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门气象站范文(21篇)
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沟通交流技巧。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以下是一些个人成长总结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一
气象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各个机器的作用及特点,比如:体温变暖器的作用是测地面温度的,降水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雨水的,风杯是测量风度的。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雷达可以说出位置,还会看天气预报了:今天晚上阴转小雨,明天白天中雨,高山气温7度,低温1度,不适宜晨练,感冒指数3级,易发感冒,注意预防,22日小雨转多云,23日多云。我们每个人都记了很多笔记,老师说记这些对我们以后学习有帮助。
参观结束了,对我来说收获不少,至今回味无穷也令我们受益匪浅,也不由得对气象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敬佩,正是你们默默的付出才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啊!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二
春天来了,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驻马店气象站进行参观。
在气象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两个地方:
第一个参观的地方是:气象观测仪器。分别是对空气的测试,对雪的测试以及对风的测试等。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些仪器现在科学先进了,都是电脑控制的。听到这里我心里在想,原来天气预告就是在气象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知道的呀。
另外一个是气象对小麦的影响。我们在武专家的带领下,来到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小麦苗情数字远程监测试验田。武专家告诉我们小麦在温度22度到27度最适合生长,而且又拔出小麦让我们细细观察小麦的根,讲解的很透彻,他说小麦一生也不容易,要经过很多磨难,让我们小朋友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听到这里,我感觉很惭愧,平时家长经常说我没听进心里,现在想想小麦的生长不易和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以后要爱惜粮食。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三
星期天是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参加了池州小记者团组织的探气象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九点半,我愉快地带上小记者装备,来到青阳国家气象站。首先,我们来到一间会议室,一位气象站的叔叔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本本子和一支笔,然后开始耐心地讲解基本的气象知识。这些知识平时我们在课堂里是学不到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手也没有闲着,个个都在奋笔疾书。
了解完气象知识,我们随着带队老师来到了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在这里我知道了如果没有气象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和提前预报,人们遭到的损失和伤害会特别大。
后面我们还了解到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还认识了百叶箱、风塔、雨量计……。
小小的气象竟包含了这么多丰富的知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气象的知识,还明白了气象工作人员是多么的不容易。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四
河南省新乡市外国语学校四六班郭健宁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月20日这天,新乡市气象站对市民开放。难得有如此机会,我们一家人早就商量着星期日去气象站参观。
我们坐车去气象站。因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问了两三个人才到了气象站。我一下车,直奔风向标。那里已经围了五、六个小学生了,个个满脸好奇,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还在争辩着什么。风向标以前在电视里我倒是见过,不过见实物这还是第一次。你看这家伙,象个标竿,其貌不扬的,可谁知它竟会准确测出风向风级。过了一会儿,气象站里一个头发黑里有白的伯伯,带我们进入观测站进行参观。
我们先来到一个百叶箱旁边,伯伯打开百叶箱,里面有四个测量管。虽说看起来和温度计差不多,可实际差远了。这些管子是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
我们来到第二个百叶箱旁,这里放的是自动测量仪,而且能画线,能画出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曲线。
第三个百叶箱,我们一看,是一个像一根短棍似的东西。伯伯一讲,我才明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气监控装置。它把每一分钟的数据及时传进室内的电脑,由电脑加以统计,结合人脑分析,就能准确地给出天气情况。
其他还有测降水量的、测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温度的,还有测雾凇、测蒸发量的仪器,等等。伯伯说,准确预报这些天气情况,能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许多方便。
这次参观,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呀!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五
美丽的恩施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在任何地方都能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香味。没错,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富硒茶所散发出来的,里面夹杂着诱人的真情。
恩施富产硒矿,故名“中国硒都”。在这片土地上,茶的出现使恩施更加富饶,更加锦上添花,因为恩施硒矿丰富,所以恩施的茶被称为“富硒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缺硒引起的,硒具有抵抗疾病的作用。恩施人多饮富硒茶,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很多人都身体硬朗,整体上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象。
我与茶不知怎么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是因为知识的增多,被富硒茶的魅力所吸引。我对别的地方出产的茶不怎么感兴趣,每次点名就要自己家乡生产的富硒茶,因为它让我感到无比亲切。
富硒茶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陪我度过了许多春秋,每次拿到它,我都把它放在手中欣赏,看看它迷人的色泽,闻闻它沁人心脾的香味,一下子就变得愉悦起来。放几片在杯中,加入开水,它们在水中慢慢舒展肢体,一点点散发出精华,把水也渲染了。茶水颜色不浓,但香味无穷,尝一口,醇醇的味道就在口中旋转,慢慢咽下,余味仍在舌尖萦绕。
我爱富硒茶,不仅因为它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它能舒缓疲劳。经过一天的工作或学习,身心俱疲,此时坐下来,冲上一杯富硒茶,细细品尝,瞬间就能让你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在寂寞的时候品上一杯,感觉就像找到了分享心情的忠实伙伴,心中仅有的一丝愁绪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散。
恩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贡茶”到今天的“富硒茶”,无不展现了恩施茶的魅力,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恩施民族特色的体现。茶中凝结了土家儿女的汗水,茶中饱含土家儿女进取的心。富硒茶散发出的香味,飘溢着家乡的情调,也融入了土家儿女对家乡的一片赤诚,更散发着恩施人对茶不变的深情。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六
有人说,那里是美的源泉,有人说,那里是艺术的殿堂。今天,我有幸到了那里——美术馆。
走进中厅,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丽的水晶灯。正前方一块大屏风上,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我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纷繁,技艺精湛,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的特色,是世界文明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我激动地想:其实这些荣誉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啊!我们走进第一展室,这里是陶塑的天地,那红结晶300件鱼尾瓶,钧窑双龙戏珠瓶,那活灵活现的瓷大象、瓷山猫,还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钗瓷人。
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要数陶塑《天问(屈原)》了。只见屈原仰望天空,好像在高声长叹,仿佛在向天控诉不平。“津京,快快来!”随着妈妈的喊声我匆匆忙忙地走。
尤其是十万唐诗扇引起了我的深思。看着那密密麻麻、只有黑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的小字,看着那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娟秀的字体,我不禁想到,艺术家们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制造出这么精致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么事总不肯下苦功夫。我暗下决心:以后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废。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进了第三展室了。这里可以说是宝中之精华,四大国宝就在这里展出。我们在一块长方形的翡翠前停住了脚步。这就是国宝《四海欢腾》。只见,翡翠上雕着九条蛟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遨游。蛟龙形态逼真,令人陷入无边的遐想。国宝之二是《岱岳奇观》。艺术家们运用了翡翠的自然色彩,在翡翠左侧偏上方雕出了泰山日出时的美丽景色。看着这精美的艺术品,我仿佛看到了泰山的半山腰云雾缭绕,渐渐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长起。那耀眼的红光照出了绚丽夺目的朝霞,十八盘天街、南天门沐浴在红色的霞光中,格外壮观。
我们随着解说员来到珍品《含香聚瑞》前,制造它的艺术家发挥了中国玉器史上高难度的料中套料的工艺,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它晶莹剔透,十分美观。艺术珍品《群芳揽胜》原料是梯形,艺术家们在上面雕刻了菊花、腊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种花卉。我心中暗暗称赞:真棒!这时一位外国友人说:“中国艺术品ok!”说着,挑起了大拇指。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七
在星期二,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安康市气象站。
从学校出发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走的脚都麻了,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安康市气象站。我们来到气象站的操场整齐的站着听学校老师讲参观注意事项,然后把我们分成两个组,随着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去参观,我们先去了第一个地方,因为地方小,一次只能去四十个人,于是我们又被分成几个小组,随着工作人员进去参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地下埋有电缆。”我们认真的听工作人员的介绍,他说:“晚上他们会放带着监视器的气球,在电脑上一看就知道天气情况。”我们又去了一个园子里,我们看到许多地方都有机器,地里还有地温探测器,能探测0-12厘米的温度,还有酸雨检测器,能检测酸雨。
我们又去了一个高楼里,在一楼放着许多的模型,在四楼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电脑,上面显示着地图,绿色区域代表着好天气。
这就是我的观察记录。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八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们兴高采烈地排好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天门气象站出发了。
我们来到气象站,只见气象站四周围着铁栅栏,中间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摆着各种奇形怪状的仪器,有的似塔、有的像箱子、有的如铁桶……千奇百怪。
这时,气象站的工程师帅叔叔把门打开了,我们走了进去,首先看到了一个高高的铁塔,上面有三个像小杯子一样的东西,还有一个像苍蝇拍,好像旁边正好有一只“苍蝇”,“苍蝇拍”左拍拍,右拍拍,可就是打不到“苍蝇”,大风吹来帮了一下它,就在马上要打到的时刻,“苍蝇”飞走了,真可惜呀!我们议论着,却说不准它的名字,帅叔叔告诉我们:“那个像杯子一样的东西是风向标,是测风力的。要刮风时,风向标会随着风速的大小转得快或慢,那顶端的箭头是测风向的,风从哪一方吹来,箭头就指向哪一方,我们就知道风向了。”我们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我们继续往前参观,“这是什么?”我们指着一个箱子似的东西,满脸疑惑地问道。帅叔叔微笑地说:“这是百叶箱,里面有四支计量器,第一支是测空气干度,第二支是测空气湿度的,第三支和第四支是测量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
“快看!那是什么?”不知哪位同学大叫一声,帅叔叔急忙走过去耐心给我们介绍起来:“这像超大保温杯的东西叫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
这些琳琅满目的气象仪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这次参观,学习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气象科学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九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县农机一厂。农机一厂坐落在城关镇北部,我们走了大约十多分钟,便来到了目的地。首先看到两扇大铁门,门旁的水泥柱子上扛着一个长木牌,牌子上赫然写着“霍邱县农业机械一厂”九个鲜红的大字。进了大门,我们丫〔厂房前停下来,工厂的老干部魏主任和几位工人”叔叔”热情的迎接我们.开始由魏主任向我们概括介绍了农机一厂的恰况,他说:“我们厂于1958年建厂,己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全厂现在有职工二百多人,主要生产农业机械产品,年产值约二百三十多万元。近来又试制两种新产品,并且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我们听了都赞叹不己。接着我们便开始参观,魏主任首先把我们引进铸造车间。啊!厂房真宽敞啊。地上铺着厚厚的细沙,由于长期仅用,沙己变成了黑色。魏主任介绍说:“把有一定湿度的沙,埋在模型上,压实,然后将模型抽去,把铁水倒进模型所占的`空间,经过冷却,就成了零件。”听到这儿,我想:工人阶级是多么有智慧啊!接着,魏主任又很有兴趣地说:“走,我带你们去看看铁水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来到另一间房子。这里耸立着一座高炉,高达六七米,直像一位威武的战士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位工人叔叔介绍说:“把新生铁7份,何炉铁2份,废钢1份,放进这座炼铁炉,经过高温溶炼成铁水,就可以浇铸成各种零件了。”离开铸造车间,魏主任又带我们来到锻压车间。这时炉火熊熊,热气逼人,工人叔叔正在高温下把铁块锤打成所需要的形状。
他们一个个汗流满面,却坚持工作。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穿过锻压车间来到了金工车间。我们走近一部发出巨大响声的机器,看见一位工人师傅正将一个外表生锈的零件放进刀口,“叻吩,......,一会儿,就将零件削得又明又亮,发出银闪闪的光芒。“呀,真漂亮!”同学们啧啧赞叹着。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总装车间。一进门就看见一排排安装好的崭新的双桦犁。过去,我只在电视上看见过,今天可以亲手摸一摸了。一位工人叔叔说:“把各个车间生产的零件,都运到这退,我们把零件装配好,再徐上油漆,就是成品。”
说有,他指了指那些漂亮的双桦犁。我们看到一些满身沽有油漆的工人正在紧张而又有秩序地忙碌着。参观完了,我回头看了一眼工人墙报上的标语:“真心真意齐心干,踏踏实实努力干,巧干实干科学干。”我不由地想到:在热火朝天的改革浪潮里,敬爱的工人叔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
光阴荏苒,时间就像指尖流淌的思绪一般悄悄涌动,转眼间3月23日这一天来临了。今天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乘车去气象局参观,一个时刻感受“天恩”的地方。
当我们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看着节目主持人三言两语就把未来两三天的天气娓娓道出,显得轻松自如,其实这短短几分钟的节目,却凝露了气象工作者的劳动和心血。据工作人员说,有各种天气雷达,多颗气象卫星组成的天气监测网会在每天规定时间内进行观测,从地面到高空,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观测天气变化,并将观测数据迅速汇集到气象中心,气象台的计算机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为预报员提高预报依据,预报员作出预报后及时发送给电视节目制作单位进行制作,这才有了节目主持人“指点江山话风云”的那份潇洒和自信。
这次参观不仅丰富恶劣我的气象知识,还使我大饱眼福,真是一举两得!我深知,在宇宙中还有无数的神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无数的“天恩”等着我们去体会,所以,让我们为了探索更加美丽的神秘而努力吧!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一
为了配合自然课的第一单元—天气的变化,自然课老师王世杰老师办了一次户外,地点就在历史悠久的台南站。
户外教学那一天的中午,全班都坐上分配好的车子,我是坐王老师的车,过了大约五到十分钟,就到达目的地了。首先,是本站历史,气象站旁有一个日治时期所建造的测候站,比学校老一年,当时在台北、台中、垦丁和澎湖都各有一个,所以共有五个测候站,但仅存的就只有这个了!当然,建在这裡也是有原因的,由于以前这附近都没什麽高楼,地势高,前可见中央山脉,后可见安平,没什麽东西可以阻挡天气预测,所以就建在这裡,而且,这个测候站是十八角型的,上面也很像胡椒粉的罐子,所以也称「胡椒馆」,很特别吧!也因为科技发达高楼增加,现在都改在旁边那栋新建的气象站测天气。
进到气象站,老师就带我们去看地面的观察设施,那些设施主要是在:溼度、雨量、水气、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而高空则是用火箭等,由于火箭是从下到上,但要如何上到下呢?就是用降落伞,而火箭测量数据就用红外线传到观测所囉!但早期高空是如何测量的呢?是用探空气球,它可以飞到三十公里高,测量方法也跟火箭差不多!
现在我们看到的雷达回波图和卫星云图是用什麽拍的呢?是用人造卫星和雷达,有两颗人造卫星,一颗是华卫一号,另一颗是华卫二号,但现再只有华卫二号有用而已,还有和日本gms人造卫星买卫星云图,所以有些是日本的卫星拍的。卫星云图中,只要有很多云的地方都会下雨,而旋转的云就是颱风。雷达回波图则是用雷达来侦测水气,只要侦测到就会反弹回来形成数据,而台湾就有四个雷达,五分山、花莲、七股和垦丁。老师还教了冰雹,大气环流、颱风、季风和柯氏力。冰雹是很大的上升气流所形成的,越大的上生气流冰雹就越大。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的大规模流场,南、北极附近是由西向东,南回归线是往西北边吹,北回归线是往西南边吹。最近有许多颱风,你们知道颱风是如何形成的吗?一、北、南纬五度到二十度。二、温暖水气。三、宽广洋面。四、热带扰动,只要有这四个条件就可以形成颱风。我想大家都知道台湾的季风吧!夏天吹西南风,冬天吹东北风,而东北风又称新竹风,因为它可以风乾新竹米粉,而这些风会因柯氏力而旋转,柯氏力是一种因地球自转而改变方向的力量,很多天气、自然现象都因柯氏力而改变。
这次户外教学让我受益良多,有专业的王老师指导气象,我几乎都听得懂,希望下一次也有那麽好玩的户外教学!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二
气象站参观记。
每当我坐在床上,看着天气预报,我就会想起9月24日的气象站之旅。
那天,班主任告诉我们,学校要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去八五二气象站参观。每班只选几个同学去,我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之一。
坐在学校租用的大客车上,看着学校越来越远,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车停了,我们有顺序地下了车。刚下车我就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因为气象站处在距离农场西北方向的一片荒地上,只有一栋房子。
直到站长和三个工作人员出现,我们才确定,这里的确是气象站。得知我们是来参观气象站的,站长和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带领我们参观气象站中的各种仪器。
我们先来到了位于房子前面的一个场地里参观,这里有百叶箱、风向标、温度仪等。工作人员先领我们看的是地下温度仪和地表温度仪。我看到有四个温度计躺在地上,四个温度计插在地下。经过站长的讲解,我了解到躺在地面上的温度计是测量地表温度的`,插在地下的温度计是测量地下温度的。插在地下的,插得有深有浅,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料,为农民适时播种提供可靠的数据。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日照仪、百叶箱、风向标和雷达等。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了解了它们对人们生产生活起到的作用。
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岗位,按时查看各种仪器,并做好各种记录。如百叶箱,他们每天要查看三次,非常辛苦。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北大荒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他们。
临走前,我们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我们真是高兴极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恋恋不舍地坐上了车,离开了气象站。
我永远也忘不了简朴的气象站,更忘不了坚守岗位,为八五二人民默默奉献的气象站工作人员。
黑龙江省红兴隆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四(3)班。
指导教师:刘维莲推荐老师:张英莲。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三
气象站是协助我们了解天气情况的重要场所,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气象站,而我今天参观了我所在地的气象站。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气象的认识更深入,同时还让我体验到了当地气象站的运营情况。
第二段:气象站的基本设施及职能。
当我第一次走进气象站时,我的眼前呈现出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各种设备和仪器摆放整齐。显然,气象站不仅需要精密的仪器,还需要合适的工作空间来保证气象站的运营。气象站的主要职能是记录和分析当前的天气情况,利用现代科技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同时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气象研究。
第三段:参观中的体验。
我很幸运地参观了气象站的各个部分,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如温度计、风速计、气压计和雷达等。这些仪器可以收集全球各地的气象数据,然后帮助气象站预测和研究天气变化。除了看仪器,我还探访了气象站的实验室,这里是研究人员进行各种气象研究和实验的地方。
第四段:气象站对生活的重要性。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气象站对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每个人都需要天气预报来计划出门活动或出行计划,而当地气象站就是我们得以获得可靠天气预报的地方。此外,气象站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预测,帮助他们更好地计划农作物的生产和收成。最重要的是,当地气象站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发出及时警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第五段:结论。
总之,参观当地气象站让我对气象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气象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毫不怀疑,气象站将继续承担着它在社会上的角色,并在未来以更加精密和先进的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预测天气情况。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四
今年的春天,真是难以琢磨,时热时冷,时晴时阴,偏偏赶上去气象站的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员们一个个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个个如脱缰的野马,对这次的气象站之旅充满了期待。
大巴车在城区行驶了十几分钟,最后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区,我忍不住诧异,怎么?难道气象站一直潜伏在学校?在我的想象,气象站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地方,应该建在人烟稀少的,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过了马路,一所有年代气息的气象站就赫然出现在眼前。
进入院内,一片空旷的绿地,正是观测点的所在。右手边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们兵分两路,编辑部和实践部在站长的带领下,直奔观测场,宣传部和后勤部则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这只不过是一片空旷的草地,半青半黄的杂草在夹雨的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然而,就像武侠小说里所写的那样,真人不露相。进院里,左手边就是风塔,当时有微风,风摆一上一下地来回的转动。据站长说,那是用来测风速的,通过电线传到下方的机器里。再向前就是一排罐头似的小铁桶,旁边是一个长筒,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站长细心的打开两个盖子,拎出来两个玻璃瓶子,让大家亲身体验。
第一种仪器名为“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我国气象站对固态降水以人工观测为主,存在时效差等诸多弊端,不可全面连续的反映降雪的变化情况。而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基于载荷测量技术原理设计通过对盛水筒内质量变化来测量降水量。目前,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所采用的测量技术主要分两种,一基于电阻应变测量技术,二是振弦测量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固态、液态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动观测,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种仪器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用来测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时雨水通过盛水器,再通过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便会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转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传输到采集系统来进行测量降水量。由于摩擦力小,翻斗部件翻转灵敏,承雨口光洁度高,滞水产生的误差小,为我国广泛使用。
气象站还有很多有趣的设备,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室内观察的时候我注意到里面有一个工作日志本,里面是每天的气象记录,详细周密而认真。我心一下暖起来,每天就是这些人,在这个地方记录下这个城市的风雨冰霜,默默地奉献着。这样想来外面的冷风细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五
气象站里有三个“勺子”。我看见它们围着一根根柱子跳舞,节奏非常一致。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它们便发疯似地转起来,不一会儿,风停了,它们便非常缓慢的绕圈转,我觉得它们的速度与风相关。
老师带我们来到“勺子”下面,听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勺子是用来测风速的。风越大转的越快,风越小转的越慢。
“这不是勺子吗?”
“不,这只是长的像勺子而已。”
我仔细一看,原来它和勺子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普通勺子都很小巧,很别致。而测风速的“勺子”很大,而且黑,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我从上往下看,发现上面有两个挂钩,钩子上有两条绳子,一直扎到地上,如同一颗大树一般深深的扎到土地里。这样风就吹不走它了。
可是,旧的问题一去,新的问题又来了,勺子是怎么动的呢?老师说“勺子”的中间会凹下去,风吹到凹的地方,“勺子”就会转动起来。
“那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它不会坏吗?……”我好像问题没完没了了。“下次有机会再给你一一讲解吧”老师说。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六
11月6日上午,庆元县城东小学开展以“科普行·中国梦”为主题的参观气象局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气象局专家带领城东小山鹰们先后参观了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和气象观测场。气象专家专业而有趣的'讲解,小山鹰们了解了天气现象的数据采集,气象观测设备的用途等基础知识;还实地参观了观测场各工作室以及百叶箱、雨量自动监测仪、日照测量仪等气象仪器。气象局专家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图片让小山鹰们明白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和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看到眼前各种各样新奇的仪器,小山鹰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让实践活动变得更赋童趣、童真。这是小山鹰们第一次外出,他们个个都很守秩序、很老练、很能干,活动之余,他们分享零食,一起游戏,最后把垃圾带走,留下干净整洁的环境,得到气象局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小山鹰们走入社会,走进另一个课堂,学习了气象科普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城东小学的“求真”课程体系因此更加鲜明,更加丰富。相信城东小学的“求真”之路必将越走越好!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七
围绕“热爱家乡,关注气象”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知识,我们“气象技能小组”的同学参观了家乡的气象站。
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气象学常识、气象观测仪器与设备,以及如何采集数据、分析气象状况,我们边听边做笔记,还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通过生动的讲解,同学们认识了轻型百叶箱、雨量器、蒸发器、风向标、地下温度表等气象观测的仪器,知道了在室外观测温度、风向等操作方法。
我们来到天气信息网络室,直观感受了各种仪器监测数据在网络上的快速呈现。当了解到仪器监测数据每5分钟收集反馈一次、每5分钟上报国家气象局一次时,我们感概到:“面对瞬息万变的天气,难怪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如此准确呢!”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知识,知道了家乡的气候类型及气象资源,懂得了一些实用的观测气象技能,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虽然有些累,但也很快乐。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八
3月31日下午,农六师新湖一中七年级的全全体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新湖气象站参观。同学们在气象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和气象观测场。气象站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气象观测设备的用途,天气现象的数据采集等基础知识。在气象观测场,同学们实地了解了百叶箱、风向标、雨量自动监测仪、日照测量仪,雷达监测仪等气象仪器。在参观活动中,同学们还不时地向工作人员提问,并用笔记本记下了学到的知识。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新湖气象站为新湖的农业生产,棉花的生产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时,学生们很是感兴趣,同学们对气象站工作人员充满了敬佩之情,对气象工作充满向往。
此次参观,向学生宣传了气象科普知识,增强了气象科学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科学的热情,提高了气象意识、气候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每学期,我校都会分年级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这种实践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十九
虽说看起来和温度计差不多,可实际差远了。这些管子是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月20日这天,新乡市气象站对市民开放。难得有如此机会,我们一家人早就商量着星期日去气象站参观。
我们坐车去气象站。因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问了两三个人才到了气象站。我一下车,直奔风向标。那里已经围了五、六个小学生了,个个满脸好奇,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还在争辩着什么。风向标以前在电视里我倒是见过,不过见实物这还是第一次。你看这家伙,象个标竿,其貌不扬的,可谁知它竟会准确测出风向风级。过了一会儿,气象站里一个头发黑里有白的伯伯,带我们进入观测站进行参观。
我们先来到一个百叶箱旁边,伯伯打开百叶箱,里面有四个测量管。虽说看起来和温度计差不多,可实际差远了。这些管子是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
我们来到第二个百叶箱旁,这里放的是自动测量仪,而且能画线,能画出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曲线。
第三个百叶箱,我们一看,是一个像一根短棍似的东西。伯伯一讲,我才明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气监控装置。它把每一分钟的数据及时传进室内的电脑,由电脑加以统计,结合人脑分析,就能准确地给出天气情况。
其他还有测降水量的、测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温度的,还有测雾冖测蒸发量的仪器,等等。伯伯说,准确预报这些天气情况,能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许多方便。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二十
本次参观当地气象站,让我对气象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此,我想分享本次参观给我带来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意义重大的参观。
参观当地气象站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中,气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天气情况对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气象站则是天气预报的基石,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帮助和指导。参观当地气象站,不仅能够了解气象站所提供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气象站所处的环境和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
第二段:现代化设备科技高效。
在当地气象站参观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现代化的设备,科技的高度发达能够使气象工作者对天气了解更为准确、快捷。当我们走进气象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象站所拥有的先进设备。从多功能气象监测系统到自动气象站,从数字化卫星接收器到高空探空仪,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令我深感震撼。通过这些设备,气象工作人员可以更精准的预报天气,并为人们提供更完整的气象信息。
第三段:严谨的气象工作人员。
气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也令人钦佩。她们的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他们要分析和处理气象数据、观测天气变化和征集资料等。在参观中,我看到了站内工作人员整齐的工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以及严密的安全保障制度。这些让我真切感受到气象工作人员对于天气预报的极大负责和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警醒。
第四段:发挥气象预报的科技优势。
参观当地气象站,我们可以看到气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和值得尊敬的。一方面,他们通过科技设备实时观测气象变化情况,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对气象历史数据的整理、研究,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气象知识体系。发挥气象预报的科技优势,能够更好地助力我国的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和管理。
第五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总的来说,参观当地气象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它让我们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强大作用,提高了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天气预报信息,更好地适应天气变化,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便利。
参观天门气象站篇二十一
星期五,林记者通知我们周六带上装备去参观气象站。我听了,兴奋得睡不着觉,一直躺在床上想象着明天的情形。
第二天,我们这些小记者跟着大记者前往气象观测场。一踏上草坪。我们便迫不及待的随着工作人员走向一块观测场地。
咦,是哪个小笨蛋,把一根根温度计安在土里呢?原来,这是用来测量地面温度的地表。如果出现高温,地表温度就会升高,出现冰雪地表温度就会降低。
接着,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去看了几个大铁箱子,他的们上有一片一片的铁片,像叶子一样,真是箱如其名——“百叶箱”。百叶箱的肚子里挂着一两根温度计和一个小小的量杯,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量杯是计量雨量的。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看着那些测量工具时,一个工作人员突然对另一个同事说:“待会儿下雨呢!”我不信,心想:这大太阳的,怎么可能呢!过了一会儿,我无意瞟了一眼天空,原来晴朗的天空已经变得灰蒙蒙的啦。接下来的事更让我心服口服,“哗啦啦”一滴滴豆大的雨点儿打在我们头上,吓得我们赶紧跑回大楼。紧接着,天空就像破了一个洞似的,不停地往外漏水,不时还伴着一声声响彻云霄的雷鸣。我不禁佩服起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来。我们又在屋里搜起了资料:有怎样预防沙尘暴、冰雪,雷电的分类,真是应有尽有。我们如饿狼一样搜寻着“猎物”,又跟着杨台长看了几个ppt,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