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优质15篇)
我们会遇到一些机会和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需要系统性地整理和概括所学和所得。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网可以为个人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了解海洋颜色富于变化。
4、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精读,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海洋富于变化。(重点)。
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难点)。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海水颜色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围绕“海的颜色”说了哪些内容。
2、互动交流,明确体裁(说明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课后练习2。
作者观察海洋的地点分别在哪儿?海的颜色又有怎样的不同?作者的感受怎样?
二、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1、默读,看看你对哪里的海水有感受?抓关键词句品一品,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发现表达特点。
提供交流句式,引导有序表达。
1、渤海的颜色令人觉得温暖,亲切,随和,让人愿意接近。
2、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二)西沙群岛的海:
1、……这深深的蓝色让人肃然起敬。
2、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三)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海:
1、只是游到深处的时候,往下一看,一片漆黑,漆黑中似乎有几根乱草在水中浮动,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四)小结表达的方法,比较着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五)自己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三、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四、布置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大海的颜色是蓝的吗?
事实证明:渤海。
西沙群岛的海。
西西里岛的海实事求是。
摩纳哥的海严谨求真。
得出结论:海水是无色透明的。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二
1、尝试替换歌词,感受替换歌词演唱的乐趣。
2、巩固对几种常见色的认识。
3、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几种常见色,如:红、黄、蓝、黑等。
课件准备:《颜色歌》歌曲视频;《颜色朋友在哪里》歌曲音频及伴奏;“颜色朋友在哪里”图片。
材料准备:各种常见色的绸带人手一条。
一、播放视频让幼儿在班级中找一找颜色
——你从视频中听到了哪些颜色?
——你能在班级中找到这些颜色吗?
二、播放音频/伴奏/图片出示图谱教幼儿唱歌曲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第一遍,了解歌词内容。
2、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第二遍,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音频及伴奏,出示图片,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三、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尝试替换歌词进行演唱
1、尝试替换歌词。
2、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幼儿用替换的歌词唱一唱。
四、播放歌曲伴奏发材料玩游戏巩固对常见色的掌握
1、教师讲述玩法。
2、播放歌曲伴奏,幼儿愉快游戏。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小班幼儿对红、黄、蓝三原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对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不了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过程中,围绕预设目标,通过让幼儿扮演“小粉刷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知颜色的奇妙变化,享受玩颜色的乐趣;同时,满足了幼儿的操作愿望,激发了幼儿继续发现、探究生活中各种颜色的兴趣。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操作体验法、观察比较法。引导幼儿在扮演“小粉刷匠”的过程中,通过两次粉刷不同颜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通过自由调色使幼儿进一步发现颜色的神奇变化,达成预设目标。活动中,教师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1、红、黄、蓝三种颜料若干瓶;粉刷工具(塑料桶、刷子)13套;纸箱房子3座;罩衣13件。
2、音乐《我是一个粉刷匠》。
1、随音乐《我是一个粉刷匠》入场,激发幼儿当粉刷匠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体验发现的乐趣。(实现目标一、目标二)。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2)分发三种颜料,幼儿分组按照标记粉刷房顶。
(3)调换颜料,分别给房顶再刷上一种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黄色+蓝色,蓝色+红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碰到一起会变成一种新的颜色,并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橙色、绿色、紫色)。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颜色进行调配。(实现目标一、目标二)。
(1)请幼儿自由调色,进一步发现颜色对碰后的奇妙变化,并尝试运用语言表达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
(2)通过“粉刷墙面”,享受玩颜色的乐趣。
(3)分享劳动成果,鼓励幼儿继续去发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颜色。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四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颜色的调和,创作出优秀的创意作品,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绘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
:颜色,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颜色的融合”作为一种绘画手段和表现方法,对于他们来讲确实很奇妙。为此,我将把颜色的融合用全新有趣的方式和大家见面,让学生由接受一个有趣的方法开始,进而接受颜色融合的概念,轻松进入学习情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1、认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颜色融合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
2、情感:让学生欣赏用有趣的方法的表现美,体验游戏与美术的共通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力:让学生在游戏的感受、体验中,尝试用不同颜色表现色彩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颜色的美感,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颜色的变化,尝试表现方法。
:掌握颜色的相融与变化。
课件、吸管、滴灌等。
绘画用具,作业纸。
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问题一: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颜色?它们变成了什么?
问题二、除了这些颜色你还知道哪些相融的新颜色?
1、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颜色,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你说的颜色在哪里!课件出示:流动的颜色。
问题:那两个颜色相融会形成什么呢?你喜欢什么颜色呢?师当堂示范。
小结:三原色可以调和出来生活中的所有颜色,颜色是可以相融调和出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颜色相融吧!可以试试不同的方法,比如滴、流、吹的方法?学生画线。
分别请同学上来介绍自己的线条作品,并谈不同的方法带来的不同的体验。
欣赏:波洛克《构成第10号》、
小结:《构成第10号》这幅作品中的颜色很丰富,他是将画布放在地板上,用滴撒的方法作画。
4、有很多小朋友也早就和颜色同学交上了朋友,瞧,他们的颜色作品。课件出示:学生作品。
问题:分析小朋友的作品中注重了颜色的那些变化?
通过分析使学生感受作品中颜色的搭配和创作方法。
装饰美化生活,比如彩虹、七色花等。
童话王国的小公主请人为她设计了一些服装,可她一点也不满意,你们猜为什么?瞧!展示各种物品的平面形状。
生答:没有美丽的颜色装饰。
小公主来到这里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你们手中颜色来装饰美化这些物品。小公主说了,待会儿她要举办一个颜色艺术作品展,评选出五幅最佳设计奖?要把她最心爱的王冠送给小设计师。你们想要吗?好,听清楚老师的作业要求,才能设计出最好的作品。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表达、欣赏能力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五
幼儿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色彩鲜亮的物品总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爱不释手。心理学研究表明,3至4岁是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何引发小班幼儿认知颜色的兴趣,初步感知颜色中的小秘密?为此我选择了《颜色对对碰》这一教学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中,明确提出了“关注生活”、“倡导行动”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引导幼儿以综合的、真实的方式,在行动中学习”。为此,此次活动创设了生活气息浓厚的情境,通过实际操作各种与颜色相关的材料,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去交流,去表现、去探索发现,让幼儿在主动操作中感知颜色变化,初步获得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适宜的拓展、深化幼儿原有经验,引发其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在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对颜色认知的兴趣,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感知到周围环境中五颜六色的物品,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此次活动我首先创设了“糖果小屋”和“魔术箱”,并以引导幼儿“去糖果小屋做客”的情境来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我主要综合运用了情境创设法、游戏法、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发现法、启发联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认识、发现客观世界。为此,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来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并同时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观察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形式,我在游戏中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具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此次活动最后以”装饰长颈鹿的围巾”的游戏来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关注到周围生活中的各种颜色。整个活动有张有弛,动静交替,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紧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认知。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1、情境创设:“糖果小屋”(投放各种颜色的糖、水果、蔬菜等)。
3、课件。
1、活动重点是幼儿能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并能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活动难点是幼儿能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1、创设“糖果小屋”导入活动,利用“魔法箱”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颜色,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创设去“糖果小屋”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自由参观“糖果小屋”,并说出看到的物品的颜色。
(2)利用“魔法箱”中的彩球、彩扇“变”出的颜色,让幼儿说出生活中与其颜色相同的物品。
请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颜色与“变”出的颜色一样?
(“小朋友想一想,咱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区,进行自主观察、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操作区一:红、黄、蓝色透明玻璃纸。
操作区二:红、黄、蓝色三种稀颜色、调色盘及各种调色工具。
操作区三:红、黄、蓝三色面塑彩面。
3、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感知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会变成绿色)。
(1)教师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利用装有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水的一次性透明手套,将水混合并慢慢摇动,请幼儿观察: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
(2)引导幼儿操作透明塑料杯,初步感知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配色会发生变化。(会变成绿色)。
幼儿动手操作装有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透明塑料杯,感知蓝色和黄色配色后会变成绿色。
4、进一步探索感知任意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并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1)出示装有红色、黄色、蓝色任意两种颜色水的“一次性针管和塑料瓶”,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任意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引导幼儿按变化了的颜色,找到“糖果小屋”中相应颜色的物品,分类摆放塑料瓶。
(3)教师利用课件和红、黄、蓝三色稀颜料,演示任意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播放课件)。
5、引导幼儿通过印画和品尝各色食品,帮助幼儿巩固感知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颜色。
(1)创设故事情境《长颈鹿的长围巾》,引导幼儿用配出的颜色及红、黄、蓝色,用藕、布团、积木等在白色的围巾上装饰。
(2)请幼儿品尝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做成的拼盘,教育幼儿多吃各色食品,不挑食。
将未用完的材料投放在发现区,供幼儿继续操作。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读4个生字,写会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加强语言积累。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领会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热爱生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4、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5、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认字,鼓励学生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颜色、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课文配乐磁带、挂图。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激趣,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画。想看吗?(出示彩虹图)。
师:告诉老师,你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一幅美丽的彩虹图。
生2:我看到一道神奇的彩虹高高挂在天空。
生3:雨过天晴,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说得真好!“五颜六色”形容色彩非常多!快数数,彩虹有几种颜色?
学生观察。
师:对!是七种。其中有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1:我喜欢红色。因为红色非常鲜艳,我的红领巾也是红色的。
生2:黄色最漂亮。我的小书橱,我的床都是黄色的。国旗上的五角星也是黄色的。
……。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它的美丽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诗歌,读读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同桌互相读书,巩固生字。
3、出示8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绿、苗、梦、队、蓝、将、军、乘。
4、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蔚蓝、战士、海疆、威武、碧绿、辽阔、将来、乘风破浪。
5、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6.读书挑战赛:
(1)小组内同学间自由挑战。
(2)小组间互相挑战。
(三)自主研读,读悟结合。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2、再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同桌交流:
(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2)把自己的感受谈给对方听。
4.全班交流,学法渗透: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爱碧绿的颜色?
2)、“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是什么意思?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3)、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4)、反复朗读,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对读、自读、互读、引读……)。
5)、练习有感情地背诵本段。
6)、小结学习方法:读——思——悟——想象——背。
5、自读第二小节、谈感受:
生:早晨,小作者迎着初升的朝阳上学去,道路两旁那红红的枫叶仿佛正在向小作者快乐的招手,摸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小作者的心里该是多么高兴呀!
学生评价。
生2:小作者的心和队旗的颜色是一样的,说明了小作者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为队旗添光彩。
师:你很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会有很大的收获!
生3:课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红色代表着热情,是一种吉祥色。小作者喜欢红色,也说明了他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爱。
学生积极回答。
生:我爱火红的颜色,因为,烛光是火红的,玫瑰花是火红的,我是一名教师,我批改作业的钢笔,我的心,也是火红的。
6.自主学习,交流合作。
师:下面,咱们用刚才的方法学习最后一小节吧!
(四)激发想像,自由创作。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你再仔细读读这三小节,看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读书。
生1:我发现小作者喜欢三种颜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他的不同的理想。绿色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红色表现了对学习生活的热爱;而蓝色则是小作者对未来的向往。
师:谈得真好!
生2:我发现每一小节都是先说喜爱什么颜色,然后再由“因为――”来说出原因。
(五)读书升华,感情渗透。
师:让我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吧!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喜欢绿色的同学读一小节,喜欢红色的读二小节,喜欢蓝色的读最后一节)。
(六)课堂练习: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仿照课文再写一小节诗歌。
碧绿--热爱大自然(禾苗、小草、农村、我的梦)。
火红--自豪、骄傲(朝阳、枫叶、少先队员、我的心)。
蔚蓝--远大理想和报复(天空、大海、海军战士军装)。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4个。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仿写一段话。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一些颜色。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颜色,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爱什么颜色?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4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蔚、战、疆、威。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蔚蓝、战士、海疆、威武、碧绿、辽阔、将来、乘风破浪。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3)小组合作学习:
喜欢碧绿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碧绿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喜欢火红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火红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
喜欢蔚蓝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蔚蓝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节。
(4)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完成仿编一段。
(2)学生自由编写一段。
(3)指名读读自己的作品,并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编写作品在小作文本上。
1、色彩。
碧绿色-----禾苗、小草、农村、我的梦。
我爱火红色-----朝阳、枫叶、少先队员、我的心。
蔚蓝色-----天空、大海、海军战士军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碧、蔚、辽、将、战、乘、威、武”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出示4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蔚、战、疆、威。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碧、蔚、辽、将、战、乘、威、武。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1、色彩。
五、教学后记: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八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基础知识。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让学生在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让学生了解让色彩相融的主要方法,并运用。
根据吹画的效果展开想象,巧妙地添画。
今天这节课由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的40分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请看!(播放视频——色彩的流动)他们在干什么?颜色流呀流,最后变成了什么?原来流动的颜色也能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动的`颜色中,感受色彩的神奇吧!
引入课题并板书:流动的颜色
1、游戏。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接受颜色知识。 总结: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2、创作流动的画
教师把红黄蓝橙绿紫分别滴到纸的不同位置,然后和2位同学一起轻轻地晃动纸,使它们流淌成一幅奇特的画。
提问:
(1)你发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这幅画?滴、流(板书)(2)除了这2种的方法,你还知道其他的方法吗?吹(板书)
3、师生共同示范吹画。
实物投影展示,教师在一位同学的演示下讲解吹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4、全体学生吹画,教师进行简评。
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播放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视频——梵高的作品《星夜》,让学生感受它的魅力,并伸出自己的小手来体验,从中寻找新的创作方法:点,抹。
6、欣赏波洛克大师和小伙伴的作品。
你喜欢哪幅?为什么?刚刚欣赏到的这些画和我们吹的画又有什么区别?引出添加法,通过添加,可以使画面更丰富、有趣。
7、利用添加法完善画。
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画面,老师也想把我的这幅画装饰得更完善,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那你们看刚才的这幅吹画作品可以想象、添画什么?如果想不出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
8、创作提示
(1)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2)画面要饱满、丰富。(3)小组合作或自己创作。
其实流动的颜色无处不在,它装饰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瞧!服装、汽车、灯饰、挂盘、电脑、碗盘等等,到处都有颜色的身影。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颜色,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尝试,我们就是艺术大师!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小班幼儿对红、黄、蓝三原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对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不了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过程中,围绕预设目标,通过让幼儿扮演“小粉刷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知颜色的奇妙变化,享受玩颜色的乐趣;同时,满足了幼儿的操作愿望,激发了幼儿继续发现、探究生活中各种颜色的兴趣。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操作体验法、观察比较法。引导幼儿在扮演“小粉刷匠”的过程中,通过两次粉刷不同颜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通过自由调色使幼儿进一步发现颜色的神奇变化,达成预设目标。活动中,教师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1.红、黄、蓝三种颜料若干瓶;粉刷工具(塑料桶、刷子)13套;纸箱房子3座;罩衣13件。
2.音乐《我是一个粉刷匠》。
1、随音乐《我是一个粉刷匠》入场,激发幼儿当粉刷匠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体验发现的乐趣。(实现目标一、目标二)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2)分发三种颜料,幼儿分组按照标记粉刷房顶。
(3)调换颜料,分别给房顶再刷上一种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黄色+蓝色,蓝色+红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碰到一起会变成一种新的颜色,并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橙色、绿色、紫色)。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颜色进行调配。(实现目标一、目标二)
(1)请幼儿自由调色,进一步发现颜色对碰后的奇妙变化,并尝试运用语言表达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
(2)通过“粉刷墙面”,享受玩颜色的乐趣。
(3)分享劳动成果,鼓励幼儿继续去发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颜色。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
设计思路:
《美丽的颜色》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八课,是《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属人物传记。课题“美丽的颜色”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居里夫妇提炼出的镭具有颜色美丽,自动发光的外在特点;二是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献身科学的美丽人格。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人物形象鲜明,所在单元写作设计为人物传记。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法。
2.朗读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知道这是谁吗?(课件出示居里夫人拿着镭的照片。)。
生回答后,师引导: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而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位美女——居里夫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教学新课。
(一)走进文本,初步感知“美丽”。
1.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速读全文,标注自然段。(教师提示学生统一标注课文18自然段后单独成段的省略号为“19”自然段)。
明确: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来把文章这几个段落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17——22自然段。
自由朗读。
教师指名男女生各一,分角色读。
引导归纳:在这对话中,人物情感对“美丽的颜色”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读出题目“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
它:颜色美丽,自动发光。(板示)。
(二)品析词句,体悟深层“美丽”。
指名学生回答,可多叫几人,反复引导。
明确:居里夫妇探究提炼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1.师:请问,“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圈画并批注。
(学生可同桌、前后合作交流圈点勾画。)。
2.指名学生朗读赏析,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
(艰苦)。
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条件简陋。
工作过程辛苦劳累。
工作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微妙的快乐)。
献身科学的热情,迎难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爱。(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3.师:由此可见,“美丽的颜色”除了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成果——镭的颜色,更是指。(引导学生归纳:居里夫妇的美好人格。)。
师:而这,正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板示:美丽的人格)。
三、拓展对比,品析写法。
学生讨论探究后,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不能,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如经其事”的感觉。另一个,也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让我们从这篇传记中既读到了居里夫人,也感受到了作为小女儿的作者对父母浓浓的爱惜与敬仰之情,使传记的情感色彩变得更加浓厚起来。(可结合课本45页“阅读提示”品析。)。
四、再次朗读,升华总结。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居里夫妇的幸福快乐。(看哪……看哪!到完。)。
师:我们永远记得镭的美丽颜色,可是我们记住的只有镭荧蓝发光的美丽吗?
明确:还有居里夫人熠熠生辉的一生追求及美好人格。
师:是的,这光辉的美好人格是世间最美的色彩。其实,拥有着美丽颜色的镭一直侵蚀着居里夫人的肌体,她曾经的美丽健康在献身科学的道路上悄悄隐退,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白血病而亡。大家来看看这样的她还美丽吗?(出示居里夫人年老时的照片)。
明确:美!因为人格的美丽是永恒的!
五、作业布置。
1.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亲人、同学、老师等,写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要求:可借鉴本文引用传记人物原话的写法。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六、板书设计。
随文设计(略)。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二
1、落实重点字词形音义。
2、理解文章引用居里夫人自己话的作用。
3、理解居里夫人科学探索的艰辛及其坚守与乐观。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引用居里夫人自己话的作用。
2、理解居里夫人科学探索的艰辛及其坚守与乐观。
一、导入居里夫人的图片。
自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完成后齐读两遍)。
炽热沥青铀矿窒息猝至吹嘘踱步镭钋。
三、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1、课文题目是《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找出来。
第一次:17~18自然段;
第二次:20自然段;
第三次:21自然段;
自展请学生齐读这一部分(17~25)。
请学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对话,体会情感(期待)。
请学生读第二处,体会情感(确信)。
一起读第三处,提示重读的词语,读出感叹号的语气(惊喜)。
2、小结: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的情感,经历了几个阶段?
(生:三个,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意外的惊喜),经历这三个阶段,居里夫人的“宝宝”镭终于诞生了,它有着美丽的颜色。
四、品味语言,感受美丽人格。
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前部分写了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概括。
生:居里夫人探索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过程。(此处,要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以引导,提醒他们注意第一自然段,需要让孩子知道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还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
(一)体会艰苦。
1、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例如:
(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修饰语、关联词)。
(2)“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单句成段,强调)。
(3)“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数字、反问)。
(4)“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二)体会快乐。
1、但这样艰苦的日子,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样的?
(生:美好而且快乐的。)。
(师:板书乐,你从哪里看出了美好和快乐?)。
如,感谢这种意料的发现,……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你能理解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快乐是“微妙”的了吗?)。
自评。
五、体会美丽的叙事节奏。
1、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的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生:不能,真实性,母亲的话更真实,也和作者的话相互印证。13、14段。)。
2、“玛丽写到的话”文章的后半部分又不见了,为什么?(生:把19自然段的他们改成我们:缺少对话细节,没有生动性。)。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活动激趣,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画。想看吗?(出示彩虹图)。
师:告诉老师,你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一幅美丽的彩虹图。
生2:我看到一道神奇的彩虹高高挂在天空。
生3:雨过天晴,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说得真好!“五颜六色”形容色彩非常多!快数数,彩虹有几种颜色?
学生观察。
师:对!是七种。其中有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1:我喜欢红色。因为红色非常鲜艳,我的红领巾也是红色的。
生2:黄色最漂亮。我的小书橱,我的床都是黄色的。国旗上的五角星也是黄色的。
……。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它的美丽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诗歌,读读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同桌互相读书,巩固生字。
3.读书挑战赛:
(1)小组内同学间自由挑战。
(2)小组间互相挑战。
(三)自主研读,读悟结合。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2.同桌交流:
(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2)把自己的感受谈给对方听。
3.全班交流,学法渗透:
生1:(读第二小节)早晨,小作者迎着初升的朝阳上学去,道路两旁那红红的枫叶仿佛正在向小作者快乐的招手,摸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小作者的心里该是多么高兴呀!
师:谈得好!在小作者的眼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美好!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生深情地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像)。
学生评价。
生2:小作者的心和队旗的颜色是一样的,说明了小作者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为队旗添光彩。
师:你很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会有很大的收获!
生3:课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红色代表着热情,是一种吉祥色。小作者喜欢红色,也说明了他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爱。
学生积极回答。
生:我爱火红的颜色,因为,烛光是火红的,玫瑰花是火红的,我是一名教师,我批改作业的钢笔,我的心,也是火红的。
4.自主学习,交流合作。
师:下面,咱们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节吧!
(用上面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的其他小节,可以教师指导学习,也可以小组内自学,然后交流)。
[评析:教会学法,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四)激发想像,自由创作。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你再仔细读读这三小节,看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读书。
生1:我发现小作者喜欢三种颜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他的不同的理想。绿色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红色表现了对学习生活的热爱;而蓝色则是小作者对未来的向往。
师:谈得真好!
生2:我发现每一小节都是先说喜爱什么颜色,然后再由“因为――”来说出原因。
师:对!你是个细心的同学。据我所知,有的同学不止喜欢这三种颜色,你还喜欢什么颜色,请模仿诗歌的一小节,说给大家听。
生1:我爱洁白的颜色,因为――雪花是洁白的,云朵是白色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用的粉笔是洁白的,连我的衬衣,也是洁白的。
生2:我爱透明的颜色,因为――玻璃是透明的,空气是透明的,我是一名科学家,将来我发明的汽车,也是透明的。
……。
(五)读书升华,感情渗透。
师:让我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吧!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喜欢绿色的同学读一小节,喜欢红色的读二小节,喜欢蓝色的读最后一节)。
(六)色彩超市。
(投影出示多种颜色的画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仿照课文再写一小节诗歌。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四
1、学习文学传记的写法,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课文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的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伟大而美丽,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我们就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感受她那伟大的灵魂。
二、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xx),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给予她巨大的影响。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三、检查预习。
生字和新词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微妙燥热沥青骤雨窒息吹嘘荧光筋疲力尽和颜悦色。
四、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读出声音。朗读时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居里夫人是在什么条件下提炼镭的?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第二部分为第2-14自然段,写玛丽·居里在上木屋里提炼镭那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第三部分为15-25自然段,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
(二)请学生看书上插图。居里夫妇。
五、精读课文。
(一)请第一、二组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领起全文,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请第三组同学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第四组同学读第5、6、7自然段;第五组同学读第9、10、11自然段;第六组同学读第12、13、14自然段。
1、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从这里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简陋,工作环境不好,但是居里夫人还是坚持工作。
3、“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拟人法。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非常艰难。使语言生动、活泼。
4、“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工作环境差,超出人的身体极限。表现出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请同学们再次看书上的插图。
品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这句话。
”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衬托出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四)文章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体会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找2个同学在全班交流。
文章对残破的棚屋的描写: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角度进行细致的描写,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感觉、神态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性格。
六、总结。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读者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学过本课以后,同这们要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篇十五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5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并能够加以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
6、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收集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课件。
一、颜色激趣,感受爱的气息。
1、师出示各种颜色的物体,你们知道这都是什么颜色吗?看到这些颜色,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2、出示一段小短文:“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你把沙滩粉刷得金黄金黄,就像是一条用黄金铺设的黄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蓝碧蓝,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洁白,就像一条轻柔飘曳的纱巾……你瞧,海滩上的小朋友,原先他们那样的白,可你把他们粉刷得像两块黝黑黝黑的岩石。”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也有颜色,不过白老师不知道爱到底是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吗?你们觉得爱是什么颜色呢?学习了《爱什么颜色》,也许我们就知道了。(揭题)。
二、初读课文,走近爱的心灵。
1、自主读文,重温预习。重点指导词语:碧绿、火红、蔚蓝、辽阔、无边、乘风破浪、海疆、威武。
2、再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思考:你为什么喜欢?你读懂了什么?哪儿没有读懂?
三、品读课文,沉浸爱的氛围。
1、根据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其中一小节进行学习。(以第一小节为例)。
2、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爱碧绿的颜色?
3、“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是什么意思?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5、反复朗读,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对读、自读、互读、引读……)。
6、练习有感情地背诵本段。
7、小结学习方法:读——思——悟——想象——背。
8、按照学习方法学习其余两小节,体会作者感情和诗歌要表达的意境。并背诵这两个小节。
9、指导背诵整首儿歌。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的情感。
1、创编儿歌:你爱什么颜色?请你依照诗歌再编一段。(让学生充分想像,充分“说”,选择有意义的、鲜活的事物去描绘。)。
2、用自己喜爱的颜色画一幅画,并向小伙伴介绍这幅画。(为习作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