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热门14篇)
写读后感是一种反省和思考的过程,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高质量的读后感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和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一
读完《歌德谈话录》,颇受感动,使我全身心的受到一次洗礼,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其中,最让我震撼的部分有爱国、人生、信仰、文学、艺术。
《歌德谈话录》中提到“还有一点,什么叫做爱国,什么才是爱国行为呢?一个诗人只要能毕生和有害的偏见进行斗争,排斥狭隘观点,启发人民的心智,使他们有纯洁的鉴赏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感,此外他还能做出什么更好的事吗?还有比这更好的爱国行动吗?向一位诗人提出这样白费力的不恰当的要求,正像要求一个军团的统帅为着真正爱国,就要放弃他的专门职责,去卷入政治纠纷。一个统帅的爱国就是他统帅的那个军团。他只要管直接与他那个军团有关的政治,此外一切都不管,专心致志地去领导他那个军团,训练士兵养成好的秩序和纪律,以便在祖国处于危险时成为英勇的战士,那么,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爱国者了。”他叙述了一位诗人所持的爱国观点,直接而又铿锵地表明了他对爱国思想的理解。
歌德说“在人类的天性中,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这股不可思议的力量也会为我们准备退路,在我的生命旅途中,曾经数次含泪入梦,届时,梦中会浮现善良的一面,安慰我、鼓舞我,使我在第二天早上又朝气蓬勃、神气活现地再度快乐起来”使我感触很深,他运用那优美的语言,相诗一样的流露到我的心灵深处,他其中的哲理,让我有像啃骨头那样的感觉,越嚼越有味道,是啊,人生自然何尝不是这样。
它不变的速度,吸引人类贪婪的眼睛,但自然往往又展示一种可望不可攀的魅力,而并不是自然的一切表现的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图固然总是好的,但是使自然能完全展示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
同时,歌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他说:“探测宇宙的活动,非人类的能力所及,理解万物的奥妙,也非人类在小小的空间内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费努力。因为人的理性与神的理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人根本无法左右神的理性”。他认为人不可能探测认识宇宙,世间存在着神,人无法左右神,这是一种唯心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使我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正内涵。每个人都有缺点,歌德也不例外,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你的不足就是你没有缺点。我觉得这很能说明歌德是伟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仅仅因为他的话语大半都使用的是优美的字眼来修饰,我更爱他的思想。他曾说:“世界是宽广、美丽的,但是我却由衷地高兴自己拥有一个小庭园,这个庭园虽小,却是自己的庭园,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园丁的灌溉。倾心于自己庭园的人,拥有名誉、快乐与喜悦”。他这简单的百来字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多时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钱,不要太高的地位,因为那样也不一定能快乐,同时,人是贪婪的动物,再多的钱和再高的地位也满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个美丽舒适的小庭园,它里面有着喜悦快乐就够了,他的那段话几乎说出了我的心声。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却有希奇古怪,他们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当现实与他们想像相背驰时,一切的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虚无缥缈、苍白无力。歌德说:“人真是深不可测,他们希望神对待他们如同自己同辈一样,得到最高的存在。如果不如他们所愿,神、爱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此时,神对人类,尤其是对每日赞美神的圣职人员而言,知识一句空话,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赞美神,心中却毫无敬仰之心。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伟大力量,而嘴巴却不能说话时,也无法以敬畏的口吻称呼神的圣名。”神---不在于人语言与否,而在于人的内心,它是一种虚幻的形象,是处于迷途中人儿的精神支柱,一种信仰而已。是由心去感悟的。
一本好书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品味,《歌德谈话录》就是我生命中的这本书。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二
在上周六的时候,叔叔带我读了一本德国作家的经典作品。这本作品的名字叫做《歌德谈话录》,这主要讲述了哥德这位伟大人物在他晚年的时候的一些言行举止和表达的思想,虽然说这本书并不是歌德所写的,但是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歌德那无处不在的魅力。对于德国来说尤其是在文坛方向,歌德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其实我一开始对这些并不是很懂,我的叔叔非常喜欢文学而且对西方文学有着很深的见识。
他告诉我歌德是德国的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其实从谈话录的内容里面就可以看到歌德说的话都会具有很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欧洲好像每个国家都喜欢不同的主义文学,比如说法国人喜欢浪漫主义,即使到现在我们也都知道法国人是最喜欢浪漫的,德国人喜欢的是经典主义,英国人喜欢的是实用主义文学。实用主义文学就是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大自然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除了这三个典型国家以外,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还有一些不同的文学,比如说北欧东欧等等。歌德在当时用一种非常诙谐幽默的话语,道破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实歌德并不只是一位作家而已,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本书就是在歌德的指导下才撰写完成的,里面还包括了这位伟大的人物,对自己国家甚至是世界的经济文化的分析。在这里面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都是比较看的透彻的,里面说的话可以说任何一句都能够让人终生受用。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非常的深奥我一时半会儿还是看不懂的。但是这里面的思想却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好处。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购于天津,那是1983年。没想到读完它却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然而,十年后还能让人这样有兴趣地读下来,本身就证明了它的价值。
其实还不止于此。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个半世纪还多,他的言论能够流传下来,并能给人们以启迪,的确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在读的过程中,见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认为极为深刻的东西,我就用笔画上记号。有的是对人生的见解,更多的是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特别是关于诗的思维和创作。也是因为我对这方面特感兴趣。
读这本书,研究歌德有用。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不能说他谈的一切都是真理。但从我的感觉,却是到处都有着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他集多年的思维探索的结晶。
我们往往从伟人的一句普通话悟出一个道理,正说明他的这句普通话是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只是不是以刻意的形式表现罢了。
收获很大,不一一列举了。
有时间还可以读,还会有新的收获。
这个谈话录是德国艾克曼辑录的,我国美学家朱光潜译的,主要是关于艺术方面的谈话。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四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本站省略18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老人的智者之言。?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2017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2017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人们应该感谢作者爱克曼的辛苦劳动,他用谦逊的献身精神给世人记录下了歌德这位伟大人物的一言一行。
读这本谈话录,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购于天津,那是1983年。没想到读完它却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然而,十年后还能让人这样有兴趣地读下来,本身就证明了它的价值。其实还不止于此。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个半世纪还多,他的言论能够流传下来,并能给人们以启迪,的确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在读的过程中,见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认为极为深刻的东西,我就用笔画上记号。有的是对人生的见解,更多的是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特别是关于诗的思维和创作。也是因为我对这方面特感兴趣。
读这本书,研究歌德有用。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不能说他谈的一切都是真理。但从我的感觉,却是到处都有着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他集多年的思维探索的结晶。我们往往从伟人的一句普通话悟出一个道理,正说明他的这句普通话是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只是不是以刻意的.形式表现罢了。
收获很大,不一一列举了。有时间还可以读,还会有新的收获。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六
歌德的思想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他说:“探测宇宙的活动,非人类的能力所及,理解万物的奥妙,也非人类在小小的空间内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费努力。因为人的理性与神的理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人根本无法左右神的理性”。他认为人不可能探测认识宇宙,世间存在着神,人无法左右神,这是一种唯心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使我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正内涵。每个人都有缺点,歌德也不例外,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你的不足就是你没有缺点。我觉得这很能说明歌德是伟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仅仅因为他的话语大半都使用的是优美的字眼来修饰,我更爱他的思想。他曾说:“世界是宽广、美丽的,但是我却由衷地高兴自己拥有一个小庭园,这个庭园虽小,却是自己的庭园,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园丁的灌溉。倾心于自己庭园的人,拥有名誉、快乐与喜悦”。他这简单的百来字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多时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钱,不要太高的地位,因为那样也不一定能快乐,同时,人是贪婪的动物,再多的钱和再高的地位也满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个美丽舒适的小庭园,它里面有着喜悦快乐就够了,他的那段话几乎说出了我的心声。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却有希奇古怪,他们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当现实与他们想像相背驰时,一切的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虚无缥缈、苍白无力。歌德说:“人真是深不可测,他们希望神对待他们如同自己同辈一样,得到最高的存在。如果不如他们所愿,神、爱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此时,神对人类,尤其是对每日赞美神的圣职人员而言,知识一句空话,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赞美神,心中却毫无敬仰之心。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伟大力量,而嘴巴却不能说话时,也无法以敬畏的口吻称呼神的圣名。”神---不在于人语言与否,而在于人的内心,它是一种虚幻的形象,是处于迷途中人儿的精神支柱,一种信仰而已。是由心去感悟的。
一本好书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品味,《歌德谈话录》就是我生命中的这本书。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七
歌德《歌德谈话录》是一部漫谈式的语录体著作,谈话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它以一种交谈的方式真实地记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其中尤以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最为人称道。
在歌德生活的时代,有人认为诗人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只有孤独的作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对此,歌德认为,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需要的不是闭门不出地咀嚼孤独,而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切交往以及作家之间的密切交流。在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的相互交往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和满足。
建立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面对自己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歌德认为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认识自己民族的特点,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这样才能使它保持这些特点并且通过这些特点同它交往……一个真正的、全面的宽容应做到如何使每一个别的人和民族的特点能够自己保持下来,因为他们确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因此而显露出来,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据此,歌德认为,文化产品将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并且确信普遍性的世界文学将要形成。他说:“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喜欢环视四周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来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
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歌德强调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同时又主张各民族文学相互了解、相互吸收。吸引外国优秀文学的创作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学,歌德自己是有深切体会的。他曾对爱克曼说:“中国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山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这番感慨是他读了中国传奇后所发的。他也曾说过:“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给我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说完我的修养来源,这是说不完的,也没有必要。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l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谈话录》中除上面所说的主要内容外,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如关于文学欣赏和修养问题,关于艺术描写问题,关于画家的优劣问题,等等。歌德博学多才,他谈天说地,论古道今,书中还有许多关于自然科学、历史、哲学、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恩格斯对歌德做过一个精辟的评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歌德是具有多种两面性的复杂人物,必须了解歌德所处时代的德国状况和他本人的修养才能全面认识他。
《歌德谈话录》是一部关于文艺、美学理论以及哲学、政治等理论的读物,它是知识含量很高的一本书。但是从这种理论化的语言中,我们仍然可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思想文化巨人栩栩如生的形象。是爱克曼的精心记录,让这本深奥的理论著作有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本书是爱克曼记录的歌德的谈话,形式不拘一格。全书共十章,选录了歌德从1823年到1832年的部分谈话,每一年度为一章,每一章下面的每一小节也注明年、月、日,并且也标注了谈话的内容,从而使结构明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作品中记述的歌德的谈话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谈话的人也都是在某一领域的位置较为前卫的,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像“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一样的句子文中数不胜数,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
爱克曼所辑录的《歌德谈话录》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直截了当。包括有:跟作者的谈话及各层人士的谈话。其谈话内容也包罗万象,涉及哲学、人生、旅游、艺术、美学、宗教创作等,而且褒贬不一,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其独到的看法,显示出其丰富渊博的知识。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八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由靡非斯仛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下自己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忙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用心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但是我们能够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心的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天堂地狱之在你一念之间。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最后浮士德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用心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我要勇立时代的潮头,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巨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九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读《歌德谈话录》,是颇使我受感动的,这其中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我认为,观览现今,歌德的几个观点实在是发人深省。
1828年3月12日的谈话录中,歌德提出: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轻一代受摧残,理论和实践脱节。他认为,“我们的情况太矫揉造作、太复杂了,我们的营养和生活方式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我们的社交生活也缺乏真正的友爱和良好的祝愿……人们往往宁愿生在南海群岛上做所谓的野蛮人,尽情的享受纯粹的人的生活,不惨一点假。”歌德的话深深反映了现代人尤其是所谓的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人们为了金钱、名声、权利……而化作一副小人嘴脸,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这是时代的痛苦,这是现代人遭受地祖先的罪孽的惩罚,而现代人还要加上自己的罪孽去贻祸后代。所以,我们所谓的朝阳、花朵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灵魂丧失了他们该有的本真,眼睛丢失了该有的神采,思维忘却了他们该有的想象力。重复着加深着前人的虚伪,假情假意,被精神束缚,随波逐流,以致后面的千千万万辈。所以,为了挽救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歌德提出:“少一点哲学,多一点行动的力量,少一点理论,多一点实践,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拯救……人民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可以从下面做出很多事来,统治者和臣僚们从上面也可以做出很多事来”。拯救我们的未来,必须需要大家的力量。歌德对近代文化病根的追究及探讨给我们现在的社会的发展指引了一条明路。
再看看在读书学习上,歌徳说,“他们在学校里教的东西太多了,太多了,而且是漫无边际的铺开,远远超出听课者的需要……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歌德针对当时的西方教育传统提出的这些看法,虽说并非句句在理,但是在精学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我们莘莘学子应该实践贯彻的。学一定要致用,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的需要,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读这本谈话录,歌德的自由观是最直击我心灵的东西。歌德说,“自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只要他知足……一个人如果只要足够的自由来过健康的生活,进行他本行的工作,这就够了……我们大家都只能在某种条件下享受自由……市民和贵族都一样自由,只要他遵守上帝给他的出身地位所规定的那个界限。”歌德还谈到了他的好友席勒,指出席勒的送命就是自由理想害了他。依我愚见,歌德的自由观实际上是一种节制的自由观,且我认为而这种自由观是现代人应有的自由观。诚然,自由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东西,但是,如果是钻牛角尖般追求一种绝对自由,是否就得要独自一人不受任何工作、情感、区域的束缚,浪迹在天涯,一个人享受自由同时享受孤独和寂寞,恐怕到时任随多大的地域空间也只能更加的凸显自己的孤零。所以,我们追求自由,但是我们还仍在这世界生活,我们应该知足,我们的日常的一般的行动是不受束缚的,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是自由,同时,我们还是得正常的与人交往,工作,吃饭。总之,我们得学会在某种条件下享受自由。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向往着文学艺术的心,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学功底,时间的沉淀,和对作品相关文化环境的了解和理解。或许我们还无法汲取这些伟大作品中的精神内核。歌德作为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在《歌德谈话录》中,也有很多有关艺术和现实之间关系的讨论。我们知道,歌德对光和色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十分自豪,艾克曼在记录了他和歌德有关《颜色学》的谈话,以及前篇提到的牛顿关于光和颜色的错误学说等,无不体现了歌德对自然科学的关心程度和他的唯物主义立场。与此同时歌德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歌德提醒艾克曼说,我们对自己学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在大学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教师在讲课是说的话,只记住了按他的时间倾向可以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凡是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东西全忘了。这些话体现了在歌德眼中实践的重要性,也使得他在谈论有关文学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时候,体现出辩证法的特色,即认为文学与艺术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对立统一的关系。他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在我看来,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艺术家要凭借自身的修养来使自然成为艺术创造中的可用媒介。但我并不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艺术家的确需要借助自然的物质材料来表现个人的艺术旨趣,但这并不应该称作自然的奴隶。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对其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是用作艺术创作上呢。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意蕴深刻的书,内容涉及的很多方面可能并不是吾等才疏学浅之辈能够参悟的,只能凭着我的本真尽力的去思考。歌德临终时对身边的人说:“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正如歌德临终箴言所说,我认为,不管是何种层次的人阅读这本书必定都会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进了脑海里。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十
《歌德谈话录》经过几个月断断续续的读,总算读完了。
这本书购于天津,那是1983年。没想到读完它却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然而,十年后还能让人这样有兴趣地读下来,本身就证明了它的价值。
其实还不止于此。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个半世纪还多,他的言论能够流传下来,并能给人们以启迪,的确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在读的过程中,见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认为极为深刻的东西,我就用笔画上记号。有的'是对人生的见解,更多的是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特别是关于诗的思维和创作。也是因为我对这方面特感兴趣。
读这本书,研究歌德有用。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不能说他谈的一切都是真理。但从我的感觉,却是到处都有着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他集多年的思维探索的结晶。
我们往往从伟人的一句普通话悟出一个道理,正说明他的这句普通话是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只是不是以刻意的形式表现罢了。
收获很大,不一一列举了。
有时间还可以读,还会有新的收获。
这个谈话录是德国艾克曼辑录的,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译的,主要是关于艺术方面的谈话。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十一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下意识地飞过很多在他的谈话以及诗集中出现过的句子。从博尔赫斯本人的口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过类似的陈述;他渴望自己是无,是金钱豹,是古兰经的传说中飞起的神毯,是老子出关时的坐骑。他渴望自己是所有。
这是一种存在意识上的神秘主义。在他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个博尔赫斯在不停地论辩、衍生、湮灭和存续。这是他迷人的,也是令人困惑的地方。迷人的地方在于,一个有着泛神论倾向的诗人,在面对他眼中的虚无,或者思想中的无垠时,他的慨叹与感受反而被放大到了无限;困惑的地方在于,我们不能以一种决定论或者单一的本质论去界定这位诗哲;我们只能不断通过不同的路径,去不断地接近他。
博尔赫斯,这位向往着无限、神秘、循环与不可知论的人,身上聚集了20世纪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外界的典型迷惑。他没有反抗历史与存在中那些坚固的,如同铁栅栏一样的论调;他总是在以一种轻柔、呢喃以及略带神秘和敬畏的语态,去亲近降临到他身上的一切。
所以,正如所有陈述博尔赫斯的文章一样,对于他,我们最好的陈述,是感受和体会;是不去言说和书写。我们站在他站立过的土地和平原上,看到永恒消逝和大地沉睡的阴影时,我们便和他一样,成为了同样的“博尔赫斯”。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十二
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这部书记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歌德以其幽默的话语,一语道破当时的社会,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诗人,并多次指导本书作者艾克曼的诗歌创作,全书包括歌德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透彻分析,句句话语令人终生受用,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我一朝一夕能了解知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言语指引人的进步!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十三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老人的智者之言。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
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
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
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
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十四
在本书中。许先生自我标榜自己已经超脱了民族史观,达到了世界史观。那么什么是许先生所谓的世界史观呢?许先胜所谓的世界史观就是果党鞠躬尽瘁,土共奸诈狡猾,汪奸心有苦衷,迫不得已,日本可以原谅(战争可恨,人民可以原谅)、自己中立评判。一个连自己的民族史都没正视过的人,居然号称自己有世界史观,笑话!
对汪奸,许先生说:“老实讲,汪精卫大概也不想做汉奸,他可能以为替国家留些余地,争取一些时间。汪精卫苦心,他不是为自己的权利,他以为可以向南宋一样,南宋偏安是高宗的主张,我们不能全怪秦桧...”。汪精卫要是能想到后世居然还可以这样洗白,真是都要笑醒了。“大概不想”、“可能以为”,这样的话许先生真的说的出来,好死不死的居然还拿秦桧一起洗白,真是脸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