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精选16篇)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提高交际能力。总结是评估自己的机会,该如何抓住它呢?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写作示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领会写好总结的要领。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一
我读过的书籍,依照读的感觉,大约可以分为这么四类。初读无味,再读亦无味的。初读觉得很不错,后来再读却觉得平淡。初读无味,多读几遍才能读出味道的。初读即觉得有趣,而后每次重读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觉,而张爱玲的作品就属于第四类。
而我每次在昏暗的下午一个人读张爱玲的半生缘时,感觉都是凄凄的。沉淀感觉,直逼人性,而直到多年后世钧在浮满灰尘的旧书里看到那封信:“因为你走了有些时候,我就有点恐惧起来了,无缘无故的。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我所有的感情都在这一刻激化、暴发、沉淀成泪……最能引起共鸣的东西都成了永久的经典,张爱玲最能透析这样的感情点,宁愿享受这种冲动着心的感觉!
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终究未能一起。这算是个悲剧。可张爱玲那样温情而冷漠的笔触,却每每在绝境里给人希望。慕瑾是爱着曼桢的,曼桢对于他,似乎也并不单单的是对兄长的敬重,两个人在最后的结合可能让很多人叹息,可也未必不幸福。这也是我重读了许多次才得出的感觉,犹疑的在文字间找寻证据却并没发觉,可还是固执的相信。张爱玲在《半生缘》里描绘的是都市街巷间那些最普通的人生。沈家在南京的房子:那种底下开铺面楼上住人的老式两层木楼,我们今天在南京三山街七条巷一带还能经常看到。读者也不会觉得曼桢是绝世佳人,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海小户人家的女儿:旧象牙色的肌肤,鹅蛋脸,永远沉住一洼微笑的黑的眼。将来嫁了人也许会发胖,渐渐变得开了后门与弄堂菜贩扯着喉咙争青菜的价钱。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再爱都是平平淡淡的家常琐事,温和如一锅煤炉上炖着的细白小米粥,好莱坞的浓情电影模式不属于他们。让人感动叹息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的悲剧性,得不到的才珍贵!那样平凡的感情,只有化为悲剧才会有赏鉴的价值。试想世钧与曼桢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结了婚,反而无趣。婚前的感情基础很快就在柴米油盐醋茶中消磨殆尽,秃顶汉与黄脸婆,永远为着无数的鸡毛蒜皮事件怄气,而一路平平安安过下去,过个三四十年,照旧是白头偕老,沦为无数普通家庭中一员。读者看至此,能不泄气么?所以,张爱玲深谙大众心理,一支笔轻轻将他们隔开,让他们彼此对对方留住一点情,埋在心底藏起来,留作将来相见的余地。后来他们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事,终于重逢,曼桢把两人分开后她的遭遇,掺着无限的苦的,讲给他听:“那时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见到世钧,要把这些事情全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来还是呜呜咽咽地流眼泪。现在她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世钧默默地听着。
“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老杜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里简直是人情的至高至纯境界了。有时未免想到:许世钧简直应该感谢祝鸿才,因为鸿才代替他娶了曼桢回去,看着曼桢变得“完全无意于修饰,脸色黄黄的,老是带着几分病容,装束也不入时,见了人总是默默无言”、“眼睛里常常有一种呆笨的神气”。而却让世钧的脑海里永远保留着年青的曼桢的俏影。
只是因为叔惠要来,翠芝又打地板又搬家俱,亲自出马去买洋酒火腿,几乎都不能控制自己。连一边冷眼观的读者都暗叫她做的实在太露。奇怪的是做丈夫的世钧却反而浑然不觉——细细回过头来一想,你就会觉得心间一冷:原来世钧从来不曾留意过翠芝,从来不曾。他们只是同一张床上睡了十几年的异梦人。就连书里写到他们的日子,也满是疙疙瘩瘩的小噜苏,可是他们却很难吵得起来。大概因为即使是吵架罢,也还是需要一点火星的。而他们俩却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书中处处有对人生无奈的讽刺与苦笑:人人想方设法去争夺眼前金苹果,费尽心手摘到手后才发现全不如自己想像:沈大少奶奶竟力拉拢小叔和娘家妹子,翠芝过门后倒与她成了对头;沈太太偏心小儿子,待到一起同住却又矛盾无穷:鸿才为了得到曼桢费了无限心机,后来却觉得她索然无味,“就像一碗素虾仁”。曼璐为了系住丈夫的心,不惜赔上亲生妹子,结果不但拴不住鸿才,反而连妹妹都失去了……多少纷乱的追求与肥皂泡般的幻灭,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里满含着作者小小的讽刺,我们仿佛能听见这位有着孤零身世的旷世才女冷仃仃的一粒粒笑声。
叙述主体更是走马观灯般更换,却难为她细针密缝处处照顾的滴水不漏而自然天衣。有些小地方,她也凭着她那种独特的敏感注意到,笔尖略略一点,气氛自然浮出来。如写曼桢世钧冬夜在许家楼上夜话,特意说到“起坐间里只有一火盆,上面搁着铁架子,煨着一瓦钵子荸荠”。曼桢发冷,世钧取出自己的旧绒线衫给她穿上。煮荸荠是江南冬天普遍的家庭小食,那种略带清甜的香味是润泽的,浮在两个年青人对未来的甜蜜憧憬中,是格外富有家常气息的氛围。就在这个晚上,世钧给曼桢戴上订婚戒指,以后他们回想起这一幕,脑中挥之不去的,应该还有煮荸荠的清香吧。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二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半生缘》讲述的是旧上海贫苦家庭的小姐顾曼桢和南京大户人家少爷沈世钧为首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其中还包括世钧的发小石翠芝和曼桢世钧两人的好友叔惠,曼桢的姐姐曼璐和初恋情人张豫瑾的爱情悲剧。这三对年轻情侣都曾是有缘人,到最后却只能各奔东西。小说的结尾曼桢最后对世钧说的"我们已经回不去了"道尽了世事的沧桑与悲凉,和几对人对被命运捉弄的无可奈何。
《半生缘》诞生的背景,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的第二年,婚姻的失败和胡兰成的背叛令张爱玲对爱情充满了怀疑与不确定。张爱玲对爱情的这种怀疑和不确定使她对爱更加吝啬,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变得更加尖锐。
曼璐因为嫉妒曼桢受千人宠爱而自己却遭无数人嫌弃的现状感到不满,于是狠下心设计自己的妹妹,让自己的丈夫祝鸿才强奸了曼桢并怀上了孩子,直接造成了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悲剧。而世钧因为性格上的懦弱再加上母亲和曼璐的欺瞒,让他误以为曼桢和豫瑾结了婚。而另一边,因为家庭地位悬殊的原因,翠芝也迟迟等不到叔惠的追求和表示,心灰意冷的世钧和翠芝回到南京后莫名其妙地就结了婚,成为门当户对的一对儿。谁料即使有了孩子的祝鸿才依旧死性不改,整日红灯绿酒四处嫖娼,曼璐最后也不过落到一个惨死的结局。而曼桢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也只好委屈嫁给了祝鸿才。
总之,每个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和后果的承担者。当然,悲剧里面透露着的也是作者张爱玲内心对爱情的真实折射。
《半生缘》里描述的普通热内之间的再平常不过了的爱情悲剧故事正是这部小说最独特的地方之一。
寻遍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心经》里女儿对父亲的畸恋,《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葆对热情似火的王娇蕊的迷恋,甚至是以倾覆了整座香港才得以成全的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倾城之恋》,在这些看似让人如痴如醉,迷离恍惚的爱情故事中,唯独缺少的就是真正的爱情。都市繁华背后的山盟海誓,红男绿女的爱情传奇背后却是真爱的永久缺席。
张爱玲曾在一篇名为《爱》的小小说中说:"千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千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云淡风轻,这就是《半生缘》里的爱情。同时,这种爱情又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如同她在《一别一辈子》中写的:"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一世情,半生缘。瞬间即永恒,刹那就是一生。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是流传甚广的张爱玲的美学宣言,被称为"苍凉美学".《半生缘》里的爱情悲剧就是张爱玲"苍凉美学"的使然。
《半生缘》采用倒叙的书法,张爱玲在开篇就说:"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这是对悲剧的总结。世钧和曼桢错过了,叔惠和翠芝错过了,豫瑾和曼璐错过了。等到十四年后,时过境迁,当世钧同曼桢,叔惠同翠芝再见面时,四人恍如隔世。
"她(曼桢)一直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世钧)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这么迷茫,他是跟时间挣扎。以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出去了,是永别了,清清楚楚的,就跟死了一样。""两人(指叔惠和翠芝)看着都若有所失,有此生虚度之感……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小说就这样遗憾地结尾了。
重逢时的回望,想来应该是充满激动和不平的,却终究在岁月的沉淀之下,酝酿出了讲述它时最疲惫也最平静的语气。曼桢自遭遇了姐姐和姐夫的设计之后曾无数次想要告诉世钧,让他来解救自己。怎料想十四年后,当他们再次重逢时,她竟是用了如此平静的语气去讲述这段多么令她痛苦的经历。这半生的缘分,终于在重逢之日,戛然而止。花开花落又一季,缘聚缘散注一生。怎奈何一世情,半生缘,这就是张爱玲的"苍凉美学"的优美之处。
曼桢曾对世钧说过:"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世钧也曾对曼桢许诺:"我要知道你要我抢,我一定是会抢的。"怎奈何一世情,半生缘。很多事情你只能猜到开头,却看不见结局。
所谓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三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然而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是否明天将要走向死亡,我们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现有的光阴?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难道你不希望他有价值吗?我们不指望如岳飞那样驰骋沙场,流芳百世;不奢求如李白那样豪迈浪漫,一诗一剑纵横江湖。只要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难道不比吃喝玩乐更有意义吗?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经历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于:当你回首往事之时,不会因曾经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四
人的一生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两个阶段,前半生我们在学习和奋斗中度过,后半生则是我们开始反思和总结的时候。回顾自己的后半生,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的宝贵与短暂,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是我对后半生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保持积极的心态。进入后半生,我们会面临许多人生的不如意和挑战。这时候,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人生苦短,每一天都应该充满希望和活力,不要沉浸在过去的失败和遗憾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才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
同时,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后半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事业和享受生活。建立每天适量锻炼和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使身体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此外,关注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要学会调整情绪,放松心情,避免压力过大,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在后半生,追求内心的真正意义。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和磨难,我们应该问自己,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我们真正追求的。金钱和地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物质上的追求,去追求心灵的成长和快乐。人生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经历多少,体验多少,感悟多少。所以,后半生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逐渐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与此同时,注重家庭和社交关系。后半生,我们的工作和家庭责任可能会减少,这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家庭和社交关系。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港湾,我们要懂得珍惜和照顾家人,培养家庭温暖和和睦的氛围。与此同时,社交关系也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与朋友保持联系,参与社区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在后半生,没有比朋友更能带给我们温暖和支持的了。同时,社交关系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
最后,要放下过去,享受当下。在后半生,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遗憾和追悔,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过去的遗憾和痛苦没有意义,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行。要相信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让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人生短暂,我们不应该沉溺于过去,而是要把握当下,活在当下。
总而言之,我的后半生心得体会是: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身心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真正意义,注重家庭和社交关系,放下过去,享受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后半生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用心灵去感悟和品味后半生的美好。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五
读过张爱玲的《半生缘》最大的感觉就是小说中曼桢和世钧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写得细腻,往往也比当代那些迅速发展的爱情要清新醇朴许多,世钧的“我只要你幸福。”还有曼桢在给世钧的信中:“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他们最热情的表白也就这些諆称是“经典”了。符合当时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我想也许这就是张爱玲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列举《半生缘》小说中几处描写真是生动细腻:
写张豫瑾来到曼桢家,几天后对曼桢很是亲切,他真的很希望能够追求到曼桢,可又不知道曼桢和世钧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候,曼桢跑出去接电话时,他在饭桌上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他仍坐在那里发呆,大家对杰民哄堂大笑的时候,他倒有点茫然,以为自己或者举止失措,做出可笑的事情来了。他一个个向他们脸上看上去,也不得要领。这一段写得比较细致,足见豫瑾想心事痴迷的程度。
还有,20xx年后,当世钧得知曼桢的电话,他想要打过去,又想了一大堆应当打的理由:老朋友了,这些年不见,本来应当的。又说如果叔惠告诉这是世钧家的电话,他不打-倒像是他缺礼,也不是年轻人了,还不放洒脱点?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足以看出当时世钧似乎有些矛盾又有些兴奋的心情。
再比如当在街头曼桢认出了世钧,误以为世钧也认出了她,想要逃出世钧的视线,竟然跑了起来,跑来跑去竟然发现世钧根本没有看见她。她当时的恐慌心情,悲喜交集,无以言表。她又盯着世钧乘坐的公共汽车出神,甚至后来发生的事情她都不是很清晰。
《半生缘》结局就是叔惠从美国回来,叔惠和翠芝在翠芝家中,世钧和曼桢在餐馆中互述衷肠,其实结局是比较悲伤的;《十八春》结局是叔惠从大后方回来,世均与曼桢在餐馆相遇后,后又在沈阳重聚,最后世均在看演出时巧遇豫谨,希望二人今后共同生活。
如果当初他们没有经历那些曲折分离,水到渠成地喜结良缘,人世间不过又多一对平凡的夫妻而已,每日里为柴米油盐为子女劳心费神,再浓烈的爱恐怕也要被生活消磨贻尽,久了,也许就会视而不见。
曼桢和世钧也想有一天能够见面的情景,但他们在20xx年后真正见面时,却是物事人非,说不上的滋味儿,心里老是恍恍惚惚,他们独处的时候,他什么都想不起来,希望她说句话,可是她也没说什么。两个人就这么站着,对看着。她们沉默好半天后,曼桢的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文中的“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沉默也就成为一种答复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世钧看到曼桢手上的伤痕,引起了曼桢对往事的回忆“那时候一直想有朝一日见到世钧,要怎么样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是哭醒了的。现在真在那儿讲给他了,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看前的事了。这时候世钧也把他去曼桢家和去祝家找曼桢的经过和所闻告诉了曼桢。这多年间他们之间的谜团终于散开了。“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去的一样。”也许这就是他们爱情的结局吧。但这又未尝不是好的结局,或许,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有些人相守真的不如怀念还有曼桢在给世钧的信中:“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短短的几句话,或许注定了他们一生的思念。
我觉得今后在写小说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对人物的外表描写要细致,对心理描写要细腻,又要符合个人的身份。
二、今后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不仅仅要揣摩故事的结局,还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自己写故事的时候,整体构思避免直来直去,我认为这是写作功夫问题,需要不断地积累、锻炼。
三、写小说必须有意境,《半生缘》写得就很有意境,比如写世钧陪曼桢去教书的夜晚:道旁的洋梧桐上飘下一片大叶子,像一只鸟似的,“嚓!”从他头上掠过。落在地下又是“嚓嚓”两声,顺地溜着。
还有关于张豫瑾爱人要生小孩子前,正巧得知曼桢在这里住,豫瑾去看曼桢,“在沉默中忽然听见一阵瑟瑟的响声,是雨点斜扑进来打在书本上,桌上有几本书,全打湿了……”
再比如世钧回南京的夜晚,“沿街的房屋大都熄了灯了,只有一家老虎灶,还大开着门,在那花色的电灯光下,可以看见灶头上黑黝黝的木头锅盖底下,一阵阵的冒出乳魄的水蒸气来。一走到他家门口,就暖烘烘的”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六
如果青春是一个美梦,那梦醒之后又是何等惘然。
七月上的午后还没有很热,也可能是树荫的微凉。故事的开场总是很暖,沈世钧因同事许叔惠而认识了顾曼桢。三人结伴上下班,日子很清苦,可他们不觉。或许是冒着大雪去找手套的世钧过于体贴,或许是一天打三份工的曼桢过于坚强,总之,他们相爱了。
而另一边,许叔惠和石翠芝在互看不顺眼中相遇。
有时候,命运弄人是真的。就像相恋两年的沈顾二人,因为一场阴谋,两场误会而分别;就像许石二人,那未表明的心意,随波逐流。
再相见是十四年后,一切已无法改变。如果说一个新鲜的误会的解释是催化剂,一段新鲜的表白能打动人心,那么,他们再一次的相遇加速了清清楚楚的诀别。
其实读到一半时,看了主角们的误会和离合,就觉得会是一个悲剧。但读完后才发现,真正的悲剧不是远隔天涯,永远不见,而是对往事的无力回天。
所以,爱到底是什么呢。真的说不明白,是轰轰烈烈的开场,不顾结局的去赌一把?还是那已经失望的心,在岁月流逝里最终遇到适合的人。
适合有很多种含义,是自己喜欢的,是条件合适的。无论如何,岁月就这样过去。可仍向往着,找到一段完美的爱情,哪有什么完美的爱情,只不过,是想在若干年后感慨起,不会觉得半生虚度。
也曾宵想荡气回肠,也曾宵想细水长流,可在没有下定决心爱自己还是爱别人更多些时,就不要触碰爱情。
可能这周工作太紧张了,从上班到下班都必须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所以天天晚上睡很少的觉,竟然也不觉得犯困。终于昨天晚上看到12点多,把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了。
以前没怎么看过张爱玲的书——虽然她是个名家,也有很多人追捧她的文字。可是我一直觉得她的文字有点消沉阴暗,所以一直也没看过。大概是两年前借过她写的书,但是那时侯还是和同事住一个宿舍,是一边跟同事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了几篇。基本上没有印象,只是觉得她的文字很晦涩。就没再看过。前几天,我弟过来,带了本《张爱玲文集》放在了我这,因为这几天没好电视看,又是一个人闲着,就看起来。没想到这一次心态竟然是完全的不同,看起来也是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常常是晚上看到半夜。或许她的书就该一个人静下心来仔细的读。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我比较成熟些了,能看懂她的内心了。
《半生缘》虽然书没读过,却也看过电视剧。所以对于故事情节也大体知道一些。可是再读书,确是一点不感到厌烦,相反看了后才发现电视剧真是太肤浅了。张爱玲那细腻的描写电视剧又怎么能够诠释的了呢!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真的是太细腻了。表面上看似很平静,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大的矛盾,可是在这平静下面却早已是惊涛骇浪,紧紧的抓住你的心。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大作家不是靠华丽的文字来征服读者的,当然文字和故事性是一方面,这一点张爱玲也做到了。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故事里讲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哲理——或者说轨迹更确切些,这才能显示出作家的智慧。张爱玲就是有着这样智慧的才女。她的思想是独特的,看问题也那么深刻,又能用一种很准确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我真遗憾现在才读她的书,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看了。
让我们还留着尽幸存真性情的爱。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初读她的书便被她所描绘的语言、情节、文章的脉络深深吸引,看着她写的书就好像在听她讲述自己悲凉的一生,这有着一世才华一世悲凉的才女,精妙的语言技巧让我猜不到结局只能跟着她向前走…向前走…于朦胧之中揭开神秘的面纱,于情节之中触感伤怀。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她笔下的爱情故事的开头就是这样可以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与萌动,就这样用文字寥寥数笔拨动你的心弦,听她娓娓道来,跟着她去品味这爱恨情仇、这伤别离、无限心酸悲凉汇聚交织的一生。
最喜欢她笔下的那个叫家茵的女孩儿也喜欢她笔下每个人物的姓名,惊叹于她所勾勒的人物形象并展现出来的赤裸裸的人性。莫桢和世均、翠竹和叔惠、莫璐和豫瑾…明明情投意合琴瑟和鸣的两个人却因为姐姐姐夫设计的圈套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抱憾终生,知道了结局又怎么样呢?终究还是回不去了,翠竹和叔惠也是彼此爱慕互为知己的两个人,但因为世俗的观念阴差阳错也没能在一起,莫璐的冷漠与人性的丧失、豫瑾的善良无疑被她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个人物的出现都在为后文作铺垫,一环扣着一环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里人物的相遇大都以美好开始又以悲剧收尾,命运里的兜兜转转也和她们每个人都开了一场玩笑,每个小人物的命运都与那个时代摆脱不了干系,封建旧社会的腐朽与压制、不平等的社会观念、当时的政治形势都是造成悲剧的源头。
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满纸都是萧索,满篇俱是悲凉,该是怎样的人生?能让人寂寞到如此的地步,只能遁进回忆中寻找已逝的温情在文字中诉说这满世荒凉。她的文字让我惊叹于她的倾世才情,又感叹她的悲凉人生。生活在如今岁月,现世安稳,没有旧思想的束缚,每个人都渴望早日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感觉部分现代人对于感情的观念过于激进化,总是脑袋里天天想着盼着自己理想中的爱情,但那毕竟可遇不可求,不如好好生活用心生活,好好感受自己未知的生命,对未来抱有无限的期待,说不定在感知美好的瞬间就能遇见一个合适的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就恰好地问一句:“咦,你也在这里。”从前慢,一生只爱一个人,所以慢慢来,我们又不赶时间。带着爱去生活并学会去感知爱,因为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终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花了昨天晚上的大部分和今天早上的一点点时间,终于把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了。
看完后最深的感觉是,真是环境能造就与之相应的人,也可以将之中人的生活与人生改变、偏离其预期。真是时代作弄人啊。书中的主人翁曼桢与世钧之间的爱情就是个例证。他们之间的爱情被环境中的人所破坏、阻断、淡化。面对这一切他们不能冲破环境的世俗,他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环境,但他们有不愿就这样依附于周围的环境。曼桢被她姐姐关在她家,然后逃离她家,然后回来照看她自己的儿子,然后与以结婚的世均见面,已经时隔十八年了。他们以前是怎样的年轻,怎样的相互依恋啊!但现在,他们已经都是中年人,都有了小孩,都有了家庭的责任感。他们的理智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来一次了。我想,他们见面的那一刻一定有恍然过世的感觉,仿佛以前美好的时光就在昨天。
小说的结尾很含蓄,但反映了主人翁那豁然大度、积极向上的精神。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去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积极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张爱玲的小说的细节写的特好,给人很深的真实感。以后要多多的拜读她的作品。呵呵。
其实真的读完了这本书,也就这样了。
被之前的情节牵绊,心境也跟着起伏跌宕,好在最后结局也算完满,先前的遗憾在时间流逝中随着烟消云散了。
我一定要夸一夸张爱玲的文笔!无论是比喻还是细节,仿佛不能再找到一个更好的描述了。她的立足点总是新颖脱俗又十分贴切,实在让人佩服。
只是一想到她对曼桢遭遇的勾勒,就不免惋惜。爱玲人似乎是淡淡的,心也有些冷冷的。(之前喜欢她,就去看了传记,这里了解一点,那里补看一些,对爱玲也不是一无所知。)在她作品中的体现应该就是曼桢与世钧,叔惠与翠芝的错过了。(其实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豫瑾,他有担当、有勇气,对于曼璐,他付出过真心,惋惜她的遭遇。对于曼桢,他总是给予关心,也是比起前者,曼桢应该才是他心里的一抹白月光。对于妻子,或许缺少爱情,但他们“看起来很幸福”,他给了妻子一个家和一个家该有的丈夫。这个开放式的结局:他去重庆了。我很庆幸他没有被写死,我相信这样的人总该有一个美好的后半生。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想着,我一定有很多话要来总结。可是零零碎碎的情感在书完结时也不想再捡起来拼凑了。
也是看完了这本书,才大致明白所谓半生缘,大概就是:今生有幸遇到你,陪你走过“半生”,在分叉口告别,很多年后回头,你依然在那,只是我不能回去找你了。
前些天,我读了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半生缘》。其实之前电视里也有热播过,但是由于对张爱玲的敬仰和对这部小说的喜爱,我还是把原著读了一遍。有时我还真觉得文字比电视更有吸引力,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气息总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半生缘》是以一种最朴实平凡的语言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用“残缺的完美”去形容《半生缘》是再贴切不过了。《半生缘》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被人们所赞称,或许并不仅因为张爱玲这个作者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还因为它能以悲剧的形式打动人心。笔者很喜欢女主角曼桢,而她是当时受社会迫害的典范;被姐姐出卖;母亲却袒护姐姐,认为姐姐求子心切的做法也情有可原;被姐姐从中阻碍,使她与她当时的未婚夫相隔十四年后再相见。可结局已定,哪怕两人再相爱,却再也不能回到那一段已失去的岁月。
红尘中浮沉着太多个梦,又到底多少个梦能生死与共?《半生缘》这段爱情故事也有其“可喜”的二面,至少曼桢这辈子能如此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回,真的是死而无憾了。
半生匆匆,半生如梦。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七、八年如同过往云烟,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二、三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现在的我,只想好好珍惜我的这一生,不要让我这短短的一生留下长长的遗憾。
这是一句调侃。按《半生缘》的描述,曼桢和世均的故事应该是从1931年左右开始的,一直到1946年左右才收尾。这十四年的历史里有很多事件,可真正被张爱玲提及的只有抗战——在沦陷后的上海,曼桢匆匆地看见了世均来去的影。
从另一个侧面这可以说明,抗战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回到故事本身,这样的一个情节匆匆闪过或许意味着: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故事也是这么演绎的。常看见有人评论:最喜欢看前半部分曼桢和世均慢慢好起来的情节,而对于后半部分的疏离则跳过为好。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似乎故事里面的情节正在现实里栩栩如生地上演着:到了一定年纪的男女都被长辈催着结婚;同样的,许许多多的人并没能坚持自己的爱与理想,而与现实选择了妥协。有时候,我们只是以为一小步的妥协,却是往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这并不是说向现实妥协真的就是什么坏事。只是到头来才真心发现了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这么一般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往往是国人最大的信仰。这倒可以再一次联系起抗战的话题:战争的硝烟从中国蔓延向世界,而上海和重庆依然能够车水马龙、歌舞升平。
所以,我觉得后半部分的情节更有回味的价值。曼璐也不是坏人,至少她还是曼桢的姐姐,最终还能体谅这血缘里面的情感;世均也非无情,只是在现实压下来的时候无力抗拒;至于曼桢本人,倒更是太多的感慨。她本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女子,却在滚滚红尘中被风吹得飘荡,最后只留下一句“回不去了”的感慨。与之类似的还有叔惠。现实里的时间匆匆流过,没有公主王子一般的童话。
应该说,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没有一本能像这本小说给予我如此的震撼。自以为可以与时事隔离的人们,以为自己可以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寻求完满,却不知道现实与世界无声无息地压过来,到头来,空留下一句感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七
这部剧为何会火爆得一塌糊涂、大受欢迎到让人瞠目结舌?原因就在于这部剧将聚焦环放在了人人都为之关心和在乎的婚姻和职场上,并且焦点集中在离婚女性的身上。离婚自古有之,尤以近年来为甚,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调查数据显示,某市的离婚率在几个月之内就达一半以上,婚期不断缩短,最短3天就离,简直刷新吉尼斯世界记录并还不断被刷新创造更上层楼的奇迹。如此骇人听闻,也算聊斋志异了。不过聊斋是天方夜谭,尚可胡编乱造,而离婚嘛,就是纪录片了,实实在在的事儿,谁也编不了。
由于亦舒的原著笔者没有看过,所以在此不便作分析,就先以笔者看过的前四集的内容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以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思考。官宣上的介绍是以主角罗子君在离婚后如何重新振作、改变自我走向经济独立变强焕然一新并收获新的爱情、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逆袭的故事为主,带着一以贯之的满满正能量,给无数女性朋友提供了极其强大的精神激励和情感慰藉。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性也并不少见,笔者就看到过很多起因为婚姻不幸却自食其力积极进取反转人生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但这样的成功案例总的来说还是太少,大部分女性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都会选择自怨自艾、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更有甚者还会做出报复男性、报复社会的极端事。
现代人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小三插足可以说是目前最流行的元素。剧中前四集就讲到了女主罗子君的丈夫陈俊生和小三下属凌玲发生了婚外情,而让人诧异的是,凌玲长相平凡,且穿着俭朴,从不刻意修饰打扮,年龄老大不说,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与珠光宝气的罗子君相比不啻云泥。但罗子君靠着丈夫的物质供养,长年累月待在家做全职主妇所养成的骄纵、蛮横、无理取闹的性格令丈夫十分反感,而且不读书,不充实自己,也不提升自己的内在品位,每天除了买奢侈品无聊炫富之外,简直一无是处。在这种物质极度发达、精神却倍加空虚的世界里自嗨自乐,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与自己丈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的两个人,当他们的交集只剩下回忆,即使没有小三的插足,也难以保证他们的婚姻能一劳永逸、固若金汤。
在前四集中,罗子君所诠释的性格虽然单纯天真毫无城府但是极度的自大、骄纵、傲慢、奢侈、冲动、没内在、没文化、只懂无端撒娇发嗲蹭男人炫富、晒娃、毫无人际交往关系经验和处事能力的超级傻白甜的人设相信是没有几个观众会喜欢的,至少在前四集,她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就是一张让无数观众想要骂人的无知的、双商皆负的脸。反倒是小三凌玲,格外惹人怜爱,没有一点小三气,温婉大方,善解人意,心思聪颖,才能出众,这样的女子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定会大受欢迎,心仪他的男士也会很多,所以当男主陈俊生出轨她时,我反倒觉得他们很般配,很郎才女貌,很顺理成章,并不觉得她有多么的可恶和十恶不赦,这样的小三,实在让人恨不起来。婚姻出现裂痕直至离婚不能全由小三来买单,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影片中陈俊生的丈母娘见钱眼开、势力又财迷,典型“恶婆婆”写真,与小三凌玲相比,谁更加无礼?妹夫更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废材,做生意亏了几万东躲西藏还要妻子姐夫帮忙还债,这样的人,与小三凌玲相比,谁又更加可恶?所以窃以为不要轻易以道德的标尺随意给小三贴上“破坏家庭”的标签,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八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日子过的真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象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们处在这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动不动就说永远,好像我们做的了主似的。其实,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永远,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吗,其实海很容易会枯,只要不下雨就行了,石也是很容易烂的,沧海也不会那么容易变成桑田。
我时常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幽僻的小道两旁,春深似海。阳光透过密密的叶子光影扶疏斑斑点点地照在刚下过雨的土地上,空气中还合着新鲜泥土的芬芳。我沿着马路厓一路向北,停在一棵巨大的老槐树下,双手合十,白色的槐花上还未来得及蒸发的雨滴滑过我长长的睫毛,那时,外面的世界是书本上的世界,那时梦想是和大家一样成为科学家,那时,不懂岁月匆匆,可是我却忧郁的像一潭深蓝的湖水。
当初说好的要一起迈向未来的发小,现在竟都过上了他们父辈一样的生活,早起晚睡,暮鼓晨钟。青春是一趟单向的列车,轰隆隆地从起点开向终点,却永远不可能返回。陌生的,熟悉的,一见如故的,日久生情的,分道扬镳的,念念不忘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剧或喜剧。
高中时的一个同学,她经常会用“一切都尘埃落定”作为每次作文的结尾,我时常咬着笔头,接过她刚完成的大作,一边看,一遍望着窗明几净,三层的教学楼,下面是乌压压的人群,头顶呼啦啦的风扇吹得我手里三毛的《万水千山走个遍》沙沙作响。
宿舍床头永远摆着看不完的课外书,每读到一句优雅的句子就好像照进了一缕阳光,深蓝的湖水激起了千层浪。我还记得当我读到“等到繁华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辨”这句话时,兴奋了好久,生活的向日葵斗转星移,努力向阳花开不败。
有一句特别好的话叫做“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大抵是失意之人所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孟郊定是写不出来,人总是在受挫时刻骨铭心,人总是在郁郁不得时妙笔生花。
记得席慕蓉说过一句话“我的生命如此美丽,心中又怎能不充满诗意”。世界这么大,每一处污秽放大都会胆战心惊,每一处诗意放大都会美得惊心动魄。在碧波荡漾的青春里,用一支杨柳枝的笔书写那些年的樯橹灰飞烟灭,梅花落尽柳如烟。
在浅浅的时光里,我想深深地说一句,此刻正青春,清风人相随。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九
张爱玲的《半生缘》写得特别好,我认为这部长篇小说好在:
一、故事曲折,层层设下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
二、对于人物的动作、性格特点、周围环境、场景描写得特别深刻、细腻,很有意境。
三、我认为本篇小说好,最大特点在于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能充分反映一些人的性格特点。
《半生缘》主要讲述的是曼桢和世钧从认识到分手的十四年间所发生的一切故事。最初世钧和许叔惠是好朋友,曼桢和叔惠同事,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谈笑,吃午饭。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曼桢将自己的情况说给了世钧听:为了照顾家里的祖母、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姐姐曼璐出去做了舞女。这些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家庭隐私却对世钧讲了,后来他们成了恋人。曼桢是一个表面上比较柔弱可是内心却又是非常坚强的女人。
贫困的生活环境把她磨练得有些倔强,又有些执着。当姐姐曼璐出嫁后,她主动担起了照顾一家老老小小的重任,这时让我们对曼桢肃然起敬,为她的坚强和无私!每天忙忙碌碌,但曼桢又是充实的,因为有世钧的陪伴。她与世钧平淡而又真实的爱着。说她们平淡,我感觉她们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但通过几件小事却足以证明他们的爱情。例如:世钧冒雨去野外找曼桢的红手套;世钧为曼桢买的不是非常昂贵的戒指,但却是世钧用自己的钱给曼桢买的。还有每周末不长时间的相聚。当出嫁的曼璐在祝鸿才跟前渐渐地失宠,为了死死地将祝鸿才拉在自己的身连,她竟然起了私心,采取了卑鄙的手段设下了陷阱,促成了祝鸿才对自己亲生妹妹曼桢实施了强暴。
(我认为张豫谨对她妹妹曼桢钦佩,而对于她的冷淡,她迁怒于妹妹身上,这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她想要拴住祝鸿才这个人。想法实在是荒唐可笑)随后曼璐成为主谋对曼桢实施长达9个多月的囚禁,直至曼桢的这次遭强暴竟怀孕生下孩子后,曼桢在病房在病友的帮助下逃离出祝家这个火坑,但这一段悲惨遭遇却永久地留在了她的记忆深处。她一直在心里呼唤世钧,她从医院出来后的每一件事情是给世钧写信,派人去叔惠家送信。阴错阳差,世钧这次住在舅舅家,不在叔惠家;而她的信被世钧母亲给私自扣留。当时如果没有这些插曲,她们有可能见面的,如果世钧不计较太多,他依然爱曼桢的话,她们也许会走到一起的,因为那时侯世钧还没有和那个他不爱,对方也不爱他的人------翠芝结婚。
但是,世钧的性格会冲破重重阻力,包括曼璐曾经是舞女,这时候曼桢已经和祝鸿才生了一个小孩,世钧和曼桢结合吗?)她逃离出来后四处工作,居无定所。当她从叔惠的口中得知,世钧已经和石小姐结婚的消息时,简直觉得天地变色,她最想见到的人,当初深爱的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结婚了。她远离了一切,她简单地生活着。母亲来找她回去嫁给祝鸿才,姐姐也来找她看在孩子的面上,让她回去。都被她冷淡地拒绝了。她后来想到弟弟刚工作,照顾不上母亲,将母亲对她的种种不好(曼桢在祝家被囚禁,母亲被姐姐收买住,举家搬走,音信皆无)都不计较,仍然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拿出钱不留姓名地寄给母亲。足见曼桢的大度和对亲人的责任感。
本以为曼桢静静地生活下去,但作为母亲的他,为了自己的亲骨肉,为了孩子,她毅然选择了回到自己的仇人,自己深恶痛疾的祝鸿才身边,过上并不幸福的生活。(当时也许是她做了恶梦,招弟的死,自己儿子的病,都给了她相当大的触动,为了留下儿子的生命,为了让儿子少受委屈,她做出了具大的牺牲。究竟是不是世钧结婚的消息对于她此次的选择也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呢?以前在她的心目中,对世钧有一份寄托,有一份希望,但一切都成幻想,她对什么都没有信心,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却实在放不下,她选择了牺牲自己。)她的内心除了儿子,什么都不再有。
而世钧则是两次到祝找曼桢,都无准确结果,受了曼璐的误导,单纯地以为曼桢真的变心和张豫瑾结婚后就走了。也难怪世钧相信这样的说法,谁又能想得到一个亲生的姐姐对妹妹施了恶毒的手段,而后又编谎言让世钧相信是曼桢变心。这其中比较曲折,比较有说服力的就是佣人阿宝为了讨好曼璐,将曼桢托她给曼桢家人送信,曼桢实在拿不出什么,将世钧送给她的戒指作为抵押给了阿宝。这个戒指转手阿宝送给了曼璐,曼璐给了阿宝一大笔钱。曼璐将戒指给了世钧,又说了一些话,把过错都归在曼桢的“变心”上。
张豫瑾与曼璐的恋爱。豫瑾与曼璐进行了几年纯真的恋爱,当时为了家庭的原因,她为了照顾家里的老老小小,曼璐这个人由单纯的少女沦落为红尘女子,而又成为了恶毒的妇人,上演了一场家庭悲剧,她是幕后导演,她的自私和狭隘毒害了曼桢的一生,一生终不得轻松。其实曼桢被困在祝家,时间也不是很短,在那个封闭的房间,曼桢一个人孤孤零零,曼璐却派佣人们严加看视,生怕曼桢逃跑,曼桢为了出去能够见到世钧,有这个坚强的信念在支持着她,她在祝家惨淡地生活着,曼璐终将不得好下场,过早离开了人世。曼璐的变化,也是当时社会原因所造成的,用曼桢和世钧争执时的话说:“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
小说写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曼桢周围的同事不仅仅是叔惠和世钧,性格有些懦弱的世钧虽然喜欢曼桢,如果不是曼桢对他表示主动热情,他能够鼓足勇气,去大胆地追求曼桢吗?我感觉世钧性格中有些唯唯诺诺,比如他家里父母不想让他与曼桢交往,他对曼璐就是曼桢的姐姐,却有意思隐瞒,并且让曼桢家搬家,暂不与姐姐来往,说明他还是比较在意家里人的看法;当世钧父亲去世后,家里和姨太太那边分家产的时候,他也不强争。这些性格特点,我认为与他的家庭出身有极大的关系,他的父亲和母亲感情那么不好,父亲长年在姨太太那边,他母亲孤独、压抑的性格也在影响着他,形成了他后来的性格。
虽然叔惠能说会道,人很活泼,但他也有自己的自卑之处。如果翠芝不是出身优越,叔惠也许不会有什么顾虑,会和翠芝走到一起。
故事的巧妙在于曼桢遭遇不幸,恰巧怀孕的事情。凭她的刚烈的性格,她宁愿死在祝家,也不会屈从于祝鸿才的。如果没有怀孕这件事情,还不知道曼桢要等多久才能见到、听到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包括世钧的结婚、叔惠的出国、母亲携带一家搬走)。
曼桢不幸发生时间恰是豫瑾结婚的头天夜里,所以后来世钧听说张豫瑾结婚,太太是上海人,结婚后就回了六安,恰巧世钧听了曼璐和顾太太也是这样说的,他就对曼桢对他的“变心”也就没有了怀疑,这些都很巧妙,这些事情连起来,又非常符合事实。所以说张爱玲的这篇长篇小说构思很好,为读者设下悬念。
祝鸿才的性格:与曼璐结婚前,虽然在乡下有老婆,冒着犯重婚罪的危险与曼璐结婚。起初曼璐还能拿得住他的脾气,后来随着生意做得好,发了财,便不把曼璐放在眼里。不经常回家,即使回家,说起话来也是恶言恶语,连他的孩子叫了曼璐:“妈,妈妈”时他都要插上难听的话来侮辱曼璐:“他妈的什么东西,你管她叫妈!她也配?”在与曼璐结婚前以至结婚后一直对曼桢钦佩不已,只是曼桢没有过多理会他,使得他非常失望。当曼璐受了母亲的话的影响,以及她听到了豫瑾对妹妹热情,对自己却是那么冷漠的时候,嫉妒和自私心理表现出来,用生病假意把曼桢骗来晚上陪她,夜半让祝鸿才的魔爪伸向了曼桢,当时祝鸿才面对曼桢的抵抗,简直用了好大的力气,要置曼桢于死地一样,真是残忍至极!当他对自己“犯的错”感到后怕的时候,曼璐给他出了好主意的时候,他那笑容,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他那奸笑,令人作呕的笑容。而当曼桢在医院住院,他和曼璐去医院看曼桢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把花,露出很局促的样子。一会儿又是嫌房间不好,看到孩子又是喜欢得不得了;曼桢去看望生病的孩子时候,正好是招弟死了埋葬的当天,首先从外表上就看到他贫困潦倒的样子,他所表现出来的局促不安的态度,以及他对曼璐在世时候没有好好对待曼璐而深感歉疚的样子。当曼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他选择与祝鸿才结婚,婚后,祝鸿才对她的态度,以及拿孩子出气的种种表现;当他带何太太及何太太的孩子去看病恰巧与曼桢相遇,所表现出来的心虚的样子。让我们不能不痛恨祝鸿才的狠毒、自私冷漠、势利、虚伪。
曼桢妈顾太太的性格:前半部分写顾太太与老太太相依为命,写得比较细致,也比较贴近生活。但当曼璐结婚后,曼璐总是要偷摸给妈妈钱,这时候顾太太接,但回去却不敢告诉曼桢,这些曼桢心里都是清楚的,反复叮嘱顾太太不要接曼璐的钱,说明曼桢非常有志气的。当曼桢惨遭遇强暴后,曼璐想出一大堆理由来说服顾太太,给了顾太太一大笔钱,还说等大弟弟毕业,也别忙着叫他去找事,让他多念两年书,赶明儿让鸿才送他出洋留学还说今后让顾太太和她一起过,享享福,也为弟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顾太太接了曼璐的钱回去的时候恰巧世钧来找曼桢,如果顾太太这时候把实际情况告诉给世钧,曼桢就不会在那里受那许多苦和罪。顾太太半天也开不开门,她触到了曼璐给的一大叠钞票,厚墩墩的一大叠,钱这东西,的确是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她这时候就觉得如果告诉世钧真-相,又对不起曼璐。后来还是世钧帮助她把门打开。她这时候没有说出真话,却说谎称曼桢病了,并且也没有告诉世钧祝家的地址。(当世钧寻着找到祝家的时候,却被告知:“顾小姐不在此。”当世钧要见曼璐,男仆却以:“太太不舒服,躺着呢。”回绝了世钧。)耽误了世钧对曼桢的救助。给世钧徒增误导。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一家老小举家搬出上海。她的二女儿被困在祝家,她的良心会得安宁吗?她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作解释呢?曼桢在曼璐出嫁后不辞辛苦地为撑起这个家而到处奔波,难道顾太太忘记了吗?难道她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家庭贫穷、孩子们上学需要钱吗?或许在她那个年代的老人心目当中受“家丑不可外扬”思想束缚严重,生怕会惊动其他人的原因吗?我感觉顾太太的良知似乎泯灭,做母亲的明知曼桢的处境不好,如在火坑之中,却坐视不管,让人读了深感愤慨和不平!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
张爱玲久仰大名,生平事迹也了解一些,前阶段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这部小说是第一次看,看完之后心情很沉重并且连续看了两遍,同时又在网上看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受作品的魅力!看后感触实在太多,让人揪心到不能自已,就产生了一种不得不写点什么的冲动,马上提笔否则就怕自己稍一偷懒,让这份激情很快淡去。
看完小说,梦碎在心,潸然泪下。真可谓:回不去、放不下、伤不起……同情曼桢的苦命、埋怨世钧的懦弱、痛恨曼璐和祝鸿才的自私。是他们不顾亲情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如果能联系上当时的社会背景,想的更复杂更深刻点的话,我会对曼璐和祝鸿才存有一丝丝的可怜。曼桢和世钧是那么相爱的一对恋人,为什么会错过这段美好姻缘?是谁的责任?不完全是世钧的懦弱,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退一步讲如果曼璐能生育的话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曼桢和世钧也会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当然果真是这样的结局就不是张爱玲的写作风格了,因为张爱玲本人的婚姻就是不幸的,所以她感受的痛苦更多一些。作品往往反映作者的心历路程。往往人们对悲剧印象更深,反而很快会忘记美好的结局。
《半生缘》让我中毒不浅,有时间我还准备看第三遍。总而言之,人活一世,要对得起对自己真心的人。不可辜负前尘往事。人活着要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当然不能伤害别人。这才能拥有无悔的人生。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爱玲是一位怎样的女子,为何能写出如此空灵的作品。之前很早就听说张爱玲,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拒绝她。但看完她的作品我深被她的和平静所震摄。有人说张爱玲是一口古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越淘越有。今天读来,真有此感。
不知现在还有没有《半生缘》中让人有泪难流但心情比流泪还难受的无从发泄的爱情故事。他们虽只半生的缘份,却有一世的情份,这是何等高尚的爱情,可惜这种爱情没有根基,一个个消失在当时的制度中,灭迹在当时的世俗中,可叹可惜啊!但是他们那种发自心底的爱,那种旷日持久的爱又怎能与如今速成爱情同日而语。我总是很欣赏和向往那种天长地久的爱情,那种为了爱人能牺牲一切的爱情,那种无论发生什么事遇到什么罪都深知对方会怜惜自己不必去自怜自卑的爱情。小说中的惠桢,一个有新思想的女性,一个自食其力的女人,一个对爱执著的女人,却也一度被社会世俗所迫害,当她惊醒的时候,却只能面对爱情无能为力,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不知道现在还没有没如此刚烈的女子。
在他们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只能以书信来表达情感,甚至各自走进婚姻连书信都不能有,他们就惟能用思念和回忆来维系自己的爱情,这是何等的艰难却又是何等的感人。物欲横流的今天,不知还有没有如此感人的故事。
花了昨天晚上的大部分和今天早上的一点点时间,终于把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了。
看完后最深的感觉是,真是环境能造就与之相应的人,也可以将之中人的生活与人生改变、偏离其预期。真是时代作弄人啊。书中的主人翁曼桢与世钧之间的爱情就是个例证。他们之间的爱情被环境中的人所破坏、阻断、淡化。面对这一切他们不能冲破环境的世俗,他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环境,但他们有不愿就这样依附于周围的环境。曼桢被她姐姐关在她家,然后逃离她家,然后回来照看她自己的儿子,然后与以结婚的世均见面,已经时隔十八年了。他们以前是怎样的年轻,怎样的相互依恋啊!但现在,他们已经都是中年人,都有了小孩,都有了家庭的责任感。他们的理智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来一次了。我想,他们见面的那一刻一定有恍然过世的感觉,仿佛以前美好的时光就在昨天。
小说的结尾很含蓄,但反映了主人翁那豁然大度、积极向上的精神。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去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积极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张爱玲的小说的细节写的特好,给人很深的真实感。以后要多多的拜读她的作品。呵呵。
静谧的夜晚,关上门,推开窗,打开音乐,翻开书,心情瞬间平静下来,只随着爱玲的思绪流连在一段段悲戚的爱情故事之中。
半生的缘分,一生的思念和遗憾!这是我看过最悲的一部小说,还记得每晚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入眠,同情曼桢的凄惨命运,埋怨世钧的懦弱和对曼桢的不信任,更痛恨曼璐的荒唐可笑和祝鸿才的良心泯灭。
顾曼桢,对于她,我既喜欢又敬佩,有同情也有气愤。一个出生清贫的女子,坚忍、倔强,在姐姐出嫁后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亲情牺牲自己的感情。在被姐姐和母亲私心合谋下,遭到姐夫的残忍伤害,囚禁。而坚强的她又一次挺了过来,在病友的帮助下逃离医院,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是一个有气节有思想的女子,可偏偏还是在命运面前犯了糊涂。关键的时候,她的善良懦弱又一次将自己拖进命运的漩涡。她恨祝鸿才,曾咬牙切齿的说不会嫁给他,可最后仍然忍气吞声的嫁了。即使她想这一切是为了孩子,可终归是不值的、错误的决定。可喜的是最后的最后,她再一次走了出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了吧。顾曼桢和沈世钧的爱情错别只能怪老天对他们的捉弄和这个时代的遗憾,当然还有我对世钧的懦弱所不满。他没有一点男人的气魄,不敢像父母坦诚和曼桢的关系,怀疑曼桢对自己的感情,是他的多疑和不信任毁掉了自己和曼桢的幸福。甚至,他一再低头和翠之结婚,维系着他们不幸的婚姻。14年后,再次遇到曼桢,那一句再也回不去了让无数人心痛。两人默然,让这深沉的爱情在时间里沉淀,任由缘灭.....这是一个失败者,可又能把所有的过错全推到他身上么?终究都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
顾曼璐,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子。从单纯少女到妖媚的舞女,再到无耻毒妇,最后可悲的死去。她的一生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她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抛弃和慕瑾的爱情,钻进灯红酒绿的舞厅,陷入了浑浊的人生,变的市侩和狠毒。她是可恨的,又是那样的可悲。一个柔弱单纯的女子,要不是生活命运的捉弄又何至于此?当初的有情人又怎能一个堕落、离世,一个选择离开故土。。。
正如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惟有这一句:哦是你吗?而曼桢和世均,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谨等等终究在那个束缚思想的年代是晚了一步或早了一步于千万人海中错过。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浮生若梦,只叹情深缘浅!
一口气看完《半生缘》,很同情曼桢和世均,原本很好的一对,却阴错阳差的分开。曼桢的命运更是悲惨,不仅没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却被自己的亲姐姐算计,被姐夫__最后还不得不嫁给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最后的结局仍然是一个惨!
缘分原本就是巧合,曼桢与世均,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偶然的相遇使他俩走到一起,最后又因为不经意的一些巧合,在该见的时候没见到,最后两人误会越来越深,到身不由己的时候,两人两年的感情就匆匆了断。一直到十四年后,才发现很多的误解。他以为她嫁了豫瑾,她以为他对她心灰意冷。
看这书,很为曼桢感到惋惜,可叹曼璐的无情,愤慨顾太太的`愚昧,痛恨祝鸿才的流氓。曼桢多好的一个女孩,就这样被他们给毁了。
书里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被张爱玲写的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感觉这一切在生活是最自然不过了。看《半生缘》,感觉人在大的背景下好渺小,无论是空间存在还是时间距离,人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无助,被命运推着往前走,你开始有很美好的憧憬,并向着这憧憬去努力、奋斗。继而命运无情的把人捉弄,在命运的捉弄中,无论你怎样抗争,最后还是得屈服。可是屈服之后,又不甘忍受现实,于是继续抗争,最后仍旧归于平淡。在这起起伏伏之中,人几十年的光景也就没有了。
爱情是美好的,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得到真正的爱情,最终的结局大多还是因了世俗的约定,草草婚嫁生子。正如张爱玲在书中所写:“也许爱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认识《半生缘》是因为张爱玲,认识张爱玲是因为《半生缘》。
翻开书的精美扉页,不禁想起江南水乡的女子身着蓝底碎花布旗袍,挽着发髻,举着油纸伞,漫步在湿润的窄道胡同里。也许只有这样的背景才配得上张爱玲的世界。
初看张爱玲的半生缘,是恨那鸿才,若不是他欺侮了曼桢,也许曼桢与世钧就不会在茫茫人海中失去了对方,更不会在几十年后望着物是人非的世界喊着,“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是啊,除了他们未变的爱情,还有何当初是一样的!
眼泪忽然落了下来,在纸上当印成了深深的棕色……。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一
半生情缘,尘埃而已,只是依偎于尘埃落定时,生命的轮回中,太多的巧合和误会,情缘的迷离疏散在其间演绎了各种缺憾的人生。
三十年代的上海,世钧和曼桢是同一个工厂做工的恋人,曼桢早年丧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当舞女维持。后来曼璐沉醉于糜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失去了节操,当了妓女,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一种怨毒的心态于夫合谋,令其欺负了妹妹,曼桢为姐姐、姐夫生下了一子,却葬送了自己与世钧的爱情。
姐姐死了,得世钧结婚后,面临崩溃的曼桢选择嫁给自己的姐夫,十多年后,世钧与曼桢再度重逢,当世钧希望再续此段半生缘时,曼桢却静静地向他诉说此情不再,并且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姐夫结婚已是难改的事实。从此,怕是回不去了。读到这里,我的心随着曼桢的决绝而落定,相识,是一种缘,分离,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世钧与曼桢终有分开,几次命运的捉弄,几次擦身而过,或许他们已经注定了只有半生的情缘,却要用一生的情来记忆。《半生缘》是我唯一读过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他们虽然只有半生的缘分,却用一世的情分,这是何等高尚的爱情啊。可惜这样的爱情没有根基,一个个消失在当时的制度中,泯灭在当时的世俗中,可叹又可惜。
他和她,步入命运的迷宫,走进现实的迷谭,就此错过了。认识的时候,相爱的时候,分开的时候,连代价都没有计算过,喜欢的时候,怨恨的时候,都那么不顾一切。曼桢,一个有新思想的女性,一个自食其力的女人,一个对爱执着的女人,去一再被现实所逼迫,这是多麽可悲的事情啊。我们常说缘分是天注定的,可有多少爱依照缘分而来呢?又有多少原以为缘分而等待?缘这个东西,猜不透,看不穿,错过了,就不在了,人生如戏,看戏的人围得密密麻麻,他依然觉得孤单,即使是喜剧,她也能从别人的美满中看出泪花,他用前半生换来了那段缘分,却用后半生惘然。
半生情缘,尘埃而已。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二
我是在书摊上邂逅了《半生缘》——张爱玲著名的一部小说,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买下后,就迫不及待如痴如醉地看了起来。
书的开头就是写世钧,曼桢与许家少爷叔惠见微妙的友谊关系。后来曼桢那为养家而堕落红尘的姐姐曼璐与奸商结婚后,因为曼璐不能生育,夫妻关系不合,而鸿才又眷恋妻妹曼桢,于是阴险自私的姐姐曼璐就假装害了重病,让妹妹来看护,而让鸿才将其占有,以将丈夫拴住。
后来曼璐真的得重病不愈而死,曼桢为了儿子,不得已屈嫁鸿才。可怜世钧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苦苦等待,最后在家人的压力下与自己不喜欢的翠芝结婚,但也破坏了叔惠与翠芝间那份之间隐藏了很久的感情。当等到十四年后的相遇,那份凄楚,悲凉,尤如秋日的落叶。但年的一切,也都一去不复返。
读过后,我的新久久不能平静。文中共有三个另人悲痛的遗憾。
一:父亡,而破坏了豫瑾与曼璐见纯真的爱。
二:因为身世差异,而使叔惠与翠芝有缘无份。
三:因姐夫与姐姐的陷害,与母亲的怕事,终使世钧与曼桢两个相爱的人分隔两地,有情人不能眷属。
我好恨,恨顾老太太的息事宁人,胆小怕事,恨鸿才的阴险与姐姐曼璐的自私。我也恨封建社会不把女人当人的风气,恨封建社会终人一生的吃人的礼数。
与封建社会相比,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我是个女孩子,我庆幸自己没出生在那个吃人礼数的社会。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党与国家所给予我们现有的一切,珍惜好每一天,好好学习,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读完了张爱玲的作品集,没有喜欢上《倾城之恋》也没有喜欢上《沉香屑》而是喜欢上了《半生缘》,这个连自己也有点意外。
一直觉得曼璐不是一个好女人,直到后来看见她劝曼桢的时候说: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收人家欺负,我上哪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的姊妹两个,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又对那个女人充满了深深地同情,或许能跟祝鸿才结婚已属不易,她的想法很天真,她只是想留住那个男人,但是她却不明白那个男人就像一只狼,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她永远也喂不饱。我想曼璐大概是不知道曼桢和世均的那次争吵是因为曼桢无法接受世均嫌弃他舞女的身份吧,或许世均没有嫌弃而是没有说服他的家人不嫌弃吧。曼桢对于曼璐一直是怀着感恩的,她劝母亲不要拿姐姐的钱,她叮嘱家人不要告诉她豫瑾结婚的事,她这样的体贴却换来曼璐那样的回报,或许曼璐自己也因为曾经做过舞女而自卑吧,所以她觉得她身边的人都像她自己一样介意曾今的那段历史。
后来曼桢和祝鸿才结婚之后,祝鸿才奇怪为什么曼桢变得那样从容,其实这正所谓应了那句话:经历了最疼所以也就感觉不到一般的疼痛了。后来见到豫瑾时她是激动地,她说豫瑾是他唯一能信任的人了,而他自己的那段噩梦般得经历,从在医院生产时愤恨的讲给临床的金芳,再到后来泪流满面的讲给豫瑾,再到后来淡然的讲给世均,这就是一种成长吧!搞不明白张爱玲为什么会安排了那样的结局,让他们在错过十几年之后再次重逢总让人觉得有点讽刺。顾曼帧与沈世钧,可谓一见钟情,他们相知,相爱,相许,可惜未能相守。不是他们爱的不够深,或许只是爱的太深,所以容不得丝毫的破损,又或者是还未爱,所以不能死生契阔。一次又一次的与对方擦肩而过。当两个对彼此念念不忘的人终于见面时,也只能是诉说着多以前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痛不痒,曾经以为的悲怆都已经成为一些平淡的故事来说。或许,真的只有半生缘吧,所以最终落成这样的结局。
人生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有那么多的集散分离,最终相爱并相守的恐怕是极少数吧,当时间慢慢流逝,人们慢慢变老时,年少所以为的伤痛,到最后都被磨平,留下的就只是些美丽的梦。
事实上,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一回头便是一辈子,一错过便是一生。所以如果遇见请不要错过,因为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前些天,我读了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半生缘》。其实之前电视里也有热播过,但是由于对张爱玲的敬仰和对这部小说的喜爱,我还是把原著读了一遍。有时我还真觉得文字比电视更有吸引力,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气息总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半生缘》是以一种最朴实平凡的语言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用“残缺的完美”去形容《半生缘》是再贴切不过了。《半生缘》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被人们所赞称,或许并不仅因为张爱玲这个作者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还因为它能以悲剧的形式打动人心。笔者很喜欢女主角曼桢,而她是当时受社会迫害的典范;被姐姐出卖;母亲却袒护姐姐,认为姐姐求子心切的做法也情有可原;被姐姐从中阻碍,使她与她当时的未婚夫相隔十四年后再相见。可结局已定,哪怕两人再相爱,却再也不能回到那一段已失去的岁月。
红尘中浮沉着太多个梦,又到底多少个梦能生死与共?《半生缘》这段爱情故事也有其“可喜”的二面,至少曼桢这辈子能如此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回,真的是死而无憾了。
半生匆匆,半生如梦。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七、八年如同过往云烟,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二、三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现在的我,只想好好珍惜我的这一生,不要让我这短短的一生留下长长的遗憾。
我为文章拟题目,并无定法,有时是喧嚣之后,梗括出中心,有时必先定题目,免得支蔓地太开,就如此际。
近日重读《半生缘》,这是我读的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张爱玲文字的风情里。
世间事推究起来都很宿命,一旦电光火石般的碰撞起来,才发现因果的导线早埋在红尘里。大一寒假,我高中时代最要好的男同学把一本《半生缘》轻巧的放在我案头,以先知的口吻告诉我:“看看吧,你会喜欢的,符合你的气质。”就象中了魔咒一样,看看,就喜欢了。
除了初恋男友直接晋升为丈夫的他之外,这位男同学是唯一的相交最深的异性。高中毕业后,我们保持通信五年,频率当以周计。青春懵懂的岁月里,一份至真至纯的友谊,但已失了音信四年多了,一如这小说的名子“半生缘”,多少情缘是无法一辈子的。淡若水的友情亦或书中的风月浓情,阴错阳差中,丢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曼桢和世均是回不去了,所以张爱玲安排他们向前走,让世钧与翠芝卸下旧情爱的包袱,达成一种谅解,去了新的天地。让曼桢在慕謹处照水临花,再现生机。初读时,我甚至是厌恶这样的安排。“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是我那时无法理解的,真爱一次,足可澎湃一生的,如何就潮平浪静了呢?渐经了一些人事,也相信了,命运的风无止息的吹,情感和灵魂行走在路上,总渴望寓所的,再执拗的人也走不回光阴里去。
一直都喜欢张爱玲以平静的笔调写爱情,平实琐碎如家常日子。爱情到底不过是凡俗生活的一部分,任心底阳光普照,如花怒放,欣喜和激动,缠绵和深挚,表现出来,不还是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的沉溺和庸常吗。爱的佳境当是爱着而不自知,就如世钧冒雨走了远路为曼桢找回丢掉的一只手套,然后颇费踌躇的交给她。就如曼桢要为世钧整理回家的衣箱,他的衬衣领带和袜子,一样一样经过她的手,那种异样感觉,就如他们在不甚干净的小饭馆吃午饭,曼桢在水杯里为世钧涮干净了筷子。当时过境迁,这此曾漫淡不经的细节,成了心上的落英缤纷。有时越是情真意切,表现出来越淡越浅,回味起来越绵久纯正。
太多的人习惯把爱情戏剧化,一旦说了爱,就要约会,礼物,急着关怀和殷勤,生怕负了爱的浪漫,而忘了扪心自问,正如张爱玲笔下的另一个人物所言“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世钧和曼桢是尽了工夫恋爱的,没有情书和密约幽会,只慢慢走近,渐生了解,情朦如隔雾,全非言情小说中,搭台唱戏一样尽情悲欢,是读到后来,曼璐鸿才这对卑鄙的夫妇,设了陷阱把同一轨道的两个人驱散,曼桢的抗争,她在绝望里对世钧的信任和盼望,曼桢被囚禁后,世钧的焦灼和追寻,十八年后知道了使他们分离的,多少年来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他们感到的凄凉的满足,我也才满足的确知,他们是那样爱着的,曾是彼此全部的需要和存在的快乐。如许深情,张爱玲只以浅语写就,看罢方知,一旦这爱消歇,便从此无心爱良夜,十八年都纠缠不能释怀的,就是,那时彼此是不是一心一意的。
是的,是一心一意的爱的。擦肩而过的瞬间都奋力伸出了搀挽的手臂。奈何命运布下阴霾,让他们看不见对方,错过,渐远,再也回不去了。
多少年后,我才理解了,我同学所谓的符合的气质,那时,我是爱生活的,如许多的年青的人,爱的热烈,简单,唯美,自然就有随之而来的惶然和落寞,张爱玲恰站在时间之流的彼岸,拍击着浪花,凉冽的渐落在此岸人的头脸上,指引我们向时间的深处望去,向人性的肤浅和算计里望去。他总是一副历经沧海指点归帆的闲雅姿态,一语就道破了我的寞。
何止我,这一定也符合了许多人的所谓气质吧,总有一些人,如翠芝在新婚红烛下悲泗淋漓,对世钧的问:“怎么办,我不爱你,你也不爱我?”但依然得把生活继续下去。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东西拥有过,却无法永恒,还占去了心地,只剩荒芜。不仅爱,许多东西。
生命的底色就是苍凉。我们只是侥幸活得有些色彩。
市场门口有卖氢气球的,美丽而饱满。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惶急又惋惜的喊:“我的气球飘远了,我抓不到它了。”她妈妈劝慰她:“飞就飞吧,放在那儿也慢慢瘪了。”其实,饱满的生命也如此,不知所终或日渐空瘪,抑或暴破。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
“世事无常,若相遇情深缘浅,忆往昔你侬我侬,再回首只叹十八春后物是人非,悔当初不明不白,不坚不恒,烙得如今肝肠寸断,思绪万千。真叫那一个半生缘一生情啊”
这是刚看完那天晚上自己在微博上发的感想。但想着应该写一篇文章,不管是以笔记,随笔,还是散文的方式,总想找个地方用某种形式记载自己的读后感。
从人物说起,无视世钧,同情曼桢,理解曼璐,欣赏翠芝,最爱许叔惠。
虽然世钧是故事里的男主角,可总觉得他在书里的存在感很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感觉可有可无,在他身上用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墨都是为了承托曼桢。他的优柔寡断,她的坚决;他的粗心大意,她的细腻;他的轻言放弃,她的执着。他不是不爱她,是爱得不够彻底。他不是没有努力去找她,是找了没找到就听信旁言而放弃了,他不是没有等她,只是没有坚持到底。
他为她做了许多,可是真的没有做到位,是她太知足了。他大学毕业,选择不继承家里的事业,在厂里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该前途无量。况且他又有曼桢如此之好的恋人相伴,却因为父亲的病危和曼桢的失踪,然后放弃了原本坚持的一切,人生从此也走回到了原本设定好的框架里;继承家里的产业,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最荒谬的是因为空虚和寂寞,和一个原本就不相爱,到最后也没爱过的人结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就是他这种懦弱,任人摆布,毫无个性的性格,让人无奈曼桢为什么爱上的偏偏是他。
曼桢像是冬天里的那支梅花。它的色,艳丽而不妖,它的香,清幽而淡雅,它的姿,苍古而清秀。曼桢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并没有绝色佳人的外貌,却实谷不华。她的气质至言不饰,一姿一态虽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但言行举止也有条有理。同情曼桢是因为她的命运如此坎坷和无助。姐姐出嫁后,家里一家5口人的开销都指望在她一个弱女子肩上。
她并没有抱怨自己的处境,她唯一欣慰的是她身边至少还有世钧,可偏偏世钧并不完全懂她。她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着,和世钧的爱情对于她来说奢侈的,因为他们的见面更多的是在她从下班到去另一个地方上班的间隙里。可偏偏是因为她的独占枝头,让她的姐夫一直存有邪念。被自己最亲的姐姐陷害,在被软禁的那几年里,她失去的并不是只有亲人和爱人,还有自由和尊严。唯独支撑她活下来的是一丝对于逃出这个牢笼的信念和对世钧的一丝期待。命运总是捉弄人,或者说这才是命,曼桢的宿命。偏偏她最后嫁的是自己当初最看不上,伤自己最深的姐夫,可她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也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力量比母爱更强大的了。
最后也走上了曼璐的轨迹,为了这个家,苟且的过着活着,失去了对爱的追求和自由。她本不该拥有这样的悲剧,可为了生存又能怎么办呢。那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实叫人感慨万千,不得不叹息。
大多数人在同情曼璐的时候,都会憎恨为什么她会有这样一个恶毒的姐姐,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是曼璐,或许曼桢她们一家早已经饿死了。想起一句话,伟大光荣的一辈子会因为一个污点而毁掉你的所有荣誉和成果。无论曼桢曾经付出过多少,牺牲了多少,就因为她把曼璐害了,所以她就需要背着“罪人”的名字一辈子,可又有多少人为曼璐考虑过呢。
她为了让这个家能开火,让弟弟妹妹能读上书,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和尊严去做舞女,这个时候又有谁同情她呢,又有谁帮她呢。没有,与其说是生存逼的,不如说是对于家人的责任逼的她不得不走这条不归路。设计陷害自己的亲妹妹,强迫和软禁她固然是错的,但是出发点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为了留住自己的老公,为了维持自己的家。比起曼桢,曼璐的人生更坎坷,只不过张爱玲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描述她罢了。她内心所承受的不比曼桢少。即使她是以让反面角色,一个让人讨厌的姐姐,但是谁又有资格去说她对她错呢。
刚开始是不喜欢翠芝的,因为觉得这位大小姐有些做作,但是既然不是主角,没有太多的桥段,自然也无所谓。真正开始对她刮目相看是从她退婚开始。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家庭背景下,能有勇气和决心做那样的事情是相当有魄力的。正是这种魄力,让人觉得原来她也是那么的有魅力。即使她和叔惠的暧昧总是断断续续,不清不楚迷迷糊糊的,但她居然不委曲求全,敢于挑战世俗和追求自己的生活,不管是不是为了叔惠而退的婚,至少她对和自己不爱的人的婚姻说了“不”,光凭这一点就足够欣赏她了。
即使后来还是和世钧结了婚成为了亲人,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或许从来没有有过爱情,有的是像兄妹一般的依赖和陪伴,所以最后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孩子的父母,而不像一对夫妻。翠芝和叔惠的再一次相逢,仿佛又将翠芝内心已经快熄灭十几年的火苗燃起,她还是放不下,她还是想证明,虽然她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就是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他面前,她对他的关心无微不至以至于自己都没觉得异样,她和他单独吃饭时的畅谈让自己情不自禁的哭泣,是感动还是遗憾,是暧昧还是真爱,是过去还是未来,总之那段感情是让人羡慕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即使不是圆满的。
许叔惠,能言善辩,豁达幽默,英俊潇洒,但也优柔寡断,口是心非,缺一丝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碍于翠芝的门第背景而无果,最终离开远赴大洋彼岸。在美国又偏偏找了一个富家女结婚,只不过征服了过后就又放手了,或许他只是想证明家庭背景不是问题,他有能力,也配的上翠芝。可惜一切太晚,十几年的时光太长了,当她已是他最好朋友的妻子,他又该做什么呢,人生至此繁华已看透,真要做什么早该在他们结婚前就做了,何必忍到现在呢。只不过那么多年他是否放不下,也没想过放下,他离开了,逃跑了,但最终发现还是要回来面对的,当再次见面时,他的内心又蠢蠢欲动了。
他那一句“我是说,我给你害的,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了。”多么委婉无奈的表白啊,有些人物注定是悲催的,但是他们却不可怜,他们高傲潇洒,盛气凌人,却也会因为一个过路人,一段瞬间情而纠结一辈子,仿佛是自己在和自己纠缠着,谁不知道该放下,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该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谁不知道这些道理呢,但是知道又能怎样,人总是跟着内心的想法走的,我们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叔惠也好,翠芝也好,还是世钧和曼桢,他们都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爱的是谁,只不过他们都输给了自己罢了。
小说写的本就不是那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是滚滚红尘世俗中的都可能经历的故事。曾经是最好的,曾经有过真爱,但终归于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间,才悔恨起错过一生的最爱。“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半生的错,一生的惑,感慨原来造物可以这样弄人,渐渐让自己相信原来可以进入那样无孔不入的苍凉中。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或许多年以后,无敌的岁月磨平了一切,但抹去不了痕迹。
感情是通过感觉的积累,通常是因为某一个时间和地点;某种环境气氛之下,因某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打动了我们,就像王家卫的台词一样,“一个事件+一个绕口的时间+一个无聊的事件”接着故事就开始了。这些看似刻意特定的东西往往都因“缘和运”而变得奇妙。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又怕来不及。
千万不要放弃,永远不要,一旦放弃你就输了,坚持不一定能拥有,但是坚持至少不会骗自己,认定的事,认定了的人就应该执着的坚持,因为即使放下了,无论过了多久,再回首或是相遇,依旧会勾起心中的欲望和真情,那种伤痛比坚持了得不到还要揪心。半生缘一生情,我愿在竹下攸亭等归人。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三
不禁感叹,时间,真可怕!没有谁离不了谁,曾经的海誓山盟最后不也归于平淡了吗?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只是,爱情的死亡在于什么?在于误会!!世钧和曼帧,多么纯粹、多么真挚的爱,却因种种误会被生生地扼杀,徒留终身遗憾!是怪当时的社会环境吗?不是!怪他们自己不敢坚信,坚信爱的伟大力量!
如果那时就有《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就好了,他们这种文化人应该看看这本书,就不会轻易的产生那么多误会,让反对他们的爱的人有机可乘,留下那无可挽回的遗憾。所以,吸取经验教训,必然要送冉冉一本!
其实他等同于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她脸上完全是静止的,但是他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快乐。这世界上忽然照耀着一种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别清晰,确切。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觉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试的时候,坐下来一看题目,答案全市他知道的,心里是那样的兴奋,而又感到一种异样的平静。
曼帧想到:“这次和世钧冲突起来,起因虽然是为了姐姐,其实还是因为他的态度不大好,近来总觉得两个人思想上有些距离。所以姐姐就是死了,问题也还是不能解决的。”她反复地告诉自己,姐姐死了也没用,自己就又对反对自己有一点疑惑,是不是还是有一点盼望她死呢?曼帧立刻觉得她这种意念是犯罪的,她惭愧极了。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四
读张爱玲的《半生缘》,或许是出于偶然,又或许是无意中的有意。先前早已仰慕她小说的盛名,但由于个人阅读爱好的原因而一直未曾拜读。此番读她的小说一方面是由于近来又掀起读张爱玲小说热而我也想借机去领略她的风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本比较好的小说来写读书感悟而特地上百度搜索得来的“十大好书”的结果的。经过一番通阅后方才发觉,张爱玲确实不负盛名!
也许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局给人一种很残忍的感觉,因为在大部分人思维里都是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的,然而这也正是张爱玲写小说的过人之处,假如小说里的三对情人最终都是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结局就不是张爱玲的写作风格了,这么单调的剧情也就不会引起观众高度的评价。而正是她那种能置身局外,娓娓向你道出笔下人物的故事,并且对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对女性的心理细腻生动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使得你有强烈的阅读欲去读完它,并且在合上书卷后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进行的反思。
更为甚者,张爱玲的小说情节也是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曼桢和世钧就是这样的,他们深深相爱了,本会幸福地走到一起,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生存在一个畸形的时代、一个畸形的社会!命运跟他们开了个一个大大的玩笑,他们只能在现实中无奈的分开了,而十八年后的再次重逢,或许又是一种缘分,然而此时早已物是人非,彼此已是菩提落花,再也不问世间的繁华。命运给予的眼泪,盈盈了整个半生的片段,更多的只剩喟叹!曼桢那一句“我们都回不去了”,还有“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应该是《半生缘》里边最经典最真切最感人的言语,当回首再读这些话时,直教人心里痛。因为此时早已没有了风花雪月,岁月无情地走过,苍老了你我的容颜,在你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再也无法回到十八年前的那一天!凄美的结局,冷冷地收场,让人心头为之一震,更是留下尽由缘尽的遗憾和酸楚……回想起他们因为曾经的年少轻狂要面对的现状,内心的痛苦与后悔是最折磨人的,就连仅存的那一点希望和梦想也无情的被毁灭,也许这是缘分,更是宿命,相聚是缘,分手是命。缘分也是有半份,那就是用半部分来回忆,用半部分来喟叹!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然而在宿命的面前,在那个惨烈现实与黑暗人性的操纵下,我们不过是一颗无能为力的棋子,尽由他人摆布,一切的挣扎都会变得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力,最终也莫过于自我麻木,强颜欢笑,无奈悲叹,把眼泪和心碎留给别人看不到的自己,去祭奠逝去的爱情!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五
张爱玲,一个多情的女子,用每一篇文章都能展现出她那唯美的文笔,细腻的感情旋律,总会让人不自禁的跟随着她思路掀起自身的情感波浪。而正是为此我才深深的被她的文风所折服。
第一次看到的张爱玲的书就是《半生缘》,以前偶尔听到过同学讲讲里面的情节而已,可能是因为从未拜读吧,所以感觉对自己没有丝毫吸引力。一日舍友外出回来买了一本《半生缘》,百般无聊之际就拿来看看了,不到数页我就几乎“无法自拔”了,是的,就在此刻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我也对曾经并不熟悉的张爱玲顿生好感。
张爱玲以自己的生活及情感经历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顾曼桢”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对“沈世钧”也是费了不少笔墨,可见他们俩就是该书的主要人物。
顾曼帧是个感性而又多情的女子,在面对自己的情感抉择时她有时会显得是那么的脆弱:也许张豫瑾可以给她幸福,可她主动放弃了;也许沈世钧可以给她幸福,但她错过了本可以抓住的机会。当面对自己姐姐设陷玷污自己时,她显示出来了自己的度量,她要顾全大局,因为曾经为了她及整个家庭姐姐牺牲过自己的幸福和青春,因而在内心就认为自己对姐姐愧疚,没有责怪的理由,所以即使知道了所有真相,她依然选择原谅姐姐。我们会认为她太过于倔强与宽容,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幸福,其实这样的看法只能说明我们对她认识不够,还没有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所以看不到那颗受伤并且流血的心。
若要了解《半生缘》,就要体会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其实,你会发现正是他们各异的性格特点才使文章更加吸引人,因为这样的文章可以使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甚至是与自己的相似点。
我感觉在这书中张爱玲融入了自己的感伤,也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在顾曼帧与沈世钧,李叔惠与石翠芝及交错复杂的顾曼璐,张豫瑾,祝鸿才他们的交往及感情发展来看,她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们进行勾画,所具有现实意义也让人体味到了世态炎凉。这与张爱玲当时所处的社会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著名学者,哥伦比亚教授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张爱玲: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此言实不为过,《半生缘》是一本通俗小说,但是张爱玲把它升华到了高雅深沉的程度。这些特点实在足以另一般作家汗颜。
品情感甜蜜酸涩,察世间欢聚悲离。《半生缘》用了寥寥篇幅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和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读过她的书之后你也许会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深入到这个传奇女子内心的最深处?
我的前半生读书心得篇十六
总觉得很多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年轻时曾怎样张扬肆意过,渐渐都会被岁月磨平棱角,融在人群中,成为他们最鄙夷的样子。
张爱玲的小说结局总是悲哀的,连着将她的全集读完,便也大抵对她故事的结束有了预测,即便早已料到必是个凄凉的结果,还是无法停止读下去。《半生缘》前几日读到一半,一切都突然急转直下,我对着曼璐与鸿才咬牙切齿,看着曼桢和世钧生生错过,一时放下书竟不敢再拿起。固然作为上世纪的作品,其中的桥段已不算新奇,然而每一个转折还是牵动着我的心。张爱玲笔下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物,生活在琐碎的日常中,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怀着这样那样难以启齿的心思。
那时的曼桢和世钧还是处于他们最好的时间里——人生比起仅有的十年青春是那样漫长,仿佛人活一世也只有那短短十年是为自己而活——他们有未来,有彼此,哪怕家累重重,他们都并不觉得灰心。曼桢是坚强、有活力、有新思想的那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典型的人物,最终也失去了眼睛中的亮光。她身边的亲人加之于她的伤害成了把利剑,砍掉她所有的尖角,与世钧误会的分离加之生活艰难将她打磨成一个普通的麻木的中年人。她攒了那十几年的想要告诉世钧的话,到了可以倾诉的那一天,也就成了两人自此之后清楚明白的永别。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想想十几年前的彼此,仿佛伸手便可触及,却已隔了一道鸿沟。小半生过去了,他们也终成了对生活妥协的中年人。
对时间,我常抱有一种未知的恐惧,因为它太过庞大,太过神秘,没有人知道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不知道,等到数十年后,我是不是也会成为庸碌生活的人们中的一个。我现在还这样年轻,很容易对世事忿忿不平,希望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起码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总忍不住有些怜悯被时代落下的人们。多少人都曾像我现在这样年轻过,未经历多少生活的艰辛,抱着激昂的梦想,又归于平静。我怕我会失去对事物的敏感,每天牢骚满腹。
张爱玲的小说读完,便有凄凉的情绪在胸中扩散。看着他们一点点被生活吞噬,将恶循环加至下一代身上,我觉得恨又无可奈何。《半生缘》中的人物最后都因为他们的妥协而错位了,那些错过的都成了念想,身上却一辈子都套着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