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红教案(通用14篇)
教案应该具备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的特点,能够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指导。编写教案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要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苹果红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4、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5、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重点:
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准备:
1、要涂色的苹果一个;
2、涂色的苹果图片一张;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苹果红教案篇二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内容安排: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二)活动方案:
1、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3、音乐磁带。
1、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苹果红教案篇三
1、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正确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有条理的思考。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分苹果”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在一座小山上住着两只非常可爱的小熊兄弟,
有一天,它俩决定去拜访好朋友。它们俩先来到小兔家,小兔见了小熊,非常高兴,拿出了又大又鲜的苹果,分给两只小熊吃。
2、(出示图片:分苹果1)
教师:同学们先帮小熊估计一下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个?
3、请你再数一数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
4、老师想请你帮小兔把这堆苹果分给两只小熊,谁会分?还可以怎样分?
5、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帮助小兔分苹果,是不是?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苹果比赛。
板书课题:分苹果
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一)小组合作(用小圆片代替苹果)
1、(出示图片:分苹果2)。
2、老师提要求。
(1)四人一组,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说怎样分。
(2)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3、小组汇报分苹果的情况。
每小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况,教师按学生分得顺序,在黑板上用数与形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成果。
4、小组讨论。
(1)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
9+1=101+9=1010-1=910-9=1
(2)把10个苹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
……
(3)你们还能想到什么算式?
10-0=10
10+0=10
0+10=10
10-10=0
……
三、活动三: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
(一)连线:老师这儿也有9盘果子,你们能知道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吗?
1、(出示图片:樱桃)。
2、学生独立连线。
3、全班交流反馈。
(二)“凑十”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先伸出几个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数要和前一人凑成十。
1、(出示图片:数学游戏1)。
(1)师生一起玩
(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手指“凑十”
1、(出示图片:爬台阶)。
(四)小猫可喜欢钓鱼了,你们看:
1、(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2、谁知道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帮小猫算一算吗?
3、学生填写表格。
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
例: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还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苹果红教案篇四
1.观察画面,运用"摘、爬、驮"等动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地解决问题,并大胆清楚地表述。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课件,背景图及操作卡片。
2.积累一定的讲述经验。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果园里有什么?谁会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二)仔细观察画面,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大胆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播放(画面一)。
教师:小乌龟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爬")教师:小乌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2.播放(画面二)。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跳"。)小兔子怎样帮助小乌龟呢?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小朋友帮它们想想该怎么办?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教师小结: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这样会有更多的好办法摘到苹果。请你们去摆一摆,讲一讲。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本次活动题材选择恰当。该乐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动作感较强,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活动的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整个活动我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还发展了音乐的智慧和素养。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进行活动,活动开展的较顺利,大部分幼儿还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的。
音乐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让音乐游戏开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乐素材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升一个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苹果红教案篇五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复习,热身练习
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有关练习题,学生自由完成。并小结计算方法。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1、点击课件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笑笑和淘气来到果园游玩,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摘苹果吧!(板书课题:摘苹果)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38看成40,40+17=57,箱子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箱子也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单方便。
三、探究新知:
1、验证估算
师:我们大家估计的是否完全正确呢?究竟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几位学生上台来摆小棒或拨计数器,交流时,要求学生利用学具说明算法,教师板书。)
师:有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我们前面还学过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是吗?请你试试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下。(请一位学生板演)
师:从这道题中看,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3、组织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能用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进行小结。
4、算一算,说一说(完成书上练习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自己计算,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小结提升
让学生尝试说说做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再全班交流反馈。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解决“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讨论、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一、经历课前练习,培养迁移能力。新课教学之前,我设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意在为新课做准备,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铺垫。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环节的必要性。
二、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而在提出问题“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能装60个的箱子能装下他们摘的苹果吗?”后,我马上引导孩子们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可以说,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回答蛮精彩的,部分同学能进行正确估算,并解释自己的估算过程,而且方法多样。特别是有些孩子还能在课后的练习中主动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真是令人欣慰。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1)口算:10+30=40,7+8=15,40+15=55或17+3=20 20+35=55或38+2=40 40+15=55(2)列竖式;(3)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四、精心提问,突破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满十进一的道理,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仍是这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到进位的“一”你会想到操作中的哪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操作时把个位上的十个珠子拨去,再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把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在一起,突破了难点。
五、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多一分“趣味”。都说计算课难上,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计算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竖式计算找规律,帮助啄木鸟医生诊断病情,游戏找朋友,做到既有趣味性,又具层次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新知。只不过最后的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孩子们在学习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会了学数学的乐趣。
六、不足之处:1、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的板书还要规范,还可以板书出估算的过程,帮助较差的学生理解。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故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比如:在学习完竖式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再次小结出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苹果红教案篇六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法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要把这些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面,你可以怎样分?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一盘放4个、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一盘放一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3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2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每4个放一盘则不够。)。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二)合作学习。
1.活动一:每盘放2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小组内交流。
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6盘。
生2:2+2+2+2+2+2=12,可以放6盘。
生3:12-2-2-2-2-2-2=0,可以放6盘。
生4:12÷2=6,可以放6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2.活动二:每盘放3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请学生用12个圆片摆一摆。同桌交流。
(学生小结:略)。
师:观察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总数、分的份数、每份数。)。
发现分的每份同样多。
(3)试一试书34页1题(学生可用学具摆)。
在班上交流。
(三)巩固练习,
1.35页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2.思考题。
(“练一练”的第1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的平均分,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知道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除法分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除法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除法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2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分的两种情况。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对除法有明确的认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让学生分,积累经验。
苹果红教案篇七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经验准备
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苹果红教案篇八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课件,音乐。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
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
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苹果红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一棵红苹果树、红樱桃、红草莓、桃子、金桔、大鸭梨、黄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苹果树引发活动的主题。
教师:好多的苹果啊,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在“苹果园”音乐声中,幼儿做“摘苹果”的基本动作进教室。
教师:好香的苹果啊,我们一起闻一闻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呼吸练习。
二、复习歌曲:“红苹果”。科学内容渗透其中。
教师:刚才小朋友唱了“红苹果”,你们每人摘了多少苹果呢?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多少呢?
幼儿:
(1)我吃过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苹果长在大树上。
(2)我吃过樱桃,樱桃是红色的。樱桃长在大树上。
(3)我吃过桃子,桃子上面是红色的。桃子长在大树上。
(4)我吃过金桔,金桔上面是黄色的。金桔长在大树上。
(5)我吃过大鸭梨,大鸭梨是黄色的。大鸭梨长在大树上。
三、仿编歌曲:
幼儿:
(1)树上许多红樱桃,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樱桃,多吃樱桃身体好。
(2)树上许多红桃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体好。
(3)树上许多黄金桔,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体好。
(4)树上许多大鸭梨,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鸭梨,多吃鸭梨身体好。
……。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将幼儿的歌词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导幼儿感受仿编歌曲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唱了树上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呢?
幼儿:……。
(1)我吃过西瓜,西瓜是绿色的。西瓜长在地下。
(2)我吃过草莓,草莓是红色的。它长在地下。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水果好吗?
幼儿:……。
(1)藤上许多绿西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体好。
(2)藤上许多红草莓,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体好。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挂有各种水果的树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请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水果宝宝,并做游戏“摘水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苹果红教案篇十
1、在具体情境种初步理解得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理念。
教学流程:
课前2分钟
讲教学故事:如树上本来有2只小鸟,又飞来3只小鸟 2加3等与5。
(教学反思:以数学故事作为课设常规,让学生通过讲教学故事,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并渗透加减法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谜语:小动物胡子翘 见了小鱼眯眯笑柄 老鼠一见就跑掉
(教学反思:借助一个充满趣味的谜语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在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列数学算式?和同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看到4条金色的鱼,6条红色的鱼,4加6等于10,5条吹泡泡的鱼,5条没吹泡泡的鱼5 加5等于10等问题,只要学生说出的有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当学生未能发现减法算式时,教师适时点拨,猜一猜小猫可以钓到几条鱼?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拘泥于教材。)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 每个同学动手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
(3)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教学反思: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保证每一位学生至少能找到一种策略,发、再让小组交流分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1、摸球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摸球,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可以怎样列算式。
2、猜数游戏: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摆棋子,另一个人说加减法算式。
3、摘礼物游戏:摘圣诞礼物与同学一起分享,共同完成礼物的算式。
(教学反思: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既让学生强化10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也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活动中放手让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逐渐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师: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
(教学反思: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完整地叙述),及学生入学不久的情况,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回顾,逐步养成懂得梳理知识的能力。)
苹果红教案篇十一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苹果树,歌曲录音。
一、引起兴趣。
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幼儿围着苹果树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老师把摘下的苹果送给幼儿,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在本次音乐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如何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有机渗透其它各领域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在音乐创新活动中一直探索的一种模式。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中、仿编歌词、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苹果红教案篇十二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苹果红教案篇十三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2、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本节课学习了除法竖式,除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于加法和减法,我们在书写时格式一定要规范,数位对齐,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业设计:p3页练一练。
苹果红教案篇十四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关10的加减法。
小圆片
1课时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
(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