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模板18篇)
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式,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评价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发展日益加快,全球网络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更加频繁,随之而引发的安全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必要。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的优秀论文,希望对正在写着一方面论文的写者有帮助。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转变着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同时,其所存在的一系列理由也日益受到重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由是网络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点理由。本文通过对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安全方面所存在的理由进行简要概述,研究分析了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理由的具体防护策略,以帮助网络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建立起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理由防护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已经成为人类在存活发展过程中所赖以为生的重要工具与媒介。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方面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体验,另一方面,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性也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当前互联网信息安全理由也就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理由。大量的个人隐私被泄露,机密数据信息被盗窃,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针对这一理由,当前我们应当对症下药,集中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安全理由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以切实保障互联网安全,从而有效建立起一个安全高效的互联网环境。
1、计算机网络信息所面对的安全理由。
1.1客观安全理由。
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所面对的安全理由中,最为直观的理由是客观安全理由,即外部环境安全理由。外部环境安全理由主要值得是计算机在使用过程终于外部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的一系列理由。尽管当前计算机对人类的发展影响作用深远,然而归根结底计算机仍然是一种较容易受到损坏的机器。因此,一旦面对外界的诸多客观理由,如地震、断电、漏水、火灾等诸多理由,缺乏有效应急机制的计算机往往容易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停止整个服务器的基本工作,给个人和企业活动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
1.2网络系统的脆弱性。
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主要针对的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而言的。一般而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特征为开放性,基于开放性,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分享各自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在现实发展进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恰恰直接造成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集中体现在抵御网络攻击能力差,无法设置好及时高效的防火墙,网络系统一旦遭受攻击,其所带来的影响与后果是连锁的[1]。
1.3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是当前互联网安全理由中威胁最大、最为常见的一种安全理由。按照攻击的主题来划分,网络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指的是网络黑客通过多种方式对系统和服务器进行入侵活动,以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为目标进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指的是入侵者在保持目标网络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下对一些机密的数据信息进行截获、窃取等行为。无论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营与服务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网络黑客们的入侵行为一旦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整个系统的瘫痪,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2.1加强用户账号的安全。
针对当前互联网用户网络账号被盗用这一理由,在实际网络生活中,网络技术人员应当做好用户账号的安全强化工作。一般来说,网络用户在进行网络活动时,一般都会在不同的网站与不同的授权要求中使用固定的一个或几个账号与密码,加之其密码的安全性也较低,这也就直接造成用户账户在被盗用后用户在各大网站的信息与个人机密纷纷遭到泄露的严重理由。针对这一理由,用户在进行上网活动时,首先在设置密码时应当着力设置较为复杂、安全性较高的密码,注意不能设置与账号相同或者过于简单的密码,也不能设置与个人基本信息所密切相关的密码,例如个人生日、省份证号码等;其次在密码的设置过程中,用户应当进行采用数字、字母与特殊符号相组合的方式,并要定期进行密码的`更改,从而切实提高密码的安全等级[2]。
2.2及时安装与更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防火墙是目前一种能够较为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加强网络安全的网络防御性技术。它能够通过过滤与隔绝等形式防止不明来意的外部用户通过一系列的非法手段对内部网络进行入侵与制约。一般来说,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在于它通过实现两个或者多个网络之间的数据包传输服务进行实行的互动检查与监管,以确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目前所出现的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地址转换型、代理型、过滤型和监测型。此外,防火墙发挥自身的网络抵御作用,还离不开与相关杀毒软件的有机配合。杀毒软件是当前个人计算机用户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互联网安全软件技术[3]。通过将杀毒软件安装在个人计算机当中,它能够实现对互联网在进行数据流量服务计算时所可能遭受到的病毒攻击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病毒,杀毒软件会对病毒进行实时的查杀。当前随着杀毒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杀毒软件已经逐渐开发了主动防御、查杀木马、防止黑客入侵等多种功能。而杀毒软件用户在使用相关软件时,还要注意软件的及时升级更新,有效发挥出程序的应有效用。
2.3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
漏洞与补丁程序是针对当前互联网活动中多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足所应运而生的产物。漏洞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服务运转过程中自身所尚未发现的一些弱点,而网络黑客在攻击活动中可以利用这些弱点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入侵。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存在没有漏洞和缺陷的理由,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理由,最显著的解决措施在于安装相应的漏洞和补丁程序。首先,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之前,应当采用专门的软件或者漏洞扫描器对计算机漏洞进行及时扫描;其次,扫描完毕发现漏洞时应当着力进行漏洞修复活动,并下载相应的漏洞补丁。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二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很多的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在这其中我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和很多的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以及能源的需求量非常的巨大,因此我国的能源行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根据目前的状况,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在了一个需要改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力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只有重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才能够有效的改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同时也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贡献力量。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现场作业安全手册”、(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又如,可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四
随着网络应用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网络用户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企业的领域。
一、企业有关的安全策略。
(一)制定安全策略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制定的安全策略必须是和网络的实际应用环境是相结合的。2.动态性原则:安全策略是在一定时期采取的安全措施。由于用户在不断增加,网络规模在不断扩大,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很快,所以制定的安全措施必须不断适应网络发展和环境的变化。3.简单性原则:网络用户越多,网络管理人员越众,网络拓扑越复杂,采用网络设备种类和软件种类繁多,网络提供的服务和捆绑的协议越多,出现安全漏洞的可能性相对就越大,出现安全问题后及时找出问题原因和责任者的难度就越大量。安全的网络是相对简单的网络。网络中帐号设置、服务配置、主机间信任关系配置等应该为网络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限度。4.系统性原则:网络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必须考虑到整个网络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在制定安全策略时,应全面考虑网络上各类用户、各种设备、各种情况,有计划也有准备地采取相应的策略。任何一点疏漏都会造成整个网络安全性的降低甚至崩溃。
(二)网络规划时的安全策略。
网络的安全性最好在网络规划阶段就要考虑进去,安全策略在网络规划时就要实施。
1.首先根据企业的特点确认网络的物理和逻辑拓扑、相互间的业务依赖信任关系以及之间应采取的隔离手段,明确业务所要求达到的安全要求。2.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策略实施者。3.对网络上所有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置物理上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盗)和环境上的安全措施(供电、温度)。最好将网络上的公用服务器和主交换设备安置在一间中心机房内集中放置。4.网络规划应考虑容错和备份。安全策略不可能保证网络绝对安全和硬件不出故障。我们的网络应允许网络出现的一些故障,并且可以很快从故障中恢复。网络的主备份系统应位于中心机房。5.如果网络与internet之间有固定连接,最好在网络和internet之间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技术是为了保证网络路由安全性而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一个保护层。防火墙的安全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限制外部网对内部网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内部网对外部网中不健康或敏感信息的访问。6.网络使用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不仅可以降低访问成本,而且隐藏网络规模和特性,加强了网络的安全性。7.在人员配置上,应该对用户进行分类,划分不同的用户等级。规定不同的用户权限。给不同的用户或用户组分配不同的帐号,口令、密码。并且规定口令、密码的有效期,对其进行动态的分配监控和修改,保证密码的有效性。8.配合路由器和防火墙的使用,对一些ip地址进行过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非法用户通过tcp/ip访问服务器。9.及时更新防火墙知识库和相应的配置,使防火墙能够防御各种最新的攻击类型。10.定期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扫描工作。
(三)网络用户的安全策略。
网络的安全不仅仅是网络管理员的职责,网络上的每一个用户都有责任。网络用户应该了解下列安全策略:1.严格遵循本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制度;2.口令一定要保密;3.清楚自己工作数据存储的`位置,知道如何备份和恢复;4.安装启动时病毒扫描软件。虽然绝大多数病毒对服务器不构成威胁,但会通过nt网在客户端很快传播开来;5.访问internet有可能将机器至于不安全的环境下,不要下载和安装未经安全认证的软件和插件;6.用户在局域网和远程登录分别使用不同的用户账号和口令。因有些方式的远程登录账号和口令没有加密,有可能被截获。以上所有的策略总结起来主要是两条:一是保护服务器:二是保护口令。总之,安全性是一个涉及到各方面相互关联的问题,在越来越普及的以nt为操作系统的今天,安全性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结束语。
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正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在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同时,有几个观念值得注意:1.安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性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管理,而且它还与社会道德、行业管理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安全是相对的。不要追求一个永远也攻不破的安全技术,安全与管理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3.安全是有成本和代价的。一定要考虑到安全的代价和成本的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红旗.信息网络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宇,卢昱.信息网络安全脆弱性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z2)。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五
电力资源在我国的资源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电力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稳定安全的电力能源,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伴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创新,我国的电力能源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已经处在一种创新变革的阶段。创新变革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安全生产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旦安全生产问题影响到了我国电力生产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我国的电力能源就会出现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稳定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要对电力生产应用到的电力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电力生产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障电力设施的稳定以及安全运行。这一方面的问题需要我国电力行业以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保障我国电力能源的有效持续供应,保障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1在我国的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
很多电力企业都比较偏重于对大型作业的管理,而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较为轻视。近几年发生的电力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发生这类电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流于形式来做经济建设,企业管理方式保守陈旧,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处理日常事务。
1.2在我国的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电力设施被破坏以及偷电违章的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面积广且数量多,难以看管,而电力设施的价格较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利益驱使的个人为谋私利而盗窃电力设施。偷割电力线路、盗窃配电变压器等盗窃电力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力企业带来的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严重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安定。
1.3在我国的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电力执法部门的管理执法力度还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设施保护的行政主体也已经由原来的电力行政执法部门转变成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由于行政执法权的变更,为电力企业开展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再加上我国电力设施分散较广且密度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受到严重的限制,监管工作不能很好执行,使企业丢失的电力设施无法找回,而不法分子还逍遥法外继续进行着破坏行为。其次,在我国的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单薄,责任落实也不到位。
在我国电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关系重大,因此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要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树立安全管理思想,要自上而下地贯彻安全管理策略。要让电力生产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树立以及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中,工作原则应该是安全生产。因此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以及安全技能教育。要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将安全第一,重于泰山的意识深入脑海中,要贯彻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潜意识中,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相关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艰巨性以及长期性,连贯性。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规范以及教育。要将安全管理思想教育不断的在工作人员中进行推进和深入,要让工作人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重视自我安全保护,要在工作过程中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意识。
为了有效地保障我国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电力设施,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性的出台了法律法规来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指导监督。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和相关法律法规冲突,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电力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并且电力生产设施众多,会导致我国在电力设施保护的问题上出现问题。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对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补充。特别是针对恶意破坏电力设施的情况要从严处罚,情况严重的要移交法律部门进行立案侦查。同时我国的行政机关也要对电力设施受损问题进行行政干预。要鼓励对电力设施损坏问题进行举报和监督。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也要对电力设施进行强化管理和监督。由于电力设施数量众多,我们在电力设施保护的问题上还要联合各级地方政府来进行防治和监督。在监督和防治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防范,要对电力设施受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要强化日常的设施巡逻工作,尽最大努力来减少电力设施受损的问题。
2.3在我国电力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坚决落实安全岗位责任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地确保我国的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我国的电力行业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和监督,要对监督系统进行建立健全。要在电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各项电力设施保障制度进行强化落实和执行。要让电力生产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员工参与其中,每一个人肩负起自身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要针对性地建立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坚.构建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云南电业,(9):32.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45.
[3]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6(5):12.
[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0):42.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六
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必须大力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目前,县级电力企业正处于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期,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让电力企业更加稳定的运行,形成良性循环的电网。但是我国电力企业起步晚、发展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电力安全运行,本文对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以期为县级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
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此法提出以后,明确规定了电力建设、电力设施的维护等注意事项。但是现实中,县级电力企业还没有具体的执法权利,尤其是电力保护区甚至是重点保护区内出现的违章搭建、违章植树以及电力关键设备被盗等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的事件,只能请求县级政府依法帮忙协助解决。县级政府在介入调查以后,除了基本的了解、协调之外,通常不会采取强制性改善措施。因此,县级电力保护区内依然存在违章搭建、违章植树以及重要电力设备被盗等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这些存在的实际问题来看,我国县级电力企业在电力设备保护方面难免处于尴尬境地,暴露出底气不足的问题。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存在一个根源性的普遍问题,就是电力安全意识与责任心不强。安全重于泰山一直是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服务宗旨,这些年必定也有所深入人心,但是依然是时而紧张,时而松懈,责任感不强。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潜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小,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等现象,导致出现了很多严重后果,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县级电力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存在结构性缺员的现象,如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维修等专业工作人员后备力量不足。由于最近几年社会现实的残酷,县级电力企业有裁员或员工内退的情况,这是形成以上现象的部分因素;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县级电力企业也会引进一些档次高的电力设备,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却无法及时跟进,这些无疑也暴露出了县级电力企业人员基础力量不足的问题;县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导致员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幅度降低,这样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导致员工的责任心不断下降,给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普遍存在碍于情面的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考核成为走过场的考试,主要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奖金轮流拿,无法实现通过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标。长期存在奖罚失效、奖励不及时、考核隐秘化等现象,让县级电力企业的员工对安全考核失去了严肃的心理,最终让各种考核失去了意义,流于形式。
县级电网安全生产管理中习惯性违章已经是家常便饭,尽管县级电力企业三铁反三违的力度比较强,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负责人中的部分人员担心过于严格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无法稳定开展;也有部分责任人员担心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影响到政绩考核;更有一部分责任人员担心影响到县级电力企业的收入,所以通常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态度,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到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七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结构的建立,主要从加强煤矿开采工作的质量管理,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设施管理,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产权制度管理的基础思路上建立的。通过,组织煤矿企业内部全员参与,结合法律规范和各项科学管理措施,生产技术,对煤矿企业安生生产的各个环节因素进行具体控制和预防,从而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其系统的,全面的,有理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思想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制度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全员及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思想保障体系主要是要求煤矿企业及内部工作人员,当地政府从思想上增强对煤矿安全事故责任的认识。煤矿安全生产制度保障体系主要是以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从经济,文化,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制度。煤矿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其具体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保障相应安全制度的具体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方法,为煤矿生产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八
良好的制度是确保供电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想要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是先从制度上入手,因为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制度制订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对其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确保每个执行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力求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同时还需要强化制度执行理念,推动制度执行力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供电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为供电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只有制度规范上进行了改变,才能使得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从根本上发生显著的改变。供电企业在进行安全制度管理精细化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考察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方方面面,通过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手段,不断健全和完善供电企业的相关制度以及规定,做到每一项要求都可以真正地符合现实中安全生产的要求,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这些要求对安全生产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促进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供电企业一旦建立了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就必须监督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得到规范和落实,务必做到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做依据,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此外,还需要构建和完善执行力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制度执行工作和各级工作职责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加大“技防”的投入力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实现供电企业制度执行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执行力度,使制度建设真正能够为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2安全教育培训精细化。
工作人员是供电企业进行生产工作的主体,只有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够全方面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为主,工作人员要能够详细了解其参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内容,加强其把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能力,使得安全规章制度可以在工作人员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对于有些对生产过程生疏的新入工作人员,供电企业应该做到不急于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要保障其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了生产工作的要求,这些新进来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充分地放开手脚工作,才能够放心地让其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提高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师带徒”形式,新工作人员在陪同师傅工作之中就可以观摩技艺熟练的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使得新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在工作人员充分熟悉企业相关安全规定的前提下,供电企业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技能的培训,通过实地操作、言传身教的方式,保证每一项安全技能都可以与现实生产工作联系在一起,确保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可以熟练地应用安全技能,并且提高其自我保护和互保能力。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故学习和危害因素的辨识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对各种安全事故及危险因素的危害有个直观的了解,使得工作人员确实认识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消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侥幸心理,确保工作人员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意识地使用最严格的'安全措施来武装和保护自己。
在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想要生产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仅仅依赖工作人员的自我要求还是不够的,即使再老练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以及懈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供电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来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促使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使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人跟踪和鞭策,从而得到最终的闭环解决,这是防止隐患酿成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做好安全监督检查的精细化管理,要做的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安全隐患都可以及时被发现,并且尽快得到解决。在安全监督检查的执行过程中,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要真正地深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真正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使得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最快速的解决,并且还要对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情况记录在案,在工作总结考核阶段,将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处理闭环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评定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依据,根据制度要求实施相应的奖惩,使得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不但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生产设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难以评判的安全事故问题,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到底,使得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并对其做出最正确的处理,以此来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
想要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还要保障企业生产基础的质量,在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设备的质量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由于供电企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想要提高供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大量引入先进的新设备。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对引进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质量保持着优良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健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要对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每台设备都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试验、测试,确保每个设备的使用质量处于健康、良好状态。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确保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以不发生人身事故为前提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坚持全方位控制,注重过程治理,对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计划,以更好地确保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对于供电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来说,要力求作业高效、生产有序、行为安全。抓实生产计划治理工作,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处在稳定可控的范围之内。安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自身现状、全局工作和相关问题的有效把握,并确保各个生产环节工作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安全生产计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系统考核,以保证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有效运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此外,反措、安措是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也是安全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标准,因此要求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生产计划的有效编制,从而保证供电企业的有序发展。检修计划、停电维护计划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计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
3结语。
目前在巨大的电力需求压力下,供电企业的生产、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提高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只有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目前的管理手段中,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可以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作者:刘宏明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阳西供电局。
参考文献:。
[1]赵智韬,伴建忠.实施“四化”推进供电企业管理创新[j].华北电业,,(4).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九
摘要:笔者长期在基层监管机构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经常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执法工作。本文立足于企业安全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健康。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抓好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企业安全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力度加大,安全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显出来。
安全生产就是在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的前提下,企业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从这个概念里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三个:人、物和环境。尽管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生产经营的情况不同,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是相同的。在这三个要素里,由人实施监督管理,操作机械,选择、改善、控制环境,因此人是其中最能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影响人的'健康和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而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三个因素:人、物和环境。监督管理的范围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才能找准安全生产管理的着力点。
1.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比以往重视了。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害怕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会追究自己的法律责任,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话讲到了,工作要求提到了,如果再出现安全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
2.“三同时”缺位、“生产优先于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监管上让步:建设项目“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验收,导致企业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方面缺位,出现了“生产经营优先于安全”的不正常现象。有些被招来的项目,在被安全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上级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安全监管和查处,而领导为了“安商”,有时会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这种情况,势必加剧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不重视、不落实的局面。
3.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三项岗位”(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从目前企业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企业强调生产忙、挤不出时间参加培训;二是个别企业认为安全培训属长线工程,对培训活动积极性不高,大多被动应付;三是部分企业属于民营性质,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不愿意多派人参加培训。
4.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大部分企业存在只重视生产设施建设,不重视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致使安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需要。有的企业安全投入没有计划,不使用标准产品,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不搞竣工验收,不注重平时的维护,有的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5.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不浓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也明确了安全职责,但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方面,没有深入地、系统地开展。另外,企业在安全生产宣传方面的力度比较小,导致了“安盲”的出现,有的人正因为对安全常识的无知而失去生命。
(二)解决对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途径,多层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加强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认识是根本,企业负责人重视是关键企业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考核。
2.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覆盖全面,贯穿生产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在制度落实中,既要持之以恒,又要严肃认真。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的內容要全面,对主要的安全生产法规、重点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程应全覆盖,不遗漏;宣传教育的形式人性、多样化,让人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努力达到好的效果;教育培训的对象应多层次、全员化,并涵盖企业的“三项岗位”人员。
4.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工作预算,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并实施。同时,结合企业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加大急救救援物资储备和投入,提高企业应急救援水平。
5.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突出安全文化创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要求,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建设,定期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变化,并将法规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文化宣传,使广大职工“懂安全、会安全”。
三、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应有之义。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系管理,突出安全文化创建,真正将“安全第一”的原则永驻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尤其在最高法院明确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入罪标准以后,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愈加严峻。本文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生产中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01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通过了《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此类案件的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原则上以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家法规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越来越大,需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重视口头要求,忽视制度建设。制度是相对固定的长期管理要求和行为准则。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少企业习惯在安全会议上、安全检查中、事故处理后提出口头要求,以要求或批示代替制度,忽视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示要求和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使之成为固定的制度条款。导致形成口头要求和安全制度两条线管理模式,使制度被架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遭受损害。(2)重视法律法规引用,忽视与企业实际结合。往往是照搬照抄法律法规条文,大段引用上级文件,复制粘贴网络资料,很少将具体规定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制度理论化、空洞化,无法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1)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的现象比较常见,且屡禁不止,在工作中过分依赖经验,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在高空作业中,员工不按照要求来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2)法规观念淡薄。在日常工作中,抱着敷衍的态度来应对安全生产工作。比如在车间、班组工作中,采用照本宣科方式来传达安全会议精神等。(3)缺乏安全活动总结。企业开展安全活动后,大多只有记录,缺乏实质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总结、汲取其中的教训。
1.3责任意识淡薄。
(1)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设备陈旧,安全生产意识缺乏,不注重安全设施的投入,雇佣一些农民工、临时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2)有一些企业常常会将环境较为恶劣的工作岗位,特意留给一些临时工或者是一些农民工,让他们去做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甚至有时候还没有做好防护措施。(3)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没有履行好相应的职责。
1.4安全管理知识缺乏,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不少企业缺乏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现有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且缺乏责任心,不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在基层安全管理队伍中,人员流动性较大,且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面对问题不能给出良好的解决方案,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5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为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通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投入,采取生产项目审批制度滞后,没有合理的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等做法,埋下安全生产隐患。而在生产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设备,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购买一些劣质的劳保用品,甚至连工伤社会保险都没有参加,使生产人员无法得到安全生产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企业要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论证、分析,从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识别出风险和危害,从而制定出防范风险和危害的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覆盖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的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不交叉,不重叠的要求。
2.2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工作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其优势在于使员工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员工的活力,用目标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所以企业要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制订目标,建立一把手直接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车间均有专门安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网链;重视员工参与,避免由上向下强压;注重实效,不流于过程和行为;重视职工的培训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控制;完善目标评审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加强目标反馈,奖惩并举。把切实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基本要求,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3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1)加强领导层的培训教育。企业领导自身应起到带头作用,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积极整改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要加强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领导层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促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带头作用,最大程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一是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做到手段多样,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二是强化安全专业知识培训。抓好新进员工“三级”教育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培训;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种的难易程度,合理选定安全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事工作有关的安全基本常识、从事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等等,使员工学而能用;三是在岗前培训阶段必须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规定,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安全技能;四是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做到规程执行不走样,抓好事故演练,做到遇到险情处理果断,正确无误。
(1)合理配置注册安全工程师。当前许多企业没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也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注册安全工程师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应加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注重基层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坚持秉公执法,做好自身的安全监督职责。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工作,促使安全监督人员掌握现代安全管理办法,洞悉不安全因素,熟悉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三是新上岗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2.5建立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大多数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的应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故不能在初始阶段得到良好控制,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不断加重,最后出现更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总结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借鉴其他企业的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规定,在企业中建立突发事故的处置体系,避免发生事故时不知所措,而是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将事故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6抓安全文化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工作的对象是人,安全生产人性化就是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出发,通过安全道德引导,理解、尊重员工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能力都得到最佳发挥,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生产凝聚力和创造力。开展人性化安全管理工作,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组织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版报吸引广大员工,把枯燥的安全教育变得易于接受。将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真正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保持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应对愈加严峻的安全生产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6]张书坤,张建国.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技术开发,2012.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一
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因各类生产中的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在数万人左右。虽然这几年特大事故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之势。
造成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和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少,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措施,促使管理者紧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各个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们的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事故频繁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趋利不知避害;三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太多;五是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六是工作作风浮漂,抓落实不够;七是事故处理轻描淡写,失之于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抓组织保障,建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保障系统。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的5项治理活动,要下决心整顿和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这既是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顿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和交排,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联动,除隐患一丝不苟,罚违章执法如山,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该停的果断地停,该关的坚决地关,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
管理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进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属于文化的范畴。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即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机能。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了。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都靠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三、结束语。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道上。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人类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才能最终实现社会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平.企业生产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王兆清.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技术水平[j].当代矿工,2002,(12).
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二
摘要: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尤其在最高法院明确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入罪标准以后,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愈加严峻。本文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生产中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通过了《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此类案件的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原则上以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家法规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越来越大,需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重视口头要求,忽视制度建设。制度是相对固定的长期管理要求和行为准则。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少企业习惯在安全会议上、安全检查中、事故处理后提出口头要求,以要求或批示代替制度,忽视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示要求和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使之成为固定的制度条款。导致形成口头要求和安全制度两条线管理模式,使制度被架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遭受损害。(2)重视法律法规引用,忽视与企业实际结合。往往是照搬照抄法律法规条文,大段引用上级文件,复制粘贴网络资料,很少将具体规定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制度理论化、空洞化,无法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1)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的现象比较常见,且屡禁不止,在工作中过分依赖经验,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在高空作业中,员工不按照要求来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2)法规观念淡薄。在日常工作中,抱着敷衍的态度来应对安全生产工作。比如在车间、班组工作中,采用照本宣科方式来传达安全会议精神等。(3)缺乏安全活动总结。企业开展安全活动后,大多只有记录,缺乏实质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总结、汲取其中的教训。
1.3责任意识淡薄。
(1)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设备陈旧,安全生产意识缺乏,不注重安全设施的投入,雇佣一些农民工、临时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2)有一些企业常常会将环境较为恶劣的工作岗位,特意留给一些临时工或者是一些农民工,让他们去做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甚至有时候还没有做好防护措施。(3)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没有履行好相应的职责。
1.4安全管理知识缺乏,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不少企业缺乏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现有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且缺乏责任心,不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在基层安全管理队伍中,人员流动性较大,且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面对问题不能给出良好的解决方案,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5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为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通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投入,采取生产项目审批制度滞后,没有合理的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等做法,埋下安全生产隐患。而在生产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设备,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购买一些劣质的劳保用品,甚至连工伤社会保险都没有参加,使生产人员无法得到安全生产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企业要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论证、分析,从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识别出风险和危害,从而制定出防范风险和危害的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覆盖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的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不交叉,不重叠的要求。
2.2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工作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其优势在于使员工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员工的活力,用目标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所以企业要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制订目标,建立一把手直接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车间均有专门安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网链;重视员工参与,避免由上向下强压;注重实效,不流于过程和行为;重视职工的培训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控制;完善目标评审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加强目标反馈,奖惩并举。把切实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基本要求,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3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1)加强领导层的培训教育。企业领导自身应起到带头作用,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积极整改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要加强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领导层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促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带头作用,最大程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一是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做到手段多样,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二是强化安全专业知识培训。抓好新进员工“三级”教育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培训;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种的难易程度,合理选定安全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事工作有关的安全基本常识、从事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等等,使员工学而能用;三是在岗前培训阶段必须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规定,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安全技能;四是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做到规程执行不走样,抓好事故演练,做到遇到险情处理果断,正确无误。
(1)合理配置注册安全工程师。当前许多企业没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也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注册安全工程师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应加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注重基层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坚持秉公执法,做好自身的安全监督职责。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工作,促使安全监督人员掌握现代安全管理办法,洞悉不安全因素,熟悉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三是新上岗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2.5建立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大多数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的应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故不能在初始阶段得到良好控制,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不断加重,最后出现更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总结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借鉴其他企业的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规定,在企业中建立突发事故的处置体系,避免发生事故时不知所措,而是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将事故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6抓安全文化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工作的对象是人,安全生产人性化就是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出发,通过安全道德引导,理解、尊重员工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能力都得到最佳发挥,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生产凝聚力和创造力。开展人性化安全管理工作,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组织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版报吸引广大员工,把枯燥的安全教育变得易于接受。将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真正落实。
3.结束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保持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应对愈加严峻的安全生产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2]霍少然.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5.
[6]张书坤,张建国.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技术开发,.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三
摘要:当下,县级供电企业有三大管理内容,包括经营绩效管理,综合管理和安全管理,这其中,综合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本文对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研究了造成问题的因素,并提出必须对资产开展有效的统计、评估和清算,才能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从而才能实现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获得。
一、具体问题描述。
电力企业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和债权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股权和债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资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年限在1年以上或者超过一个经营周期,价值高于一定标准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有形资产,包括房屋、机器、设备等。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对于多数我们县供电企业来讲,固定资产在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它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失控将会导致重大损失。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普遍现状及我局固定资产状况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预算容易流于形式,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购置或处置随意性较大。一些不是用于生产上的电子设备是相对较难以管理的,例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由于这些设备都具有可移动性,比较便捷,某设备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清查,形成长期账实不符。对采购等具体工作的重视程度大于管理方面,或重视人员和财务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这两种都是错误的管理方式。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监控,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脱节,缺乏风险意识,造成资产潜在损失。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组织保障体系,为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其长效运行机制,从组织上沟通协调,经研究成立“辉县市电业局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完善、落实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对资产的增减等重大事项按相关规定提出或作出处理意见。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新乡市供电公司将我局作为推行资产集约化管理方式开始的第一站,根据试点要求,我局对涉及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和完善,其中包含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保险制度。另外,对集约化资产管理的实施进行更加细化的制度制定。按省市公司要求,对我局管理的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摸底清查盘点。我们按照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分为7个组进行清查,财务部门按规定对帐实差异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帐卡物一致。对于正在进行的工程,对其账户开展严格的检查和清理,在检查中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或者已经达到可以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及时的开展验收和入账工作,或者办理暂估入账。加强对主变、配变设备的轮换、退库管理。对于35kv主变、10kv配变随负荷变化而转移、退库较为频繁的情况,我们加强管理,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实物管理部门做好转移记录,物流分中心做好退库记录、领用记录,财务部门据以变更资产卡片。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价值管理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不断强化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与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且联系多个部门才能完成的系统工作,整个过程要经历申请、审批、购置、验收等环节,因此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要不断通过专业培训来严格要求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担负着资产的核算、管理等重要工作,因此,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整个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首先要严于利己,对资产要及时的入账和计提。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有义务对其编制决策进行督促。在审查中,对于发现的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并严格审查查处后的补偿行为。财务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和电力知识学习,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现场情况的了解和审查,掌握资产使用情况,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随时掌握资产的变动状况。
(四)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各项制度是否适应管理需要、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进行考核,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主要规定保管、使用、维护的方法、程序和责任。实行固定资产定号、保管定人、使用定户的管理方法,并规定谁用、谁管、谁负责,落实到人,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每年对各项制度进行审核,并对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考核。
三、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效果的评价。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关系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并且从长久以来的发展分析,也是企业中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此,一定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这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也是财务集约化之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从电网企业的角度分析,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最为基础的核心工作,只有实现资产化经营并盘活库存的同时活用增量,才能在减少成本运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整体资产效益,实现资产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不断增加。通过努力,我们各项制度基本健全,逐步向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过渡。
参考文献:
[1]冒志亚.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现状与思路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四
摘要:企业的自身发展,既是一个科技进步、设备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新老员工不断更替、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如何实现员工的“无接缝”更替,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企业应当注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入职员工供电企业扮演角色。
一、亲人角色。
供电企业新入职的员工绝大多数是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年轻,充满青春活力,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但是,这些人此前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的,他们的所有经历,都处在人生的“第一课堂”――知识灌输课堂之中。而在供电企业入职后,他们才真正地转入人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此时,由于课堂的转换和角色的转换,他们必定有一个适应期。而这个适应期对其角色定位,以及树立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命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适应期内,企业应当如同亲人一样接纳他们,呵护他们,给他们一种“家”的温暖,让他们对企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尽快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工作上融入供电企业,为稳步进入电力职工这个正式“角色”奠定基础。
二、导游角色。
在团体旅游中,导游事先为人们介绍风景区概况,并在沿途为大家讲解景点的历史沿革,让大家很快地进入旅游者的角色,陶醉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获得独自旅游所不能获得的效果。
新入职企业的员工,在某种意义上也如同一个旅游者,对企业的许多东西都存在着一定的新鲜感,渴望早日了解情况,早日进入自己的角色,尽早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新员工入职企业后,要组织他们参观企业机关、后勤、生产经营场所,观看生产经营过程,给他们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和特点,让新入职员工对本企业全局性生产经营规模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日后形成整体意识和树立全局观念打好基础。
为此,企业要消除那种认为新入职员工了解认识企业是“水到渠成”的错误思想,对新入职的员工决不可放任自流。新入职的员工一旦进入岗位,就必须尽快进入自己的角色,独自担纲自己的岗位的责任。如果企业在他们进入岗位之前不让他们在企业中“游历”一遍,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概况、流程认识了解就可能存在某种“先天”的缺陷,而这很可能使他们在开始实际工作时就发生失误,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教授角色。
老师之于学生的职责是授业解惑,企业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也要扮演教授角色,亦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授业解惑,不可因为后者大都毕业于专业学校或具有较高学历而放弃扮演这种角色。
在实际情形中,尽管供电企业新入职的员工大多是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他们可能是饱读专业之书,踌躇满志。然而,理论与实践永远存在一定距离的,让理论与具体实践实现有机结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甚至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企业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不但扮演一个教授的角色,还要扮演循循善诱的辅导老师角色;不但要在他们的从事实际工作前给他们“释疑解惑”,还要在他们开始实际工作后,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为此,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后,要依据不同的学历、不同的.专业和将要分配的不同岗位举办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理论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和差异,尽快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四、考官角色。
随着社会电力供应市场的变化发展和电力企业自身改革的深化,对供电企业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供电“优质服务”的承诺以及“和谐供电”等口号的提出,对供电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适应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对所有入职员工一方面要注重招聘选拔,另一方面要跟踪考核监督,以确保新入职员工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在接纳新入职员工后扮演教官的角色定位。
确立了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的教官角色,要把考核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具有实际效果的措施。首先,要制订严谨的员工准入制度,严格把握好员工进入企业的入口关,认真考核、选拔本企业所需要的优良、适用的人才,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做到宁缺勿就。其次,对招聘选拔上的人员,在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之先,要为他们设定至少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依据既定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合格的准入,不合格的无条件辞退。其三,新员工入职后,不能因为与之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从此放手不管,而是要在德、能、勤、绩等方面全方位地实施跟踪考察和考核,然后根据其表现,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标准档次。对表现优秀和良好者,在确定岗位级别、奖金、福利方面给予优先和优厚待遇;对被评定为不合格者,要明确指出其错误或不足,限期改正并进入“合格”行列。限期内达不到考核“合格”标准者,应当果断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不能姑息迁就。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五
针对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把好安全质量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
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易发生安全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中毒、污染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各种化学事故400起以上。
一、化工事故存在的原因。
所谓化工事故,一般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大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
由于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毒性大、易扩散和易燃烧爆炸等特点,因而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在人员稠密的大中城市尤为严重。
化工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违章操作。
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
化工生产和储运有很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而引起的化学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27.8%。
2.设备故障。
设计上的不足。
例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等,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
设备上的缺陷。
如设计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
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低压),加上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管、阀、塔、缸的腐损而产生有毒物质跑、冒、滴、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50%。
3.管理上的漏洞。
如规章制度不健全,隐患不及时消除、治理,人事管理上不严,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
以及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贵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4.意外因素。
这类事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去控制造成事故,以及有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翻、爆炸而发生泄漏事故。
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过错。
上述列举的四条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
事故既然主要是由人造成的,那么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5.当前,在中国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不少隐患,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安全生产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施工作业环节中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比较突出。
部分企业放松现场管理,要求不严,设备管理、生产安全管理滑坡,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松弛。
安全检查没有坚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严之又严”的原则,安全隐患治理不及时,整改不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不重视,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员工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在遇到紧急事故时的现场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差。
二、预防化工事故的几点措施。
1.把好设备质量关。
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以及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
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
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大型生产设备、储罐、仓库存储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员。
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3.建立安全事故问责制。
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这一规定的基本精神,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先后实行了重大事故问责制。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并造成重大事故的,应对领导者进行责任追究:一是违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是违反集团公司有关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三是违反国家、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等,四是事故应急处置不力,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五是未按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落实安全教育及岗位技术培训。
《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特大及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应引咎辞职或撤职。
4.全员参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企业要搞好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须达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使员工能够把安全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六
石油化工行业是危险性比较高的行业,由于石油的易燃性以及开采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导致石油化工企业的事故频发,并且在发生事故时伤亡率很高,带来很多人员和物资的损失。因此,石油化工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加强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应急演练就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的方式,应急演练可以提升石油化工企业员工的危险意识,提高应急事故处理水平,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1.1高危险性。
石油化工企业经营物品为石油和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工作环境也经常是高温、高压的,因此产品更加容易出现失火或是爆炸的情况,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1.2企业规模较大。
石油化工企业一般是国家大型企业,并且还在逐步由过去的几百万吨逐渐向千万吨发展,能量聚集越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就大,加之企业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完全预防危险的发生存在较大难度,并且危险发生时带来的损失也就更加可观。
1.3边生产边施工。
当前的石油化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还在经历着不断的改造,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速度也在加快,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进行设备的建设,边生产边施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样的管理方式就导致了危险性的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就进一步增加了。
1.4事故升级迅速。
石油化工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很难控制,石油等易燃物一旦燃烧,很难进行扑灭,化工产品的爆炸也会引发连环爆炸,在过程中不仅救援困难,事故还会不断升级,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短时间内很难化险为夷。
1.5当前技术无法避免事故。
目前的安全管理,不论是技术、工艺、设备还是管理水平还无法实现本质安全。所以安全生产事故也就很难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然后再通过加强应急管理来减少和降低事故的危害及损失。
2应急演练的作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当前的技术并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只能采取对应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带来的损失,应急演练就是降低事故发生的最好方法。应急演练可以让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时刻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更加的谨慎,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经常组织应急演练,可以让工作人员掌握逃生技巧,锻炼逃生的速度,在发生事故时能第一时间逃离危险。同时也可以发现救援力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避免真正的事故发生时因救援不利带来的损失。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演练是十分必要的。
3应急演练有效性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演练过程十分复杂,在演练前要将细节策划完整,根据不同的演练规模,制定不同的计划。演练之前要将注意事项向各部门员工介绍清楚,避免演练过程出现意外。应急演练的具体注意事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严格按照策划方案进行。
应急演练策划方案是在演练之前根据演练的内容、规模,参与人员等各项因素进行制定的,其中包含了逃生方案、急救方案等多个方面,对演练的细节进行规划。在具体的演练中,参与应急演练的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演练,避免参与人员擅自行动。应急演练虽然不是真实的事故,但是对真实事故的模拟,如果参与人员认识不到演练的重要性,擅自行动,就可能会破坏整个演练,导致演练达不到效果,浪费了人力物力。
3.2避免形式主义。
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演练,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熟练应对突发事故,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关系到石油化工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问题。因此在演练中避免搞形式主义,参与演练的部门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演练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演练注意事项,了解安全知识,避免在演练的过程中浑水摸鱼,只“演”不“练”。演练的策划人员要紧急下达命令,而不能事先给予通知,这样才能考察到安全工作的真实水平,否则就达不到检验和锻炼的目的。
3.3策划要考虑实际情况。
在演练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生产还处在正常状态下,与真实的事故现场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保证演练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和运转,因此演练的策划要充分考虑具体情况。例如哪些情况不能按照真实的来实施,哪些部门在哪些情况下不能参与演练等,都要提前进行设置,避免演练开始时现场发生混乱,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3.4演练要高度模仿真实情况。
应急演练的甚至要与真实事故发生的场景高度相似,不能为了省事或是便捷而甚至与真实情况相悖的场景,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急演练的效果,还可能会误导参演人员,让工作人员按照错误的方式逃生和救援,导致事故发生时的损失扩大,与演练的目的相悖。
3.5总结和追踪。
应急演练结束之后的总结和追踪是必不可少,应急演练除了锻炼企业人员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更多的是发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对于逃生知识的了解是否清楚,救援准备是否充分等等,因此在演练结束之后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追踪,升华演练效果。要及时总结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策划中出现的不足也要及时纠正,之后各部门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安全管理进行完善,提升事故处理水平。
4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其中的原料多是易燃易爆物品,因此事故的发生频率较大,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时带来的损失,石油化工企业应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工作人员应对事故的能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特点,其企业规模大,事故升级快,因此应急演练的策划方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应急演练中要注意按照策划方案实施,避免形式主义等,让应急演练发挥最大作用,减少事故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作者:李连强单位: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
参考文献:。
[2]房亮亮.石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七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来越深入,环境保护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职工人身伤害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从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入手,落脚于职工健康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安全方面的应用。
随着当今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工污染日趋严重,已给全球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
如何对化工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化学工业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财富,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的生产和生活要求。
但在全球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化学工业又首当其冲,成了人们抱怨的罪魁祸首。
石油化工企业是以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企业,从化石能源的开发,到能源产品的分离、制品,到产品的销售,形成一整条完整的工业链。
但是,化工企业的运行和能源的开采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油气挥发物、石油渗漏等对企业职工的伤害日益严重。
由于化工企业化学污染不同于一般的污染,其污染性质、危害程度及其治理方法有着独特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石油化工企业是以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企业,从化石能源的开发,到能源产品的分离、制品,到产品的销售,形成一整条完整的工业链。
但是,化工企业的运行和能源的开采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污染,而且企业在化学污染防护上的投入与关注不足,长时间的累积,直到职工出现健康状况才得知,这就需要环境测评来提前分析潜在污染源,让企业职工远离化学污染伤害。
化学污染测评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化工企业在生产开发中引起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价,从而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一个完整的石油化工项目的污染测评项目程序包括:污染识别、风险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可接受水平分析、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等步骤。
污染识别主要是对危险因子做出准确的识别,从而判断是否为污染物;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某一因素或多种因素在未来所能够带来的风险隐患,根据危险系数的大小从而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后果计算是对危险因子所带来的后果做出预估,判断该危险因子所带来的后果大小;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潜在风险作出评价,从整体角度上分析风险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化学污染的测评工作应从两个角度展开,第一为从污染物出发;第二为从环境和人体的角度出发,从而对污染指数做出准确可靠的评估。
从污染物出发可分为单元素污染指数和多元素污染指数两个层面。
单元素是从某一中单一的危险因子出发,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从其产生到扩散,再到对环境和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全方位的分析其危险指数;多因素危险指数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危险因子综合在一起分析考虑,考虑他们的正交作用和相互影响。
其中又分为简单加、平均和内梅罗(nemrow)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加权平均型综合指数。
第一种是某一测点环境中n个元素污染单指数的算术平均值;第二种是一种兼顾极值的综合方法,既考虑了单元素的作用,又突出了污染最严重元素的重要性;第三种考虑了不同元素对污染影响贡献的差异,从而更能准确的分析不同元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总之,对化工行业的化学污染测评一定要详细准确,这样才能及时地掌握污染程度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石油化工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较大,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伤害颇为严重,且呈现出日渐恶化的势态。
如何解决污染问题成为了急需处理的重大问题。
企业应加大对环境测评的投入,采取合理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对环境影响做出评价,真实的反应出企业潜在污染源,作为环境治理中的主要依据。
首先,针对化工行业污染的测评应做到全面周到。
化工行业在生产科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如油气挥发物、裂解残渣、反应废物等等,对这些污染物的含量测评一定要做到详细全面,而且对环境质量要做好监测,针对大气、土壤、水质等做好详细的监测,一旦出现污染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恶化。
其次,污染测评工作要做到实时实地。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出污染物,而且这些污染物质对职工的危害是连续的,测评人员必须实时监测污染物质的量和环境质量,而不能有丝毫的滞后。
这样才能对企业自身的状况做到随时掌握,从而督促管理人员做出及时的防护措施方案。
另外,污染测评工作必须做到准确详细,反应污染程度的数据必须精确,对各污染物质的数据也要详细准确,从而能准确的分析出当前的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
4.总结。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不安全因素多,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始终影响和制约着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就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为职工的生活带来影响,也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做好污染测评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颖方,大气环境的污染监测,人类活动与环境卫生,.6.23。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八
摘要:笔者长期在基层监管机构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经常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执法工作。本文立足于企业安全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健康。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抓好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企业安全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力度加大,安全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显出来。
安全生产就是在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的前提下,企业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从这个概念里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三个:人、物和环境。尽管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生产经营的情况不同,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是相同的。在这三个要素里,由人实施监督管理,操作机械,选择、改善、控制环境,因此人是其中最能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影响人的'健康和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而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三个因素:人、物和环境。监督管理的范围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才能找准安全生产管理的着力点。
1.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比以往重视了。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害怕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会追究自己的法律责任,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话讲到了,工作要求提到了,如果再出现安全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
2.“三同时”缺位、“生产优先于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监管上让步:建设项目“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验收,导致企业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方面缺位,出现了“生产经营优先于安全”的不正常现象。有些被招来的项目,在被安全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上级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安全监管和查处,而领导为了“安商”,有时会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这种情况,势必加剧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不重视、不落实的局面。
3.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三项岗位”(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从目前企业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企业强调生产忙、挤不出时间参加培训;二是个别企业认为安全培训属长线工程,对培训活动积极性不高,大多被动应付;三是部分企业属于民营性质,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不愿意多派人参加培训。
4.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大部分企业存在只重视生产设施建设,不重视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致使安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需要。有的企业安全投入没有计划,不使用标准产品,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不搞竣工验收,不注重平时的维护,有的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5.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不浓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也明确了安全职责,但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方面,没有深入地、系统地开展。另外,企业在安全生产宣传方面的力度比较小,导致了“安盲”的出现,有的人正因为对安全常识的无知而失去生命。
(二)解决对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途径,多层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加强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认识是根本,企业负责人重视是关键企业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考核。
2.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覆盖全面,贯穿生产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3)在制度落实中,既要持之以恒,又要严肃认真。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的內容要全面,对主要的安全生产法规、重点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程应全覆盖,不遗漏;宣传教育的形式人性、多样化,让人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努力达到好的效果;教育培训的对象应多层次、全员化,并涵盖企业的“三项岗位”人员。
4.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工作预算,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并实施。同时,结合企业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加大急救救援物资储备和投入,提高企业应急救援水平。
5.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突出安全文化创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要求,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建设,定期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变化,并将法规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文化宣传,使广大职工“懂安全、会安全”。
三、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应有之义。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系管理,突出安全文化创建,真正将“安全第一”的原则永驻企业经营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