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读后感(汇总19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洞察。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有深度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对书中的主题和情节进行梳理,理清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态,进而体会到作者所传递的思想和意义。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将书中的故事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比和思考。最后,我们需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读者能够有共鸣,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的力量。
元认知读后感篇一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
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本书提到的重要学习策略总结为:学而时习之。学(提取练习:识别、关联和总结)而时(间隔)习(阐释)之。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条细链,把知识比作一颗又一颗的串珠,那么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的过程。重复阅读就像反复把珠子串上细链,却任由它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样才能让串珠留在上面呢?没错,打一个结。
学习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你需要检索。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最好的检索其实就是考试。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检索,也就是多去做自我检测,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案例:在伊利诺伊州哥伦比亚市的一所中学,实验人员安排了两组八年级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科学课的一些小知识。一组人仍采用老办法,在老师的带领下重复阅读,但没有测试;另一组人需要经常接受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小测验。一个月以后大考,凡是考到那些用小测验来学习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考察那些仅作复习但是没有测验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平均分数为c+。
虽然学生们反感考试,教育部门也在出台政策来减少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考试可能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检索不需要高科技,却对孩子们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元认知读后感篇二
我读完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是周岭。
我读这本书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我改变,现在我已经无比确信读书将是我持续一生的事情。我已经没有了书中提到的趋易避难、三分钟热度、焦虑、压力等问题。对于未来我有了比较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对于人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做到延时满足。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确信这本书确实能给人带来改变,是名副其实的“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书中章节很多,前面的内容,都是在尝试向人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人们为什么比较短视?人类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是力量弱小。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趋易避难、急于求成;只选择容易的,不选择对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读书重要,却刷起视频;运动重要,却躺在床上......大多数我们以为在思考,其实只是对自身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我们做出的大多数选择,也是如此。
焦虑,焦虑来自于欲望太多,欲望大于能力。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各种事,停不下来,做完一件又一件,有的人甚至感觉很充实。也许这些事情中,可能有一些初衷是为了学习。但是事情太多,注定无法深入;想做很多事,又想急于求成,这就产生了焦虑和压力。实际上,只有做的事情少,才能把这些事做好。我们要站在一生的角度考虑审视对自己重要的是什么。人们普遍倾向于一头扎进具体的事情中,对于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可以不做,完全没有想法。处于焦虑情绪中的人,很少会把事情想清楚,习惯于不动脑子、直接行动,用饱和的行动感动自己。想与做的`时间比差距悬殊,有的人连一丁点深入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任由本能和欲望来支配自己。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简单。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压力还会使人们过度关注眼前事物,而没有长远目标,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在面临选择时不自觉地偏向那个最安全、最快速见效的选择,即趋易避难,选择容易的而不选择对的。人们普遍有缺乏耐心、易分心、无法专注、做不到自律、没有自制力......等等问题,其实都可以理解为认知问题。
比如,缺乏耐心。如果我们做事时,有正确的认知和清晰的目标,并能清楚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和阶段,我觉得绝大部分人都会更加耐心。
比如,易分心,无法专注。容易被周围的人打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这说明改变的初衷是情绪决定的,只是决定要努力,要学习。这是在用自制力来强迫自己坚持。我们应该将情绪驱动改为理智驱动,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以及预期会遇到的问题等等。我们把这些问题想得越清楚,做得越好。阅读、跑步、写作......做事情也更容易坚持。
我在刚开始看书时,都是强迫自己看书,低效且不专注,总是有一些东西在诱惑我,游戏、动漫......我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改变的。第一:看可以看得下去的书。我看的是:解忧杂货铺、追风筝的人、小狗钱钱等等。第二:长时间坚持。在凭兴趣开始后,慢慢就可以沉浸进去,进而扩展阅读面。
在开始时确实难一点,只能在诱惑少的地方看,例如:地铁中,在家中看不下去;慢慢地发现可以沉浸下去了,只要感兴趣的书,都可以看下去。目前,最适合我的地方是咖啡馆。在这里哪怕再吵闹我也能沉浸进去。
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真正发现读书或者学习的乐趣后,由乐趣驱动,看书就会像打游戏、刷视频似的,不需要花费什么自制力、自控力来要求自己。要勤反思。论语中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不能只靠阅历替代反思,这过于被动,是碰壁或者经过社会毒打后,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做出的改变。要避免单一视角,尽量用多角度看待问题。
过去的我,在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冲动,将自己的假设当成事实,在没有确定对方想法时,直接把情绪宣泄了出去。现在已经通过反思等行为,尽量注意了,希望以后能摆脱这种冲动。
阅读,带来思考,付出行动,发生改变,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阅读,没有思考,是最浅层的阅读,并不会带来认知的改变。万维钢:“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时,你要是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再说,而是再说只有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时,它才是你的知识”。
其实觉得书中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交叉重复的,很多是换个角度分析。我认为如果下决心要做出改变,最开始要把目标定得小一点,尽量要由兴趣驱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改变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改变习惯的过程,哪怕学到的知识并不多,但是养成了好习惯,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我觉得也不用完全按照书上的来,适合自己最好。
刚开始读完这本书时,我心很大,想通过读后感把这本书概括清楚。我甚至做了几千字的笔记,把每一章节触动我的地方记了下来,但是在写读后感过程中,深感无处下笔,无从写起。过了大概两个小时,我放弃这种想法了。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己水平有限,写不出来。所以,我只针对我曾经主要遇到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记录。
强烈推荐每一个想要改变自己的人,读一读这本书。
我现在的生活(工作之外)主要是三件事,投资、阅读、运动。我喜欢懒洋洋地坐在咖啡馆,远离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当一个闲人,锻炼我的思想,不用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也不用对别人解释什么。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越觉得自己无知。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越长。
如果不读书那么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大概就只有从现实社会,这会非常片面。首先,你的朋友圈、工作圈是有限的,注定无法深入、无法全面地获取知识。其次,当今社会信息太多太杂,人们往往没有能力分辨哪些是信息,哪些是知识,甚至连信息真假都无法分辨。然后,从现实社会获取的知识,是否永远有用呢?我认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更加适应于现在,但世界变化很快。书中知识都是经过锤炼与时间考验的,大概率比生活中的大部分知识更加具有普适性。如果只是被动地从现实社会接受知识,那么可能就是我上文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可能只有经历社会毒打后才会明白!
元认知读后感篇三
有了想法,就对学习方法之类的书籍和文章特别留意起来,也就遇到了《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地心理学规律》,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教授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l.roedigeriii)和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a.mcdaniel),以及科普作家彼得·布朗(peter)。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为本书写了推荐序:《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这个题目很震撼,可以说冲击了很多人对学习的认知——因为大家总是相信并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轻松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樊登说:“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樊登只知道这个方法效果好,但仅此而已,并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读了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才明白,樊登的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检索式练习,即通过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来强化记忆,阻止遗忘。这种方法已被美国心理学专家证实为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见应用就是测试——虽说题海战术不值得提倡,但每隔一段时间对过去的学习进行一次测试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明显提高记忆,也清楚自己哪些知识没有真正掌握。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这种技能。
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有正确的方法。注意,是正确的方法,而不是轻松的方法。常见的记笔记、划线、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等方法就不是正确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只是让你感觉对知识越来越熟悉,该书说这些方法有三大不足: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三是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读完第一章,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原来自己二十多年的学习中一直在用“假装很努力”的学习方法。幸好,在儿子上二年级,女儿才满一岁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让“悲剧”在儿女身上重演。
元认知读后感篇四
《认知天性》这本书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知,以往觉得正确的学习方式都是书里所说的“看起来很努力的”方法。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会逐渐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这样会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水平。
个人读书摘抄归结以下几点:
1、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
本书的理念就是要让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你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知识成为条件反射。首先,要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其次,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并记忆,终生不怠;再次,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学习的成果好坏不能靠自己感觉,而是要用考试的方法检验。每次测试都是给记忆和学习加一个节点,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学习分三步:编码、巩固和检索。编码就是我们常说的了解一个知识,巩固就是当了解一个知识后要及时练习,检索就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努力把这个知识回忆起来。当花费了很大力气,才想起一个知识的时候,效果最好。
2、“后刻意练习”时代。
“后刻意练习”所讲的就是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间隔学习使知识存储的更牢固,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在这基础之上,间隔学习比连续学习效果要好。比如,一个八小时的课程,一天学习四小时分两次(在两周里)学完,要比一次学完好。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缓冲时间和回忆的刺激。穿插学习不同的内容,比学习单一内容好。道理和上面的类似,不停的折腾就是为了刺激大脑,这样可以加强记忆。
3、学习的心理学规律。
欲求新知,先忘旧事。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很难,但比这更难的是改掉一个旧的习惯。更确切的说,不是改掉旧习惯,而是先把旧习惯放在一边不去用它。一个人普通话不好,通过努力学好普通话,他不会忘记原来自己的方言,而是可以自由的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切换。所谓的习惯也是如此。越容易被想起的,就越容易被忘记。检索练习是强化所学的一种方法,某件事物你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的就越扎实。
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理解知识。学了一个新知识,如何才能记得牢,就需要把它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一遍,这样可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遇到了相似的应用场景,就要试着去使用,进行知识的迁移。
制造良性干扰。很多人学习的时候,总是要找一个安静良好的环境,其实这往往更不利于学习。适当的噪音能够让人更加集中注意力,字迹略为模糊,反而能够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外界环境,都能刺激大脑提高注意力。
适度困难更有助于学习。人们都喜欢做没有挑战性的东西,但这样会使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弱。只有不断的去做那些略为困难的事,跳出舒适区,才能使自己进步。
4、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式。
学习时避免错误和记忆扭曲。对一件事情,我们只会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由自己填补,暗示及其他事件的干扰都会歪曲我们的记忆。
用时间和测验评估自己,测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非常之大,我们称之为节点反馈,一个公司在做培训的时候,学校在做课程考试等等其实都是需要做一个节点反馈,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查漏补缺,还可以自己的学习进度。
5、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为什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我的理解是,即便你的学习方法很对,学习东西也很快,但是如果不持续学习,最终也会全部忘记,所以最好的记忆方法是坚持长期学习,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把之前学到的东西进行串联。
给职场人的学习策略:多做检索和反思,思考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会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给学生的策略: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多用回忆来挑战自己,要有间隔的安排检索联系,最后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薛娜娜)。
元认知读后感篇五
田园园同学给家人每人买了一本书,这本书估计到现在为止,除了我,其他家人还没开始看吧。我看到了121页,一本很对应我目前需要的书。不知道正在看我的文字的你目前在想什么,而我想的最多的却是,怎么样找回我的健康。
这本书我看的很慢,像蜗牛在地上爬行一样,蜗牛慢慢地爬,我慢慢地看,而且我一边看一边练习,经常还回头看看,这个叫“炒剩饭”吧。这两年闲了很多,有了一些时间阅读,但大多阅读,都是以考试为目的,这本书是目前唯一壹本不以考试为目的而看的书,所以才看的'这么从容吧。
书里有很多观点,都能给到我启发。到目前为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收回感受,让感受回归行动”。我大概回忆了一下,我是什么时候养成了习惯,做事情总喜欢超前呢,是小学还是初中?好像都是。我这里说的超前,就是做a事情的时候,已经进入了b的状态。比如,假期的时候,我总是提前结束假期的状态,让自己提前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比如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吃饭总是很快的;在工作中,我也总是做这个事情,想着后面的事情;做家务的时候,想着工作的事情,那就更是经常了,等等。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每个人都似乎很赶时间,总是忙不停,总觉得事情永远做不完,时间永远不够用,我的状态是不是也是很多人的常态呢。
曾经总是听到人说“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原来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收回你的感受,让你的感受回归到你当下的行动上来,把注意力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来,去感受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让感受和身体的行动一致。说实话,这么看似简单的道理和方法,执行起来实则非常困难。我最近一直在练习,真的不容易。比如:跑步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体会抬腿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睡觉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感受身体的紧张与松弛;吃饭时,把感受收回来,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香甜,体会味觉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不要第一口还没吃完就急着往嘴里塞第二口饭菜。不信,你也试试,看看是我觉得不容易,还是真的大家都觉得不容易做到呢。
今天的文字的最后,我要跟你分享一个书中的小故事: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元认知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本讲诉高效学习方法的心理学书籍。
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考试之前猛烈突击,迅速背诵,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我大学毕业,甚至延续到工作以后一时兴起参加的导游考试。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能让我一路取得好成绩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当考试结束,我会迅速忘记那些拼命背过的书,以至于那些即使当年成绩优秀的科目(比方说地理、历史),我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过去的那么多年,我的所谓学习,都是在以一种符号的方式机械的记忆的。
这本书就是运用各种事例、心理学实验(美国人写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好像都是这个套路)来讲诉高效的、能够更容易记忆和更长久记忆的方法。这本书中否定了我们一直以来信奉的要反复阅读和背诵的方法。并且书中的很多内容打破了我们的固有认知。
此书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智力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脑会随着你的学习而改变,智力也可以提高。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越学习越聪明。
如果你想掌握一种更轻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那么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元认知读后感篇七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由彼得·布朗、亨利·勒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三位集合十多年心理方面研究的成果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介绍认识规律的。也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学得更好。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这么多年读书,有些方法很低效,有些确有暗中符合道理。
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重复性阅读是效果非常差,不仅对记忆的效果不佳,而且会让我们误将阅读的熟悉感认为是对知识的掌握。比较好的对治方式是检索练习,甚至是间隔式的检索练习,通过主动的检索能够加强对记忆的练习。简单来说就是考试。
这里提到一个重要的合意困难的重要概念,就是说在学习中故意增加一点可以克服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除此之外,习得的知识需要进一步进行巩固。巩固的方式有很多,细化(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对知识进行解释)、生成(尝试主动的解决问题,我理解就是综合推导)、反思(兼顾检索和细化的功能)、校准等方式。
在将知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之后,会从知识中提取原则,固化到心智模式中。一旦固化到心智模式中,知识会长期不被遗忘。这个时候表现的遗忘,只是因为大脑工作记忆有限,有限的检索线索被其他的知识所替代,一旦受到触发,知识会重新回忆起来。在同一个领域中学习的越久,相关的心智模式就会越多,很多知识或者概念就会固化到大脑的深度(基底核),成为类似本能的反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专家认为是常识的东西我们外行理解不了的原因。
作者认为知识是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的,同时也提倡终身学习。要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第一要保持成长性心态,即认为智商是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能力和努力,保持自律和勇气。同时坚持一万小时或者十年的刻意练习。
根据我目前的学习的状态,结合书中的理论,需要对学习程序进行调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的难度,比如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比如检索和间隔检索,比如细化(使用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梳理细化的过程)。
针对现在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学习阅读可以采用这样的程序:
1、策划阶段:同时阅读两本不同类型或专题的书,不连续阅读同一类型或模块的书籍。
2、阅读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先通读一章,然后应该马上输出这一章的思维导图。
3、笔记反思:书读完了,第二天进行反思,输出读书笔记。
4、周记回顾:周记复盘的过程中要对主要观点和要点的梳理。
5、动态回顾:形成知识库(待练习或掌握知识库),按周进行动态更新,每周总结的时候就会复习到之前的重要概念;在动态回顾的时间段内,应该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关注,需要应用的就应该有意识的应用,加强学习效果。
6、经典重读:感觉比较经典的书籍或者遗忘比较多而又需要的书籍,可以安排重读,至少应间隔一个月。
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分数,只是为了学习正确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并对生活有所改善。所以一切都应该以掌握为目的,以读完书,落地应用为学习的开始。
元认知读后感篇八
《认知天性》是一本偏理论的书,如果你对纯理论的文字感到厌烦或枯燥,那么这本书你是不太容易坚持下去的,总结来看,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的思考,来深化对某一个知识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直至精通。
书中提到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模拟现场法,这个确实是实战性知识技能的最佳方法,比如你想学习ps技巧,看万本书不如动手做一张图来的印象深刻。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贯穿人世间的基本法则,比如二八法则,在这个商业社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你80%的利润,是来自于你20%的`客户。
那么这本书给我自己的启迪是,一本书,真的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吗?答案是确确否定的。因为这本纯理论的书籍,如果你不是打算借鉴其中的实际例子,而仅仅是和我一样带着“认知天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性,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问题来阅读本书,那么,你完全可以跳开例子,看看每一章节的小标题,然后看看每一章节的最后一个小结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而如果你想跳过所有的例子和阐述,直接翻开本书的第8章,开始学习绝对的实用干货。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章节是第七章的“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这一小节,在各行各业,任何一件事情,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结合前文所述,所有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才比较好:深入而有效的思考——彻底而有效的执行。
超市认知实习报告。
临床预防医学教学认知论文。
市场营销认知实习报告。
健康教育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货物学物流认知实习报告总结。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认知的论文。
认知诗学下英美文学教育。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
网络语言中的认知隐喻解读。
认知诗学下英美文学教育论文。
元认知读后感篇九
一直以来,对于学习大家都有各种认识。有的人认为学习好是天赋,有些人过目不忘一学就会,有些人理解力超强,一看就懂。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没有一个人可以轻松学习,那些看似轻松的人只是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呢?《认知天性》这本书给我们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答。
这本书先分析了大家一般的学习方法,在人们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一种效率最低的学习方法。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本书给出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一是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二是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三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本书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是详细入微,可操作性很强。检索练习就是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
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要不时的停下来,合上书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研究发现反复阅读往往白费力气,而且80%的大学生都是这么学习的。但是反复阅读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而且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
通过对148名大学生做的阅读实验来看,初次阅读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这就是本书的第二种方法,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就是要不止一次的学习资料,但是中间要隔开一段时间。怎么样把有间隔的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测计划,在每个学习阶段都留出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取决于资料本身。作者举例说明如果是一串人名和面孔对应起来,那么你要每隔几分钟就复习一遍,因为这种关联是会很快忘记的。课本中的新资料一般一两天以后温习一遍,之后隔一周再看一次就行。间隔练习可能比集中练习感觉效果更差,但是你在长期记忆中重建所学,不但强化了记忆,还强化了你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远比集中练习好。作者提出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数学公式,不要每次只学习一种,要把多种公式穿插混合练习。具体学习中怎么样安排呢?作者提出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时,一旦你能理解新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但对问题的领悟还比较初级,就要把这类问题分散安排到你的练习规划中。这样你才能要不同的问题轮流考查自己,并为每种问题检索正确的答案。感觉上这样的效果会比只专一的练习一类问题,精通了再练习下一种差,但是研究证明这只是幻觉。真正有效的还是混合练习。
除了学生用这套方法意外,作者还列出了职场人士,教师,终身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时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书才能够洗涤你的灵魂;炽热你的激情,充实你的人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每本书的精华,学习重要的知识,才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理解的更具体。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可是精神的负担丝毫没有减少。一天好不容易结束了工作,我们又极为迅速地投入了手机的怀抱里,在手机上阅读各种热点新闻,极力使我们的精神放松。手机上五花八门的信息,颜色鲜明的界面,各类的图片视频,使我们接受了感官的刺激,获得了一瞬的快乐。但这种做法,使精神愈发空虚,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时间一长,生活中目标的影子变得虚无,梦想也就成了空想,日子过得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掀不起波澜。
在工作的最初,也许自己也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试图学习工作两不误,活到老学到老,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可渐渐地,自己立的flag常常被打破,次数多了,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不一样的生活,开始焦虑,开始自责,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种焦虑,是来自自己无能的愤怒,也是自己没有真正做成一件事的不满足感。而产生焦虑时,手机还在手上拿着。为了逃避这种自责的痛苦,依旧选择玩手机不去面对,痛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了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也索取了余下的闲暇时间,麻木了精神。
厌倦了这种生活的人该怎么逃离呢?
试着做计划。计划,是对一天时间如何规划的`方式。对我们严格把控时间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如果做好了一天的规划,就不容易被一大堆事情绊住,也乐于在某个时间段做好某个时间段应该做好的事,不会因闲暇时间多而盲目选择玩手机。
但是计划不是做了就一定能完成,对某些人来说,选择开始执行计划时就很难。比如一天之始,在已经做好的计划和手机之中做出选择,部分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机。因为手机更好玩,更不费力,而那部分人会告诉自己只玩十分钟,但是到了十分钟之后,手机舍不得放下,又是十分钟,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一天结束了,才恍然若失,自责于计划没完成。
手机拿起来容易,放下来难。所以那一秒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它可能决定了你一天如何度过。
试着在选择节点多花点时间,学会延迟满足。
既然今天定下了要完成这个任务的计划,先完成计划再玩手机,比先玩手机再学习,快乐多了。玩手机对前者来说,是完成计划的奖励。后者则会因为任务没完成,在享受的同时更加焦虑,玩手机也玩得不痛快。正如一句话: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痛痛快快地学。如果把两者掺杂在一起,做a想b,不仅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是做什么都不快乐。延迟满足,不是不允许自己享乐,而是先把一天重要的事做完之后再享乐。
在周岭的著作中,“延迟满足”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极大,同样,“消除模糊”也有着洗涤心灵的意义。
它影响的是你自己的情绪,我建议你主动请理它。如果生活中突然有些琐事侵占你的头脑,或者一个想法一瞬而过,我也建议你先处理它或先记录它。
因为有些烦恼,它不是出现一次,以后就再也不出现了。比如,和朋友聊着开心的事情,但是突然她说的一句话让你哽住,你很在意这点,但你不明白为什么很在意,之后就淡忘了这件事。这件事,下次还会出现,还会在某个时机,再次让你不快,只要你没去解决它。而正确的方式,现在去解决它,或者立即用备忘录记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它,分析自己为什么不快,挖掘自己内在的情绪,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给自己提供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这样,烦恼就会慢慢变少,精神也变得轻快了起来。毕竟烦恼着我们的事,部分是小事、琐事,解决一件就少一件,就像把沉积了淤泥的池子慢慢洗干净的过程,最后,池子干净了,清澈可见底。
当然,周岭教给我的不止这些,学习,读书,运动,冥想,反思等。我获得了很多,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本书,使你改变了,那它就是有意义的一本书。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一
近年来一直听很多人在说“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用你的认知,在股票帮你赚钱”。
趁着假期看完这本书,慢慢理解“认知”代表什么。我自己的理解,认知即是自己大脑底层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程序中的“抽象”,越是抽象,就越能解释很多事情,越是底层,他就能从本质上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就记得在某个地方看到一句话,你学到的东西,就是在那么多年之后,你还记在脑海里,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行动的,这就是学到的东西。
这本书也有一段对阅读的理解:就是看完一本书,有感触,有触动的那些知识片段,没必要追求所有的文字都理解。因此,我只记录总结一下自己有感触的`地方,不会是一个详细的读后感。
拆解任务的力量。
拆解任务的力量非常巨大,大至我们的整个人生,小至每一日的任务安排。之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很焦虑,这个季度要做这么多任务,怎么做得来呢?然后秦粤大佬说,用甘特图把几个月要干的事情列出来,自己规划一下。列完之后就发现,原来糅在脑海里的那么多活,经过几个月的“排期”,一下子又变得目标可达了。一旦任务太多,人就会焦虑,就会慌,实际上我就是缺乏了拆解任务的能力。拆解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比如在写一个复杂的程序,复杂的逻辑,如果只是一句简单的“完成这个功能”,很可能每次看到这个任务,就会退步,不知从而而做,也不知怎么搞。
这个也跟演绎思维一样,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步步拆解,而不是不拆解就想着开始搞。
消除模糊。
如何提升行动力,其实这个知识很多地方都有讲到,比如如何提升到达目标,就是把目标最大可能的细化,最大可能的衡量,这样达到这个目标就更快了。
平时每日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越详细,消除模糊,才有可能做到。
享受当下。
我们本以为一心三用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殊不知,这样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里想的另外一件事,实际上要么是后悔过去,要么是忧虑未来。实际上都是无谓地担忧。还不如最大可能的享受当下,如果正在跑步,就全身心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是在逛街,就全身心地体会身体。如果是在学习,就高度深度地学习。
脑海里不要同时想太多事情,不要同时想干太多活,因为那样不仅干不完,还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连当下的事情都干不了。
每次我们可以试图分出另外一个自己,告诉自己去做事情,分出第三个自己去监督自己,告诉自己要享受当下,把自己的杂念消除掉。
心流区域。
学习一个东西,或者准备开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从心流阶段开始启动,而不要一畏地设置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来达成。什么是心流阶段,就是在枯燥重复的区域往上走一点,在困难的区域往下走一点,就是心流区域。
精力。
每日早起,我们的精力是重新启动的,因此可以在早起的时候做一些稍微需要精力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精力是往上走的,他是有一个惯性,这样就不容易往下去走。
给自己每天的时间段划分区域,每个时间段干什么事,做什么,都分配好,最好每个时间段干的活不一样,这样效率会更加高。
认识大脑。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二
前两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攻读了《认知天性》这本书。并非夸大其词,而是有感而发,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刚刚毕业不久,就我本人而言,我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是有限的,有很多事情我不知道;有很多领域我还没有涉及;有很多很多东西我需要去学习。《认知天性》这本书让我对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从小我都是学习平平,但是也不是特别差的那种,在小学初中一直都处于中上等,高一的时候差一分进入重点班,当时的我选择了留在了普通班,这个成绩让我在当时的班级很快引起了班主任老师的重视,于是我在老师的重点关注下成绩也算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当时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因为贪玩与班里的同学打成了一片。高二分文理科,我选了文科,好多经常在一起相处的同学都分开了,还算幸运,新的班级里有一个之前班级中关系还不错的一个女生,其它同学都不怎么认识,同时家里人也在给我灌输思想,到高二了,可跟高一不一样了,高考在即,不能再和以前一样贪玩了,于是,我和这位女同学走上了学习为主的道路。我们两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有时时间紧迫的时候连晚饭都不吃,和时间赛跑。
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真的不无它的道理,第一次月考,我竟然考了班级第一,新班级,新气象,老师对于新接班的同学的了解当然看成绩,于是,在老师、班里同学的认知促使以及家里的管教下,我成了一名,他们眼里的“好学生”。因为学的是文科,各个科目需要牢记的知识点较多,台灯和小桌子都是必需品,每天早上,我们这批所谓的好学生五点起床,晚上熬夜做题,有时候一做就是晚上一两点。课本上五颜六色的颜色标记,各种笔记密密麻麻。总之,高一之后的那两年,是真真正正的用心学习了两年。通过这两年,我打破了家里人对我以往的认知,我没有走上她们为我规划的专科之路,然而我并不为之庆幸,因为我付出的努力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应该只是考取这样的一个成绩,毫不夸张的说,我甚至吃饭都在记单词。
《认知天性》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人们都不喜欢挑战自己,也不喜欢挫败感。相比较而言,一遍一遍地画线要轻松得多。可惜,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很多人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是事实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所有学到的道理和经验,但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那些不给自己出难题的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我想之前的我就是这样的,我自认为老师讲的我都懂了,很轻松的接受了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点。结果就是,即使我很努力,但我已经陷入了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的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有的人以成绩为目标,而有的人则以学习为目标。对于前一种人来说,他们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第二种人来说,他们努力则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追求成绩的人会在无意识中限制自己的潜力。如果你在意的是证明或显示自己的能力,你就会挑选那些自己有信心克服的挑战。你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聪明,因此你会一遍遍地重复自己擅长的东西。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就会选择难度去不断的加大挑战,而且会把挫折理解为有用的信息,从而集中注意力,更具创造力,也更加努力。做好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根据实际情况,每天或者每周接触一件新事物、新领域,这是我读过这本书的切实想法。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三
首先自由时间的累积够成了认知盈余。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们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
自由时间一多,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寻找相关的内容、爱好、兴趣等去消费自己的时间;同时不自然会通过各种工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理解的自由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供自己独处,思考;享受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身心愉悦,不被外界,商家提供的工具打发时间的工具所裹挟。
如最常见的就是大部分人沉浸在微信,抖音里,不能自抜。作为个体,我们更应该停下来分析自己的行为,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充分有效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可以帮助自己通过自由时间达到自己的目标。
举几个例子,就像巴菲特不让自己的孩子玩平板、推一上肯德基的老板肯定也举动让孩子吃肯德基;抖音是一个好的工具,但如果陷入里面天天漫无目地的刷,最起码是对时间的浪费。
如果不加思索,还会被其中的内容所左右,影响。作为个体,还是提醒自己要保持独处的思考。自由时间由自己撑控。
另一方面想从商家角度谈自由时间,商家在做商品的时候,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谁将人性考虑最充分,谁将赢得市场。现行社会竞争激烈,只要有个新创意,就会有跟上。
如共享单车,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观察,最早的摩拜,ofo,到现在的小蜜蜂,还有很多,还是要看谁更贴近人性,车是不是好骑,是不是有好的付款机制等等。
只要满足某一方面需求,把它作到极致,客户就会为你买单。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四
十年后,我依旧能这么说,这本书在大学时期带给我的影响跟《未来简史》一样大。《未来简史》让我决心从土木转专业到计算机,《认知天性》则是改变了我多年来对于学习的错误观念和方法,让我能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不被淘汰。
首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并非天生确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
最近我的祖师爷,dna之父沃森(他是我高中班主任导师的导师,所谓叫他祖师爷)的荣誉被摘,因为他提出人的智商因为人种和基因存在差异图:智商分布区间地图。
作为一个东亚人,我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哈哈哈哈,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呢。我觉得这个说法没毛病,就像我们愿意承认黑人比起我们更有运动天赋一样。只是接受差距这种东西本身是困难的,至少对于大部分能力低下的人来说,承认差距是很痛苦的。
如果用《认知天性》的观点来支撑沃森的看法:努力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模型,建立新的连接。那么,我认为东亚有智商优势是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文明,甚至同化了一部分犹太文明(在河南,山西地区)。正如一个真理: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财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高考状元多出在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的家庭,或者说,父母是博士的小孩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人类平均智商超过了科学家预期发展,毋庸置疑,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重视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就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公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越是发达,富裕的地区,就越是重教育,美国就不用说了,在我国,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来的同学也确实会比内地一些地区的同学更热爱学习,作为一个中部城市来的我很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更开阔的眼界和对学习更大的热情。所以,东亚人的智商优势,恰恰是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的优秀成果,在中华文明的照耀下成长的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祖先的思考方式,会比那些原始村落长大的小孩更容易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连接,这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产。
回到正题,说说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学习就是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连接的过程,本质就是知识链与记忆结。本书针对学生提出了学习三部曲:学习阶段的随时检索,学习过后有间隔地安排检索,和在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
本书纠正了我学习时的一些错误观念。第一条,喜欢反复看学习材料,比如我学习《计算机网络》这本书的时候,制定的计划就是反复看这本书。这是错误的,书中指出,反复浏览这些资料并不能让你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相反,因反复阅读而产生的熟练感会让你产生错误的“元认知”(大白话说,就是逼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材料。而实际上,“看熟”不代表“掌握”。相反,把关键内容提取出来,通过检索关键内容建立联系的方法更有助于理解知识并长期记忆。
我喜欢通过做框图的方式来梳理内容,个人认为,那些概念图会比西方的思维导图更适合中国人有逻辑性的思考方式,但我在做框图的时候有个误区:喜欢把每一章节的细节内容都摘录下来,有时候,框图更像是一个图像版的书,而不是个人的思考过程。在初次学习中适当舍弃一些细节是必要的,因为书中提出学习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上,连本章节的框架都不理解,就想要去理解细节的东西,是揠苗助长的。所以做概念框图的时候,要改变原来那种事无巨细的做法,而是从大到小,就像遍历一棵树一样,从根到结点。
书中指出,学习中真正关键的步骤,是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联系。曾经被我误解为概念比题重要。其实,如果一道题能助你更好地理解一个概念的话,也是不错的。在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联系中,可以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比如助记,记忆宫殿等等,同时,跟别人授课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所以我打算在b站上开个号专门讲解一些与计算机,数学等相关的概念或是说书。
书中指出,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有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学土木就是集中练习,考试前一段时间复习突击,因为我的目的是pass,而不是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本学科的心智模型。事实上,我很排斥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土木的心智模型,因为不感兴趣,这种抗拒是生理上的。所以土木的学习效果不如计算机。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利于建立心智模型。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检索,大家总是觉得这样会很慢,没有效率。学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不看就会忘记。其实不是这样的,正因为会忘记,所以这个检索的过程更有价值,更有助于建立连接,并且在以后能快速检索到这条知识通路。只是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沮丧,这是正常的。这也是本书提到,要克服这种心理,懂得纠错的过程是可贵的。检索时付出的精力越大,知识掌握越牢固。
书中还指出,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效果更好。就拿学习数学公式来说,不要每次只学习一种,可以轮换接触不同的问题和解法。
总结,我对我自身的学习过程调整如下:通过画框图的方法理解知识体系,同时对知识体系与现实建立联系,再由浅入深。每隔一段“学习间隔”就问问自己,有哪些概念,含义是什么,与现实有什么联系。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五
《认知天性》是一本偏理论的'书,如果你对纯理论的文字感到厌烦或枯燥,那么这本书你是不太容易坚持下去的,总结来看,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的思考,来深化对某一个知识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直至精通。
书中提到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模拟现场法,这个确实是实战性知识技能的最佳方法,比如你想学习ps技巧,看万本书不如动手做一张图来的印象深刻。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贯穿人世间的基本法则,比如二八法则,在这个商业社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你80%的利润,是来自于你20%的客户。
那么这本书给我自己的启迪是,一本书,真的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吗?答案是确确否定的。因为这本纯理论的书籍,如果你不是打算借鉴其中的实际例子,而仅仅是和我一样带着“认知天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性,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问题来阅读本书,那么,你完全可以跳开例子,看看每一章节的小标题,然后看看每一章节的最后一个小结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而如果你想跳过所有的例子和阐述,直接翻开本书的第8章,开始学习绝对的实用干货。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章节是第七章的“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这一小节,在各行各业,任何一件事情,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结合前文所述,所有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才比较好:深入而有效的思考——彻底而有效的执行。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六
这是一本关于学习的书,本书阐明了学习与记忆的过程,提出了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和一些重要却被忽视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和培训行业的老师与讲师的教学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摘抄与感悟:。
1,感到学习吃力,说明正在学习重要的东西。根据过往阅读经验,那些枯燥的让人读了犯困的书,反而给我带来更多收获,如逻辑、哲学(原理在于学习困难的知识会刺激大脑不停思考)。
2,在学习某一课程和技能时,不要忙于在书上记笔记划重点做记号,这种轻松且不费脑的活动并不能真正使知识留存在大脑。
a有间隔的、内容穿插的自我测验(考试),查漏补缺,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
b注重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
3,遇到复杂问题(难题)先尝试自己解决,不能解决时再去找答案或寻求帮助,这样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对我们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持久。
5,学习的新技能新知识如果不应用,很快就会遗忘。
6,关于犯错的教育理念:现在社会人们凡事太关注结果,不允许失败,容错空间小。对失败的恐惧导致我们不敢不愿尝试新事物,不愿意冒险,这极大抑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事实上,犯错却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发现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才能找到可行的通往成功的路径。要敢于尝试,错了也没关系,多数人会因为没做而后悔,而不会因为失败而后悔。
7,列出自己的目标,想要做到的事,想要取得的成就,然后列出达到目标需要的能力和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怎么训练这些能力(找到相关学习路径)。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七
小编最近看了《认知盈余》,觉得讲的很好~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作为研究生,知识、时间、获取知识的成本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看了这本书也许会带给你一些思考哦~。
作者认为,随着受教育人口的增多,人们对知识掌握更加普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使得曾经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发布信息的门槛消失了,一个发布按钮赋予了曾经站在门外的人更多自由的权力,基于贡献和参与创造的参与文化盛行。而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空余时间,对自由时间支配的增多,人们拥有了认知盈余,自由时间成为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技术带来机会改变人的行为,大规模的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的发展。
一、技术赋予的可能。
麦克卢汉早就有过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虽然该观点难免有技术决定论之嫌,但不可否认,媒介技术的发展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本书作者也肯定了技术的力量,但与麦克卢汉不同的是,他赞同技术是一种工具,人们利用技术进行了诸多创新。
书中以文字作品为例,提到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出版书变得更容易,但由于出版成本的降低,相比于原来本本经典的手抄书,印刷时代开启了泥沙俱下的出版局面,这一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的资本不受损失,出版商成为重要的把关人,选择权在他们。而互联网技术则进一步降低了出版的门槛,互联网的大量空间都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只需一个发布按钮,人们就可以把被出版社拒绝或者没有条件出版的内容发布到网上。这就是技术赋予人们的可能,从最开始知识属于权贵阶层到如今的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曾经稀缺的资源变得随处可得。
正如作者所言,技术给人们创造了机会,大众媒体时代,聚光灯是打到经过商业公司精心包装的明星身上,普通人只有在处于弱势或具有宣传功能的新闻报道中得以被看见。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诞生了一大批如微博、微信、快手、火山等具有媒体属性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使得曾经无声的个体有机会展现自己,甚至滴水汇聚成河,从个体走向具有一定黏度的群体,这也是作者提到的媒介具有的连接功能,这种连接即规模。
一个普通家庭一般很难承受一场重病,过去,这样的家庭会在医院的账单下迅速赤贫,人们最多只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部分帮助,而这种帮助一般是在较小的规模内进行,比如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单位、小区内由志愿者募集,或者走到街边随机募集,这种实体募集能得到的帮助并不很大。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能够被广播电视报道的家庭往往能得到大量帮助,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如此幸运能得到电视的关注。而如今,微信平台的水滴筹、轻松筹项目,则赋予每个人被看到的权力,通过在这些平台发起筹款,人们聚沙成塔,微信支付的便捷、朋友圈强关系网与弱关系网之间的转换,求助的信息像涟漪一样向外扩散,最终借助大众的力量,获得足够支付医疗费用的捐助,技术真的使以前不可能或者很难的事情变得更容易实现。
一、“规模”的力量。
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同心协力贡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创造认知盈余,而不仅是完成一系列微不足道而又彼此分离的个人行为。而人们能够得以协同合作的工具就是媒体,这种合作最终会以规模化的形式得以实行,规模大小不等盈余则不相同。
比如人贩子拐卖小孩,在过去,一个家庭失去小孩只能报案坐等,或者父母耗尽财力穷尽一生机会渺茫的寻找。而现在,众多志愿者和丢失孩子的家庭在“宝贝回家”这一网站上组建群体,通过规模化的信息发布,使得寻找孩子变得比以前成功机会更大些。“随手拍解救被拐卖小孩”的活动,更是将社会上众多普通人结合进来,寻找孩子的成员规模扩大,找到的机会也随之增大,这也可以说明规模的力量。
过去,有共同爱好之间的人的连接并不密切,因为工具的限制,他们无法在众多人群中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而现在的媒体技术赋予了人们这个功能,以小编自身经历为例,在参加兰大新传院的“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活动中,小编认识了一个致力于羌族文化保护的人,他们有一个爱好者团体,主要负责对羌族民间歌谱的收集,这些人都是对羌文化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通过手机这一媒介工具,他们基于共同爱好形成一个羌文化传承群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以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的形式利用自己的认知盈余创造公共价值。
作者说“我们平衡消费与创造和分享的能力以及个人彼此联系的能力,正在把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从一种特殊的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全球适用的分享工具。”早在好几年前,公民新闻的概念就已经开始实践,作者在书中区分了专业和业余的概念,公民新闻的发展,扩大了新闻的来源,人们关心身边事,作为非专业的新闻记者,公民新闻可能形成颇具规模的公民监督,越轨行为在这种监督之中得以纠偏。并且这种业余的新闻生产解放了专业记者的劳动,他们可以去挖掘更深度的事件。技术让非专业人士涉及专业领域,重新实现分工。
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种慷慨分享背后涉及到的利益问题,今天,我们关注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研发者的研发成果往往会因为产权保护不力而受到侵害,恶性循环的结果可能是不再有专业人士愿意从事创造工作,因为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在作者的观点与今天社会现实之间来看,我认为这种分享应该取决于主体权力,比如人们当然有权利免费分享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无权侵犯别人的知识资产,作者书中举例的软件公司是公司主体愿意开放代码让大家一起创作,这个决定主体是公司本身。
我国的小米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在有效利用认知盈余这一资源,其小米论坛汇聚的一些用户对手机研发感兴趣,会为小米公司提供优化建议以及其从事一些其他技术创新,小米公司通过这一渠道可以吸纳用户的观点看法,融进自己的系统补丁或产品研发里,这种官方认可的分享共创行为的确有助于产品活力,用户意见被采纳的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与群体认可,从而达到双赢合作。
廉价的同时带来了参差不齐的产品,尤其是文化产品,正如小编的老师所说,庞杂比稀缺更难处理,我们日渐兴起的知识付费模式,正是对廉价分享的一种均衡,因为价格门槛可以框住优质内容,所以今天,付费就是一种趋势了。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八
时代的快速更迭,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参与这个世界的方式。现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媒介,从小时候的报刊杂志到电视媒体,再到现如今的各种互联网的网站,app等。信息工具的一次次更新,在让我们感到这个时代信息过载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该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
读完《认知盈余》这本书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要学会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一个参与者,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
曾经南京市民李先生也在一次live演出中说到;“认真是我们参与这个世界的方式”,我觉得对,但不全对,我们真正参与这个世界的方式应该是认真的创造!
作者克莱·舍基是谁?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思考者,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预言家,同被腾讯掌门人马化腾推崇为互联网思想家的一代媒介传播大师。任教于纽约大学教授互联网新媒体,同时也是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媒体撰稿人。这本书也是马化腾先生亲情推荐而且作序的的一本书。
认知盈余现在也成为了现在新闻传播中的新的专业名词。作者克莱·舍基对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
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随着我们现代工具的不断升级更新,我们工作的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就造就了我们能够拥有的自由时间也在不断的增多。这是我们能享受到的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红利,这些自由时间我个人把他称之为时间盈余。
如何将时间盈余转变为认知盈余?
我们要不要和前辈们一起唱挽歌?
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现在处在的环境就是这样子。在何帆的《变量2》这本书曾经就讲过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代际革命,我们参与这个世界的方式都在被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个世界的变化,努力让自己更好就行。
对于前辈们的意见我们也应该持有理解的态度,就像这本书里提到过“既定理论诱导的盲区”,他讲到我们对外界事物已有的理念和看法会阻碍我们看清现实,所以,如果不想也被人所嫌弃,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吧。该过去的都会过去,总会有一天,我们会在大街上听到摇滚乐,会在咖啡厅对未来高谈阔论,会在生活发现更多的知己。
为什么这些人愿意免费工作?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就提到了无酬的动机,他讲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动机无非两种,一种是内在动机,一种是外在动机。内在动机让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而外在动机,回报是来自行为之外的补偿。
就好比我分享的这个书评,动机是内在动机,没有任何人给我发一分钱,但是你们的点赞和转发就是我的驱动力,同时他也讲到我们的创作不是为了找到更多的潜在读者,而是为了寻觅更多的同类人。如果你是我的同类人,那给你比个心。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在这本书里我理解到的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的特点有三个:创新、机遇、共享。
但同时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多的机遇。就像书里讲到的,如今,信息全球可得,并可以被无限复制,然而他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我们每个人都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参与者。
其次就是共享,共享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红利,他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几乎免费的获得我们想获得的任何知识和乐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们该怎么做?
元认知读后感篇十九
《认知盈余》,作者是克莱·舍基,我只匆匆翻了一遍。书整体偏理论,大致讲的是,克莱·舍基认为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分享,创造巨大的红利。
又比如,在社交软件、平台的分享,都可以认为是创作者的一种“认知盈余”。像是大众点评、饿了么、美团、微博、小红书、知乎、现在的各类短视频,各种小软件论坛等等……写写点评和经验分享,说不定就能成为网红,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这样来看,选择好合适的平台组织,坚持某个领域的创作,成为“斜杠青年”(注:指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英文:slash,摘自百度百科),通过网络获得变现,似乎是一种美好的可能。
有很多人已经尝试过了。有些人红极一时,后来销声匿迹;有些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收获了短暂的名利、情感,而后继续在某个角落,过着其他的生活。
而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能够在某个地方火一次,收获些什么,在世俗意义上也算成功过了。
随着经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都在追求某种永恒,无论是否出于自身的意志。
就像之前弱传播里提到的概念那样,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传播,而这也可以理解成像是病毒或细胞那般复制的行为。
我现在写下的这些文字,便是一种分享“认知盈余”的形式,也是在进行传播和复制。这样的内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存在着一定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说不定就能引起一波小小的爆炸。
“认知盈余”这个概念,到底怎么变现也好,获利也罢,在我看来,更像是对“知识就是力量”的一种补充解释。
知道的多了,自然就会明白,怎样去获得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将这种本来只存在于脑海中、精神中的模糊的内容,变成自己可以掌握的样子,牢牢地抓在手里。然后,把所知道的分享出来,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认知盈余”的变现。
至于价值什么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