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优质19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总结是一种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过程,我们应该真实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一
我从小到大,都喜欢一个非物质的东西。就是刀雕。如果让我看到一个水果的话,除了吃掉以外。还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被我用水果刀雕成一个好看的东西。
我最常用橘子雕,因为橘子很软。用刀雕起来,十分容易。比如说;把橘子雕成雪莲状,只需用水果刀,轻轻地把橘子皮分成六等份。再把橘子皮张开,这个雪莲就大功告成了。
怎么样?这个办法不错吧,以后我还会学更多的`刀工。雕出最好看的水果雕。
河北秦皇岛青龙县青龙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朱光照。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二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内容比较浅显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我很重视朗读训练,而且,我也比较注重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在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但是,学生对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却难以理解。还应对此作更深入的讲解。
记得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课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反映了教师的理念仍有待转变。如:问题的探究未够深入,学生的思维仍受着老师的操纵。我想,要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转变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让语文课因每一个富有个性的“我”而精彩吧。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三
1、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教学中许多孩子受到教育,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在课堂中深受感动。我知道这种情感教育不是朝夕之功,短期内有些孩子还会反复,今后,我要把相关的情感教育再融入教学中,让他们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得到升华。
2、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非常好问,提出了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冰心的父亲是谁?文中提到的三个姊妹分别叫什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和本人储备不足等原因,没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告诉他们,课下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相关资资料,看谁搜集的准确,引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
纵观这节课,大体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有些地方完成得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本文是篇散文诗,最好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品味课文。在引导学生读上我还做得不够;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有待提高;在情感升华这个环节中,时间仓促,没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情感教育还不是很到位。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四
一、优点:
1、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教学中许多孩子受到教育,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在课堂中深受感动。我知道这种情感教育不是朝夕之功,短期内有些孩子还会反复,今后,我要把相关的情感教育再融入教学中,让他们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得到升华。
2、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非常好问,提出了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冰心的父亲是谁?文中提到的三个姊妹分别叫什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和本人储备不足等原因,没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告诉他们,课下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相关资资料,看谁搜集的准确,引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
二、不足:
纵观这节课,大体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有些地方完成得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本文是篇散文诗,最好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品味课文。在引导学生读上我还做得不够;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有待提高;在情感升华这个环节中,时间仓促,没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情感教育还不是很到位。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朗读形式单一,课堂上即使再多的朗读,效果也会打折扣,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笔者在教《金色花》时,注重了朗读,形式多样,学生范读,配乐全班读,选择喜欢的段落感情读,男女配合分角色读,然后体会感情,效果很好。因为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另一种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理解内容,品味感情。
在提倡有效教学的当下,教师的有效朗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读出课文的真正味道;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相信它将会将会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通过有效朗读指导,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一定能得到同构共生。让有效朗读指导成为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六
散文诗《冬天》语言优美,用词简练且富有童趣,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还蕴涵着很多自然特征的知识。在《冬天》中,我们欣赏到了作者通过风、雪串联的冬天的画面,以孩子的角度来诠释冬天,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别样的快乐。
1.欣赏散文诗,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学习词汇:纷纷、飘落、白茫茫、乌溜溜、碧绿、芳香等。
3.有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我进行了一个谈话活动:我眼中的冬天。孩子们对于冬天的经验仅仅局限于生活中。大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小草都枯萎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带上了围巾、手套;天气特别干燥……虽然经验有限,但是孩子们有话说、愿意说,整个气氛非常活跃,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非常开放,如:“你眼中的冬天是怎样的”“你觉得诗歌中的冬天是怎么样的`”等等,幼儿想说的欲望非常强,等到这些问题一问出,孩子们马上打开话匣子,说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孩子们各抒己见,活动气氛非常的活跃。活动中,我让幼儿轻轻的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不由得感叹:真美啊;哇,好香的腊梅花啊;可爱的雪人,我也想来堆一个。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演欲也非常强,常常不由得跟着诗歌表演起来。于是,我给了孩子充分的时间来表演,请幼儿来扮演风、雪、小虫子、大松树……幼儿们作出惟妙惟肖的动作,真是太逼真了。新《纲要》说,应该给幼儿创造表现的机会,不管他表演的怎样,应该鼓励。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以一个支持者,来支持、鼓励、引导他们。
最后一个环节,我采用了一个延伸活动。让孩子们跟着快乐的音乐做运动,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做完运动的孩子们非常兴奋,那股兴奋劲好久都不能平息。在我出示ppt时,孩子们的想象的闸门也打开了,对滑雪、滑冰、登山这些运动特别感兴趣,还说出了堆雪人、打雪仗、拉雪橇等等。再具体问他们玩的情形,他们对做过的运动说得非常详细,并饶有兴趣地讲个没完没了的,但对那些比较遥远的、只有从电视上才可以见到的运动只是觉得好玩、新鲜。这些运动,如果让孩子们看看录象,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的!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七
纵观这节课,大体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总体还不错,学生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地方完成得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本文是散文诗,最好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品味课文。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要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但有些学生对朗读没有信心,不敢大胆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在情感升华后,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由于时间仓促,只点评了几个学生仿写的句子,没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情感教育还不是很到位。另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过渡时,衔接得不够好,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以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八
我所讲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散文诗两首》中的《荷叶母亲》,该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授课结束,我受到老师的鼓励、称赞,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评选结果我获得一等奖。
这堂课的亮点主要有:一、课堂开局比较好,在正式上课前,我让曾在校级朗诵获奖的两位男女同学齐诵《慈母吟》,考虑这首诗和本课的氛围吻合,之后我让学生点评他们的朗诵,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全班同学喊出“我自信!我成功!我是最优秀的!”的口号,激励学生自信参与课堂。
由此,我在学生良好状态的情景下导入新课:“一个世纪老人在年轻时曾给她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一个月朗星稀、秋风萧瑟的晚上,你的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思想,你的存蓄,你的言语和我的思想合成一缕缕琴弦,奏出飘渺神奇的音乐,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请问同学们这个老人和她的朋友是谁?”学生能够猜到冰心,但是她的朋友却不能说出,我就询问《金色花》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是泰戈尔。这样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教师诵读《荷叶母亲》,让学生读之前,我配乐背诵了整篇文章,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一定要解读文本,背诵课文就是解读文本,这一点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普遍认为我很下功夫,我总是要竭尽全力,我天资愚笨,只好自己多下点功夫,背诵课文花费了我4个多小时的时间。
三、简笔画的应用,课堂板书我画了一个荷叶护着一朵荷花展现主题,比较直观形象。为了画好荷花和荷叶,我请教了我校的两位美术老师,我掌握了一点技巧以使板书更接近逼真。
四、表现手法“借物抒情”难点的处理。在过渡到这一要点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毋庸置疑这是篇表现母爱的文章,那么怎样表现母爱有新意?我们平时同学的文章常常是“母亲送我去医院,雨中送伞接我上学”等等题材。但是用荷叶比喻母亲新奇,主要是冰心文学素养深厚,莲花这一事物在中国文化里富有传统文化意蕴,冰心对莲花进行联想、想象,用荷叶表情达意,借物抒情,从而达到讴歌母爱的主题。同时板书“借物抒情”,而且我制作课件解释补充了“借物抒情”的特点。
五、课堂比较紧凑。这一点我没有意识到,后来我询问老师时认识这一点。比如,学生读课文时,我让一学生到黑板写下重点字的注音。在学生没有完成时,我同时让学生谈谈读课文的感受,时间安排紧凑。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配乐声音效果不理想,在进行诵读时,所设计的配乐声音声响过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及时调控,主要是自己不够熟练,这以后要做好充分准备,计划赶上变化。
二、课即将结束时,《母亲》的歌曲也没有释放出来,声响又太小,也是我操作不熟悉。结果也没有升华成对母亲的爱。总之,多媒体的使用我没有充分使用好,没有使电教手段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令我惋惜!
三、授课结尾不够完美。最后,看着不多的时间,心底上还是不够镇静,不能从容自如,临时应变。让学生写作可放到课下指导,准备好的语言应展示。
四、我在让学生赏析4—7小节时,曾让学生先赏析精彩之处,再谈自己的疑问。这里,在教学预设时我没有让学生谈自己的疑问,但是,课堂上却让学生谈这一点,但最后,学生的疑问没有展示,这样的细节问题我处理得不够严谨,这以后要注意!
五、前面解释词语时,一个学生解释“荫蔽”说是遮蔽,这说出了本意,但在课文里的意思还应该解释得确切。这个关键的词语在赏析课文时应再深化。
六、我的普通话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是还不够优美,我应继续练习,语文课应该是美丽的语言,不止在语言内容上,还要在形式外壳上。
这堂课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要吸取经验,改正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同时,语文教学要有一种“语文味”,但是我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虽然,我很有激情,语言不错,但是还不够有自然的魅力。只是,我的课比较真诚,稍稍丰富点。我深知老师丰富的语言对学生是一种滋养,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是一种召唤,洋溢着智慧的妙语更是对学生心智的启迪。以后我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我非常感谢薛主任,在他的博客里,我看到一个多彩丰富的世界。杜郎口的教育模式给我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窦桂梅和孙双金两位专家更是给我丰富的指向。而且在这次讲课的体验过程中,我也在自己的博客里向武风霞老师请教了“创新”的问题。我认识到语文要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上才有所创新,细读文本,才能解读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九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在有关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教学中,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而且是在教学中同样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去认识和反映现实,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四个原则即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启迪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特别是在散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应该深入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其健全人格。
(二)优化导入,体验情感。
散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求,让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学习的桥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意境。
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析,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营造意境导入就是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作者笔下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散文以意境取胜,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意境,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要素,所以教师的导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在欣赏过程中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感情铺垫。
散文教学渗透着审美情感和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学习散文不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也不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作一定的感情铺垫,用与作品一致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准备状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初中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领会,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
3.介绍写作背景。
在导入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散文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情感受到时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个性不同等,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和感触。散文中的情体现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时代社会的印记。所以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散文时,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是不行的。课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除参照注解外,读懂这篇文章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创设情境,欣赏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散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同学可能没见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感观上对安塞的腰鼓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积累语感。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特色,偏重议论的散文,语言比较严谨、平实、准确;偏重记叙的散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偏重抒情的散文,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偏重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传神、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除此之外,同一个作家用的语言在不同作品中也不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又洗练自然《绿》的语言则是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散文语言运用的学习,可以丰富积累,增强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这些散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概念辨析》一文中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阅读欣赏。对于不作要求的课文,学生可以采取浏览和略读两种方式,简单了解即可;对于教材的重点文章,就要去精读和阅读欣赏,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语言的过程中加强积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一原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说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坚持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是因为这四种能力存在本质的联系。虽然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先学会听说,然后才会读写,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一种能力常常可以迁移为另一种能力。在听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利用、借鉴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从听中学说,从读中学写,通过听读训练提供的范例,进行各种说写练习,给学生的语感积累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多摘录名言名句,或者好的文章;也可以诵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等,隔段时间就办一个经典美文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比赛,通过这些比赛达到锻炼能力达到积累语感目的。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
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在情感升华后,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由于时间仓促,只点评了几个学生仿写的句子,没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情感教育还不是很到位。另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过渡时,衔接得不够好,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以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范例三人们总说冰心的文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心中漾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散去,又犹如涓涓小溪,或平沙细淌,或曼杨轻拂,或叮咚有韵,或温馨氤氲。这样的诗文,似乎是夜空中的星星,晶莹剔透。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我总在想《荷叶母亲》,荷叶并不美,为何我们的孩子能在淡淡地钢琴声中读得如此声情并茂呢?或许情浓是本文的关键。家庭的和睦、水乡儿女的敏感、母亲的细心都在作者包含深情语言中娓娓而致。特别是文章描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无微呵护和关爱。
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现在只能摸索着走,在摸索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境界。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一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我总在想《荷叶母亲》,荷叶并不美,为何我们的孩子能在淡淡地钢琴声中读得如此声情并茂呢?或许情浓是本文的关键。家庭的和睦、水乡儿女的敏感、母亲的细心都在作者包含深情语言中娓娓而致。特别是文章描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无微呵护和关爱。
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现在只能摸索着走,在摸索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境界。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二
首先关于导入的设计。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我想了好几种导入。
可以从陶渊明无法施展抱负采取了逃避的办法,隐居避世入手;也打算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入手。但最终我选择了从题目理解入手,开门见山地引出所要讲的课文。因为我觉得在45分钟里既要疏通文字,又要将课文分析透彻是很紧张的。于是我决定直接从解题开始。从效果来看,学生一开始愣住了,不知“说”是什么东西,后来在我的点拨之下,记起了《爱莲说》,也就明白了“说”就是说说、谈谈的意思。一开始沉寂的课堂也就活跃了。
但可能因为是公开课,顾忌的比较多,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接下来的.关键字的解释上稍嫌潦草,特别是文末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两个“其”字,我只是简单地肯定了一下学生的答案,简单地说了一下是个反问句,没有问个“为什么”,没有让他们品味揣摩,更没有让他们通过大声朗读来感悟其中的不同。如果这里能再多花几分钟,并且能结合课后练习四来理解“其”的用法,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此也就不会有结尾的松懈了。
关注的第三个细节是作者在文章中语气的变化,这种语气的变化浓缩在几个“也”字上,那怎么让学生通过读这个字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这在当时确实是煞费苦心。最后我试着让几个朗读能力很好的同学来读这几段文字,并且要求读准这个“也”字,其他的同学仔细听,并对朗读的效果进行点评。几个点评得比较好的,我还当面叫学生示范性读出来。学生对作为评委这个角色很感兴趣,点评的水平也是出乎我的意料,原先我一直头痛的问题交到学生手里竟然变得很容易,这确实是我意想不到的,这块环节也成为了这节课的亮点。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三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捧起这篇课文,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首诗,更是一首爱的赞歌。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是要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关爱之情培植及的基础上。所以我就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在:在品读中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我首先以《神笔马良》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轻松的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在学习正文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声情并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以引读的形式穿插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边演边读或边背。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四
一、导入。可以让学生说说关于马的成语和俗语。这一环节较简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紧扣本课的描写对象马,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悟。1、落实生字词。本课生字词很多,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有必要落实。2、找出两种不同状态下马的特征。3、找出作者对这两种马的感情倾向。
三、欣赏评价1、那你喜欢那种马呢?为什么?让学生参与评价,融入文本的感情。2、如果让这两种马在现实生活中不期而遇,它们又会有怎样的交流呢?3、提升本文的主题。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们,与它们和谐地生存在地球上。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五
《金色花》分为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读。先让学生自读,标记生字词,说话句式:我想知道课文句子(字词)的读音。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自选片段朗读,然后在班级展示。后齐读。
第二板块:品。说话句式:我从课文句子(?)读出了(?)。或我觉得(?)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学生能发现“笑嘻嘻”、“新叶”的“新”、“暗暗地”、“悄悄地”、“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落到地上”、“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等词语或句子的妙处。并且用换读法理解“沐浴”(洗澡)、“披”(穿)、“穿过”(走过)、“嗅”(闻)等词语。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摇摆”、“跳舞”、“突然”(删读)、“求”等词语。最后小结,表扬同学们能够用删读法、换读法,从动作、神态、语言,从形容词、动词,从口语、书面语等角度品味语言。整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自读深入,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课堂上,个人展示后没有齐读,学生对文本还不是很熟悉,课堂效果稍弱。
《荷叶·母亲》比《金色花》要难些。但是学生还是能够发现“繁杂”、“菡萏”、“勇敢慈怜”、“淡黄”“欹斜”等美词。教师引导大家欣赏第4段的.色彩美,明确“繁杂”、“繁密”、“不住的打着”、“愈下愈大”等词从正面写雨,“欹斜”、“倾侧”等词侧面写雨;“勇敢”写出荷叶面对大雨的勇敢坚毅,“慈怜”写出荷叶面对红莲的温柔呵护。同学更提出第4段将“白莲”与“红莲”对比,有个同学认为这是反衬。教师顺势发问:“如果写作文《我和我的朋友》,我这样写:‘我向来性格内向,他却喜欢热闹。’这是对比还是反衬?同样的写法,题目换成《我的朋友》,这是对比还是反衬?”这一个知识点老师没有预设,注重了课堂生成。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六
既然是经典诵读,内容的挑选上一定要是经典的,关于母爱的经典诗歌孟郊的《游子吟》是最合适不过了,从古至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起多少游子的共鸣,另外还选了孟郊的《游子诗》以及王清秀的儿歌《妈妈的爱》作为拓展内容。
学贵在质疑。课始,从孩子已有学习经验出发,我选择了白居易的《草》引入课题,从白居易笔下我们感受到草的坚韧和顽强,孟郊《游子吟》中的草又是指的什么呢?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课中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儿子临行前,在昏暗的灯光下连夜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透过古代吴越民间的习俗,让孩子们明白母亲把针线"密密缝"是担心孩子"迟迟归".通过多媒体辅助进一步创设情境透过母亲苍老的面庞、斑白的双鬓、粗糙的双手我和孩子们一遍遍诵读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梦,可惟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师:屋外寒风呼啸,屋外寒气逼心,在微弱的灯光,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从儿子临行前母亲"密密缝"的画面我们切换了到儿子远行后母亲"依堂门"的画面,开始了《游子诗》的学习,透过"萱草"让孩子们知道这朵"母爱之花"的含义所在,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位依靠着堂门焦虑不安、望眼欲穿、满眼泪花地盼望儿归的母亲,从而点名主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的最后通过《妈妈的爱》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中进一步拉近古诗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联系生活找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最后在《妈妈颂》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整节课以读代讲,情感层层递进,课中看着孩子们好几次湿红了眼眶,好几次潸然泪下,我以为这节课到位了,但是教研员听完课后的一句:这节课是让孩子感受母爱感恩母亲呢?还是通过学习古诗来体会诗中母爱之情引发我的思考。纵观本节课,看似内容饱满,情感浓郁,但是主题却不突出,三首诗歌平均用力,听课老师不知道这究竟是一节经典诵读课,还是一节常规的语文课亦或是一节感恩母亲的品德课。整节课情感有余,语文味却不足,因为情浓了势必冲淡了文,孩子们的情感虽然和文本一起产生了共鸣,但是这节课我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引起我的思考。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七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捧起这篇课文,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首诗,更是一首爱的赞歌。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是要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关爱之情培植及的基础上。所以我就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在:在品读中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我首先以《神笔马良》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轻松的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在学习正文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声情并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以引读的形式穿插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边演边读或边背。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八
首先感谢蒋老师百忙之中来听我的课,及时个给我指出了不足,给出了指导和建议,杨宏在这里由衷的感谢您!
说实话,我是很怕被人听课的,特别是推门而入,冷不丁的后面多了一个人,总是感觉不自在。作为新教师,很多时候不自信,感觉压力大,上课会话语哽在喉里,说不出来,舌头也会打结,莫名的紧张,于是经常头脑短路,一堂课上的云里雾里。蒋老师提前一天给我打好招呼,我心里也有点准备,但今天蒋老师来的时候,说实话,没有那么紧张,可能跟蒋老师为人有关系,作为一个语文特级教师,从来一点没有专家的架子,也不会让人觉得她高高在上。
蒋老师在任何时候,给任何人的感觉是和蔼、慈祥、温暖。文明,礼貌,还有对教学的态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蒋老师的到来更多的带给年轻老师成长,以身作则教会大家做人、做事。特别是任何时候都给我们加油鼓劲,让我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自己。于是这一节课,我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还是比较平淡的上下来了,也露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下来,我与蒋老师交流了一整节课。蒋老师很诚恳的指出了我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蒋老师的建议和下来自己的思考,我写了一些反思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我针对教材的解读如下: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一篇散文诗,改版后的人教版里把它和泰戈尔的《金色花》放在一起,作为两篇自读课文。改版后的人教版,教读课更少,但更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所以都有每单元都有两篇学生自读课文。
对于第二单元,从单元导读的要求里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还是比较容易掌握,以抒写亲情为主。本单元的的重点应该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学会把握情感基调,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节奏上面的变化。然后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所以,在备课的时候,《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除了基础的生字词和作者简介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外,我更多的是设置为自主朗读课文,对于两篇抒写母爱的文章,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么就应该把朗读作为教学重点。散文诗,即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具有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总结为: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散文需要多读,诗歌更需要多读,多读才能出味道,但是怎么读,如何读出味道,这是一个难点。
对于朗读,上次看了蒋老师的公开课后,还有蒋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平时教学中有许多语文课许多老师要求第一遍要求读通、读流利,第二遍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这有点不切实际。初步感知课文,不容易把握作者的感情。读出感情这对学生的要求是极高的,首先要有很深的文学积淀,有很广的阅读涉猎,有特领悟能力,才能通过字里行间的字词和语句变化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所以对于第一遍,首先应该读正确,读通顺。首先要能够掌握生字词,知道一些生词的意思。然后读流利,要知道如何断句,该在那个地方停顿,特别是一些长句子,该有节奏。最后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则应该在最后上完文章之后的事情了全面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结构和作者思想感情了,才知道什么地方用什么语气,语调,什么感情。学完一篇课文,我认为再读一遍,两遍都是极其重要的,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听蒋老师的课,我门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时候最需要的是把自己融入到课文,融入到作者,融入到学生中去,才能真正的做好教师的示读,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需要我及时的反思和探索。
以前我把诗歌的学习概括为四个字:读、赏、品、背。最后的背也就是把文章再过一遍了,加深印象,我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散文或者记叙文。如果是文章很长的话当然也是要有选择性的读背,必须是优美的、经典的、自己喜欢的语句才拿出来读背,切不可过多增加学生的负担。
作为才刚毕业的学生,我们也知道,以前老师叫我们背诵的东西现在一点都记不清了,我和一些人交流过这个问题,我发现每个人记忆最深刻的不是课堂里面的知识,而是自己喜欢的课外知识,所以,我认为语文,更多是要学生去阅读,然后自己写感受和体会。写读笔,写感受,写作文。我谬多的去教写作文,开头要求怎么样,结尾要求怎么样,中间要求怎么样,条条框框只会禁锢住孩子的思维,无法发挥想象和自己的才能,于是越来越讨厌作文。
听蒋老师的作文课,那就是抒写自然、真实、真情实感,于是孩子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先让孩子有话可写,爱上写作,然后在适当的教授一些格式和技巧,会使得事半功倍。听蒋老师的作文课,不仅仅是写作文,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做人,懂得文明礼貌,养成学习习惯。无论是蒋老师还是衡老师,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却又一个共同特点,看似波澜不惊,却蕴涵了她们一生的心血,所有的功夫都在细节处,你只要去用心体会,就能知道贯穿整节课的是爱,满满的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有爱的教育,提高的不只是孩子的智商,更多的是情商。教书,更多的还有育人。
也很多时候我们把一篇文章拿来分析得烂了,过度的解读了作者的本意,这是否正确?我曾经有一个困惑,老版的人教版里在《散步》一课中,其中教学目标有一条让初一的学生理解作为中年人的责任,学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没有过质疑。可是我却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我们的学生他们仅仅十二岁啊!作为学思课堂,以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我想他们是读不出来中年人的那种责任感,即使教师明确告诉了他们,但是谁能真正理解?《散步》本是一篇叙事的散文,语言简洁、优美,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亲情的温馨。如果简单一点,那就是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馨和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如果深一点,那么可以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慨和感悟。莫怀戚在20xx年重庆的'一个写作大赛中,有人问他写《散步》时候到底是尊老还是爱幼的问题,他认真的回答,其实我骨子里想写生命。
我想说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时候是不数度解读教材了,其实对于教材的解读,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把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这是不对的,本身,对于文学作品不同人就有不同感受,应该让学生自己起来说感悟,言之有理即可,语文,我认为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在新版的人教版中,对于这点已经没有硬性要求了,如果学生能够读得出来责任,那就讨论,我认为非常好。也让学生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多元的、开放的。
新人教版的教材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圈点勾画进行自主阅读。语文,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用的,所以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语文阅读的积累,毕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很多,自己感悟的东西才会是自己的,老师告诉他们答案,只是老师的思考和理解,我们现在的孩子太缺乏想象力和领悟能力了。
学思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性,拿语文来说吧!备课本上面设置了很多问题,可是到真正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现实情况是学生无法思考到,而且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提出来了,有时候我们也措手不及,解释得很吃力,很苍白,上好一堂课真的不容易。特别是教一个班,一堂课出现了很多问题,可是想改进的时候却不能把课文再讲一遍。
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慢慢体会,慢慢摸索,在实践中去探索,去解决,去总结。里嗦,杂七杂八,胡思乱想,写下了这篇反思,诸多想法、看法也较片面,也不成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当下之急,先改进自己,日积月累,能积攒到一点经验,也争取能够走出去,看一下大千世界,学习到更多。
既然选择了诗和远方,必然风雨兼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散文诗反思总结散文诗反思总结篇十九
刚刚做好了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成绩的汇总表格,我就在想:从期中考试到现在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每个孩子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了多少还是退步了多少?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呢?看着表格我陷入了深思。
我依然还记得,我的学生时代中对于成绩要求最大的可以说是高中阶段。那时候每个月都会有考试,每次的考试我们的老师都会做表格对照我们这段时间的进步和退步。进步的会给予一定的表扬,退步的也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相应的原因,一个挨着一个的去他的办公室说清楚原因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现在的孩子们,我能做的是什么?提醒提醒再提醒,告诉他们小心谨慎努力提高......昨天晚上李智贤的打电话说:老师,我要回老家了。所以后天不能到校领通知书,请老师一定要答应啊!思考了好久,我还是狠狠心跟他说:老师希望你能来!刚好这个时候,他的妈妈打电话来,我跟她说了李智贤的情况——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早上打开手机看到李智贤说:老师,我不回去了!领完通知再回去!
孩子,可能你现在不是很开心的做这个决定,但是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会明白!你的每一次退步老师会比你更着急,同样的你的每一步成长,老师都会为你骄傲和自豪!真的希望你能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