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优质12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教案的编写应当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通过学习他人的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一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赤褐色、衬衫、疾飞、泛着、吹泡泡、锐利”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启发学生弄清翠鸟的外形与它的行动特点和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翠鸟。
(二)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3)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找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交流自学情况。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2)逐句理解:
指读。翠鸟的小爪子有什么特点?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羽毛鲜艳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翠鸟的眼睛有什么特点?嘴呢?
(3)齐读这段话。这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4)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5)指导背诵。
(三)布置作业: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本课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形美的学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学生为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全文,体现本组学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学习,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翠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组,这节课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课文。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么?
生:先把课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学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学,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家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学集中大家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学补充。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3、以“我最喜欢的鸟”或“保护鸟类”为题写一篇作文。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三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鸟类的意识。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多媒体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都对翠鸟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导“翠”的写法: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两个钩;底下的一竖出头就行,千万不要写长,写长就把上面两个人分开了,这两个人就不高兴了。)
(二)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 回忆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对照图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检查读文
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这一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3)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哪一部分介绍得最详细?(羽毛,出示) 翠鸟的羽毛怎么样?(非常鲜艳)
(3)联系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4)作者讲翠鸟羽毛的颜色,先总的说颜色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具体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这些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答)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也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相机教学“衬衫”)
(5)小结: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突出了翠鸟的美。大家喜欢翠鸟吗?让我们把对翠鸟的喜爱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写小动物的外形就有办法了。
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a 你是怎样飞行的?
b 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你们是怎样叼鱼的?
c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捕鱼的动作吗?(快、敏捷、迅速等)
(3) 学习“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体会侧面描写。
(4)师:你们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那你们捕鱼的本领跟你们的外形关系吗?(指名说翠鸟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假如你真的是一只翠鸟,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什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四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父亲的话。
(2)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1)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2)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
(3)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a.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b.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c.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d.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4)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
(3)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4)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4)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2)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3)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4)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3)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4)小结: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评陈锦云老师的《画杨桃》一课。
《画杨桃》课文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也有吸引学生的较不曲折的情节,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这一堂课的难点。
陈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
陈老师以父亲的话让我一生受用入文,展开教学,受用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是哪一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到了文本中,继而对课文产生兴趣。
二、适时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父亲的话为经,以画杨桃中的插曲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地解剖课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掏出老师的话,并与父亲的话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观察仔细,做事踏实,相信自己!
三、顺势拓展: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陈老师在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它事呢?将引向学生的生活。
讨论:
1.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层层剥笋,条理清晰,但是过多细小的问题引导,导致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动性的弱化。
2.学生的角色转移没有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地认识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创设像观察事物那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或许课堂还会精彩的多,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五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清脆、疾飞、锐利”等词的意思。
2、自主学习、潜心会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静心涵咏,读中悟情,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
通过扣词品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写作方法。
自主感悟、读写结合
翠鸟挂图、音乐
(一)配乐诵读、回顾外形
1、出示翠鸟停立苇秆的图片,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翠鸟的模样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悄然地想起它。
2、学生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
(二)、扣词品句,感悟特点
(一)、通读预览,提炼词句。
3、预设学生会用动作敏捷,动作迅速、机灵、动作飞快等词来概括。相机板书。
(二)、联系语境,深入感悟。
1、导入:这两段话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这种感觉,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什么地方最让我们能感受到翠鸟的动作之快,边默读边圈圈点点、划划写写;教师巡视指导。
2、读后交流有关语句,预设了这样三处:
语句一: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紧扣“疾飞”“一眨眼”深入细致地理解。“疾飞”的“疾”联系语境理解意思,“一眨眼”抓住时间之短,突出翠鸟行动之快。
(3)引:同学们,再细细读读这句话,你将还能发现两处藏得很深的地方。
(4)抓住“贴着”“轻轻地”,导:为什么这里也让你感觉到翠鸟动作很快?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翠鸟动作之轻盈。结合学生的体会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5)小结提升:是的,作者的观察多么仔细,用词多么准确啊,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句话,细细体会。
语句二: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语句三: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导入:同学们,这句话非常美妙,如果你用心读,就会读出一段连续会动的画面。
(2)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交流:相信大家都读出了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预计学生会抓住“蹬、飞、叼、贴”等动作以及苇秆和水波的动影想象开去。结合想象说话,指导入情入境地读书。
(4)对比参读。出示句子:翠鸟蹬开苇秆,飞过去,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领略原句的生动具体,感受表达的贴切。
(5)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抓住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三)、移情体验,感受喜爱
1、过渡:多么惹人喜爱的翠鸟,难怪我们想捉一只来饲养,但听了老渔翁的话,我们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2、出示渔翁的话。请学生自由练读,假如你就是老渔翁,你会怎么说这番话?通过评价促使孩子把话说得亲切、和蔼、又意味深长。
3、引:听了这话,你又有什么想法?(预计孩子会朝爱鸟、护鸟方面说开去。)
4、顺势而接:是的,爱鸟,就还它们清静的生活,爱鸟,就还它们自由的生活,爱鸟,就让我们——生接读句子“在翠鸟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四)、内化语言,表达抒怀
1、导: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善待鸟儿,那么做一只翠鸟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现在就让我们变成一只只翠鸟吧!请你向更多的人介绍一下自己好吗?你可以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介绍,也可以从课文中借用适当的语句!
2、学生自由练写。
3、写后交流。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翠鸟》第二课时,重难点是翠鸟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抓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翠鸟的行动敏捷的特点,并让学生联系翠鸟的外貌描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翠鸟行动敏捷与翠鸟本身的各部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翠鸟行动敏捷的特点。教学后的反思:
1、将读与说进行了结合的很完美。
2、配音诵读,把学生带入翠鸟捕鱼之快的情景当中。
3、引读,我将翠鸟居住特点、捕鱼特点进行教师自述,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将现实与文本结合,上出一节具有浓厚语文味道的与阅读课。
1、学生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今后还需进行探讨。
2、与翠鸟图进行联系时,学生对于翠鸟的各部分特点与翠鸟敏捷的特点并没有准确的勾连上,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去画,可能效果会更好。
3、学生交流的并不深刻,学生质疑不多,思路不开阔,可能是预习不到位。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效果。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六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迅速敏捷:疾飞。
2、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眼睛锐利:悄悄。
2、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3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七
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1、理解翠鸟的外形和习性特点。
2、学习掌握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一、了解文本,提出问题。
(一)提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炼问题。
1、翠鸟的外形?
2、翠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习性?
让我们走进文本,更好的去了解一下作者笔下的翠鸟。
二、走进文本,分析问题。
(一)探问题。
1、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翠鸟的外形。
2、默读第一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的?
(2)作者描写的顺序是什么?(爪子、羽毛、嘴)。
(5)夸一夸:这真是一只()的翠鸟。
(6)阅读训练中感悟写法,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课文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先写爪子,再写羽毛,最后写眼睛和嘴。写羽毛又是依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按由上而下的顺序先写头部,再写背部,后写腹部。
(二)辩问题。
(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段,划出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画下来,可以做一下批注。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是呀,这么机灵的小鱼都逃不过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翠鸟行动敏捷?为什么?找出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词语:疾飞、贴着、轻轻地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出示:翠鸟离开桅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指导朗读: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
师: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比喻句让我们更形象得感受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除了比喻,还有哪里不同(蹬字有力度,能够感受翠鸟的速度之快)。
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谁能把第二句来读一读?谁再来试一试,我觉得他的速度只是一般快。
(3)指导朗读: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让我们拿起书一起再来品味一下翠鸟那敏捷的动作吧,齐读二三段。
(三)解问题。
2、文章表达了对翠鸟的什么情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听了你们的交流,小作者的脸也红了,他也打消了饲养翠鸟的想法,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愿意读文中最后一段话的同学请站起来。
教师小结:多么善良而又真诚的孩子啊,翠鸟们收到你们的话语特别开心,看:他们正在桅杆上看着大家呢!
三、走出文本,解决问题。
1、理: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3、延:同学们,3月20日是全国爱鸟日,以“我喜欢的鸟”为主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怎样保护鸟类的常识。板书设计:
5翠鸟。
外形:爪子。
(红色)羽毛。
(漂亮)眼睛。
(透亮灵活)。
嘴
(尖、长)。
活动:
等鱼。
一动不动。
注视。
捉鱼。
蹬
飞
叼
钻住处:石壁上。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八
1.积极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
2.学会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3.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训练幼儿的绘画太阳的能力。
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1.讲故事,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它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2.讨论: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师:提问,小白兔明白了,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那你们想一想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幼:没有太阳,花、草、树木,它们会都死掉。没有太阳我们也会生病。
3.教师讲解,请幼儿示范太阳的画法。
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太阳,让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画法。
师: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涂画太阳,增加幼儿对色彩表现力的认识。
师:这两个小朋友画的都漂亮,那你们心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提示幼儿大胆的表现心中想象的太阳,越夸张、越拟人化越好。
5.引导评价、互相欣赏。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师:可请画好的小朋友把画展示给其他的幼儿看,互相说一说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把幼儿画好的作品拿到教室布置主题墙。
活动以“故事”为线索,引导幼儿大胆畅想,用已有经验,大胆说出不同形态的太阳形象。在活动中首先通过故事导人,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太阳的颜色。紧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了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过程充分展示幼儿想象、用语言大胆地表述为下一环节打下伏笔。接下来,结合了课件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让幼儿感受色彩美,通过太阳的七种颜色的美和色彩带来的心里感觉,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渗透到美术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色彩美;为下文的绘画作铺垫。整节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幼儿去画。从而帮助幼儿感受到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的快乐、有趣,萌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九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准“苇秆、腹部”等词语。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一起叫出它的名字。出示课题。
二、交流预习。
1、指导写字。
学生说,教师示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2、词语认读。
通过预习,本课词语都会读了吗?
出示第一组: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清脆、疾飞、逃脱、饲养、渔翁、陡峭、石壁。
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二组: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
这几个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课文中出现的有规律的词可以进行摘抄积累。
3、围绕翠鸟,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并板书:外形动作住所。
三、构建话题,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很漂亮、捉鱼时动作很快、很让人喜欢)。
2、想不想看看这只翠鸟?出示翠鸟图。透亮灵活的眼睛,又尖又长的嘴以。
及鲜艳的颜色,多漂亮啊!除了漂亮,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动作快、敏捷、机灵)。
3、课文的哪几个自段段讲了翠鸟的敏捷?(2、3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能体会出翠鸟的敏捷,画一画并且在一边做标记。
预设: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3)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评价、点拨。
四、品读感悟,抓点提升。
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句子。出示: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去掉“像箭一样”,再来读。有什么不同?
小结:运用修辞这种形象的写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齐读这一段,读出“箭”一般的速度。
2、“蹬开”“叼起”“贴着”改成:“离开”“抓起”“挨着”
对比阅读,哪组词用得更精确?
小结:精确用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关注着这些关键词读这一段。
3、去掉“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作者写翠鸟的速度快,这一句里没有表示快的词,把它去掉,语言不更简洁吗?可以吗?
学生谈理解。
小结:运用侧面衬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这一段还有一句也是侧面衬托,找一找。(小鱼??眼睛)。
再读这一段,感受侧面衬托的好处。
4、看“翠鸟捉鱼”的视频。
什么感觉?学生谈。
用朗读来表达出你的惊叹。
5、出示翠鸟的一段文字介绍。
翠鸟又名鱼狗,大翠鸟、叼鱼郎。嗜食鱼类,所以也被人们称以“鱼虎”、“水狗”、“鱼狗”等名称。
翠鸟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长时间一动不动,一旦发现目标,就会飞到水面上,急促扇动的翅膀会在小鱼群的上方“悬停”,然后收起翅膀圈起腿,屁股一撅头朝下,一个“猛子”扎下去,那动作真是漂亮极了;就像一颗鱼雷,“啪”的一下就把小鱼给叼住了,然后又冲出水面,飞回原来它蹲过的地方,两三口就把小鱼吞到肚子里了。吃完小鱼,翠鸟会抖抖身上的水,满足地用嘴巴细心地整理好身上的羽毛,又开始专心地注意下一个目标了。
这还仅仅是一种漂亮的鸟吗?是啊,他不再是一种漂亮的仅供观赏的鸟,还是捕鱼能手呢。
6、这样的翠鸟,我们捉一只来饲养,好吗?
学生谈看法。
引读老渔翁的话。
师:是啊,我们也应该把翠鸟当朋友。来,再来读这一段,读出你对动物朋友真诚的赞赏。
五、拓展阅读:
1、这篇课文正是抓住了翠鸟动作敏捷这个最主要的特点,通过精确用词,形象的写法以及侧面衬托把语言写的生动具体的。
2、推荐阅读《珍珠鸟》,进一步感受这种手法。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本课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形美的学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学生为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全文,体现本组学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课合作学习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学习,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翠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组,这节课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课文。
二、指导学习。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么?
生:先把课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学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学,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三、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分工: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家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学集中大家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学补充。
四、汇报交流: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五、互相置疑(第二次合作学习)。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六、自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自选一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3、以“我最喜欢的鸟”或“保护鸟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专家点评:
1、注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2、三维目标的结合非常好。
3、在小组合作时,目标再细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本课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形美的学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学生为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全文,体现本组学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课合作学习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学习,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翠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组,这节课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课文。
二、指导学习。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么?
生:先把课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学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学,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三、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分工: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家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学集中大家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学补充。
四、汇报交流: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五、互相置疑(第二次合作学习)。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六、自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自选一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3、以“我最喜欢的鸟”或“保护鸟类”为题写一篇作文。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词语。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大自然的感情,并升华为护鸟的情感。
二、重难点。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那么,小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外貌、捕鱼、住处。
一、整体感知、认识翠鸟。
1.学生自学,感受翠鸟外形美。
(1)谁找到翠鸟外形的句子了,读给全班听一听。学生读,师出示幻灯片。
(2)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词语或句子(板书:爪子--背上羽毛--腹部羽毛--眼睛--嘴)。
(3)师:在描写爪子、羽毛、眼睛和嘴时,作者也是有详有略的,重点在写翠鸟的什么?(羽毛。)出示描写羽毛颜色的句子。
师: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出示幻灯片,对比句子。
(4)那同学们喜欢翠鸟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用喜爱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过渡:翠鸟不仅长得美,它还有一绝招大家知道是什么?(捕鱼)文中哪几段是写翠鸟捕鱼的呢?1.出示自学提示:
(1)哪些句子是写翠鸟等鱼?哪些句子是写翠鸟捉鱼?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才见它飞起,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课件出示)师:“贴”字说明了什么?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
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体现出了停得急而轻的特点。
“一动不动”“注视”“等待”这些词语表现了翠鸟捉鱼时另一个特点是等待小鱼时非常专注。出示句子: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师:这两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
“鸣声清脆”比叫声清脆更合适,虽然“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是前者更为准确,同时还含有感情色彩。“爱在水面疾飞”比“爱在水面飞”更能准确、生动的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
过渡:翠鸟在等鱼的时候是如此的专注,那他捕鱼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捉鱼过程: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这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一连串的动作,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出示句子: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师:对比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答:“蹬开”比“离开”更加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的描绘了出来,“像箭一样飞过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将翠鸟飞走的速度和神态进行了形象的表达。
讨论:(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所以说,翠鸟能够快速敏捷的捉住小鱼,与他的体形是分不开的。
过渡: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饲养一只)。
思考:我们的脸为什么发红?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指什么?(生齐读老渔翁的话。)。
“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出示杀害鸟儿的图片)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鸟儿被捕杀贩卖,甚至被端上餐桌,这就是人类针对鸟类的杀戮!
是的!行动起来吧,不要让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鸟类的标本!”
四、课外延伸。
出示各种鸟类图片,用自己语言进行描述。
同学们,3月20日是全国爱鸟日,以“我喜欢的鸟”为主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怎样保护鸟类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