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注重思维的拓展,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记录生活,留住美好的回忆?大自然是一本巨大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人生智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一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中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抒发感情时运用了写景、用典等艺术手法。此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但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此词。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也很无奈,学生读不懂,就无法完成鉴赏,强行让学生进行鉴赏的话,学生也会不知所云,课堂教学势必会进入困境。我思前想后,决定用串讲的方式,一句句地引导。
这是我努力用最有限的资源最古朴的方法进行有效诗词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校是农村薄弱校,条件落后,学生基础不扎实。所以针对这样的实情我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平心而论,这节课有一些令我满意的地方。以“英雄泪”作为本课教学的支点和切入点,达到了省时有效;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以“情”字渗透整堂课,较好地把握了词人形象、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明确了抒情方法、感知了辛词词风;通过为辛弃疾画像等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通过赏读环节的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以学生体验参悟为主。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上片中作者运用的几个动词,看、拍、会、登,让学生明白,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通过一步步地引导及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够理解了这首词,我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二
1、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诵读和鉴赏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科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一、诵读领起聆听,稍作引导。
教师“无为”而始,尊重学生宝贵的原初体验,据此调整教学行为。
【活动一】。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二、鉴赏诗歌意象,解读“登临意”。老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感知,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景物烘托登临意,动作暗示登临意)。
点拨要点如下,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1、第一句要点:诗中描绘的景象及其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2、第二句要点:倒装、移情的写法。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解词入手:解释“玉簪螺髻”。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3、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北国南来;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4、第四句要点:吴钩和词人动作的意象的内涵。
1)以诗解诗细说吴钩:
——理解吴钩意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2)想象画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
雕弓挂壁无用——辛弃疾。
长剑铗,欲生苔——辛弃疾。
3)体味“看了”“拍遍”动作。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想象:看了又看。“拍遍”,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小结: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
【活动二】。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咬文嚼字、提挈词眼、联想想象、把握意象、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诵读传情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学习的初始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提升鉴赏水平。
循“法”得“意”,理解登临意的同时,懂得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1、小结上片板书。
板书一:
片段诵读。
指导和范读:进入情境,化身词人,注意技巧。
例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深沉悲凉,“江南游子”四字可以稍起,和后面处理相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释处,激切,高亢,昂扬。之后有意停顿)无人会,登临意。(低而沉着,深深吐出,不宜表现得纤弱)。
3、拓展联想。
一腔报国心,“无人会,登临意”,在此,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展开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补充、延伸、修正同伴的见解。
【活动三】。
片段赏而读,读而赏。读读想想评评。
课堂上实现多重有效对话。
借助诵读帮助鉴赏的.深入,通过鉴赏提升诵读的水平。懂得怎样读,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引导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本环节(环节二)教学目的大约分四个层次:
(一)训练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整体想象的能力。(三)提高依据词眼、章法把握词意的能力。(四)读、赏互动,同步提高。
三、品味典故,深入探究、理解词人复杂深沉的“登临意”。
(一)引导揣摩用典(作者借典故抒发登临意)。
1、点拨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2、引导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如“休说”“怕应羞见”“可惜”。
3、引导学生感受“可惜流年”之痛。
首先,老师评述“流年之痛”,渲染蓄势。然后,提问此词是辛弃疾早年还是晚年作品。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随机生成板书二:
【活动四】。
典故的一般学习:
1、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揣摩“评说典故之词语”中蕴涵的情感。
3、在上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思考用典的意图。
【活动五】。
“流年之痛”的深入探究:
1、首先,一般会误答。
2、然后,结合注解推知词人此时为35岁,正当壮年。
3、接下来,探究正当壮年的词人有流年之痛的原因:往前看蹉跎;往后看,国事不堪,壮志难酬。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让学生在失误和疑惑中,兴致盎然地探究学习,综合词句意义、写作背景、词人身世以及注释等信息,获得对“登临意”全面、深刻的理解,领悟典故学习的一般方法。
在“竟然这样”—“原来如此”的思维流程中获得探究的快乐。
四、品味结句,理解“英雄泪”是呼应“登临意”。1、点拨要点:
句子意味,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即慰藉英雄寂寞,呼应“无人会,登临意”。
2、方法提示:
从解词入手,在章法上梳理。
【活动六】。
学生解释品味“倩”“揾”“何人”“红巾翠袖”等词意。
从章法上,理解句子的收束和呼应作用。从字词入手突破难句,从章法上突破关键句。让学生掌握两种解读句子的办法。
五、总结“登临意”,总结读词方法。有感情的朗诵全词。
(一)板书三:
登临意及其表现:
(二)板书四: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画面。
词眼提挈。
知人论世。
以诗解诗。
意象解词。
揣摩典故。
诵读传情。
(三)范读全词。
细读《水龙吟》,一篇情意,凝结在“登临意”三字上。用景物烘托,用动作表现,用典故暗示,情感豪放深沉。正是“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纵然山河有恨,纵然英雄自许,可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杀敌之吴钩,倚天之长剑,只有楼头自看,挑灯细读。正是风雨满天,流年似水,谁人能惜?斯人孤独!此恨谁知!此恨谁知!
老师很想朗读《水龙吟》。
老师范读。
【活动七】。
学生小结。
学生朗诵。总结:梳理过程、方法和结果。
提升:用朗读去表现理解,用朗读去震撼心灵,实现情智和谐的鉴赏。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最高潮,词人、作品、学生、老师,灵魂相应,生命交融。
以学生为本,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把鉴赏和朗读结合起来,鉴赏帮助朗读,朗读提升鉴赏。
在文学史的高度观照作品做得不够。这是《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一首,将在教学第二首《永遇乐》时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中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抒发感情时运用了写景、用典等艺术手法。此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但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此词。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也很无奈,学生读不懂,就无法完成鉴赏,强行让学生进行鉴赏的话,学生也会不知所云,课堂教学势必会进入困境。我思前想后,决定用串讲的方式,一句句地引导。
这是我努力用最有限的资源最古朴的方法进行有效诗词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校是农村薄弱校,条件落后,学生基础不扎实。所以针对这样的实情我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平心而论,这节课有一些令我满意的地方。以“英雄泪”作为本课教学的支点和切入点,达到了省时有效;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以“情”字渗透整堂课,较好地把握了词人形象、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明确了抒情方法、感知了辛词词风;通过为辛弃疾画像等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通过赏读环节的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以学生体验参悟为主。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上片中作者运用的几个动词,看、拍、会、登,让学生明白,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通过一步步地引导及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够理解了这首词,我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四
2、柳永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长调与小令平分秋色。
1、请一位学生朗读《望海潮》,如有错误,请其他学生纠错。目的:读准字音。
2、请全体学生看文中注释默读本词。目的:理解词意。
3、老师配乐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及节奏。
4、请全体学生齐读。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明确:运用炼字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来品析词句的意境美。例如:“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轻声舒缓的读。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明确:运用炼字法,分析“绕”、“卷”用字的妙处。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音调急促提问:此句为何与柳永婉约派词风不尽相符?明确:由于年龄、际遇的不同。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析湖山、桂子、荷花的意象营造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惊叹、艳羡的读。
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展现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富庶和奢华。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明确: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意境。通过“嬉嬉”一词了解杭州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热闹、祥和,轻快地读。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陶醉满足的读。
词人柳永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致入微的`描绘出杭州的三重美:美在风景、美在生活、美在和谐,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
品读了柳永笔下杭州的三美,请学生们观看有关兰州的幻灯片,用美的眼光、智慧、优美的文笔描绘出我们脚下这片热土的美丽之处,表达对它的热爱与眷恋。然后与同学们分享写作的内容。
1、背诵默写《望海潮》;
2、搜集有关杭州美景的诗词。
板书设计:自然风物壮美清嘉。
百姓生活繁华富庶。
官民同乐政治清明。
————————————————————————。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评课内容。
两堂课都是以词作为教学内容,听课时我在想诗词教学在哪些方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诗词教学在当今时代实际上是诗心传递的过程。要讲好诗歌,必须要品味诗的味道,引导学生感受诗意,带领学生融入诗境,而其中最需要紧扣的是诗的语言去想去品。诗词教学是否还原了诗词的本色,是否变成了其他文体的教学,一堂课首先观察是否明确关注诗词的文体特征,观察学生是否走进了诗词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情感与内涵。
第一位老师音色很好,激情导入,语调铿锵,教学有板有眼,步骤清晰。这是一首登临诗,表达辛弃疾的愤慨之情、爱国之忧。领悟词人既含蓄又慷慨激昂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由何而登临,然后分上下片讲解。有层次,步骤简洁。第二位老师讲解的《望海潮》中柳永一反自己习惯的写作手法,变得豪放。柳永这个慢词高手写出了铺陈的味道。上课的老师由兰州入题,从上下片融入朗读理解内容。最有意思的是提出这首词与柳永的婉约词风不符。最后由兰州景色的写作作结。教授过程对诗词的理解颇为到位。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位置是什么?两堂课中学生没有主动体悟词作,提出自己对词作的观点、看法和理解。老师还是满足于我教你记,我教你懂。诗词教学讲究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怎样摆正学生读诗词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诗词感悟中走进作者、走进自我这一点需要注意。两位老师的掌控力太强,老师讲的很好跟教学很好不一样,一定要注重学生学得怎么样。
2、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是怎样的角色?这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所有问题都是牵着学生走,教学显得“严密”甚至让人觉得无痕,其实是用细碎的问题慢慢肢解诗词,诗词变成碎片化对某些词句的理解。两位老师对诗词的理解过于严密,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诗词的深处,还是浮在表面上。有点遗憾!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第一要求反复吟咏,第二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那么这两堂课老师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地方在哪里?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有效思考,老师不是报幕员,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其实这两堂课的展开可以从词作的词眼入手,让学生思考起来,这才是有意义的教学。要懂得基于教的教学和基于学的教学是不一样的。
3、这两堂课对诗词语言的品味极度欠缺。诗词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两堂课我几乎没有感受到有语文味的品味,没有感受到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只有“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稍有体现。其实可以抓住“云”、“绕”、“卷”字深入品味,落到语言内涵上,所有感情都是从语言中悟出来的。其实缺乏有效诗词语言的品析背后暴露出老师解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注意它的语言。《望海潮》数词运用比较突出,“十万”、“三秋”、“十里”、“千骑”就已经能展现出杭州的美丽和繁华。不要只想我该怎么教,要想我教些什么,哪个地方值得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五
一、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3、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三、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1、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和思想,让学生“知人论世”整体把握词的写作背景和动机。(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
2、通过听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味,整体感知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3、通过探讨词中典型的景色描写、典故运用所蕴涵的深层涵义及所依附的丰富情感,探索词的丰富意蕴。从而让学生透过文本去理解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让我们和辛弃疾做一番近距离的接触。大家快速地阅读一下《学案》中的“作者简介”部分:
(1)、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史书上也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不过,有的作品也流露出持酒狂放、寄情山水与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消极情绪。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结合以上材料让学生概括本词可能具有的风格特征:豪放、悲壮。结合郭沫若对联加以说明:“铜板铁琶“是说辛弃疾的词是豪迈激越的,不像二八女子执红牙拍板低吟浅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像关西大汉拿铁板铜琶弹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悲黍”源于《诗经》,即“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兴亡之感。“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来仔细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国恨”、“乡愁”(积聚在心底的那种绵延古今、纵横千里的孤独与悲愤)。先来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一下字音、停顿、语调、语气。
1、教师配乐诵读。
2、学生诵读。(语速不能快)。
3、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请学生结合预习,参照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读后思考:
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寻幽探微男生齐读分组讨论品味上片。
1.你认为上片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是哪一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感情?(幻灯片)。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词人“把吴钩看了”是何意?为何把阑干拍遍?(幻灯片)。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极度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2)“无人会,登临意”又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情与景往往相互交融,上片的景物描写中又主要蕴含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用词中词语回答)。
“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
(1)词人登临楼头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以致自己发“愁”生“恨”呢?(可让学生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
楚天、江水(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景象壮观而不失清丽,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
远山(比喻、拟人:秀丽、秀美):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外物上。山本无情,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和恨,也就可想而知了。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断鸿”写出了怎样的心境?
“落日”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生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夕阳残照楼头,失群的孤雁哀鸣天际,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3)“江南游子”指谁呢?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指自己。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内心酸楚可想而知.
3.简单小结:上片从上(天空)、下(江河)、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上片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言志抒情。
自主探究女生齐读思考讨论略析下片。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2.借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表明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还蕴含着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简单小结:反用典故,正面取意,半隐半露。连用三事,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极尽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之美;借古人言己志,意在言外,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豪而不放”;不学张翰思归,不学许汜自私,反衬自己胸有大志,“可惜流年”笔锋陡转急下,感慨年华虚度,愁苦顿生,倍感压抑,可谓“壮中见悲”。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自伤抱负不能实现,叹无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知音难觅,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简单小结: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四)总结归纳板书整合学生齐读。
手法:寓情于景细节描绘用典言志。
意境: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豪而不放”、“壮中见悲”,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顿挫。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一遍全词,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要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要读出栏杆拍遍的悲愤,要读出壮志难酬的痛苦。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课外练笔。
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
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六)课外延伸。
阅读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思考题: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中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抒发感情时运用了写景、用典等艺术手法。此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但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此词。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也很无奈,学生读不懂,就无法完成鉴赏,强行让学生进行鉴赏的话,学生也会不知所云,课堂教学势必会进入困境。我思前想后,决定用串讲的方式,一句句地引导。
这是我努力用最有限的资源最古朴的方法进行有效诗词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校是农村薄弱校,条件落后,学生基础不扎实。所以针对这样的实情我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平心而论,这节课有一些令我满意的地方。以“英雄泪”作为本课教学的支点和切入点,达到了省时有效;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以“情”字渗透整堂课,较好地把握了词人形象、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明确了抒情方法、感知了辛词词风;通过为辛弃疾画像等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通过赏读环节的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以学生体验参悟为主。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上片中作者运用的几个动词,看、拍、会、登,让学生明白,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通过一步步地引导及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够理解了这首词,我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七
课后,语文组和其他组老师给我评课,学生给我提供反馈意见。结合上课、评课和反馈情况,我就这节课简要谈谈自己的反思。
这是我努力用最有限的资源最古朴的方法进行有效诗词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校是农村薄弱校,条件落后,学生基础不扎实。所以针对这样的实情我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平心而论,这节课有一些令我满意的地方。以“英雄泪”作为本课教学的支点和切入点,达到了省时有效;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以“情”字渗透整堂课,较好地把握了词人形象、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明确了抒情方法、感知了辛词词风;通过为辛弃疾画像等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通过赏读环节的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以学生体验参悟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型课堂互动模式的特点。
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反思一: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自然地体现出随机应变的机智?
在这节课上,由于问题太难,学生比较沉闷,我显得很急躁,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适当的点评,即使点评了,评语也缺少个性和激励性。反思之后,我觉得,高效的课堂还应以教师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的智慧为前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八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抽读、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板书)。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5、全体女生朗读。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板书)。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它是辛词名作之一,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八、板书:
上片: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九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3分)。
参考答案。
1、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1分)借景抒情,借“献愁供恨”的远山抒发作者的忧愁和怨恨。(1分)。
2、借用典故,(1分)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2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十
一、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3、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三、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1、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和思想,让学生“知人论世”整体把握词的写作背景和动机。(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
2、通过听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味,整体感知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3、通过探讨词中典型的景色描写、典故运用所蕴涵的深层涵义及所依附的丰富情感,探索词的丰富意蕴。从而让学生透过文本去理解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让我们和辛弃疾做一番近距离的接触。大家快速地阅读一下《学案》中的“作者简介”部分:
(1)、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史书上也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不过,有的作品也流露出持酒狂放、寄情山水与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消极情绪。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结合以上材料让学生概括本词可能具有的风格特征:豪放、悲壮。结合郭沫若对联加以说明:“铜板铁琶“是说辛弃疾的词是豪迈激越的,不像二八女子执红牙拍板低吟浅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像关西大汉拿铁板铜琶弹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悲黍”源于《诗经》,即“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兴亡之感。“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来仔细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国恨”、“乡愁”(积聚在心底的那种绵延古今、纵横千里的孤独与悲愤)。先来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一下字音、停顿、语调、语气。
1、教师配乐诵读。
2、学生诵读。(语速不能快)。
3、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请学生结合预习,参照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读后思考:
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寻幽探微男生齐读分组讨论品味上片。
1.你认为上片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是哪一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感情?(幻灯片)。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词人“把吴钩看了”是何意?为何把阑干拍遍?(幻灯片)。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极度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2)“无人会,登临意”又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情与景往往相互交融,上片的景物描写中又主要蕴含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用词中词语回答)。
“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
(1)词人登临楼头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以致自己发“愁”生“恨”呢?(可让学生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
楚天、江水(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景象壮观而不失清丽,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
远山(比喻、拟人:秀丽、秀美):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外物上。山本无情,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和恨,也就可想而知了。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断鸿”写出了怎样的心境?
“落日”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生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夕阳残照楼头,失群的孤雁哀鸣天际,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3)“江南游子”指谁呢?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指自己。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内心酸楚可想而知.
3.简单小结:上片从上(天空)、下(江河)、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上片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言志抒情。
自主探究女生齐读思考讨论略析下片。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2.借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表明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还蕴含着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简单小结:反用典故,正面取意,半隐半露。连用三事,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极尽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之美;借古人言己志,意在言外,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豪而不放”;不学张翰思归,不学许汜自私,反衬自己胸有大志,“可惜流年”笔锋陡转急下,感慨年华虚度,愁苦顿生,倍感压抑,可谓“壮中见悲”。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自伤抱负不能实现,叹无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知音难觅,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简单小结: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四)总结归纳板书整合学生齐读。
手法:寓情于景细节描绘用典言志。
意境: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豪而不放”、“壮中见悲”,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顿挫。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一遍全词,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要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要读出栏杆拍遍的悲愤,要读出壮志难酬的痛苦。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课外练笔。
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
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六)课外延伸。
阅读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思考题: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体会情感——感受形象,
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体会——涵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清平乐·村居》学生背诵。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师:你们能说出这首词的作者吗?
生:辛弃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辛弃疾在词人中,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师:播放朗读音频。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
生: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分析题目——登高之作。
请回忆以前所学的登高之作?
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师: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南归已了,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值此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水、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2、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教师小结:辛弃疾名弃疾,……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
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
八、小结。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九、课后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评价辛弃疾的“登临意”;
3、课外阅读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
(附)板书:
上片:江水山景落日断鸿(凄清的意境)。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运用典故。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十二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这种感情的感染力极强。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作者于此是说: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十三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3、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一课时。
1、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和思想,让学生“知人论世”整体把握词的写作背景和动机。(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
2、通过听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味,整体感知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3、通过探讨词中典型的景色描写、典故运用所蕴涵的深层涵义及所依附的丰富情感,探索词的丰富意蕴。从而让学生透过文本去理解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一)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让我们和辛弃疾做一番近距离的接触。大家快速地阅读一下《学案》中的“作者简介”部分:
(1)、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史书上也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不过,有的作品也流露出持酒狂放、寄情山水与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消极情绪。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结合以上材料让学生概括本词可能具有的风格特征:豪放、悲壮。结合郭沫若对联加以说明:“铜板铁琶“是说辛弃疾的词是豪迈激越的,不像二八女子执红牙拍板低吟浅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像关西大汉拿铁板铜琶弹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悲黍”源于《诗经》,即“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兴亡之感。“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来仔细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国恨”、“乡愁”(积聚在心底的那种绵延古今、纵横千里的孤独与悲愤)。先来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一下字音、停顿、语调、语气。
1、教师配乐诵读。
2、学生诵读。(语速不能快)。
3、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请学生结合预习,参照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读后思考:
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寻幽探微男生齐读分组讨论品味上片。
1.你认为上片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是哪一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感情?(幻灯片)。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词人“把吴钩看了”是何意?为何把阑干拍遍?(幻灯片)。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极度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2)“无人会,登临意”又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情与景往往相互交融,上片的景物描写中又主要蕴含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呢?(用词中词语回答)。
“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
(1)词人登临楼头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以致自己发“愁”生“恨”呢?(可让学生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
楚天、江水(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景象壮观而不失清丽,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
远山(比喻、拟人:秀丽、秀美):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外物上。山本无情,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和恨,也就可想而知了。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断鸿”写出了怎样的心境?
“落日”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生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夕阳残照楼头,失群的孤雁哀鸣天际,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3)“江南游子”指谁呢?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指自己。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内心酸楚可想而知.
3.简单小结:上片从上(天空)、下(大江)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上片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言志抒情。
自主探究女生齐读思考讨论略析下片。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2.借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表明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还蕴含着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简单小结:反用典故,正面取意,半隐半露。连用三事,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极尽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之美;借古人言己志,意在言外,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豪而不放”;不学张翰思归,不学许汜自私,反衬自己胸有大志,“可惜流年”笔锋陡转急下,感慨年华虚度,愁苦顿生,倍感压抑,可谓“壮中见悲”。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自伤抱负不能实现,叹无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知音难觅,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简单小结: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四)总结归纳板书整合学生齐读。
手法:寓情于景细节描绘用典言志。
意境: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豪而不放”、“壮中见悲”,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顿挫。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一遍全词,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要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要读出栏杆拍遍的悲愤,要读出壮志难酬的痛苦。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课外练笔。
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
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六)课外延伸。
阅读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思考题: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篇十四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北宋两位词人柳永和苏轼的词。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词从总体上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音律和谐,美妙动听。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学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它到底妙在哪里。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风波》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板书课题及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二)、作者简介。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辛弃疾的一些作品。像“醉里挑灯看剑”“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等。那么对这些词的作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好,xx同学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辛弃疾。(学生答: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著名的南宋词人。他的词多是抒写爱国热情的,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好,请坐。xx同学讲的很好。她很简洁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辛弃疾,但把主要内容都概括到了。下面我来补充一下,请看大屏幕。
(屏幕上显示: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平。了解一个作家的主要经历对我们解读他的作品有很大帮助。我们来看。
(屏幕上显示: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从此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不久,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从此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这些同学们都不需要记在笔记上,只要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在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就是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并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的背景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中。
(三)词文赏析。
首先,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词人的感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始。。。)。
好,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很有气势。基本上把词人的那种悲愤之情给传达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这首词。首先,来看词的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接下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啊?(学生齐答:移情)对,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同学们觉得它会包含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几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大胆的讲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同学你来讲一下。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按书上的来。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馈赠和观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 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