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小学生范文(20篇)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和作用。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一
全校师生: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美丽中国梦”的理念,加强体育锻炼。
结合我校实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为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在这里介绍几种锻炼的方法:
1、跳绳:锻炼方法:一分钟跳绳。
每次100次以上。
2、立定跳远:锻炼方法:原地向远处跳,每天练习30次以上。
3、蹲立起:锻炼方法:每次进行100—200次的练习,每天尽量能完成500次的练习。
4、踢毽:锻炼方法:一分钟踢毽。
每次40次以上。
5、长跑:每天坚持慢跑600——1000米其它:在家中锻炼仰卧起坐:锻炼方法:一分钟仰卧起坐。
每次20次以上。
三、每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每天的锻炼计划,做到每日一炼,循序渐近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四、科学的体育锻炼,坚持经常性、安全性、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
五、冬季锻炼注意事项
要做好准备活动,预防运动创伤,冬季锻炼穿着要适当,并保护好露外皮肤。
防止伤害事故发生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二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新时期,初中学生不仅要在文化知识上优秀,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也要有所提高。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从某种意义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比体育课进行锻炼更重要,因为体育课更多偏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而课外体育锻炼则是自觉地兴趣锻炼,它是一种快乐体育运动,学生在锻炼中寻找乐趣。我认为,它不应只是充当体育课有益补充的角色,学校还应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并重。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能有效补充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检验体育教学内容实施的效果,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课外锻炼能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才能,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现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观察,准确地了解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氛围,男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各项目的人数比例、锻炼的热门项目,以及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要的情况等,希望对学校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有所帮助。
传授和课外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较差。
3.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行为。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体育锻炼的宣传可采取传统、宣传性体育宣传栏、报刊栏,因为校园精神文化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温床,在其中可以产生各种新的体育锻炼观念和思想。作为学校文化参与主体的学生,正处于最富有朝气,活力的青年时代,较强的鉴赏能力、较高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的吸收并内化为指导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使他们不会因循守旧,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们乐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的体育器材设施的状况。通过调查显示,目前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仍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体育物质文化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一种依托,学校加强体育物质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和愿望,从而改善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环境。
4.1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健康意识,培养锻炼能力。
随着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总目标相一致,将教学目标、目的和内容视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参与锻炼、增强体质的硬件,为学生的课外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增加健身的教学内容,加强目的性和科学性身体锻炼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健身的作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和健身的基本方法,能自觉运用课堂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去参加课外锻炼;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逐步增加一些学生喜爱、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以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持久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2加大对体育资金的投入、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改善与合理搭配。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保障,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运动场地也要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以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要每年逐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场地、器材的现有条件,保证学校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增置体育设备,维修场地,为课外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以适应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另外,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应根据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和人数的比例来设置。
4.3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学生体协。
学校应有组织地成立学生体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达到强化体育意识、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学校情况,在体育组下设立各运动项目,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出规章制度,由学生负责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各单项分别由体育教师担任监督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一个项目的锻炼,满足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需要。
4.4举办运动会,促进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
举办运动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与人数众多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学校每年应有计划地举行一次校运会,运动会的项目可列为比赛项目,使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举办的竞赛项目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观看体育项目的自由。学校要引导学生由产生运动兴趣,逐渐形成运动习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带动校内体育锻炼的全面开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结论。
5.1通过对学生健身教育,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5.2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计划,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
5.3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他们主要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调剂自己的业余生活。
5.4学生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女生锻炼时间比较统一,组织形式比较稳定。
6.建议。
6.1随着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逐步形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加强在课余时间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6.2体育组成立各种运动协会是使学生有组织、系统从事体育锻炼的有效形式,要加强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这样,可以使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更明确,内容形式更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6.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协调作用,使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人体的感知能力,促进大脑思维灵活性、协调性的发展。很多学生因为作业过多而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身心疲惫,加上父母、老师给他们施加的压力,使他们常常表现出紧张、厌倦的情绪,甚至还有厌学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遭受挫折后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以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在运动时,学生会暂时遗忘那些学习上的烦恼,从而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所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体育教师要注重小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把认识转化为自主锻炼的动力。学生一进入校园就注重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各种手段,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1.学生没有习惯。
近几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小学生基本上没有了家务劳动,学校的体育课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体力活动。目前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现象非常普遍,早起早锻炼、晨跑、参加运动的很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或是被父母要求参加各种辅导班。
2.家长不够重视。
受整个社会经济及教育形势的影响,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上的要求,出于对孩子“爱”的角度,弱化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肥胖、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大部分家长眼里,学习好的孩子便是好孩子,他们只关心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给孩子吃好、穿暖就行了,对孩子的体育活动非常忽视。
3.教师认识不清。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很多学生因为作业过多而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上体育课只是让孩子们自己玩,不注重学生各种常规的体育锻炼。还有些老师甚至把体育课拿出来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这种传统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学生体育检测不达标,体质有所下降。
1.提高锻炼习惯认识。
多年来,很多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喜欢让学生利用身体训练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课的锻炼态度和锻炼习惯。假如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习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不可能做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反之,如果学生对体育锻炼有好的态度和习惯,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比如:大部分中高段学生不喜欢跑步,一说要跑步就发出抱怨的声音,根本说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跑步产生兴趣呢?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爱好踢球,听说这节体育课要踢足球,学生都特别兴奋,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就可以组织一场踢球比赛,这样,学生的速度和耐力不知不觉的就得到了发展。课的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所以,体育老师要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活跃,想象力丰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1)加强体育文化宣传,感受体育精神。
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平台,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的宣传。()利用宣传语、运动图片、校园广播、校园网等,采用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长期的体育文化宣传。比如借助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内外学生喜爱的体育联赛的影响力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和宣传等,营造出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体育参与意识,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重视体育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效益。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渠道。体育课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小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是既要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文化宣传,让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还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文化。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来锻炼,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3)健全学校体育制度,落实体育文化。
学校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以及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学校体育制度的保驾护航。没有完善的体育制度,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更不可能使学生养成自觉的体育锻炼习惯。校园体育制度的创建首先要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特点有不同身体质量的.衡量指标,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小学生在身体素质的耐力、韧性、力量、速度等方面的测试标准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所以学校在制定体育系列制度、体育竞赛活动中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而那些超越低于或高于学生体育锻炼强度的训练会给学生的健康带来终生的伤害。其次,学校体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检验,因此,学校制度的生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和适时提升。再次要加强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体育制度的认同感,这是严格执行制度的重要保证,用制度来保证校园体育质量的实现,增强体育制度的执行力。
3.培养体育锻炼兴趣。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兴趣,表现出积极情绪,从而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所以说兴趣、爱好是使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前提。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就更容易形成习惯,学生在打球时感觉不到累,原因是因为他们对打球有兴趣,此时,体育教师要进行慢慢地深入,学生就会懂得更多打球的门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打球会越来越有兴趣,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也会随之养成。
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是,要把“学”和“玩”有效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学”和“玩”的时间和空间。如:大部分的男孩子都喜欢球类,不喜欢单纯的跑步,特别是长跑。女学生比较喜欢球类、游戏、跳绳等,也不喜欢长跑。根据学生爱好及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巧妙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比如长跑课,教师直接说“今天的体育课是长跑”,多数学生会有抵触和反感情绪,如果教师换一句话说“今天这节体育课我们来做个游戏,内容是运球和跳绳比赛”。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劲,个个想一试身手,同样是长跑,效果显然不同。这样,学生自然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从而养成锻炼习惯。
4.优化体育锻炼方法。
5.合理利用场地器材。
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学校体育器材在配置上不尽如人意,体育器材数量少,品种不齐,很多体育器材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场地成人化。比如篮球场,往往只适用于高年级个子高的同学,大部分小学生根本连球都投不进去。怎么让学生喜欢呢?要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应该把场地改造成适合小学生的运动乐园,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开发。
比如,废报纸、饮料瓶、绳子等,都可以把它们用到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乐趣是无穷的。报纸可以一物多用。整张报纸可以顶风跑,可以折飞机进行投掷,团起来可以作垒球用。另外,在持轻物投掷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做沙包,这样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积极性。再如,利用操场上种植的树木,让学生在炎热的夏季做救护小游戏,绕树接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器材价格低廉、简便、易练,危险性小,也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乐于参与,因此也有利于他们锻炼习惯的形成。
6.开展多彩体育活动。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多天性好动,喜欢玩游戏和体育活动。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通过持续的良性强化刺激,逐步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使他们体格强健,积极进取,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功能。
体育组要设立简单易行的各种比赛项目,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不用太费时却又得到锻炼,又保持了锻炼的高度热情。如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跳绳、拔河、走高跷、齐心协力等小型体育活动,学生对这种喜闻乐见的比赛有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自觉的去锻炼,并乐此不疲。学校每年要举行一次运动会。校园运动会一是形式新颖、项目多样,尽量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如:在项目设置上有跳绳、班级接力赛、乒乓球、50米、100米、200米、400米、跳高、跳远、垒球、铅球、踢毽、带足球绕杆接力赛等;二是学生参与面广,每次运动会除了单项比赛外,都设有集体项目,有项目的学生达85%以上。三是准备充分,组委会提前2——3月策划安排,各班级提前1——2月就训练,因此活动持续时间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系统训练;四是活动气氛热烈,安全有序。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信念,形成锻炼意识、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及有效的自律行为。做为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多钻研,多实践,既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也要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多动脑筋,努力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编著《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版。
[2]梁龙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j].中国学校体育..5.
[3]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3.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四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为确保我校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锻炼计划,请各班认真学习,积极主动的完成相关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具体安排如下:。
从2月13日起,下午4:10—4:50。
初一年级:周一;初二年级:周二。
1、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由体育委员组织,在学校指定的场地开展指定的活动,不得擅自改动练习场地。
2、体育教师巡回检查,负责指导学生的动作技术和安排合理的运动量。
共计18个场地,具体分布如下:
体育馆南平台:1号场地。
备注:场地进行轮转使用,即按图示第一周,1班在1号场地,2班在2号场地,依次类推;第二周,1班在3号场地,2班在4号场地依次类推;第三周,1班在5号场地,2班在6号场地,依次类推。
1、前10分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进行准备活动,可进行慢跑、徒手操、关节活动、游戏等。后30分钟的锻炼内容见下面的具体安排,每个练习之间要安排1-2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免练习的强度和密度太大。在完成所有的内容后,可有班级自己安排游戏等内容,但不可跨区域活动。
2、各场地的练习内容:。
1号场地:。
1、准备活动10分钟。
2、跳绳1分钟/2组。
3、立定跳远10次/3组。
4、进行乒乓球练习。
2--11号场地:。
1、准备活动10分钟。
3、立定跳远10次/组,做3-4组。
4、篮球比赛或游戏。
12号场地:。
1、准备活动10分钟。
2、原地深蹲跳20个/组,做4组。
3、斜身引体30个/组,做4组(女生),
双杠臂屈伸或引体向上10次/组,4组(男生)。
4、根据器材自选项目。
14和16号场地:。
1、准备活动10分钟。
2、在跑道上跑50米,跑4次。
4、在跑道上中速跑3-5圈。
13、15、17、18号场地:。
1、准备活动10分钟。
2、立定跳远10次/组,做3-4组。
4、在跑道上中速跑3-5圈。
1、各班必须在指定场地练习,禁止乱窜场地,没有安排的年级不得到各运动场地运动。
2、活动期间,安全第一,禁止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激烈的对抗练习。
3、服从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管理。
4、鼓励各班在指定的场地上,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创的活动。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五
exercise是一个汉语单词,读作duànliàn。它被定义为一种体育活动,利用有计划的、结构性的和重复性的体育活动来改善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的健康状况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气、机智和维护集体利益的品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与体育健康课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它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试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10所学校的中小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2份,回收率为97.3%,其中有效问卷279份,有效回收率为95.5%,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调查结果所获数据进行了常规的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是比较喜欢的,且有近1/3的学生是非常喜欢的,同时非常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男生普遍较同年级段的女生要高,这与中小学阶段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相吻合的,这说明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同时调查还显示毕业班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少于非毕业班,这显然与其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有关,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敢将课余时间过多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上来。
2.2.1中小学生参加早操与课间操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每个学生每天(下雨、停电等特殊原因除外)都进行课间操锻炼,进行的场地也都是在学校,并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这说明课间操早已引起学校和广大学生的重视,并能够有规律的进行,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常规。但课间操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以广播体操为主。由于中小学生大多以走读为主,学生早上时间比较紧,故参加早操锻炼的学生大多都是住校生,所以学生在进行早操的锻炼上有很强的针对性。
2.2.2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据调查,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25.3%。同时,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通常是30分钟以内(36.5%)和30分钟至1小时(32.9%),每次参加完体育锻炼后,身体感觉大多很好,而感觉疲劳和差的较少,这说明广大中小学生对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这一关键性问题了解甚少,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必然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加强体育锻炼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及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2.2.3中小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课的最大区别就是,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要比在上体育课有一个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球类(包括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田径类(包括跑、跳、投等)、其他(如跳绳、踢毽、滑板等)、体操类(包括徒手操、技巧、攀爬等)、武术等,且各个年级段又有所不同,但球类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各中小学两操都正常的开展,但由于形式单一,管理不当等原因,参与锻炼的学生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而且与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生每天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相距甚远。各中小学虽然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外体育锻炼,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学习理念的影响,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引起学校领导、老师的足够重视,开展的体育锻炼效果不容乐观。
3.2建议。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包括体育教研组,都应充分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把其当作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来抓,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提高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加大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全体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切实、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将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配合、协调学校各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对在校内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更应加强其组织与监督。学校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这样学生在活动时导致行为上对体育锻炼的爱好,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养成。
参考文献:
[5]戴敏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1.引言。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新时期,初中学生不仅要在文化知识上优秀,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也要有所提高。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从某种意义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比体育课进行锻炼更重要,因为体育课更多偏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而课外体育锻炼则是自觉地兴趣锻炼,它是一种快乐体育运动,学生在锻炼中寻找乐趣。我认为,它不应只是充当体育课有益补充的角色,学校还应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并重。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能有效补充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检验体育教学内容实施的效果,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课外锻炼能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才能,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现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观察,准确地了解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氛围,男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各项目的人数比例、锻炼的热门项目,以及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要的情况等,希望对学校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有所帮助。
传授和课外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较差。
3.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行为。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体育锻炼的宣传可采取传统、宣传性体育宣传栏、报刊栏,因为校园精神文化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温床,在其中可以产生各种新的体育锻炼观念和思想。作为学校文化参与主体的学生,正处于最富有朝气,活力的青年时代,较强的鉴赏能力、较高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的吸收并内化为指导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使他们不会因循守旧,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们乐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的体育器材设施的状况。通过调查显示,目前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仍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体育物质文化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一种依托,学校加强体育物质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和愿望,从而改善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环境。
4.1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健康意识,培养锻炼能力。
随着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总目标相一致,将教学目标、目的和内容视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参与锻炼、增强体质的硬件,为学生的课外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增加健身的教学内容,加强目的性和科学性身体锻炼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健身的作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和健身的基本方法,能自觉运用课堂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去参加课外锻炼;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逐步增加一些学生喜爱、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以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持久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2加大对体育资金的投入、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改善与合理搭配。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保障,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运动场地也要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以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要每年逐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场地、器材的现有条件,保证学校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增置体育设备,维修场地,为课外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以适应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另外,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应根据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和人数的比例来设置。
4.3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学生体协。
学校应有组织地成立学生体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达到强化体育意识、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学校情况,在体育组下设立各运动项目,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出规章制度,由学生负责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各单项分别由体育教师担任监督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一个项目的锻炼,满足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需要。
举办运动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与人数众多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学校每年应有计划地举行一次校运会,运动会的项目可列为比赛项目,使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举办的竞赛项目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观看体育项目的自由。学校要引导学生由产生运动兴趣,逐渐形成运动习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带动校内体育锻炼的全面开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结论。
5.1通过对学生健身教育,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5.2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计划,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
5.3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他们主要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调剂自己的业余生活。
5.4学生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女生锻炼时间比较统一,组织形式比较稳定。
6.建议。
6.1随着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逐步形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加强在课余时间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6.2体育组成立各种运动协会是使学生有组织、系统从事体育锻炼的有效形式,要加强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这样,可以使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更明确,内容形式更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6.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同学们中的近视眼、小胖墩日渐增多,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体育锻炼。同学们大多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同学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展开了调查。
1.调查、走访同学及家长,了解同学们的课外体育运动情况。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xx班共36人。每周运动次数两次及以上的7人,一次的8人。运动方式上,男女生有差别。男生以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为主。女生以散步,和父母打羽毛球为主。全班大约60%的同学没有运动的习惯。
1.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成长。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
2.不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2)担心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受伤。
1.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例如:球类运动可以锻炼我们手脚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长跑可以锻炼耐力。
2.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个性。它使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形成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个性。
3.体育运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
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六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冬季的到来,给北方的天气增加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冬季体育锻炼,大都在室外迸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民间有这么一句谚语“冬练三九”,它鼓励人们不怕“三九”严寒,贵在坚持各种锻炼,以提高健康水平,有助于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一定会积极运动起来,加强冬季锻炼,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迎接更激烈的挑战与困难.
同学们,身体是知识的载体,只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才能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七
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指练习者通过多次主动的并在科学锻炼方法与合理锻炼原理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师合理的建议下,积极调整自己的锻炼行为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自然性和定型性的行为方式。它能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愉悦情感,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行为定势和模式。它包括: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与对人的影响、懂得身体锻炼的规律、掌握身体锻炼的原理和科学方法等。
二、影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在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前提下形成的,它受家长、身边朋友及周围社会体育健身环境的影响,还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体育知识和健身知识的积累密不可分。但主要影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坚持体育锻炼的毅力以及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程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据作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如果学生缺乏对某项体育活动的兴趣,就很难对该活动产生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想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就非常难了。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一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逐渐增强、并且毅力也在不断的加强,体育锻炼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另外,影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其他因素则是常来往的同学、学生家长、亲戚朋友以及学校的体育氛围等等,这些都进一步影响到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甚至有些家长担心体育锻炼会花费时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反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造成学生逐渐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再加上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不理想,如活动的场地不足、体育器材太少、场地器材不安全和美观等,这些客观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想方设法的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大对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使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三、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具体方法
1.教学内容要因人制宜,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应适当合理的安排一些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增加学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体育竞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而争强好胜正好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教学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艰辛及胜利后的喜悦。事实证明,通过体育竞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感情,调动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3.激励效应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优点,当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马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讲解示范,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练习,由易到难,鼓励他们多练习,同时发动体育优秀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学习,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功,如能得到体育教师及时的表扬与认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就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八
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与体育健康课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它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试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10所学校的中小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2份,回收率为97.3%,其中有效问卷279份,有效回收率为95.5%,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调查结果所获数据进行了常规的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是比较喜欢的,且有近1/3的学生是非常喜欢的,同时非常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男生普遍较同年级段的女生要高,这与中小学阶段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相吻合的,这说明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同时调查还显示毕业班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少于非毕业班,这显然与其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有关,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敢将课余时间过多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上来。
2.2.1中小学生参加早操与课间操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每个学生每天(下雨、停电等特殊原因除外)都进行课间操锻炼,进行的场地也都是在学校,并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这说明课间操早已引起学校和广大学生的重视,并能够有规律的进行,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常规。但课间操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以广播体操为主。由于中小学生大多以走读为主,学生早上时间比较紧,故参加早操锻炼的学生大多都是住校生,所以学生在进行早操的锻炼上有很强的针对性。
2.2.2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据调查,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25.3%。同时,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通常是30分钟以内(36.5%)和30分钟至1小时(32.9%),每次参加完体育锻炼后,身体感觉大多很好,而感觉疲劳和差的较少,这说明广大中小学生对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这一关键性问题了解甚少,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必然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加强体育锻炼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及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2.2.3中小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课的最大区别就是,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要比在上体育课有一个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中小学生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球类(包括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田径类(包括跑、跳、投等)、其他(如跳绳、踢毽、滑板等)、体操类(包括徒手操、技巧、攀爬等)、武术等,且各个年级段又有所不同,但球类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各中小学两操都正常的开展,但由于形式单一,管理不当等原因,参与锻炼的学生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而且与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生每天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相距甚远。各中小学虽然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外体育锻炼,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学习理念的影响,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引起学校领导、老师的足够重视,开展的体育锻炼效果不容乐观。
3.2建议。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包括体育教研组,都应充分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把其当作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来抓,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提高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加大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全体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切实、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将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配合、协调学校各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对在校内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更应加强其组织与监督。学校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这样学生在活动时导致行为上对体育锻炼的爱好,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养成。
参考文献:
[5]戴敏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九
本文作者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湘漳女性总体缺乏体育基本知识,自我锻炼能力较差,被动参与锻炼人数比例较大等现状,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管理,以及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城市体育资源等手段促进湘潭市女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为当地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作者:钟菊芳姜俊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4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80关键词:湘潭市女性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
1、时间:10月下旬(第8周)。
2、地点:学校东操场。
3、细则:各年级为一比赛单位,由低到高年级依次参加比赛。要求:动作到位,队列整齐,口号响亮,进退场有序;集体荣誉感强。
4、奖项:各年级第一名为一等奖,第二三名为二等奖,其它为三等奖。
5、奖励:一等奖计50分,二等奖计30分,三等奖计20分。并颁发奖状。
1、时间:10月下旬(第9周)。
2、地点:学校前硬化路面。
3、细则:每班选2名选手参赛,以跳绳和踢毽子数量之和记入成绩,决出名次。
1、时间:11月上旬(第10周)。
2、地点:学校东操场。
3、内容:在规定区域内双打比赛。
4、细则:每年级为同一比赛单位,各中队选2名选手参赛,裁判标准由体育老师拟定。
注:跳绳、踢毽子和羽毛球比赛评分及奖励办法同课间操比赛。活动结束后,根据各中队单项比赛积分总和,评出每年级一个阳光体育示范中队,颁发奖状。望各年级组,各中队接到通知后,积极筹备训练,确保此次活动顺利举行。
各中队参赛选手必须身体健康,近期无病史。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一
“男子200米跑开始检录。”裁判员高声喊到,我和____肩并着肩走向了被烈日炽烤着的赛场。
校运动会男子200米即将开始,大地的高温代表着我必争第一的决心。一阵阵发令枪响声,结束了一批批运动员的比赛。终于,轮到我了。站在起跑线上,我努力的平静我的内心,并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得第一名,为班争光。操场上满是加油声、助威声。我身体前倾,双眼紧紧盯着前方,好像下一秒就要冲出去一样。
裁判员挥旗示意,发令员举起发令枪;此时,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活动起来。“啪——”发令枪一响,我的右脚猛的一蹬,左右丙臂迅速摆动。每踏出的一步,都十分有力。我很快就到了领跑的位置。
慢慢的,到了第二圈,我的体力开始下降。我嘴里喘着粗气,迈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踩在海绵上一样,没了劲。后面第二位同学开始赶超我了,这时我心想:我的目标是第一名,但是如果被他超过,那之前所有付出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如果我这个时候奋力一搏,说不定还有获胜的可能。于是我咽了一口口水,左脚一蹬,加快摆臂,拼了命的奔向终点。终于,我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冲刺,也是我战胜自我奋力拼搏的一场赛跑。
这次运动会,令我终生难忘,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我展现自我的舞台。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二
1.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成长。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
2.不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2)担心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受伤。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三
太阳升起来了,它昭示希望,滋养生灵,给世间万物注入生机。在我的心中,也常常会升起一轮太旧,驱散我心头的愁云阴影,给予我智慧和力量。
我从小身体就很瘦弱,为了让我健壮起来,爸爸妈妈建议我每天早起跑跑步。但他俩意见有分歧,妈妈说:“就在楼下跑一跑,别累着。”可爸爸却说:“到山上转转,尽力跑,一定会越跑越快,越跑越远的。”我觉得爸爸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想想我的身体,还是照妈妈说的做吧!
于是,每天绕楼区三圈,成了我每早必修的功课,但我从来没试过往山上跑,去看日出。一夭,爸爸笑眯眯地说:“怎么样,今早一起往山上跑,去山顶看日出吧?”我犹豫了:既想看日出,又担心自己跑不动。但我还是答应了。
我和爸爸跑出楼区。奔向通往山顶的小路,不一会儿,我开始呼呼直喘,但是看到爸爸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我受到了感染。路边的绿树鲜花挂满露珠,在晨光下发出珍珠般的光芒,仿佛也在为我加油。可当我满头大汗地望着离山顶还有好长一段路的时候,我气馁了。“爸,我跑不动了。”“好,回府……”爸爸看了看我,似乎想说点什么。返回的路上,望着初升的太阳,在弥漫着红光的晨曦中,我心底涌出些许感动:生命好美,应该有所追求!
第二夭,我主动约爸爸陪我跑步,我们又一次奔向山巅。跟着爸爸坚毅的脚步,我努力地跑着,忽然路边大石头下面伸出的两片嫩叶,吸引了我,走近细看,竞是一株小草,扎根在石下坚强地向上生长着。望着这身体如此柔弱而意志又如此坚韧的小草,我仿佛明白了自强不息的真谛。
爸爸也过来了,他深情地说:“一株小草也好,一棵大树也好,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不论它的生命长久还是短暂,它们都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演绎着生命的不朽与辉煌。”
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向前跑去,步伐坚定扎实。我知道我的目标是山巅,我更知道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我的目标就会实现。我大声对爸爸说:“目标—山顶!”爸爸高兴地说:“好样的!”同时他摸着拳头挥舞了一下。(初中作文)。
近了,更近了,再加把劲!终于到了山顶,当我极目远眺时,火红的太旧已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它照亮大地,照暖人心。望着四周的美最,沐浴习习春风,感受成功的喜悦,美哉!壮哉!
那天之后,就有一颗太阳种在了我的心里,当我遇到困难时,当我失掉勇气时,当我想要放弃时……它都准点地升起在我的心中!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四
叔叔阿姨都说我的身体比过去好多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又瘦又弱的我了。你一定奇怪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我家的楼梯。
两年前,我家搬到新楼的16层,第一次住有电梯的高楼,甭提有多高兴了。搬来的第一天,我就过足了“电梯”瘾。
第二天放学,我兴冲冲地拉着爸爸走进楼道。“哎,等一等!”爸爸一把拉住了正要迈上电梯的我。“干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老爸。“来,我和你商量件事。”
爸爸说,“你体质本来就差,再加上不爱运动,所以体育总达不了标。我想了一个好办法,保证让你今年能达标。”“是什么好力、法?”我眼前一亮。“就是以后不坐电梯,上下都爬楼梯,怎么样?”啊?我一听腿都发软,爸爸看我的样子,赶忙给我打气:“不就是个16层吗?肯定能行。来,爸爸陪你一起走!”说完,便拉着我“瞪瞪瞪”地向楼上走去。
开始几层还行,越走腿越沉,简直迈不动步,抬头一看,才到八层,还有一半呢!只好停下来喘口气,稍息片刻,继续前进。天哪,上这16层楼简直比爬一座高山还累。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侠背,喉咙干得发涩,仿佛要着火,身子也像散了架似的。到了12层,只好又坐下休息,谁知越休息越累,费了好大劲才站起来。最后,爸爸拖着疲惫不堪的我走进了家门。
从此,爸爸每天都陪我爬楼梯。有一次,爸爸有事,没能陪我一起回家。我一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连忙迈着欣喜的`脚步向电梯走去。突然,轻快的脚步变得迟缓了。我想到了我的体育成绩,想到了爸爸对我的鼓励,我向电梯瞥了一眼,转身朝楼梯走去。
半年过去了,爬楼梯已成了我的习惯。坐上电梯,我会感到不自在,只有用自己的双腿去爬楼,才感到舒服。原来爬一次楼,要休息两三次,现在不但不用休息,就是跑着上去也不会感到很累。
期末,我的体育居然全部达标了,而且成绩名列前茅,我真高兴!感谢楼梯!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五
如今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要么长成豆芽菜,要么长成小胖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研究假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培养体困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从而使体困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以一个班的体困生为研究对象。
(1)大力宣传,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a.身体形态发育水平。b.生理机能水平。c.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水平。d.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e.心理状态。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身体好坏强弱的标志,一个人的体质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遗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体质强弱的现实性更多是依赖于生活环境,营养卫生,特别是身体锻炼等因素。其次,体育的功能。体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得所依靠的是人的大脑,脑是人体的一部分。体质的好坏与脑的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进行体育锻炼强化了体质,实际上也就增强和提高了脑的功能。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知觉,而这些感知活动都要通过脑中枢,脑中枢又指挥跑、跳、投掷、攀爬等活动。体育的这些活动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经常发生人与物体的移动,空间和时间的变动,学生需要观察和高度注意,才能够对方向、各种形状、硬度、时间和距离加深认识。体育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是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体育中蕴含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刻苦锻炼、顽强勇敢、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体育中的美育,还能培养端庄的体态,达到形体美、动作美,充分展现人体美。(2)通过竞技比赛,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竞技比赛是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争强好胜,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会越来越爱好体育,更喜欢锻炼,失败的同学会更加努力锻炼,争取下次比赛取得好名次。春季召开运动会,冬季开展越野比赛,每月组织一次小型单项比赛,如:跳绳比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等。在各种比赛活动期间,同学们都能自觉坚持锻炼,以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集体争光。(3)通过各种游戏,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游戏就是田径运动的'基本活动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及其相应的身体素质,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趣味性。灵敏素质:发展灵敏素质,主要是通过听节拍加速跑,根据教师的手势变速跑,“8”字跑接力,“叫号赛跑”“障碍赛跑”等游戏来进行。柔韧素质:柔韧性是许多运动项目必备的身体素质,学生要充分利用做准备活动的时间,进行柔韧性练习,如“甩腰”“劈叉”,双人的“翻饼”“烙饼”,三人的“套花篮”等游戏。速度素质:很多游戏项目都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如“足球游戏”“篮球游戏”等。力量素质训练:有很多游戏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如“蛙跳接力”“青蛙过河”等,这些游戏的开展,使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而是在兴致盎然中发展了四肢肌肉力量。耐久力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耐力是薄弱环节,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很好,却不能吃苦耐劳,表现在运动中便是耐力差。学生要通过游戏提高耐力,较为简便的游戏有“跳绳”“爬楼梯”等。(4)通过球类增强体育锻炼的娱乐性。球类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其活动特点是合作性强、竞争激烈、锻炼身体综合效果好,已成为娱乐性项目。(5)养成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习惯。每次运动前先要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和整理活动。
第一,向学生做调查:你每天能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你的体育锻炼是自觉的还是被强迫的,你在体育锻炼时感到快乐吗?第二,向家长做调查: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爱锻炼吗?你支持孩子锻炼吗?第三,向班主任做调查:你班学生每天课间都做些什么活动?第四,根据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测定: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育达标成绩要好。第五,收集一些资料:体困学生身高体重的资料和体困学生肺活量的资料。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表现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情感上的需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活动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艺术感。要让体困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献南,鹿志海,张传昌,张盼.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六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或者不做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意识培养。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充分意识到这点,把“传道”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教练、合作伙伴、辅导员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主体、主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最终的“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涵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和良好习惯。自主性越强,其学习意志就越强。上课是否专心,写作业能否静下心来,遇到问题时是否总依赖老师、同学、家长给自己解答,碰到困难时是否总想放弃成绩退步了是否承受不了打击等等,都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意志。作为教师,需要关注这些现象,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条件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会不会制定学习计划,有没有再上课之前后进行预习和复习,是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找老师、同学弄清楚,甚至是能否在上课之前检查一下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这一类小问题,也能显示出一个人是否养成了学习习惯。教师同样也要关注这些现象,及时地帮助学生。
(二)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怎样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呢?
1.直接指导。即直接将学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按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这种指导方法比较适合中低年级学生。如识字要抓住音形义,再如记字方法像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形声字记字法、会意记字法、猜字谜记字法等。
2.间接指导。即教师不直接讲解学法,而是在学生学习中或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迁移运用,从而形成学习能力。(本站)这种指导方法比较适合中高年级。如学习乘法口诀。
3.针对性指导。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教师一定要摸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法指导方式及要求,支持学生个性化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可千篇一律,统一要求。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主动探究。
学生有权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自学目标必须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要正确处理自学目标确立中国共产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尊重每个学生探索的自主性、独立性,包括探索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能轻易否定,不强迫“从众”,要正确处理学生探索、发现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因为学习活动是学生独立的活动,就有一定的自主性,同一学习主题,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演绎推理可能都是有效的途径。
二、兴趣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首先,教师应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方法,了解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次,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产生满足求知的动机。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使学习变成自觉、强烈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三,努力创设课堂情境。例如:幽默故事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堂课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穿插一个个小故事,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常常把一些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编成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我总是将自己置身于“导演”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扮演角色”。无形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会自然地提高。还有课后与同学们倾心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更加接近你;才会积极参与你的课堂教学;才会自主提高学习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配合你一起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七
体育锻炼地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操场时间:五点左右今天天上飘着朦朦细雨,我出去训练,训练了跑步、立定跳远、俯卧撑…….我觉得教我的谭老师教得一百个棒,他的`和蔼可亲、谆谆教诲使我感到非常的温暖,我想通过我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体育成绩突飞猛进,我一定会报答老师的.体育锻炼作文150字。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八
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一起运动起来,请尽情欣赏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冬季,请加强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着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
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缺少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
冬天,是一年的末尾,也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大好时节。
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此,我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参加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课外活动,认真做操,积极参加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
二、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长跑,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三、在节假日里,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小伙伴们一起,积极进行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各班同学每天坚持长跑锻炼,看谁跑得最快,看哪些同学是“长跑之星”。
同学们,让我们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拿出你朝气蓬勃的力量,去追逐早晨初升的太阳,去追逐我们健康的人生吧!
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3】生命在于运动。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五(2)班的z。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法国着名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
的确,运动是生命的原始方式,只有健康的生命才会精彩!
运动可以放飞心情,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运动是身体的语言,运动是生命的呐喊,运动是挑战自己的开始,运动是超越自己的极限!
如果没有五千米长跑,就不能深深地懂得坚持的意义;如果没有跳高,就不可能体会到跨越艰险所需要的勇气;如果没有投铅球,就不可能感受到力量之美,也无缘体会投掷瞬间的洒脱。
更快、更高、更强,是人类永不放弃的追求!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已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共识。
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随着电视机、电脑逐渐进入各家各户,体育运动就被我们挤到了生活的角落里。
据教育部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能素质连续下降十年,身体耐力连续下降二十年。
而高居不下的则是青少年的近视率。
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天气一凉就生病,上上楼梯就喘气,集队开会站一会儿就晕倒。
同学们,这一切难道是我们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该有的表现吗?
也许,你会说,我们每天的学习都那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其实,运动不在于多,不在于激烈,而在于持之以恒和适量。
跑步和走路是所有体育项目中最适合青少年的一种锻炼方式。
这些看似简单而且不花时间的运动,如果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我们要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
要知道,这段时间就是专门用来锻炼的,自己也无法做其它的事情。
与其马马虎虎的对待,不如积极认真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
课间十分钟,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即使不走出教室,也让自己站起来走动走动。
最好到室外活动,因为室内新鲜空气少,长时间的学习会增加脑力活动的负担,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奥运会的`诞生地,保留着这样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心灵,如果你想拥有强壮的体魄,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人生,请来参加运动吧,请大家跟我后面说: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谢谢大家!
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女:xx年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xx对全国少先队员提出要争当四好少年的殷切希望,其中第四条提出,我们要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男:生命在于运动,没有强健体魄,怎能工作学习?可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不认真做操,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很累,殊不知,这些都是错误的。
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
锻炼身体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锻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动作更加协调,反应更加敏捷;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消化能力,使心脏跳动更加有力,血液循更加通畅;锻炼可以使我们长的更加结实;锻炼,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地参与到锻炼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促进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发展个性、锻炼意志,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锻炼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发展也有很大作用,使我们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和遵守规则的行为,适于日后的社会需要,对于性格孤僻的同学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游戏,有利于同学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男:现在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
同学们,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既然参加体育锻炼有那么多好处,我们该怎样做呢?请xx同学说一说。
首先,要保证有质量的上好课间操。
在个别同学的心目中课间操是一种负担,我曾经听同学说过:干吗要上课间操啊,又浪费时间,还没有多大的活动量!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有些同学在做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的程度不够就偷工减料,就不能完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所以就要求同学们认真做好课间操。
其次,就是要上好体育课。
有少数同学对体育课抱有抵触情绪,怕锻炼、怕吃苦,上体育课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发展自己的爱好,利用课外活动以及周末的时间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例如:乒乓球、羽毛球、沙包等比较常规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运动量,又能使我们身体各部分更协调,更灵活敏捷。
尽量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我们要区别锻炼身体和嬉戏打闹是不同的,危险的活动我们不做,在锻炼时注意安全。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十九
运动不仅能让你健康,还能缓解巨大的压力,让你放松。其实运动也可以减肥。运动后,运动员会排出大量的汗水,然后汗水就是运动员体内的脂肪。
不喜欢运动的人可以把运动当成一种乐趣,或者请朋友一起运动,让运动成为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年级,150字)。
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去户外玩。街上刮着冷风,路上的行人都穿着棉衣。至于我,冷得瑟瑟发抖。突然,我看到一个孩子穿着很薄的衣服,缩在一堵墙的角落里,他的身体轻轻颤抖。
我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不回家?”她回答说:“我爸妈还没下班,我进不了家门。”。我想:天啊!在这么冷的天,她的父母没有下班。我该怎么办?我又想:我爸妈也没下班!我对她说:“我们一起搞点活动吧!”我用零花钱买了两根跳绳,每人一根。让我们跳绳比赛,一,二,三,-,所以我们跳了很长时间。我热了,不仅锻炼了,还练了跳绳。
我们的小脸颊发红,我们的头在出汗。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以后一定要多运动,这样生病少,身体健康。
(二年级,300字)。
今天早上,我们在操场上升起了国旗。升国旗后,是国旗下老师的讲话。今天轮到杨老师讲话了。他一上来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喜欢请举手!”话音刚落,小手高高举起,不少同学也举起双手表示爱意。杨老师见了,哈哈大笑,气冲冲的说:“何必多举一只手呢?想死?”说完,学生们哄堂大笑。大部分举手的同学都放下了一只手,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还握着手,说明他们特别喜欢运动。然后,杨老师说:“我们要开什么会?”学生们齐声说:“运动会!”xxx那么运动会的最高水平是什么?xxx杨老师又问。同学们赶紧回答:“奥运会!”杨老师说:“奥运会上我们国家的超人是谁?”“刘翔!”“是的,可惜在一次比赛中,他在接近终点线时被超越了……”杨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我们积极锻炼身体,为祖国争光。
最后,杨老师用歌声结束了他的演讲和谈话。
这篇演讲告诉我们,更多的锻炼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只说不练是假的。只有积极锻炼才能为祖国争光!
(一年级,450字)。
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篇二十
每个人都有曾经帮助过你,关心过你的人,也会发生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听我说。
体育课各科达标是我的软肋。所以爸爸每天晚上总是带我出去锻炼,很累。运动项目包括三次慢跑、跳台阶、压腿和跳高.一开始我以为这些项目很简单,后来发现不容易完成,就开始厌倦这些项目,开始呆在家里。有一次,父亲生气了,对我说:“这也是为了你好。我也想让你的运动达标!”我说:“可是我累了。我受不了!”“然后运动15分钟,休息5分钟.”从那时起,我和父亲成为公园的常客。沿着小路走着,我可以看到父亲牵着我的手,不时在公园里跑步。我每天都锻炼,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夸我。突然觉得父亲真的很伟大,就像一个英雄。
这件事会一直记在心里,温暖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