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遥教学设计(模板18篇)
各种各样的工作和学习经历都需要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可以借助一些图表或数据的展示方式,来更直观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以下是一些关于总结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一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写生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课件。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
作品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做到姿势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老师、求学网、问同学、看下面的汉语拼音)你们的办法真多!那好,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个好朋友(出示带拼音的字)。
1、同桌合作学习,读不准的互相帮一帮。
3、谁愿意领大家读一读?(分读行)读得真好。
4、如果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我们开火车读吧!小火车从哪儿开?)。
5、你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的吗?同学们得方法可真多。
6、你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一边组词一边讲解)。
戴嵩的戴是个姓,还有另一个意思是戴着,谁还能组个词?看,惭愧两字读有什么旁?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猜猜带竖心旁的字的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心情)说的真好,联系偏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再齐读这个词。再看这些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是我国国画中的两种绘画技法,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谁来指一指,这幅画中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呢?(请一学生上台指画)谁能读出两词的区别?男女生分别读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再看这个词,拱手,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一般是向别人表达敬意。
商人的商要求会写,观察一下它和哪个字长得有点像,写时注意什么?
三、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1、小朋友们,课文第一段话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2、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欣赏;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那他的画技一定非常高超,课文中有一个描写他现场作画的句子,赶快找出来读读吧。
3、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来感受戴嵩高超的画画技艺,谁来读?
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呀?(他画得很快)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画得快说明什么?(很熟练)。
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还读出了什么?(很用心……)。
4、反复引读这句话:
师:戴嵩画得多认真啊,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快呀,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用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熟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真不愧是一位……生:著名的画家。
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
5、人们都称赞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赶紧找出来读一读。
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吧。(出示句子:围观的人……赞扬道。)。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真棒,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来,一起读这三个词(红色)。
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的感觉,小朋友写话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
夸得真好!咱们班的小朋友们说话的本领真强!小朋友课文中的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戴嵩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神笔”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幅画的精美,如果我们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会更生动。来,老师帮你们一把,送给你们一些词语选用。
7、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妙笔生花、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指名读词语。
老师想扮演一下戴嵩的老师来夸一夸:“戴嵩啊,你的画真是出神入化,老朽自愧不如,佩服、佩服啊!(拱手)”
8、选用词语练习说话。
真是太棒,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看,刚才你夸我夸他夸,大家七嘴八舌地夸,我们就叫做“纷纷夸赞”。
四、感受戴嵩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谁来喊一喊,你为什么喊得这么大声呀?理解:炸雷。
好,你就是牧童,请你来大声地喊一喊。指名读。
大家一起大声喊一喊。
这声音像晴天霹雳,炸雷一般,大家一下子……生:呆住了。
(看学生)大家呆住了吗?演一演,小朋友真像演员。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怎么想?
3、正在大家你惑不或对牧童不屑一顾的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
请大家快速读5、6段,你想把什么词送给戴嵩?(板书:虚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4、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完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戴嵩;你真虚心呢!你真不愧是大画家,气度不凡呢!
第二句,理解“拱手、连连拱手”,用动作做一做。
对话表演(5、6两段)(机动)。
5、、欣赏绝妙之作:(出示斗牛图)。
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批评后,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改掉了错误,终于画成了这幅名副其实的传世之作——《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看了这幅画,非常喜欢,同时也被戴嵩的精神所感动在上面题诗一首: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6、师小结:小朋友,一个人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说戴嵩非常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小小的牧童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在这么多人面前,勇敢的指出大画家的错误,(板书:勇敢)我们说,小牧童也同样了不起。(画箭头)。
7、面对这么了不起的大画家和小牧童,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结束语。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戴嵩绘画的场景,一起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和一个了不起的小牧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爱积累的你: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爱表演的你:与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3、爱讲故事的你: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三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专题编写,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牧童》这首古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悠闲自在、自然放松的生活。透过古诗,我们也看到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牧童生活的悠闲自在、自然放松;
4.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牧童生活的悠闲自在、自然放松。
难点:能抓关键字词,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的大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研读古诗、了解作者,深究作者写作意图,编写教学设计。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引发兴趣。
2.生各抒己见,预设:放风筝、钓鱼等等。
3.出示已学古诗:(让我们以诗为证)。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4.过渡,引出牧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讲的也是牧童的生活,题目就是——牧童。)板书牧童,注意“牧”字的写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把古诗多读几遍,试着读得字正腔圆,并用“/”画出诗歌的停顿;
(2)思考:古诗中的牧童在干什么?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2.生自由读古诗。
3.检查初读情况,请三生读一读古诗,随机解“蓑”字,注意绝句的韵律。
三、想象画面,融入诗境。
1.古诗中的牧童在干什么?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预设一:(牧童弄笛图)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人为什么把吹笛子说成是弄笛子呢?“弄”可以组什么词?
如果是你拿着笛子,你会怎么玩?
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笛声?——“三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男女生读。
过渡:牧童还在干什么?
预设二:(晚归休憩图)躺在草地上(欣赏明月)。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各抒己见。
随机出示:“牧童___地欣赏着___的月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预设:画很多草——六七里、铺。
广阔、茂密、柔软,就象在毛毯上躺着一样舒服。
读出舒服的感觉。
3.在音乐声中,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教师引导:一望无际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这时还没看见牧童的身影,却听见牧童悠扬的笛声。笛声越来越近、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越来越近了,他走进我们的视野。牧童归来吃了晚饭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他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露天的草地里休息了,一边还欣赏着天空皎洁的月光。
透过这些,你感到牧童的生活怎么样?
再读。
4.介绍诗人,揣摩写作缘由——渴望悠闲自在的生活。
5.融入诗人的感情再读。
四、补充教学,升华情感。
1.过渡:其实象吕岩一样渴望自由生活的诗人可不止一个。
2.出示 :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牧童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青山青草、牧笛、蓑衣……。
3.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自己试着背一背,默一默。
牧童。
弄
铺
卧
悠闲自在。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四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从中感悟人物的不同品质。
2、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
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指导生字的书写,注意。
书写时的姿势。
1、根据课文分析了解文中。
重点词汇的意思并加以记忆。
2、引导学生能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怎样的人才。
称得上是一名大画家吗?(学生谈对画家一词的理解)你认识哪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画家叫戴嵩,他和一个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熟读课文,感受画家的品质。
1、请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想想画家戴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学生朗读)。
总结学生的意见并板书“著名”
2、戴嵩的“著名”表现在哪里呢?能不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总结: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三项学习目标抓住学生对教材及课文人物的感悟理解,并试图通过反复的。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教案目标缺少对学生语文意识和兴趣的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不强,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加强体验性目标的确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和探索。
作为本课的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的大意及文中的人物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案中设计让学生讨论“画家”的含义及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画家这一环节就显得不必要了,已是对第一课时的重复,也很难激发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兴趣。可采取直接入题的形式,揭示本课重点问题。
在对戴嵩著名这一特点的分析上,教案设计安全按课文的内容顺序进行,问题的设置也以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造成教学过程繁琐,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无法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在练读旁观者赞美之词时,采用边演边读的方式收效较好但缺少一定的提升练习,即可让学生试着模仿文中的句子也来夸一夸戴嵩的技艺,使技能的训练不只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并且促进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实现。
另外,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不易。
多人来欣赏。”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
从这些句子中你分别看出戴嵩的什么?(远近闻名,技艺高超)。
3、如此厉害的大画家会引来旁人怎样的称赞呢?请大家练读以下两句话。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学生朗读过后选取一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读,并谈谈从自己朗读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齐读练习,注意读出旁观者看到画后的惊讶和赞美)。
4、可是正当大家对戴嵩的画大大称赞的时候,听到了一声“炸雷”般的声音,这是怎么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下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并作答)。
原来是一个小牧童的声音,他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说明了什么?(声音很响,“画错了”与别人的称赞声不一样)。
听到这样的喊声,如果你在场会怎么想?(学生交流)。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指名学生朗读)。
从朗读中你感觉到戴嵩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板书:虚心)。
请你试一试,读出戴嵩的谦虚和真诚。(学生练读,老师选。
墨涂抹”与“轻笔细描”的意思,从而感悟出他技艺的高超。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五
授课时间:
20xx-5-22。
授课班级:
二四班。
授课人:
周春晴。
一、教材分析。
《画家与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本课时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的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十五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阅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的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收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的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通过朗读、讨论等实实在在地语文实践活动体会人物品质,让学生有自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五、教学准备。
课件(词句、插图)、《斗牛图》。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斗牛图》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介绍的这幅《斗牛图》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画的。戴嵩擅长画牛,他画的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关于这幅《斗牛图》,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板书课题)边板书边提示“牧”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姿势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三)、朗读感悟,体会戴嵩的著名。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欣赏;
(2)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称赞;
(3)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用…一…就…说话)。
2、齐读第一自然段:那他的画技一定高超,课文中有一个描写他现场作画的句子,赶快找出来读读吧。
3、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指名读,你为什么读的这么快呀?
(2)、画得快说明什么?(很熟练)。
(3)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4)这句话里有一组词:一会儿……一会儿,谁能用这组词来说说话?
4、反复引读这句话。
戴嵩不愧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
5、人们都称赞什么?课文中是怎样写的?赶紧找出来读读。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称赞道。
(3)围观的人都纷纷称赞道。
(4)找出这三个句子中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夸张、称赞、赞扬)。
(5)一起读这三个词。
(6)一到学生理解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重复的感觉。
(1)学生自由说。
(2)课文中的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戴嵩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神笔”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幅画的精美,如果我们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会更生动。
8、选用词语练习说。
9、原来这么多人都在夸赞戴嵩的画,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这叫?——纷纷夸赞。
(四)、感受戴嵩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2、出示句子:“画错了,画错了”指名读。
4、正在大家对牧童不屑一顾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快速读。
5.6自然段,你想把什么词送给戴嵩?(板书:虚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出示句子:
(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的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5、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完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戴嵩;你真虚心呢!你真不愧是大画家,气度不凡呢!
第二句,理解“拱手,连连拱手”,用动作做一做。
6、欣赏绝妙之作:(出示斗牛图)配乐。
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批评后,虚心的接受了意见,改掉了错误,终于画成了这幅名副其实的传世之作——《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皇帝看了这幅画,非常喜欢,同时也被戴嵩的精神所感动在上面题诗一首: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7、师小结:
同学们,一个人能虚心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说戴嵩非常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小小的牧童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在这么多人面前,勇敢的指出大画家的错误,(板书:勇敢)我们说,小牧童也同样……了不起。(画箭头)。
8、面对这么了不起的大画家和小牧童,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国还有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2、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画(课件出示名画)。
3、积累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真实的话永远是最好的'。
同伴研讨发言要点:
吴芳:周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课文时,突出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
陈思雨:在朗读指导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对于课文中词语的理解,周老师突出重点,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对“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称赞”、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根据画面进行理解。
吴遵琴:教师不厌其烦,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练,反复体会,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让学生观察图画并想象周围人会怎样很到位。
体会与建议:
这节课中,周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通过看图片形象感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这个教学环节处理的十分巧妙,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国画的人少之又少,对于这两个专业术语的理解也是个难点,这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巧妙地出示了一幅国画,学生对于画中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一目了然,不用老师过多的言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理解了这两个词语,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画家戴嵩的技艺高超。此外陈老师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读,指名读,齐读,全班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和情感。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六
认识、会写“蜀”、“嵩”、“轴”、“锦”、“囊”、“乃”、“谬”、“矣”9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联系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教师提供附文,帮助学生对应文言文,整体了解故事内容。
自读,小组合作交流感悟和收获。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牧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讨论交流。
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凭借工具或注释,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插图、投影仪。
一课时。
设计理念。
1.新旧知识点衔接的迁移。
2.现代文、古文之间的迁移。
3.学习方法的迁移。
牐犠灾餮习、自我教育是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由“学会”到“会学”的主要途径。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之后,他们就会积极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求知、解惑。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不教”,就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文言文“互动式”教学正是创造师生、生生共同的条件和氛围,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牐犖疑杓频“互动式教学”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中。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后继的学习中去,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那就不能说已经完成了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因此,迁移现象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言文“互动式”教学正是在课堂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兴趣、态度的迁移。
一、激情导入。
1.出示插图,质疑:图上画了些什么?画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教师背诵课文。
学生感受古文的特点。
小结:古文的特点:简练。
[简析]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进而在学。
习的时候,加以体会,对学生进行熏陶。
二、学习现代文《牧童评画》。
1.读通现代文《牧童评画》。
2.理解故事内容。
3.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
[简析]现代文、古文之间的迁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先把《牧童评画》的现代文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大意,然后让2人小组演课本剧,最后加入口语交际内容,学生先读白话文的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并不难,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由现代文过渡到文言文,就把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了接触、感受、发现文言文的过程,实现了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迁移。
三、学习文言文《牧童评画》。
1.齐读文言文的课文,要求读通顺。
2.自主学习,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3.请几位同学读文,适时指点:读准节奏,感受韵味。
4.对照书后的注释及你们刚才阅读的资料,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边做注释。
5.整体感知,理解全篇的内容。
[简析]学习方法的迁移——在处理教学难点解句释文这个环节中,老师引导学习第一句后,后几句让学生自主理解、合作讨论。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老师引导学生逐字逐词的理解,并带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1)古今文对照。(2)参照书后注释及字典。(3)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这是学习文言文经常用到的扎实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后几句话可以用,以后学习任何文言文都可以用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迁移。
四、归纳理解本文的重点字:“好、曝、拊掌、之”,突破字意理解的难点。
[简析]教会方法,积累运用——古时候汉字的数量比较少,不象现在词汇非常丰富。一词多意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现象。在学习完一篇古文后,积累词汇的用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六、课堂小结。
初读文言文,我们有了新的体验,快快总结,作为经验积累吧!
七、拓展作业:
1.理解课文,你想对杜处士和牧童说什么?
2.推荐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可文言文,让学生读、背。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七
1、初步认识13个生字,在读中理解“浓墨涂抹、轻描淡写”,会写3个生字,养成良好的认字、写字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精读课文1到4自然段,理解感受画家高超的画技。
4、积累夸赞等词语,初步感受用词丰富,语句表达精彩的写法,运用迁移学会夸夸戴嵩的画。
一、观图揭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说说画家是谁,他最会画什么?
师:看看99页我知道,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
比比谁看得最认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读课文学生字,整体感知。
1、读课文,提出要求。
谁给大家提个醒,读课文有哪些要求。
生: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作记号,请小海螺、小刺猬帮忙、问同学老师。
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做记号。
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字音:看生字卡片,谁来读准这些字?
2)蝇拱是后鼻音,惭是平舌音和前鼻音。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3)字义:惭愧这个词是竖心旁,你们猜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有个生字比较难记,我做个字谜你们猜是哪个字?
4)做读生字游戏。
5)学生互相提示词语,全班认读。
师:浓墨涂抹这个词有点难读,开列小火车。
有个多音字,指名读。
合作读。
3、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四、读文品句,内化语言。
板书:著名。
3、交流:师:课文里哪些句子看出他画画水平很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学习句子一:
生:“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花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师:你体会到什么?从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中多了一就,你能体会到什么?
师:看来这“一……就……”的作用还真大。你来读读这个句子?(一生读。)。
评价:真不愧是著名的画家,能读出他的著名吗?
练读,指名读,齐读。
继续抓重点词句体会,朗读体会。
学习句子二: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句话有不懂吗?
预设: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什么意思?
读读演演理解意思,读出意思。
句子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也能看出戴嵩的画画水平很高。怎么读他们的话?老师建议你们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称赞的话语。
练读指名同桌读。
评价预设:
你为什么这样读,你心里想什么?很激动,为什么?
听了这位教书先生的话,让我们感到这幅画真地画活了。这样才是赞扬别人。
这就是纷纷夸赞,把这个词画出来,课文里还有他的两兄弟,找出来。
这就是作者在用词方面很讲究,避免重复,用词丰富,小朋友以后说话,写作文时也要这样注意仔细推敲,避免重复。
出示课文插图及词语积累:惟妙惟肖、绝妙之作、上乘之作、神来之笔、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五、写字教学:
出示生字挤、抹、拱,先观察,再提醒,后书写评价。
六、作业布置。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八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戴嵩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文章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另外,对于戴嵩和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学生知道的很少,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注:字音——惭can愧、蔼ai。
扩词——批、驱、蝇。
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
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二、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自主探究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对比感悟促深化。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价值取向上我稍稍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有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
之二:我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使学生在对比评价中更深体会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难能可贵!
之三:在结课时我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并建议他们可以上网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3、自由写话扬个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崔峦先生多次强调: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写字和写话训练。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展示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尤其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给画配话。但是低年级写话训练要求不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为向中年级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分析及说明】。
1、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
2、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
【教学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形象作用,激发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法】。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自然感受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另外,为上课时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课前可用空白磁带把本曲连录3—4遍。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口琴、小黑板、图画。
【课的类型】欣赏课。
1、新课导入。
本堂课我选择用之前学习过的歌曲《牧童》进行导入,引导同学们演唱歌曲牧童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
2、新课教学。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我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再听一遍乐曲)。
(六)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我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的水平。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写生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课件。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
作品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做到姿势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老师、求学网、问同学、看下面的汉语拼音)你们的办法真多!那好,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个好朋友(出示带拼音的字)。
1、同桌合作学习,读不准的互相帮一帮。
3、谁愿意领大家读一读?(分读行)读得真好。
4、如果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我们开火车读吧!小火车从哪儿开?)。
5、你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的吗?同学们得方法可真多。
6、你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一边组词一边讲解)。
戴嵩的戴是个姓,还有另一个意思是戴着,谁还能组个词?看,惭愧两字读有什么旁?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猜猜带竖心旁的字的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心情)说的真好,联系偏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再齐读这个词。再看这些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是我国国画中的两种绘画技法,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谁来指一指,这幅画中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呢?(请一学生上台指画)谁能读出两词的区别?男女生分别读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再看这个词,拱手,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一般是向别人表达敬意。
商人的商要求会写,观察一下它和哪个字长得有点像,写时注意什么?
三、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1、小朋友们,课文第一段话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2、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欣赏;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那他的画技一定非常高超,课文中有一个描写他现场作画的句子,赶快找出来读读吧。
3、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来感受戴嵩高超的画画技艺,谁来读?
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呀?(他画得很快)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画得快说明什么?(很熟练)。
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还读出了什么?(很用心……)。
4、反复引读这句话:
师:戴嵩画得多认真啊,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快呀,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用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熟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真不愧是一位……生:著名的画家。
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
5、人们都称赞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赶紧找出来读一读。
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吧。(出示句子:围观的人……赞扬道。)。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真棒,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来,一起读这三个词(红色)。
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的感觉,小朋友写话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
夸得真好!咱们班的小朋友们说话的本领真强!小朋友课文中的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戴嵩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神笔”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幅画的精美,如果我们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会更生动。来,老师帮你们一把,送给你们一些词语选用。
7、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妙笔生花、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指名读词语。
老师想扮演一下戴嵩的老师来夸一夸:“戴嵩啊,你的画真是出神入化,老朽自愧不如,佩服、佩服啊!(拱手)”
8、选用词语练习说话。
真是太棒,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看,刚才你夸我夸他夸,大家七嘴八舌地夸,我们就叫做“纷纷夸赞”。
四、感受戴嵩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谁来喊一喊,你为什么喊得这么大声呀?理解:炸雷。
好,你就是牧童,请你来大声地喊一喊。指名读。
大家一起大声喊一喊。
这声音像晴天霹雳,炸雷一般,大家一下子……生:呆住了。
(看学生)大家呆住了吗?演一演,小朋友真像演员。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怎么想?
3、正在大家你惑不或对牧童不屑一顾的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
请大家快速读5、6段,你想把什么词送给戴嵩?(板书:虚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4、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完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戴嵩;你真虚心呢!你真不愧是大画家,气度不凡呢!
第二句,理解“拱手、连连拱手”,用动作做一做。
对话表演(5、6两段)(机动)。
5、、欣赏绝妙之作:(出示斗牛图)。
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批评后,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改掉了错误,终于画成了这幅名副其实的传世之作——《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看了这幅画,非常喜欢,同时也被戴嵩的精神所感动在上面题诗一首: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6、师小结:小朋友,一个人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说戴嵩非常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小小的牧童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在这么多人面前,勇敢的指出大画家的错误,(板书:勇敢)我们说,小牧童也同样了不起。(画箭头)。
7、面对这么了不起的大画家和小牧童,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结束语。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戴嵩绘画的场景,一起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和一个了不起的小牧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爱积累的你: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爱表演的你:与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3、爱讲故事的你: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文写了一位国王为了难倒因为聪明而远近闻名的牧童,故意出了几个非常刁钻,叫常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而聪明的牧童依靠自己的智慧,出色回答了国王问题的故事。
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读课文,提出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简单评价牧童的三个回答,体会牧童的聪明过人,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品质的。
1、认识生字“滴、恒、秒、尼、亚、磨、肩”。读准“恒”、“几乎”等字音;记住“牧”、“滴”、“磨”“肩”等字形;理解“究竟“、“永恒”等词的意思。
说明:本文大部分的生字以学生自学为主。考虑到“恒”是后鼻音、“几乎”的“几”是多音字,故要重点指导。
2、创设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对给出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
说明: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熟读课文第2节,读好问答的语气,理解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
说明:理解“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自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必定是要建立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的。
4、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滴、恒、秒、尼、亚、肩”。
说明:考虑到“滴”的右边和“商”容易混淆;“亚”的笔顺容易错,所以,可抓这两个字进行重点指导。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牧童的照片)这个孩子每天以放牛、放羊为生,我们称他为……(牧童)(适时板书:牧)。
2、听记句子:
1)他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我这儿有句话,请你仔细听、用心记:别人无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答案,因而远近闻名。(交流并出示句子)。
2)(“无论……都……”泛红)牧童时时都会表现出他的聪明过人,指导读好句子。
说明:由听记训练引出课题,一方面是想借助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规范说话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将“无论……都……”这一关联词的.用法通过“读”的方式予以渗透,虽不作为知识点进行强化、要求掌握,但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尝试质疑,如果教师彻底放手让学生去问,学生一定会问得很散,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置疑的氛围,提供质疑的抓手和范围,引导他们结合相关内容来提问。
4、指导读题: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4课。(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国王与牧童的对话:
1、通过课前预习,我想:大家一定能自己解答,向牧童发问的人是谁?他就是至。
高无上的……(板书:国王),那么,他共向身份低下的牧童提了哪几个问题?牧童又是如何回答的?(板书:牧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小组自学课文。
2、指名交流读文:一人读国王问的句子;一人读牧童答的句子。(出示:相关句子)。
随机正音:几乎、永恒(出示词卡)。
用换词法理解“究竟”即“到底”。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永恒”即“永久”(出示:词卡)。
3、同桌合作轮流读熟国王与牧童的对话。
4、指名3组分角色读3次对话。
说明:本文生字量不大,小组自学重在检测预习,通过学生合作自主疏通课文字词。其中,教师主要抓住“几乎”、“永恒”两个词练习正音,前者要求读准“几”这个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后者则要求学生读准“恒”的后鼻音,理解“究竟”、“永恒”的意思。本块面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通过大面积练读,使学生能将国王与牧童的对话读通、读熟,为后文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做好铺垫。
三、重点朗读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
1、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板书:聪明)师生对读国王与牧童的对话。(出示:
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下令;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数清;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数清等待。)。
2、交流(出示:国王问牧童世界上的海洋中究竟有多少滴水,牧童请国王下令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国王问牧童天上有多少颗星星,牧童请国王数清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国王问牧童“永恒”有多少秒钟,牧童请国王等待金刚石山被鸟的嘴壳子磨掉的那一刻。)。
3、选择三组对话中的一组再来读读,说说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
4、引读填空:
不难发现,其实谁都不知道……国王的每个问题都是……(板书:无法回答),明知高高在上的国王在为难自己,身份低下的牧童却丝毫不急不躁,仍然……(板书:思维敏捷),充满自信地……(板书:沉着应对),在看似回答的同时,聪明地提出要给出答案所需的三个条件(板书:提出条件),他要国王……显然,这三个任务也是……(板书:无法完成)。牧童的聪明正是表现在……(板书:以无解之答应无解之问。)。
4、这回,再请你来做做这个聪明的牧童,读好他回答问题时的自信、沉着。(自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说明:本块面的学习是本文的难点。学生应该能从牧童的回答中体会出他的聪明,但很难用规范的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故在这主要通过设计填空和引读,来为学生理解牧童每一次回答的针锋相对以及聪明设置坡度。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指导读好牧童回答问题时的语气。
5、引读第1、3节:
国王与牧童间共交锋了三个回合,上至天文,下至湖海。牧童每次都能针锋相对,一一作答,这正是应证了一句话……(出示:别人无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答案,因而远近闻名。)这聪明的牧童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国王听了他的回答,会点点头,拍着他的肩膀说……)。
四、拓展延伸、复习巩固:
1、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和牧童一样聪明的孩子呢?面对国王的提问,你会如何巧对?小组讨论、交流。
2、练读词语:牧童、远近闻名、自信、密密麻麻、细小、几乎、永恒、肩膀。
3、指导书写:
1)滴:右边和“商”区分,左窄右宽。
2)亚: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二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从中感悟人物的不同品质。
2、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
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指导生字的书写,注意。
书写时的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课文分析了解文中。
重点词汇的意思并加以记忆。
2、引导学生能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怎样的人才。
称得上是一名大画家吗?(学生谈对画家一词的理解)你认识哪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画家叫戴嵩,他和一个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熟读课文,感受画家的品质。
1、请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想想画家戴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学生朗读)。
总结学生的意见并板书“著名”
2、戴嵩的“著名”表现在哪里呢?能不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总结: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三项学习目标抓住学生对教材及课文人物的感悟理解,并试图通过反复的。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教案目标缺少对学生语文意识和兴趣的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不强,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加强体验性目标的确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和探索。
作为本课的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的大意及文中的人物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案中设计让学生讨论“画家”的含义及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画家这一环节就显得不必要了,已是对第一课时的重复,也很难激发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兴趣。可采取直接入题的形式,揭示本课重点问题。
在对戴嵩著名这一特点的分析上,教案设计安全按课文的内容顺序进行,问题的设置也以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造成教学过程繁琐,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无法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在练读旁观者赞美之词时,采用边演边读的方式收效较好但缺少一定的提升练习,即可让学生试着模仿文中的句子也来夸一夸戴嵩的技艺,使技能的训练不只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并且促进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实现。
另外,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不易。
多人来欣赏。”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
从这些句子中你分别看出戴嵩的什么?(远近闻名,技艺高超)。
3、如此厉害的大画家会引来旁人怎样的称赞呢?请大家练读以下两句话。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学生朗读过后选取一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读,并谈谈从自己朗读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齐读练习,注意读出旁观者看到画后的惊讶和赞美)。
4、可是正当大家对戴嵩的画大大称赞的时候,听到了一声“炸雷”般的声音,这是怎么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下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并作答)。
原来是一个小牧童的声音,他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说明了什么?(声音很响,“画错了”与别人的称赞声不一样)。
听到这样的喊声,如果你在场会怎么想?(学生交流)。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指名学生朗读)。
从朗读中你感觉到戴嵩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板书:虚心)。
请你试一试,读出戴嵩的谦虚和真诚。(学生练读,老师选。
墨涂抹”与“轻笔细描”的意思,从而感悟出他技艺的高超。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三
1、通过学唱牧童之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
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了解不同地域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1、体验不同地区牧歌的风格。
2、掌握歌曲中连续附点音符节奏。
多媒体、钢琴。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播放新疆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牧童之歌》伴奏。
简介: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域非常的辽阔,中部是横贯着天山山脉,背面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面是肥沃的千里牧场。新疆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哈纳斯湖便是其中之一。新疆的物质资源也很丰富,最著名的要数哈密瓜和葡萄干了。新疆是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他们非常的能歌善舞,因此也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二)节奏练习,突破难点。
1、认识小附点节奏,学生跟读。
2、师生接龙练习此节奏。
3、渐强,渐弱处理,模仿小马由远及近再到远的马蹄声。
4、你们可真棒!你梦按照这样的节奏把这句话念出来吗?
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
(三)学习牧童之歌。
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件快乐的事,让我们也跟随小牧童去放牧,好不好?
1、出示歌谱。
(1)老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牧童愉快的心情。
(2)用“啦”跟钢琴模唱旋律。
(3)跟随老师模唱歌曲。
2、找出歌曲中难唱的部分,并解决问题。
3、歌曲情绪的处理。牧童骑在马背上是那样的轻快,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些什么?
(活泼;欢快;热情;豪放;喜悦的注意唱歌的表情噢)。
4、跟伴奏唱歌曲。(男女同学分唱,女同学优美活泼些,男同学热情豪放些)。
5、分组演唱歌曲。
(四)拓展欣赏。
1、笛子独奏《牧童短笛》。
2、说一说乐曲的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柔美,活泼。小牧童倒骑在牛背上,笛声悠扬动人,神情怡然自得。在田野间嬉戏玩耍。反映江南音乐柔美,婉转的特点)。
3、介绍作者。
4、比较《牧童短笛》与《牧童之歌》的不同感受。
(五)总结。
今天,我们和牧童们共度了美好的时光,感受了他们的不同生活,现在也让我们扬起鞭,做一次小牧童吧!再次唱响《牧童之歌》,离开教室。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四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一、导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五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给"嵩"字正音、
3、了解戴嵩吗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真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让我们赶快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带着自学要求读、——课件点击。
二、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给课文标上自然小节数、
3、想一想:课文介绍了怎样的一名画家和怎样的一名牧童。
4、检查字词过关、
——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现在你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画家了吗——出示课件、请你用课文里的句子来介绍戴嵩、
1、你再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课文描写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哪句话告诉你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3)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绘画技艺精湛或很会画画的。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说明了什么——戴嵩画得很快、
演示:浓墨涂抹的大手笔、轻笔细描地轮廓勾画、(指导朗读)。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六
[德育目标]:.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智育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和欣赏童声合唱《山童》,感受和唱歌曲带给人的美妙和声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欣赏《牧童短笛》,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理解作品所表现得意境。
3.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素质发展目标]:继续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教学重点]:1.二声部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牧童》,加强二声部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二声部演唱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因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得意境。
2.用运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牧童》。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欣赏乐曲课件。
进行二声部演唱。
第(2)课时。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牧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吗?同学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二、欣赏乐曲。
2、分段欣赏,体会乐曲的情绪。
记忆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1)第一乐段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a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b出示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哼唱主题旋律。
c乐曲特点: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
(2)第二乐段的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欣赏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哪一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与第一段相似,但音多了,节奏密集)。
教师在琴上弹奏第三乐段的主题,告诉学生这种方式叫做“加花”。
3、完成书上的练习。
4、完整欣赏乐曲,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5、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牧童的古诗、故事或者绘画作品?
5、欣赏由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
三、简介作者,欣赏作品。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给"嵩"字正音、
3、了解戴嵩吗 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真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让我们赶快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带着自学要求读、——课件点击
二、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给课文标上自然小节数、
3、想一想:课文介绍了怎样的一名画家和怎样的一名牧童
4、检查字词过关、
——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现在你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画家了吗 ——出示课件、请你用课文里的句子来介绍戴嵩、
1、你再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课文描写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哪句话告诉你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3)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绘画技艺精湛或很会画画的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说明了什么 ——戴嵩画得很快、
演示:浓墨涂抹的大手笔、轻笔细描地轮廓勾画、(指导朗读)
牧童遥教学设计篇十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的虚心请教和牧童的敢提意见的品质。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结合图画、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关联词“一……就……”的妙处,并练习说话。引导学生用自己话说一说小牧童说戴嵩画错的理由。
教学目标:1、2。
感受关联词“一……就……”的妙处,并练习说话。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2、理清人物关系,初步感知学会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一)感受戴嵩的“著名”
1、(出示句子: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著名”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换一个词?
2.从哪里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并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3.师生交流。
第一处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1)比较句子,体会“一……就……”的妙处,并练习说话。
(2)抓住“一……就……”“没有不”“争着”这些词,指导学生读出戴嵩的画画得好,从而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第二处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淡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结合图画理解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2)体会戴嵩的画画得又快又好,指导朗读。从而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第三处句子: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1)这两句话中有一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你发现了吗?
(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句子,进而理解“纷纷夸赞”的意思。
(3)更进一步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4.小结,齐读三处句子。
(二)体会戴嵩和牧童的品质。
1、正在大家纷纷夸赞时,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出示句子:画错啦,画错啦!)指导朗读。
2.这时围观的人会怎么想?
3.小牧童到底说戴嵩的画什么地方画错了?请孩子们默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4.用自己话说一说小牧童说戴嵩画错的理由。
5、戴嵩的态度和大家一样吗?他是怎么做的?
6.抓住“和蔼”“惭愧”“连连拱手”这些词语体会戴嵩的虚心请教,并指导朗读。(相机板书:虚心请教)再次感受戴嵩的“著名”不仅因为画画得好,更因为他虚心请教的品质。
7.小牧童又留给你什么印象呢?(相机板书:敢提意见)。
三、质疑探究。
关于戴嵩的《斗牛图》是不是真的像小牧童说的那样画错了?现在又有人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下课后让我们继续去了解。
虚心请教。
21画家和牧童。
敢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