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范文(16篇)
教案不仅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评估和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编写教案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了解一下优秀教案的特点和要素。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一
《认识几分之一》是在学生认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纸片。
1、创设游戏情境。(抢选数字游戏)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新朋友认识几分之一。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三
1、了解分数的产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利用类推与迁移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索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
4、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纸,直尺,水彩笔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拍手游戏”。伸出小手,注意听要求:根据得数拍手,不用嘴巴回答。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游戏开始。
1、把个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4下手)
2、把4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2下手)
3、把2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1下手)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了4,2,1这几个数)
分得同样多,就是怎样分?(平均分)(老师板书:平均分)
(继续玩拍手游戏)
把一糖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几个?(学生不拍手)为什么不拍手啊!(生答:半个不够拍一次)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认识数的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分数,学习了它之后,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分数)
1、认识1/2
拿出一张圆片
现在,谁能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2份呢?(指名到讲台前)
(先将圆片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以后,有一道折痕,折痕的左右两部分分别是这张圆片的一半。)
(老师把这张圆片粘贴在黑板上)
观察:老师就来写一写这个二分之一。
(板书:1/2)
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写的?
(先画一条横线,在横线下面写2,在横线上面写1)
我们由下往上读:二分之一。
谁能结合圆片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生汇报)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其中的一份,也是分母的一部分,叫分子。(板书:分数线、分子、分母)
刚刚我们折出了圆片的1/2,那么,你能折出其他图形的1/2吗?(拿出学具,独立完成)
你发现了什么?
(所有图形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来表示,因为不论图形的形状、大小如何,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们的1/2;整个图形大,它的1/2就大,整个图形小,它的1/2就小。)
2、认识 1/4
如果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猜想: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呢?(1/4)
(板书:1/4)
小组合作:折出圆片的1/4,看哪个小组的折法多。
(汇报,粘贴图形。)
以上我们认识了1/2,1/4,你还想认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呢?
(学生列举,老师板书)
1、用几分之一写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
(图略)
2、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判断并说明理由)
(图略)
3、动脑思考:在这张长方形纸中,每种颜色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图略)
四、 总结收获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四
(3)激发:半张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一个合适的数表示吗?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
(1)激发自学:你想对分数有更多的认识吗?请自学课本第95页的全部内容。仔细观察、阅读、填空,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个?。(2)组织交流: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发:1/2是怎样得到的?1/3呢?1/5呢?1/10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得到1/5?你知道一个分数怎么写吗?师示范写法。)
(4)读出下面的分数。1/3 1/7 1/6 1/9 1/10 1/100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6)出示反例,问:阴影部分用1/2表示可以吗?为什么?
(7)练一练第1、2题。媒体出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再交流评价。
(10)引发举例:联系我们周围的生活,你还能说出一些分数吗?
(2)出示反例,问:为什么1/2比1/3小呢?强化同样大。
(3)练一练第4题。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1/( ) 1/5<1/( )。
练习二十一第1、4、5题。直接在课本上完成,再反馈评价。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五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六
第75页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一1―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知道分数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1、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
2、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多媒体,长方形纸条、圆形纸片若干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老师这里有6个饼,要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板书33)
有4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板书:22)
有2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分?(板书:11)
同学们在分得时候,注意到了要公平,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我们就叫做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谁愿来说说,你怎样理解“平均分”?
现在只有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你们会分呢?
假设这个圆形纸片就是一个饼,同位合作试一试?(学生操作)
举起来,互相看看是怎样分的?
同学们,我们怎样证明这样分就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表示一下?
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吗?
二分之一,在数学上叫分数。
2、指导读、写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老师板书)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写一写。
3、认识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另一份呢?
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二分之一。
谁愿来说说,什么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学们指着刚才分的圆形纸片说说,什么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说)
谁想再来说说,什么是这张圆形纸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学们,给你一张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拿出你的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操作)
谁愿把你涂的展示给大家?
正方形还有不同涂法吗?
观察,这几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对,虽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还有涂其它图形的吗?
5、小练习
同学们,把刚才分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谁是谁的四分之一?
这一份呢?
每份都是这张圆形纸的四分之一。
谁来说说,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认识三分之一
这张纸片,阴影部分能用分数来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
怎么证明这样分是平均分?(剪开)
大家的眼真锐利。
能说说,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认识几分之一
1、独立探索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好?
谁愿把你创造的分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可能出现几分之几的分数,不要回避,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老师刚才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创作的分数,一起来判断一下?
同学们,真聪明,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来吗?
能不能都写出来?
分数有多少个?
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2、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今天,学习内容在课本75―76页,请同学们看书。
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同位两个,举个分数,互相说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3、小资料
一起来看个小资料,自己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想?
三、练习应用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课都积极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页1、2、3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灵活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
咱们班同学真聪明,这节课上到这里。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3页例3,做一做的2题及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比较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方法。
2、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材料袋(每人两个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中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本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了解分数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理解它的含义,会进行简单比较,既为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作铺垫,更为小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谁?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2、讲故事导入:
大家都知道猪八戒很爱吃西瓜,有一天,他找来一个特别大的西瓜,他很高兴地问:“师傅,这个西瓜我们怎么分?”孙悟空说:“还不简单,我们有4个人,每人吃”话音刚落,猪八戒就嚷嚷起来:“不行,不行,这个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多吃一些,我要吃”小朋友,你们说,猪八戒如果吃了西瓜的,真能多吃了吗?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奥秘。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九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三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的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学具准备: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和两张圆纸片,水彩笔,小黑板。
五、教法学法。
1、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具,根据知识点呈现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教学中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使学生多方位参与活动,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结合教材的场景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等活动,在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分数概念。
〈二)学习新知。
1、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我以填空的形式展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2、学生在认识二分之一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强化了写法和读法。明确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更加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比较分数的大小。
我用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发现,明确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题练习。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原则,突出题目难度的层次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应有的发展。题型展示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会想学乐学。
〈1)抢答,激活学生思维。
〈2)利用分数说一句话,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知识拓展,通过不平均分,转化等图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四)总结提高。
结合板书进行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应知应会,并补写课题,进一步点明重点。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一
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后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物、图形,进一步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通过折、画等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3.会用几分之一表示图形中涂色部分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
2.借助认识几分之一,培养数学思考、语言表达与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探究“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教学难点:解分数产生的意义,怎样的“部分”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域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数概念学习的一次飞跃。“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第二学期“分数初步认识”中的一个内容。这个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分数知识是个前提条件和关键。
分数来源于等分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体验到当把一个整体的物体平均分后,没办法用整数来表示,从而产生了分数的学习需求。从具体情境中对1/2的初步认识,演绎到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几分之一的含义理解。
2.学生分析在学习“认识几分之一”前,学生已学习了“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并有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同时,也有学生知道分数,但是对于分数本质的理解却是不甚了解,不知道怎么样的情况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入1/2的初步认识。提供学生大量感性的素材,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表达的空间,帮助他们逐渐抽象分数意义的本质内涵。为今后学习分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三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或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呀?(请学生说说分东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思考教育,并导出平均分)。
2、出示例1图(先不出示蛋糕)。问:图上两人在分什么呀?谁来帮他们平均分这东西呢?(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板书:2个、1瓶)。
3、出示蛋糕,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4、问:每人得几个呢?(板书:半个。)。
5、师:刚才我们平均分了三样物体,得到了三个结果,你觉得哪个结果比较特别呀?(体会半个这个结果的特别之处:〈1、是汉字。)。
6、你能创造一个数或者符号来表示半个吗?(学生独立创造,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7、你想知道现在人们用哪个数来表示一半吗?(板书)介绍这个数的来历。问:人们为什么用这个数来表示一半呢?(同桌议一议,初步体会各部分的含义)。
8、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其实,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板书分数)。
9、下面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一个蛋糕的的?
二、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的意义。
1、师:吃完了蛋糕,他们又玩起了折飞机,可是纸只有一张三角形的纸,怎么办呢?(让学生说说怎样平均分?多媒体演示分法)。
2、师这样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来这张纸的。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的。你还会找出其它图形的吗?(学生动手折)。
4、学生交流。
找长方形的时,请几位同学分别演示,多媒体演示并比较几种分法。
问:为什么折法不一,形状也不一样,却都是这张长方形的呢?
三、尝试迁移,设疑激趣。
1、有人也找出了几个图形的,(出示图)你认为对不对?同桌讨论一下。
2、那你认为图3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你是怎样想的?(同桌说一说)。
3、问:除了红色部分可以用表示外,还有哪部分也可以用表示?
[评:从到的教学,过渡自然,学生通过迁移、比较、讨论,很好地理解了的含义。]。
四、大胆猜想,自主探索,认识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猜猜看,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其它分数吗?能把它们写下来吗?
2、学生汇报,师示范写。
(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数,请学生用圆纸片折一折,说一说。)。
3、师:有没有?呢?(师生一起写)。
师:其实分数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请自学教材p100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问:为什么这些分数的分母都不一样呢?为什么它们的分子都是1呢?
五、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师: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
3、再请学生展示折出的分数,并与前面的分数进行比较。
4、师: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你认为这个应该排出哪里呀?
5、师:如果折出圆纸片的,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们一开始折出的,又该排在哪里呢?为什么?(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六、生活中的分数。
2、师: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评: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七、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总评]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集中而又不单一,教者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获得感性认识,又通过观察、折纸等实际操作,把图和数有机结合,在读者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四
1、生活引入:
(3)激发:半张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一个合适的数表示吗?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
(1)激发自学:你想对分数有更多的认识吗?请自学课本第95页的全部内容。仔细观察、阅读、填空,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个?。(2)组织交流: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发:1/2是怎样得到的?1/3呢?1/5呢?1/10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得到1/5?你知道一个分数怎么写吗?师示范写法。)。
(3)写出下面的分数。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六分之一二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
(4)读出下面的.分数。1/31/71/61/91/101/100。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6)出示反例,问:阴影部分用1/2表示可以吗?为什么?
(7)练一练第1、2题。媒体出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再交流评价。
(10)引发举例:联系我们周围的生活,你还能说出一些分数吗?
3、分数的大小比较。
(2)出示反例,问:为什么1/2比1/3小呢?强化同样大。
(3)练一练第4题。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1/()1/5<1/()。
4、总结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1、4、5题。直接在课本上完成,再反馈评价。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91~9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钟面;学生每人一个钟面、一张乐乐的作息时间表。
一、问题导入。
1、星期六,豆豆对妈妈说:“妈妈,5点钟有好看的动画片,我要看。”妈妈说:“豆豆,妈妈有点事要出去,5点钟的时候你自己打开电视看吧。”豆豆可高兴了,心想:现在时间还早,我先玩一会儿。于是他拿出好多的玩具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妈妈下班回来看见豆豆两眼泪汪汪的,就问:“豆豆,看什么动画片把你感动成这样了?”豆豆委屈地说:“我不会看时间,等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动画片都已经放完了。”
2、师:哦,原来是这样啊。小朋友,你们会看时间吗?今天咱们就和豆豆一起来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二、认识整时。
(一)认识钟面。
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引出时针、分针,12个数,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1、时针和分针(电脑闪烁,并移出)。指出老师教具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告诉同桌好朋友你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2、12个数(电脑闪烁)。你们的钟面上有没有12个数,一起来数数看。
3、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二)分类。
1、说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
2、同桌小朋友说一说,并把你喜欢的这个时刻拨在钟面上。
3、(师收集3个整时的钟面和3个半时的钟面,分开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能将这6个钟面分成两组吗?为什么这么分?
(二)教学整时。
1、(第一个钟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拨的?(电脑演示)怎么读?(板书)。
2、(第二个钟面)××,你又是怎么拨的呀?怎么读?(板书)。
3、(第三个钟面)××,你拨的是什么时刻?(板书)。
4、把三个钟面上的时刻连起来读一读。
5、师拨3个,生读。你们怎么能那么快就读出来了呀?(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几时)。
6、现在大家都会拨几时整了吧?请你拨拨看。(2时和7时)。
(三)认识几时半。
2、(第一个)××,请问你拨的时刻是多少?你是怎么拨的?(生说,电脑演示)。
4、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5、这三个时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钟面上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并板书:几时半)。
6、师再拨12时半、5时半、11时半让学生认。
7、你会拨吗?拨出4时半,7时半。
8、刚才小朋友们在拨几时半的时候都是怎么拨的呀?
三、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1、示范时间的表示法。
其实7时还有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7两个点。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教案篇十六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及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大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能借助图形学生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的一开始,我运用《西游记》中的人物,编辑了唐僧给徒弟分桃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的动机,通过3次分桃,引出了“一个桃子2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矛盾,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建立概念。
例1~例5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通过均分一块饼、折一折纸、折一折绳子、均分线段等大量的实物及图形的操作实践活动,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组涂色部分都是图形面积的`练习,引出一道思考题“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一个圆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折出一根绳子的等合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合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实践自己解决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第一注重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第二注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鼓励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力求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第三注重直观、形象的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