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盒教案(专业16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
礼物盒教案篇一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课时
教具:挂图、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送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生字组词,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识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的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之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象。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小组读等。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试背颂。
七、板书计划
礼物
种子
懂得
自然
礼物
小鸡
懂得
生命
亲人的关爱、期盼
手表
懂得
时间
《少儿百科全书》
懂得
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段,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精、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游子吟》。
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
3、预习第二课。
四、板书计划
游子吟
家庭小档案
教学后记:
礼物盒教案篇二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收到过许许多多的礼物,我想在这些礼物当中肯定有让你最喜欢或是最难忘的,那么谁想来说一说你收到过亲人的令你喜欢和难忘的礼物是什么呢?(学生发言)。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令你们记忆犹新的礼物,这些礼物不分大小,不分贵贱,从中老师能够深切感受到亲人对你们的关爱,那么课文中的小同学同样也收到了不少亲人送给他的礼物,那么大家想知道使这位小同学难忘的礼物是什么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优美的小诗歌《礼物》。(板书)。
2.初读课文。
(注意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2)播放课文录音,注意听听刚才自己圈出的字应该怎么读。
(3)各自练读,同伴间互相读。
(4)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3、认读生字。
a.出示这些生字。(生字卡片:博大、春雨绵绵、滋润)。
b.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
c.各自在组内认读生字,同位互查。
d.再请一位小老师到前面来进行检查。
4、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填写表格。
时间亲人礼物懂得了什么。
去年。
春天。
(2)学习第一小节。
a.指名朗读。
b.同学互评。“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
c.指导朗读。
d.自己试读。
e.指名朗读。
(3)学习第二、三小节。
a.小组合作一起研究后面2个小节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好?
b.请一个组长起来汇报。
c.这个小组一起来试读,全班评议。
d.其他小组再读。
(4)全班进行配乐课文。
5、拓展练习。
请你仿照诗歌再编一段。
作业设置: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诗歌再编一段,写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博大、春雨绵绵、滋润。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4、全班齐读词语,指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5、讨论:
说说你仿照诗歌续编的段落,大家评议。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1、出示投影:
2、你认识这些生字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3、指学生领读生字的发音。
4、对这些新生字你记忆的好方法是什么?先自己考虑,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
5、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7、在小组内进一步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8、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名让学生回答。(两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出示这两种结构的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两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博”的写法。
(老师范写)。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10、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四、作业设计:
练习用生字组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课文中的好词进行写话练习。
礼物盒教案篇三
2、学习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课文,基础性诊断。
1、揭题,说说:从题目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预习,你发现本课有什么特点?
3、小结:介绍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4、检查初读,正音,指导朗读。
5、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公仪休为什么不肯收下鲤鱼?
二、群体诊断与矫治。
1、设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精读感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的品格。
2、交流:相机出示公仪休的一段话,逐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理解。
a、可设计以下句式帮助理解。
(1)()我喜欢吃鱼,()不能收人家的鱼。
(2)()我收了人家的鱼,()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3)()照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4)()我犯了法,()吃不上鱼。
b、设问:公仪休不收鲤鱼就是为了“一直有鱼吃”吗?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2、通读全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优化矫治。
1、提示:根据人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及神态练习表演。
2、学生自主性练习(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群体诊断、矫治。
五、迁移练习,优化训练。
2、自主性练习。
3、交流,优化评讲。提示:表演或朗读时人物的语言、态度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环境。
礼物盒教案篇四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学习积累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课件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从小到大,你都收到过哪些礼物,是谁送给你的呢?
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它们将陪伴着你度过快乐的童年。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并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
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那我们如何回报亲人的爱呢?读一读下面这篇《树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读故事。
礼物盒教案篇五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亲情。
:通过读文,体会亲情,并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仿写一段话。
:字词卡片、积累本
一、谈话导入:你收到过亲人的礼物吗?你知道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二、自主探究:我们一起学习第一篇课文《礼物》,自读课文,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三、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要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爱……
四、感悟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读中评价,读中感悟,读中讨论,读中理解)
五、再读前四自然段,看看有何发现?
六、仿写一段话(先说——再互评——再写)
: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学习生字,并正确美观书写在作业本上。
:运用词语
:字词卡片、积累本
一、交流上节课所得,体会亲情。
二、落实实际行动好好学习。
1、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博、套、绵、)
2、抄写文中好词(7页抄一抄)
3、选用抄下的好词造句。
三、拓展作业:
1、积累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2、到父母的工作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的作息时间表,记一记自己了解的情况。
:借助辐射材料升华亲情。
:学习《游子吟》
积累本
一、交流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重点学习《游子吟》)
二、通过学生积累的数篇佳作,辐射《礼物》,升华亲情。
三、畅所欲言:
学生结合自己对到父母的工作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的作息时间表,记下了解的情况。再谈感受从而体会亲情,感受家的温暖。
四、实践作业:
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访11页)
礼物盒教案篇六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礼物盒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会认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使学生学会用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
4.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设想:讲这篇课文不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而是要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文章的内容。课前先让学生把自己心爱的礼物带来,给大家介绍这个礼物是什么时候,谁送的。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最后再让学生仿写。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礼物。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
礼物发芽懂得一套书。
精彩寄托果断滋润。
(2)理解词语。
渐渐指针精美。
期盼幼小博大。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短句的停顿。教师重点指导第三节。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4.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指导:
我收到了哪些礼物?
我从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读懂了哪些自然?(种子在春天会生根发芽,生长时需要阳光,水。植物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
看到小鸡渐渐长大,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鸡是那么可爱,只要对它们好,它们也会对你友好。它们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可贵的,动物长大是多么不容易呀,我们要保护动物。)。
看着手表的指针不停的跳动,我懂得了什么(时间就这样不停歇,当你玩的时候,它就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为什么说世界是博大和精彩的?能把你知道的精彩的事讲给大家听吗?
为什么说小小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你收到过亲人什么礼物?
5.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四、熟读课文,体验情感。
同学们,本文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找出来有关句子读一读,并在句子旁写上你的感受体会。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感受了这份“礼物”的厚重,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礼物”,回忆一下,下一节课与大家交流。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直奔重点,体验情感。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
3.女儿又落泪了,这是为何?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三、复习巩固。
1.读完课文后你又认识哪些字?你会用吗?
2.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种得。
这两个字你还知道什么。
3.学习会写的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指导:
礼: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组词:礼物礼品礼貌。
芽:注意牙的第2笔是,不要封口。
组词:发芽嫩芽豆芽。
懂:重的笔顺:
组词:懂得懂事懂礼貌。
套: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
组词:套装圈套套话。
精:左边一个,右面一个。
组词:精神精彩精力。
托:右边第一笔是。
组词:寄托拜托托人。
四、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五、课堂总结。
学完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被父亲的伟大感动着,也被女儿的懂事折服了,把自己的行为与文中的“女儿对照一下,你一定会倍加珍惜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礼物。
买自行车。
回忆往事倒叙。
买车原因插叙。
选自行车。
礼物盒教案篇八
3、体会赠送和接受礼物的快乐。
书、挂图、礼物、彩色胶带、画笔等。
1、幼儿欣赏挂图并结合书中内容,想一想对喜欢的人会做什么。
2、教师向幼儿展示包装好的礼物,请幼儿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幼儿打开礼物,体会里面礼物与猜测的是否一致的惊喜或失望的心情。
4、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礼物的意义。
询问幼儿,当收到礼物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在什么时候会收到礼物或赠送礼物?
5、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想把礼物送给谁。
6、幼儿自己包装装饰礼物。
幼儿采用不同材料做礼物大礼包。并给予包装盒装饰,然后把礼物送给喜欢的人。
幼儿了解礼物是一种表达内心的一种方法,送什么不要紧,在于的是心意。
礼物盒教案篇九
1、能够从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知冬季明显的季节特征,学习用多种手段表现自己对冬季的认识。
2、能逐步地适应环境,在成人鼓励下不怕寒冷,坚持参加各项活动。
3、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各种迎新年活动,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雪天开展。
2、进入冬天,幼儿园可能会在生理上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多组织趣味性强、运动量大的活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寒冷的天气。
3、天气寒冷,在生活上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并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保暖的工作,并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保暖方法,帮助其顺利而愉快地度过。
4、本主题恰逢元旦,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安排丰富的迎新年的活动,为每位幼儿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感受新年氛围的同时,体验自己成长的喜悦与自豪。
1、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有其独特的气候及自然景象。认识冬季首先可从环境入手,多带幼儿到户外体验,得用园内及社区的'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多方位地冬季的季节特征。
2、师幼儿共周布置墙饰“我在冬天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冬季的认识。
3、在自然角养殖具有明显冬季特征的动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
4、结合新年,师幼共同布置教室内的节日环境。
礼物盒教案篇十
说教材:
《礼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五小节。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了亲人们在去年和今年送“我”的礼物,以及“我”通过这些礼物懂得了什么。全诗表达了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和殷切的期望。诗歌的前4小节在结构上很相似,分别写了去年今年春天,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送给我不同的礼物,有种子、小鸡、手表、《少儿百科全书》,从中我懂得了自然、生命、时间、世界的博大和精彩。最后一小节点明了礼物虽小,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就是在浓浓的亲情中成长的。全诗构成如下思路:
生活层面写作思路 情感表达。
亲人送礼物 感受亲情 浓浓的亲情。
我有收获抒发亲情。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语言朴实,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在理解“种子”与“自然”,“小鸡”与“生命”,“手表”与“时间”,“少儿百科全书”与“世界”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学会10个生字,会认读3个生字。
2、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3、能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意与殷切期望,教育学生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教学重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采用了情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
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学《礼物》我在一下来两方面作了努力: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前我与学生交流春节亲人送的礼物。运用可见创设家的氛围,唤起学生对家的向往,使学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调动多种感官发挥想象。
在理解“种子”与“自然”,播放种子发芽生根及春天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理解种子与自然的关系,当学生有了收获有了体验,对送礼物的人的情感就自然而发了。
2、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以趣激情。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读通课文。学生读通后进行激励,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情趣。
(2)表情朗读,体验真情。
一首诗歌就是作者一生的体验、积淀。品读诗歌,越是细细品味,越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内涵。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后,进行朗读指导,配乐朗读,鼓励学生有个性朗读。
学法指导:
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因此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1、反复朗读,读有层次。
这首诗,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读的正确流利。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后,有感情朗读。通过反复吟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授之以渔,教其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理解诗意:读文章想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悟,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诗的方法:朗读——读通——理解——悟情——品读——背诵(仿写)。
教学过程:
本课的特点有叙事抒情说理的特点,教学过程如下:
初读感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掌握方法———熟读成诵——仿写诗歌。
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三、再读课文,表达亲情。
四、仿写诗歌,传递亲情。
板书设计:根据。
礼物盒教案篇十一
1.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2.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3.理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4.理解小说的主题。
1.重点:
(l)理解小说情节结构,悬念和巧合的艺术效果。
(2)理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吝啬linse啜泣chuo抽噎ye。
甬道yong嫉妒jidu褐色he。
馈赠kui鹌鹑anchun忐忑不安tante。
晦涩huise玳瑁daimao相形见绌chu。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抽噎:抽搭。
甬道:走廊;过道。
嫉妒:忌妒。
馈赠:赠送(礼品)。
贫民窟:指城市中贫苦人聚居的地方。
神经质:指人的神经过敏、胆小怯懦、情感容易冲动的性质。
晦涩:(诗文、乐曲等的含意)隐晦不易懂。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相形见绌:跟另一个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细,不足。
3.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清文章结构。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精品大系),作者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雪德尼·波特。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生于医生家庭。做过会计、出纳员、办事员等,比较熟悉小市民的生活,故写成三百多榆短篇小说,多以此类人物为主人公。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均能带着含泪的微笑,以寓含辛酸的幽默,描绘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暴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其作品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另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以一个虚拟的拉丁美洲国家为背景,暴露了美国垄断资本对外掠夺的黑幕。
2.解题。
麦琪(magi),指《圣经》所载耶酥降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个贤人:“光明之王”梅尔基奥尔赠送黄金表示尊贵,“洁白者”加斯帕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着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麦琪首开圣诞馈赠礼物的风俗。
三、正课。
1.速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来到街上”)故事的开端。因贫困,德拉决定用自己美丽的头发卖钱给她的杰姆买一件精致、珍贵而真正有价值的圣诞礼物。
第二部分(从“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住了”到“让他认为我还是美丽的。”)故事的发展。德拉卖掉头发,为杰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
第三部分(从“门开了”到“现在请你煎肉排吧)故事的高潮。德拉没了秀发,但杰姆送给她全套的发梳;杰姆卖掉了金表,而德拉却送他白金表链。
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局。作者评价: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讨论并归纳:小说一开头就写到德拉数钱,数钱的目的是给她的杰姆买一件精美、珍贵而真正有价值的圣诞礼物。但哪来的钱呢?要买什么样的礼物才算精致、珍贵而真正有价值呢?杰姆收到礼物会怎样呢?这些都吊起了读者的胃口,造成悬念,使读者想尽快地向下读。这悬念起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讨论并归纳:真实可信。
(l)从时间上看,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但德拉手中只有省吃俭用。掂斤拔两的交易积累了几个月剩下的一块八角七分钱。除了卖发,她没法弄到钱。
(2)从主人公的经济条件看,每周20元的薪水,除去每周八元的房租,所剩无几。“支出的总比她预算的多”德拉除了卖发,没法弄到钱。
(3)从夫妇之间的感情来看,他们虽然十分贫困,住的是贫民窟,但他们十分相爱。杰姆斯回家上楼德拉——总是把他d‘i做“杰姆”,并且热烈地拥抱他。因为没钱为杰姆买圣诞礼物大哭一场。为了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她不惜卖掉美丽的秀发。为了给杰姆买礼物,“她把所有的商店都搅翻了一遍。”“我的头发能数得清”“但是我对你的爱情谁也数不清。”送表链给杰姆时“她热切地把它托在自己掌心上递给他。这无知无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闪地反映着她的快活和热诚的神情。”这些都真切地表达了德拉对杰姆的爱。而杰姆也是非常爱德拉的,为了给德拉买全套的发梳,他卖掉了三代祖传的金表。看到德拉没了头发,他说:“不管是剪发、修脸、洗头,我对我的姑娘的爱情是绝不会减低一分的。”
从这些方面分析来看,小说中的巧合是真实可信的。为了爱情,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四、小结。
这篇小说虽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但作者的情节安排却独具匠心。小说开头运用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运用巧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读者觉得真实可信。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礼物盒教案篇十二
在愉快的情景下回答问题,能找到和自己袜子一样的朋友,分享圣诞礼物。
袜子、礼物、食物、牛奶、杯子。
1、向幼儿说明取礼物的规则,必须回答红纸上的题目,才能拿到。
2、由老师和圣诞小精灵同时请幼儿回答。
3、待幼儿全部拿到礼物后,请幼儿找相同样式的袜子,并结成对,到音乐小茶室分享乐趣。
礼物盒教案篇十三
“三八”妇女节那天,俺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贺卡)你们猜猜这份特别的礼物是谁送给俺的?谁能猜出贺卡里写了些什么?谁愿意到前面来念念贺卡的内容?大家可以发现这张贺卡是用白板纸做的,它既不精美,也不贵重,但这里面寄托了一个同学对俺深深的爱,所以俺觉得它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1、这是老师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同学们一定都收到过很多礼物,也送过许多礼物,在那么多的礼物中,你认为自身最特别的一份礼物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
2、谁愿意说说自身最特别的礼物?注意说的时候简要讲讲你为什么觉得这个礼物最特别。
教师适时小结。
1、刚才俺请几个同学说了自身最特别的礼物,可俺觉得这些礼物都不特别。听了老师的话,有的同学一定想说,老师你那份礼物也不特别。下面老师把这张贺卡的故事讲得更具体些,大家听听,看它是不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2、教师讲范文。
“三八”妇女节那天,俺收到了许多礼物,有鲜花、贺卡还有巧克力。在这些礼物中,俺觉得最特别的就是这张贺卡。
记得那天中午下班吃完饭以后,俺正在家里看书。“叮铃,叮铃”俺听到了清脆的门铃声,打开门一看,是王晗,一个俺曾经教过的同学,几个月没见面,聪明伶俐的她还是那么可爱。只见她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汗珠,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急切地看着俺。俺忙请她进来,并问她吃饭了吗?她点点头,微微喘息地说:“杨老师,俺刚吃过。”说着就从手中提着的袋子里拿出一张贺卡,然后递给俺说:“杨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俺没有钱给您买贵重的礼物,就自身做了张贺卡,画得不好,别笑话俺。”
俺接过贺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卡片正中一束艳丽无比的鲜花,在片片绿叶的烘托下,朵朵鲜花如同小朋友天真可爱的笑脸,那么纯,那么美。轻轻打开,俺的目光一下子被画面正中一个硕大的心形图案吸引了。图案中,她用娟秀的字迹写着:“杨老师:节日快乐!愿您天天开心!永远美丽!”您的同学:王晗”从贺卡上形象逼真的绘画,整洁美观的字迹,俺可以看出她在做贺卡时是多么的'用心。难以想象为了做这张贺卡,她费尽了多少心思;为了做这张贺卡,她牺牲了多少珍贵的休息时间。虽然她已步入初中,不再是俺的同学,可心中仍有一份特别的牵挂;虽然她家境不够宽裕,却仍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对俺的祝福。相比那些精致美观,价格高贵的礼物,它太微缺乏道;对比那些依样画葫芦的祝福,它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自制贺卡却深深地打动了俺的心。俺觉得拿在手里的哪里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分明就是一个小朋友滚烫的爱心。
3、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觉得它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吗?(你觉得它特别在哪儿?你从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同学对俺的爱?为什么俺化那么多的篇幅写俺收到礼物后的感受?)
4、看来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大家,老师真高兴!老师讲这张贺卡的故事时,把俺接受礼物的过程和俺接受礼物时的内心感受都说得很具体。所以才让大家觉得它确实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其实大家刚才说的都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因为不论多么朴素的礼物,只要你的一颗感受爱的心,能感受礼物中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这份礼物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一份特别的礼物肯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身讲讲关于一份特别礼物的动人故事。注意讲的时候把你如何接受礼物或如何赠送礼物的过程说具体,特别是自身当时的内心感受说清楚。想好后像刚才老师那样把你的故事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看你讲的故事能不能打动他人的心。
2、同学小组内互相说作文。
3、谁愿意起来说说自身的一份特别礼物的故事?
(1)
同学说作文
(2)
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或者你对他的故事还有什么疑问?
(3)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同学把作文说具体。
(4)
你能结合刚才同学们给你的一些建议,把故事再讲一次吗?
(5)
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按此步骤再找2-3名同学说习作。
一份礼物代表一份祝福,一份礼物凝聚一片真情,一份礼物融入一颗爱心。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笔,写下你关于礼物的动人故事吧!
今天这节课,俺们一起讲述了关于特别礼物的动人故事,从大家的故事中俺们感受到了融融的爱意。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乐。
礼物盒教案篇十四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语言朴实,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在理解“种子”与“自然”,“小鸡”与“生命”,“手表”与“时间”,“少儿百科全书”与“世界”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学会10个生字,会认读3个生字。
2、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3、能背诵课文。
使学生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意与殷切期望,教育学生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采用了情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
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学《礼物》我在一下来两方面作了努力: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前我与学生交流春节亲人送的礼物。运用可见创设家的氛围,唤起学生对家的向往,使学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调动多种感官发挥想象。
在理解“种子”与“自然”,播放种子发芽生根及春天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理解种子与自然的关系,当学生有了收获有了体验,对送礼物的人的情感就自然而发了。
2、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以趣激情。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读通课文。学生读通后进行激励,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情趣。
(2)表情朗读,体验真情。
一首诗歌就是作者一生的体验、积淀。品读诗歌,越是细细品味,越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内涵。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后,进行朗读指导,配乐朗读,鼓励学生有个性朗读。
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因此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1、反复朗读,读有层次。
这首诗,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读的正确流利。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后,有感情朗读。通过反复吟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授之以渔,教其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理解诗意:读文章想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悟,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诗的方法:朗读——读通——理解——悟情——品读——背诵(仿写)。
本课的特点有叙事抒情说理的特点,教学过程如下:
初读感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掌握方法———熟读成诵——仿写诗歌。
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三、再读课文,表达亲情。
四、仿写诗歌,传递亲情。
礼物盒教案篇十五
在装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感受迎新年带来的欢快气氛。
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能进行数、物、形匹配。
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熟练的进行数、物、形配对。策略:通过实际包装礼物、送礼物环节让幼儿有直观的'认知,在操作中获得经验上的提升。
不同颜色的圆圈、正方形、三角形。
标有4、5、6数字的礼物盒子、展示台。
一、导入
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礼物。
二、复习认识各种标记
让幼儿说说小动物给小猪送的什么礼物,根据标记说说礼物的名称、数量、颜色或大小。2、师:小猪收到好朋友送的生日礼物,高兴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三、包装礼物
1、我们也给小猪送一份生日礼物吧!小猪很喜欢吃糖果,我们就给它送糖果吧!
2、出示装满各种糖果的盒子,让幼儿说有些什么糖果。
(1)出示糖果盒,让幼儿知道其包装要求。(看标记、认标记)
(2)个别幼儿尝试自选材料操作,按数取物,根据数字装上相应数量的礼物。包装好礼物后说说自己装了几样什么物品。(如果幼儿并没有装上相应数量和形状的礼物,则师请下面的幼儿一起来数数,再次实践,若还是没成功请其他幼儿来帮忙。)
3、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完成选糖果和包装(贴糖果)。
四、送礼物
1、给小猪送礼物。能按数字标记,把礼物放到相应的数卡展示台。
2、提醒每个幼儿自己检查礼物上的数量形状颜色是否匹配,是否与数卡匹配。
五、讲评
1、与同伴分享自己包装礼物和送礼物的过程。
2、操作完成后,幼儿互相“送礼物”,并互赠祝福语。
礼物盒教案篇十六
集合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符合幼儿掌握初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孩子由小班对集合的笼统知觉到中班的感知集合及元素,发展到大班对集合的理解,都说明我们要将集合的教育渗透在整个幼儿数学教育中。但是交集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们不教给孩子交集的.术语,而是要让幼儿理解在两个集合重叠部分的物品同时具有两种特性,既符合一个集合中的要求也符合另外一个集合中的要求。经过精心设计教案,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是可以初步理解交集的。
(一)初步理解交集的概念,运用对比的方式寻找两个集合的交集。
(二)仔细观察和比较,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角形纸上有数字1~6;长方形纸上有数字4~9;1~10数字卡片两套;圆形空白卡纸;幼儿数学活动材料。
(一)生日到了(情境导入:创设生日的情境,引出生日礼物。)
1、小猪和小熊同一天生日,它俩一起开生日会。
2、朋友们送来了小猪和小熊喜欢的礼物,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礼物。
(二)礼物大集合(观察操作:引导幼儿找出小猪与小熊的礼物,并找出小猪和小熊都喜欢的礼物。)
3、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数学》第29页《礼物大集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4、小猪的礼物放在绿色圈里,小熊的礼物放在蓝色的圈里。请说说小猪和小熊分别收到了什么礼物。数一数,比一比,谁收到的礼物多。
5、幼儿找出左右两边画面中相同的物品,看看小猪和小熊收到了哪些相同的礼物。
6、幼儿说说快速找出相同礼物的方法。找到小猪和小熊都喜欢的礼物粘纸,贴在红圈里。
(三)快乐游戏(数字游戏:引导幼儿将小猪和小熊喜欢的数字进行排序,并找出相同的数字,初步理解交集的概念。)
1、小猪和小熊邀请朋友们一起玩数字游戏。
2、教师出示一张三角形卡纸,这是小猪喜欢的数字:1、2、3、4、5、6;再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这是小熊喜欢的数字:4、5、6、7、8、9。
3、请幼儿说说小猪和小熊都喜欢的数字是哪几个?
4、请幼儿在1―10的两套数字卡片中找出小猪喜欢的数字,按顺序排成一排;再找出小熊喜欢的数字,按顺序排成一排。
5、比对上下两排的数字,说一说哪几个数字是小猪和小熊都喜欢的。
6、找出他们都喜欢的数字,贴在圆形卡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