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读后感(实用12篇)
读后感是一篇记录读者对所读书籍感受和思考的文章。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对话,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见解。精选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一
开学前的中层会议上,学校为我们赠送了两本书,《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未来简史》。如果是在暑假,我肯定会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开学,从九月到十月,一直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读《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这本书,还是在前段时间,学校要进行三年规划论证,为了查找一些有关的内容,我进行了粗略的翻阅。
但对于中国大多学校来说,这还只能是一个教育梦。
首先小班化教学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的,就拿小学来说,国家有明确规定,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45人。但实际上呢?一些中心城区的学校,班容量远远超标,老师上课时大多时间都用来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行为,对学生关注的深度、广度不够,根本就不能够做到与一个一个学生展开对话,课堂基本上被几个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占领”,大多学生被边缘化,仅仅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所以,要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涉及到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评价、组织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一系列内容。没有先进的理念、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专家的引领,许多学校是无法做到的。
再次,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无法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我们的教育要具体地感受每个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尽力以自己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他们每个人感受各自不同的愉悦。而我们现有的教育大多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的,也就是一部分更适应教育制度和教师个人价值取向的学生,他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服务。而另外一部分或许是小部分人,他们被置于视野之外。同时,教育要以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为本,学生作为公民、未成年人、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的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平等的、自由的、科学的、富有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而我们现有的教育,更多地以学生的分数为本,学生都沦为了考试的工具。
十一学校的成功做法,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教育蓝图:弄清教育本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和谐的校园生态。虽然目前这样的场景对于大多学校来说,还只能是理想,但我们可以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积极投身于育人模式的变革中,不断增强我们的主动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也在这样的变革中找到了自己更深层次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二
近期读了《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这本书,受益很多。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变革和活力,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深思。
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独树一帜,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质,定位于育人层面的改革,着力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尊重生命成长,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追求并回归了教育的本真。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指南,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在北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明确了北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是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这是何等的胆略和气魄呀!我想,谁看到都会热血沸腾、激情迸发,必当引发男儿当自强、巾帼须奋进的豪情壮志。学校育人目标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确立远大目标,启发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诚信做人,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从奋斗目标、做人之本和生存之道三个层面概述了学校培育人的方向和宗旨,阐释了教育的真实内涵和真正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质、本源,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
李希贵校长提出,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第一,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一切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为己任,最大程度地保留学生的学习个性,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这是北京十一学校教改的精髓,也是其改革的灵魂所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学生个性化和发现学生的需要作为育人目标,北京十一学校取消行政班、实行走班选课,拆掉讲台、实行导师制,真正实现了教育成为服务的思想转变。具体来说,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分类分层开发开设;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室分区、任务分层、课型分设;课外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自修活动让学生扬长补短;在硬件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建设了“三室合一”即图书室、实验室、教室融合一体的功能教室,同时普及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功能,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教育的目的不是工业产品的生产也不是统一模型的塑造,而是尊重个性发展,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绽放各自最美的光芒。其关键是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成长、成才。自主的前提是实施师生关系的平等,将教师从“警察”、“看守”、“门岗”的角色中退出来,变管教为疏导、变说教为沟通、变强制为自主。因此,北十一学校采取了打破行政班、取消班主任,改变班级授课制状态、实行走课选班制,充分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构建真正的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去激发潜能、激扬生命、自主成长。
学生的基础不同、喜爱和兴趣不同、将来的发展规划也不同,一样的课程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发展,因此北十一学校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对课程进行了系统开发,几年下来共开发了269门学科课程、34门综合课程、70个职业课程和60个管理课程,组建了268个社团,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进行分层开设,对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和技术等课程进行分类开设,并且对艺术类学科进行整合开设了综合课程,针对特别学生开设了一对一的特需课程,利用小学段针对部分学生实际开设了援助课程。丰富的课程就像超市货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自主规划。在这里,400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做值日、社团、游学、职业考察随处都有课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彰显。在这里,课程价值不再是盯分数、做题,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等的培养,着眼点并不止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兴趣、才能和需求,将学习与自己的人生方向联系在一起。
学生的自主还体现在课堂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课堂学习分为自研、合作以及导学三种主要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以及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比如期末评语,学生愿意让哪个老师写,就可以选哪个老师;小学段自习,学生可以提前在网上选择自己信任的老师,请他负责指导规划等等。
因为选择所以热爱、因为心动才会行动,自主必然培养起学生自律、自觉的习惯,自主必然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自主能焕发学生的斗志,自主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自主能让学生在青春成长的跑道上越跑越快、越跑越好,自主是学生成长的内动力。
在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中,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是必要的保障。尤其是打破行政班级、取消班主任后,开放的、个别化的、多样化的课程开设更需要标准化、专业化的评价。北十一学校变过去单一化的评价为多元评价,变过去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研究制定了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细化了评价项目、突出过程性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诊断,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为学生自主导航、为学生成长把脉。在北十一学校,学生做什么都会反映在评价上,一堂课的表现如何,教师会在课后进行过程性评价;小学段自习,学校会根据学生自主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学期结束,学生拿到手的不再是几个枯燥的分数,而是一份包含了历次测验分数走势、所处分数段、文字分析、综合实践评价以及下一步改进建议的诊断报告。
同时,利用各种契机、寻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表彰先进,树立校园正气、传播正能量。在校园的廊道、橱窗到处是先进、优秀以及进步学生的表彰图片和事迹介绍,真正做到了让每一扇墙壁说话、让每一副图文育人,为学生的自主成长营造浓郁、积极的氛围。
只有把教师引向研究的生命状态,教师才会走向真正的专业幸福生活。根据学校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一切工作都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成长,由此出发必然带来了许多问题,怎样开发课程?怎样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学生的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学生所喜欢的?打破行政班、取消班主任后怎样管理?怎样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倒逼着教师和管理干部们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是管理者的智慧,这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良药、更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为了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观点,引导老师们个个做研究、人人爱研究,设置了备课组、工作坊、工作室、研究院等许多非行政的研究机构,为教师们构筑丰富的研究和交流平台。通过研究他们解决了改革途中一个一个的难题,通过研究他们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通过研究成功了学生、更成就了老师。这次聆听了多位教师的精彩报告,颇为他们的理论见解折服,他们自信饱满、汩汩而谈,他们都成为了教育行家,也正成长为教育专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北京十一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改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该校以坚持不懈而丰富生动的实践探索,让教育真正回归其本质、本真、本色,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其本源、规律上来,这正是其重大的典型意义所在。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在谈及什么是好的教育时,他说“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感动,而非灌输知识的手段,学生是教育者试图点亮的一盏灯,而不是去注满水的一只杯子。”李希贵校长在此书中也说“教育的另一种诠释是发现和唤醒”,无怪乎他在书中的第一章就谈了“教育的价值选择: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的话题。
育人理念陈旧模糊,学校就不可能真正转型。从书中随处可见的“育人目标”、“学生提案”、“学生自我负责教育机制”、“校园机会榜”、“校长奖学金”、“咖啡厅董事长”等可知,学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大舞台。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北京十一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相互作用、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
有了适切的育人理念,才能制定出准确的育人目标,由此才会选择最优的育人策略,最终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那么学校转型,应从理念转型起始,吸收、沉淀、论证、归纳,扎扎实实走好第一步。
十一中学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课程的构建,又以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重中之重,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课程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也更契合学校的育人目标。
崔永元曾说:“让孩子们觉得学校是他们的,我认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这样,当孩子们在学校时认为学校是他们的,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他们才会觉得国家是他们的,才会真正做到‘匹夫有责’,否则他们永远只是旁观者。”人之所以喜欢一件事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源自于自我的认同和选择。
十一学校努力让课程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仅数学就有九个层面的课程可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志远意诚、行圆思方”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充满自主性和选择性,真正能够启动学生发展的内动力。正如李希贵所说:“所有的选择,都因为我们的立场。没有学生立场,选择就不会是真正的教育。”
书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致力于统一目标,而不必奢望统一思想。”我们应该清楚并坚守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重心,把气力用在最要劲的地方。
十一中学对资源的配置、优化、运用令人艳羡,这也是学校能够成功转型的有效助力。首先,要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课程核心必须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挖掘育人资源。整合区域特色,将学生参与的学科活动、劳动技能、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统一规划,协调安排。三是应挖掘优势资源。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涵盖社会所有的层面,其中不乏行业精英和草根英雄。
学校可以邀请部分代表,就某些内容开设讲座、组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社会上藏有很多长项的能人,学校可聘为专项辅导员;另外,高校、专家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学校可以寻求专业支撑,邀请更多的资深专家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校均衡持续发展转型。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四
观察我们周围的学生,不难发现,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最不一样是:我们的孩子像一台没有动力的机器。虽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到自己未来的事情,学生却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他们所有的动力几乎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老师、家长和考试的助推。
感悟:现在的学生厌学的很多,就是学习好的学生也不是积极主动的自己去学习,而是在家长老师和考试的催促下进行学习,因为不是从心里想学习,所以学习感觉特别累,还要和家长讲条件,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首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从心里想学了,也就是学习的动力有外因转为内因,就像给孩子安装一个发动机,动力有了,不学都难。所以怎样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外因转变为内因,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改变课程设置,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加快老师的专业成长,这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发现,教育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唤醒: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方向,来唤醒他、帮助他。
感悟:新的教学观念的出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老师教学形式的转变。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上课也离不开传统的模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确实很难。学校很多改革都虎头蛇尾,很多的因素都来源于老师的压力,老师不改变,学校再提倡也不行。现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一个模式,而社会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来设置课程。教育不能只针对好孩子,不能面向全体,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发展方向,帮助孩子,唤醒孩子,这样的教学理念必须得采用走班式的教学,现行的以班教学的模式必须要改。
艾默生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不是由你来决定他该知道什么和该做什么。这是上帝所造的,是先天注定的,只有他自己掌握着开启自己秘密的钥匙。由于你的干涉、阻挠和过多管制,他可能受到阻碍,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能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长大喜欢做什么,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虽然起很大的作学生的成长中作用更大。孩子是否成功取决于自己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努力,所以真正喜欢是最重要的,只有喜欢他才心甘情愿的去做,也不感觉累,就像孩子们玩游戏,都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有成功的喜悦。而父母和老师干涉过多。往往会使孩子的兴致受到阻碍,反而使孩子不易成功。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五
一家企业中的不同部门,有时候和一个高中生在学校中需要学习的不同课程有着类似之处。有强势部门牵动着企业大多数决策的走向,就必定有弱势部门为这些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买单。就如同体育、音乐之类的课程总是为数学、物理让位。这不可避免的让一些部门的员工对自身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工作热情下降。
本科毕业之后,我就进入了金茂杭州公司的客户关系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感受到客关部的发声的确不能算是强势,这对我的工作热情和冲劲确实产生了一些冲击,也让我开始思考我身处的岗位存在的意义。
但在海尔公司转型的过程中,“人人都是ceo”的这条理念,让不论身处什么部门、职位的员工,都感受到了自身不同以往的价值点,成为了企业各项工作进程中的关键节点。这个观点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或许可以反向思考,首先将自己视为“集体创业家”的一员,在日常工作中提升自我的才干与胸襟。当部门所有成员的自我认知与认同提升后,部门整体的力量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上升,体现出不同的面貌。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六
变革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恐怕是利益的再分配问题。改革前,各位组织成员的既得利益,每个人是很清楚的,但改革就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重新分配的结果就是,有的人分到了利益,有的人不但没分到利益,还失去了原有的利益,这样,改革必然会受到不小的阻力。联想到历史上很多改革难以推行,心有同感,大多来自原有集团利益的失去。所以,必须在改革的过程中把蛋糕做大、想好怎么切。蛋糕大了,分的的利益就多,怎么切,关乎有多少人,能得到多大的蛋糕。
多年前,本地学校曾实行绩效制度:从每位老师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用于奖励,有的老师能得到远多于扣除的部分,也有的老师得到低于自己被扣除的部分,更有甚者,有老师一分得不到,工资被白白的扣了,发到那些成绩好的老师身上了。在权势之下,虽然老师们表面没什么,但私下里就很有看法,你想奖励,你想绩效考评,为什么教育部门不自己拿出这部分资金,而非得从老师们的工资中扣除呢?当然这项绩效制度最终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流产了。所以,改革,必须做大蛋糕,研究切法。
如何做大蛋糕?第一,要发现资源和需求。有些资源在有些人的手里是垃圾,放到别人手上就是宝贝。比如,我曾经好几次上阅览室淘那些学校发剩下的教育类杂志,图书室的老师很诚恳,告诉我说这些书他们也不看,该发的也都发完了,放在那里可惜了,尽管来拿了看,而淘到的那些书籍杂志对我来说是一种需要、宝贝。
有些资源过去长期闲置,今日可以把它激活。比如,原来,学校为了应付上级对学校图书的检查而购置的书籍,就这样闲闲的呆在图书室,只为上级检查而用。而现在,学校为班级在走廊里做了书架,把那些闲置的图书全部搬到了各班门前的书架上,学生和老师们可以随时阅读了。今年的中考理化生实验已经结束,考试前的那一周,学校里忙坏了,忙着给学生们安排练习实验操作,因为实验考试部分占中考成绩的20分,相信各个学校亦是如此。平时的理化生课堂实验,因为器材准备什么的非常麻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如果能把实验器材随时放在学生身边,那该多好。我想,就现在我们学校的这种上课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否把理化生的课堂搬到实验室来上。因为我们还不能、也很难实现选课走班、建设学科教室,折中的办法就是理化生课堂放到实验室上。即便如此,阻力依然很多。
还有,我本身作为初中数学学科教师,我用的整套6册教材,还是我带过一届学生之后才攒齐的,别人孩子想借还不敢借,生怕回不来了。我曾经上图书室找,但没能找齐;我还希望,能找到高中的教材看看,了解高中教材内容,但学校里没有这块储备,因为都会想这是初中学校嘛,要高中教材干嘛?所以,这就是我的需求。
第二,将资源的使用权、调配权与使用者对接。这条我深有感触,多年前,曾经在上课中因为没有“教学用三角板”,跑到校长室找分管前勤业务的副校长开条,结果在校长室被校长盘问半天,一怒之下,转身就走,……。还好,虽被打击,但教学热情依然。试想,有多少老师会在这种制度下被抹杀?现在,学校好多了,各种教学用品,只要老师想用,随时可到库房登记取用,比较方便。
以上是在看书过程中触动内心,从而产生的一点看法。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七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蛋糕学校,触动了我,令我感到难忘。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一个叫雅格的小男孩,怎么也想不到,在他打开了烤箱的大门的一瞬间,踏入了蛋糕学校,同时,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因为做糕点,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因为做糕点,他学会了朗读,他开始读懂文字;因为做糕点,他甚至能闻到词语的味道;因为做糕点,原本憎恶数学的他,变成了一位心算大王;因为做糕点,他交到了亲密的好朋友,也一样享受到了和朋友分享到了快乐,也同时学会了和一班初中的坏学生斗智斗勇,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学生,在这过程中也让他认识到许多的道理。
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的读书兴趣,从中感受到许多乐趣,由此可见,这是一本具有趣味性的一本书,但也不失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使得我们明白怎样与别人相处,怎样分享人与人之间的快乐。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八
未来的社会,很多知识不用记住,需要时可以网上查找,甚至,很多工作都会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人工智能,攻陷了一系列人类智力的高地。目前,在医学和法律两个需要高智慧的领域,智能机器人也出手不凡。河南人机教育大赛中,机器人完胜人类教师。作为老师,如果一如既往地教死知识,早晚会被机器人毫不留情地取代。
美国教育界曾经广为流传一句话:谷歌上能够查到的东西不需要再课堂上教。那能在百度上搜到的东西,也不需要在课堂上教了。
老师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我们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能够看清教育与学校变化的格局与趋势,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与教师的本质与特质。
想要不被淘汰,要做到两条:一是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二是学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处,让智能机器人为我所用。
我们优于机器人的是我们作为人类可以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给学生提供人文关怀。我们要时刻记得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把学生当成人来对待。我们要在教育中有情感,有互动,有亲和力,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此外,我们能优于机器人的是更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需要修炼才可具备),平衡各种力量与关系。总得来说,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我们还要借助机器人,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强大。举个例子:现在我们学校的计算机老师自主研发了一套软件,可以详细分析学生的各项数据,以各种图文形式呈现出来,便于我们充分地、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各种原因。如果利用好这套软件,势必可以节省时间,并且高效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总得来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需要转型,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娴熟地运用智能机器人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案例与问题。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九
刚拿到这本书,书的题目就吸引了我,未来学校将是怎样的学校?今天的学校将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呢?未来学习中心将重新定义教育,归根结底不是描绘一幅蓝图,一定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我们当下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未来。
慢慢的,我翻阅它….
今天以及未来的我们,的确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认清并顺应大时代的发展形势,不断学习,去探索新的教育世界。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序言,真实的让人连声赞叹,表示一万个“嗯,是。”这确实是我们平凡的教育生活:坐在教室里,一节又一节,循规蹈矩,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翻来覆去的书本以及师生都喜欢的寒暑假,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生活!
幸运的是,教育一直在革新,学校给我们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认清形势,做能动者和创造者,以学生的发展和人格能力等塑造和提升为中心,不断逼迫自己,快,跟上!
总之有三,第一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老了也得学,第二是学到的要落实,才能创造美好,才能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及未来,第三要时刻牢记未来照亮现实这一使命,创新加行动!
真的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要学习,才不会被淘汰。希望老了以后,公园里我将是那个最潮的老太太,不是打扮新潮,而是见识广,修养好,那种骨子里散发着的教师的韵味。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十
翻转课堂已经“流行”很多年了,笔者对它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使用微课和平板的层面,考虑到这种课堂(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平板)很难在笔者的学校推行,也就没有去深入研究。钟启泉教授在《课堂转型》一书的第1章中专门介绍了翻转课堂。
200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翻转课堂”以草根的方式广泛传播,2011年开始传入我国。“翻转课堂”被解释为这样一种教学形态——把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方式改为在上课之前布置家庭作业,而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个别辅导与问题讨论来巩固知识,培育应用能力。传统的课堂流程是“预习——上课——复习”的连锁,而翻转课堂的流程却是“预习+讲解(观看教学视频)+课中复习与运用”,实现了教学流程的翻转。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它摆脱了让学生处于“表层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进入积极的知识建构、高阶思维的“深层学习”的境界。翻转课堂如何“翻转”?根据翻转课堂的流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展翻转课堂。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明确课程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并且发布相关的预习任务。学生则完成课前任务并将结果反馈到智能课堂平台上,平台能够智能化地分析预习情况。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仅仅是线上20分授课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通过微课的制作和编写预习任务单,把微课和预习任务单通过钉钉平台提前发给学生预习,学生通过家校本提交预习任务单,反馈预习效果。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对比传统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课前观看微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单。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前置预学”可能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消化、吸收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无教师监管的课前预习环节反而助长了懒惰的心理,可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直接影响课堂效率,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课中教师根据预学情况明确问题,为学生推送相关资源和工具,引导学生利用智能课堂环境开展互动探究与针对性学习,促进知识内化。这个环节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通过学生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单,了解了学生的疑难点,讲课就有了针对性,除了起到“精准扶贫”的作用,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很有收获感。
这个环节开展的好不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减少了,但“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课堂上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展开讲解、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师生利用智能课堂中的相关工具开展反思分享,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提升。同时,智慧空间能够动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下一步的学习提供相关建议。教师可以从资料准备、讲课情况和学生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学生可以从能否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能否完成相应的课外作业等进行总结反思,如果遇到不明的知识可以通过再次观看微课进行复习,从而达到巩固提升的作用。
翻转课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只是重视形式上的翻转,更重要的是理念上的翻转。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定位,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从思想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这是翻转课堂开展成功的前提。开展好翻转课堂,我们应从影响教学的根源入手,从根本上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从而推动教学形式的整体变革。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系统也不断进行着改革与转型。学校转型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转型的实践,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与观察,谈谈个人对学校转型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段:学校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学校转型变得势在必行。学校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让学生真正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因此,学校转型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实践,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和理念的转变。
在学校转型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首先,我们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们接受了各种培训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其次,我们开展了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这些实践为学校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学校转型的成效和问题。
学校转型带来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他们不仅在学科知识上有了更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其次,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融洽。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学校转型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等。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共同解决,以确保学校转型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段:学校转型的启示与挑战。
学校转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首先,学校转型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其次,学校转型需要注重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最后,学校转型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意识和专业能力。然而,学校转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改革的阻力、资源的不足等。只有克服这些挑战,学校转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未来,学校转型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更加注重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同时,学校转型也需要政府、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只有共同努力,学校转型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学校转型是一项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参与学校转型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学校转型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和专业能力,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转型读后感篇十二
首先,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课堂教学。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说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静态的,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共情,但是学校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学校里发生的一切事情是动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同伴的一颦一笑,学校事件的处理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课堂教学中的人、事、物都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学生的多变性需要课堂教学。学生的多变性决定了学生不能依靠自身的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网络技术的发达,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甚至有的混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最好的例子便是新冠肺炎期间的线上学习。教师在网络的一端卖力地教学,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卖力地“玩耍”。有的学生一遍开着直播,一边聊着天;有的学生甚至连直播都不开,直接约上三五个学生打游戏。可见,学生在网络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学生的多变性说明了学生的成长轨迹是多样的,这也造就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与建构者。学生越是多样,差异性越是明显,集体思维越是活跃。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察觉的,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沟通。而这一点是网络教学或是其他学习软件、平台无法达到和比拟的。
第三,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劣与否与每一个学生习得学科内容的“认知过程”,与学生之间相互交际的“集体过程”息息相关。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来说,学习取决于学生的内驱力。同一个班级,同一教材,同一个授课老师,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在办公室,在饭桌上经常听到教师们的抱怨声“不想学习的学生怎么拉都拉不动,学习还是要靠自己”。从“集体过程”的角度来说,学习取决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生生或师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是思维火花产生的根源。“认知过程”或许不需要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然而“集体过程”是没法通过自身一人获得的。它必须是一群人,一群有着相同目标的人。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学校课堂聚集了各色各样的学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当同学们齐聚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时,思维在不断地涌现,教学中的“妙花”便在不断地产生。佐藤学先生认为学习是与物的对话,与他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缺乏“对话”的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亦不能实现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文中有句话说得非常贴切,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人都作为各具个性的、独特的存在,时时刻刻在感悟着、思考着、坚守着、互动着,并且发生变化。正是这些无形的东西推动着学生进步,引导着学生前进。所以,课堂教学不会像实体店铺一样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而消亡,相反它还会一如既往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