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大全(12篇)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步骤。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这些教案范例是教师们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首颂诗,也是一篇自学课文。诗歌展示了一幅广阔的历史和现实的画卷,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振兴中国。
学情分析。
本首诗歌涉及不少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等知识,这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大部分不了解。教师布置预习时应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加以了解,课上教师可作适当讲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感受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吟诵或背诵。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感受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查字典读准不认识的字,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勤奋的民族,我们作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播放《龙的传人》,生边听边轻轻吟诵诗歌)。
(激情导入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二、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部分。
师引读: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自由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
a、(1)同桌同读(2)学生表演读(3)小组轮流合作读(4)师生分角色读。
(通过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b、(1)交流理解字词(2)回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
(因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小结: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和现代文明,所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3、男女分角色诵读全诗。(播放《我的中国心》)。
(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诗歌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三、总结: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教学工作要点”,,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校内及组内的教学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8人。初接班,对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实不太了解,通过开学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的学习劲头不够浓厚,自觉性不高。兴趣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本学期要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都能自觉地学习。
三、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王国”单元采取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四、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其主要特点是: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五、教学目标:
(一)识与写。
1.有较强的独立识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200个,会写15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3、能写简单的记实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4、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学会写简单的活动计划。
六、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4.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
七、培优转差的方法与措施:
(一)、确立优生与学困生名单:
优生:孟昆令马晶阳武谷泽郭恒昊张佳楠。
学困生:于欢董晓续李汉璐王雅楠王奋博。
(二)、具体方法与措施。
1、对优生要多进行“思维训练”,逐步提高其思维水平。
2、课堂教学中,鼓励优等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1、对学困生要提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如从第54名进步到53名,从不及格到60分等,增强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进步的信心。
2、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3、在语文的基础知识方面(如词书写,段落填空,背诵默写等),多辅导,使他们力争得到这些基本分数。
4、在班级开展“一帮一”帮学活动,在平时学习中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补课”。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这一课的学习,我仍然是从课题切入的:“意外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哪些事情让‘我’感到意外?”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学习。在备课时,感觉这个切入的问题有点难度,可能最后“我”收到高尔基的礼物这个“意外”是学生能找到的,但是前面与高尔基相遇,及高尔基安慰“我”则不是那么明显地体现“意外”,但是学生都找得非常好。接下来的课就非常顺利了,在这几次“意外”中,高乐基关爱青少年、平易近人、谦虚等品质就在孩子们的品读中突显出来,顺理而成章。
难点在最后回归全文时。梳理全文,我提出一个课后的习题“‘我’读《童年》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的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果然,有些孩子愣住了,甚至开始在下面议论纷纷。后来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从他们连比划带解释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的理解是正确的,他们都能大概地知道在作者的文字间陶醉或是因作者的文字而伤心也是一种感情的体验,也是一种乐趣,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意思,他们的表达不完整或是不准确,让人要稍带猜测,才能听懂意思。规范地说话,准确地表达,这样的训练一刻也不能放松。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师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准备课件。(用ppt制作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字片和狼牙山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板书:壮士)。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牙山,走近五位英勇的壮士。(补充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2、检查预习反馈预习情况。
(1)出示课前预习题。
(2)默写词语,重点指导“悬、寇”的书写,借助工具书理解“寇”。
(3)了解“晋察冀”及狼牙山。
(4)默写五壮士的名字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预习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检查预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二、合作交流。
再读课文,深化认识,感悟五位壮士的壮举。引导学生画出感受深刻的重点句子,交流预习收获,教师适当归纳小结。
默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五壮士精神的语句,并将自己的感想在一边写一写。小组内交流,质疑问难,资料共享,感受五位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三、品读体验。
1、重点段落:“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紧跟在班长后面。”
a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绝路)引导学生谈谈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b做出生死抉择的时候他们的各自表现怎样?(班长斩钉截铁战士热血沸腾紧跟)。
c读出战士的英雄气概舍生忘死。
2、重点句子:(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a你读出了什么?(仇恨)为什么仇恨?(随机出示日寇犯下滔天罪行的短片,再现历史的屈辱,点燃学生心中对敌人的仇恨,和文本产生共鸣)。
b带着家仇`国耻`民族恨,再读这一小节。
3、五位壮士跳崖部分。
a画出五位壮士跳崖的动作的词语,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内容,跟随教师的引导,融入情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品读、赏读、评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人们深深的爱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齐读这部分,读出他们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四、巩固延伸。
1、学习了你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写作方法上)。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任务的成语看谁写的多。
动脑动手。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学和做(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生,初步理解意。
2)、掌握本单元的新词,会用查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5)、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教学措施与设想:
1)、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用查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4)、学会合理的想像去写想象作文。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本文通过作者由“独钟情”到“动心”,写胡杨在恶劣的环境中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胡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3.能用简短的语言写出四、五、七段的意思,背诵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眼。
1.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2.师:人们崇敬胡杨,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文字。(揭示课题,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几个方面。
2.用简短的话概括4、5、7自然段的意思。
三、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读读这篇赞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2.生自主读文三遍(出示阅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连贯、流利。
(2)同桌读(齐读,分段读),纠正字音,联系上下文交流新词的意思,说说每段的意思。
(3)自主默读,思考: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3.汇报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师相机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
(2)问: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师相机板演: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默默奉献)。
四、自主品读,披文入情。
1.过渡: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默默奉献的胡杨,读了课文,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请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原因写下来,再动情地读一读。
2.生自主阅读,勾画、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读。
3.同桌交流感受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1、认识几种新型的玻璃,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能运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读懂课文。
3、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的玻璃。
认识几种新型的玻璃,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能运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读懂课文。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的玻璃。
能运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读懂课文。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的玻璃。
1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布置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按照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质疑。
4、小组讨论确定学习汇报形式。(汇报内容课后第一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四、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
2、质疑解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阅读《变色玻璃为什么会变色》(见教学参考)。
4、随机指导朗读课文。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念,进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1、 学生预习课文。
2、 根据学生家庭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琦君,走进她的美丽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
板书课题 7*桂花雨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指名说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指名说。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 有感情地将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 重点品味摇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不说是件大事?理解 “总是”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自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相机指导)
齐读。
1、 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指名说。
3、 联系整段课文,由“可是”体会到什么?
4、 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
5、 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 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6、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8、 指名说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 ,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的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9、 而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0、 小结。(板书 香 思 乡 浓)
1、 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诵,抄写下来。
2、 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1、认识本单元会写的17个字,会认的字17个。
2、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兴趣,积累识字方法。
重难点。
选择好方法,记住难记的字,理解“陡峭朦胧”等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乐学善思。
办法小组竞赛。
教学流程。
1、自由读文,把生字圈画出来,读一读。
2、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1、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交流、理解、运用词语。
3、组内有同学不会的`字词,请组内成员教会。
1、分小组,每小组出一名同学,说一个字的记住方法,再每组派出第二名同学“开火车”式接,每组100分,接不上的扣一分。
2、开火车式读字词、
3、选字组词,每错一名同学扣一分。
4、汇报多音字(加分)。
5、教师选词语,说一句话(加分)积分高的小组为胜。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十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会本课7个生字,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谈话导入。
海洋里有一种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是什么动物?——对,就是鲸。(板书课题)。
二、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有关鲸的资料?(学生通过预习时查找的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检查生字的预习。
1、出示本课的生词读一读: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指名读、齐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书写错的字:滤肺(最后一笔是竖)。
3、学生互相解词:
上腭:口腔的上顶部,也称上颌。
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寿命:生存的年限。
四、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1、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从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来认识鲸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四方面:(1)大(2)不是鱼(3)种类(4—7)习性。
3、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有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地介绍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鲸
四方面:
(1)大。
(2)不是鱼。
(3)种类。
(4—7)习性。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一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划粥割齑。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二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的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
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此外,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读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感受,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外延伸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设计巧妙。
2课时
第一课时
探究课文的内容,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随机评价)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指读,解释词语“不言自明、粗制滥造”等(注意分层次识字)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章特点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随学生回答,板书: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
3)哪些段落进行了详细介绍?(学习2―6自然段)
4)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齐读第七自然段。
5)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板书)
6)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指读,板书)
7)现在同学们已经成为研究水与人类关系的专家啦,有一位科技日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专家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总结板书:今天我们从“维持生命”和“讲究饮水卫生”两方面了解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所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喝水的道理,但是养成好的习惯还要靠大家。
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学生畅所欲言)
10)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查找有关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水构成生命
水就是生命水维持生命
讲究饮水卫生
课后反思
学习写较详细的提纲,指导写生字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一下课文,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二、学习写较详细的提纲
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我们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三、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课文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可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也可以运用课外知识来理解)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学生自学生字,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怎样将这些字记住?
2、学生书写,当堂听写
作业设计:
预习《雨港基隆》
板书设计
水就是生命
数字比喻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