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圆锥教案(专业16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制定一个好的教案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非常关键,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以下是一些教师编写的精品教案,供大家共享学习资源。
车圆锥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4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出示生活中的圆锥图(书p23):说说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2)找生活中的圆锥形物体: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如果学生举例有限,可出示图片: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等)。
(3)观察圆锥形实物的特点:
a.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名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明确: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b.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c.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d.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4)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问: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吗?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
我们无法看见圆锥的高,但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它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学生练习测量圆锥的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提问: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尺子放平、零刻度的处理)。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顶点(1个)。
面:底面、侧面(曲面)。
高(1条)。
车圆锥教案篇二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大的。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熊猫花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1、出示课题。
2、找圆锥体和学过的什么体有相似之处。
3、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车圆锥教案篇三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概念的理解.
1引入新课
1.下面几何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或生成规律?
这些几何体都可看做是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直线旋转而成的.
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有关概念.
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表示.
4.旋转体的有关概念.
1例题剖析
例1
例2 指出图 、图 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体构成的.
图 图
例3
1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几何体分别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
3.充满气的车轮内胎可以通过什么图形旋转生成?
1课堂小结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有关概念及图形特征.1课后训练
一 基础题
1.下列几何体中不是旋转体的是( )
2.图中的几何体可由一平面图形绕轴旋转 形成,该平面图形是( )
abcd
6.如图是一个圆台,请标出它的底面、轴、母线,并指出它是怎样生成的.
二 提高题
7.请指出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三 能力题
adcb图1a图2dbc
车圆锥教案篇四
幼儿园要举行春季运动会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超市买了笔筒、文具盒作为比赛奖品。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吗?”皮皮说:“这个笔筒是圆柱体。”他们又来到了体育用品区,买了羽毛球、陀螺、皮球等,老师拿起陀螺问:“那你们知道陀螺是什么形状的吗?”小朋友们,你们也一起想一想吧!
1、引导幼儿认识圆锥体,并掌握圆锥体的特征。
2、引导幼儿巩固对圆柱体的认识,在比较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基础上,感知两种形体的异同。
3、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故事挂图《购买运动会物品》;平面图形卡片;笔筒。学具准备:
平面图形卡片;油泥。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笔筒,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笔筒是什么形状的?(圆柱体)
小朋友真棒,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圆柱体的好朋友认识好不好?他的好朋友就藏在这个故事里面。
小朋友,你知道买的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吗?”
二、集体活动:
1、粘贴立体图形:教师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剖面图粘贴立体图形,引导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三阶段教学法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
(1)命名:教师指着圆柱体和圆锥体用缓慢的语言说:“这是圆柱体,这是圆锥体。”并抚摸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可重复叙述。
(2)辨别: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哪一个是圆锥体?哪一个是圆柱体?圆锥体在那里?”
(3)发音: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立体图形问幼儿:“这是什么立体图形?”
(4)记忆游戏。游戏玩法:
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藏起其中的.一个立体图形。请幼儿说一说哪个立体图形不见了。
(5)触摸游戏游戏玩法:
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引导幼儿摸一摸这两个立体图形,并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哪些物品是圆锥体的。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立体图形。
教师:“圆柱体和圆锥体是好朋友,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呢?”
5、幼儿通过比较发现,圆柱体身上有两个圆形,圆锥体身上只有一个圆形。
三、操作活动:
1、园内延伸:
(1)把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模型放入幼儿园立体图形活动区角中,让幼儿进行实物与模型的配对游戏。
(2)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5/46页。
2、家庭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哪些物品是圆锥体的。例如:橡皮泥、固体胶、透明胶、保温杯等是圆柱体的,削开的铅笔头、羽毛球、漏斗是圆锥体的。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5/46页。
车圆锥教案篇五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代表六年级所有的数学老师对我们的新课程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作一个说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我从教材分析入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圆柱、圆锥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内容的安排上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还要从数量的角度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确定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学会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是认识和理解圆柱的侧面积以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认识理解圆锥的高。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因此,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准备利用直观教具如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采用引导探究法、观察演示法、讨论法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的方法进行学习。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每一个课时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开发智能,自我总结深化新知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之中,我注重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有关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在导入新课时从生活情境引入,结合学生收集的实物图片从整体上感知圆柱和圆锥,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和圆锥的表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通过快速旋转长方形硬纸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剪开圆柱形罐头盒的商标纸,让学生充分探究,把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相关量对应起来,为后面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作准备。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把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强调了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相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生活情境中圆柱形厨师帽的布料,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选择计算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重视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引导学业生经历把圆柱切开、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逐步细分的过程,初步感知直术体体积的一般计算方法,从而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再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全面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圆锥的认识这一节时,我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圆锥实物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测量、交流等活动,探索圆锥的特征。结合圆锥的直观图,介绍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的含义。在教学圆锥体积这一节时,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和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练习巩固,开发智能。
四、自我总结,开发新知。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问一问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感受三个角度进行自我总结。最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养成归纳、自主提升的好习惯。最后布置自主练习,让学生及时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最后是板书设计:
我的每一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清楚、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以上是我对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
车圆锥教案篇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实效。今天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通过《圆锥的认识》说说我是如何应用农远资源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下面从以下八点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效果预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
《圆柱与圆锥》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而安排的。认识圆锥,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在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说学情。
我所教学班级的学生是山区的孩子,经过前面的学习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地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支持,加上他们生活在山区,对新生事物的见识面相对较窄,所以在教学时适宜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更加直观地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意图、教材特点以及学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和学生自主探索测量圆锥的高、旋转直角三角形等实践活动,更加直观、深刻了解圆锥的特征,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用生活中的圆锥实物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在教学时,我将利用课件,形象地分解演示圆锥图形变化的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实物,圆锥模型等。
学具准备:圆锥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一把直尺、三角形硬纸等。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根据实情进行二次加工的农远资源课件,更加优化本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用“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探索”反映学生亲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用“发展”来阐明教与学的目的。而远程课件中的动画、影像等多种素材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特别是相对这些几何形体来说,所带来的效果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相比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远程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实物图,帮助学生建立圆锥形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2、学法: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识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复习强化。
通过媒体展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问: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哪些特征吗?
目的在于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体验。
1、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并提问:“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使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感知。
接着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从圆锥的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并标明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圆锥形,简称圆锥。
为了巩固圆锥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想一想、说一说。
并开展小游戏:学生抢答出屏幕上圆锥形物体的名称。
我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圆锥形实物,再让学生观看动画,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接着让学生拿起圆锥模型,小组同学相互说说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在脑中建立圆锥的模型。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共同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再利用远程课件动画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分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然后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圆锥侧面展开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圆锥侧面的特征,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5、归纳小结。
让学生归纳圆锥的特征,并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两个面: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扇形)、一个顶点、一条高。
6、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转动直角三角形小旗,在操作、观察、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7、比较圆锥和圆柱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
以上教学,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成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应用资源合理组织学生求知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理念。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课前设计好的相应习题。
利用课件出示习题,快捷方便,容量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
学生总结、质疑,再次提高认知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两个面: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扇形)。
一个顶点。
一条高。
本课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简单明了。
八、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应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资源与教材相匹配的教学课件,并在原有农远课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工修饰,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地获取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测量圆锥的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这样错误的测量高的方法: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发现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在分析中探讨正确的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推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会,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合理利用,让它为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增添光彩!
车圆锥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并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画圆锥的平面图形及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圆柱体、圆锥体、透明圆锥、木棒。
学具准备:圆锥体模型、直尺、三角板、沙子、垫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投影仪出示一个圆柱,提问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生: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导入新课。
让学生把已准备好的装在圆柱体里的沙子倒在桌子里,看看沙堆的形状;
多媒体出示圆锥形状的实物图。
师:这些形状与圆柱形状相同吗?
生:不相同,是圆柱形状的上底面变成了一点。
师:这些形状与圆柱有没有相同点。
生:下底面都是圆。
师:我们把这些形状称之为圆锥。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探究。
师:出示圆锥的实物图(分小组:每小组一个圆锥)。
生: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碰一碰,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
圆锥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
圆锥有一个顶点。
生:只能穿一根,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顶点—————圆心)。
师:回答很好;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用字母h表示,仅有一条高。
小结:圆锥底面上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仅有一条高,圆锥只有一个顶点。
车圆锥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二册数学第48—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学重难点:圆锥的特征。
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的模型一个、cai课件四件。
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
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
二、新授。
〈1〉出示多媒体cai课件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
(此处有图)。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圆锥)。
这时利用cai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此处有图)。
接着改变不同的方向,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同时标出“侧面”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用cai课件演示作高,接着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强调: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3〉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
2?小结。
谁能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指名试答)。
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采用多媒体cai课件(二)演示。
边演示,边讲解测量过程。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
生自己量手中的圆锥学具的高。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回答。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
出示cai课件(三),一步一步演示:
(此处有图)。
使学生认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再利用cai课件将其展开图合拢,恢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采用cai课件,拆分组合,指名口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板书设计。
(此处有图)。
圆锥的特征: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车圆锥教案篇九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学生练习。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车圆锥教案篇十
在一个闷热的中午,小白兔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狐狸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这两个雪糕是等底等高的。这是狐狸要用它的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如果狐狸用两个雪糕和小白兔换你觉得公平吗?假如你是小白兔,狐狸有几个雪糕你才肯和它换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1、出示学习提纲。
(2)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3)你能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
(4)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
3、回报交流。
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公式:v=1/3sh。
4、问题解决。
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能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5、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例题1和例题2。
三、巩固练习。
1、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2、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3、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4、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倍.()。
(2)一个圆柱体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1.()。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1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7立方厘米.()。
四、拓展延伸。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谈谈收获。
六、作业。
车圆锥教案篇十一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5、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车圆锥教案篇十二
师:同学们,我们刚认识了圆锥,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认识了这个物体—铅锤。铅锤的外形是圆锥形的,这个铅锤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铅锤的体积。
问:你们有没有办法来测量这个铅锤的体积?
生:排水法。
师:同学们回答很积极,想到了之前学过的排水法,那咱们对这个方法进行一下评价(学生想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圆锥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体积。比如一些庞大的圆锥形物体)。
2、ppt出示圆锥形麦堆和圆锥形的高大的建筑物。
像这种比较大的圆锥形的物体就不适合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普遍的方法。
出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车圆锥教案篇十三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车圆锥教案篇十四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车圆锥教案篇十五
本课教学层次清楚,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接着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然后由学生自主交流,观察自带的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发现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特征。特别是教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这两个知识点时,由学生通过测量它们的高,并经过对比,得出结论,让学生亲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
(1)课前检查没有做,如果在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新课的学习中,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2)作业设计不科学,偏重操作,思维密度不强,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
车圆锥教案篇十六
(一名学生板演并汇报)学生讲解。
答:这个小麦堆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注意:计算公式上有无漏洞、计算上的指导(约分)单位名称上的指导(立方)。
2、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如何求体积v?
(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如何求体积v?
(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如何求体积v?
4、考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