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数学教案(模板14篇)
教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教案的编写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他人的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一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2、探索将同一形状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四等分,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1、绳子每人一根;各色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份。
2、正方形不同方法四等分图示卡等。
1、幼儿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
(2)幼儿操作变魔术,师观察。要求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说说你是怎样变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个别)。
(4)小结: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教师提供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1)幼儿操作,师观察。
(2)幼儿反馈尝试结果,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示卡。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四份是一样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3)小结。
3、再次尝试,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不同方法。
(1)师:“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多个正方形,请你们再来试试,想办法分一分,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哦!”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鼓励幼儿探索正方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3)幼儿交流自己的不同方法,师和其他幼儿验证。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的。怎样证明这四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图形分成了一样大四份?”
——是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正方形的四等分图示卡。
4、延伸活动:
(1)师:你们平时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种方法?(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分蛋糕、火腿肠、饮料等。)。
(2)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你回家试试用四等分的方法分一分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二
1.发现物品的不同特征,并根据特征设计分类标志。
2.能根据标记进行二次分类,能正确表述分类过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具:ppt课件《分一分》、大操作图及标记。
2.学具:操作材料两份;粉、蓝蜡笔;油性笔。
一、情景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最近幼儿园里新买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要请小朋友帮忙来分一分整理好。
二、复习一次分类,能通过仔细观察根据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观察图片,发现物品的特点。
师:看一看这些物品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铅笔有红的、蓝的;剪刀有大的、有小的)。
2.根据以往经验,请幼儿对物品进行一次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感受类包含的关系。
(一)集体学习二次分类,了解二次分类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皮球图片的特点。
2.教师出示大操作图,请幼儿尝试进行操作示范。
3.教师小结分类结果。
4.概括二次分类的含义。
将物品按照它们不同的特征,经过了两次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二次分类。
(二)幼儿操作练习二次分类。
1.提问:除了先按大小分再按颜色分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进行二次分类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先看清分类标记。
(2)按照标记把皮球分一分。
(3)再看清下面的标记。
(4)把已经分好的这一部分皮球再分一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指导鼓励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介绍分类过程。
5.播放ppt,再次熟悉二次分类的方法。
(三)二次分类的巩固与提升,尝试自己设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记。
2.教师讲述要求。
(1)两次分类都要先设计好分类标记放在小格内,再进行分类。
(2)分的方法要不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5.教师小结:原来进行二次分类时,有的.物品可以有2种方法,有的可以有3种不同的方法呢,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标准与分类方法。
四、延伸:二次分类的再次巩固与提升观察ppt,发现分类表格的区别。
师:这里还有很多玩具积木要分一分,请大家看看这个表格和刚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该怎么分?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里,回到班级里我们再来分一分。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三
时钟flansh,多媒体课件,幼儿活动材料。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一分钟师:小朋友,每天早晨,谁叫你起床的?(爸爸、妈妈、闹钟)老师这儿有个小朋友,也是闹钟叫醒他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起床的故事,好么。
师:刚才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晚起一分钟)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60秒)出示钟表,又细又长的红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二、集体涂色游戏,体验一分钟。
1.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一分钟你能涂几个桃形。
2.请幼儿停止后数自己涂了几个桃形,把总数写在下方横线上。
3.每人一格,贴在黑板上。
4.刚才小朋友涂的`一样多么?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却涂的不一样多呢?那怎样涂得快一些?(抓紧时间、专心)。
三、自选游戏,体会一分钟能做更多事。
1.小朋友今天学会了,只有认真做,抓紧时间,才能在一分钟内多做事。
2.现在老师这儿有许多材料:夹玉米、图画、捏泥、拼图案、搭积木。
3.小朋友分组来玩,看看你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记住,要抓紧时间)4.小结:一分钟能做的事还真不少。
5.生活中,一分钟还能做完什么事?爸爸、妈妈呢?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
1.(课件)一分钟做的事。
2.小结:看来,一分钟能做好多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许多一分钟组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
五、送时间名言,教育珍惜时间。
整体来看孩子们比较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也能从中知道了1分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从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以各种方式体验1分钟的环节中有一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一个动作1分钟不动,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小朋友没站稳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这是老师没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四
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的内容。分数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对除法意义认识以及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一半这样的词语,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在丰富的生活资讯中,一部分学生是见过,听过,接触过简单的分数的。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1、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分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材料袋等。
同学们,请看屏幕,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分苹果)我们今天就来帮他们分一分好吗?这里有几个苹果?你们说怎么分比较公平呢?(板书: 平均分)
质疑:一半,应该怎么表示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吗?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五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小猫图贴,每个幼儿一个。
2、红、黄、绿小鱼许多。
3、课件-颜色。
活动过程。
一、问候。
1、听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2、师生问候:挨个抱着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3、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请幼儿区分大、小。
4、我们来和小猫做游戏:
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猫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喵!)妈妈和宝宝一起看这里有一些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运动。
1、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2、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快乐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温馨。
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六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课件-图片
一、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
1、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
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二、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
1、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将卡片分开,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三、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
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四、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
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七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幻灯片、铅笔,本。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说完钟表秒针走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幼儿做游戏一遍。
教师提问:停一分钟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怎么又觉得长了呢?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我们一起来玩个一分钟说古诗的游戏,你觉得这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分钟的动画片,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请幼儿说说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时间很长,而很高兴地时间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三、挑战一分钟。
1、“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些活动在一分钟内能不能挑战成功?”播放视频。
2、“很厉害,对不对,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做事要专心。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跑多少米、写多少个字?(上网上查了些资料,一分钟跑400米,写70个字。
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数多少个数,多的获胜。
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数字最多,多的获胜。
看看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多的获胜。
5、检查幼儿情况并总结。
(1)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2)小结:一分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抓紧时间,我们一分钟可以做的更多;原来一分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完成许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怎样珍惜时间呢?”
做事要专心,不拖沓。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珍惜时间。时间宝贵,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不要浪费它。精彩的度过每一分钟,每一天。
6、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小百科: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
【导语】的会员“随缘”为你整理了“”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1【活动设计】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
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
大班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迎阅......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八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2、主动的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贴绒图片(红色6个,蓝色7个)。
2、《幼儿画册》,胶棒。
3、投影仪、电视机。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谈话讨论、示范练习法、图片。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圆片片导入,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1、师:今天有些圆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欢迎他们?
2、提问:数一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几个蓝色圆宝宝?
1、欢迎圆宝宝。
2、数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蓝色圆宝宝。
通过圆片片来班级做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下面的重难点学习。
二、通过观察和谈话,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2)提问:6个红的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蓝色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能够两两拉手没有多的的数字就是双数,多一个单的没有朋友拉手的数字就是单数。
1、幼儿感知6个红色圆片片是双数。
2、幼儿感知7个蓝色圆片片是单数。
3、倾听教师小结,知道单双数的含义、特征。
幼儿是很容易进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动的游戏角色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主要环节主要通过数一数、拉一拉和学一学的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来学校10以内的单双数,方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区分单双数的不同,通过拉一拉的.环节,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单双数。
三、巩固练习,熟记10以内的单双数。
1、操作练习:分豆豆。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的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下几个?并记录下来。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1、幼儿练习分豆豆,并记录结果。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九
《分一分》一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刚开始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的阐述、确定的依据及落实的设想: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及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与应用过程中感受分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一些量;但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认识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认识新事物,喜欢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分、折、涂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方法实施教学。
三、教学法及手段。
1、教学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作用,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媒体辅助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分苹果。
1、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接着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一半)。
这个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但是,“半个”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活动二:折圆。
让学生拿出圆通过对折,折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建立1/2的表象,还使学生知道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利用1/2教学分数的写法。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了新理念。)。
活动三:涂一涂。
出示一些彩色的图形,让学生涂出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到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张纸、半件衣服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活动四:折喜欢的图形。
让学生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同时与伙伴交流。鼓励孩子进一步折纸,探索出1/3、1/4、1/6、1/8、1/10、1/12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新分数的理解。最后得出: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并由孩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明确了分数的概念后我指着其中的一个图形(电脑出示)问:“看到了这幅图,你都想到了什么?(阴影部分表示1/3,在图形中找到了另外2个1/3,一个1/3是1/3,2个1/3是几?3个1/3就是这个圆。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材采取的是小碎步式的教学,在这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教材例2~例5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设计力求作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我除了利用好书本的习题外,还精心设计了写数___、涂色___、判断___,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最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拓展思维题,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根绳子,反复对折。通过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就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这样既保证了全体的达标,又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四)、归纳整理、评价总结。
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此环节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
1、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
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二、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
1、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将卡片分开,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三、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
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四、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
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熟悉是学生在已经把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树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定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的。在多种方的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和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生充足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在找一找的过程中,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
苹果、水果刀、
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和老师猜猜这个谜语?(分)板书。
师:平时你们分过东西吗?能告诉我分过什么吗?
看来很多同学都有分东西的经历,那今天教师就请你们帮我来分一分。
1、出示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
(2个)。
2、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1个)。
3、老师手里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教师作出几种情况,公平分最合理。)。
4、师:(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发明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
5、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6、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
涂一涂。
师: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教材53页(出示图片:衣服、树叶、小汽车、长方形、正方形、圆、正六边形)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你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出色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有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圆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而且这种对折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条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2)、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3)、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
2、老师和同学们做第二个游戏。
(1)、折一折。
师:涂出其中的一份,想想这一份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涂出两份呢?(四分之二)三份呢?(四分之三)四份呢?(四分之四)。
生:平均分。
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分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正方形上涂的三份一般要用分数3/4来表示,(教师板书),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四份,分数线上面的3叫分子,表示这样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呢,从下往上读,分数线读作“分之”。就读作:四分之三。
齐读两遍。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分数线上面的分子。这个分数就写好了。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3、闯关游戏。
好了,分数国王的国王看到大家学的这么好,就给大家设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进行课后练习。
三、拓展与小结。
1、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2、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分数,我们的四周处处是数学。
四、布置作业:生活中哪些可以用分数,记一记。
板书设计: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幼儿画册》。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十三
本节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用整数来表示数的经验,但是关于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以及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与整数大不相同。我班孩子农村的比较多,相对来说实践经历比较丰富些,我想在突破平均分这个难点上应该容易些。但在用分数表示时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导入部分和习题部分我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适用于我班孩子对知识的理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认、读写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涂一涂、说一说、折一折、练一练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感悟分数的意义,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悟出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第二部分:说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会读、会写分数。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平均分。
第三部分:说教学流程。
《分一分》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欣赏图片,导入课题:出示课件。
本节课我是从半个花瓶、半件衣服、半个苹果图片进行导入的。让孩子们欣赏过这些图片之后,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半个的现象?从而引出课题。从半个进行导入,可以说我是做了一次大胆的设计,打破了从吃东西、分东西角度进行导入,对于导入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们对半个不陌生,像半个苹果、半块月饼。。等等,可是在孩子们的表象中这半个并不一定就是指正好的一半,大小不等的半个孩子也认为是一半,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区分真正的半个是指平均分所得到的,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借助了在对称图形中接触过的对称图片来导入,使孩子们的思维迅速的就进入了平均分的表象中,。这样也就在孩子的印象中建立了平均分这个模型。本课的导入有待于各位专家和领导给予点拨、指正。
半个用数字谁来表示?提出这样的疑问之后,在孩子们困惑的时候,插入一个知识链接,引出二分之一这个数学符号。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孩子们理解二分之一是表示平均分的半个事物。
二、探究实践、感悟新知: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引导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二分之一的现象,然后理解二分之一中的2和1分别表示什么。通过涂一涂、折一折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几,完成教材所给的对应练习。
对整体1的认识和理解,按教材的安排第一课时只是让学生明白把一个整个的物体进行平均分从而得到一个分数。但在对应的习题中却出现了把几个圆看做一个整体的练习,所以在和大家研讨的过程中我也很是矛盾,各位网友老师们的意见也各不相同,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思考我最终决定还是把多个物体看做整体1的内容安排在第一课中。先让孩子们举例说一说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到把多个物体看做整体1,在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孩子们就把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这个难点突破了,在课堂实践中我觉得这样的调整还是得当的,孩子们很自然、很顺畅的对整体1的认识就拓展到多个物体。这样一来对解决课后的对应练习孩子们也就迎刃而解了。此处只是个人的设计想法,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共同探究,给予批评指正。
三、自主探究、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中孩子们无形中对分数的读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处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汇报的形式完成的。课件出示课堂反馈来看,效果比预期的要好,除了个别孩子读分数、写分数的时候出现分子、分母读写颠倒的。其它地方的知识点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
四、拓展与应用:课件出示。
练习是巩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在练习设计中着重体现了尊重教材和拓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知识的难度降低,学困生跳一跳够得着。优等生想一想做得上。(课件演示)。
五、全课回顾。
通过学习让学生谈一谈你获得了哪些收获?那些快乐?最后是课堂小结。
分一分数学教案篇十四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一分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一分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