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精选21篇)
读后感是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它可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写读后感时,要尊重书籍作者的意图,不要随意歪曲和曲解书中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经典读后感,希望能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一
《韩非子》,这绝对是一部巨作,虽然是在几千年前,但是,其中许许多多的思想至今受用。
从小便听过《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等等,直到有幸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竟均出自《韩非子》。
这次,我看的是《外储说左上》,主要讲的是“君之外谋”,其中“说一”的第二段尤其令我感悟颇深。
这段主要讲的是墨子做木鸢与葵与射稽唱歌的故事,就拿第二个故事来说吧,葵唱歌时,大家都轻松又愉快,而射稽唱时,大家又吃力又疲惫,但有人注意到吗?事实上,射稽唱时的效率比葵唱时的效率高出了许多。
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良药苦口,不要对苦涩的事物产生厌倦,事实上,这往往是最妙的灵药,葵所唱的歌是一颗甜味的糖,让人感到舒坦,射稽的歌是苦味的药,虽苦,但功效甚好,这便是甜苦之分。
那到底该如何抉择呢?忠言逆耳,聪明的人会去鼓励别人,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英明的人会去聆听它,因为他知道,这能创造出最好的功效。
墨子,连他也会做过愚蠢的事,但他,就是聪明人,他知道做木鸢是件傻事,而那些看似平常的.事后,却隐藏着良方。
生活中,社会上也是如此,那些最诚恳的劝告,总是不那么顺耳。家中,父母随时的关照与提醒,总是对你最好的话,但在我们耳中,总是那么唠叨,平日,老师的循循善诱,潺潺教诲,是枯燥和无味的,但这又是最富哲理的话语。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吧,这是我所理解的,但这将永远伴随你左右。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
春秋战国时代,象牙雕刻工艺技高工巧,当时有个宋国人,用象牙为宋王设计制作了一件极为精致的楮叶工艺品,足足花了三年功夫才完成。长条形的叶柄肥瘦逼真,叶面上繁多的绒毛清晰可見而富有滋润的光泽。将它混杂在楮树的叶子中,难以分辨真假。这个人就靠奇巧的技艺在宋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道家人物列子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假如天地之间任何一种植物,三年才能生长出一片叶,那自然界植物的叶子就太少了啊!”
由此说明,不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各种资源条件,而片面依托个人的本领;不顺应事物的必然规律,而去学步于个人的智巧。这同三年制成一片楮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违背农时在冬季耕作种植庄稼,即便是以善于种植农作物著称的後稷,也不能保证粮食足够而有余;丰收年景各种庄稼生长茁壮,就连奴隶也不会一味吃粗劣的食物。靠个人的力量,後稷也生产不出足夠的粮食;顺应自然,奴隶也会衣食有余。
所以說:“必须依靠万物的自然规律,不敢任意行事啊!”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三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中国足球应该好好看看,国骂出现在奥运会上,失风度之严重出乎意料!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四
这周,同学们开始读《韩非子》这本书。它的作者就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韩非子。
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韩王的一个儿子,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师从于荀子。荀子是春秋战国晚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
为什么一个儒家的老师教出了一个法家的学生呢?孔子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孟子强调仁、义、礼、智。孔孟之道中,仁都是第一位的。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人性本善,道德源于人的内心。而荀子的看法却不同,他认为人性本恶,人的道德是靠着人的智慧所进行后天的“改良”所得到的。
与孔孟相比,荀子提倡礼法兼治,他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礼仪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这与法家提倡的“依法治国”大同小异。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韩非对荀子思想中的”法“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韩非对于凡夫俗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并不抱希望,故而推崇强制的法。
《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和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2,目的是为了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书中也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小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此外”矛盾论“及君主中央集权的概念也都是他提出的,也说明了他善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可惜的是,他却恰好死在了他“人性本恶”的观点上。李斯——他的同门师兄,因为嫉妒,想办法杀了他,享年四十七岁。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五
《韩非子》为韩非所著。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被世人称为是“集大成者”。《韩非子》是一本讲治国之道的书,里面有许多大道理,也有许多小故事。让我印象较深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齐宣王让人演奏乐器,一定要有三百个人。一读书人请求参与吹奏,齐宣王很高兴,并用许多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湣王即位。湣王喜欢听一个人一个人的演奏,先前的那个读书人因不会吹奏,就只好逃走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浑水摸鱼的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君王好大喜功,就会让一些无才德之人钻了空子。
韩非的许多政治思想,都不被韩国的君王所采纳,但他的理论却在秦国获得了丰收。他的思想深受秦王的亲眯。秦王曾说过:“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由于秦王先前的犹豫,使韩非中毒身亡,让秦王感到十分遗憾。但韩非的主张见解,为秦王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非从君王的角度写下了《韩非子》一书,里面有许多管理国家的深明远见。他的主张可用十个字概括:有功则厚赏,有过则重罚。在这中间就充分体现出了了中央集权思想,君王需要通过“法、术、势”三个渠道来治理国家,将他们运用自如。法,是指君王对臣下以及百姓所定的法律;术,就是指君王用人的办法,即所谓要“深藏不露”;势,也就是君王在整个官僚体系中自己的力量。韩非认为只要君王掌握了这三点,就可以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如果君王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那就必定会被一些无才德之人钻空子。而韩非写这本书的意义就是教导君王怎样防范“滥竽充数”之类的小人,使用一些有真才实学、能为国家带来利益的人。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六
虞庆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能言善道是出了名的,据说他能把黄河说得倒流,凋谢的花儿说得再盛开,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的年代,估计会成为一名有大作为的律师。
虞庆靠着能言善辩,很快地受到当时的赵王的赏识,当了赵国的大官。升了官发了财,虞庆就想着把自己的旧房子推倒了新建一所新房子。于是,他找来一群能工巧匠来帮他做房子。有一天,虞庆到新房子的工地去看新房子做得怎么样了,当他看到新房子的框架已经建起来了,但是虞庆嫌做得太高了,就跟工匠说:“屋顶做得太高了。”工匠跟虞庆说:“因为木头还没有干透,容易弯曲,而灰浆是湿的,潮湿的灰浆是重的,用没干透的木头来承担重的灰浆,木头就更容易弯曲了,房子会容易坏掉的。”虞庆说:“错!椽子干了就会伸直,而泥巴干了就会变轻。如果椽子和泥确实是能够变干,一天一天泥土变轻木头变干,即使时间久了,房子也不会倒塌的,你就按我说的做,错不了。”木匠听了,虽然觉得好象不大妥当,但是也找不到可以反驳虞庆的话,只好拿没干透的木头做椽子,做好了房子。
房子是做好了,不久,没干透的木头由于承受过重的泥巴而变弯,虞庆的新房子就这样倒塌了。
读后感:能言善辩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说辞说服别人,可是有时候说服了别人的道理,不一定能行得通。
我叫郑袖,我的夫君是王,是强大的楚国的王。在王宫里,他至高无上,虽然我是最受他宠爱的妃,但是后宫佳丽三千,要长久地得到夫君的宠爱,只有美貌是不够的,还得要有不动声色的智慧。在这个比海深的后宫,如果失去了王的宠爱,就会万劫不复,只闻新人笑,哪管旧人哭,那些失去爱的妃子的哭泣声,让我不寒而栗。
可是,我的夫君他是王,是强大的国家的王,所以,不断地会有新的美人入宫。最近,楚国的附属国魏国的王又送来了一个绝色的美人。魏国的女子柔媚无比,我的王他的心就这样被迷住了。有好几天他都没有叫我去伺宴了,虽然也会来看我,但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只要那个魏国的美人的一声娇唤,他就乐颠颠地奉上他的笑脸。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七
宋国有个名叫监正子的富商,在市场上与别人争买一块叫价百金的玉坯。监止子认出这块未经雕琢的玉坯,的确质量上乘,他立即想了个歪主意,假装失手,把璞玉掉到地上碰坏了。这时,其他人都怕担干系而纷纷散去。卖玉的人要求监止子赔偿,他二话不讲,掏出一百金承担赔偿责任,可是玉坯就这样轻易到手了。
监正子把略有损坏的玉坯拿回家,找最好的工匠进行加工雕琢,修复毁损造成的缺陷,成了一块价值昂贵的美玉,居然溢价千倍啊!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竭尽全力去做,却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即使失败了,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完全放弃,就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八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原文: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九
幼儿往往能理解。
的情节,但对其中的深刻寓意却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探索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挖掘蕴含在寓言故事中的。
教育。
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出自。
韩非子。
的
成语。
寓言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
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客人回答:'画妖魔鬼怪最容易。'齐王问:'这是什么原困呢?'客人说:'狗和马是人人都知道的动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到,不能任意虚构,要想画得像是很困难的;而妖魔鬼怪这些东西,都没有具体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画起来最容易。”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
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做珠宝生意。他对珠宝的包装费尽了心思。首先用有香气的木兰做成华丽的盒子;再用高级香料肉桂及山椒涂抹薰烤;边缘还镶嵌小粒圆形的玉石刻意装饰、用翡翠集合在一起加以衬托。极力向人们炫耀他的珠宝是何等贵重,以便待价而沽。
可是,人各有异,取舍不同。有个郑国人,只留意外表流光溢彩,不在乎它的内在价值,买走了这个漂亮的盒子,却把里面具有真正价值的珠宝退还给了他。可以说这个珠宝商只是长于制售精美的包装盒罢了!不能说是善于经营珠宝生意啊!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言论,都是华丽巧辩之谈,正是因为君王舍本逐末,只欣赏采纳那些华美的言辞,而舍弃那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话说男大当嫁,女大当嫁。卫国(卫国:在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国都在濮阳)某镇,一家酱油铺子的老板的女儿翠玉今日就要出嫁了。老板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儿,虽说不是什么国色天香,倒也是小家碧玉,嫁的是邻镇的一家大药铺的二公子,那药铺远近闻名,开有多家分店,家里自然是万贯家财,吃穿不愁了。
酱油老板看着院子里自己给女儿的几大箱嫁妆,有些肉痛。走进女儿的闺房,看到女儿已装扮整齐,满面喜色,美滋滋地等着花轿上门。老父亲拉着女儿的手对女儿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啊,你自小没了娘,老爹爹也没有亏待了你,如今你就要嫁出门去了,当爹的有几句话要交待,儿啊,你可要听仔细了(唱):人家的女儿有嫁妆,我儿嫁妆一样多,摆了满院耀人眼,给我女儿脸增光。为人妻子不容易,恩爱白头只是梦,夫妻只是同林鸟,有灾有难各自飞。我儿嫁到富人家,紧记为父几句话,夫妻情爱多是假,婆媳礼份面子淡,做人小心要谨慎,不可忘存私房钱。”
那翠玉小姐自小没听说过这些话,只觉得父亲有些糊涂,只是不答应又怕老父不高兴,只管点头答应了。
热热闹闹的新婚过去了,那翠玉只管在婆家安享清闲,每日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得倒也逍遥,跟那二公子倒也恩恩爱爱,只是那二公子每日里都要到药铺帮忙,也没有多少时候在家,有时候也夜不归宿,说是男人自有男人的应酬。
然而,发生了一件事,让翠玉小姐不得不认为老父的见解高明。那天晚上,二公子很晚才回家,还喝得醉熏熏地,睡在床上还叫着:“小红,来呀,过来嘛……”翠玉听了心里满不是滋味,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二公子摇醒,仗着平日二公子对她的顺从,摆出一付兴师问罪的样子来,逼问那小红是何许人也,那二公子从睡梦中被摇醒,本就不大自在,听说是为着此事,满不在乎地说:“女人们管那么多事干什么,不缺你吃的,不缺你穿的,还不满意啊?生意朋友上的应酬,不关你的事。那小红也不过是在云香楼的当红歌妓嘛,大惊小怪的,再多管请你回娘家。”翠玉听了,不由愣了,古时候,出嫁的女儿是不能轻易回娘家的,要回去得有娘家人来接着,要是被夫家打发回去,意思就是休了。翠玉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寒心,本以为可以跟他恩爱白头,不料他为着一件小事就要休我回娘家,看来爹爹说的不错啊,夫妻恩爱只是梦,为着日后生活着想,还是多存些私房钱要紧。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孔子的著名弟子子夏遇见曾子。曾子问子夏:“你为什么身体长胖了呢?”子夏回答说:“战胜了自我,所以胖了!”曾子说:“什么意思呢?”子夏说:“我的思想斗争反复激烈啊!当我深入了解先王的道义时,深感显耀崇高而为之敬仰;可是眼前一再出现荣华富贵,又感到欣喜与羡慕。两种思想的斗争,反复激烈未分胜负,当然就瘦了。现在,先王的道义终于在我的心中取得胜利,我的身体自然就胖了。”
因此,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之难,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说:“能克己修身,战胜自我的人,才堪称为强者。”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四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三虱相讼】。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中国足球应该好好看看,国骂出现在奥运会上,失风度之严重出乎意料!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
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老师天天要求孩子做到诚信,为人师表,更要注意言行一致,讲究诚信啊!世纪生活中该如何做到诚信,成人世界的周老虎是否让孩子们认识到可笑,由此看来这一切的后果是可怕。
【画鬼最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想到安徒生的《赛跑》,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实际生活也会因个别人的意图为指挥棒,话同人不同,结果也不同。韩非洞察力甚厉害!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五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寓意。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说话都应该经过大脑思考,不要夸过头,要不然就可能会喧宾夺主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六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七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意译】。
卫国有个人,在嫁女儿的时候说:“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她的父亲不责怪自己教女不当,反而自以为聪明,认为这样可以使家里更富有。现在国家大臣做官的(做法),都是这种样子。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八
寓言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它通过精炼的语言锻造成一个富含。
人生哲理。
与教训的故事,让读者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
韩非子。
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魏王又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楚王的夫人郑袖,内心非常嫉妒,对外却表现出比楚王还要喜欢她,珠光宝气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让魏女挑选,然后送给她。郑袖的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对郑袖说:“夫人知道我喜欢新来的美人,你能顺承王意、爱王之所爱,喜爱她却甚于我了,这是孝子赡养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为啊!”
郑袖确信楚王不再怀疑自己嫉妒魏美人了,便暗地里加快了设计加害魏美人的步伐。因此,对魏美人说:“楚王非常宠爱你,但不喜欢你的鼻子,小女子去见大王的时候,要掩住自己的鼻子,这样就会经常受到楚王的宠幸了。”
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听从郑袖的话,每次见楚王时,都掩住鼻子。楚王对郑袖说:“新美人来见我,经常掩住鼻子,这是为什么呢?”郑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装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楚王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袖的构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郑袖精心设计的圈套,硬要追问个水落石出。郑袖窃喜时机终于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说:“不久前曾经听她说过,不喜欢闻到王的臭味。”楚王一听怒不可遏,大声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来!”
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子罕义正严辞地回答道:“我把洁身自爱、不贪图财物的操守视之为宝,你则把这块玉看作是宝。假如你把美玉给了我,我又贪婪地收下你献的美玉,我们两人岂不是都丧失了自己拥有的‘宝’吗?不如各自珍视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吧!”
子罕明白了献玉人的苦衷,就把他安置在城里住下来,而且把美玉收下,放在。
安全。
的地方,然后让玉工精雕细琢,再卖出去,把钱全部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一个富翁。最后安安全全地送他回家,还派人加强缉盗,保证百姓安宁。献宝人千恩万谢,欢天喜地返回家里,四乡百姓都敬佩子罕不占不贪的高尚品质。“子罕辞玉”的佳话从此流传开来。
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按理说,这个酒家一定会生意兴隆,可恰恰相反,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一个国家也有恶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怀绝佳的治国方略与理想,想去帮助、开导大国君王,而那些大臣就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挡道咬人。这就是君王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就会仰承别人的脸色。仰承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这样一来虽然想吃鱼,未必还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送鱼给我,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
做人。
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
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守法的思想品格,在这里明白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而且明白告诉人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来监督,不如自己管好自己’。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十九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三虱相讼】。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中国足球应该好好看看,国骂出现在奥运会上,失风度之严重出乎意料!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
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老师天天要求孩子做到诚信,为人师表,更要注意言行一致,讲究诚信啊!世纪生活中该如何做到诚信,成人世界的周老虎是否让孩子们认识到可笑,由此看来这一切的后果是可怕。
【画鬼最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想到安徒生的《赛跑》,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实际生活也会因个别人的意图为指挥棒,话同人不同,结果也不同。韩非洞察力甚厉害!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十
酒酸与恶狗。
郑人买鞋。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杀猪教子。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一举两得。
东汉初,被任命为建威大将军的耿弇率兵奔赴齐地,前去围剿以张步为首的割据势力。当时张步据守剧地,派他的兄弟张蓝率精兵二万据守西安县,另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据守临淄。西安县与晒淄相距四十里。耿奔便进军画中邑,正好处于西安、临淄两城之间。安营扎寨之后,耿弇分析了一下两城的据守情形。西安城小却十分坚固,而且张蓝兵士精良;临淄名声很大,但守兵松散,易于攻下。于是,他来了个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打西安,实则发兵前往临淄。这时,有的将帅提出异议,认为随该速去攻打西安,耿弇坚持道:“不然。西安已听说我们要去攻打,正日夜守备,临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到我们,必会慌乱不堪,这就很容易拿下。攻下临淄,西安就变成了一座孤城,张蓝与张步又相距较远,他一定会吓得弃城而逃。这样我们就是一举而两得了。”果然,耿弇之师只用半天功夫便占据了临淄,张蓝听说,惊慌失措,率领部将弃西安逃往剧城,耿弇攻一城而得到了两座城池。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十一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意译】。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要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因此,那时我虽爱吃鱼,却不会有人送鱼给我了,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