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绷图形教案(模板20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教学工具。教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绷图形教案篇一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形成知识网络。
2、用网络图表示出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实物投影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回顾一下:我们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1、你们能用自己学过的整理方法,把学过的这些图形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吗?
2、生各自整理。
3、展示交流:对学生展示的知识网进行评价
4、完善自己的知识网。
结合知识网,进一步让学生找各部分知识间的包含关系
1、仔细观察,连一连。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连线,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面在体上,面围成体
2、完成书上的第2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师生总结
3、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都运用了图形的哪些特征?
1、完成检测题。
(1)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自主评价
2、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将小学阶段学习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集中进行初步复习,内容涵盖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节课的复习容量极大。从学生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己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因此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网络。
绷图形教案篇二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
每人一个分类盒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绷图形教案篇三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师: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咱们的老朋友,它们呀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乐园里还有许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
绷图形教案篇四
1.通过对比,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2.在愉悦的游戏情节中,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3.激发浓厚的探索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经验准备:
1.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基本图形。
1.四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有关图形的实物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鸡、小狗、小猫、小熊图片。
5.找房子操作卡。
一、导入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从图形王国借来一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这个魔术箱可神奇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魔术箱里藏了什么呢?那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摸出一本正方形的积木,问:"这是什么?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正方形的呢?"总结: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依次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形的呢?"并进行总结:
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梯形:四条边、四个角,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两边斜斜的,四个角还不一样大,像滑梯一样。
(3)教师:原来魔术箱里可以变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那图形王国里肯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图形,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二、游戏:小动物找家
2.师:"咦!这四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它们怎么了。""小鸡、小狗、小猫,小熊,怎么啦?"(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3.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
仔细听,小鸡说,"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狗说,"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猫说,"我的房子是梯形的。"小熊说,"我的房子是圆形的。"
4.提问:小动物的房子都是什么形状得呀?首先,小鸡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依次提问小狗、小猫、小熊家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帮幼儿回忆一下。
5.幼儿操作:接下来,请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找房子了,在找的时候要注意小动物们的房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找到他们的房子后,将房子贴在对应的小动物的后面,全部找完后,请你们把操作卡贴到黑板上,不用搬椅子,当听到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坐回原来的位置。
三、找一找,数一数。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及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操作练习。
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四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绷图形教案篇五
1、能尝试分析和标出图形的各项特征,并能按标出的特征选取图形。
2、发展幼儿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教具:课件图形特征表格,几何图形若干。(附后)
2、学具:每人一张记录表格,每人一个普通几何图形、一个背后贴有半个心形的几何图形、笔。
3、环境:布置寻宝地。
流程:交流图形特征学看图示分析图形特征给特定图形记录特征分析图形特征寻找标志
1、以小天使来到班上送礼物,寻找最幸运小朋友引题。
(1)引: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小客人吧!(展示课件小天使)
(2)幼儿拿出小天使送的图形抽奖券(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互相交流、比较自己拿到的图形奖券。
2、学习按指令来找图形,尝试分析图形的特征。
(1)出示课件1:引导总结幼儿交流后得出的图形特征做成的标志,理解标志的意义。
(2)出示课件2:由易到难分三个层次三种方式,进行图形特征分析
a、分三次选择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b、分两次选择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c、一次性展示三种特征,归纳分析,判断自己的图形是否同时符合三个特征。
d、每一次的分析归纳后,若同时符合三种特征,表示中奖可以获得一枚小红心做奖励,但要请幼儿表述为什么获奖。(图形特征)
e、分析没有获奖的原因,完整描述自己的图形奖券有哪些特征。
(3)小结:每个图形都有好几种的特征,只有把每个特征都找出来,我们才能准确的找到这个图形。
3、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记录法。(记录表附后)
将图形粘贴在记录纸上,并在表格中用记号记录下图形的特征。
4、幼儿互相交流后,展示屏演示讲评部分幼儿的记录情况。
5、游戏:寻宝
要求分析图形特征,并根据标记寻找宝藏所在地,找到另外一部分心形。
6、幼儿互相分享寻宝的愉快心情。
一、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中一系列的知识点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来获得。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同时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心理,课上就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小组一堆实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块等)玩一玩,分一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感知了这些实物的形状,并为后继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摸一摸环节中,让学生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感觉,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这样不仅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体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创设游戏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为了更好的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多种有趣的游戏。“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对正方体、长方体等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实物,这样能把物体、几何图形、图形名称联系起来感知。“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在对图形的观察、触摸、感知后,直接用手进行触摸物体,使学生能通过触摸准确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同几何图形联系到一起,说出物体的图形的名称。“找一找”的游戏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内容,学生通过触摸,找出物体。“摆一摆”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摆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图形,感知拼摆后所形成的图形,并有效感知其数量,如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个大正方体需要几个,并从不同侧面观察拼摆图形的形状。
在游戏中,让学生快乐运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进行升华,提高对图形的认识,有效的分清物和图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纵观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参与热情高、学习兴趣浓,从他们欢乐的笑脸上,从他们友好的话语中,从他们不愿离开的脚步里,从他们天真的眼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
绷图形教案篇六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嫩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形状。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所证实,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复习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感知图形的特点。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感知图形的特点。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组成的画和模型,红、黄、蓝水彩笔若干。
情境导入法、观察法、比较法、引导法、游戏法。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瞧,这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送来的请柬,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图形王国的聚会”,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组成的图形王国城堡的模型,并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教师引导幼儿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总结其特点。
(1)复习认识圆形,总结其特点。
(2)复习认识正方形,总结其特点。
(3)复习认识三角形,总结其特点。
教师小结: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圆形没有角。
1。师:小朋友,仔细看看,今天,“图形王国”给小朋友们又准备了一份礼物。看看它是什么?(机器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是一个机器人图片,它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2。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并给圆形涂上红色,三角形涂上黄色,正方形涂上蓝色。(请幼儿上台操作)。
四、游戏:自由拼搭。
现在,大家想不想和图形娃娃们一起做游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呀?那小椅子轻轻转向桌子,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拼出的图形最漂亮!
五、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延伸活动: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图形组成的东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并把它画下来。
幼儿对于图形,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兴趣,而《找图形》这个活动正好迎合了小朋友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幼儿能够认识图形,了解图形,感知图形的特点。我精心准备了这个活动,提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通过“图形国王”送来的礼物这一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引导他们根据礼物的特点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首先为下面的“奇妙的箱子”游戏打下了一个基础,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感知图形的特点,利用图片、周边环境等让幼儿找图形。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又用“寻找图形”游戏(一个由三种图形拼接的机器人),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知道图形的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形体。在过程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做到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最后的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给每组小朋友都分配了任务,准备了可操作的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操作的机会,最后完成任务。我发现我班的小朋友都掌握地较好,在幼儿动手操作时,小朋友完成的都比较好。
在每一次上课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已要改进的地方和注意的地方,于是为下一次的活动而努力。在本活动中,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各种图形。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语言不够生动,环节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在复合图形的识辨中却暴露了一些不足:我展示的是一个复合图形(机器人),由于临时改变了教学思路,再加上勾勒线条的不太明显,之后让幼儿都难以数清楚机器人是由多少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组成的,所以我将自由练习改成了集体练习,让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做一做。本次《找图形》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漫漫成长,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绷图形教案篇七
2、能尝试将生活中的物品根据圆形、三角形、方形形状进行分类。
3、体验参与数学图形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区分圆形、三角形、方形
难点:能将生活中的物品根据圆形、三角形、方形形状进行分类;
师:我是鱼妈妈,今天我要带我的鱼宝宝们去图形宝宝家里去玩,我的鱼宝宝在哪里呀?你们想去吗?幼答:“想”
【设计意图】以情境引入的方法刺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实录】鱼宝宝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积极与老师互动。
【调整】
1、看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
1)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图形宝宝。
—— 出示图形(圆形、三角形、方形)卡片,一一引导幼儿认识,并和他们打招呼。
——圆形宝宝是圆圆的,没有棱角。三角形宝宝有三条边、三个角,方形宝宝有四条边四个角。
【设计意图】幼儿能正确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实录】老师出示圆形,幼儿立刻说出这是圆形,老师一起和圆形宝宝问好,老师出示三角形有的两三个幼儿能快速说出,老师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老师出示正方形,个别幼儿说出这是正方形,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并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一一和三角形正方形宝宝打招呼。
活动中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图形,98%的幼儿能正确认识根据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调整】活动中尽量少干预孩子以引导为主,给孩子自由学习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表达,获得图形的经验也是为下次正确区分图形经验的铺垫,充分的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表达。
2.正确区分三种图形,引导幼儿通过《小鱼游》的游戏根据地上图形找
家。——你们太厉害了,认识了三种图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本领都学会了!鱼妈妈来念儿歌,看看那个聪明的鱼宝宝能正确的找到图形宝宝的家。 找家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到碰到。
1)分组:
游戏开始,鱼妈妈:小鱼小鱼游游游,游到三角形宝宝的家,小鱼小鱼游游游,游到圆形宝宝的家。小鱼小鱼游游游,游到正方形宝宝的家。
2)教师及时评价幼儿能否正确找到图形。
【设计意图】幼儿能根据老师说的图形找到正确的图形前站好。
【活动实录】幼儿一边听老师念儿歌一边模仿小鱼游得样子,并在老师说出图形时快速找到正确的图形站好。 这个游戏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老师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表扬肯定。
活动中幼儿通过仔细的听儿歌中出现的图形,95%的幼儿能根据儿歌中的图形快速找到正确图形并站好。
【调整】
1、 现场活动中对幼儿的数学语言培养和引导还不是很好。对幼儿的数学经验的提炼不够凸显。
2、活动中要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及时有效地评价 。
3、活动的评价较简单,要结合数学核心经验进行评价。
4.利用 flash 课件与生活物品相结合,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
——哇!鱼妈妈真高兴,你们太棒了,现在你们能区分三种图形,已经通过了 检验,现在我要带你们去图形宝宝的家帮助图形妈妈,图形宝宝把家里的物品 都弄乱了,图形妈妈没有时间来整理,你们愿意帮助她们吗?幼答:“愿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根据物品形状放在相对应的图形里,幼儿操作
游戏开始,鱼妈妈分别请幼儿一个一个操作整理
2)教师及时评价幼儿能否根据物品的形状找到正确的图形。
【设计意图】幼儿能将生活中的物品形状按照图形正确区分。
【活动实录】幼儿一边看物品一边将物品与图形移到相对应的图形里。这个游戏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老师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表扬肯定。活动中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与图形正确区分,98%的幼儿能快速找到正确图形并放好。
【调整】
图形妈妈说你们真棒,帮他们把家里的物品整理好了,太感谢你们了。它说要奖励你们每个小朋友一张火车票说你们今天辛苦了, 教师发火车票,幼儿凭票去坐火车回家。鱼宝宝们要看清楚坐那一辆小火车,不要坐错了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并巩固了幼儿认识区分图形经验,也充分满足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实录】幼儿开心的拿着图形妈妈奖励的火车票,迫不及待去坐火车。幼儿凭图形火车票找到对应的图形火车上车,咔嚓咔嚓开走了。
【调整】教师在发火车票时,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发放,能力强的幼儿发三角形、方形,能力弱的发圆形。
1、活动背景
反思:对于班上大部分幼儿数学能力现状分析把握较准,
2、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反思反思:活动的重难点把握较准。整个活动能围绕活动的重点开展,并层层推进, 对于难点老师也有相对的引导策略和方法。
3、活动目标
4、活动准备
反思: 此次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图形王国场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等,同时还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差异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为他们准备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还考虑到孩子对操作材料的持续度,满足了孩子对材料和活动兴趣的保持我在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孩子感兴趣的点如:小鱼学本领、小鱼游、帮助图形妈妈、坐火车等,持续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解决了孩子在反复操作中对材料和活动失去兴趣的问题。让孩子们既能享受到操作的乐趣,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每种材料的提供都发挥了它有效地价值。
图形王国场景的布局非常童趣,满足支持与之相适应的幼儿游戏的环境。
5、活动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活动中用了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等
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认识并区分三种图形。幼儿参与的兴趣也很浓,虽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还不能完全表达,但是他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已经知道了会区分三种图形。在今后的活动中,将今天所获得的收获感知表现出来,来达到目的。
活动后的调整思考及收获
我认为我们数学活动在生活中的作用,是要让孩子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认识区分三种图形,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与我们教学相结合,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从活动的选择到活动的实施,每一步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兴趣点的选择、材料投放细节性的思考和数学语言对孩子的刺激思考、以及对孩子提问开放性引导,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孩子当前的现状等。
绷图形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屈,老师。教,案,网”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活动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绷图形教案篇九
各类图形拼成的火车一辆;车站图一张;各类颜色的水果图片若干;画着各类形状的图纸一张。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的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过程:
一、通过捉迷藏引出活动内容。
请小朋友找出藏在活动室的图形宝宝拿在手上。
二、认识图形宝宝的特征及颜色。
1.认识图形宝宝的特征。
教师依次介绍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教师小结各类图形宝宝的名称。
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教师举起圆形宝宝说:“圆形的宝宝跳一跳,拿着圆形宝宝的幼儿就跳两下。
2.认识图形颜色。
三、游戏。
出示图片拼成的火车,请幼儿找出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教师介绍火车的每个部位,请幼儿说出每个部位的形状。
在事先准备的图上让幼儿找出和火车每个部位相同的形状。
2.《给图形宝宝找食物》。
请幼儿按照颜色给自己手中的图形宝宝找颜色一样的水果。
3.《送图形宝宝回家》。
出示车站图,请幼儿找和自己图形宝宝一样形状的检票口排队上车,教师巡回检查。
四、活动延伸。
到活动室外找和图形宝宝一样形状或一样颜色的物品。
绷图形教案篇十
图形创意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图形新形式和有效传达信息的视觉语言的基本技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现代设计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图形作品,它们奇特的形态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意味深长的符号给我们无限遐想。这些睿智的图形不仅让我们赞叹,更让我们产生创作的冲动,图形设计课将使更多人了解如何去欣赏图形、理解图形、创作图形。
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符号学、思维模式等方面知识。方法论部分则包括: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现代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以及图形的延展运用等。
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图形课程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培养学生创作图形想象的能力,包括构思和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视觉想象与呈现的手段;另一个目的,也是意义更深远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如何在面对问题时通过恰当的思维过程多方位地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承前起后的过渡位置,它引导学生将前期已经具备的表现能力转向后期的专业设计中,而这个过渡就是通过创意思维来实现的。
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图形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在修学这门课之前学生应该已具备一定的能力,特别是基本的形态描绘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有能力将自己想象的图形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图形课程所表现的元素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而以此为研究内容的课程还有一些,它们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搞清其中的区别将有利于我们对图形的正确认识。
在视觉传达领域,需要分清图形与图案的关系。应该说图案在创作中有时会用到图形创意的手法,而图形在表现上也会借鉴图案的形式,但并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图案强调的是装饰效果,虽然是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表现,但仍是在现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追求的视觉上的审美效果。
图形创作的是以主观需要为出发点的形态,根据一定目的重新构建创造新的形态,这种新形态较之于图案对形态的变化在视觉上更为写实,但在内容上则更为“荒诞”,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图形与插画
在现代插图中,有许多作品都是以图形创意的语言来表现的,一些插图作品也经常被作为成功案例在图形课上示范给学生看,同时图形作品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像插图作品,但这并不等于两门课程可以等同视之。
插图课是一门独立的设计专业课,它研究的是插图创作中的各种思路、技巧、风格,图形创意只是其中一种思维方式、表现手段。
对于图形课来说,插图是图形语言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的领域之一,是将基本思维方法结合具体媒介的后续实践,两者间是一种交叉与延续的关系。
第二章关于图形
图形,顾名思义是一种非文字的形态,用通俗的话说是一种图画。图形的英文是graphic,原意为图解、图示,引申为说明性的视觉符号。现在比较公认的关于图形的定义是:图形是介于文字与美术之间的视觉传达形式,能够在纸或其它表面上表现、能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它通过一定的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概念,将设计思想可视化,使设计造型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
图形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视觉符号。所谓符号是指“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事物的任何存在物”。符号都具有两个属性,即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可被感知的形态,图形作为符号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符号的这些基本特征,它的能指是对某一个或多个元素组合的蓄意刻画的和直观表达的视觉形式,包括形状、结构、色彩、风格等,而所指就是这些可视形态背后所象征的事物、观念、情感和价值。
一.图形的起源和发展
从根源上来讲图形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图腾纹样、岩洞壁画等原始图形符号。绘画最初产生是出于现实的需求,为了记载事实、表现思想,古人在岩壁上绘制图案不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寄托某种精神与宗教的信念,具有一定的实际目的。
在人类的传达史中,图是先于文字产生的,是最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包括早期的象形文字也是在描摹客观事物以表达抽象概念的原则上产生的,在形式上更接近于绘画。这种图画的形式不断发展、分化,逐渐向四个方向演变。
一是日趋抽象,从具象形态的描画中脱离出来,最终形成以特定的点线组合结构指示一定发音、表示特定意义的文字。
二是逐渐弱化信息传递的实用功能,侧重于追求表现形式上的风格技巧的发展、强调精神领域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绘画艺术。
三是强调装饰作用、大量运用于生活之中的装饰图案艺术,这一分支所描绘的形态或具象或抽象,创作遵循的是形式美的法则。
四是成为独立于文字语言之外的视觉形象语言,它们是以传达为目的的设计语汇,图形、标志符号都属于此类,它们遵循的是传播学、符号学的原理,同时兼顾美学需求,利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1.东方传统图形
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艺术与设计都更多地体现出主观因素在创作中的主导性,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如女娲、伏羲——我们祖先创作出的人蛇合一的形象,著名的“马踏飞燕”等图形,都显示出一种有意识的组合、创造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蕴含了图形创意的精髓——以创新的形象表达特有的含意。
2.西方图形的发展
在西方早期文明中,理性的思想占据较为主导的地位,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一直以摹写和客观写实为主流,所以创造性的视觉形象不像东方那样俯拾皆是。尽管如此,古希腊神话中的人马兽之类的形象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图形创意的影子。在中世纪,书籍成为重要的设计领域,精美的羊皮书虽然多以宗教内容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创作者创作灵感的展示:首写字母为达到装饰效果被进行了精细的图案化设计,其中有些形象运用了图形创意的手法。
统艺术的写实主义进行了大胆的超越和否定,它们从形式语言、创作观念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对现代设计产生冲击,其中有些流派对现代图形影响深远,使图形的思维角度与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二.图形的传达优势
更具吸引力:由于图形是一种直观生动的形象语言,丰富的造型手段相对于以抽象线性为主的文字对受众更具有吸引力。
更具感染力:图形在表现上可以更具艺术气息,表现的余地和空间非常广阔,通过塑造形象、营造氛围等手段建立起与受众间的情感桥梁,使信息传达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触动受众,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易识别、易记忆:好的图形都是有个性的形态,不同的图形视觉形式差异明显,而在不同的文字从整体结构上看却是相似的,这就使图形具有更好的识别性。也正是由于图形是通过具象形态的象征意义来完成信息传达,受众在阅读时要借助自身对形态认知的经验去理解图形,这种深层次的体验介入有助于加深印象,加上人们对具象形态的较强记忆能力,保证了图形具有更强的可记忆性。
传播更广泛:由于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文字,而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必须建立一定教育基础上,这使得用文字传播信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图形可以跨越这种语言障碍,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发挥作用。
三.现代图形的特征
广义上讲,现代图形具有:准、奇、美三大特征。狭义上讲,现代图形的特征为:象征性、形象性、指示性。准指传达信息的准确。现代图形往往挖掘观念的核心内涵,用恰当的形象语言去表达,直观有力。
一步深入的兴趣。差异化、个性化、原创性是优秀设计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美指图形表现的艺术性。图形的优势很大部分源于它的审美价值,我们现在除了关注图形信息传达的功能实现,也更趋于追求表现上的诗意化,优秀的图形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无论是简洁还是繁复的、传统还是前卫的,总是通过生动的线条、完美的色彩、恰当的构图来创造符合形式法则的形象,给受众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象征性
运用隐喻的符号暗示和启发人们产生联想,一些图形的形象和其表征的事物并没有相似和直接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的。
形象性
指通过“形象相似”的模仿或图似存在的事实,借用原已具有意义之事物来表达它的意义,直接明了,视觉效果丰富,可视性高,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信息媒介。人类原始的绘画、雕刻艺术,都竭力的使用大自然的形象,表达所欲代表的意义。
指示性
图形具有命令、指示、传达的作用四.现代图形的设计原则
????通俗性、准确性
图形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通过形象来完成传达信息的过程。在传播学中,信息传达的过程是这样的:
信源—编码—信号—媒介—信号—解码—信息
?创造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创造性地挖掘图形。二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艺术化
?今天的图形在传达信息的理性之中更强调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可以借鉴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风格、加入中外文化的审美情趣,在时代感、文化性上走得更远,提升图形的价值。
?总的说来,现代图形创意追求的应该是“意料之外的外在形式,情理之中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
现代创意图形展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洋溢着设计者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图形创意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形象元素寻找出来,只有找到了恰当的元素才有进一步去处理原始、塑造形象的可能。
通过联想获得了表现素材,下一步则要通过想象对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处理,创造出符合创意要求的新形象。想象的过程又分成两步:解构和整合。解构是对元素的分析,寻找创意的突破点。整合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已有元素进行打散重组,通过具体的图形表达方式创作出新的图形形象。
一联想的定义
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为想象寻找处理的素材。图形创意中创造的新形象是以现实中存在的物形为基础进行再造的,而这种基础物形的发掘寻找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
联想普遍存在于传播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意—形”的联想找到描述思想的符号,观者通过对所视符号“形—意”的联想体会其中的含义。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是建立在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的,不仅需要对事物具有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形态、内涵的记忆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联想的方式
当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只要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在与图形相关的联想方式中,根据联系线索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四章图形创意的思维与方法
一、关于思维
哲学、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借助于语言、符号与形象作为载体来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思维是大脑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现象。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通过联想和逻辑过程来实现。
思维是创新的源头。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大家都知道大脑主要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或者是左右两个半球。左右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加州大学的罗杰斯拜雷博士提出的。
根据左右脑理论,右脑控制创造力的部分。当一个人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如听音乐,绘画,做白日梦,或者是专注于颜色,图像,运动或是节奏的时候,他的右脑会比左脑活跃。
我们的右脑主要用于创意,而我们的左脑在我们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客观的、分析性的思考的时候较之于右脑更加活跃。
二、关于思维误区
人们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思维误区。关于思维误区,我们把它区分为三种,即定势思维、封闭思维和惯性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就像无形的线缠绕住了人类思维的脉络,使思维总是囿于原地而无法取得突破。
三、怎样解决
“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
——《视觉理论》
这说明你所能看到的视觉信息取决于你大脑的思维,你会选择性地去“看”,根据你的理解去“看”。理解视觉信息的是大脑,而不是眼睛。
1、学会观察
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平凡事物的观察,敏锐地发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事物中所蕴含的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并将其概念准确地提炼出来,从事物的表象中挖掘出事物隐含的属性,洞察事物的本质。
观察力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艺术来自生活,而真正的创意就来自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爱迪生说:“构想是在空气中”。
那些撼动人心的创意,恰恰是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把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提取出来,作为创意的元素,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学会了观察,才会发现生活中与众不同的角度,或是被大家忽视和遗忘的细节。
用心观察
用“眼睛”去看只能称之为“看见”。
我们的眼睛对于大多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来说,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模式。只有用“心”去看待事物时,才是“观察”,不但“看见”了,还应有察觉、感知和发现。艺术的创作就是用心去看,去体会,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看到与众不同的世界。
观察角度
同样的一个事物,不同的角度,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征,它会直接影响到对事物判断的结果。
2、细节决定成败——记忆的训练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记忆的训练能激发想象力,发挥你的创造力,触发感受神经,会使你的感受能力更活跃、更敏锐。
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3、突破成规的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逆反思维,是指从反面(对立面)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他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的思维方法。
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觉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
贝尔曾说:“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模糊思维是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抛开逻辑,放弃精确,而是辩证思维,已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结合,使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多向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的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一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解题途径的思维方式。
多向思维是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具有思路广阔、流畅、新颖等特点。它不满足与现成的模式,既得的答案,它用“以变应变”的策略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聚向思维亦称收敛思维、汇聚思维、聚合思维。与多向思维相反,聚向思维是从已知的前提条件(如方案、设想、思路、知识、经验等)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将思维聚集到这个中心点,通过分析、比较后,寻求出一个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聚向思维是一种单一目标的、闭合式的思维。提高聚向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构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综合多种思维方式于一体,它是多向思维与聚向思维的辩证统一,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
在图形创意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将现实中相关或不相关的元素形态进行组合,以会意的方式将元素的象征意义交叉形成复合性的传达意念。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罗列,而是以一定的手法整合为一个统一空间关系中的新元素,从视觉上看具有合理性,而从主观经验上看又是非现实存在的。这是一种创新的组合,组合的手法建立在对原型进行解构后发掘的可塑性研究上。
拼置同构是将两个以上的物形各取部分拼合成一个新形象的图形构建方式。拼置的组合方式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原形中保留下来的部分应是特征性的,保证原形能被受众判断识别出来;二是拼置连接的过渡部分要自然,组成的新形象具有视觉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置换同构又称替代同构,指在保持原形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形素材所替代的一种图形构造形式,从而产生具有新意的形象。好的置换效果一般要求用以替代的物形和被替代的原形部分一般存在形态上的相似性,而在意义上具有差异性。
置换与拼置在表现上有些相似,一般而言,置换同构的图形从整体上看还是用以组合的原形中的一个,只是其中部分被改变了,而拼置并不在意产生的形象是否是大家能认知的某种事物形象,可能和组合前的原形均存在较大差异。
置入同构是将用以组合的元素中的一个轮廓作为外形框架,将其他物形填置在这个外形中,形成外轮廓形态与内部元素间的组合关系。
肖形同构所谓“肖”即为像、相似的意思,肖形同构是指以一种或多种物形的形态去模拟另一种物形的形态。异影同构是以影子作为想象的着眼点,以对影子的改变来表情达意。影子可以是投影,也可以是水面倒影或镜中影像等。异影同构可以将事物不同时空下的状态、事情的因果关系、事物的正反两面、现象与本质等不同元素巧妙的组合在一起。
正负形同构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在图形创意中,正负形共生带有视觉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具有动感。由于图地之间公用一条轮廓线,因此正负形同构可以说是共生同构中的一个特例。正负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画面,使结构非常紧凑,在标志设计中应用广泛。
延异图形延异又称异变或渐变,指一个形态经过一定过程逐渐演变成另一形态。这类图形将两种形态元素分别完整呈现,借由中间的过渡步骤将二者组织在一起,也是形与形的一种组合方式。在图形创意中,这种变化过程往往是非现实的,需要依赖设计者的视觉想象能力去构建变化的步骤。
隐歧图形又称一形双意,是指图形具有“同时性”,即一个画面元素,由于观察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可以看到两种事物形态,从而象征两种含义。现代设计中,设计师通过预计受众的观看方式,巧妙的将两个形象融为一体,使画面的趣味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加。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视距或正看反看等转换角度观察画面,同样可以产生一形双意的效果。
混维图形是将不同维度空间的形态进行错位混合的图形构成方式,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跨越,或者不同空间层次的移位同构都是产生混维的方式。
透视角度,对同一形态在不同视觉区域进行不同的空间界定,从而形成了看似合理、实则充满矛盾的画面空间关系。在图形表现中运用矛盾空间的目的是为了使受众对画面结构产生疑问和矛盾,引起好奇,具有独特的形式魅力。
绷图形教案篇十一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大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饰各一个,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区域。
1、带领幼儿到图形王国,引出课题。
“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这时,有三个。
图形妈妈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逐一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图形。
的主要特征)。
分别让幼儿拿一种图形送给相应的“图形妈妈”,教幼儿说:
“我把xx形宝宝,送给xx形妈妈。”
3、请幼儿到图形宝宝家做客。
亲亲“圆形妈妈”的脸,拍拍“方形妈妈”的肩膀,给“三角形。
妈妈梳梳头,捶捶背,跳到圆形宝宝家,飞到方形宝宝家,游到三角。
形宝宝家等……。
小朋友与各种图形妈妈分别做游戏(方形、圆形、三角形)。
绷图形教案篇十二
第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教材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的圆是曲线图形,其他都是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本单元继续教学直线图形,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编排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给图形知识的教学增添数学文化的内涵。
1. 以“边”为切入口,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
直线图形都有边、有角,图形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它的边和角上。研究图形的边和角,是建立图形概念,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内容。本单元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边,体会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相等,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不等,从而按边的数量对图形分类。初步认识“几”边形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教材在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形成自己的认识。
(1) 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多边形。
第26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教学四边形从已经认识的图形开始,两块地砖的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茄子”卡通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边,通过看看、指指、摸摸等活动体会图形的边,并数出两个图形都有四条边。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接受“豆荚”卡通讲的知识:“它们各有4条边,都是四边形。”“想想做做”第1题从两个方面巩固初步形成的四边形概念,一方面是有四条边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没有四条边的图形不是四边形;另一方面是四边形中除了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外,还有以前没有学过的图形。
教学五边形和六边形,采用体验与迁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白菜”卡通问题的启示下,由学生得出: 有5条边的图形是五边形,有6条边的图形是六边形,初步形成“有几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的概念。教材里呈现的五边形与六边形都是两个,其中一个是一般的图形,另一个是正多边形。既接触特殊图形,也接触一般图形,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多边形概念。
(2) 用小棒搭图形,体会几边形有几条边。
在例题里教学了“有几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想想做做”第2题继续体验“几边形有几条边”,从而完善多边形的概念。要求学生用小棒分别搭出五边形和六边形,通过“至少要用几根小棒”体验五边形有5条边,六边形有6条边。教学时要强调“至少”,使搭的每条边都只用1根小棒。小棒的长度可以都相等,也可以不都相等,这样就能搭出各种五边形和六边形,使概念的外延得到充分的展现。
(3) 把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获得多边形的概括性认识。
“想想做做”第3题里有九个图形,其中有比较特殊的图形,也有一般的图形,要求统计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把每个图形边的条数写在图形上,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去数图形的边,另一方面能随时保存数学信息,便于统计。这是从儿童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出发作出的安排。通过统计和填表,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体会平面直线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进行分类。
2. 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
折、分、拼、移都是变换图形的常用手段。有些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本质特征,由一类图形变成另一类图形。有些变换,并不改变图形的本质特征,仅是非本质属性的变化。因此,变换能让学生在动态中深入地认识图形。
“想想做做”第4题用一张长方形纸依次连续地折,指出每次折出的是几边形。学生照教材里的图示每折一次,手里的图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图形的边的条数有时会增加、有时会保持不变、有时会减少。在边的条数的变与不变中,对多边形的认识趋向深刻。
“想想做做”第5题把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和一个六边形都分成三角形,说出最少能分成几个。这是一次边想像边操作,在实践中体会规律的活动。“最少”分成几个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如果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受“最少”的限制,不仅问题的答案无限,还缺失了思维的价值。为了把原来的图形分成三角形,要在图形内画对角线。在画的过程中能发现,应该从图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还能发现四边形最少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最少分成3个三角形、六边形最少分成4个三角形,图形的边数越多,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也多。这些体会的获得,是空间观念的发展。
3.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适宜学生的开放性问题,能营造体现个性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的需要。“想想做做”第6题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在正方形纸上的位置决定剩下图形的形状特点。学生动手剪,会出现三种情况: 剩下的图形分别是五边形、四边形或三角形。这道题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想到三种情况,也不要求记住各种情况。只要全体学生都认真参与,在班级内会出现剪的各种情况,于是产生交流的兴趣与需要。通过交流,体会剩下的图形形状的多样性,激活思维。
七巧板是传统的玩具,教材编排《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巩固学到的'图形知识;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实践活动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认识七巧板,在“茄子”卡通问题的指导下观察七巧板,了解一共有七块图形,其中三角形5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1块;5块三角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2块最大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2块最小的三角形大小也一样。第二步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先拼成正方形,再改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这一步让学生体会七巧板是用来拼图形的,在拼图形的时候,要有选择地使用七巧板,拼法不同,拼出的图形不同。第三步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经认识的图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通过拼和说,巩固图形知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初步掌握拼法,激发活动兴趣。第四步增加选用的块数,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拼图形。由于选用的块数增加,拼法就灵活,拼成的图形就多样,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形成拼图的技巧。第五步用一副七巧板拼图形,拼出的不限于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图形。在有趣的拼图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绷图形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思维的几种常见的联想类型,掌握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了解变异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联想的合理性、创新性,学会用相似性联想表现事物。
教学难点:如何创造性地进行图形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基本思路:结合一些优秀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创意设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图形联想的几种方式,使得其掌握图形创意的创作,达到完成图形创意联想设计目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分析与讲解、手绘图形。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1.展示教师电脑手绘果树:
提问:苹果树上除了结苹果还能结出其他东西吗?
学生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结论:遵守常规:苹果树上结苹果打破常规:苹果树上结地雷
2.赏析马格利特油画作品。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画面会发现哪些不寻常的地方?
二.新授:联想——图形创意的起点
1.图形创意:如何找到迷宫的出口(几种方法)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思考想得多、想得有创意。
2.联想方式:a.变异:影子b.置换
3.“有趣的手提袋”。
4.图形联想创意方法:
a.改变物理性质,如软与硬、直挺与扭曲、穿透、打结、溶化等等。
b.结构重组,如错位、分割、置换等等。
展示创意图片,请同学对作品进行分析归类。
视频欣赏:《幽默的联想》
四、创意设计活动:学生创意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过山崖》或指纹创意设计
2.《杯子》要求:在对杯子进行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变化,图形保留杯子的可识辨性,又创意新颖,设计两个以上图形。先画草图再画正稿,绘制工整。
五、总结,点评展示。
绷图形教案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了解正负图形的概念,正形与负形之间的关系。
3、感受正负图形的独特魅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赏析正负图形及第一次作业,了解正负图形的概念及基本设计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赏析、分析案例及第二次作业,能够尝试运用正负形创意手法设计出有一定关联的图形。学生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
三、教学准备。
(学生)2张卡纸、黑色记号笔、铅笔等(教师)课件、卡纸、记号笔等。
四、教学过程。
1、了解正负形的概念(1)圣诞帽。
圣诞帽的挂图,画出铃铛,引出正负图形的概念,(2)剪纸。
教师剪出鲁宾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引出正形和负形,学生明白正负形的概念。
(3)揭示课题。
(4)欣赏大师埃舍尔的作品。
师简单介绍《骑士》和它的画家——埃舍尔。提问:它们之间有个共同的特征?让学生思考。正负图形如何共同存在于一副画中?他是怎么来表现的?(都有一条共同的轮廓线,来连接正形与负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初步了解埃舍尔,认识了正负图形带来的视觉变化。通过观察天与水,开始关注鱼和雁的共生问题。
2、关注正负形的共生问题(1)分析太极图。
学生来找共同轮廓线,上来演示画出鲁宾杯的共同轮廓线。(3)欣赏优秀作品。
9、图10,寻找共同轮廓线,重点《百货公司海报》做简单介绍。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张海报用那么多脚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寻找共同轮廓线,使学生学会观察、理解正负图形的含义,重点介绍《百货公司海报》,为接下来正负图形之间的关系打下伏笔。
3、第一次作业。
(1)作业1:
我们以“人脸”为负形,人脸线做共同轮廓线,以其他图形为正形,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图形。参考图如下:
(图11)(图12)。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3)评价作业。
【设计意图】初次设计正负图形,主要让学生运用正负形轮廓线,检验学生是否有设计的能力,为第二次作业做准备。
正、负形像好朋友,那正形喜欢找什么样的负形做好朋友呢?
b:一条鱼。
c:松树。
学生研究,决定选择a。因为鱼骨的外形与鲨鱼牙齿形状接近,而且鲨鱼爱吃鱼,它们之间有关联。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正负形的关系:形相近,有关联。(2)欣赏评析。
说说下面的正形选择哪些形相近,有关联的负形来设计的?为什么选择?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4:猫的脊梁骨用鱼骨来表现。(猫爱吃鱼)图15: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苹果烂了。(虫吃苹果)图16:苹果缺了一口,是张人脸。(乔布斯创造了苹果品牌)图17:苹果被拉链拉开了,设计成了苹果的包(苹果形状的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析互动,让学生有意识的观察正负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教学,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接下来第二次作业打基础。
5、第二次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以下图形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组奇特的正负图形。
图18,学生创作第二次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提供帮助。
展评时,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正形是什么?负形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学生自主介绍,互相欣赏,感受自我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正负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标志、海报等设计中。
(图19)(图20)(图21)。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和正负形有关的事物。我们不仅要关注正形,也要学会关注负形,这是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它就像我们的第三双眼睛,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比别人发现的更多。
7、课后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一组奇特的正负图形。
绷图形教案篇十五
1、引导幼儿学习抽象、概括一组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一组图形制作两个特征标记。
2、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按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图形卡、标记卡。图形片。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图形卡1。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请来了很多的.图形来我们班做客!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来了呢?(三角形、圆形、梯形、长方形等)这些图形什么不一样呢?那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地方相同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形)
2、出示图形卡2。
师:老师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还有很多的旗子。我们来看看吧!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呢?你觉得应该做什么标记来表示他们呢?(让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的方法)
(二)小组活动。
1、一二组。制作特征标记。
2、三四组,看实物图填分合式。
3、五六组,填房子图。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做呢?(教师讲解如何填房子图)
4、评价幼儿的活动。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绷图形教案篇十六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物质准备: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放入小塑料筐、浆糊。课件。
知识准备:已认识常见的图形。
一、看课件。
1、提问:今天老师到你们到图形王国去看看。知道图形王国里藏了什么秘密吗?
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和图形相识?
2、总结:图形王国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的,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是圆圆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
3、拼画。
要求:
(1)图形娃娃想和大家做游戏。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这些图形进行拼贴。
(2)可以拼贴和老师不一样的,自己创造。
4、幼儿介绍作品。
你用了哪些图形娃娃?拼了什么图案?
5、游戏:《帮助小动物》。
将老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选择,并动手帮小猪设计饼干和乌龟找朋友。
请幼儿把自己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并寻找还不认识的图形,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图形娃娃》这节课,如何让幼儿感兴趣,在学的过程中感到有乐趣;如何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首先,我利用课件中的各种颜色亮丽的图形以及用图形拼出各种植物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幼儿都争先恐后说出生活中与图形有密切相关的物品,紧接着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收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是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本节课还设计了可提供幼儿选择的帮助小猪设计饼干和小乌龟找朋友的环节,小朋友自告奋勇在短时间里将两只小动物的问题解决了。特别是帮助小猪设计饼干,我想幼儿肯定会根据今天认识的图形来进行设计。但我欣喜地发现除此之外,有动物饼干、花型饼干和其他样式的饼干。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成人永远读不忘、读不透的书。
课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上课的`情景、幼儿的表情、幼儿的拼贴以及他的创作热情,幼儿童趣的回答总在我眼前浮现。想这几天来给幼儿准备的材料都用上了用场,给他们带来了乐趣,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我感到高兴;又想到课中的每个环节甚至每句话,我都进行了推敲,都能找到不足的地方。如:评价作品,不只是老师的专利,应该将表达素手的空间让给幼儿,老师只是用启发性的语言培养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学会相互评价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绷图形教案篇十七
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一、复习几何图形。
1、导入:小朋友,今天潘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法王国去,想不想去?那闭上眼睛让我带你们出发吧。魔法王国到了,睁开眼睛,瞧这里有一只神奇的魔法盒(出示魔法盒)2、游戏:摸一摸。
(1)看,你摸出的是什么?大声告诉大家(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2)继续摸,诶,他摸出来的是(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我们请它立在这里)(3)再请最后一位小朋友上来摸,瞧,他手上的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4)还有最后一个我来摸出来吧,最后一个是半圆形:从中间将圆形平分为两半。
小朋友一起和这些图形宝宝打个招呼吧。(生一起说一说图形的名称)二、数图形记录图形。
1、师:“小朋友,魔法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兔子)。
2、小朋友,用你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小兔身上藏着哪些你认识的图形宝宝?(边说边课件出示)。
再来数数半圆形,魔法棒指到谁就请谁。这里要画几个小竖条(我同意)。
三角形等得很着急,请小朋友赶紧帮他忙数一数,神奇的魔法棒会指到谁呢?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数对了。那你告诉我这里要画几个小竖条?(看,被魔法棒点了的小朋友多棒呀)小熊谢谢小朋友。
6、魔法棒唔拉拉继续变,哇,变出了小房子。小房子身上有三角形、长方形还有正方形。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就伸出几个手指)(电脑演示)魔法棒告诉你答案,正确是什么什么,恭喜你们;加油,有几个长方形,伸出手指,(电脑演示)魔法棒告诉你答案,正确是什么什么,恭喜你们;最后是正方形,一起告诉我? (电脑演示)对了,你们都很厉害。
2、拿出练习纸,看,数数小蝴蝶里有几个长方形就在这里画几条竖线(要画的漂亮),如果你会写数字也可以在这里写数字明白了吗?每个小朋友拿一张作业纸,从篓子里拿出铅笔做一做,看看谁最棒。
四、拼图创作这些图形宝宝可真厉害,能拼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拼一拼创造很多漂亮的图案?听好要求,小朋友面前的篓子里有很多图形宝宝,小朋友选择你需要的图形在桌上拼出一个美丽的图案。开始吧,不要抢,图形宝宝很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绷图形教案篇十八
1.巩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认识半圆形。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3. 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拼出图形。
认识半圆形。
用几何图形拼出图
ppt、几何图形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发现了一张信封,我来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教师让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教师坐在前面以开火车的形式来到图形王国。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开火车到图形王国”教师放映音乐《火车快飞》。
二、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到了,图形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摸出正方形,问:“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的?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梯形:四条边、四个角,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两边斜斜的,四个角还不一样大,像滑梯一样。
三、出示半圆
“小朋友们看一看,在图形王国里有很多的西瓜,西瓜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老师把西瓜切下来它变成什么形状的呢。”
“是半圆形的,刚刚老师是横着切的,现在老师要竖着切,看看是不是变成了半圆。”
“在生活中有哪些是半圆形呢?”
“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可以用风车拼出什么图形呢”
出示ppt,风车转动。
四、游戏:小动物找家
“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小狗、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来拼出房子 。
小狗说,房子的身子是正方形的,屋顶是三角形的,门是长方形的,窗子是半圆和圆形的。”
五、游戏:谁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及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六、操作练习
“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要拼出不同的图案”
七、结束部分:
让学生巩固对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让小朋友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
绷图形教案篇十九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目标,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一组漂亮的由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欣赏图案,一边找出图案中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先前学过的知识,又体会了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妙,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自由拼组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尽情地创作。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若干胶水白纸板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拼组的各种图案,请学生说一说里面有哪些图形是自己认识的。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我们这节课就来练习拼一拼,看看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哪些图案。(板书: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在各种拼组图案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初步领略到图形拼组后的神奇和美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
(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组)
预设
生1:我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生2:我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
师:拼一拼,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接下来大家小组合作,继续体验图形拼组的乐趣。
2.小组合作,自选图形进行拼组。
(1)在小组内,选择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看看有哪些拼法,都拼出了什么图形?拼好以后粘在白纸板上。(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说出用了几个什么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新的图形,新的图形是什么,是怎么拼出来的。
预设
生1:用2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一些的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3: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用4个相同的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一些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展示各组的拼图成果。
(4)观察拼成的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用同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者其他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可以互相转换。
3.利用平面图形的特征自主拼图。
师: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用手中的图形随意拼组,看看能拼成哪些漂亮的图案。
学生任意选择平面图形,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拼组。
预设
生1:我用5个三角形拼出了一条小鱼。
生2:我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小房子。
师:我们的想象让平面图形有了生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不断地发现和创新,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并展示拼组的结果,再让学生进行自由拼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巩固练习
1.把下列图形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平面图形。
(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分割的方法)
2.完成教材6页5题。
(引导学生运用估一估、画一画、摆一摆等方法明确缺了几块砖)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自己动手拼一幅漂亮的图案,带到班级来展示。
平行四边形,小学数学,长方形,积极性,正方形
绷图形教案篇二十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四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这是我上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过去好久了,每当我静下心来,总是能感受到同学考虑的气息,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同学灵动的智慧和敏锐的考虑力。每当我和他人交流的时候,我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说话的声音自然就提高了,然后就会沉溺在同学考虑的快乐之中。
朋友都说我是个教育痴,我的幸福来自于同学的考虑和快乐,在这个案例的描述中大家能感受到同学的思维状态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挑战与生机。
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同学是不陌生的。因为同学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和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了解同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的教学思路是:交流—验证—问题—结论。
果然不出我所料,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清楚地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知道了内角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干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提出研究的问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在同学研究前,我们简单交流了验证的方法以和合作学习的要求。这个过程主要是给同学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合作时需要注意的规则,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交流后,大家开始研究了,我留给同学的时间是8分。
同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个俨然是小科学家,积极主动,非常投入。课堂中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沉静和考虑,偶尔会有一两个同学的争论声,在这轻声的争辩中,同学的思维在研究中不时地进行碰撞。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轻轻地走进每一个小组,寻找需要我协助的小组和解决问题的地方,我发现大局部小组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和交流。其中第2小组,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验证,我给他们提供了方法,进行指导后,小组学习进入正常的轨道。之后,我进入了需要我参与的第5小组,这个小组存在的问题是组长不停地指责组员做得不好,组员在组长的埋怨声中手足无措。我加入这个小组后,首先协助他们确定验证的方法,给每个人分工,然后和他们一起用丈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来自同学的精彩。
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一个小组用“量”的方法,即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把它们加起来大约是180°。他们的丈量结果如下:
这个小组在交流的时候,首先说明了大小钝角三角形指的是形状的大小,接着根据丈量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大,小的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小。这个小组的意见有一个小组赞成。
话音未落,周启航站起来说,这个结论还需要验证,请再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试一试。他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个很小的锐角三角形,大家屏住呼吸看着他丈量,最后得出丈量的结果是184°,结论推翻。周启航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座位,这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周启航,请问你为什么说结论推翻了呢?”
“我觉得这个结论只要举出一个不正确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可以推翻。”
大家点头表示同意周启航的说法,这种数学学习思路很重要,我和时和同学讨论,让他们体会在验证某一结论是否正确的时候,一个正例是不够的,但是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
我追问同学还有没有别的问题,同学摇头,看来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也没有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的丈量结果,对同学头脑中原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印象没有造成任何的抵触。我想,这个问题先放一下,我期望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会自然意识到。因为教师需要给同学的思维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
我怎么折不成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了“折”的方法。一个小组在实物展台上用等边三角形进行对折,折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在一条直线上,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针对这个小组的交流,我提出了能不能用这种对折的方法验证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下面的同学用自身剪的三角形纸进行操作,教室里除了折纸的声音,非常恬静。
突然,刘青小声嘀咕了一句:“我怎么折不成呢,对折后它们每两个角之间都有缝隙。”她的这一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同学点头同意。
我在试教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处置,很多老师建议我省掉这一环节,或者是我在前面做一个示范就可以了,不要同学动手折,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了。我想这是同学学习和研究的好机会,老师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回避同学容易出现的问题,于是我保存这个环节,让同学动手折一折,体验这种方法的直观性。
对我来说,这个原因很清楚,假如不能准确地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就会很容易出现上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同学来说,先找中位线,再进行对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同学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针对同学的这个特点,我不用语言的讲解,而是结合教材中折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让同学在仔细观察、用心体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只要同学能用自身的语言描述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用程式化的语言。
教材中的结论错了。
再一起交流“撕”的方法,即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下图:
同学在撕和拼的过程中,每两个角之间总是有空隙,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从而我们又回过头来看前面“量”和“折”的方法,也是有很大的误差的,这时候,班若愚提出了自身的疑问:我们用三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太准确的,我觉得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这个疑问给同学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对我来讲也是如此,同学虽然能理解误差是不可防止存在的,但是很难正视这个问题,所以对教科书上的结论发生了怀疑,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获得一个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在180°左右。
同学的思路在不时地深化,他们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令我感动,那么怎样把同学的思维引向深入呢?我思索着。
一张长方形纸的启示。
教室里有片刻的恬静,怎样准确计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怎样启发同学利用原有的认知去获得结论呢?当同学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台阶,让他们接着走下去。
片刻后,同学欢呼,立刻悟到可以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发现让同学兴奋,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同学: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得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只有这样才干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个过程对同学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对同学的思维要求很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已经放弃了预先设计的让他们做一些基本练习的想法,而是放手让他们进一步探索。
放手后的精彩。
同学研究5分后,居然做出来了,虽然只是个别同学,我还是很兴奋。
李佳辉:我们可以沿锐角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这样就把一个锐角三角形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多了四个角,其中两个是直角,两个是锐角,两个锐角其实就是原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这样就等于多了两个直角,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90°—90°=180°。
李佳辉在展台前边算边讲的时候,同学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全班同学出现了恍然大悟状。
“老师,我们知道了,钝角三角形也是如此计算的。”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只要验证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行了。”
“老师,书上的结论是对的。”
“老师,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
在同学的欢呼声中,我明白同学真的懂了,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
聆听着同学提出的问题,看着他们把问题存在问题银行里,满脸洋溢着的快乐和幸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只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的一种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