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汇总19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书中所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在写读后感时,应该尽量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作品,不受个人情感的干扰。这些读后感范文从不同角度对书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书中的内容。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一
去年这套书在网上很火,很多人都在推荐,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书,读了一段时间,然而并没有马上写读后感,我想先沉沉。
沉沉心,当你已经没有超然的热情,不再沉迷情节,而只是回味的时候,我想是时候了。
首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和文凭,它被铭记的也不是。在我们心中打下烙印的,一定是带给我们或思考或感动的精神财富。当我们在无趣的生活里疲惫迷失、索然无味时,我们能够从书籍之中汲取力量。《全球通史》回顾了1500年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国家的兴衰,书中人物或国家也面对着像你我一样的生活,甚至是更加残酷的命运,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代入感和力量的源泉。
这本书从世界的角度来介绍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进,无论介绍到哪里,中国始终在我心中是一个特别的部分。4000多年中,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发展起一个独特而自治的社会。这一明显的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由于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近代的灾难性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发生在1839年鸦片战争期间的一个故事:
在这一年,清朝军队试图重新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宁波,清军总攻仍采用数百年的传统方法,将点燃的木筏向英国船只发射出去,英国舰队在它们到达前就把这些火攻木筏击成两半,旋即攻击清军,清军一触即溃。
有人建议:应该在一些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将猴子扔到英军舰队的甲板上。火焰会随着受惊的猴子四散开去,如果恰巧能跑到弹药库,那么整个舰队都会化为灰烬。19只猴子被买了回来,并被带到了前沿阵地,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敢向英国舰队靠近到足以将猴子扔到甲板上的地步,所以这一计划从未付诸实施,随后由于战斗的失败,人们纷纷逃走,包括主管这些猴子的冯先生。由于无人管理,这些猴子最终都在冯先生无人居住的前屋里饿死了。
现在看到这个故事当然都会付之一笑,但这正是由于过去的中国骄傲自满,盲目自大,惯用老眼光来看待世界所造成的`。现在的我们也时不时犯着同样的错误:用老眼光看人。
老眼光,就是成见,就是印象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都被看低过,但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自我尊重,明确目标,不断进化自己。虽然我们可能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什么,但只要我们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些改变,都会赢得自己内心的掌声,无论这个世界能否看见。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二
“我们之于历史,如沧海一粟;历史之于我们,如南柯一梦。”无端想起高中作文常用的一句话,当时只是充数,几个词拿起来一凑,也还觉华丽,却并不觉意义、也无甚感怀。然则数十载转眼过隙,当年无心说的话、撒下的种子,终是在不曾过问贫瘠的心灵之土中发了芽、长了藤;而我终究开始循着这驳杂藤蔓的踪迹,开始去寻那不曾见过面貌的历史结出的果。
历史二字,听闻之感觉便是“久远”与“落后”。
说其久远,系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跨度往往以“一纪”“一世”“一甲子”“一百年”为记;而人们对于去年发生的事有时回想起来都会“恍若隔世”,若以此为记再反复叠加几次,更不消说,只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比如,谈上几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或者公元1543年“日心说”公布天下,只消见得“公元”二字,人们便急忙摆摆手:怎么扯那么久远的事情!或者有的人虽认为久远,但也还是觉其重要性,他晓得始皇帝统一六国终结了长达百年的战国历史,与民休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也晓得哥白尼、伽利略不畏教廷残害,坚持“日心说”,还了恒星太阳一个公道,也为人类开启探索宇宙之旅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等等。但他仅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中节选了零碎事件的片段,不知晓其历史背景、更不知晓其历史因果,也仅仅使他在脑海里浅浅留下“重要”两个字的痕迹概念而已,认为历史大事件就等同于历史了,再无其他想法。
譬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却认为这是大象的本体,这是得不偿失的。说其落后,那就更不消说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甚至衣不蔽体,在丛林里攀爬着发出“嗷、嗷”的叫声,这是我们对人类祖先不堪的“第一印象”;而对稍微近点年代的人,我们甚至疑惑着没有手机、电视、冰箱、酒吧等等这些,他们的生活是怎样过来的,这日子叫我们去过那还是真的过不下去的,所以也活脱脱地把近代人统归为“原始人”的类别了。终归,人类是健忘的生物,这一切历史在人们脑海里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他们无暇顾及、也无心关怀;历史,被我们故意推远了、忽视了、省略了。
那么,让我们顺着藤蔓的脉络,顺游而下,看看历史的真实跨度和面貌吧。原生之初,原人大约4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活跃在行星地球上了,佐证的便是“南方古猿”的化石。在距今300万年至1万年这个期间,是人类的旧石器时代,说落后只是相对现在而言的,因为这个时候人类已经拥有了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的“三大武器”了,即:说话交流、使用器具、利用火种。在这些“法宝”的帮助下,我们惊奇的发现,人类竟然已经开始使用泥灶烹饪,运用绷带技术止血,利用放血技术治病,把兽皮缝制成衣服,以及在夜间召开盛大的篝火晚会了,甚至在宗教方面,他们已经有了陶制的宗教塑像,逐渐开始有了“不脱产”的“巫医”了,也就是说,那时他们的生活已经和失去现代科技的我们相差无几了!
甚至他们运用丰富的狩猎技术,可能会比现代生活中地处偏僻、遇上大荒年的农民过得更有滋有味!而在距今1万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口中的“原始人”开始掌握了炼制铁器、瓷器、玉器的技术,甚至已经开始“农业革命”,他们已经吃上了种植的玉米、大豆、水稻、南瓜、小麦、红薯。这境况是不是和想象中的“茹毛饮血”相去甚远?人类祖先也只是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喝喝血、吃吃生肉,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对精心烹制过的食物情有独钟的。新石器时代之后,便是紧接的有史料记载的时期,最早见于中国的“殷商”时期(传说中的“夏”朝目前尚无史料可考),那时的人们生活更是丰富,从“酒池肉林”四字便可见一斑。到此,我想请诸位揣摩一下“公元”二字:现在是公元2020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谓新时代的计时才仅仅过去2000年而已。我们再做个算法,看看人们“新生活”的现代科技才经历多么短暂的时间: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才刚刚兴起探索自然的思潮,距今仅520年。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历史上有个人叫“周有光”(1906年-2017年),他活了111岁,假设每个人的寿命可达完整的百年,那第一次工业革命距现在也才仅仅过去2个“周有光”而已!而我们,却认为这些已经是过去了很久很久的事情!人类种族被强盛的科技彻底蒙蔽住了大脑!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再者,从人类有迹可循的400万年时间里,纵使5000年、2000年的时间又算些什么,不过是“昨天”刚刚发生而已!人类真是健忘的种族!
一路追寻到此,我已是冷汗直冒、浑身颤抖。我已差点忘了历史的重要性,竟然现在才开始去追寻它的藤蔓;我不应该这样,人类更不应该这样,仅仅因为一时的兴盛就忘了数百万年的沉寂和探索。
在人类生存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周期性的震荡与崩溃,致使人类种族抛弃对文明的追寻,而去争斗、厮杀乃至于互相倾覆,这里大都埋藏着忘记前人历史教训的隐忧。人类,不应该遗忘历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三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作品。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部《世界通史》时受到了一种震撼,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国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的每一幅过往的画面。是呀,人类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总在打破一种桎梏而进入另一种桎梏,而是要超越这些桎梏,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之上。
感谢作者,也许一部书的价值不在于他在学术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于他也许会影响某个读者的生活态度,进而可能影响读者的一生。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四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教类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在但丁眼中,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人文主义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鲍杜安的《世界史的结构》,让.波丹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凯勒尔的《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编年史》……这些著作都表现了文艺复新时期西方史学逐步摆脱上帝神学思想的干扰,而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教类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伏尔泰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国际史学界提出的研究“总体史”或“全球史”的口号,实际上是启蒙时代编史传统的复兴。近代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于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国际史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世界史体系著作都是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种回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在当代,运用全球观点来撰写世界史已成为当代西方多数历史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45年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运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撰写世界通史。他撰写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生活的全球历史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五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六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由于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不过也从中发觉了点道理,跟各位共享一下。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许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始终都没有停留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养、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亡,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由于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进展还是堕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进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力量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训练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进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缘由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肯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夫,这时农夫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
这种状况下,农夫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临时缓解了农夫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夫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削减。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夫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肯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进展,使许多因历史缘由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剧烈许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裕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所以"没有永恒的伴侣,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任,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盼望许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布满了敬重。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败类。先说这些吧,由于《全球通史》还没有读完,盼望早点读完,与大家共享。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七
通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渴望了解过去的产物。在近代以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编写了蔚为大观的史书,但是不可能有对全球历史进行叙述的史书。实际上,连研究欧亚大陆甚至于东亚圈的通史都不可能产生。唐代是中国古代一个空前绝后繁荣的时代,疆界远至近日的中亚,但是仍然不会产生哪怕范围稍微扩大的史书,最多只有一些游记而已。从现代的角度理解,编写通史远不止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根本的,它涉及到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这样看来,在人类发展历史的纵轴上,在某个时间点之前,通史的产生是不具备条件的。它不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导致工具和技术的进步那样自然而然。或者作作的说,影响通史产生的变量更为多样、复杂。
如此,通史观点或者通史性的历史著作在西方产生也是必然的。个中的原因现在人所共知: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从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首先开始全球扩张并领先于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时至今日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本书是《全球通史》的第七版。在序言中,stavrianos教授说明了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简而言之,我的理解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已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追求何在?也许,stavrianos教授是在给我们一个暗示或者说一个警告:前进的时候不要停下来回想走过的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中两次提到了中国。看得出来,stavrianos教授也担心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会严重的增加全球的负担(而不是所谓的威胁)。实际上,如我们所觉察到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对局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惊人的影响,并且势必也将会极大的影响全球环境,这远比蝴蝶效应要严重得多的多。甚至于,一些激进的西方人可能会认为,没有中国人,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值得称赞的一点是,每段历史都能够给现在的我们以教训和启迪,比如为什么现在的中国社会会有这么多问题,会显得这么浮躁和焦虑,大概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解释:
目前的社会如此,个人也同样如此,我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心灵生活却有些赶不上。读一读历史,能够更懂一些。
最后,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人在“致读者”中有这样的表述:“每个时代都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这样的一本历史著作,大概也是时代的最好注脚。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八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想一想,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必须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九
我在学校读读《全球通史》,历史是按照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来教的。当时以记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问答题则背标准答案,而历史的前因后果分析极为简略,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对比也较少,那些学过了的东西就像散落的珍珠,没有被串连起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写的《全球通史》让我对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特别对同一时代不同的文明的进程有了初步理解。
历史的进程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这伟大的.转变就是因为人类发明并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三次技术革命则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也引起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大调整。信息时代的来临,已经搭建了《圣经》中通天塔的平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等等都能通过网络自由交流表达。教皇保罗六世在1969年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问题时代,一个问题很大的时代。在科技的神奇影响下,一切都在经历着变革。如果我们愿意在生活中睁大双眼,每天都有问题都等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历史的昨天与今天明天相连。在读《全球通史》时,历史与现实如此接近,“不仅在阅读历史,而且也在了解现实;不仅在与过去沟通,也在与现实对话。”911事件的发生就与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历史恩怨有关;中国的王朝更迭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的失败;突厥人建立的帝国仍然是一些人的迷梦。
历史的发展与历史人物相互促进。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抑或是劳动人民创造时势。不管有多少种观点,历史人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圣贤先哲们用他们的言行与著作,历经千年仍在指导我们的生活;开明的皇帝和残暴的君主在开疆拓土中,刺激了技术的进步,需要更为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宗教开创者使劳苦大众在现世得到精神安慰。如果历史缺少这些人,历史也就没有多少内容了。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
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塑就了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让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感觉,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想开拓未来的全球市场,读一读《全球通史》是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具备全球视野,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未来的发展。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一
浏览了《全球通史》,对里面关于冷战的部分比较感兴趣,也有很多收获,明白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凡的道路,也明白了当今国际关系的许多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想。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深表遗憾,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共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倒退了。这个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逐渐转化为多极化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结构。“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是不确定的,大概有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等。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如印度、巴西等,加入“多强”系列。我认为多极化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谁也阻止不了,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强大起来,然后在国际上发挥重大作用。
冷战结束后,世界逐步走向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这个世界还不是天下太平。冷战后,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如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矛盾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局部的战争和纠纷不断。如海湾战争、印巴冲突、波黑战争、911事件、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美国想建立一个单极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对手,实现其霸权主义。所以说,实现全世界和平的道路还长远。我们只能是好好珍惜现在的相对和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怎样才实现全世界和平呢?除非是各国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和平的力量远远大于战争的力量。我相信会有全世界和平的一天,那就是共产主义了,因为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得到满足,战争也就不存在了。当今的国际秩序还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不平等。联合国应该起带头作用,改革联合国的机构和机制,改造国际秩序,使世界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少了中国,世界冲突将会加剧,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历来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印度经常造谣“中国威胁论”。中国强大会不会真的会威胁其他国家呢,我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不会增加战争的因素,因为中国人历来是爱好和平的。
中国强大,只能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在社会主义受到严重挫折的当今世界,中国应该首先要壮大自己,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适度发展军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确,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中国应该努力发挥在国际上的作用,参与国际政治,调节国际关系。
我觉得作为21世纪的新人类,应该多关心一些时事,了解世界形势,关注国际关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二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毋庸讳言,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书却可以让读者比较轻松地读下来。阅读该书的时候,会觉得本书写得不那么精彩,有些枯燥,许多精彩的历史事件似乎都一笔带过了。但这是由《全球通史》的研究课题决定的。全球史的研究,是对地球诸“文明”的兴衰以及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而“文明史”的视角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大尺度的视角,在这么大的视角下,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造就的一些历史事件就淡化掉了。
本书讲述的各个文明的每个时段,都会出现一些伟大的帝国,像什么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汉帝国,孔雀帝国等,但都会朝着某些设定的方向发展:部落兴起――战争扩张――帝国形成――生产率增加――人口增多――行政繁冗――赋税变重――停滞不前――内部问题――外部问题――衰落――灭亡。我最感兴趣的是联想到中国从秦朝就开始的王朝更替,拿三国演义的开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成经典的形容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也都了解,说的久了,就仿佛成了一种宿命论的味道,就相信这就是汉族这个民族身上的宿命或者诅咒,以至于就忘记了去理性的分析研究背后深藏的一些原因。作者在这本书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那就是从经济生产率着手,就像我在这段文字开头写的那样,帝国刚建立的时候是四处扩张,掠夺财富,稳定政权,所以经历过乱世之后,经济开始恢复,农业开始发展,产生率提高,养活的人口也慢慢增加,最后会有一个临界点,到了这里,生产率到了瓶颈,帝国的国库也因为渐渐增多的贵族享受和行政人员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空,只好增加赋税,而这虽然暂时提高了国库收入,但却给农民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到了最后官僚内部往往就开始出现一些问题,而外围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虎视眈眈,到了最后,不是内部被农民起义搞掉就是被外族入侵灭掉。之后呢,上一个帝国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帝国的开始,循环往复,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帝国能跳出这个圈子。
通观全书,读者首先会发现,《全球通史》虽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它虽然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但并不是一味地把读者拉向遥远的过去,而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里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与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由此,阅读历史成了一种乐趣,成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的疑问同时不断探询和解答的过程。
闲暇之余,借助于网络搜索功能和古代、现代世界地图,()读读该书,从某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和历史,眼界也许会更加宽广,但肯定会得到不同的乐趣。
2016-7-26。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三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借古鉴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用全球历史观研究世界历史,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全球通史》是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主线,而不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本书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1500年的世界以前和1500以后的世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全球通史》中用三章的篇幅介绍了了中国文明和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和东方倭寇欺辱的历史。在最后一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中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同世界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读后受益匪浅,使我对儒家思想和当代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一体化有了探索性的认知。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强盛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笔者的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学校不开设历史课,所以笔者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无所知。读高二时,正值神州大地开展史无前例的“批林批孔”运动,伟人毛泽东把孔子从“大成至圣先师”的尊位上揪下来,让全国人民进行“大批判”。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个“孔老二仲尼丘”。他一生主张“克己复礼”,刚当上鲁国大司寇,就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这是我对儒家思想的启蒙认识。
我读完司马迁的《史记》之后,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到处是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当时各种文化思想十分活跃,被后世称为“诸子百家”时期。孔子认为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要极力维护“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为此,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到处推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得到诸侯的采纳,最后还是回到鲁国办私学。孔子死后,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儒学从此成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中统治者阶级统治民众的主导思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成为“御用经典”。不可否认,儒家思想对建立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完《全球通史》,我才知道,中国从隋唐到明朝末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为什么从强盛走向衰败呢?儒家思想统治是根本原因。中国的地理位置本来就与世隔绝,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隔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儒家思想的统治,就像罩在人们头上的“铁箍”,禁锢了人民大众的创新能力,扼杀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外族的文化和的先进技术。“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认为儒家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为此,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极力排斥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远远落后于西方。
古代的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能力,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世界。但是“四大发明”没有应用于工业生产,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成为生产力。直到西方列强用中国发明的火药、指南针制成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中国人才改变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明朝的航海技术虽然领先于西方世界,但是,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天朝国威,为朝廷搜罗珍稀的玩赏之物,而不是为了贸易。在西方向外扩张时,“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变化只有局限在传统秩序的范围里,才是可接受的、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李鸿章的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夷之技制夷”;康有为的“百日维新”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都被封建的遗老遗少们扼杀在摇篮里,这都是儒家思想教化的“功劳”。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多少世纪以来的根本问题是,技术革命一直受人欢迎,因为它促使了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世界历史上所有的技术革命--无论是一万年以前的农业革命,还是二百年以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抑或是今天的第二次产业革命--都导致社会分裂,这种分裂要求在制度、思维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实行变革。”(《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在制度、思维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实行变革”,我的理解就是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经历了“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大跃进”的挫折,60年代初的严重经济困难,“中苏联盟”破裂,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全面推行公有化经济体制。这种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错误,从困难中奋起,团结带领人民在神州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实践,推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之后进行了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我们今天的改革,要理清思路全盘思考,不能再“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了很好的人才积累和思想库,我们应当有一个成熟的设计了。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论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中流击水,不进则退”,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面临难得的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推进改革大业,不仅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而且需要更科学的谋划与决策,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处理好“积极”和“稳妥”的关系,把握好多元利益格局下的改革力度和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开创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
三、从全球历史看人类发展前景
“未来的前景如何呢?历史学家像气象学家一样,面前只有一个变幻莫测的水晶球。尽管未来的特定事件无法预见,但是,倘若对世界历史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我们就能根据各种历史模式来洞察未来的一般趋势。”(《全球通史》)
首先,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正受到第二次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冲击,前者以不断加快的速度正在改变着社会,而后者正在唤醒和激励人们去把握自己的生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两种革命将成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的力量。
其次,这两种革命都明确反映了西方的胜利,因为它们都是近代早期科学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的继续和扩大。但同样清楚的是,这两种革命也造成了西方的衰落,因为西方所创造的这种新世界已不再显示其在全球军事和经济事务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在全球的大动荡中诞生的新世界将因其多重政治格局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纵览世界历史,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和平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而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统治下的和平至多也不过持续了25年。粗看起来,跟着到来的似乎是美苏两极对立的时代,但是这种局面原来更为短命。随着中国形成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在越南的挫败,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复兴,以及正为第三世界其他地区所重演的伊朗、津巴布韦和尼加拉瓜的动乱和苏联的解体,美苏两极对立业已烟消云散。
第四,初生的新世界的特征不仅表现为政治格局的多重性,而且表现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今天,再也不能断定只存在一条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许要加上第二条苏联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甚至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外的社会形态。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斯塔夫里阿诺斯预言的发展前景得到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今天,人类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全球合作力度快速加大,各国各地区各领域相互影响,一项变革快速波及全球,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无论何种发展模式和政治格局,任何一国发生变化其激起的涟漪都会影响到全球每一个角落,世界大同势在必得。
若说全球一体化是随着交通、通讯、科技,以及战争、贸易而促成的话,那么,世界大同就更突出技术、文化、政治、和平等几个领域。
技术作为知识进化的主体,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的核心地位突出在人类的共同利益上面,引导深化各国的联系及合作方向。世界大同需要技术做基础,重点突破,共同利用。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1500年后,各自封闭的国家取得联系是建立技术基础之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及战争也是站在技术之上的,而今天的区域合作,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更是靠技术支撑的。
今后,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被深刻广泛的用来改善生态,注重人类生存的条件的改造,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化,世界组织的增多与完善,必然促使技术的传播,打开国度制约,站在全球高度应用技术。
当然,世界政治一体化必然要落后于经济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等领域,但这恰好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响。但政治一体化是最难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这不仅仅是民众意识和经济发展程度问题,而是人类历史以来各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历史的发展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主流,这就需要人类共同努力,在发展中找出路、寻办法,循序渐进以取得实效。
欲通过以上因素更好的促进全球一体化,实现世界大同,反过来更好的促进全球各方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上,那就是和平。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流趋势,我国一直崇尚和平,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实现大国崛起,这也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意识。
当今的时代,是希望与危险并存的时代,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既存在着发展的希望,也存在战争的危险,还存在着核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全球史观的集大成者,他的《全球通史》自1966年出版以来,赞誉如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成为畅销不衰的全球史经典。此书分为上下两册,作为记述世界近现代史的史书,《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更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全球史观。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引领读者用全球的视野来打量整个世界。
书中鲜明地体现了他一生研究世界史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不要隔断历史传承性,二是必须将世界历史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认为,理解今日社会现象的关键就在于以全球的视角解读人类历史。因此,本书的整体性和现实性非常突出。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书中所描述的每一个历史事件和想象都不是孤立出现的,它们都被恰如其分地置于一个统一的历史坐标之中进行分析,它们对现今世界的影响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现实性则体现在其主张客观的、公正地去记述历史,因此,《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通过"公正性"、"平等性"的视角来探寻历史变迁的足迹。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中以公元1500年为界,将世界史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个是"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个是"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第三个是"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14年);第四个是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并在每一编的最后一章加进了"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强调了历史的"全球统一性,以及历史的可借鉴性。可见,无论是在编撰体例还是具体内容,作者都能站在一个全球的视野进行描述,克服了描述历史的狭隘性、民族性。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开篇便指出: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断不同。
通览本书的"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到"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从"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到最后总结性的"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无不彰显着作者的全球性、全局性视野,在每一章的启示中都能折射出作者对历史的敬重以及对我们现状或者未来的深深关怀之情。有必要将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思考之花采撷下几朵,它们将有助于当下的人们体味现实与推测未来:"事实上,今天的人们仍像旧石器时代最初的人来一样沉迷于对神秘事物的崇拜。他们墨守成规而简单化的解释,即使这种解释与事实不符也仍然如此。现在在第三世界中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灭感都在增长,这种幻灭导致了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陷入混乱。中国总理周恩来所称的"天下大乱"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描述。卡尔.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工业化国家而不是殖民地。然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反。革命首先发生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如今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因此可以说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即使在今天,当科技的更新需要社会文化产生相应的变化时,这种抵抗也同样存在。不过科技变革基本上还是被接受和受欢迎的,因为它们一般都提高了生活水平;然而文化变更则引起了恐慌和抵抗,因为它威胁到了传统的、人们已经习惯的价值和实践。等等的这一些句子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对问题的思索。不禁联想到张老师所说的"问题意识"。作者也正是站在一个全人类的角度上,客观的描述了历史,并强调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存在着的固然的关系,从而达到透视过去,关注现实,展望未来的目的。描述过去的事实,为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实为"由今知古,以古鉴今"也。
看完这本书后,我还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人对本书所探讨的更多是作者的全球史观,有人说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全球史观的播火者,有人说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在面对历史、面对宇宙人生中的一位"入戏的观众";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看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时,能感受到作者的全球史观,但更加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作者在书中传递着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视之情。正如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评价说:"《全球通史》给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沉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括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所有民族的文化中都存在着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机制。文化是从历史发展中逐步产生的,体现了这个社会中的生存机制。各种文化的价值观都在最大限度地为这个社会的团结和生存服务。历史是根,传统是魂,如果我们不能汲取历史中的传统文化,不能以史明鉴,文化醒今,不能很好的培育民族文化养料,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便将会失去支撑,历史之根会在世界的演化中逐渐枯萎,失去生命力,传统之魂也会在世界的进程中走向分离,失去活力。
在看此书之前,我还看了由黄正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世界通史(现代卷),阅毕,感觉到是像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并没有感受到一种宏大叙事的领悟,更没有感受到作者在强调文化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这也许是作者的写作方式的不同吧。但应该警醒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文化每个人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任何威胁文化价值的东西都变得像威胁基本生存物质--比如食物和水--一样严重,因此人们极不愿意忍受任何对传统文化的重大更改。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也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注重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虽然说文化在现实中没有并没有像政治、经济那样备受关注,但切忌不重视并不代表应该被忽视。轻视文化的重要,忽略文化的力量的人是不明智的,特别在现在所提倡的'知识性社会中,文化是硬根基,只有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更好的早就人才,政治、经济也才能在一个和谐的、传统的社会中稳步发展。
世界现代史无疑使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新篇章。然而,人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历史不会终结。进入新世纪和新千年之际,世界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并未真正消除,旧时期的若干残余,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尚未销声匿迹,并仍然顽固地表现出来,旧的思维方式也仍然在影响着人们。而世纪之交全球化浪潮的加速发展,新的问题、新的危机和新的挑战又出现在人类面前。人类仍然需要在应对危机和挑战中除旧布新,不断的开拓前进。为此,人类不能不回顾自身走过的历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今天的学习和研究世界现代史,不只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迎接当今和未来的挑战,开创美好的明天。
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教授l。s。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是20世纪影响世界的巨著。该书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于历史的内在联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的疑问同时不断探寻和解答。《全球通史》的不同凡响,还在于他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在西方学术界重新燃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史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尔尼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和《世界历史》,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
《全球通史》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进度,摒弃了传统的“三分法”,承认里似乎在这个星球上不是按照同一个速度进行的,“三分法”存在着明显的欧洲中心论的偏见。西方学者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上一直在做不同的努力,从不同角度探求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契合点,尽管他们的切入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把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换言之,1500年是世界历史分期在时间上共同的契合点,足可以证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以1500年为界的基本划分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全球史观”主要以突破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的限制为特征,主张历史研究者“将实现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这种历史观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文明的经历制当作边缘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反对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严谨划分为两个极端,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的地区和世界以及1500年以后西方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一种划分有利于消除中国读者头脑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时间位差”,把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中去。
《全球通史》的阐释方法更是让读者“思接千里、视通万里”,它打破地区和民族的界限,按照历史运动本身的空间来解释历史,真正进入“整体世界史”的思考境界,因而可以从中悟出许多对现实有启发意义的思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让读者对中国历史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它认为中国在种族和文化上的统一性是由于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任何时候都未产生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因而存在于亚欧大陆上其他文明中的教士与俗人、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巨大分裂,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他还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只有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对中国的统一,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全球通史》充满富有哲理的睿见,让人常读常新。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四
本书连起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采用跨学科的全球视角还原真实的历时,全书大处高屋建瓴,小处曲径通幽,整体气势撼人。
我们这一代,从初中的历史知识到高中阶段的中国历史篇章,大概地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现从一个外国学者对中国文明的理解,对深层次认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起源于发展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作者把中国文明与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相比,印度文明是松散与间断的,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
中国人统一文字,形成独特的现实主义,惊现政治上的统一,作者认为与印度的宗教职责不同的是:中国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强调君臣关系(等级观念),从而加强了政治组织的稳定与坚固,这是中国文明和中国历史领先西方20xx年的原因。作者特别推崇我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实用性道德体系。
孔子学说强调是礼仪、社会责任和尊师重教,之后的道家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道家学说关键在于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
作者阐述了与孔子学说、道家学说完全不同的法家学说,法家人物都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奉行力量、战争,用武力统一国家,从而建立帝国,法学一贯无情,没几年被推翻,儒家学说成为永久的正统信条。
道教学说则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各种迷信和有关精灵恶魔的传说,成为未受过教育的群众的宗教。作者在中国文明的历史中提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从而统一度量和货币,实行经济集中化,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难想象的。
作者对秦始皇在中国文明史的作用非常推崇。帝国的衰落,作者归结了封建王朝内斗堕落而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史,纷乱的农民起义、军阀整治和游牧部落的侵袭中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进入长期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和西方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情况相似。
作者认为,中国的编史工作倾向于汇编各种原始资料,而不是让史学家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史书的组织结构则是建立在根据天命的作用所解释的诸朝代的盛衰兴亡这一基础上。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这一观点和我们以前观点一样,只是客观评论和还原历史真实不同而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五
对应公元1000年时代,正是宋金元,中国大陆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尤其宋朝政治开放,经济繁荣,即便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很富足。元代之后,中国大陆从文明史角度看,是一个大型下降通道,直至民国以后才逐步改变这一趋势。
欧洲文艺复兴,从1350年至1550年,之后现代工业革命开始萌芽,1700年在整个欧洲展开。一个民族的复兴,70年时间太短暂,没有1~200年的历史积淀难以成功。中华民族任重道远啊。
黑种人,基本限定在非洲大陆发展。它在向南部非洲扩张的时候,同时也受到高加索人从北部非洲的侵入。所以总体来看黑种人的发展非常缓慢。
在高加索人和蒙古人的对恃中,历史上,相互的渗透很难持久,目前看来高加索人稍稍占有优势。站在人种角度分析,难道中美是天生的宿敌吗?这个结论,让人很是伤感。
然而高加索人在对黑种人的同化渗透明显有成效。也许未来的世界格局,谁掌控了黑种人,谁就可以继续称霸世界。
近十几年来,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大肆扩张,可能已经引起当地人不满情绪的增长。一带一路的国策需要我们大量引进黑人留学生,这是应当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太急功近利了?比如近期沸沸扬扬的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制度。学伴制度本身并无问题。早年间,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对方的学伴制度对我们学生帮助很大。相信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有深刻的印象吧,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可以那样的融洽,而不是像我们早期接受到的教育是,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很冷酷无情的。也许中国的对外开放,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全球通史》终于拜读完了,感触很深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本书是大学老师列的书单,读书的时候沉迷于玩乐,所以大学也没有读多少书。时代变迁,感觉知识匮乏,开始重新把老师列的书单一本本读,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人性与阶层、种族与文明、文明的冲突和发展、全球统一。信仰和知识,科技和经济,制度和秩序,教育和文明。
知识改变命运,欲望推动进步。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七
经历了被封闭在家的一个多月,在昨晚看完之后就准备得归纳一下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但没想到的是,一整天都在重复翻书,放佛又看了一遍书。
作为一位读书期间就不是对课外知识很了解的人,又比较懒,对历史和地理是真的一知半解,看完这本书,从史前到近代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中国文明作为一个连续性的文明,我们一直深以为豪;我们一直很难去理解不同于我们国家的国外人对于宗教信仰追求(导致早期的宗教战争)的虔诚,比如中东世界的伊斯·兰教,欧洲的基督教,印度的印度教,而为什么每当有宗教传入我国最后都是难于取到一个备受推崇的位置,像欧洲的宗教革命,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席卷中东地区。其实是公元前6世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期间的思想家们就为我们定下了基调。尼采追求的超人不就是我们后世尊称的孔夫子(仁),关二爷(义)这些圣人吗?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根深蒂固的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却也让我们这个国家饱受灾难,一度举步维艰。
15世纪的明朝,有了郑和几次下西洋的成功经验,当时的完全有能力发展海外军事能力,而繁荣的国家决策者并没有这样的远见,甚至发布命令停止对海洋的探索。而在西方提出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交流也被果断的拒绝,这种厚古薄今,狂妄无知的姿态也为后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做好了铺垫。而同样是面对西方海外扩张,日本选择了向他们学习(日本之前也向中国学习)关于制度,军事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两个对外来文化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日本后来形成的极端军国主义让他们在1945年8月吃了两颗原子弹,十几万人的伤亡)。
而对于宗教的偏见,民族的偏见就导致了二战区间1000万人(被杀害的犹太人就有600万)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纳税人的抢下,而是“活着人做劳工,死后做肥料”。
女性地位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旧石器时代,女人能获取的食物是男人的两倍,地位甚至于高于男性;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中,女性也享有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但随着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部落甚至国家的生成,女性渐渐属于从属地位,由于不能做繁重的农务,不能参与到帝国的战争中,在家哺育孩子,没有继承权,最终导致男性垄断经济、政治。
大半夜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我什么。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八
《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
这部书包含了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著名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改革――的忧虑与警示。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享誉世界,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十九
三周,看到印巴核竞赛,再翻一页,发现是结尾了。戛然而止,一种预言,预警式的终结。
作者说,通过巨型行星太阳镜集中太阳热能来温暖地球可以防止或缓冲新冰川纪的到来,导弹则可解决另一个灭绝问题:预期将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
今年一月的这部中文版是作者1999年修订版的译本。那时作者在畅想21世纪,并认为人类已经拥有了天花病毒的基因图谱,彻底消灭了这个折磨人类千年的恶魔。因而人类不再面对任何敌人,只与我们自己遭遇。人类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全球性的抑郁症。换句话说,除了作者认为不可控的核战争,心理问题将取代外界威胁成为人类的致命杀手。毕竟诸如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嗯,都可以通过星际移民解决。
不知道作者知道今年的新冠疫情又将作何感想呢?人类,至少到现在为止,并不是作者认为的已经在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都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工业革命四百年的努力与成果没有改变人类的命运,如有改变,也是破坏多于建设。作者在多处提及与世隔绝的落后的土著居民时,总在说:“也许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新型病毒取代天花。农业大规模生产以环境为代价,结果是发达国家的肥胖问题与大量人口挨饿的对比。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还是解决不了“过劳死”……创造的只有“差距”,而差距带来心灵的震荡。总让我想起博斯的祭坛画《人间乐园》。
专职十五年上学,所得甚少,真是赔本买卖。年逾三十才读全球通史,这才对世界地理,人类进程有了基本概念,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波罗的海……同时留下了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