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故事读后感(实用13篇)
读后感是反映个人阅读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篇章。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作品的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几篇关于各类读物的读后感,期待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一
1955年12月24日夜,北美大陆防空司令部。
“丁零零、丁零零……”监测大厅一部空警电话突然响起,值班参谋舒普上校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却是一个清脆的童音:“您是圣诞老人吧?我是琳娜,我寄给您的信收到了吗?我是一个好孩子,很乖很听话,我在等着您的圣诞礼物呢。”
舒普上校忙说:“琳娜,您好!我不是圣诞老人,我是舒普上校。”
“哦……你是舒普上校……我二十多天前就给圣诞老人寄信了,您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孩子语气里明显带着失望但又不甘心地问道。
舒普上校实在不忍心让这个可爱的孩子太过失望,于是回答道:“我可以开动雷达追踪圣诞老人……哦,对了,圣诞老人正在南行的路上呢……”
一个孩子的电话,居然打到了防空司令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一个美妙的巧合说起。
7岁的琳娜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华盛顿小女孩,家里有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慈祥的爷爷奶奶。就在二十多天前,琳娜祖孙三代幸运地参加了一个参观圣诞老人的活动,于是就萌生了给圣诞老人写信的念头。
琳娜信中向圣诞老人汇报了自己的良好表现,同时,她还悄悄告诉圣诞老人,自己的圣诞袜子已经放好,就等圣诞老人钻进自家烟囱,送来神秘的礼物了。
琳娜把信寄往圣诞老人位于北极的洞窟。不想,她的信件被缺乏幽默感的华盛顿邮局给退回来了,并在上面贴了“地址不详,查无此人”的贴纸。琳娜的爸爸得到这封退信,为了不让孩子那一颗美好的童心失落,就将这封信藏匿起来,准备自己以圣诞老人的名义回信,但却一直没想好该怎样回复。
因为迟迟没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也没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琳娜不免有些焦急,于是就打开当天送到家里的《华盛顿邮报》,查找圣诞老人的电话号码准备询问,没想到竟然让她顺利地查到了。
原来,当时的一家玩具公司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广告:“圣诞老人驾着九头驯鹿拉的雪橇,带着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周游全世界。根据洛克公司多年来追踪圣诞老人所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我们相信圣诞老人是存在的,他活在全世界孩子们的心中。”广告后面玩具公司还煞有介事地“提供”了圣诞老人的电话号码。但因为排版错乱,漏掉了一个数字,而这恰巧是当时北美大陆防空司令部的一部空警电话。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琳娜与舒普上校那一段有趣的通话。
很快,这部电话成了热线电话,不时有孩子打进电话询问圣诞老人的行踪,于是,在斯科特将军的提议下,决定将错就错,把琳娜打进电话的这个号码改为圣诞老人专线,舒普上校也利用这部电话与琳娜的爸爸妈妈取得了联系。
当琳娜从爸爸妈妈那儿得知圣诞老人即将驾临华盛顿时,连忙把好消息告诉了爷爷奶奶。当晚,琳娜激动得难以入睡,这时,只听爸爸在客厅里喊:“琳娜,你的信!”琳娜奔向客厅,从爸爸的手中接过信来,她一看,果然是来自北极拉普兰的信,只见信封上绘有漂亮的天使,还贴着圣诞老人邮票。琳娜好像想起了什么,又拿着信奔向另一个房间。
原来,琳娜是在找她的圣诞袜子,正如琳娜所盼,袜子里塞满了圣诞礼物,琳娜一边展示着她收到的礼物,一边拆开信念了起来:“亲爱的琳娜,得知你很乖很听话,我很高兴……送给你口香糖,是希望你口气清新,吐出的话语可爱而甜蜜;送给你绘图铅笔,相信你能用它绘出你美好的未来;送给你救生圈棒棒糖,是希望你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伸出援手……我得给其他小朋友送礼物去了,祝你圣诞节快乐!”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二
《中外历史故事》一书充分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演变过程,也在世界各国的历缔造了一段辉煌历史,这一件件代表着我们的事件上映衬着我们的文章,好像一副活的画面在演义着上下5000年中的历史仿佛让你走进了以前的`事件。这本书能让你真正领略到人世间的真谛。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我伟大的祖国是多么不容易创造这么繁荣的祖国,它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我们用话句铭记在书中,让我们的历那些永恒的片段一一再现。
让我们的祖国更雄伟吧!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三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将在今年八月份举办。曾经希腊规定每个思念在奥林匹亚山举行一次运动会。这也是奥运会的“诞生”
“奥林皮呀赛会“终究式谁告诉我,使我得知的呢?使《外国历史故事》这一本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整本书带我浏览了外国历史文化及人际交往,这本书立蕴藏着世界的经历,也打开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面对时时地甘霖,我会选择扑上去,那更别说,面对历史地长河了。
通过这本书,我最欣赏地一篇是“希腊的学校-雅典”让我得知,在希腊文明历史中,雅典扮演得角色是最典型性得。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四
《中外历史故事》这本书我聚精会神的读了很多遍,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岳飞精忠报国》和《杨业抗辽》。因为岳飞和杨业都是为国捐躯,我很钦佩他们的勇气。
岳飞从小勤奋好学,并且练了一身好武艺,岳飞19岁的时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飞为了国家的安定,就去当兵了,他的母亲在他身后刺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后来当岳飞领着士兵最后冲刺时,皇上却听了奸臣的建议,让岳飞退兵,岳飞回来后,叹息道:“十年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看来江山是很难保了,说完岳飞泪流满面岳飞回到朝廷后,奸臣秦桧串通皇上,把他关进了大牢,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年仅39岁的岳飞杀害了,(我至今还恨秦桧)岳飞满怀爱国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赢得了世世代代人的纪念。
北宋时期,北宋和辽国经常发生战争,杨业身为北宋的一名大将,因为能征善战、骁勇无比,被人称为杨无敌,最后杨业看着剩下不多的战士们,决定以死报国。不过敌人有很多的兵,一溜烟似的把他的部下全杀死了,杨业孤军奋战,但因寡不敌众,受了重伤,当了俘虏,辽军多次劝他投降,但杨业坚贞不渝,绝食三天,壮烈殉国。
这本书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过去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学习。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看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小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每天饮酒作乐,白天去打猎,晚上就喝酒,不务正事。大家都把他当做昏君看待,曾有几位大臣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还下了一个命令,说:谁敢多嘴,谁就有罪!大家都不敢再劝他了。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我觉得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六
《中外历史故事》最让我难忘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就逃学。他后来看见一个老人在磨铁杵,于是李白奇怪地问道:“你磨铁杵来干嘛啊?”老人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又问那要磨多久呀?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人的这句话让李白恍然大悟,从此勤奋学习,成为了一代大诗人。
读了这个故事,令我羞愧不已。小时候我不喜欢读书,妈妈非要我每天看书一个小时。我总是骗妈妈我读了,因为妈妈不在家,我只会等妈妈回来了,我才假装拿起书来读。读了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明白了我们平时做事要有耐心,只要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一点上,天天坚持下去,这样就能成功。
阅读《中外历史故事》,让我收获良多。我不禁想起了为我们捐赠图书的林嫦娥奶奶。如果没有她,我们就不能在这优美的文字中沐浴,就不能畅快地吸收书籍的养分。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不断阅读,让自己更快地茁壮成长!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七
近期,我正在读一本书,名叫《中外历史故事》,其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名叫:《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这一个小故事主要讲的就是:上古时代,洪水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那时候,大雨只要一来,水患也就跟着来了。洪水奔腾而下,把树、房屋、庄稼都被冲毁了。人类无处可逃,许许多多的人都葬身鱼腹。但是,也有一些人逃到了高处,有幸活了下来。
虽然,洪水有停有发,但是,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
到了公元23世纪,当时的天子尧派鲧率领老百姓治理水患。鲧用“水来土掩”的老方法,修河堤,住堤防,可是,这个办法并不奏效,反而起了副作用。之后,天子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
禹用了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他脚趾甲脱落了;常年忍饥挨饿,只剩下骨头架,禹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治水第一线。
在紧张的治水期间,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自己家门口时,妻子刚生下儿子,他听见了孩子的哭声,百感交集,他真想回家待上一两天,可是,洪水猛如虎,不能让百姓受灾受难,他狠心掉头就走了。
第二次,儿子长大了,妻子在朝他招手,禹看了一眼,又走了。
第三次,孩子看见了他,一头扎进他的怀中。禹说,不治理好水不回家,妻子明白了他的心思,点了点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禹疏通了9条河道。
洪水被制服后,百姓开始重建家园,别说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五谷丰登,就是遇上了洪水也不会哀鸿遍野。
禹征得了帝舜的同意,一起为各部落的人们捕野兽,喝井水.....从此,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帝舜对禹十分信任,让禹做自己的继承人,十七年后,帝舜与世长辞,禹继承帝舜做了部落领袖。
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懂得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清楚了再做,不要太盲目。要用合理的办法做事和解决问题。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八
贵知行:事无论之大小,该亲力亲为时必不用人代替,并与其它人同样,作为一个帝王,不奢侈,不骄横,亲自种水稻,培育出现在仍沿用的京津一带的优良稻种。
贵著述:著有《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读书后勤于思考与实践在使得康熙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在历史的大潮中历经大臣逼位、、三藩之乱、草原一统、与俄签约等众多的艰辛与风波,每一次苦难都成为了这位“千古一帝”学习与实践的战场。本书亦侧重在这些方面以帝王的成就描绘历史。
中国人历来以奉行阴阳五行学说,即凡事如有一利,则必有一不利的一面,虽为开创“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但作为君主,权利之对于他们握之易、放之难,康熙已经是清朝自开国以来最为接纳汉族文化的帝王,但仍因文字狱使得文化的传播与开放远不及盛唐与汉武之世,对太子的早立与废立使得他的后世之争纷乱不已。不得不说人无完人,即使贵如帝王。
本书从康熙成长的角度描述了每一个阶段的历史重大事件,内容表述清晰,史料与论述结合,无论整个的清代历史和康熙本人都可以从本书得到全面而专精的了解。相比一本艰涩难懂的历史专著而言,相信以人物、以帝王角度阐述的历史更为直观。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九
在上个学期该放寒假的时候,杨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去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书,这些书的名字就叫做《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老师拿了两种,一种写的是唐五代,另一种写的是隋唐。我拿的是唐五代。
我觉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非常好看。作者用巧妙的语言讲了许多历史,让历史不枯燥了,并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我看完了唐五代,就跟李子木换了书,看隋唐了。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新年的突袭》这一篇。这个故事讲了:隋朝大军一直想渡过长江去攻打陈军,可是一直找不到时机。隋朝有一名大将叫做贺弼若。他趁着过年的时候,带着隋军悄悄地渡了江,去攻打陈军。虽然陈朝人听见有整军上马的声音,却懒得去查个究竟。就这样隋军就轻而易举得拿下了采石。
之后,杨广和杨素一起陷害了杨勇,使杨广当上了太子。到了五百零四年的时候,隋文帝(也就是杨坚)得了重病,不久后又得知杨勇是被陷害的,准备废掉杨广。杨广得知后就把文帝杀害了,杨广登上了王位。之后,人民们不满杨广的残暴,纷纷起义,最后杨广被令狐行达用他的丝巾把他杀死了。之后,李渊得到了王位建立了唐朝。
这本书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哦!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十
历史永远指向未来。它告诉我们: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们将会走向何处。在经济、文化不断迈向全球化、国际交往不断增加的今天,我们不但需要了解本国历史,更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历史。
从大禹治水到清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千年历史,二十多个朝代的变更。
大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感受到,现在的“瘦钢筋”、“地沟油”,触目惊心。如果他们有一点为别人着想,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件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能只用老套方法。要去探索、去创新另一种更好的方法。每个朝代的灭亡,都在于统治者的管理。纣王、周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它们的暴政,是国民们不满,以至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志不穷,曹冲的“人小鬼大”。正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直言不讳。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是又爱又恨。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魏征,唐太宗可能也不会名流千古。魏征病逝时,唐太宗伤感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让我知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及时改正错误,更需要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闭关锁国”,让我们国家与世隔绝,渐渐落伍。让我知道,人要学会适应事物变迁。特别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没有充分的知识,充分的胆量,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青霉素现在普通使用,在当时却不被看好。但他们毫不气馁,坚持不懈,终于成功。让我明白,科学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只要有信心,坚持先去,就会成功。
“历史使人智慧。”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我们只有吸取前人教训,才能够进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是祖国更强大。可以这么讲,历史对我们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近来通过老师介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拜读了《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这本书。其中《秦始皇实现统一大业》这个故事,使我感受最深。在古代,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六国的皇帝。他自22岁就亲自执政,担任起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
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任用许多精明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王翦是秦国名将,在进攻楚国时,秦王不仅亲自为他送行,而且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但秦王也是个不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一点小事就令他疑心重重。比如:秦王决定灭楚,便问众将需要多少军队。年轻气盛的李信要20万,而老将军王翦认为非要60万不可。秦王听了王翦的话产生了戒心:王翦、王贲父子俩重兵在握,现在又要60玩大军,莫非有了异心?于是便决定让李信、蒙恬领兵20万攻楚。明智的王翦早已有所察觉,于是请求告老还乡,得以保全性命。
尽管秦王身上有许多缺点,但他的功劳是不可抹灭的。他毕竟用来十年的时间,消灭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分割、混战的局面,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我不应该轻易去怀疑别人,不能因为某个同学犯过错就不原谅他,总认为坏事都是他做的。我对曾经被我误会的那个同学,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如果我能在看见他,我一定诚心的向他道歉。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这将成为我以后做人的一大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秦王的精神。他22岁就亲拟朝政,一步一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俗话说:有目标,就有动力。作为六年级的我想要提醒身边的每位同学,我们不能再荒废我们的时间,每天无所事事啦。我们应该做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不断设定短期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它。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你离你的远大理想会越来越近。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病魔出现了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
读历史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篇,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书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晏子使楚、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晏子使楚》。
我佩服晏子善于言辞的'本领,他话中有意,意中有话。他刚到楚国,见到楚王有意不开城门,让他钻狗洞。但他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里等一会儿,你们去问问你们的楚王,楚国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竟含着楚国开城门是国家,开狗洞是狗国的意思。楚王肯定知道如果不开城门的话,他就成了狗国的狗王。楚王迫于无奈,为了能保住楚国和自己的尊严,楚王只好吩咐下人去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来。
晏子的爱国精神更是可敬的,楚王故意让他的武士押着囚犯在他们吃得很开心的时候走过,这时,楚王假惺惺地问武士:“这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是哪里人?”武士说:“是个强盗,齐国人。”这样一说,楚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并不认输,马上反驳,举橘子在淮南和在淮北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水土不同,来说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在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原因。这样既有力地反驳了楚王的侮辱,又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这样使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在晏子和楚王的唇枪舌战、争锋相对中,一个是聪明机智、胆略过人、维护国家尊严的使臣;一个是傲慢专横、骄傲自大的君王,谁赢谁输,谁好谁坏,显而易见。晏子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今天,我读了著名的《凿壁借光》的故事,很受启发。
《凿壁借光》包括了两则短小的故事。第一则是匡衡勤奋好学,可他家里却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的烛光又照不到他家。因为匡衡求学心迫切,就在自家墙上打了个洞,可以借助从邻居家引出来的微弱烛光来看书,于是匡衡高兴的拿书照着烛的亮光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第二则是说,同乡有一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有很多好书,对书“求贤若渴”的匡衡听说了,就去给他辛勤劳作做义工。主人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而不求偿”?匡衡说:“我希望能换取您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因此深受感动,便把书借给他读。由于匡衡勤奋刻苦认真求学,终于成了一位大文学家。
这篇短文通过匡衡“穿壁引光而读书”,“无偿帮佣求书读”两则故事说明匡衡对读书的无比渴求,对学习的无比热爱。这两则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只要有一颗爱读书,读好书的心,加上认真、刻苦、勤奋,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我们学习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也有很多像或不像匡衡这样学习的人。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叫冯书强,他是一个学习极不认真的人。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好多作业,里面还有思考题。他一看,心想:没什么,这些算的了什么?什么能难的住本人?可当他做题的时候,傻了眼。因为其中有一题太难,不会做。可他连想都不想,对自己说:“不写这一题不就行了嘛!”这一题太难,不写,这一题也太难,也不写……凡是难题不会的,他都绕过去,不做。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捧了一个圆圆的大鸭蛋回家了。
我们班还有一位同学叫江冰婵,她虽然不是很聪明,可她有一种信念——只要我认真,只要我努力,我就能行,我就最棒!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她都会认真完成,遇到难题动一下脑筋,实在不会第二天早上也会主动去请教老师。就这样,期末考试考了100分高兴的回家给爸爸妈妈报喜。
这两个同学的事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有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