26、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27、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
28、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
29、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30、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31、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32、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__企业为例。
34、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
35、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
36、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37、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
38、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
39、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
40、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
41、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42、中国__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选某一个行业写,行业企业根据兴趣自定)。
43、试论电子商务发展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变革。
44、试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
45、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分析。
46、全球绿色营销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47、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48、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分析。
49、论企业绿色营销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50、试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1、电子商务企业销售收入确认的探讨。
2、中国汽车营销体系和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模式的探讨。
3、工程机械代理商销售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4、贝叶斯决策理论在销售问题中的应用。
5、基于消费者行为和供需视角研探香港水货销售问题。
6、浅议修正销售百分比法在资金预测中的应用。
7、关于皮革制品的市场销售研究。
8、激励约束机制在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应用及思考。
9、统计分析对煤炭销售工作的影响研究。
10、浅谈企业销售增值税税务筹划的方法与建议。
11、关于销售与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研究。
12、旧机动车销售模式变化分析。
13、天然气销售特点及营销策略之我见。
14、基于erp系统的销售企业精益管理。
15、视同销售业务财税处理差异分析。
16、浅谈销售技巧三要素。
17、论企业销售与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策略。
18、销售事业部创新管理手段的意义与措施。
19、浅议合理调节采购销售环节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0、浅析成品油销售企业零售市场的营销策略问题。
21、探讨故事在产品销售中的应用。
22、大规模定制家具销售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23、完善茶叶生产和销售管理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24、浅谈销售人员kpi绩效设计。
25、我国中高档化妆品终端销售人员培训方法研究。
26、基于市场环境的煤炭企业销售管理。
27、医药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
28、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29、国内销售分公司财务控制问题探析。
30、企业销售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31、存货影响销售率的生产库存系统最优控制策略。
32、企业销售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
33、考虑销售努力水平的存货质押融资决策。
34、关于保险企业网络销售模式的探索。
35、浅谈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36、医药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探究。
37、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具备狼的性格。
38、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
39、基于集成定义方法的煤炭销售功能结构分析。
40、电动汽车销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四
3、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新思维。
4、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5、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市场营销变革发展。
7、集中电费核算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8、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对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启示。
9、浅议控制论在海外工程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10、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
11、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12、金融资产管理企业的市场营销及相关问题研究。
13、市场营销理念对广告促销的启示与借鉴分析。
14、网络环境下图书市场营销的对策分析。
15、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产品市场营销分析。
16、市场营销策略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转变。
17、思科中国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18、新经济下市场营销发展模式。
19、欧洲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及其对策。
20、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研究。
21、探究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22、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3、基于4cs理论浅议亚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24、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项目化管理研究。
25、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
26、浅析当前农村市场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7、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战略定位。
28、关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思考。
29、市场营销在多元化市场情况下的渠道管理。
30、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究。
31、浅议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下商业市场营销模式。
32、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思考。
33、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浅析。
34、试述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35、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要点浅谈。
36、绿色市场营销分析。
37、市场营销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分析。
38、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机遇与挑战。
39、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研究。
40、探讨体育品牌在体育市场营销路径。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五
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17、智慧的启迪: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18、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
19、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
20、《聊斋志异》中的妒、悍妇群像研究。
21、《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
22、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3、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研究中心。
24、《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
25、沤社研究。
26、《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
27、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
28、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29、《盛京时报》小说研究。
30、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
31、宋代出使文学研究。
32、唐前曹植接受史。
33、黄庭坚隐逸诗及其隐逸思想研究。
34、论楚辞《九歌》中的自然崇拜。
35、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
36、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研究--以名着为中心。
37、牟氏家谱研究牟菲菲中国海洋大学。
38、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绍兴、汉中为中心。
39、清代医者形象研究。
40、西域文化对汉代文学的影响。
41、《齐民要术》研究。
42、明末清初人情小说的“情”与“理”
43、唐代奏议的文学研究。
44、姜夔诗歌艺术研究。
45、明清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婚姻关系研究。
46、唐诗对汉代怀才不遇人物形象的接受研究--以贾谊、冯唐、李广、汲黯为例。
47、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48、曹植悲剧命运原因之解析。
49、杨万里交游诗研究。
50、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研究。
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
2、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
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
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
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
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
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
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14、清教与美国文学。
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
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21、《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黑色幽默。
22、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
23、《红字》里的象征主义。
24、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25、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形象。
26、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的比较。
27、《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的对比研究。
28、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9、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
30、《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1、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
32、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33、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
34、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
35、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36、《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37、《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38、《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39、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
40、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
42、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43、《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
44、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45、《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46、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47、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
48、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
49、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
50、论哈克的流浪汉形象。
1、影视剧作人物塑造研究(可侧重电影或电视)。
2、从《长征》看我国革命历史体裁电视剧的创作走向。
3、电影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
4、中国早期电影研究。
5、女性电影研究。
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影视剧中的大学生形象。
7、新时期文化背景下的第五代电影。
8、当前“红色经典重拍热”透视。
9、中韩(或中日)偶像剧比较。
10、第五代电影研究(作品或导演研究)。
11、第六代电影研究(作品或导演研究)。
12、年度中国电影(或电视)发展综论。
13、武侠神怪片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贡献。
14、电视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5、电影修辞格的运用(可分析一种或多种)。
16、如何看待当前涉案剧的“反面人物人性化”
17、电影叙述中的视点运用(结合具体作品)。
18、底线不是低浅——对戏说剧的伦理反思。
19、《武训传》批判与新中国电影评论。
20、中国式大片与西方大片的叙事特色比较。
21、世界经典影片的文本分析(自选一部影片)。
22、从借用到化用——民俗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23、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市场研究。
24、视听语言与影视作品的节奏营造(或意境营造)。
25、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艺术成就初探。
26、近年来中国大陆谍战剧的剧作特色分析。
27、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28、影视剧作结构类型分析(可选择某一种剧作类型分析)。
29、类型片研究(自选一种类型片)。
30、影视艺术的媒介特性。
31、名著影视改编的得与失。
32、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
33、近年来影视剧做的改编特色分析。
34、当代电视文化特征。
35、四十年代文人电影研究。
36、影视艺术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37、两部《小城之春》的比较研究。
38、电影纪实性研究。
39、中外剧作观念的比较。
40、电影艺术的记录性和与艺术性。
41、影视剧作情节构架的意义与作用。
42、中国记录电影风格与特色。
43、影视改编理论研究。
44、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45、小说写作与影视剧作比较。
46、影视艺术的录制整合性。
47、独立制作电影研究。
48、蒙太奇思维的独特性。
49、影视编剧的时空结构研究。
50、蒙太奇结构的类型。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六
3、论秘书的价值观。
4、论新世纪秘书的素质提升。
5、秘书工作方法谈。
6、论秘书的形象塑造。
7、论秘书的会议管理。
8、论充分发挥秘书的桥梁作用。
9、正确发挥秘书的“过滤器”功能。
10、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11、论秘书的理论修养。
12、论秘书工作的创造性空间。
13、论秘书的语言特点。
14、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15、清代幕客制对我国秘书事业的推动。
16、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适。
17、论超前性思维对秘书参谋工作的意义。
18、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19、中外秘书职能比较。
20、论秘书工作与人际关系。
21、论办公室工作中的辩证关系。
22、论秘书口头报告能力的培养。
23、论现代秘书的信息素养。
24、秘书办文的规律性。
25、企业秘书形象的价值及其转化。
26、论新时期秘书服务领导工作的新特点。
27、秘书工作艺术初探。
28、秘书写作规律探讨。
29、孔子的秘书思想研究。
30、老子(墨子)的秘书思想研究。
31、毛泽东的秘书思想研究。
32、邓小平的秘书思想研究。
33、《为吏之道》的秘书思想研究。
34、《佐治药言》的秘书思想研究。
35、秘书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36、秘书职业能力导向教学之探索。
37、对提高秘书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
38、论现代企业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39、论现代秘书的基本素质。
40、论现代秘书的美学修养。
41、秘书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42、现代秘书服务意识新谈。
43、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传统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影响。
44、论秘书工作的创新。
45、当代职业秘书培养与选拔模式研究。
46、秘书活动基本特征新探。
47、论秘书人员的创新能力。
48、论秘书在现代企业危机中的作用。
49、论唐代谏官监察作用及对现代企业秘书的启示。
50、如何实现秘书部门的目标管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七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章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具体的建设、实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广告设计、品牌推广、企业形象设计及各类会展策划、展示活动的设计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要保证就业率,就必须提高毕业生的“含金量”,让其成为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身实践无疑是提高其自身“含金量”最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行业企业,缩短“磨合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向更加明确,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到实训基地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利于获取各种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教学,既可以保证知识的更新,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提高实训室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要按学校的实际需求制订,根据专业及课程的需求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必须适合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尽可能地做到“真题真做”,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实训室建设还要考虑到能体现现有行业中的高技术含量,体现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在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设置上,要满足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要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围绕“一个基地、两个中心、若干实训室”的构建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9个实训室。
一个基地。即校内创新性会展综合实训基地,包含“会展技能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会展技能实训中心――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实训的需要,建设有图形设计实训室、绘画基础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展览展示实训室,着重培养学生美术基础、会展策划、会展视觉设计、展台搭建、模型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能力。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依据创新创业实训能力实训的需要,我们建设有广告设计实训室、摄影实训室,结合学院创业园的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技能,提高未来发展潜力,拓展就业渠道。
在现有的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要求,遵循行业操作流程,扩建和新建会展材料展示室(会展展览新品展示中心)、会议模拟实训室、会展管理模拟实训室、会展活动策划实训室、会展设计工作室,精准定位培养学生的会展设计,会展策划与执行、展示设计与搭建等核心能力,发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符合会展行业发展的会展人才,直接将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体现工学结合的,面向社会进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与鉴定及提供技术服务的综合性会展服务实训教学基地、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地、实训项目开发基地、校企合作研究基地、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技术)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成省内一流的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确立为“绍兴市高校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2.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功能,增强实训室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要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和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除为本校服务外,也要为其他院校服务。除为教育系统服务外,还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桥梁。与知名会展企业合作,成立浙江省会展行业新材料体验与发布中心,定期展示企业新品,吸引省内会展行业,特别是会展高职院校学习和交流。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结合会展项目,定期培养省内会展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教师得到真实的实际工作锻炼,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场所,将其建设成为省内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和师资的培训基地。
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骨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提供优良的实训条件,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化。基地努力整合资源,为相关专业提供基地设备共用性、软件实用互通性、师资力量交流性、人员安排合理性等方面的共享,建立覆盖会展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专业群,通过网络实训教育中心下设的网络案例资源库、新品资源演示库等资源库建立网络实训资源。建设由校内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同时,创建由线下到线上的网络学习的平台,集“教学、服务、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会展网络实训教育体验中心,多元化地共建会展专业实训基地,努力使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成为实践教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三中心”综合性基地,力争成为浙江省会展专业首批网络实训教育中心。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围绕“立足地方”的区位优势和“服务行业”的发展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我校近年来已经与浙江展览馆、常州灵通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施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市新纪元展览有限公司、绍兴柯桥轻纺城国际展会中心、余姚国际塑料展会中心等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考核,校企资源共享,结合一线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设计专业教学项目任务,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行业规范融入培养全过程,参与企业的活动、校园中引入企业的元素,渗透企业的文化,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工学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利用“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课程教学搬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等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基础实训――校外企业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队伍建设。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但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建设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和专、兼职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聘请企业会展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环节指导,并承担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学时数达到50%以上,形成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专业带头人建设。校内选拔2名及以上具有副高职称、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其中1人主要从事会展设计方向教学和研究,另1人主要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的教学研究。再在行业企业选聘2名专家,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到著名会展企业、会展院校进行访问、研讨和学习,使其具有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3)骨干教师建设。在现有的教学团队中培养3―4名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支持骨干教师到知名院校和企业进行访问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进行专业交流。安排骨干教师到省内知名会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接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他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青年教师培养。四年内主要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经营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3人。开展“教师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能力提升实施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引进青年教师(硕士学历以上)2人,首先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然后通过进修教育理论,逐步走上职教岗位。
(5)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建设。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以上。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业务骨干、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和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另外聘请创业成功人士等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集教学、科研、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等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
总之,建立好优质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培养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翟艳.新时期高校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
[2]史金联.高校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陕西教育,2009.
[4]王秀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5]连纯华.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07(3).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八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人才转向复合型外语人才.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在商贸谈判、业务洽谈、互访、涉外接待等涉外交往中急需精通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进行英汉翻译的人才.本文就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开展好翻译教学工作提出一点粗浅之见.
作者:蔡f涛杨耀辉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州,510507刊名:商情・科学教育家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九
1-2年工作经验。
现居广州。
求职意向:
求职英语翻译、旅游顾问、旅游产品/线路策划、外贸经理/主管、商务专员/经理。
想在广州工作。
院校级三等奖学金2次。
精通口译。
可出国工作。
外企工作经验。
责任心强。
认真负责。
吃苦耐劳。
工作经验。
广州xx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09月-至今[1年10个月]。
薪资水平:保密。
在职职位:翻译跟单。
工作职责:1.任期负责公司主营四大板块中的其中三大板块的运作;。
2.跟随外商到市场调查产品行情和看样板;。
3.随从翻译、讨论、记录订单详情;。
4.促进订单的达成与跟进订单进度,确保供应商准时交货;。
6.制作仓库查货单和公司单底;。
7.维护外商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学历教育。
广东xx学院。
商务英语。
在校情况。
获奖学金:院校级三等奖2次。
校内职务:系宣传部干事业职务:系宣传工作。
语言能力。
英语:听说熟练读写熟练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
获得证书。
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年07月。
大学英语四级2012年06月。
大学英语六级06月。
单证员资格证月。
专业技能。
word:熟练5年经验。
excel:熟练5年经验。
powerpoint:熟练5年经验。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
3、浅议天水航空运输市场及新机场航线定位。
4、“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航服务中的跨文化素养培养。
5、基于网络社交媒体视角浅析航空公司不良服务对顾客流失的影响。
6、航空通信设备arinc429总线多协议处理设计与实现。
7、fa36系统在民航系统中应用及维护。
8、热声环境下薄壁加筋结构的振动响应研究与疲劳寿命分析。
9、基于johnson-cook模型某航空16g座椅滑轨冲击动力学分析。
10、基于心理测评的民航机务人员安全胜任力研究。
11、吸热型碳氢燃料研究现状与发展。
12、基于知识的空中交通管制决策模型研究。
13、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材料研究。
14、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测方法研究。
15、民用飞机复杂航电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16、浅谈光耦合器在接口组件i/o板中的作用。
17、基于模糊粗糙集和svm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18、基于交通流时间序列和层次聚类的应急航路划设。
19、对未来航空航天材料的展望和设想。
20、论航班延误的共同应对机制和应急服务形式。
21、远程飞行对军事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卫生保障对策。
22、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实证研究。
23、机场终端区航空器飞行冲突风险预测方法研究。
24、航空相机像旋补偿双向控制中的内环补偿器设计。
25、国际租赁准则变动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26、基于卡尔曼滤波和ahp的航空管制航空器应急指挥效能评估。
27、航空风挡雨刷装置电机设计及控制研究。
28、航空泡沫芯材及夹层结构的太赫兹无损检测研究。
29、含螺栓连接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30、航空发动机叶片关键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31、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32、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通用航空实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33、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表面波纹度特征提取与研究。
34、复合材料先进液体成型技术的航空应用与最新发展。
35、多港联动协同对区域航空物流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
36、用于航空燃油流量测量的v锥流量计的研究。
37、基于多航线产品的航空公司市场价格竞争研究。
38、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39、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价与衰退预测方法研究。
40、南方航空基于价值链角度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一
一、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
(一)税务会计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筹集财政收入,通过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的合法性规定。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并没有对税务会计的原则进行直接规定,而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宏观上对税务会计的基本遵从原则进行规定。当前我国税法中有关税务会计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客观性原则、总体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上是要求税务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中保证客观公正,切不可偏离财务事实,以最终实现财务信息的中立性。因此在进行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时,需要以税法作为出发点,以企业财务现实作为操作对象进行有效核算。总体性原则实质上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时需要考虑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从宏观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税法方面调整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税务会计活动的完整性和总括性。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了遵守会计规范、利用财务会计原则外,需要将遵守税法放到很高的高度。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合乎税法要求,才能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只有灵活运用税法,才能寻找到财务会计筹划的空间,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二)财务会计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原则一般各国都通过了财务会计规范进行规定,因此具有很强的明确性和固定性。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活动中需要对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维护企业相关投资人或者债权人、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可见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进行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才能减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同时提高投融资决策的准确性。而财务会计原则作为企业从事会计活动的基本遵循原则,一般具有以下几点:及时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实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保证时效性,对于会计凭证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必须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切不可拖延至下个期间。因为会计是动态的工作过程,其财务信息也是动态的,如果未能保证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必然造成企业正常业务难以开展。可靠性原则实质上类似于税务会计原则中的客观性原则,即要求财务会计信息是客观公正、可靠的。因此任何财务信息必须记载着相应的真实发生的财务活动,否则必然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难以向企业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财务信息。实质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通过空壳公司或者其他形式进行财务信息核算的方式是尤为财务会计原则的,在日常财务信息核算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和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实质对等。
二、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一)成本计量原则的比较。
一般来说,税务会计原则更多的强调历史成本,而企业的会计准则会更在意资产的价值变化。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应该按照其最初的成本,而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要以发生业务的实际成本来作为计价基础。当企业会计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发生冲突时,税法坚决支持历史成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税法对于该原则的拥护。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况是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弃用历史成本原则,税法对该原则的维护就体现为:如果企业当前资产违背了历史成本,税法会规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来确认和反映相关资产的价值。税法如此强调历史成本原则的主要原因是,征税是一种国家法律行为,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来保证税款征收的合法性。而财务会计准则强调的是公允价值的`理念,当一个企业的资产确认偏离历史成本原则时,可以用可收回金额等资产的公允价值来替代,以此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在财务会计中,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能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凭借该会计报告来做出尽可能正确的投融资决策。与财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截然相反,税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更注重企业的收入确认、成本计量、费用扣除要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要存在合理的因果关系。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对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要尽可能地使使用者有效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融资决策,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帮助。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要能准确核算其收入、成本与费用,税务机关也要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企业的成本、费用是否能扣除,并最终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看出,在相关性原则方面,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差别表现为适用对象的不同。
(三)配比原则的比较。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的成本、费用要能够与企业对应时期的收入进行配比,以此来正确计算企业在该期间的收益,不配比的成本、费用就不能从收入中进行扣除,因为这是影响企业营业净损益的。税务会计对于配比原则的体现主要是在企业所得税中,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承认配比原则,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必须要与同阶段的应税收入进行配比,不能提前扣除,也不能推迟扣除。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的体现,当企业的收入确认的权利发生时,随之也就产生了扣除成本、费用的权利,而企业没有收入确认的权利,与之对应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配比原则在税务会计中作用是,能有效防止企业少计收入,多计算成本、费用,以此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行为。每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有其特定的行业平均成本、费用消耗,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需要考虑其成本、费用消耗率是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营业利润是否低于行业平均。如果企业的营业利润长期过低,则很有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从而产生税务稽查的风险。
三、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也有了更大的用途。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了解了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之后,便可以发现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企业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在认真学习财务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对税法规定进行认真了解,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会计处理水平的目的,最终促进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和谐发展。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二
户籍:湖南-湘潭年龄:26。
现所在地:广东-东莞身高:168cm。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求职意向。
希望地区:广东-广州、广东-深圳、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翻译类-英语翻译。
市场营销/公关类-市场助理/专员。
贸易类-外贸专员/助理。
寻求职位:制造生产行業英語翻譯、客服部、市场营销部助理。
教育经历。
工作经验。
**公司(-10~至今)。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行业类别: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英语翻译岗位类别:英语翻译。
工作描述:负责翻译公司内外部英文/中文邮件,客户来公司参观担任现场翻译员,如果客户对工程师的产品不满意并提出相关需要改进的措施,我要准确及时翻译给工程师,以便不会耽误货期。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行业类别: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英语翻译岗位类别:英语翻译。
帮助工程师翻译客人以邮件方式传来的评语,及时协助工程师采取措施跟进产品及时放产。
产品跟进完毕,以dhl/fedx、ems速递寄给国外客人。
接待my、hn客户,在我厂期间,配合客户进行当场口译翻译给国内工程师。
更新产品排期。
离职原因:私人原因。
项目经验。
担任职位:工程师。
项目描述:跟进奥运车仔混装15款。
责任描述:负责跟进菲林,手喷,移印,装配,做出完整的pp办,寄给客人之后2周,客人复pp评语,再跟进,跟进之后,再给客人确认之后,给车间放产。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英语翻译。
计算机水平:中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熟悉网络知识,能够自如的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各类常见问题。
技能专长:从事翻译工作3年,已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与国外客户沟通流利,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日常工作是接送外籍老板,带外籍老板参观生产车间,在其中架起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翻译解决,帮助工程师翻译客人评语改进相关产品,使工程师跟进产品顺利放产,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熟悉外贸流程,以及外贸函电,电子商务。
语言能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一般。
英语水平:英语专业。
英语:熟练其他:良好。
其他:日語:一般。
发展方向:從畢業至今,從事玩具行業翻譯4年,期間,积累了很多與工程,生產相關的專業術語。
擅长與外國客戶進行流利的口语溝通。有一定语言组织能力。
和外籍老板一起接見客戶,多次谈成合同。
一直以来,我对外贸行业和市场类非常有兴趣,所以在这三年,我努力的学习,积累及吸收相关的知识,因为性格活泼,开朗,擅长与人沟通,所以接受的工作性质可以广一点。
我期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用我所有的热情和智慧全力去开拓,耕耘。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为人真诚,责任心强,性格开朗,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总结,思虑而续进。在工作方面敢于面对挑战;在团队协同方面,有着协作精神呢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善于与人与人之间取得沟通和理解。
更多。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三
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汽车学、物流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车辆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车辆设计制造,汽车运用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交通运输专业在就业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离开了铁路公路地铁就不没什么对口的工作了,就业要看自己的兴趣,你是不安于现状想去闯荡的就不要进这些单位,若你是传统型,认为平平淡淡生活就可以了,可以考虑下进铁路或是在学校当老师。交通运输的就业范围虽然很窄,不过可以从物流,仓储,供应链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范围就可以扩大不少。
交通运输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交通运输类,其中交通运输类共11个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在交通运输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55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530位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39元,其中0-2年工资2999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500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东莞、厦门、成都、佛山、长沙、宁波。
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汽车后市场、交通运输部门、汽车运输企业、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地铁运输部门、轨道运输管理部门、物流企业、汽车制造或改装企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管理、轨道交通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改装维修、试验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1、吉林大学。
2、中南大学。
3、华南理工大学。
4、深圳大学。
5、苏州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
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8、武汉科技大学。
9、合肥工业大学。
10、海南大学。
11、南京农业大学。
12、长安大学。
13、贵州大学。
14、江苏大学。
15、大连海事大学。
16、山东科技大学。
17、内蒙古大学。
18、兰州交通大学。
19、河北工业大学。
20、中国民航大学。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四
学历:大专。
期望工资:12001-0元。
工作年限:3-5年。
工作区域:上海-杨浦。
工作经历:
科之光(乌干达)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驻海外市场推广与翻译。
公司行业:
职位描述:
教育经历:
海南外国语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自我介绍: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自我介绍。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五
2、铁路货场拓展物流服务的模式与实证分析。
3、铁路物流化货场的规划研究。
4、集装箱货场平面设计及货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5、集装箱货场平面设计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济性分布。
6、超限货物专列运行方案决策研究。
8、编组站通过能力计算与分析。
9、编组站运营指标分析。
10、××编组站新建设计。
11、编组站新建设计及到达场能力计算。
12、编组站新建及通过能力计算。
13、编组站新建及驼峰纵断面设计。
14、货运法规管理系统。
15、铁路运输组织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物流的探讨。
16、物流企业的包干物流业务于物流成本模型。
17、铁路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与营销对策。
18、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19、车站日常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20、我国企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
22、客运服务与营销。
23、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
24、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25、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拓展对策。
26、当前铁路客运走向市场的途径探讨。
27、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
28、铁路运输企业货运营销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29、铁路行车安全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31、铁路机车信号信息标准化。
32、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
33、浅谈客运扭亏与营销的关系。
34、铁路行包运输改革研究与探讨。
35、铁路货运如何向现代物流发展。
36、实施营销战略、、拓展运输市场。
37、运输企业基层站段货运营销组合研究。
38、铁路货运站(物流节点)功能的分析。
39、实现铁路货运物流化经营的.途径。
41、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42、铁路调车驼峰调速系统设计。
43、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思路。
44、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探讨。
45、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46、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理性思考。
47、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多发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48、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货运代理发展。
49、浅淡铁路运输营销策略。
50、铁路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的研究。
51、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52、铁路客运实行“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研究。
53、论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
54、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55、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56、铁路筹资多元化前景探讨。
57、铁路多元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58、关于铁路运价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59、铁路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60、构建铁路物流企业联盟的思考。
61、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思考。
62、加快运输企业提供具有物流运作特点的运输服务探讨。
63、铁路工务安全事故成因与管理对策研究。
64、应用iso9000族标准规范铁路安全管理。
6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及管理对策研究。
66、关于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调查。
67、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铁路货运代理发展。
68、以服务营销促进铁路发展。
69、我国铁路旅游业发展对策。
70、大力推进铁路法制化建设。
72、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思路。
74、利用资本市场,加快铁路发展。
75、确立以市场为基点的铁路多经发展战略。
76、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77、关于铁路货物运输代理业发展的思考。
79、合理利用外资加快铁路发展。
80、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81、谈铁路货运站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化。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方向篇十六
内部审计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监督和评价活动,是组织内部的活动,具有客观独立性。想要完成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需要通过内部审计进行评价,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采取合法有效的审核,以此促进组织目标完成,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管理方案。可从社会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明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改善企业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将企业内部制约与防护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如此才可以把内部审计变成真正为企业服务的有效内控机制。
二、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是在经营管理分权制形式下产生的,利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由于对经济监督的需求得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传统的内部审计范围无法达到公司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治理必须要有更先进的内部审计模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出现之后,不断改进内部审计的概念已经是第七次进行再次定义,任何一次定义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为内部审计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内部审计理念从最开始的消极防弊逐步发展到积极兴利,直至如今的价值增值,为企业取得更多的价值。内部审计概念变化展示出人们对内部审计理论理解的逐步深入,是社会对内部审计作用与职能进行深度挖掘的体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开始正式运行,这是内部审计概念发展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事件,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把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与咨询活动,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改善组织经营状况和提高企业价值是其存在的意义,它利用规范化与系统化两种方法,对治理过程与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改进,为组织达成目的提供便利。这次定义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其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咨询服务功能。将内部审计改变为积极以客户为重点的活动,其看中的重点问题是风险管理、控制及其治理,力争更好的提供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与治理过程,体现增值服务功能。第二,提出内部审计着力点。将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扩大,将其工作范围发展至涵盖风险管理、控制与程序治理等多个方面,将内部审计职能的着力点放在“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这些内容上。第三,提高内部审计目标。把组织目标融入内部审计目标中去,对两种进行统一,把内部审计增值及其改善组织运营方面的重点方式方法进行明确说明,展示内部审计对组织的必要作用,即“运用规范的方法和相应的应用系统的,对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的具体细节和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之后进行改善,为组织达成目标努力”。
三、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审部门实施企业内审工作时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因为有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受另外部门的领导管理,如此必然造成企业内部审计无法真正的独立办公。领导可以直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和相关待遇进行调整,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实行监督以及对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评价的时候审计者很难公正对待,存在较多顾虑,无法足够客观的进行经济监督及其检查活动,也无法较好的运用内审机构应有的职能,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企业中内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和企业自身各方面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企业内审的对象也是企业内部部门,极有可能是在同一领导下工作的同事。这时企业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如果在审计时,存在有人说情、打招呼甚至有领导对审计人员公开施压等问题,必然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另外如果当审计决定已经下达之后,一些部门故意推脱不按规定完成,决定无法进行落实,这种情况同样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企业内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
企业的内审部门往往缺乏真正的独立性,一般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企业领导没有给予审计部门应有的权利,二是企业其他部门同样挤压审计部门权限,在方方面面对其进行限制。此外,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他人反感,也无法获得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这些情况造成大部分素质好且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不愿再进行审计工作。还有一部分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自身素质不高,造成工作质量低下,无法将审计工作的本应存在的意义合理展现,无法表现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四)审计法律的环境因素。
我国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缺失,《审计法》与《注册会计师法》是当前已颁布的主要审计法律,其他法律还存在欠缺,《审计法》主要对国家相关审计问题进行规范,《注册会计师法》主要对民间审计问题进行规范。而内部审计对应的法律法规还是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仅仅是规定,还没有真正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这些都造成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内审人员是否起到作用也并不关心。
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第一,聘请素质较高的会计人才需要企业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而企业自身资金不充足,只能雇用一些较低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无法合理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无法将一些会计凭证进行准确并规范的填写,势必引起财务状况问题,会计信息不能展示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情形。第二,企业业主有意想要脱离国家管控,主动要求会计人员采取一些不合规定的方法进行偷税漏税,以此提高企业利润。在运用合理的人力、时间以及费用之内审计人员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同时凭借已知信息给出正确有效的结论,这些都需要财务报表中可以得到正确真实的财务数据。如果被审计单位利用规范外的方法没有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仅仅依靠审计程序无法得出真实有效的审计结论,审计人员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上情况都是提高了财务审计的困难,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性。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
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只是几个人搭伙甚至是个人建立的,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像其他企业那样分离,因此这种企业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企业发展主要受到企业主影响。还有一部分企业仅仅把目光放在业务增长之上,并未将企业内部控制认为是必须的部分,市场营销部门才是这些企业的重点关注部门,财务与内审部门都仅仅为了营销增长服务,并没有形成实际的企业监督控制,内控缺失导致企业办事没有正规的流程和方式。此外还有一部分小规模企业无法将内控制度建立起来,更无从谈起内控制度的其他问题。
(三)审计程序简化质量较低。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得以再次建立,提高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导致中小事务所间的市场竞争变大,更多的事务所只能以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促进业务增长。有些事务所甚至仅收取市场价格的50%,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客户。如果想减少成本投入,那么就只能利用抽查的方法来进行盘点,这样仅仅是库存的一小部分,存在较大的误差,还有的甚至不进行盘点,仅把账表和期末存货盘点表对照查看一下,没有问题就确认财务报表上的存货金额。这样给出的审计结果必然存在质量低下问题。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虽然大部分企业真正建立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而且也是对应自身企业情况按照相关的审计法规制定的,规范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应规章制度,可仍然与完成高质量的审计目标有着极大的差距。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排在前三位的集中在财务审计(占93.5%)、经济责任审计(占85.5%)和经济效益审计(占80.6%),这种制度层面的问题导致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很难真正利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完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可当前大部分企业在职的内部审计人员都缺乏这种高素质人才,因此审计工作很难达到预期要求,没有可以真正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肯定会造成内部审计效果无法达到规定要求。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是财务审计工作想要达到目标的基础。企业必须改善财务组织构成,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对全部资金的支出、回收进行重点监控,采取一定方法加快资金回笼速度,降低资金流失风险。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监督力度,确保法律对企业给出的会计报表与相关会计资料的监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需求程度不同,而且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不同。根据对5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如表1、表2:从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总经理、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需求程度最大,对舞弊信息的需求程度最小。而内部审计提供的财务信息最多、内部控制信息次之,绩效信息最少。所以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信息真实性,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核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可以提供企业管理规范和组织的一些经济活动现有的问题,用来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加强企业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一些小规模企业没有能力建立内审机构,但应该依靠注册会计师来对账目进行审核,发现存在的问题降低风险,增强内部管理力度。有内审机构的企业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寻求外部审计,对关键业务活动进行严格审计,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按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规定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能力。
(三)完善财务审计程序。
一些企业存在缺乏内部控制制度、雇员分工随意、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但因为企业主对企业资产的保护意识,在企业经营重要部分建立了监督控制日常情况,建立了一些可用的内部控制机制。审计人员想要对企业进行审计之前,首要是对内部控制存在合理性和应用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并未存在真实的内部控制,想要降低检查风险到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审计人员必须得到真实审计信息,可以利用实质性测试来完成信息获取。实际审计时,必须将审计方法采取部分改善,提高审计的水平,扩大审计的范围,将工作效率最大化。想要提高财务审计的精确度可以利用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对样本进行调整。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查范围不但包括财务领域,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部分,审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与决策提供帮助,并非仅是对以前的“查错防弊”。财务审计人员必须按照审计范围和目的改变自身工作内容,不能只是将自身放在监督、检查的角色,应该更多的向服务和协助角色靠拢,提高企业内部职能相互协作能力,加强工作职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六、结语。
随着我国企业结构的持续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内部检查促进机构,要保证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其独立性,确立其客观性和权威性,最终确保给出真实的会计信息。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使企业面对市场竞争风险拥有更强的抵抗力,提高企业利润。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会越来越完善,促进企业高效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全林.浅谈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07).
[2]王元英,陈申红.小规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关注的问题[j].财会通讯,2012(z1).
[3]胡晶,魏秀茹.试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j].农场经济管理,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