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教学设计(实用18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怎样学习和掌握词语是我们提高语文素养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总结写作提供帮助。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一
1.知识与技能: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拼摆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教学中渗透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能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p44~46)。
(2)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一)创设情境。
谈话:大家想到迪士尼乐园玩吗?……。
今天,“开心游乐场”里真是热闹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学生汇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写出算式。听汇报,评价。
(二)拼摆图形。
1、小组讨论,合作拼图。
同桌讨论,你们想摆些什么?(学生汇报)。
2、汇报结果。
请你来说说你们摆了什么图形,这样的图形你们摆了几个,并把计算的算式写在纸上。
3、听汇报,从不同角度发掘汇报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同数相加的算式写在黑板。
上。
4、谁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个算式变得简短一些?
5、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出乘法。(板书:乘法)。
(三)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乘法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1)你们看到这个乘法算式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2)那么,这个符号我们知道它叫“乘号”,那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2、教学读法、写法:
3、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那刚才的这些加法算式,你能把它改成乘法吗?
4、引导学生比较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
(四)体验成功。
(1)下面,我们再到游乐场的别处去看看。
(巩固练习:p46“做一做”)。
在游乐场的另一角,有几位小朋友正在高兴地荡秋千,请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把你看到的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表示吗?
(2)看书质疑:
(五)回忆总结。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三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二上第1-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页的“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认识乘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乘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以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使学生能初步根据乘法的含义观察简单生活现象,并体会到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把整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10根小棒、8个圆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出示加数相同的算式:
你能说说他们特殊在哪儿吗?(加数相同)。
二、在情境中学习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看这些小物在动物乐园里玩得可开心了!看它们多快乐啊!
1、出示第1页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可能会说:有一些小兔子,还有一些小鸡,他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快乐。
生也右能会说:小兔子都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都是3只3只在一起的。
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兔有多少只?(2)鸡有多少只?
2、列出算式,说明依据。
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兔的只数:2+2+2=6(只)。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2+2+2。
生:因为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
师:几个2相加得6?还可以怎么说?
生:3个2相加得6。
鸡的只数:3+3+3+3=12(只)。
师: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得12?
生:4个3相加得12。
3、完成“试一试”(1)、(2)题。
生:一共有8只。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可能会出现:
生:数的。
生:看出来的。
生:2+2+2+2=8。
师:能说说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吗?
生:4个2相加得8。
师讲述: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除了用加法来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算:乘法。
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号、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
指名读一读,齐读,再指名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试一试。
完成第2页面“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最后比一比哪种方法简便。【设计说明:通过比较发现乘法的优势:简便。】。
4、练习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这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乘法算式怎么写?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方法同上。
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按要求摆圆片,再根据每次摆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4、再完成“想想做做”第4、5小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
补充习题上相关内容。
“2+2+2”3个2相加。
“3+3+3+3”4个3相加。
2+2+2+2=84个2相加得8。
4×2=8或2×4=8。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名称;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的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在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个几相加。
1、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你是怎么数的?
这是数的,你能用算式算出来一共有多少只吗?
那么小鸡一共有几只?
你是怎么数的?
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2、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2+2+2=6”
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2相加?
3个2相加得几?
全班齐说:相同加数是2,3个2相加得6。
(2)“3+3+3+3+3=12”
这道算式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3相加?
4个3相加得几?
谁能完整地说?
3、“6+6+6=18 4+4+4+4=16”
和你的同桌选择一题完整地说说“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相加得几”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片图。
看!美丽的花儿也争先开放了,装扮着春天,横着看,第一行有几多花?
第二行呢?第三行呢?
除了横着看,还可以怎么看?
竖着看是几朵几朵多排的?
要求一共开多少朵花,可以怎样写加法算式?(3+3+3+3+3+3=15)。
这是几个3相加?
还可以写出别的加法算式吗?(5+5+5=15)。
这是几个5相加?
(2)生填书p68 试一试。
(3)小结比较:
1、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这样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让我们到小动物的电脑教室去找一找(出示电脑图)。
每张桌子有几台电脑?
有几张桌子?
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么加法算式?
几个几相加?
如果我们班上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要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样写加法算式?(师生齐说2+2+2+2······)。
太麻烦了!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
象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
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者2×4=8。
这个算式里有一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猜猜这是什么符号?
乘法象什么?
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边说边写:先向左斜,再向右斜)。
乘号两边叫“乘数”。得数叫做“积”。
追问:2是什么?4是什么?
8呢?“×”呢?
算式读作“2乘4等于8”。(多人读)。
4、填写书p70 3。
独立做,指名板演。
5、出示口算黑板。
指明多人说乘法算式。
6、教学“试一试”
出示跳绳图。
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每组都有几个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是什么?(齐读算式)。
是几个5相加?
会写乘法算式吗?(齐读算式)。
刚才我们读了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简便?
你们愿意和乘法做朋友吗?
四、巩固延伸,拓展练习。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2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几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2、 出示草莓图。
左边有几个草莓?
右边的草莓被挡住了,想想如果可以用乘法来算它的总数,右边应该是几个草莓呢?
乘法算式怎么写?
说的真好,老师送你一个草莓。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草莓还能用乘法算吗?
为什么呢?
你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可以用乘法算呢?
3、 诗句中的数学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总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再和老师交流交流。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0页。
教学目标:
1.在感知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初步应用乘法概念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图片等。
教学预案:
一、引入新课。
二、感知“几个几”
1.观察感知。
2.操作感知。
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
每堆摆4个圆片,摆2堆。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
3.对比感知。
1.乘法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师:(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2+2+2+2=8)。
讲述: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2.指导学生用乘法表示课始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
3.感知乘法的简便。
出示8个2,43个2,让学生列式,比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四、练习应用。
1.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沟通联系。联系刚才的摆一摆、试一试、主题图以及复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1题。
4.解决问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出示图片)。
五、课堂总结(略)。
六、板书设计:
4个4相加。
乘数乘数积。
3个5相加。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个2相加。
加法算式:2+2+2+2+2=10。
乘法算式:2×5=10或5×2=10。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七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情境图。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3.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
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
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学生列算式)。
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
4.揭示课题。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第2页例1的植树情境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
(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示。
板书:
8×4读作:8乘4。
4×8读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
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观察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盆花?)。
发现:每次摆3盆,摆了6次,所以是6个3。
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
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
(2)认识因数。
板书:在乘法里,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
观察上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看算式读一读,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注意通过卡片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活动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先说算式,另一人根据所述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活动。
3.课堂活动第3题。
前面我们遇到了:100个3连加的问题,现在你会解决了吗?怎样写比较简便?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八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理解乘法的意义。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
1.尝试创造。
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有序展示。
预设方法一:3+3+3+......3。
预设方法二:20个3相加。
预设方法三:20×3。
四、抽象中解决问题。
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
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
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
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
五、沟通中整体建构。
1.看图写出算式。
2.看图提出问题。
3.看式想象图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
六、总结中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书设计:
乘法。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九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
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
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
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
三、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
(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2)用“几个几相加”表述。
启发提问:你能用几个几相加得几这样的说法来说一说每个算式吗?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
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
六、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
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
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复制起点。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出示了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意义作好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第二道例题在充分感知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乘法算4个2相加可以列式4×2,也可以列式2×4。在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的同时,教材结合前一个算式着重介绍乘号,后一个算式着重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至于乘法的意义,是这道例题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求列加法算式又要求列乘法算式,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是看图列式,第二题是先按要求摆学具再列式,通过这两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第3、4题巩固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3)教师小结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2)认识乘法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馈核对。提问:计算4个5相加的和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列乘法算式时是怎么想的?得数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小结:看来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4)观察比较。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总结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六、巩固练习。
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强调读法和写法的统一。(多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能全面地检查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体会、理解程度和乘法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每题反馈时有针对性的提问则能更深入地暴露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一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逐步对乘法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境和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出每道题是几个几相加,并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列式。
课件。
(一)情境导入。
生:有玩小飞机的`,有玩小火车的,还有玩过山车的……。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体会加法含义。
师:从小朋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咱们先来看看小飞机里有多少人?
出示:
师:怎么算出来的?谁来列算式?
生:3+3+3+3+3=15。
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式呢?
生:6+6+6+6=24。
师:我们最后来看看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来列式呢?
生:2+2+2+2+2+2+2=14。
2、认识“相同加数”和“几个几”。
出示: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师:请你观察上面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称这些加数为“相同加数”。这些算式就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说说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是在求几个几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6+6+6+6=244个6相加。
2+2+2+2+2+2+2=147个2相加。
3、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刚才写了这么多个2,算式很长,写起来比较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们今天学习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乘法。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师:2+2+2+2+2+2+2=14表示7个2相加等于14,也可以写成:
2×7=14或7×2=14。
师:这是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叫乘号,读作:乘。
这两个乘法算式读作: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
小结: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列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乘。
出示:3+3+3+3+3=15。
6+6+6+6=24。
师:请把这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三)拓展延伸。
1、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认识了“乘号”,咱们就来看看“乘号的由来”。
2、完成教材做一做1、2。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小棒摆成的小伞图,三角形图,星星图,花边图,小屋和树的图片
一、激趣引入
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国庆节放假期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师: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游乐园逛一逛。
1、老师想请你们帮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略
4、师小结:用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太麻烦了。算式太长了,胳膊都写酸了。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定义。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这边几道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一个一个算式的说如:3+3=6种加数都是3„„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
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算式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也是认识乘法的必要过程。
2、教师说加法算式,学生写,有意识地说一个长一点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出学习乘法的需要。如:100个3相加,归纳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
3、学生自己写算式,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并介绍乘法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写算式,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相同加数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为后面改写算式创造素材,重要的是引出学习乘法的意义。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4、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初步体验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三、揭示课题,体验生活。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乘法,(板书课题:认识乘法)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我们的双手就有2个5可以有2×5=10或5×2=10来计算。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举那些这样的例子吗?生交流。
四、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1、教师提出摆花片的要求,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交流摆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写算式的情况,使下面的交流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方法。对直接写出来乘法算式的同学给予激励性、导向性评价,并让学生读一读写出的乘法算式。
4、乘法的简单应用,考查学生能否会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出示:同学们看小花猫也来为我们喝彩,谁会算一算来了多少只小花猫。
5、拓展练习,呈现算式并讨论。
师:3+3+3+3+2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五、反思回顾,
总结。
收获。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快乐重要,但学习知识更重要。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学会了知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四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认识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来源和含义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材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主题图是草地上小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或不同的数相加,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接触较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教师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2+2+2=6(只)]。
师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想让你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绵宝宝)。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海绵宝宝?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 3个5相加。
3+3+3+3+3=15, 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题纸上)。
师:同学们,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太麻烦)。
师: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算式太长的问题,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反思乘法的意义。
三、课堂训练与达标检测。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5个)。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集体交流订正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题:你会将下面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1)12+12+12+6=( )×( )。
(2)6+6+6+3=( )×( )。
(3)10+10+5+5+10=( )×( )。
四、课堂小结。
兔的只数:2+2+2=6(只) 鸡的只数:3+3+3+3=12(只)。
3个2相加得6 4个3相加得12。
2+2+2+2=8(4个2相加) 4+4+4=12(3个4相加)。
5+5+5=15(3个5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电脑的台数:2+2+2+2=8(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2=8或 2 × 4 = 8。
乘数 乘数 积。
教学反思:学生一年级学过连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而几个相同数连加是认识乘法的生长点。因而在教学中,从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通过一系列题目的训练,为学生认识乘法做好知识铺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引导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乘法计算的优越性。最后借助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动嘴说,动脑想,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动手摆、说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面不够,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五
:二上第1—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页的“想想做做”。
认识乘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乘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以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使学生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使学生能初步根据乘法的含义观察简单生活现象,并体会到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把整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课件、学生每人10根小棒、8个圆片。
出示加数相同的算式:
你能说说他们特殊在哪儿吗?(加数相同)。
二、在情境中学习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看这些小物在动物乐园里玩得可开心了!看它们多快乐啊!
师:从这幅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可能会说:有一些小兔子,还有一些小鸡,他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快乐。
生也右能会说:小兔子都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都是3只3只在一起的。
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兔有多少只?(2)鸡有多少只?
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兔的只数:2+2+2=6(只)。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2+2+2。
生:因为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
师:几个2相加得6?还可以怎么说?
生:3个2相加得6。
鸡的只数:3+3+3+3=12(只)。
师: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得12?
生:4个3相加得12。
生:一共有8只。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可能会出现:
生:数的。
生:看出来的。
生:2+2+2+2=8。
师:能说说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吗?
生:4个2相加得8。
师讲述: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除了用加法来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算:乘法。
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号、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
指名读一读,齐读,再指名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完成第2页面“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最后比一比哪种方法简便。【设计说明:通过比较发现乘法的优势:简便。】。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这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乘法算式怎么写?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方法同上。
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按要求摆圆片,再根据每次摆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4、再完成“想想做做”第4、5小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补充习题上相关内容。
“2+2+2”3个2相加。
“3+3+3+3”4个3相加。
2+2+2+2=84个2相加得8。
4×2=8或2×4=8。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六
(一)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
1、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定义。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这边几道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一个一个算式的说如:3+3=6种加数都是3??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
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算式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也是认识乘法的必要过程。
2、教师说加法算式,学生写,有意识地说一个长一点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出学习乘法的需要。如:100个3相加,归纳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
3、学生自己写算式,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并介绍乘法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写算式,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相同加数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为后面改写算式创造素材,重要的是引出学习乘法的意义。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4、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初步体验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乘法,(板书课题:认识乘法)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我们的双手就有2个5可以有2×5=10或5×2=10来计算。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举那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1、教师提出摆花片的要求,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交流摆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写算式的情况,使下面的交流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方法。对直接写出来乘法算式的同学给予激励性、导向性评价,并让学生读一读写出的乘法算式。
4、乘法的简单应用,考查学生能否会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出示:同学们看小花猫也来为我们喝彩,谁会算一算来了多少只小花猫。
5、拓展练习,呈现算式并讨论。
师:3+3+3+3+2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快乐重要,但学习知识更重要。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学会了知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七
1、暖暖的阳光洒满青青的草原,许多小动物正在草原上快乐的玩耍。想不想去看看?要看到有哪些小动物可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有信心吗?看,问题来了。
2、大门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请你找找算式中加数特别的有哪些?
“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师:瞧!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你能找出这样的算式子吗?
师:在上学里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乘号)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猜一猜在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读作(生集体读一遍)
师:加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和)减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差)那今天的乘法算出来的得数叫?(积)
师:几个2相加,我们以前用加法,现在可以用乘法。(生再读2×4 4×2)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老师的手也写软了)师:你们感觉求100个3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生2:太麻烦了。
生1:用加法太麻烦生2:乘法简单写的快。
师:几个几,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但用乘法比较简单。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强调: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中间要停顿一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练习1、2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师:小猴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来了,你觉得是几个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生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5个花片,5+5+5=15,是3个5。生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3个花片,3+3+3+3+3=15,是5个3。师:同样多的猴子,观察角度不一样,算式就不一样。
1.沟通联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齐答:乘法)乘法是怎么来的?师:是加法变出来的,什么样的加法可以变成乘法?复习引入的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的意义。2.联系生活。
师:学习乘法以后,每个小朋友都会多一双眼睛-------乘法眼睛,先把眼睛闭上,用一双乘法眼睛,然后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乘法现象?师:太棒了,你眼已经具备乘法的眼睛了。
3.下课后,小朋友们又多了一双乘法的眼睛,你可以告诉老师,还有你的爸爸妈妈,你现在自己知道乘法了。好,整理好自己的文具,下课。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十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出示了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意义作好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第二道例题在充分感知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乘法算4个2相加可以列式4×2,也可以列式2×4。在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的同时,教材结合前一个算式着重介绍乘号,后一个算式着重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至于乘法的意义,是这道例题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求列加法算式又要求列乘法算式,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是看图列式,第二题是先按要求摆学具再列式,通过这两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第3、4题巩固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一、引入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 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三、认识乘法。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2)认识乘法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馈核对。提问:计算4个5相加的和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列乘法算式时是怎么想的?得数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小结:看来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4)观察比较。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总结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六、巩固练习。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 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强调读法和写法的统一。(多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能全面地检查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体会、理解程度和乘法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每题反馈时有针对性的提问则能更深入地暴露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