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读后感(优秀19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评价,更是对自己思考能力和情感的一种发泄方式。在写读后感时,要注重情感表达,尽量使自己的情感与读书的感受相呼应。读后感的写作可以适当参考其他读者的观点,但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表达。
马燕读后感篇一
那是寒假的一天,我一个人去书店里闲逛,那几天一直在看有关电脑的书籍。回家时就用眼扫射着摆在书架上的书,向书店门口走去,这时候一本封面为灰黑色的书撞入我的眼睛。因为书名是红色显得格外刺眼,我走过去拿起这本书,上面写了这样“失学女孩感动现代世界的童话”。它就是《马燕日记》,读了之后我的感触多多。
马燕的日记最先发表在法国的《解放报》上,发表以后在法国引起了轰动。因为她的日记让人们了解到世上的真情所在。
这就是她重在有一颗懂得的心,当她做错事被妈妈骂的时候她不会责怪妈妈,因为她知道妈妈是为了她才会受这么多的罪。她是非常的体贴爸爸妈妈,所以她拼命的学习,只为了将来的生活过的好一点,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要再受苦了。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农村的孩子从小做事就是靠自己,很早就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城市的孩子不行,父母给的爱太多了,他们就溺爱了。真的是整天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他们就不会担心他们的将来,现在有父母养你,但是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这些话留给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思考吧。
通过读马燕的日记,我成熟了很多。我知道一切的事情必须靠自己,这样的话就是离开谁也不怕,因为本领在自己身上谁也拿不走。而且我也知道献爱心对别人的帮助很大,因为《马燕日记》很畅销,所以马燕拿出版税的百分之二十五,建立基金会用来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这样的基金会不只是中国有,法国也建立了用来帮助中国的孩子。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能积极的参加各种的献爱心的活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有人在关注他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的爱,让他们感觉到世界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世界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马燕日记》让我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的道理。读过马燕的日记以后,我成长了许多。《马燕日记》是一本教育人的好书。
马燕读后感篇二
宁夏西海固,这里有个女孩叫马燕,她家里没钱给马燕上学,只好让马燕退学,给两个弟弟上学。《马燕轰动欧洲》的故事里是马燕把她的日记合成了一封信给妈妈看,马燕的妈妈最终决定借钱给马燕上学。她拿着马燕的信给别人看,一整个欧洲都被马燕的日记给轰动了,愿意借钱给马燕读书。
在求知改变命运的故事里,马燕的日记在全国出版后,马燕的书费有了五百元,她们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摩托车。马燕还上了大学,她自豪地说:“我们全校前五名都是女生。”我觉得马燕因为想读书而战胜了困难,发表了日记,帮了家里一个通天大忙就是可以有钱读书了,她还轰动了欧洲,把所有女孩子的命运都给改变了。
马燕上了大学,在校园里刻苦学习,我应该学习马燕。虽然马燕家里穷,但马燕把所有的事情都变了,一开始家里穷的家庭,开始有钱起来了。
马燕读后感篇三
大家有没有看过《马燕日记》。可我相信只要读过的一定会深受感悟的。怎么样有兴趣吗?那我就告诉大家马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吧!
马燕从小就想要读书可因家庭困难而不能像其他孩子们一样坐在教室里高声朗读。因此写下了一篇不太长的文章《我想读书》。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你有什么事就说出来把!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这是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都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顾不过来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哪我俩个弟弟呢?妈妈就说你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儿能念书,女孩就不能念书呢?妈妈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上学。妈妈,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学校里学习,读书哪该多好啊!
虽然马燕没有用华丽的词句来修是文章。她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痛苦,马燕想要读书都不能,可有些同学让他读都不读。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好机会,长大了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马燕读后感篇四
《马燕日记》中的马燕,家里有爸爸、妈妈、马燕和两个弟弟五口人,马燕的家乡是在宁夏贫困的山区,贫困的家庭再加上重男轻女,三年级辍过学的马燕又面临即将辍学的命运。但是马燕仍不向命运屈服,努力学习,坚持写日记,所以马燕的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的。
马燕的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每个星期要走很远的路去学校,连一元钱的车费也不舍得花,都是和弟弟走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在学校里经常饿着肚子学习,丢了一支钢笔,都觉得很伤心。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马燕刻苦学习,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她们家的命运。
虽然马燕的故事离我很远,但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以前跟爸爸回老家,看到那里的孩子从上学那一天起,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几里地的学校去上学,每天要在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土路上来回好几趟,遇上下雨、下雪天,就得使劲推着自行车。学校里夏天没有风扇,冬天没有暖气,小手小脸都冻烂了,只有语文和数学,没有英语、美术和音乐,虽然不像马燕那样艰苦,但和城市的条件没法比。
可我自己,窗明几净的`教室,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玩着心爱的玩具,读着有趣的课外书,还时而去吃肯德基,时而看电影,与马燕和农村的孩子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却不知道珍惜,上课时和同学老说话,不注意听课,课后也不认真复习,还不知道爱护自己的东西,丢过的铅笔和橡皮不知道有多少呢,就连钢笔都不知道弄坏了多少支了,妈妈为此批评我,我觉得妈妈真唠叨,一支铅笔也就几毛钱。以后我要向马燕学习,改掉我的坏毛病,珍惜我所拥有的,好好读书。
马燕读后感篇五
为什么感到自责呢?因为马燕住在贫困的西海固,每年他妈妈只能赚几百块,比起全中国的好几千,和上海的三万多截然不同。瞧,除了在县城考试的35元,一次花的最多的也就是两块钱,看看我们,一份点心就要花四五块钱,真是自愧不如啊!
马燕日记主要讲了封面上的那几个字“失学女童的人生传奇,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马燕日记写得很真实,描写了西海固苍凉凝重的独特风情。马燕是把日记看成是自己的真心朋友,而我们呢,却把日记看成是一大问题,真是感到惭愧。
马燕就是靠着这些真实的日记感动了韩石,感动了韩国,感动了全世界!我们呢?就只有默默无闻地站着,望着马燕成才吗?不,我们也要学习马燕的精神!
马燕读后感篇六
我觉得马燕非常可怜,家里很穷,平时连肚子都吃不饱,所以她在三年级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帮助妈妈做家务。可是妈妈不忍心马燕这么小就没有学上,就借钱供她上学。马燕平时除了上学,还要给两个弟弟做饭,还得喂一头毛驴。漫长的两年过去了,她要和大弟弟去镇上上五年级,但是家里实在无法供养她和弟弟两人上学。幸运的是,正要决定她命运的时候,韩叔叔和何阿姨帮助了她,重新回到学校。不久,马燕成为了村子上的`第一个女初中生。后来马燕还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帮助了更多的女孩上学。
马燕的生活多么艰难,可是她从不害怕,勇敢的克服困难,她这种坚强不息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马燕读后感篇七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马燕日记》。马燕,一个生活在宁夏山区的女孩,偏僻的村庄,贫瘠的土地,窘迫的家境,让贫困的她多次面临失学,艰辛的生活让她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她坚持记日记,把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真实的记录下来,用她稚嫩的文字从心底发出了渴望接受教育的呼喊。
因为没有钱,马燕不能花一元钱坐手扶拖拉机去学校,二十公里的崎岖山路,深一步浅一步的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因为没有钱,马燕在学校基本是没有菜吃的,晚饭只有吃家中带去的干硬的馒头,甚至常常没得吃;因为没有钱,马燕的妈妈默默忍受着多年来艰苦劳动带来的疾病的痛苦,踏上采发菜的路,赚取微薄的收入;因为没有钱,马燕家付不出70元一年的学费,作为女孩子,马燕再次面临失学。
马燕用日记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爱。她在日记中写到:
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
我再也不能像他们(爷爷奶奶)一样,一辈子就是下苦,吃了再下苦。
今天下午我写日记的时候,找我的钢笔,可是它不见了。我的心都碎了。
马燕的痛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上学的儿子无法想象的,对他来说马燕的故事更像是现代童话,他无法理解还有这样的贫穷,这般的无奈。又何止是儿子无法想象呢,当我们周围的高楼日益增多,汽车在城市拥堵,超市人流攒动,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多年的自然灾害饥寒交迫;当我们正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贫困失学而早早嫁为人妇。
当读完《马燕日记》,心中感触颇多,马燕可以说是西北偏远山区大多数孩子的代表,他们无比向往读书,期望脱离贫困,但对于女孩子来说,读书似乎更是一种奢望,当地大多数女孩子只读到三年级就缀学了,十四五岁结婚生孩子。马燕的三本日记改变了她的命运,因此成立的“帮助宁夏孩子基金会”帮助了更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马燕日记》在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畅销,马燕把25%的版税捐赠给同样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很为马燕感动,因为贫穷并没有泯灭她的追求,正是她的抗争使她和更多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也伸出温暖的双手,哪怕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们吧。
马燕读后感篇八
大家有没有看过《马燕日记》。可我相信只要读过的一定会深受感悟的。怎么样有兴趣吗?那我就告诉大家马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吧!
马燕从小就想要读书可因家庭困难而不能像其他孩子们一样坐在教室里高声朗读。因此写下了一篇不太长的文章《我想读书》。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你有什么事就说出来把!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这是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都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顾不过来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哪我俩个弟弟呢?妈妈就说你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儿能念书,女孩就不能念书呢?妈妈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上学。妈妈,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学校里学习,读书哪该多好啊!
虽然马燕没有用华丽的词句来修是文章。她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痛苦,马燕想要读书都不能,可有些同学让他读都不读。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好机会,长大了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燕翔洞导游词范文。
关于燕的成语大全。
盐淹燕眼绕口令。
一个“燕脂”解人难。
茶马古道导游词范文。
“我与燕大的故事”征集启事。
“巴渝名家问云燕”征文大赛启事。
马燕读后感篇九
最近几天,应儿子的要求抽时间和他一起阅读了一本《马燕日记》的书。读完这本书,感触颇多。马燕出生在宁夏山区的一个女孩子。由于家庭困难,上小学以后就辍学在家,这期间,她将在新的生活点滴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她的日记给人真实,文章里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很大的篇幅,甚至有的只有一句话,但是她能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这本日记,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西部大多数农村家庭女童渴望知识的真实状况。作为一名家长,在读完这本书后,感到有许多东西在我们的今后教育小孩方面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我们教育小孩有时未必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在提供较好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的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好作风。
马燕读后感篇十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马燕日记》。文中写的是一个宁夏的女孩,她的名字叫马燕。马燕非常热爱学习,可是她的家里太穷了,没有钱来供养她上学,马燕的内心很痛苦,可是她还是不放弃学习。
马燕的生活特别苦,早饭只可以吃一个馒头,而且连蔬菜都不舍得买,晚上也总是饿肚子。平常,马燕每个星期只回家一次,她的家和学校相距20多公里,而且还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为了省下车费,马燕都是一步一步花上好几个小时走回家。每当我想起马燕不管是在夏日炎炎,还是在冰天雪地里都要走这条路,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读了马燕的日记,我很佩服她,她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马燕读后感篇十一
读《马燕日记》有感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马燕日记》。马燕,一个生活在宁夏山区的女孩,偏僻的村庄,贫瘠的土地,窘迫的家境,让贫困的她多次面临失学,艰辛的生活让她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她坚持记日记,把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真实的记录下来,用她稚嫩的文字从心底发出了渴望接受教育的呼喊。因为没有钱,马燕不能花一元钱坐手扶拖拉机去学校,二十公里的崎岖山路,深一步浅一步的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因为没有钱,马燕在学校基本是没有菜吃的,晚饭只有吃家中带去的干硬的馒头,甚至常常没得吃;因为没有钱,马燕的妈妈默默忍受着多年来艰苦劳动带来的疾病的痛苦,踏上采发菜的路,赚取微薄的收入;因为没有钱,马燕家付不出70元一年的学费,作为女孩子,马燕再次面临失学。马燕用日记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爱。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我再也不能像他们(爷爷奶奶)一样,一辈子就是下苦,吃了再下苦。今天下午我写日记的时候,找我的钢笔,可是它不见了。我的心都碎了。你们也许会笑,一支钢笔,还值得你去伤心吗?你们不知道这支钢笔的来历,是我两学期积攒的零花钱,没有花,就买了它。我看别的同学每人有两、三支钢笔,而我连一支都没有,我就忍不住买了一支。这支钢笔的苦处其实就是我的苦处。母亲给我零花钱的原因,是我一天到晚只能吃到两顿黄米饭,她给我钱就是让我买几个馒头吃。我硬是挨饿,把钱给积攒下来了。为了这支钢笔,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它让我学会了什么是艰苦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生活。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母亲。可是我令母亲失望了。我真没用,还在学校里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如今连女中都没有考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马燕的痛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上学的儿子无法想象的,对他来说马燕的故事更像是现代童话,他无法理解还有这样的贫穷,这般的无奈。又何止是儿子无法想象呢,当我们周围的高楼日益增多,汽车在城市拥堵,超市人流攒动,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多年的自然灾害饥寒交迫;当我们正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贫困失学而早早嫁为人妇。当读完《马燕日记》,心中感触颇多,马燕可以说是西北偏远山区大多数孩子的代表,他们无比向往读书,期望脱离贫困,但对于女孩子来说,读书似乎更是一种奢望,当地大多数女孩子只读到三年级就缀学了,十四五岁结婚生孩子。马燕的三本日记改变了她的命运,因此成立的“帮助宁夏孩子基金会”帮助了更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马燕日记》在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畅销,马燕把25%的版税捐赠给同样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很为马燕感动,因为贫穷并没有泯灭她的追求,正是她的抗争使她和更多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也伸出温暖的双手,哪怕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们吧。
马燕读后感篇十二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妈妈读后感:
含泪读完了孩子推荐给我的《马燕日记》,和孩子一起接受着爱和感动,感动于马燕对读书的无限热爱,贫困没有摧垮她对知识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进取;感动于马燕妈妈为孩子的艰辛付出,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没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疾病缠身,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艰辛劳作,执着地供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读书;更感动于国际友人对马燕及"马燕"们失学儿童的无私帮助,大爱无疆,在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女孩重返校园,爱心,使这个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最为感动的是马燕有一颗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无偿地捐献出去,帮助他人,这便是爱的良性循环。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分享情愫,同感动,共成长。
马燕读后感篇十三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含泪读完了孩子推荐给我的《马燕日记》,和孩子一起接受着爱和感动,感动于马燕对读书的无限热爱,贫困没有摧垮她对知识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进取;感动于马燕妈妈为孩子的艰辛付出,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没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疾病缠身,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艰辛劳作,执着地供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读书;更感动于国际友人对马燕及“马燕”们失学儿童的无私帮助,大爱无疆,在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女孩重返校园,爱心,使这个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最为感动的是马燕有一颗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无偿地捐献出去,帮助他人,这便是爱的良性循环。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分享情愫,同感动,共成长。
马燕读后感篇十四
《马燕日记》读后感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马燕日记》,《马燕日记》读后感。马燕家住在宁夏山区,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辍学了一次。她妈妈不忍心看着马燕这么小就在家里忙里忙外做家务,纯粹变成一个劳力,于是跑东跑西好不容易借钱交了学费,这才让马燕重新回到学校。马燕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五年级时马燕又一次面临辍学,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来她们这里考察的两位好心人,通过他们的支付帮助,马燕终于顺利完成了学业。读完这本书,我受到很多启发。马燕家虽然很穷,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抱定一个梦想: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这个梦想她每天都在努力,与她想比,我觉得很惭愧。我们不愁穿不愁吃,还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没有马燕那么努力刻苦。
其实这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如果离开了父母,我们就失去了一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因为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得过且过,马马虎虎,成绩稍好一点就洋洋得意,马上松懈下来;成绩下降了,又赶紧抓一抓。总之,缺乏长远目标,缺乏人生梦想。
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梦想当一名宇航员,只是没有坚强的意志来推动我朝着梦想前进。读了这本书,我要向马燕学习,把自己的梦想作为人生的动力,更加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长大了,飞向蓝天,为祖国的宇航事业作贡献。
马燕读后感篇十五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马燕日记》,文中写的是一个生活在西部农村女学生马燕的日常生活。马燕很喜欢学习,不放弃学习,当她得知因为家里很贫穷,没有钱来供养马燕上学的时候,她的内心非常痛苦,要不是马燕的老师看马燕学习很好,很希望上学,免她一半的学费,可能马燕早就退学了。
马燕的生活非常苦,因为家里穷,早饭只能吃一个馒头,中午只能吃一个碗米饭,就连一毛钱的蔬菜也买不起,晚上通常也吃不饱。平时马燕在学校,每星期回家一次,马燕家离学校有20多公里,而且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路要花四至五个小时,这条路拖拉机代替了出租车,车票只要一元钱。但对于马燕来说,一元钱太贵了,根本坐不起。不管是下雪、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马燕都要走这条有长又险的山路。
读了马燕的日记,让我感到钦佩她,她的日记写的很真实,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而且能坚持天天写。
马燕在日记中经常写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出息。
我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长达后为国家做出贡献。
马燕读后感篇十六
导语:《马燕日记》日记讲述了一个西部乡村女学生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对自己可能辍学的担心,妈妈不让她上学造成的痛苦,以及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
书,读完这本书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马燕生活在宁夏自治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生活非常艰苦,艰苦的让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两加起来年收入只有四百元,马燕一年到头不换一件衣服,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以山芋为主,要是吃一顿好的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还有家里生活用的水都要到很远的山沟里挑。就连马燕七元的学费有时都不能按时交。那里的交通很不发达,只有自行车,马车,拖拉机是他们的出行工具,其他什么都没有。马燕每天上学都要走四五个小时,而且全是像紫金山的山路一样,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天一下雨,那多危险啊!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连一件玩具都没有,唯一好玩的玩具就是废弃的汽车轮胎,每天滚来滚去,玩得非常开心。
而我呢,每天好吃好喝,穿着时髦好看的衣服,夏天热不着,冬天冻不着,衣食无忧。爸爸妈妈的收入比他的家庭高出许多,我的要求和愿望都能满足,而且学校就在家门口,只要走几步就到了。还有一些家庭有汽车,他们的孩子都是用汽车来接送,对于马燕来说想都不敢想。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供我读书学习,而我却不好好学习,跟马燕比起来真是太惭愧了,站在她面前感觉我太渺小了,而马燕太伟大了。
读完这本书,我想,像马燕这些成千上万穷孩子的故事,让我们同情,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那是寒假的一天,我一个人去书店里闲逛,向书店门口走去,这时候一本封面为灰黑色的书撞入我的眼睛。因为书名是红色显得格外刺眼,我走过去拿起这本书,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失学女孩感动现代世界的童话”。它就是《马燕日记》,读了之后我的感触多多。
马燕的日记最先发表在法国的《解放报》上,发表以后在法国引起了轰动。因为她的日记让人们了解到世上的真情所在。
这就是她重在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当她做错事被妈妈骂的时候她不会责怪妈妈,因为她知道妈妈是为了她才会受这么多的.罪。她是非常的体贴爸爸妈妈,所以她拼命的学习,只为了将来的生活过的好一点,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要再受苦了。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农村的孩子从小做事就是靠自己,很早就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城市的孩子不行,父母给的爱太多了,他们就溺爱了。真的是整天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他们就不会担心他们的将来,现在有父母养你,但是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这些话留给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思考吧。
通过读马燕的日记,我成熟了很多。我知道一切的事情必须靠自己,这样的话就是离开谁也不怕,因为本领在自己身上谁也拿不走。而且我也知道献爱心对别人的帮助很大,因为《马燕日记》很畅销,所以马燕拿出版税的百分之二十五,建立基金会用来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这样的基金会不只是中国有,法国也建立了用来帮助中国的孩子。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能积极的参加各种的献爱心的活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有人在关注他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的爱,让他们感觉到世界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世界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马燕日记》让我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做人的道理。读过马燕的日记以后,我成长了许多。《马燕日记》是一本教育人的好书。
马燕读后感篇十七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叫《马燕日记》的书,读完这本书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还有她的生活条件艰苦的让我惊叹不已!
马燕生活在宁夏自治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生活非常艰苦,艰苦的让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两加起来年收入只有四百元,马燕一年到头不换一件衣服,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以山芋为主,要是吃一顿好的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还有家里生活用的水都要到很远的山沟里挑。就连马燕七元的学费有时都不能按时交。那里的交通很不发达,只有自行车,马车,拖拉机是他们的出行工具,其他什么都没有。马燕每天上学都要走四五个小时,而且全是像紫金山的山路一样,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天一下雨,那多危险啊!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连一件玩具都没有,唯一好玩的玩具就是废弃的汽车轮胎,每天滚来滚去,玩得非常开心。
而我呢,每天好吃好喝,穿着时髦好看的衣服,夏天热不着,冬天冻不着,衣食无忧。爸爸妈妈的收入比他的家庭高出许多,我的要求和愿望都能满足,而且学校就在家门口,只要走几步就到了。还有一些家庭有汽车,他们的孩子都是用汽车来接送,对于马燕来说想都不敢想。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供我读书学习,而我却不好好学习,跟马燕比起来真是太惭愧了,站在她面前感觉我太渺小了,而马燕太伟大了。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位法国中学生克拉利丝看完这本书说过的一句话:“,马燕强烈的求学欲望,令人肃然起劲和敬佩。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认识到,他们能去上学有多么幸运啊!”又然我想起一位专家说过的话:“马燕成千上万穷孩子的故事,让我们同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这真是一本感人的书啊!
马燕读后感篇十八
那是寒假的一天,我一个人去书店里闲逛,那几天一直在看有关电脑的书籍。回家时就用眼扫射着摆在书架上的书,向书店门口走去,这时候一本封面为灰黑色的书撞入我的眼睛。因为书名是红色显得格外刺眼,我走过去拿起这本书,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失学女孩感动现代世界的童话”。它就是《马燕日记》,读了之后我的感触多多。
马燕的日记最先发表在法国的《解放报》上,发表以后在法国引起了轰动。因为她的日记让人们了解到世上的真情所在。
会担心他们的将来,现在有父母养你,但是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这些话留给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思考吧。
通过读马燕的日记,我成熟了很多。我知道一切的事情必须靠自己,这样的话就是离开谁也不怕,因为本领在自己身上谁也拿不走。而且我也知道献爱心对别人的帮助很大,因为《马燕日记》很畅销,所以马燕拿出版税的百分之二十五,建立基金会用来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这样的基金会不只是中国有,法国也建立了用来帮助中国的孩子。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能积极的参加各种的献爱心的活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有人在关注他们,让他们也感觉到世界上的爱,让他们感觉到世界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世界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马燕日记》让我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做人的道理。读过马燕的日记以后,我成长了许多。《马燕日记》是一本教育人的好书。
马燕读后感篇十九
看到马燕的故事,觉得很神奇,也很感动。故事要从2000年左右说起,一个在中国贫穷小山村的小女孩因为在日记里表达自己对上学的强烈渴望,吸引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捐助,重返校园。
或许这样神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只有足够强烈的渴望才能创造奇迹。
从五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小姑娘,日记中流露出她对读书和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渴望,还有她深深的感恩之心,所以才会如此幸运,因为这本《马燕日记》,她重返校园,还帮助了很多像她一样的女孩子。
说真的,我们的条件没有她那么艰苦,想想她,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为了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努力。
《马燕日记》的第一部分是小学生的流水账,几乎都是日常琐事、生活点滴,看到第二部分,才明白是到了亮点,这是初中生的手笔,不再是单纯的流水账,更有文采,也更有思想。而看到马燕上大学,走出国门的部分,才真正看到了精彩之处,她能更详细的描述她的心路历程。
虽然这个女孩出生在贫瘠的农村,条件艰苦,但因着她强烈的渴望,不仅没辍学,反而能感召到爱心人士为她助学,甚至靠日记出版的版税供养她整个家庭和其他失学儿童。
命运对她是残酷的,出生在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但同时命运又是垂青她的,因为即使是现在,出国留学对普通人而言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10年前。或许只有在你努力拼搏后,上天才会真正给你收获。
越到后来,我越能体会到她的感恩之情,发自内心的感恩,而且特别的单纯,只有读书、学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没有其他的功利心。文中她因为不停被记者采访影响到学习而心生烦恼,只想安静读书。甚至在录节目时被主持人反复问到她的想法时,没有其他,就是读书。
而且让我也有一种感受,虽然马燕生活贫穷,但实际上她是沐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外,由于读书是由好心人士捐助的,她收获了无数善意、真诚的爱;在家里,她也收获了父母的爱。
虽然因为经济贫穷,她的父母也时常争吵,但是从她的字里行间,我还是能感受到她父母是非常相爱的。因为她妈妈会因为爸爸牙齿不好说自己只喜欢吃骨头而把吃肉的机会让给爸爸,而爸爸其实明白妈妈的心思,所以即使是一块肉让他先吃,他也只会吃一点点,然后把剩下还很大块的肉都留给妈妈。她妈妈性格要强,爸爸生性木讷,但是每次争吵时都会让着妈妈。
我觉得一个男人并不会因为性格的原因选择退让,而真正让他这么做的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爱,马燕的爸爸很爱她的妈妈。即使是在那个包办婚姻的年代,她父母的结合也有爱的成分,所以相爱的父母也能给到子女足够多的爱。
所以我觉得马燕是幸运的孩子,收获这么多的爱,哪怕成长过程中经济是窘迫的,但是精神是富足的。这一点非常可贵,也让我体悟到一点:养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是金钱,而是爱。我们真正能够给予孩子的,除了金钱,还有很多。
看完这本书,深深的感动,她的故事就像传奇,虽然她的日记能被自己的妈妈送给外国记者,甚至能被出版都是偶然事件,但是她的努力和从未停息的渴望让这些变得必然。
从未停息的渴望,永远都是最强的动力。特别佩服她,这样一位勇敢、坚强,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女孩,祝福她的人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