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教案(优秀22篇)
教案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进行反思和优化。教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需要一些有关教案编写的参考资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供大家参考。
菜园小记教案篇一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散文,可以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细心体会文章的思路和线索,领悟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作品记叙、描写中浓郁的抒情特色和作者清新、优美、质朴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南泥湾》。上课后,由歌曲引入歌曲的背景,即1942年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再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2.介绍延安大生产运动。
1942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我们陕甘宁边区,妄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的经济极端困难: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甚至没有饭吃,其他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连毛主席也种了一块地。结果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朗读带。
注意疑难字词的读音。
2.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
姹紫嫣红木槿甬路菜畦。
篱笆自给石窠涔涔沧浪。
濯雪茄腌渍畦垄间苗。
3.词语摘抄。
肥硕绛紫傲然不群老当益壮干脆爽口。
煦暖矍铄万头攒动沁人心脾。
学会摘抄词语,有益于词语的积累,为语言表达作好基础准备。
4.要求学生从自己所摘抄的词语中选取三个词语说一段话。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
2.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何划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种菜比种花好。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菜园景象。
第三部分(第8-12段):写种菜的.全过程。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2.提问: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是第一句,即“种花好,种菜更好”。
3.作者从哪个角度强调了“种菜更好”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作者采用比较法,将“花”与“菜”进行比较,花美供欣赏,菜好供食用。种菜更好,是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强调的。引用俗语“瓜菜半年粮”便说明了这一点。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教师范读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迅速画出能够大致表明每段中心意思的句子。
2.提问:第3-7段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各段中心句回答。
读完后,明确:第3段--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
第4段--果园也是花园。
第5段--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
第6段--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第7段--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上述中心句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3.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本部分的中心内容。
明确:即“美”。这部分作者先从整体角度写了菜园的景象美,再从局部角度写了菜园的景象美。前后互相补充,全面具体地展现了菜园的景象。
4.第6段不写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这段文字交代了蓝家坪菜园种菜的特殊历史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作品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意义也就得以充分体现,这就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时。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各段依次写了菜园种菜的哪些事情?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8段,写了学习种菜的乐趣。
第9段,写了菜园播种的乐趣。
第10段,写了菜园管理的乐趣。
引导学生明白,这一部分以种菜过程为序写了菜园劳动全程的乐趣,一幅幅画面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劳动的乐趣,蕴含在华妙美丽的画卷之中。
3.请用一个字概括这部分的中心内容。
明确:即“乐”字。
4.学生齐读课文第10段,思考:这一段一共写了几个画面?
明确:写了两个画面:暮春耕种图、夏夜纳凉图。
5.细心体会:这两个场面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不同的是:前者侧重写白天劳动时延安军民心理感受的劳动愉悦,后者侧重通过晚上纳凉聊天展现延安军民的高尚心灵和远大理想。
相同的是:两个特写镜头都运用了记叙、描写和抒情三者结合的手法。无论是白天劳动,还是月下聊天,叙事均简洁洗练。阳光煦暖,春泥芬芳,蔬菜飘香,寥寥几笔,便描写出一派春光。而在这景物描写中,也散发出浓浓的喜悦之情。
6.学生自行朗读第11、12两段,体会作者种菜喜获丰收的快乐之情。
这个内容通俗易懂,可以只让学生自行体会,不必分析。
三、综合评价。
1.品读文章的语言之美。
学生自行品读,明确: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主要是因为如下几个原因:
(1)词语的运用妥帖而富有色彩之美。
(2)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比如,那段对瓜菜新芽的描写,有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问,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把一幅新芽图写得清新可爱,充满了诗情画意。
(3)恰当引用了农谚俗语和古人诗文,语言质朴简练。
(4)多处注意运用了叠音词语,使文句具有了音韵美,而且增加了表现力。
2.默读全文,感受菜园之美,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够将一个普通的菜园写得如此美丽?
3.提问:(1)你曾经参加过哪些体力活动?有什么体会吗?(2)作者把劳动写得充满乐趣,这样写是否有些失真?请谈谈你的看法。
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求全面,只求了解;只求学生能够有所领悟,不求细致深入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菜园小记教案篇二
一、思想主题。
本文记下了延安大生产时期垦地种菜的劳动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文教案-菜园小记。目的是教育和鼓励人们继续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本文的激励和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作者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通过对开地种菜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进行细致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人至深的教育作用,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二、以小见大的写法。
本文记叙延安当年生产自救的革命战斗生活,延安大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敌人妄想困死我们的阴谋。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大家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因为大家把种菜同整个革命战斗的胜利联系在一起,因此就“一亩园十亩田”这么大的劳动量来说,大家不觉得苦,反而认为是乐。吃菜是乐,种菜是乐,积肥是乐(早晚散步时做)等等无一不是乐,一点看不出苦,看不出累,足见延安当时“以苦为乐”的精神。本文正是通过一个菜园小记,反映了这样一种大的精神风貌。
三、记叙、描写与抒情的融合。
本文写的是种菜的事,但记叙当中,对菜园概貌的勾画,对菜地与人们劳动情况的介绍,对瓜菜生长与丰收景象的描写等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在记叙与描写中,又寄寓着一种“田园乐趣”,显得自然而亲切,十分感人。如第十段中,作者用动词重叠式“伸伸腰”“擦擦汗”“看看苗”等,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之情,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本文语言的质朴,与所表现的生活是相一致的,同时也表现作者质朴的人格和纯熟的语言表达功力。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如:“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种烟要打杈、掐尖”“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平房的左右前边河边,……”等等,语言质朴还表现在引用农谚、俗语等方面。
质朴的语言自然也是明朗的,语言的明朗还因为句子多半短小活泼,或长短相间,讲究对称,或叠词运用,形成和谐节奏,浓郁抒情笔调。
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建议。
比如学《菜园小记》,我引导学生这样想像:先看书,看书之后,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这图像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大,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的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菜畦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地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过去闻过的土味、花味、菜味。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腰去间苗,一时间课堂上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菜园小记》。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像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魏书生)。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介绍写作背景。
2.介绍作者吴伯箫。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2.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7—12段),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写景中抒发内心感情的?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菜园小记》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笔下充满田园乐趣的菜园,一起欣赏菜园的景,了解园中的事,体会文中的情。
二、研习课文。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1)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菜园。
菜园小记教案篇三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内容通俗易懂,阅读困难并不大,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感情难以有所共鸣。在教学时,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了解当年延安军民的战斗风貌,感受延安人民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乐观精神,把握课文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主动质疑,以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参照“教学设计(a)”。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播放朗读带,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注音疑难字词的读音。
2.学生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并采用师生互相提问的方法解决其中疑难字词的字首。关于疑难字词的读音以及所摘抄的词语请参看“教学设计(a)”。
三、整体感知,品味文章的结构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围绕着菜园,文章记叙了哪些事情?
3.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何划分?
4.思考: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5.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四、深入理解,品味文章的内容美。
2.提问:用一个字概括菜园的特点,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菜园的.这个特点的?
3.提问:用一个字来概括劳动的滋味,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出了这种劳动的滋味?
6.提问:散文强调“形散神不散”,请回答,这篇文章的“神”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时。
二、寻读感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师提示: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清新、朴实而又通俗,富有表现力,请大家细心体会。
2.学生体会: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是如何做到优美、清新、朴实而又通俗,富有表现力的?
3.学生自行默读全文,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4.指名多名学生先后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注意及时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迁移。
注意,这两篇文章都是歌颂延安精神的优美散文,但写作角度不相同,如果说,《记一辆纺车》是从“丰衣”的一个侧面热情讴歌了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那么,《菜园小记》则从“足食”的角度热情赞美了延安军民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两篇文章都具有清新、优美、质朴的语言风格和浓郁的抒情特色。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菜园小记教案篇四
1、学习作者准确精当的用词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了解作者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在记叙中进行描写、抒情、议论,领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2、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描写事物。
(三)德育渗透点。
劳动不仅能从物质上创造财富,而且可以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在劳动中产生美,劳动创造美。
学法引导。
本文语句清新,可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参照课前预习提示,对比阅读吴伯箫的另一篇散文《记一辆纺车》,领会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本文学习重点,可采取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记一辆纺车》作对比阅读。
2、有层次地写景,以及在记叙中融人描写、抒情、议论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分析来解决。
3、课文标题是“菜园小记”,可在文章开头却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写果园、花园,是不是偏离了中心,可以删去?这些问题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疑惑,教师适当穿插介绍有关散文文体的特点,了解“形散而神不散”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涉及到的内容。
2、与《记一辆纺车》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教师设置思考讨论题,与学生共同突破疑难问题,理解本文的层次结构。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理清写作的层次,体会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61年,中国经济处于暂时的困难时期,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渡过困难时期,吴伯箫写了一系列以回忆延安生活为主题的散文,《菜园小记》就是其中一篇,文章通过“小记”有关菜园的一些往事,用语清新,并插以适当的描写与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继承和发扬当年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很强。
(三)教学过程。
1、由苏轼《菜羹赋》导人,引出俗语:“吃鱼不如钓鱼乐”。其实,吃菜是一种享受,种菜的整个过程也其乐无穷。
2、听课文录音,要求:
读准音,感受清新的语言,以及在行文中运用谚语、俗语和古诗,使文章摇曳多姿,生动有趣。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听读中的要求,并思考下面问题(投影):
明确:
(1)1―2节,由种花好,说到种菜更好,引起对延安蓝家坪种的菜园的回忆,其中“延安蓝家坪”点明地点,“想起”表明是回忆。
(2)3―6节,按照由四围到中间先写果园,再写花园,最后写菜园,介绍了菜园特色概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的菜地。其中5、6小节插入了一些说明,点出了延安开展大生产的背景。
(3)第7小节,介绍了我们的那块菜地在那儿的条件是最好的。
(4)第8小节,写了积肥与听课学知识的事。
(5)第9―12小节,分别介绍了蔬菜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4、指导细读课文,每个同学选读自己喜欢读的语句或段落,并用简短的语言说说喜欢读的理由。通过学生自由选读,进一步熟悉课文,亲近语言文字,并在学生简短的点评中体会在记叙中抒情、描写增强表达效果的特点。例如:选读第1小节,可点评生动的描写,整齐的句式,以及引用俗话,语言亲切自然。
选读第9小节末尾,拟人、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的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选读第10小节,更是将抒情、描写、议论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说,也可参与学生的点评,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从文章整体入手,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细读、选读进一步感受本文语言的整齐、优美、生动,同时体会到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感受到语言的美,其实文章中不少词语选用还十分精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品读,并在自己的习作中模仿、借鉴。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体会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比较阅读《菜园小记》与《记一辆纺车》,理解本文创作主旨。
(二)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曰“小记”,其实“小”中有“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延安的精神而貌。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大家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不仅从经济上保证了战斗,而且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吴伯箫在1861那个同样困难的时期写下这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希望能够发扬当年延安的这种精神战胜当前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课有关知识,检查上一课作业。
2、进一步体会、品析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比如:成语的使用,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竞肥争绿等等,增加了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再如:叠词的使用,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窄窄浅浅、吸吸烟、说说话等等,使语言亲切自然。
3、比较阅读《记一辆纺车》与《菜园小记》体会本文创作主旨。
(1)研读课文5、6小节有关语句,结合《记一辆纺车》所了解的背景,明确这里点明了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2)研读课文9、10、1l、12小节,抓住文中“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等句子,以“乐”来写种菜劳动,表现了以苦为乐,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在劳动中产生的高尚情操与情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语言:如“就从那里会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无不表现出劳动的乐趣。指导以“乐”为中心进一部感悟语言,体会中心。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语言品味和与吴伯箫同时期的作品《记一辆纺车》的比较,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那种不怕困难,战胜困能的斗争精神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在1961那个特殊的艰苦岁月里,多么需要那个时代的延安精神呀!这就是“小记”中蕴含的“大主题”。同时这篇课文中作者那清新、优美、精炼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了加深对本文语言的体会,可指导学生做这样的扩展题,《果香四溢的八月》、《菜场一览》等等,要求抓住花果、蔬菜的特点,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进行片断摹写。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1、继续朗读课文,摘录生动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朗读和书写下列词语。
姹紫嫣红肥硕蔷薇木槿菜畦濯。
石窠精神矍铄煦暖芫荽腌渍。
第二课时: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菜园小记教案篇五
说起我最爱看的书,那当然要数吴伯箫的《菜园小记》了。那朴素的菜园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素淡的蔬菜清香,沁人心脾。
读着《菜园小记》里一些优美的语句,想象着暮春中午,作者踩着畦垄,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的画面,我会不由自主地用鼻子使劲嗅一嗅。是啊,有一股迷人的香气!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
记得去年暑假里的一天,阳光明媚,我在家里闲着无事,独自在邻居的花园旁赏花。我观赏着花儿,脑海中出现一个念头:何不自己亲手种一些花,待到几个月之后,花开了那该多美啊!说干就干!我先向邻居要了几棵花苗,接着我找来一把小锄头,挖了几个坑,然后将花栽进去,培上土,最后提来一桶水,给花浇上水。就这样,花就栽好了。以后,我每天都来给花儿“洗澡”。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有一两株花儿枯萎了。起先,我还不在意,但又过了几天,我又发现,花儿只剩下一两株了。我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于是向爸爸提出了这个问题。爸爸听了我的话,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孩子,不是每种花都要天天浇水的,花儿也有自己的性格,有的花喜欢你给它洗澡,有的花你给它洗澡,它还会对你大发脾气呢!”听了爸爸的话,我终于明白了花儿凋谢的原因。
田园乐趣促使我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哦,我最爱《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教案篇六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内容通俗易懂,阅读困难并不大,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感情难以有所共鸣。在教学时,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了解当年延安军民的战斗风貌,感受延安人民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乐观精神,把握课文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主动质疑,以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播放朗读带,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注音疑难字词的读音。
2.学生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并采用师生互相提问的方法解决其中疑难字词的字首。关于疑难字词的读音以及所摘抄的词语请参看“教学设计(a)”。
三、整体感知,品味文章的结构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围绕着菜园,文章记叙了哪些事情?
3.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何划分?
4.思考: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5.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四、深入理解,品味文章的内容美。
2.提问:用一个字概括菜园的特点,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菜园的'这个特点的?
3.提问:用一个字来概括劳动的滋味,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出了这种劳动的滋味?
6.提问:散文强调“形散神不散”,请回答,这篇文章的“神”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时。
二、寻读感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师提示: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清新、朴实而又通俗,富有表现力,请大家细心体会。
2.学生体会: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是如何做到优美、清新、朴实而又通俗,富有表现力的?
3.学生自行默读全文,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4.指名多名学生先后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注意及时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迁移。
注意,这两篇文章都是歌颂延安精神的优美散文,但写作角度不相同,如果说,《记一辆纺车》是从“丰衣”的一个侧面热情讴歌了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那么,《菜园小记》则从“足食”的角度热情赞美了延安军民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两篇文章都具有清新、优美、质朴的语言风格和浓郁的抒情特色。
菜园小记教案篇七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山东莱芜人,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家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在延安生活了8年的人,“有责任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他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先后写了包括《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在内的一组散文,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2.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第7段至篇末),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绛紫自给石窠腌渍煦暖姹紫嫣红韭菜涔涔精神矍铄窖藏沁人心脾五彩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解说:将字词检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避免破坏导入新课时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马上进入对文本的感受阶段,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写景中抒发内心感情的?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菜园小记》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笔下充满田园乐趣的菜园,一起欣赏菜园的景,·了解园中的事,体会文中的情。
(解说:精练的导语既创设了学习情境又简要交代了学习目的。)。
二、研习课文。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明确:作者抓住菜园是果园又是花园的特点,运用铺陈的手法,先果园,次花园,最后落笔到菜园。作者在文中告诉读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施肥,松土,整畦,下种等等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重点写了播种、管理与丰收的乐趣。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菜园小记教案篇八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果树是围屏,草花是篱笆,中间是菜畦,共有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最适于种菜的地方。我们经营的那一处,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分。那是在大种蔬菜的时期我们三个同志在业余时间为集体经营的。收成的蔬菜归集体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较丰富的享用。
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权、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叶与琼枝。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衣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竟肥争绿的。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那年蔬菜丰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江两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菜园小记教案篇九
1、学习作者准确精当的用词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了解作者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在记叙中进行描写、抒情、议论,领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2、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描写事物。
(三)德育渗透点。
劳动不仅能从物质上创造财富,而且可以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在劳动中产生美,劳动创造美。
学法引导。
本文语句清新,可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参照课前预习提示,对比阅读吴伯箫的另一篇散文《记一辆纺车》,领会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本文学习重点,可采取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记一辆纺车》作对比阅读。
2、有层次地写景,以及在记叙中融人描写、抒情、议论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分析来解决。
3、课文标题是“菜园小记”,可在文章开头却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写果园、花园,是不是偏离了中心,可以删去?这些问题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疑惑,教师适当穿插介绍有关散文文体的特点,了解“形散而神不散”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涉及到的内容。
2、与《记一辆纺车》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教师设置思考讨论题,与学生共同突破疑难问题,理解本文的层次结构。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理清写作的层次,体会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61年,中国经济处于暂时的困难时期,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渡过困难时期,吴伯箫写了一系列以回忆延安生活为主题的散文,《菜园小记》就是其中一篇,文章通过“小记”有关菜园的一些往事,用语清新,并插以适当的描写与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继承和发扬当年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很强。
(三)教学过程。
1、由苏轼《菜羹赋》导人,引出俗语:“吃鱼不如钓鱼乐”。其实,吃菜是一种享受,种菜的整个过程也其乐无穷。
2、听课文录音,要求:
读准音,感受清新的语言,以及在行文中运用谚语、俗语和古诗,使文章摇曳多姿,生动有趣。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听读中的要求,并思考下面问题(投影):
明确:
(1)1―2节,由种花好,说到种菜更好,引起对延安蓝家坪种的菜园的回忆,其中“延安蓝家坪”点明地点,“想起”表明是回忆。
(2)3―6节,按照由四围到中间先写果园,再写花园,最后写菜园,介绍了菜园特色概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的菜地。其中5、6小节插入了一些说明,点出了延安开展大生产的背景。
(3)第7小节,介绍了我们的那块菜地在那儿的条件是最好的。
(4)第8小节,写了积肥与听课学知识的事。
(5)第9―12小节,分别介绍了蔬菜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4、指导细读课文,每个同学选读自己喜欢读的语句或段落,并用简短的语言说说喜欢读的理由。通过学生自由选读,进一步熟悉课文,亲近语言文字,并在学生简短的点评中体会在记叙中抒情、描写增强表达效果的特点。例如:选读第1小节,可点评生动的描写,整齐的句式,以及引用俗话,语言亲切自然。
选读第9小节末尾,拟人、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的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选读第10小节,更是将抒情、描写、议论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说,也可参与学生的点评,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从文章整体入手,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细读、选读进一步感受本文语言的整齐、优美、生动,同时体会到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感受到语言的美,其实文章中不少词语选用还十分精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品读,并在自己的习作中模仿、借鉴。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体会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比较阅读《菜园小记》与《记一辆纺车》,理解本文创作主旨。
(二)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曰“小记”,其实“小”中有“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延安的精神而貌。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大家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不仅从经济上保证了战斗,而且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吴伯箫在1861那个同样困难的时期写下这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希望能够发扬当年延安的这种精神战胜当前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课有关知识,检查上一课作业。
2、进一步体会、品析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比如:成语的使用,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竞肥争绿等等,增加了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再如:叠词的使用,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窄窄浅浅、吸吸烟、说说话等等,使语言亲切自然。
3、比较阅读《记一辆纺车》与《菜园小记》体会本文创作主旨。
(1)研读课文5、6小节有关语句,结合《记一辆纺车》所了解的背景,明确这里点明了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2)研读课文9、10、1l、12小节,抓住文中“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等句子,以“乐”来写种菜劳动,表现了以苦为乐,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在劳动中产生的高尚情操与情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语言:如“就从那里会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无不表现出劳动的乐趣。指导以“乐”为中心进一部感悟语言,体会中心。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语言品味和与吴伯箫同时期的作品《记一辆纺车》的比较,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那种不怕困难,战胜困能的斗争精神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在1961那个特殊的艰苦岁月里,多么需要那个时代的延安精神呀!这就是“小记”中蕴含的“大主题”。同时这篇课文中作者那清新、优美、精炼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了加深对本文语言的体会,可指导学生做这样的扩展题,《果香四溢的八月》、《菜场一览》等等,要求抓住花果、蔬菜的特点,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进行片断摹写。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1、继续朗读课文,摘录生动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朗读和书写下列词语。
姹紫嫣红肥硕蔷薇木槿菜畦濯。
石窠精神矍铄煦暖芫荽腌渍。
第二课时: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
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菜园小记》教案设计。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诵读品味法、点拨互动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总体构想。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媒体显示:mtv歌曲《南泥湾》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场景。)。
由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首唱的歌曲《南泥湾》曾经传遍神州大地,唱响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曲调悠扬、旋律动听,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菜园小记》也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表现了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幅优美的月夜归耕图蕴涵着诗人归隐的自豪与田园的乐趣。那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们曾经体验到的'田园乐趣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和他战友的菜园,一起去感受战士们种菜的乐趣与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解说: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运用音像教学手段或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菜园小记》教案设计》。)。
二、解题。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扼制我党我军的发展,在陕甘宁边区聚集重兵,对延安军民实施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到了“每天要买到蔬菜就买不到油盐柴火,要买到油盐柴火就买不到蔬菜的地步”。在艰苦的年月里,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棉、织布……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菜园小记》写的就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莱岁月的深情回忆。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山东莱芜人,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家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在延安生活了8年的人,“有责任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他应的要求,先后写了包括《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在内的一组散文,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2。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第7段至篇末),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绛紫自给石窠腌渍煦暖姹紫嫣红韭菜涔涔精神矍铄窖藏沁人心脾五彩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解说:将字词检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避免破坏导入新课时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马上进入对文本的感受阶段,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一
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1.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
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诵读品味法、点拨互动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媒体显示:mtv歌曲《南泥湾》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场景。)。
由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首唱的歌曲《南泥湾》曾经传遍神州大地,唱响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曲调悠扬、旋律动听,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菜园小记》也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表现了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幅优美的月夜归耕图蕴涵着诗人归隐的自豪与田园的乐趣。那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们曾经体验到的田园乐趣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和他战友的菜园,一起去感受战士们种菜的乐趣与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解说: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运用音像教学手段或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解题。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二
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走、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三、设计思路。
一年级学生学习主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考虑的是:
1、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教室四周摆放一些蔬菜,让学生去看看,去摸摸,去闻闻,直接将情景生活化,使学生不觉得学习的压力。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学生在玩玩说说中学会了观察,识记了生字,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2、教学形式多样化。离开座位去学习,小组合作创优胜,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学生能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课件的适时运用,能给学生的学习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
3、教学时间灵活化。本课教学预设两课时,具体环节的教学时间不作硬性规定,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况再定。
四、教学准备-。
1、在教室四周摆放上蔬菜,有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在每样蔬菜旁插上表示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要注拼音),再在每样蔬菜旁放上一个盒子,盒子里准备若干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数量最好与学生数同)。
2、课件演示内容:
(2)田字格书写卜、又、心、风的过程演示。
一、教学过程。
二、(一)谈话揭题,提示学法。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参观。(课件先出示菜园全景,随后出现菜园里三个字)这是什么地方呢?瞧,菜园这两个字正向我们眨眼呢,看谁能先和它们交上好朋友,记住它们的样子。(课件菜园两字闪动,并配音说话)(可提示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
2、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菜园里,看,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赶快走出你的座位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学生们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拿起一、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教师活动:在教室四周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并给予个别学生及时的帮助。)。
此部分预设10分钟,视学生学习情况调整。
(二)汇报交流,巩固认字。菜园里教案_菜园里教案精品。
1、下面,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
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2、(教师活动:任意举起一种蔬菜,请学生读,注意及时纠正读音,
及时鼓励,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活动:先比赛快速地从自己的小卡片中挑选中对应的卡片,大声地读。再注意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读音,把字音读准确,记住生字。)。
3、点击课件中的热区,点到哪就出现放大的蔬菜名,开火车再次认读。
4、翻开书本,读读图画下面的词语表。自由读,齐读。
(三)交流感受,学习儿歌。
1、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能来介绍介绍它们呀?说说你看。
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活动: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教师活动:大力表扬发言同学,及时肯定有创新的语言,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回想蔬菜的特点。)。
2、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作为奖励,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课件出示儿歌,注着拼音)。
(1)快读读看吧。学生个体活动。
(2)下面,我们要举行儿歌朗诵比赛。请每一小组在通过组比赛后,评选出读得最好的一名同学参赛。
(3)接着,我们要请各小组通过合作,使每一名成员都得到较大的提高,然后推选出一名进步最大的同学参赛。
(4)最后,我们要评选最佳合作小组,请各小组准备齐声朗读儿歌,比比哪一组合作的最好。
(学生活动:充分的、多形式的读。教师活动:在鼓励学生大量、大胆读的同时,注意纠正读音。)。
3、同学们在读儿歌的时候,有没有对儿歌中所说的内容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问,教师随机解决,并及时认读生字。)。
上有关句子,看看课件,告诉学生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是埋在地底下的,走到萝卜地里,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看不到萝卜,萝卜就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看课件演示南瓜由小到大、皮色越来越黄的过程)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看课件菜园全景,启发学生感受到菜园里成熟的新鲜的蔬菜瓜果五颜六色、光泽诱人,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4、现在我们理解了儿歌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再来进行小组比赛。比赛优胜组,老师奖励一张彩色纸。
(1)先来比赛齐读儿歌。(经过第二个环节中的多次朗读比赛,这一次比赛可以基本得优胜)。
(2)比赛认读词语。书上的我会读一栏和图画下的词语一栏。(以人人会读,读得准为优胜。)。
(3)完成画画连连一题。(以小组成员全体既快既正确为优胜。)。
(四)学写生字,指导规范。
本课写字教学要注意心与风这两个字的指导。
指导心字时,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一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点不同的方向、位置及高低。
是新笔画,可先启哪学生形象记一记: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然后范写,注意讲清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最后让学生自己描红、临写,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风字也可让学生先整体观察一下,整个字如同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写几时注意丿尖与乙的钩底持平,都朝外略斜,写里面丿时要像柳叶轻拂,写丶注意与卜、心的点进行比较,教师边讲边范写,然后让学生自己描红、体会。
(五)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刚才,老师奖给比赛优胜组一些彩色纸,请大家讨论一下,今天我们学的儿歌中,认识的蔬菜中有哪些是这种颜色的?(红、绿、黄、紫)。
2、你还知道哪些蔬菜也是这种颜色的?或者知道还有哪些蔬菜并说说它的特点吗?
如果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说了蔬菜,还说了水果,那我们就把菜园里改成蔬菜瓜果园(因为学生可能会对水果更为熟悉,更为感兴趣。)。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还美化了环境。)。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三
设计思路:
在中班学习活动中“在秋天里”的主题目标:了解秋天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我班从这一主题目标出发,开展了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收获、体验丰收。同时衍生了一些和主题相关的美术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绘画中要求表现真实的心理特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水果蔬菜的写生活动,本次活动的设计也就是依据了幼儿的这个心理特征。
绘本《一园青菜变成精》描述了蔬菜们在菜园中打仗的热闹情景,孩子们非常喜欢,给了我活动设计的灵感,正值圣诞节、元旦来临,孩子们热衷于联欢会时的装扮,因此我借助这本绘本设计了一个绘本后的延续活动--蔬菜要举行圣诞晚会,比赛谁邀请的蔬菜朋友多,并以这个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力图让孩子们通过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有目的的选择颜色,画蔬菜并为蔬菜进行细节的装扮。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的方式来表现蔬菜。
2、大胆想象蔬菜开圣诞晚会的情景,感受菜园里的热闹场面。
3、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2张、各种蔬菜实物、颜料、抹布、记号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出示背景图:今天我带来了两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蔬菜?
老师简单讲述故事:菜园里真是热闹,今天蔬菜们又要干什么呢?原来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蔬菜们商量着要举办一个圣诞晚会。黄瓜提了个建议:“我们来个比赛吧,比一比哪边邀请的蔬菜朋友多。”“好,我来做队长。”有一个蔬菜从左边菜园里跑了出来,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胡萝卜-引导幼儿观察胡萝卜的装扮。):“我已经穿戴整齐,把自己也打扮的美美的,我去邀请朋友们。”右边的蔬菜着急了,它们会派谁来做队长呢?(猜一猜:长得长长的、一节一节的是谁?)是藕来做队长。出示一节小小的藕,这个藕可以做队长吗?(引导幼儿说出:要长得大大的才能做队长)。
二、老师示范:
1、藕是什么颜色?对比土黄和咖啡色,找出正确的颜色进行示范。
2、还要有手有脚才行:示范画上手脚。
3、去邀请别人首先自己要打扮的美一点,示范装饰,幼儿讲、老师画。
三、幼儿作画。
1、说形状:胡队长和藕队长要去邀请蔬菜朋友了,想请我们来帮帮它们,你们愿意吗?你会邀请哪个蔬菜呢?(幼儿回答,引导他们说出蔬菜的形状、颜色)请出蔬菜:尖尖的、长长的、圆圆的蔬菜都来了。大家快来邀请它们吧!
2、辨颜色:这里有三块菜地,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蔬菜朋友,待会儿我们把它们请出来,请的时候想一想:邀请谁,它是长在哪块地里的。
3、提要求:记住你邀请的蔬菜一定要:长得大大的,有手有脚还要打扮的漂亮,比一比谁请的蔬菜朋友品种多。
4、幼儿绘画过程中放《圣诞音乐》,老师边观察,边鼓励幼儿画得大、品种要多。
四、游戏:比一比哪一队请的蔬菜品种多。
圣诞晚会就要开始了,蔬菜朋友都来了,我们来比一比哪一队请的蔬菜朋友品种多。老师报蔬菜名,幼儿说“有”,老师给相应的队贴上奖励,多的一队胜。
活动延续: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我们也要开个迎新晚会,我们也来装扮自己吧。
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画得大,画得多,画面要满,老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醒:“小毛头不能参加晚会”、“比一比谁邀请的蔬菜朋友品种多”,引导幼儿画大画满,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对装饰蔬菜老师较为忽视,建议可以在最后的分享部分,将蔬菜装饰进行分享介绍。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四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学完本课将对下一阶段学生归类识字的方法和能力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班男生十七人,女生十二人,语文基础较弱。对蔬菜的感知大多来自餐桌,平时我经常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优扶弱。提高学习能力。这节课也打算让学生合作通过指认学具卡,当解说员,小厨师等形式,了解蔬菜特点,理解文本。
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市场及摆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对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感知较少,更缺乏对蔬菜有关基本知识的了解,是学习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课件或实物了解蔬菜的特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卧钩”和1个偏旁“风字框”。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3、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生字,扩大知识面。
1、通过拼读音节读儿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比较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3、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有关蔬菜的知识。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写好“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特点是难点。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蔬菜名称卡片。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五
教材分析。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卧钩”和1个偏旁“风字框”。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3、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生字,扩大知识面。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指导写字。
2、教学难点:读准“菜”、“卜”、“风”、“藏”、“茄”、“嘴”的音,指导书写“心”、“风”。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菜市场买菜,熟悉蔬菜,并带一样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搜集蔬菜的图片介绍给大家。
2、制作蔬菜名称的词卡(拼音注在卡片后面)。
3、菜园风光的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
4、课文里的蔬菜实物,及写有蔬菜名字的卡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生说)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一个地方,这里的蔬菜可多了。
(课件出示菜园风光)这里就是蔬菜的家,出示课题:“菜园里”三个字,“菜园”这两个字谁愿意和它们交朋友,记住它们的样子?(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菜字就是草字头下面一个采。“园”就是方框放入一元钱。还在哪见过:幼儿园、公园、语文园地。)。
二、认读生词,识记生字。
1、菜园里的蔬菜可真多,你认识哪些蔬菜呢?请你当一回小老师,把你认识的蔬菜告诉同学们。(展示课文中蔬菜实物,学生读后教师及时把卡片贴到对应的蔬菜上,全班齐读,注意读准:“茄子”的“茄”、“萝卜”的“卜”、“南瓜”的“南”。)。
2、假如蔬菜们把自己的拼音小帽摘掉了你们还能认得么?自己读读记记,再读给你的伙伴听。(合作学习,认读词卡。)。
三、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1、现在老师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和蔬菜们交上朋友了?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名字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2、如果只看到蔬菜们的名字,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开火车读词卡,检查全班认读情况。
3、(出示课件:蔬菜图片和词语)齐读。
四、探究蔬菜特点。
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说说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
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五、朗读课文。
1、出示课文内容。
2、师有感情地范读。
3、自由练习,遇到难读的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评议:
a、谁敢站起来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b、谁敢和他比比?自己认为朗读水平最好的请站起来读一读?
c、不想输给他的,想向他学习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5、师引读,生接读。
6、谁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理解“茄子高高打灯笼”和“萝卜地下捉迷藏”。
把课文中介绍的蔬菜的特点说出来。
五、摘“蔬菜”,认生字词。
小朋友都这么喜欢蔬菜,那采点回家吧!不过小辣椒娃娃说读准了生字,才能去菜园里摘蔬菜。(出示带有生字的“蔬菜”卡片)。
学生读带有生字的蔬菜,摘下来,领着大家读一读,并练习组词。
识记字形,说方法。
六、学写生字,指导规范。
1、指导观察,“心、风”在田字格的位置?
2、描一描,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汇报,教师范写。
4、学生根据指导,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5、小组交流评议。
七、师总结。
从课本里,我们能学习许多生字;在生活中,我们也能认识更多的生字。只要小朋友们善于观察,认真学习,咱们人人都能成为“识字大王”。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六
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工人,父母典型的工农联盟。退休十多年了的父亲任然性情开朗,身体安康;音嗓洪亮,步履稳健。如今世人讲究养生,什么冬虫夏草,龟鹿二仙膏;什么香功气功,宝剑太极刀,忙得不亦乐乎!其实,养生不外乎三大要素:阳光,空气,水,要想延年益寿再适当开心地劳动!
父母经营的菜园就是房后不远一处拆迁后的老宅基地。俗话说:有钱难遇癸三丁!园子前水后山,两旁是低低矮矮的山坡,一条小山溪流经菜园,父亲在园角傍水挖得一浅浅的池塘: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园子用栽种的青篱笆围成,青篱笆间植得几株木槿,园口就是我们小时候进进出出的侧厅门,被父亲用颜料漆刷得翠翠绿绿,一眼望去,菜园浑然天成。园子时不时的被侄子侄女们唤为留园,桃园,李园,小侄女可能最近参阅了琼瑶的情感短篇,则在园楹上新挂得一块牌子:水云间。真的,还是孩子们想象力丰富,若要我一下子给父母的菜园取个名字我一时半会还找不出一个较贴切的呢!
早春,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推开园门,一股子泥土松醒后的清新,几支浅黄的韭蕊在清晨的暖阳下钻出草被探头探脑;松土后翻出的蛤蟆慢慢地打着哈欠又挪入土中;锄地时粘出的蚯蚓则伸了伸懒腰滑入泥壤。午后,新翻的畦丘还氤氲着丝丝热气,园角的几株迎春在寂寥中轻轻地绽开花蕾散发着丝丝淡雅的清香。种菜是个步应着时令的细致活,很费心思。黄昏时分,父母撒下萝卜,白菜,辣椒种;秧好苦瓜,茄子,葫芦苗,盖好塑料篷,静待光阴静好。半个月后,在阳光雨露的抚育中,掀开薄膜,啊!散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序列整齐,条播的有条不紊,新芽青青翠翠,生机勃勃!谷雨前后,栽瓜种豆。栽种时节,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家帮忙。在父母地安排下,前畦种辣椒,后畦植茄子;左陇栽白菜,右陇插萝卜;周围则间种着丝瓜,苦瓜,冬瓜,葫芦,好让它们的藤蔓爬满篱笆。栽种蔬菜和调配中药方子一样也有禁忌:冬瓜怕了葫芦的骚,葫芦怕了冬瓜的毛,这对冤家拉屎都要隔三个茅厕!更要注意土壤的轮值轮种。傍晚时分,菜园子里疏疏朗朗的种得培培实实,我们在池塘边洗净手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盛夏,菜园郁郁葱葱,鲜红的辣椒,紫黑的茄子;青翠的油脉,雪白的萝卜,园子里五彩斑斓。冬瓜白白胖胖,苦瓜皱皱巴巴;葫芦毛毛绒绒,丝瓜青青脆脆,篱笆下挂得琳琅满目。种出的蔬菜因全是农家肥,滋味格外的地道。父母时不时地会给我们捎带些新鲜,剩下的就或晒或腌,留作淡季的美味。
有次母亲教得我腌萝卜条,挑三伏天后的秋萝卜,流水冲洗干净,剁成8分长短的萝卜条,撒上粗盐摊日头下晾晒,当萝卜条晒得畏畏缩缩焉吧吧的,放入不会泄气漏水的老翁坛中,置阴凉处久存。朴朴实实的萝卜条静静地呆在密闭的负氧环境中缓缓转化,终被时间转化成一道酸酸甜甜的开胃小菜无论下饭,喝粥,都能使你胃口猛开,大快朵颐。制作干菜更简单,收摘后的豆角呀,扁豆呀,空心菜呀,淖水晾干,趁天气好温度高在阳光下渐渐脱水,干后收起晾挂在通风处。没食欲时,弄些炒肥肉,烧荤菜揪揪韧韧别有一番嚼头。有人说得贴切:母爱是老人家亲手腌制的'那坛酸菜,泛着淡淡的酸香!假如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的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地照亮着我迟疑的脚步;假如我只是一位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母亲必是那纷纷扰扰的糟闹声中最热烈的掌声呼唤起我的自信鞭策着我努力;假如我是条初谙人世的小鱼儿,母亲必是那一汪碧绿的湖水在包容着我的任性与顽皮时也将我童年的快乐像水晕般一圈圈淡去!母爱就是她老人家亲手腌制的那坛酸菜,让你时刻想念刻刻牵挂历久弥新。
夏末秋初,菜园热闹过后,就如散集后有那些寥落。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真是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子的清苦和莲藕的甘甜宛如人生的阴阳鱼,让生命相铺相成,焕发新意!池中水叶田田,游鱼来去清澈,池底石子明目可数。小侄供饵媳搓丝,溢溘香醪倒接罹。日上三杆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随着声声鱼儿上钩的欢笑,弟媳一家的垂钓冲淡着秋后菜园的寂寥。茄枝上,零零落落的吊挂着几个皱皮皱眼的秋茄;苦瓜藤上的几条苦瓜已老得开了花正悬着红艳艳的瓜瓤;辣椒蔓下掉落的一些白椒只剩得些皮在秋日下挥发些残辣;葫芦藤有气无力的节节枯萎枝叶飘落。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霜降前夕,是农家的小双抢,辣椒要拔苗,冬瓜要拆架;葫芦要焉蔓,苦瓜要拔蔸。赶着天气补的补,种的种。一大家子的人劳动着,亲热着;快乐着,舒坦着。
晚饭由我掂勺!秋茄子苦辣椒:一道清心去火的私家菜。茄子切开淖水后捞起沥干,辣椒先入红油爆炒,再倒入茄片,待茄子松软后起锅,茄子吸尽着辣椒的苦辛,只留得一盘香绵。鲤鱼炖汤:将弟媳们钓回的荷包红鲤切开去胆洗净,撒上粗盐,包上姜段葱末去腥提鲜,入清水中慢炖,半小时后,汤色淳白浓厚。萝卜炆排骨:排骨洗净血水,秋萝卜剁股剁段,放入八角大茴橙皮,让它们在沸汤中尽情地咕咚咕咚上下翻滚,待溢出浓郁的香气入盆。辣椒炒猪肉:五花猪肉均匀切两分厚薄,入油锅中煸至两头微翘当中稍凹的勺勺,放入红椒爆炒,辣椒松软后调入佐料淋些许米酒装盘,则肉色莹亮,辣椒艳红,相得益彰赏心悦目。在鸡笼里掏出几个还有些温热的蛋,破开搁入精盐打得青白均匀,倒入冷开水放蒸笼里清蒸,当蛋糕插入竹筷不倒撤火。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豆芽拌木耳是非分明;韭菜炒蛋:青翠的嫩韭菜挑洗干净,切段备用,猛火烧红菜油,倒入以搅拌均匀的鸭蛋,当蛋煎得松松蓬蓬下韭菜段混炒,炒至韭菜青翠欲滴时放入干辣子,调入精盐味精上盘。雨韭盘烹蛤,霜葵釜割鳝。生憎黄鲞贱,溺后白虾鲜。大汗淋漓后一桌满满当当,大家收工后父母首席上座,斯文不在饮用上,何况还是一家人,觥筹交错,面红耳热,劳动后的辛倦和酸楚让美酒佳肴早冲散上九霄云外!什么叫丰收,丰收就是物质与心情的双重满足。父母欣慰的眼神,这就是儿孙们最大的孝心。
阳气少,阴气多,阴气暗冥,掩日之光,虽出犹隐不现,冬日苦短也。隆冬的早晨,菜园子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冬日下时隐时现些气醢,霜雪下穷冬啊!去年冬季里覆盖着的稻草还没腐尽,昨天父亲又在韭菜陇上盖着厚厚一层,盖得越厚,明春的韭苔越肥嫩修长,韭苔炒蛋,甑底刮烂!
愿垂薄雾景,照亲桑榆时。菜园子阳光充足,泉水清冽,空气清新,不愧于父母的养生福邸。但儿孙孝顺才是双亲身康体健的心灵鸡汤;时时探望才是抚平二老岁月创痕的长生密码;全家和睦才是父母延年益寿的康乐菜园。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七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汉字,扩大知识面。
2.能力目标: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写好心、风是难点。
1.教法:从本课集中归类识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尝试、情景教学法,引导、讨论、合作等方法综合运用。
2.学法: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尝试自主认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的学法,让学生在看看、摸摸、读读、议议、画画、说说、比比、演演、做做、教教、帮帮的学习过程中,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1.课前准备:在教室四周摆放上蔬菜,有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等。在每种蔬菜旁插上表示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要注拼音),然后在每种蔬菜分放上一个盒子,盒子里准备若干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数量与学生数相同)。
2.多媒体课件一组。
3.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并想办法写上蔬菜的名字。(可以是一种蔬菜,也可以是多种蔬菜。不会写的字可以请家长帮忙。)。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菜园里的蔬菜五颜六色、光泽诱人。大家喜不喜欢?你看,载着新鲜蔬菜的汽车开到我们教室里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自由下座位,看看、摸摸这些菜,再读读卡片上的字,记住它的名字,确认自己记住了,就从旁边盒子里取一张字词卡片。等到把所有的蔬菜名字能记住了,你就回到座位上。
(1)教师任意出示一种蔬菜,让学生从自己面前的字词卡片中挑出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卡片,举起来带大家读一读。谁记得快,读得准,就由谁领读。
(2)老师再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读谁就起立读,进行巩固生字的练习。
(3)让没起立读的同学把生字卡片读给大家听。大家给这些同学找出进步点。
三、自学儿歌,朗诵擂台。
菜园的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优美动听的儿歌更让我们入迷。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课件出示儿歌中的生词,让学生边读儿歌边动笔对生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拼拼。让识字这一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
2.小组启思,合作识字。
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让组员一起想办法帮帮、比比、记记,看谁的记字办法好。
3.师生讨论,扩展词语。
先让学生说说认识屏幕上的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再让小组代表汇报记字方法。哪个小组想出的记字办法好,让大家认可,就可争得小红星。
4.认记偏旁,了解规律。
这些生字中哪些偏旁我们没学过?学生找出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大家识记。本课中草字头的字出现较多,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了解草字头字的`构字规律)。
5.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着重引导理解,突出教学难点。如捉迷藏一词,可让学生先说说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然后读书上的有关句子。告诉学生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是埋在地底下的,走到萝卜地里,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看不到萝卜的,萝卜就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接着问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在和我们捉迷藏?让大家各抒己见,了解其他蔬菜的特点。
6.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课件,做开火车的游戏,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火车没停的小组可得一颗小红星。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展示成功的机会。
7.朗读摆台,体验成功。
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看看图,做做手势动作,把各种蔬菜瓜果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人小组请每组一名平时朗读有困难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做动作。比赛前,请小组成员一起朗读儿歌,帮助这位选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其他人练习表演,通过手势、动作表现出蔬菜的特点。
朗读擂台赛。在比赛时,注意点拨,肯定学生朗诵的精彩之处,并让大家评议:说说哪位同学读得好,哪个小组表演得好。最后评出最佳朗诵能手、最佳合作小组。
四、运用生活经验,扩展识字。
1.小组交流。
每人在四人小组中出示自己准备好的自己画的蔬菜画,带领小组同学认读名称。再交换画,尝试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学得多。
2.成功展示。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领着大家读蔬菜的名字。再把画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把菜的名称读一读,认一认。看谁认得多,评出识字大王。
五、作业。
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
把新认识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然后贴在教室里的展板上,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
一、复习。
1.运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识字。
2.自由选择朗读课文,给学生创造一个尝试成功展示的机会。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尽可能多地讨学生参与评价)。
(1)你喜欢读哪里?请向大家展示。
(2)你觉得他哪里读得好?哪个词读得好?说说理由。
(3)你哪里读得比他还好。能和他比试着读吗?
(4)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
二、体验交流,展示评比。
1.在四人小组中说说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尝试买蔬菜瓜果的体验,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并教组员认读它们的名字。
2.各组把参展的作品贴在各组的墙报上,并由讲解员把各组的墙报向大家介绍。
3.全班同学参与评价,评出优秀板报。
三、练习写字,重点指导。
1.仔细观察课后四字格里的四个字,想想每一笔在四字格里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每个字。
2.你能写好哪个字?写好这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的四字格里范写。)。
3.重点指导写好心、凤。
(1)心字里的哪个笔画你没学过?有没有同学认识这个笔画?(随机出现卧钩)。
整体观察这个心字,看看三个点的方向、位置、高低有什么不同?
再看卧钧,它像什么呢?(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
怎样才能写好它呢?(随机边范写边讲清写字要点: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钧之前要顿一顿再钩。)。
学生自己描红、临写,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2)再看凤字,整个字像什么?(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
写好风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交流。老师边点拨边范写:撇尖与横折弯钩的钩底持平,都朝外略斜,写里面的撇时要像柳叶轻拂,写点要注意与卜、心的点进行比较。)。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回个别指导。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卜”、“风”两个字。认识1个新偏旁。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汉字,扩大知识面。
2.能力目标: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写好“风”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坐在这里,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开心吗?还有几位神秘嘉宾也赶来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它们。如果认识,大声地同他们打声招呼。(课件逐一快速出示十余种蔬菜)。
学习“菜”: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草字头的字还有哪些?
3.这些蔬菜的家在哪里?(板书:菜园)齐读,正音。
种着许多蔬菜的地方叫;种着许多果树的地方叫;你还知道什么园?(花园、公园、幼儿园、乐园、校园等)。
4.揭题:今天我们就去菜园里走一走,去看看各种各样的蔬菜(板书:菜园里)齐读课题,注意“里”在这里念轻声。
二、学习词语。
1.菜园到了,看,菜园里有哪些蔬菜?
用上句式说话:菜园里有。
2.出示9个词语(带拼音):想认识这些蔬菜朋友吗?赶快打开书借助拼音认识他们吧。
3.检查识字情况:
1)哪些字很容易读错,你来提醒大家一下?
2)齐读。
3)同桌合作读:拼音宝宝想考考大家,没有了我们,你还认识这些蔬菜朋友吗?赶快拿出小名片,同桌相互合作读一读,如果他读得好,你就表扬他,如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助他,商量好谁先读就开始吧。
4)找名片游戏:指名一生上台举实物问“喂,喂,我的名片在哪里?”全班齐说“喂,喂,你的名片在这里,”
5)给蔬菜排排队游戏:先出示三幅图排队,再出示六幅图排队,同时请一生上来排。
6)齐读黑板上的9个词语。
三、学习儿歌。
2.自读儿歌,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检查朗读情况:会读了吗?把你最喜欢或觉得读得最棒的一句大声读给我们听。(指名读,及时正音。)。
4.再读儿歌,找一找儿歌里写了哪几种蔬菜,把它圈出来,再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向同桌夸一夸它。
1)重点交流:
萝卜:为什么喜欢它?儿歌里是怎么夸的?
学习“捉”、“迷”、“藏”。
名上来把萝卜贴在黑板上。
学习“萝”、“卜”。(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茄子:为什么喜欢它?
儿歌里是怎么夸的?
豆角:为什么喜欢它?
儿歌里是怎么夸的?
学习“豆”、“角”。(给它们组词)。
南瓜:观看南瓜从小到大、从绿到黄生长图。
2)还可夸夸书上没有的蔬菜,鼓励编一句儿歌来夸。
5.朗读练习。
1)再读儿歌:多可爱的蔬菜、多美的菜园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儿歌夸夸他们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和同桌读,也可以边做动作边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多种方式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轻声读、大声读、不同节奏拍手读。(随机学习“风”:读准后鼻音、组词)。
6.词语再复习: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四、拓展识字。
1.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蔬菜画,比比谁认识的蔬菜名称最多,评出识字大王。
2.指名上来展示,读给大家听。
五、写字指导(卜、风)。
1.出示生字卡片:这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谁来读一读?
2.重点学习“风”:学习新偏旁。
3.生写,师指导。
4.点评;自己评(圈出漂亮的字)——班内欣赏。
六、小结、课外延伸。
把收集的蔬菜画贴在教室墙壁上,布置成“蔬菜角”,看谁记住的蔬菜名称最多。
菜园小记教案篇十九
2、这些蔬菜长在哪里呢?(出示课题:菜园里)。
(二)走进菜园,学习字词。
1、观看录像。
想去菜园看看吗?(播放当地的菜园录像)菜园里的蔬菜可多了,仔细观察,把你认识的蔬菜名称说出来吧!
2、自主识字。
这些蔬菜都有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它们的名字,(出示课文中带有拼音的词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一认名片上的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途径,如,“这个字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积极倡导生活中识字。)。
3、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卜、又、心、风”。
4、合作朗读。
这些生字,放到儿歌中会读吗?(鼓励学生在与伙伴的合作中读通儿歌、通过多种形式读熟儿歌。)。
(三)创设情境,巩固字词。
为学校营养午餐排菜单。
1、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小朋友爱吃的好多菜呢!瞧!(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然后选择几道你爱吃的菜,在菜名前写上序号,填在下周营养午餐的菜单上(学生人手一份菜单和空白的午餐表)。
2、反馈:把学生排出的午餐菜单交给学校食堂,建议食堂采纳。
(四)拓展识字。
把学生自己认识的蔬菜、瓜果的名称,制成图文结合的卡片,在课上交流。课后展示出来,体现识字资源的共享。
菜园小记教案篇二十
昨天开了一堂公开课,今天把自己设计的详案写了出来,现在把它放入我的博客中,希望各位有经验的人看到,能多提提意见!
教学目标:
1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3.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儿童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记十四个生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主要教法、学法:按照看图归类识字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认字,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准备:
1.各种蔬菜实物。
2.表示蔬菜名称的形象卡。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准备好了没?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记住!要文明起立,文明坐下!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初步认识各种蔬菜。
平时有没有和妈妈来菜市场买过菜呢?都买了些什么菜?
菜市场里有很多的菜,今天老师也买了一些,而且还带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菜,简单的说说菜的颜色和样子)。
2、出示课题。
这些蔬菜他们都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出去玩,可是,太贪玩了,迷路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动态的课件)。
怎么办呀?谁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呢?指名说(板书:菜园里)。是的,他们的家就在菜园里。读一读他们家的名字。
3、教读生字。
教读“菜园”两字,谁能够来拼一拼?指名读,齐读。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字)。
三、学词语认菜名。
1、我们来到了菜园里看到了那些蔬菜呢?谁能够来说一说?(学生说教师贴卡纸)。
2、这么多的菜,谁能够用汉语拼出来,指名读。老师有个建议: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如果读错了,我们就举起手,悄悄地提醒他,好不好?齐读(老师点哪个就读哪个)。
3、这些蔬菜朋友想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他们,所以就给自己做了几长名片,很漂亮的,想不想看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你们看,上面还有他们的照片呢?他们说:谁叫的来他的名字,他就和谁做朋友,谁来?指名学生读。
我再把拼音宝宝也送回家了,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谁会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通读课文掌握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词。
每种蔬菜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人就根据这些菜的特点和样子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打开书本,自由读,注意儿歌里有很多的字词,也有很多难读的字,不要读错了。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检查你们是不是认真读课文,(出示生字)这些字里有两个字的拼音写错了,我把他们的拼音找出来,找到错的字马上举手告诉我。板书(教大家读一读)。
其他的字你们会读吗?请位小老师里教一教。
这些字除了“又”是独体字,其他的字都有偏旁,你们能不能一一说出呢?试试看。
那么这些字都那么难写,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呢?
五、再读课文。
1、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都送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听录音机里的叔叔来读一读,听完以后老师要问你哪些字应该注意的。(指名说)。
2、学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3、看着卡纸读,板书:好风光。
是啊,多美的菜园啊,有机会我们也去菜园里看一看,好不好?
认识本课14个生字。
课堂教学展示月我执教的是识字课《菜园里》。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市场及摆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对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感知较少,更缺乏对蔬菜有关基本知识的了解,针对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紧密相联,以及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好动这些特点,在本课教学时,我本着一切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展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去获取知识,并将学习生字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比如: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蔬菜名称;在识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认知蔬菜名称,学习生字词;在学习儿歌前,请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蔬菜的特点,让其他学生猜;学习儿歌了解蔬菜特点后,又安排了拓展延伸,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去创作儿歌。在整个识字、学习儿歌的过程我还采用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比赛读、挑战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体现并落实语文学科以读为本、读悟结合的特点。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积淀语言。通过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上完了《菜园里》这节识字课之后,我对于新课改精神又有了深层的体会。不仅感受到了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识字的益处,也深切地意识到:教师创造性地教,才会给孩子的学习以极大的动力。
一、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活动。而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应归功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开课伊始,我就带学生看图进入“菜园里”。又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摸蔬菜,认识蔬菜,使学生忘记了课堂,仿佛真的来到了菜园里,再通过用蔬菜名称编儿歌引导学生读,做“到菜园摘菜”的游戏等形式巩固识字,始终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正因为如此,学生才学得高兴,学得投入。
二、让识字变得轻松,生动起来。
新教材每课安排的生字都不少,本课就有14个,即使只认不写,学生的压力也不小,怎样才能处理好“识字”这一重点呢?在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只有让学生的识字活动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为他们创设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才能使他们轻松地记住字形,乐于识字。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蔬菜的特点,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识字,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和识字活动,通过认识蔬菜,读相应词卡,使汉字与实物对应,让学生在经过多次视觉刺激后记住生字。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的选入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觉得如果在本课教学时,我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走出课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学习,效果会更好。比如:课前可以让学生跟随父母去菜市场,看菜、买菜、认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如果开课前能做这样的准备活动,相信学生在学完儿歌后,进行再创作的环节中,思路会更开阔。
菜园小记教案篇二十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自行领悟饭要自己吃,吃饭不撒饭粒,注意保持餐具、桌面的整洁。
2、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进餐习惯和正确的吃饭姿势。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正确的吃饭姿势。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进餐习惯和正确的吃饭姿势。
难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正确的吃饭姿势。
三、活动准备:
1、幼儿餐具各两套,萝卜、青菜、小鱼各一盘。
2、请两名事先训练好的幼儿戴头饰扮成小猫、小兔。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1)导入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它们还没有吃饭,我们拿什么招待它们呢?”老师说。
“他们就是:小兔、小猫,小朋友们欢迎他们不?”
“欢迎”小朋友们说。
1、情景插入:
请小兔、小猫吃饭。
教师告诉幼儿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小朋友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吃饭,能够正确使用餐具。
(2)小猫吃完饭后干什么,它做得对吗?
小结:小猫吃完饭知道擦嘴,知道注意保持桌面干净,讲究卫生,还会拾掇碗筷,真讲卫生,爱劳动,小朋友在家吃饭帮助爸爸妈妈收拾碗筷吗?我们小朋友在家进餐是要学小猫,吃饭不挑食,不撒饭粒,要保持餐具和桌面干净整洁,这才是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
(3)同幼儿一起跟小兔、小猫再见。
五、渗透方式:
平时在幼儿园午餐时教师要求幼儿不撒饭粒,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六、活动延伸:
教师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交流在,让孩子在家进餐时也要独立进餐,家长提醒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拿小勺和筷子,不撒饭粒保持桌面的整洁。
附儿歌:
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
左手扶着碗。
右手拿着羹。
一口一口往下咽。
不剩饭,不挑食。
自己吃饭真能干。
菜园小记教案篇二十二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介绍延安大生产运动。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朗读带。
注意疑难字词的读音。
2.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
姹紫嫣红 木槿 甬路 菜畦。
篱笆 自给 石窠 涔涔 沧浪 。
濯 雪茄 腌渍 畦垄 间苗 。
3.词语摘抄。
肥硕 绛紫 傲然不群 老当益壮 干脆爽口。
煦暖 矍铄 万头攒动 沁人心脾。
学会摘抄词语,有益于词语的积累,为语言表达作好基础准备。
4.要求学生从自己所摘抄的词语中选取三个词语说一段话。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
2.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何划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种菜比种花好。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菜园景象。
第三部分(第8—12段):写种菜的全过程。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2.提问: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是第一句,即“种花好,种菜更好”。
3.作者从哪个角度强调了“种菜更好”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教师范读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迅速画出能够大致表明每段中心意思的句子。
2.提问:第3—7段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各段中心句回答。
读完后,明确:第3段——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
第4段——果园也是花园。
第5段——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
第6段——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第7段——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上述中心句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3.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本部分的中心内容。
4.第6段不写行不行?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时。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各段依次写了菜园种菜的哪些事情?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8段,写了学习种菜的乐趣。
第9段,写了菜园播种的乐趣。
第10段,写了菜园管理的乐趣。
第11—12段,写了菜园丰收的乐趣。
3.请用一个字概括这部分的中心内容。
明确:即“乐”字。
4.学生齐读课文第10段,思考:这一段一共写了几个画面?
明确:写了两个画面:暮春耕种图、夏夜纳凉图。
5.细心体会:这两个场面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6.学生自行朗读第11、12两段,体会作者种菜喜获丰收的快乐之情。
这个内容通俗易懂,可以只让学生自行体会,不必分析。
三、综合评价。
1.品读文章的语言之美。
学生自行品读,明确: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主要是因为如下几个原因:
(1)词语的运用妥帖而富有色彩之美。
(3)恰当引用了农谚俗语和古人诗文,语言质朴简练。
(4)多处注意运用了叠音词语,使文句具有了音韵美,而且增加了表现力。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