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模板17篇)
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交流和合作。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篇有效的报告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定所要呈现的主题和要点。其次,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确保报告的内容准确可靠。接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读,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最后,要注重报告的结构和语言表达,使其具备条理清晰、语言简练、逻辑严密的特点。下面是一些优秀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既注重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才能筑牢根基、行稳致远。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因此,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坚持重点和基础两手抓、两手硬,各部门各尽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倒逼落实的压力,让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真正落地生效。要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每个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只有全市人民都行动起来,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目标才会成为现实。到了那一天,生态文明建设就能真正成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特色,最亮丽的名片。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二
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快速推进生态宜居城建设全区新型城镇化工作呈现“投入强度高、动迁体量大、扩容节奏快、建设成效好”的强劲态势。投入强度高:集中财力投入城建项目资金8亿元其中樟山新区投入超3亿元、城北新区超2亿元吉安生产资料市场投入近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动迁体量大:完成征地1.2万亩、动迁50万平米是16万平米的3倍。为赣西堤、军民西路、古后河绿廊、新白鹭洲中学等市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扩容节奏快:城区框架北扩西进一年时间拓展了8平方公里樟山新区向吉水方向拉开了3个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工业园区拓展了3个平方公里城北新区拓展2个平方公里城北新区、工业园区与金樟组团对接成片进入全面融合发展新阶段。建设成效好:新社区建设创出经验模式被国家民政部作为“**经验”向全国重点推广。全区50余个项目列入上级规划或盘子其中吉安生产资料市场河西综合物流园区获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为全国100个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之一并完成一期6万平米主体工程建设。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平台拓展。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全力拓展平台,樟山新区将新区与樟山小城镇建设融为一体,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紧扣“文化新水岸、健康生态谷、田园乐居地”定位,围绕强基础、拉框架、提形象做文章,一年时间就完成征地5千余亩、动迁3万平方米。投资6亿元全长12公里的“两纵四横”路网框架全面拉开,金樟大道“二改一”工程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开工建设;樟山小城镇提升改造工程完工;驾驶人考训中心项目投入使用,郊野公园基本建成。城北新区凤山大道、甘泉路、兴贤路建成通车,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庐陵文化生态园安置房投入使用,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幼教、小学主体工程和江子头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二是抓产业集聚。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加快建设繁荣,已建成60万平方米,建材一期、钢材、工程机械等6大市场全面开业,实现税收5739万元,增长228%,“中国第五代市场、赣中第一流商城”已初步成型;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蔬菜、水果区投入运营,城北汽车市场汽车体验中心投入使用。三是抓功能提升。积极对接群众需求,高标准打造了16个新社区示范点,完成5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小街小巷综合改造,三年改造全面完成,总量达158个;大校场棚户区改造拆迁基本完成,砖瓦厂保障房建设基本完工,电线电缆总厂棚户区改造启动,近期加快了五里村、广丰村城中村棚改实施步伐;积极探索环卫体制改革新途径,对城北新区、工业园区清扫保洁及中心城区垃圾清运进行市场化运作,在韶山路推开了垃圾不落地工作试点;增加环卫投入近1000万元,全面提升了环卫工人待遇和机械化作业率。四是抓瓶颈破解。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6亿元,增长20.2%,共争取到省级用地指标2529亩,报批建设用地2871.27亩,位居全市前列;4050亩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省国土厅批复;通过包装农村土坯房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到农民拆迁安置用地指标280亩;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345亩,为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我区将在继续全力做好赣西堤等市重点项目征地动迁工作的同时,精心拓平台,潜心打基础,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内涵和水平,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强烈发展意识和工作紧迫感,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作再迈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加速推进我镇新型城镇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动力,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镇品位的强大引擎,强化城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整合城镇经济、环境、文化等资源和优势,着力塑造富有地域风貌、地方特色的城镇。发展城镇经济、促进城镇增容,推进城乡统筹、拉动居民消费,推进“和谐石马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把某某建成“三基地二中心”(某某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中心)的要求,把我镇建设成宜业、宜居新城镇。重点推进市民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促进我镇社区与各村的协调发展。力争在城镇化人口达到4.5玩,城镇化水平达到42.3%;20全全镇城镇化人口达到5.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城镇规划。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启动全镇城镇体系规划工作,把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城镇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强化城镇总体规划,着手某某镇城镇的综合防灾规划,切实抓好控制性详规,着力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切实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2、加强集镇公用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提高集镇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集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及相关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加强城镇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搞好集镇大街小巷道路整治;加强集镇防洪、防灾、防震以及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集镇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提高我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1.5个百分点。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3、提升城市交通集散能力。
着力打造城市便捷通畅的人流、物流通道。铁路公路方面,全力推进省、市道扩改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进度,使我镇尽快融入环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和某某市半小时经济圈。抓好集镇主干道路网络建设和省道扩建改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娄涟公路建设升级步伐,使之成为某某与某某的.融城道路。
4、提升园区产业聚合能力。
要按照“一区带多园”的总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体制机制和路径设计上加以定型。要加大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园区项目引进,完善项目统筹入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低耗能、无污染的战略投资项目,着力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抓好项目衔接跟踪,优化园区企业的扶持与服务,使园区经济生机勃勃、迅速崛起,真正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5、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
送文化、科技、卫生、政策、法律服务“五下乡”活动;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6、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依法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户口一元化管理制度,逐步取消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加快建立农民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推进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开放,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指导与权益维护,多渠道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条件,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7、突出集镇作用。
集镇在城镇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其地位十分特殊和重要。按照省上要求,集镇要按城市各项建设标准编制规划,开展城市风貌塑造工作。逐步形成本镇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的集镇。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四
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这三大要素的“流动能力”引起城镇规模经济、专业化、交通运输、市场贸易的变化,进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地理分布形态。要素流动最终呈现的形式是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四个转变。
二、调查方法与程序
我们首先预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能面临的财政支出、土地产权及产业形成问题,并制作出问卷,然后对白水镇新镇容、西长村以及闵家新村的经验和实际做法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发现可取的经验并分析成功的原因,而后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分别对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地提出了设想和个人建议。
三、现状与背景
(一)白水镇经济地理现状:白水镇位于汨罗境内东南部,距长沙70公里,距岳阳90公里,距汨罗市区22公里,距湘阴20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50个村民小组,共7556户,总人口36176人,其中农业人口30062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镇域有河名白水江,源出玉池乡白鹤洞,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镇域,注入湘江,白水镇因其而得名。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建设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榜上有名。住建部此次公布第二批示范名单,共确定全国45个镇为宜居小镇示范、61个村为宜居村庄示范。宜居村庄示范要求田园宜居、村庄宜居和生活宜居。
(二)西长村:距汨罗市区15公里,村域面积4.2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农户407户,全村共1642人,人均年收入达13100元。西长村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村森林绿化率、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有珍贵树木800亩,油茶林800亩,苗圃200亩、垂钓中心50亩、休闲娱乐场地50亩,果蔬基地250亩,休闲娱乐产业50亩,是湖湘地区珍贵苗木种植、销售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西长村采取村村联办的方式建有小学和幼儿园,还即将与湘雅医院共建养老山庄,成立了农房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村属农房安全进行评级评价,对危房进行改造升级。近年来,该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星级园区”“ 湖南省农村新型集中社区建设试点村”等荣誉。
四、白水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90 年,由于临近火车站等区位优势,周边几个城镇的人口集中商品批发,物流,贸易等活动,同时当时的乡镇企业经济,诸如纺织厂,氮肥化工厂等具有一定效益。
第二阶段: 1990—2004 年,改革开放后,镇国有企业受到沿海产品和技术冲击,其间年均增长率急剧下滑,最终企业全部倒闭,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困境,教师、乡镇政府职员工资无法支付。
第三阶段: 2015—2015年,镇领导班子换届给白水镇提供了新的发展转机,镇政府坚持规划引领思想,已经编制完成2012-2020年近期发展规划和2021-2030年远期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宜居开放型城镇形态,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能人参与”的策略。
白水镇发展的路径可能出现诺瑟姆所谓的“s”道路,即城镇化率在30%之前,是小马拉大车,走得很慢; 城镇化增长率从30% 会城镇规模迅速扩大。
五、白水城镇化策略与发展
白水城镇经济之所以发展较为成功,是因为在这个地理空间上形成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城镇化”,主要是下列三个条件推动:
(1)地理区位优势或距离缩短
地理区位或距离是指商品、服务、劳动力、资本、信息和知识穿越空间的难度程度:对于商品和服务贸易所谓“距离”,最关键的含义是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贸易活动的时间和交易成本,就小城镇而言,大城市之间外围城市具备被产业辐射的优势。此外,沿海港口、河流水运、铁路交通枢纽位置特别重要,白水镇就具备这样的区位优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均跨镇而过,同时距长沙70公里,距岳阳90公里,距汨罗市区22公里,距湘阴20公里又是其天生的自然条件。此外镇政府还进一步通过完善本地基建投资来减少交易成本和通勤时间,具体做法是:硬化道路、场坪4.6万平方米,喷涂交通标志1200平方米,安装监控22处,改造电网8000米,架设路灯480盏等。
(2)密度的提高
白水镇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国防科大外场训练基地入驻,通过该基地科研活动、后勤供给、学术会议等拉动当地的消费,逐步形成要素集聚机制,促进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地域集聚,使得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生产集中到一个地方的动力就越强,从而实现生产密度的提升;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市场潜在需求最大的地方,贸易更容易实现。
(3)开放度的增加
开放度的提高是要打破对商品、服务、资本和知识跨地区流通的限制性因素,对白水镇而言最容易着手的就是引导社会资本流入本地。首先,政府主动出面与在外地经商本籍人士沟通,寓外乡友回乡投资,比如,建设西长村就是由徐伟平。杨建伟、戴海波三个本地老板牵头,村组群众以土地入股模式。依靠广大民众强烈的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欲望,发展民营经济和“草根经济”;打破人口流动的界限,吸引外镇人口定居买房。
有限度的政府公共职能对于以上三个条件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但这个“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即需要更好地让市场力量得以发挥,让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更加畅通,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 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 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
六、白水镇具体措施
(1)财政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通过土地挂牌新建商品房,吸引周边镇或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置业。2015年镇总财政收入3500万元,其中一半地税收入、土地出让收入近1000万元左右,其他地方税种年800-900万元,转移收入420万。
(2)成立城镇自治委员会,该成员由本地有影响力人士构成。建立规范的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整治方案,成立环境管理小组,聘请保洁员日产日清,每户门前有垃圾箱,道路两边摆放垃圾桶1000多个,统一制作门店招牌600余块,建设了新的3个绿化广场或公园。
(3)树立西长村、闵家巷村示范村榜样,以基础社会建设为抓手,以文明屋场创建带动整个西长村发展,建立西长生态农业科技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如鸡鸭野外放养养殖,提高附加值。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珍稀树木花草为龙头提高乡村观光农业的档次。闵家新村接待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开始启动,辅助以民俗建设和筹建高级疗养院。。
(4)西长村土地流转3000亩,农民入股农业公司,获得收益分成。同时引进了农林综合开发公司湖南青果公司,与种植珍稀林木花草,包括红豆杉,竹柏,罗汉松,日本樱花,美国红枫,紫薇,红叶石楠。
(5)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六、白水镇的困境与思考
(一)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白水镇还是没有摆脱土地财政的漩涡,尤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房地产市场进入转型调整期,这种投融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担忧的。
(二)不管是新型城镇化还是农村社区建设,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全省、甚至全县的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没有看到有重大突破,自下而上地推动土地政策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的路径是受阻的。
(三)“半城镇化”或“不完全城镇化”仍然是白水镇没有摆脱的困境,大量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离开祖辈耕种土地到外地或县城务工获取收入来源,他们在白水城镇购置住宅仅仅为了方便小孩就近读书,其社会保障、认同感和归属感都处于非常初级阶段。
(四)无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极容易变为“空城”,而且白水镇存在产业结构雷同, 特色产业不明显, 主导产业不突出等现象。城镇长期繁荣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以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小城镇帕洛阿尔托为例, 该镇是一个只有5. 6 万人的小城镇, 在发展过程中, 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 发展包括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
(五)对回流劳动力缺乏具体政策或做法,这次人口回流历史转型格局值得关注。人口回流过去20多年,流动人口从内陆走向沿海,目前基于中国已经到来的老龄化、中国特有的人口流动方式(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人口流动是以单个劳动力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可以预计,未来20年,跨省流动人口将减少,省内、市内和县内人口流动将增加。2015年以后,人口回流的趋势开始变得明显,初步判断,这将是中国新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在空间地理的重新流动和配置,也将显著影响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格局。
(六)应该借鉴和吸引“重庆地票”的经验,加快土地改革的步伐。重庆地票是一种权利凭证,将闲置、废弃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复垦并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所产生的可交易和转让的用地指标。通过交易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等量城镇建设用地,并在“落地”时冲抵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通过“地票”交易,外出务工的农民把老家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基本用地转化为一笔可观的收入,在城镇购房或租房、消费,帮助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本实现价值。
如果存在这样的猜想:白水镇的开发商是否能买入白水镇某其它行政村的地票,将其用于白水镇郊区土地开发?如果能实现顺畅交易过程中,白水镇建设土地“占补平衡”仍然能够得以保持,增加了建设用地但整体耕地并没有减少。同时又能为白水镇其它村民闲置的土地提供的收益机会,又能扩大镇区面积及人口规模,加剧进一步集聚。
加快城乡建设,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是贯彻科学发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健全机制为保障,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被誉为全省传统农区推进城镇化的范本。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城市。近期,我们深入到平舆县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座谈交流,对平舆县推进城镇化的做法感触颇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平舆县城和特色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平舆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网络体系。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个基本点的中心城区为核心,16个乡镇围成环状布局的县域发展格局。东和店、西洋店、射桥等特色城镇的农副产品加工、特色种植、商贸服务业特色鲜明,发展迅速,另外,成立古槐等3个街道办事处,万金店等6个乡实现撤乡建镇。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就业政策,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为膨胀城镇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城镇承载力逐步增强。几年来,城市建设投入逐年递增,城市建设项目达到235个,县城区已形成十二纵十三横的道路网络,治理改造背街小巷,硬化道路59条,整修了县城区5个出入口,新建改造舆新、陈蕃、永乐等大型专业市场和古槐商业步行街,同时加强供排水、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各乡镇重点建设了一条高标准主干道、一个汽车站、一个乡镇集贸市场、一个小游园、一个垃圾场,街道安装了路灯,小城镇绿化面积从无到有,道路铺建面积迅速增加,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全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和通公路,西洋店镇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县文化艺术中心均投入使用。建设了平舆二中分校、六中和第二实验小学,建设了县医院外科病房大楼、清河卫生院。
(四)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先后建成了怡馨园、民心苑、陈蕃公园、太任公园、奚仲公园等9个公园和32个小游园。绿化覆盖率达41.2%,绿地率36.8%,人均公共绿地9.2平方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2011年动工建设的3万平方米、600套廉租房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2011年动工建设的2.4万平方米、400套公共租赁住房已全部竣工,正在组织竣工验收;今年新建的6万平方米、1200套廉租房已开工建设;先后吸引民间资金24亿多元,投资建设16处住宅小区和安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2.8万平方米,保证了房产对群众的低价足额供应;射桥镇单老等五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东皇徐寨等9个市县级示范村即将开工建设。
发展集市贸易,推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全县小城镇现有各类企业9541家,从业人员达到8.2万人,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如东和店镇的皮毛专业市场,东皇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城镇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了周五义务劳动、门前五包、双月点评等制度,严管重罚,标本兼治。落实城市规划监管责任,严厉打击土地私买私卖、非法占地、乱搭乱建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卫生清洁队,添置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果皮箱等卫生设施,做到垃圾不落地,日产日清,乡镇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规划建设还不规范。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方面在老城区表现比较明显,同时由于部分居民城市化意识淡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时有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
(二)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城镇建设所需资金量大,虽然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又采取了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但从总体上看,筹资渠道还不宽、办法还不活,资金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业、入学等政策不配套,城镇投资的软硬环境有待改善。在此影响下,城镇的产业规模集群效应差,对投资吸引力不足。
(四)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一方面,随着县城区面积的扩大,居住人口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了广大居民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珍贵,见缝插房,拿出来搞绿化的土地少,绿意不浓,整体环境不优。
(五)城镇建设档次有待提升。由于我县城镇建设的规划起步晚,城市规划没有充分重视特色设计,形成建筑风格单一,品位不高,缺乏文化品味和现代气息,千房一面,开发建设档次不高,许多地段仍以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
三、下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主要措施
县“十二五”规划,加强项目谋划,实现发展规划与项目引进无缝衔接,对入驻中心商务区的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严格筛选,力求建亮点、出精品、上档次,推动城镇高品位发展。力争2020年县城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2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
(二)积极发展房地产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拓展和搞活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改善房地产开发结构,有序开发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商品房,鼓励在新区建一批高层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建立多种保障形式有机结合的城乡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居住要求,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新城区开发与旧城区改造并重,合理。布局房地产项目,做好土地收储、供应工作,做到整体规划、规模开发、有序投放。进一步带动农民进城步伐,着力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落实好进城农民购房补贴优惠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聚集。
金诚农贸综合市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华鼎天下城、恒宇现代城等新上房地产项目建设;抓好投资6000万元的平舆一中、投资1亿元的平舆八中、外国语中学、投资1.5亿元的县人民医院病房楼、投资9000万元的县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投资1.6亿元的龙祥爱心护理院等一批重点公共服务业项目的开工建设。
(四)因地制宜发展中心镇。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社区中心。完成乡镇详规修编、控制性规划及周边地区规划。大力发展重点城镇,坚持特色立镇、产业立镇,以东和店、西洋店、射桥镇为重点,带动其他乡镇发展,形成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小城镇体系。积极发展一般城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着力加强道路、交通、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扩大规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吸纳和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预计2015年特色城镇数量达到 个,规模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到2020年特色城镇数量达到 个。
(五)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政策引导,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成152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启动建设25个新型农村社区,重点推进古槐街道南陈、东皇街道徐寨、清河街道王栋桥、射桥中心镇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阳城、郭楼要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分别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1-2个省级生态乡镇。
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创新城镇规划理念。努力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城镇规划要树立紧凑、复合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各种规划相互衔接,充分体现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三次产业复合,经济、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共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强化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广开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强化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优先保障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合理提高城市建筑容积率,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厂房,搞好土地综合利用,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二)明确城镇定位。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点,重要的是要让农民进得来,往得下,有工做,留得住。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时,要根据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等各方面的比较优势,明确各自城镇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以及不同类型的城镇布局。如定位发展工业类型、商贸流通类型、农林牧渔产品类型以及旅游类型等,以此思路制定发展规划。
件建设,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体、环境协调与健康发展,建设文明、安全和谐的新社区。
(四)建立推进城镇化建设激励机制。应通过改革将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协调用于不同规模的城镇发展,特别是在资金配置、行政许可、土地占用、财税政策、金融信贷、进出口、吸引外来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考虑和照顾中小城市和镇的发展需要。可考虑将国家公共资源配置适当向中小城市和镇倾斜,支持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以增强其人口承载能力。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五
******区位于******市区西部,是以工业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万亩。辖3个农业办事处,3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万人。近年来,******区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的目标,科学规划、分类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呈现出起步早、投资大、进展快的良好态势。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08亿元,开工建设5个新型社区,建成94栋多层、5栋高层,在建124栋多层,安置群众16000余人。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谋划定准位。******区人均耕地少、城乡界限不分,多数农民家庭主要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农村群众迫切希望过上现代城市生活。近年来,西部产业集聚区快速推进,南水北调和人民路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给******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区明确了用城市化理念、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在新型社区建设上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与中心城区拓展、产业集聚区发展、打造北部后花园相结合;与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相结合;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推进资源共享,统筹发展,形成以城市化为方向,以新型社区为引领,加快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适龄农民变工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新局面。目前,******区按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对全区35个行政村统筹考虑,按现代城市化的标准统一规划了12个新型社区,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目前,全区新型社区建设呈现了建成2个(和顺社区、南敬新村)、在建3个(和美社区、朱村美苑、店后新村)、筹备4个(和祥社区、东王封新村、李封三村、星月花园)的良好发展态势。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2500余亩,对全区城市化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二)强化措施抓推进。为加快新型社区试点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区从制定落实政策,科学分类推进,做强产业支撑等方面强化措施,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政策引领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关键。为了尽快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区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大投入、保障用地、房屋产权等八个方面的优惠鼓励措施。制定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征迁安置工作整体方案》、《集聚区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作程序》、《关于对农村老龄人群实行养老补助的意见》等保障措施,实行住房、就业和生活保障“三位一体”的安置政策,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强化分类推进。对北部山区村,围绕北部后花园建设,在实施“一村一品”、开发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搬迁并村工程,将小而分散的自然村迁建到交通相对发达、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对南部平原村,按照集中布局居住、实现就地城市化的要求,把9个村规划整合成造店星月花园、朱村美苑、店后新村和南敬新村4个新型社区。其中,朱村美苑社区规划整合3个村庄,一期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21栋住宅楼,可解决844户群众住房问题。对4个城中村,围绕规划建设的特色商务区,积极推进城市化改造。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衡宇小区、东福园小区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对集聚区范围内的村,集中规划建设城市化社区,实施整村搬迁。建成了和顺社区、和美社区(一期),开工建设了和美小区(二期),和祥社区近期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使集聚区内9个村的农民直接融入城市社区,享受城市生活。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建设新型社区不仅仅是盖新房,更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为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创造条件。1、做强工业。依托西部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目前,集聚区已入驻企业1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上市公司4家,股权上市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3家。2、做优农业。坚持培优扶强,特色发展。培育了淼雨等农产品深加工骨干企业,发展了6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3、做实服务业。立足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区位优势,以休闲旅游、物流产业为重点,引进晚晴度假村、武钢物流、万兴物流园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培育三产的主导产业,促进第三产业提速提效。
(三)创新机制破瓶颈。******区针对城区可利用土地少、资金投入大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完善工作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积极研究利用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一是建立集约化土地优先供应机制。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灵活运用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节约的土地优先调剂为建设用地,优先满足试点社区建设使用。******区明确了“向沿山要工业用地,向浅山要城市建设用地,改造旧城区向空中要地”的方向,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设用地、空闲地和废弃地,采取原址翻建、合村并点、建新拆旧等方式进行土地资源整合,挖掘土地潜力,有效缓解了在农村和城中村建设新型社区的土地制约。近年来,除腾出5000余亩地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外,还腾出1000余亩土地,保证了新型社区建设用地。二是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针对建设新型社区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扶持资金有限的情况,******区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为社区建设引活力、添动力。重点探索三种投入建设模式:1、政府主导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强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投资2.1亿元建成了和顺社区、和美社区(一期),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和美社区(二期)。整合涉农引导资金,改变以往“洒胡椒面儿”式的资金投放模式,整合1200万元涉农资金投入新型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依托中财投资公司开展信贷融资合作,引入交行资金8000万元。2、市场运作型。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和祥社区正在和中国建筑等开发商洽谈合作事宜,预计可引进资金6亿元。3、自筹自建型。政府统一规划,群众自筹自建。朱村美苑社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北朱村群众自发集资1.2亿元,建成了朱村美苑北朱村项目一期;南朱村筹集资金3800万元,开工建设了朱村美苑南朱村项目一期。三是建立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区在新型社区建设前、过程中和建成后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实现利益的充分保障。在社区建设前,对于新型社区的选址、功能布局、户型楼层等都充分征集群众意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在建设过程中,成立由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组织,从项目变更、工程质量到征迁补偿,全程监督,努力把新型社区建成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在社区建成占补平衡后,土地整理开发的增值收益全部留给农民,让群众真正拥有自己的财产并实现增值。和美、和顺社区按照每人38平方米(28平方米的安置价房和10平方米的成本价房,其中安置价为50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安置。朱村美苑按房屋的成本价出售给村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四)城乡统筹共发展。******区改变传统的建一个社区配一套基础设施的老办法,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使用,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向新型社区靠近,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光华路、许官线、林场路和中冰线等城乡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6700万元开工建设了的******区污水管网工程,投资72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统筹城乡教育。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盟共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就业。在所有农业办事处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在各村建立了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与集聚区新入驻企业沟通,建立用工发布制度,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850人,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涉农居民已占到农户总数的70%以上。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到了无缝隙、全覆盖。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和失地农民养老补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20共发放失地农民养老补助19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配套政策不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是规划、土地手续。作为城区,缺乏规划和土地的自主性。自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有关部门的规划、土地、融资等配套措施未出台。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优惠政策落实难,前期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加大了工作难度。
二是水、电、气等配套费按城市社区收取,标准高,增大了入住群众负担。
三、工作体会。
认真研究思考近几年的新型社区建设,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也是下步努力的方向。就是“三个突出,三个重在”:
一、突出配套设施,重在加大投入。什么叫实现城市化?单从感觉上,就是居住条件好了、环境好了、交通方便了、小孩上学近了……这些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却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最上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把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做好。分两步走:()一是选好址,定好位,做好规划,引导汇聚方方面面力量,加快谋划,加大投入,把水电气暖、卫生交通等配套的基础设施规划好建设好,让老百姓愿意住、住得下。二是在上述基础上,实现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社区管理等全面的城市化。
二、突出内生动力,重在顺势而为。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事情再也不能干了。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如果还是按原来的办法,可以带来政绩、可以带来税收、可以方便考核。这些都是从政府主导层面考虑的。应该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这就是所说的“人的城市化”。在新型社区建设模式上,应从政府主导逐步过渡为市场主导。城市化毕竟是人心所向,要有典型、有样本,抓住重要工程建设的机会,抓住产业集聚区发展机会,抓住农村群众迫切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以村为主体,引导农村分期分批实现城市化。
三、突出政策支撑,重在协调服务。做为城区,规划、土地等都必须符合市里统一安排。市里要制定新型社区建设的激励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对新型社区建设实行“一条龙”服务。加强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服务,谋划农村变社区以后的组织建设,由钢筋水泥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变成有血有肉欣欣向荣的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六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现结合我县近三年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近三年来,我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管理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把城乡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做靓城西区,提升城北区,完善老城区,保护市,联动镇”的城市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至2013年,县城区建城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城区绿地率达39%,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平方米,自2011年以来,城区人口年递增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1、立足长远,把握中心城区发展定位。按照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3年),确定到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至中期202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至远期203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近三年来,按照集约开发,专业集聚,功能提升,协同联动四大原则对县域产业进行空间布局,优化结构,第一产业依托粮食、水产、禽畜、蔬菜等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科技示范园、综合养殖场、食用菌、乌鱼养殖基地、养鸽业、丰收辣椒等生产基地;第二产业以“项目大集中、产业大集聚”为总体思路,推动工业项目往和工业园区集中、构建县域工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布局以物流、商贸、职主培训、旅游业为主,在电力特色基地建设打造物流基地,以相关产业的生产资料仓储、配送、转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域建设生活物流基地,以发展绿色农产品及生活物流,在城西公路边建设一流的红都国际建材商贸城;在区域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在城区中心建设劳动力技能职业培训中心,形成职教园区。近三年来,全县年均新增劳动就业岗位1万余个,转移人口均10万余人(其中第二产业3万余人)
2、全速推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1)中心城区建设快速推。近三年,全县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达106亿元,2013年已实施60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72.14万元,其中市政工程项目12个,总投资6.89亿元,功能提升项目25个,总投资11.67亿元,民生保障工程项目7个,总投资5.69亿元,房地产项目16个,总投资47.896亿元,一年来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5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0.23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建设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0.5平方公里。城区扩改的道路有外环东路、公路拓宽改造、至快速通路,大道,城北路网横二路,城北路网横三路,城北路网横四路,城西北延伸,城西横二路,干越大道改造环城东路改造等。道路建设总投资达5.73万元,同时,中心城区的水、电、气、公交、客运等设施不断完善和加强。
(2)城乡规划调控日益增强。近三年来,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规划,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北片区详细规划、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推进了中心城区供水,雨污排放、交通、电力、中小学布局、医疗卫生、城市燃气、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了2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镇等11个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城乡建设有规可循。
(3)全力开发建设新城区,实现新城区的有效对接。近三年,我县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形成与城北连为一体;适度开发公路以北和城东、城南片区,拓展城北区,使初具规模的城北为城市主要拓展方向,形成北拓南优,东西延展的城市发展格局。新区的建成使城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走经营城市之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为解决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府通过融资和经营土地进行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全县建设资金投入达35亿余元,2013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16.8亿元,其中,政府的财政投入约4.5亿元,社会各类资金投入约12.3亿元,尤其三年来,通过城市融资平台,成功融资约3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4)全力以赴推进小城镇建。三年来,我县以加快省、市示范镇为抓手,继续大力助推省级示范镇市级示范镇镇和镇的城镇建设,创建了产镇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桥社庚三塘乡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立足从建设规划、供排水、道路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危房改造、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上引导制定小城镇建设发展新机制,并在用地安排、土地收储、资金调度和项目布局上实施倾斜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强的措施,推进了小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镇建成区的街道全部实现了亮化、绿化,实现了垃圾的及时有效清除,保持了镇区环境的'整洁卫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液化气代柴工程、沼气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引水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力发展了村级经济,形成了500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150亩的生态体验休闲园、1000亩食品产业园区,镇以示范镇建设为核心,打造一座与县城联动发展的人文名镇和新兴城镇;黄金埠镇正在按照“一轴三区,三纵五横”空间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城区建设,近三年来,已投入4亿余元用于城市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已基本形式。镇依托公路和德昌高速带来的客流,正在加快改造扩张步伐,以力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为核心,以发展特色美食和特种水产品为支撑,打造成休闲度假、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导的滨湖商贸重镇。同时,我们按照“大发展大支持,小发展小支持,不发展不支持”的原则,激发各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把、等11个镇作为建设重镇,在集镇土地审批、计划立项、规划审批、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成边贸特色集镇或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中心集镇,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格局。
三年来,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发展不平行。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由于领导力量集中不够,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差异大,造成有的城镇建设发展滞后。
二是城镇发展品位不高。有的地方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脱离本地实际情况,一味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特别是缺乏具有时代气息、格调高雅宜居宜业的文化品味,使城镇对居民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城镇化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融资问题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规范、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故认为城镇建设难投入、难筹资,缺乏长远意识和全局观念,不能运用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是城镇的法制管理相对乏力。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管理与发展不相应,城镇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制化管理还在实践中探索,工作凸显乏力,主要表现在城镇法规制度不完善、城镇法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五是体制滞后,城镇发展政策缺乏推动力。当前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当前的三大方面政策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一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有不少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务工经商多年,户籍仍在农村,农民身份仍未改变。其二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制约了人口聚集,农村就业人员没有完全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险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不配套。其三现行农村政策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于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等,使农民进城动力不足,即使进城了也是“人在城中户在乡村”。
(1)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努力完成从把城市资产作为公共财产到可经营资产的转变;从把城乡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市场经营的转变;从把政府部门作为出资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对于基础设施敢于投入,不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要通过前期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价值。
(2)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机制。制定科学的土地出让计划,按规划严格控制年度建设用地出让量及出让各类用地比例;重点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等公共开发主导的建设用地供应,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征收土地闲置费,依法回收土地使用权、土地置换权等,积极消化闲置土地资源。
(3)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政策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向社会及外资开放,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土地拍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部或部分产权、股权出让、经营权的有偿有期限转让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参与投资经营的机会。
(4)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其一针对土地出让、征地、城中村改造等不同情况,在完善拆迁安置、评估补偿等政策的基础上,改进和规范拆迁安置房的安置标准和操作规范,让被拆迁户一方面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理性对待和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其二搞城乡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确保并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保证医疗、教育、就业等相关福利的落实,妥善解决农民变居民的后顾之忧,尤其在对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七
19日,由国家发改委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在“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考虑”中提出,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
为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5年开始组织编写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今天发布的是首本年度新型城镇化报告,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主编。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
报告介绍了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考虑,包括:第一,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第二,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建设;第三,切实提升城市功能;第四,努力促进城市群发展;第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第六,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在“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方面,报告提出,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一要突出政策引导,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三挂钩”政策。二要拓宽落户通道,强化地方主体责任,促进具备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三要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鼓励各地提高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服务标准,缩小与当地户籍人口差距。
在“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建设”方面,报告提出,一方面,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完善设市标准和市辖区设置标准,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4月1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规划司司长徐林,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出席发布会,介绍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有关情况,并就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居住证制度、留守儿童、农民工落户等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赵辰昕主持发布会。6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9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八
县城和重点镇在城镇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制约因素,推动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思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安排,我们赴xx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县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
xx县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具备大规模城镇化的基础,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全国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xx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xx县位于长江北岸,安徽省中部,隶属xx市。面积约2433平方公里,下辖23个乡镇,323个村(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在无城镇。县域户籍人口为142.0万人,常住人口为97万人。20,地区生产总值2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人均gdp18907元(折合299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7.6:55.6:26.8调整为17.3:57.6:25.0。财政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14.34%。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其中,城镇投资138.0亿元,同比增长31.3%。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百强县中排名位于中游偏上,连续多年进入安徽省十强县行列,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
23个乡镇,从类型上来看,农业型城镇9个,工业型6个,综合型5个,旅游型3个。从人口规模上来看,城镇人口在10万以上1个,2-10万2个,1-2万6个,5000-1万10个,5000以下4个。
1.城镇化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以前,xx县城镇化率缓慢增长,“十五”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2015年撤乡并镇后,县委县政府把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由36.1%提高到2015年的47%,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
2.人口加速向县域和重点镇集聚。“十一五”以来,随着产业快速发展,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就业岗位需求增加,县城和重点镇吸纳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县城所在地无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从2015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18.7%,石涧、高沟、襄安、白茆四大重点镇人口比重从年的18.9%提高到2015年的27.3%。
3.跨区域人口迁移规模逐步扩大。近几年,xx县新增城镇人口日趋多元化,每年吸引跨区域迁移人口不断增多,由2015年的4847人提高到2015年11141人。主要来自大别山区、河南省和皖北地区,集中在县城、高沟镇、襄安镇等产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由于工作稳定,工作年份较长,选择在工作地定居下来。作为安徽省8个重点开发县之一,xx县在吸纳外来人口,特别是皖北劳动力转移还有巨大潜力。
4.产城融合发展态势显现。xx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高沟镇大力发展电线电缆产业,培育壮大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吸纳从业人员3.5万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力显著增强。随着城镇人口的大量积聚,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建成区达8.6平方公里,商品房达到60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3万平方米,安置房6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三横路网”格局,道路两侧全部实现绿化、亮化,酒店、宾馆、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城镇功能完善、效率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同步推进。xx县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步推进美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人口向中心村(社区)和小城镇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2015年,全县已全面建成15个省级、6个市级美好乡村示范点。随着人口的适度集中居住,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保障了当地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推动了城镇的快速发展。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大户(企业)流转,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流转土地68.4万亩,其中耕地57.2万亩,耕地流转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6.9%,有力地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由于城镇化刚刚起步,规划比较薄弱,整体规划水平还偏低。一是规划滞后。有的镇是“先产业后城镇再规划”,规划滞后于城镇发展,导致了财力、土地等资源严重浪费,也为未来城镇管理埋下了隐患。二是系统性不强。有的镇只有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缺失,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完善的城镇规划体系,导致城镇过程中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缺乏合理引导。三是缺乏前瞻性。对城镇远期发展研究不足,规划只考虑当前发展态势,导致的规划,5年就失去了引导作用,出现规划赶不上建设的局面。四是脱离实际。忽略了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盲目追求城市面貌,不仅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也构成了较大影响。
2.城镇功能严重不足。一是基础设施薄弱。调研的几个城镇,多数没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必备的镇政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广大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限制了城镇人口和产业的容纳能力。二是配套服务滞后。除县城外,只有少数几个镇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商贸、金融、信息等配套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城镇在人才和项目引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3.要素支撑能力偏弱。一是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由于小城镇没有独立财政,镇财政分成比例偏低,多数镇仅有1000多万的财政支出,情况较好的高沟镇,财政收入8.1亿,上缴县财政后,仅有7000万可用财力。县域城镇化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xx县城投公司有80亿的可抵押资产,但往往出现融资难和融不到资金的现象,资金保障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建设需要。二是土地指标短缺。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由市县统筹安排,由于用地指标尚不能满足县城发展的需求,层层分到重点镇的可用指标就更少,城镇建设受到严重制约。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九
19日,由国家发改委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考虑”中提出,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
为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5年开始组织编写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今天发布的是首本年度新型城镇化报告,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主编。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指出,20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
报告介绍了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考虑,包括:第一,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第二,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建设;第三,切实提升城市功能;第四,努力促进城市群发展;第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第六,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在“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方面,报告提出,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一要突出政策引导,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三挂钩”政策。二要拓宽落户通道,强化地方主体责任,促进具备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三要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鼓励各地提高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服务标准,缩小与当地户籍人口差距。
在“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建设”方面,报告提出,一方面,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完善设市标准和市辖区设置标准,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有关情况。
4月1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规划司司长徐林,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出席发布会,介绍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有关情况,并就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居住证制度、留守儿童、农民工落户等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赵辰昕主持发布会。6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9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精神,切实推动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6月4-24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由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海峰同志带队,赴我省xx市、黔东南州部分县(市、特区)就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组采取实地考察、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到黔东南州xx市、xx县、xx县、xx县,xx市xx区、xx县等地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场听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并与所在市、州政府领导及其所属相关部门就如何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总的来看,调研组认为,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召开以来,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当地地理、民族、文化、生态等特点,通过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阶段性的成果。从2015年至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从33.8%提升到了38%;调研所到的六盘水从28.65%提升到43.48%,黔东南州从26.02%提升到33%。尽管同全国相比我省城镇化进程还有较大差距,但处于大力推进、快速提升的发展阶段。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布局。
一是认真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对市(州)、县级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完成了各县(市、区、特区)所属镇(乡)的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控,加强对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的控制,强化了以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作用。
二是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城镇化推进要求,着眼优化城镇战略布局,壮大区域中心,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所属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如黔东南州按照同城化、乡镇“2合1”、行政村“3合1”的思路,努力构建“十城百镇千村”的行政区划新格局;重点推进凯里-麻江、黔东片区(镇远、岑巩、三穗)、黎平-锦屏三大核心城市群同城化集聚发展;积极推动黎平、榕江、镇远和天柱“撤县建市”工作,同时完成51个乡镇区划调整的审核上报,目前有31个乡镇已获省政府批准。xx市通过整合xx县、xx区资源,成立了水城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xx县撤县建市和部分乡镇撤乡建镇工作。目前全市范围已增设1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减少了15个乡,镇(街道)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52%。
(二)加大城乡统筹,完善公共服务。
2015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投资3414亿元,城市内部及连接城市的快速通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新建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心镇卫生院、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广场及城镇绿地等公用设施。加快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2015年来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73.4万套。黔东南州,2015年至2015年新建各类城镇保障房80846套,人均住房面积达31.8平方米,2015年全州新xx市道路203.4公里,人均城市面积道路达17.1平方米,均提前实现或突破了小康水平指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6个,垃圾处理设施15个,新建和改扩建77所乡镇幼儿园、高中阶段学校25所,实施学生宿舍建设项目84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接近100%。同时还积极探索用城镇保障房安置农村生态移民,探索“2+5”农民进城模式(即保留农村产权(住房和土地)和计划生育2项农民待遇,增加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保5项市民待遇),着力在推动农民进城实现真正市民化上取得实际成效。xx市截止2015年,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9728套,竣工36375套,人均住房面积达16.79平方米;中心城区道路总长达223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0.57平方米;开工建设中小型水源工程20项;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5所,启动建设县区中学5所、小学6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万平方米,教师周转房3598套;创建三级甲等医院4所;连续3次调整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社会保险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并伴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的加强完善,都将为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三)加大平台建设,强化支撑能力。
各地坚持以“5个100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平台载体的科学设计、布局和建设,进一步强化城镇化平台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互动、产城互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依托城市综合体建设,不断拓展完善城镇设施和功能,促进城市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依托示范小城镇建设,积极吸纳和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依托旅游景区建设,集聚绿色生态资源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等等系列措施的实施和各类项目建设的推进,进一步促进了全省各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提速、扩容和增效。2015年至2015年,全省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截止2015年底,全省111个产业园区、113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业人员达到302万人。
(四)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环保底线。
各地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化的推进全过程,坚持高起点制定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将环保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通过扎实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实施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与整脏治乱,推广节能环保建筑与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工程等有效做法,着力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注重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如黔东南州,全州16个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达到97.8%,体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xx市结合辖区内工矿企业较多的实际,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
(五)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化传承。注重结合区域内的山形水系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来优化城镇规划,在城镇布局和建设上定位不同的特点与风格;注重把城镇建设与当地民族文化风貌相结合,通过提炼运用地方文化元素和传统建筑符号,突出不同城镇的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的传承,着力增强城镇的识别性和阅读性,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如调研所到的xx县城、xx市下司镇、xx县玉舍镇等城镇建设,既充分体现了各自的产、城、景的有机融合,又突出反映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征,散发了当地历史文化气息,应该说,在推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创造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特别是第二次推进大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态度坚决,行动有力,在推动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也取得了很多实效。但通过此次调研,也发现各地在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
(一)各地研究探索有待深化,群众参与度有待提升。
目前,全省各级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策部署认识统一、思想重视、态度坚决、行动有力,大力推进氛围浓厚。但由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对各地而言,尚属崭新的时代课题,因此,各地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和工作还亟待加强。如:对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于如何将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与当地自然特点、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人文历史等有机结合,如何做到依山就势、依山傍水安排城镇布局,如何合理控制城镇规模等,都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索和论证,系统科学的.具体规划与举措还不到位。同时,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方面的工作也亟需进一步加强,很多群众尚未意识到城镇化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把城镇化看作是与己关系不大的纯政府行为。
(二)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一是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从区域中心城市看,全省8个区域中心只有xx市城区人口突破50万,其余均在人口规模均在20至50万之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占本市州城镇人口比重较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就业吸纳能力仍显不足,聚集作用不够突出,辐射能力较为有限。如黔东南州,尽管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推进有力,但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目前全州城镇化率还只有33%,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4.8和20.7个百分点,差距仍较大。
二是县域城镇规模较小。全省县城和小城镇城区人口均小于20万,其中低于10万人的县城占到县城总数的70.6%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较小的县城及城镇数量较多,布局不够合理,城镇的要素聚集能力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小。
(三)土地利用粗放,建设用地紧张。
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增长过快。目前,全省中心城区面积达12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1139.58万人;仅2015年就人均新增建设用地354.98平方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明显过高。反映出目前各地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吸纳人口的速度,也即出现了土地城镇化速度的过快增长,没有与人口城镇化实现同步协调推进。二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不够高。城镇建设、各类项目建设用地依山就势地“向山要地”、废地劣地利用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突破占用平地“摊饼子”的传统模式;城镇部分区域建筑密度过大而容积率较低,土地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农村建房用地集约化程度低下。农村居民建房分布零散、占地过多,甚至一户多宅现象还较为普遍,集约化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建设用地,暨侵占了良田好土,又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四)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不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相对匮乏,加之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未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和住房等政策保障,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农业转移人口对进入城镇成为市民的信心,制约了人的城镇化的实现。
(五)产业基础薄弱,支撑能力不足。
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产城互动互促局面未能有效形成。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项目较少,而二、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均难以形成产业链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产业基础不够雄厚,对富余劳动力的用工需求和就业吸纳能力较为有限。即便是现有的二、三产业中,传统的能源、矿产业等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仍较高,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加工业、电子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现代商务、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发达,甚至我省具有较强优势的旅游业,其产业链延伸也远远不够,还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
(六)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整合困难。
目前,各地城镇化推进仍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而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导致建设资金短缺成为一个普遍的共性问题。尽管各地在建设融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资渠道仍不够通畅,难以形成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行业之间由于各自政策、规定的差异,各类项目资金仍处于条块分割状况,各地在整合使用资金上难度很大。同时,各部门、行业在协作推进城镇化的统筹协调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加速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民生、促发展、利长远的宏伟基础工程,是破解贵州发展难题有效的现实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针对各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出现问题和困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研究探索,突出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各地应切实加大对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研究,在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精神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对如何做到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地走出一条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问题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切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力避那种认为平两块地、修两条路、建两排房就是城镇化的简单化行为。同时也要避免一谈城镇化就贪大求洋,搞规模无度扩张和过度建设,严重脱离当地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实际的盲目行为。要加大对新型城镇化的宣传引导,让广大群众切实了解新型城镇化与自身根本利益的密切联系,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以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加速推进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二)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特色元素。目前各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如火如荼展开,为加大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指导,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快编制全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科学修订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并指导各地按照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抓好规划编制和修编,切实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推进“多规融合、多规合一”的实现。切实加强各行业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就注重各方资源和力量的协调推进、合力推进。三是要特别注重规划中的特色元素。坚持城镇建设策划的高端化,在指导各地在编制各层级规划时,注重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地形地貌特征、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建筑风格等方面提炼特色元素,搞好特色设计,加强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切实打造出具有各地标识性的各有特色的多样化城镇风貌。四是要强化城镇规划的法制化。切实树立规划就是法规的意识,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持续性,避免规划执行的随意性给城镇建设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三)严格土地集约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矛盾。山岭河谷纵横、没有平原支撑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创新土地利用方式,走严格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子。一是坚持“向山要地”。要加大对低丘缓坡和荒山劣地的开发利用,依据各地山形走势,建设错落有致的山地风貌城镇,最大限度减少城镇建设对良田好土的占用。二是合理控制城建规模。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前提下,应合理控制各地城镇建设中各类广场、城市干道、场馆及开发区用地规模,避免土地城镇化速度增长过快,城镇用地应有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也要合理控制城镇周边各类项目用地规模,提高单位土地承载的经济总量,努力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来争取更大的经济规模。对于建筑密度大而容积率相对过低的城镇区域,应加快改造进度,切实把存量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三是加快农村建房集约用地试点推广。各地应按照省主要领导在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建房集约用地的试点工作,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占比过大和粗放利用现状。特别是城镇周边农村,可在完善交通、通信、入学、就医等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上,通过建设多点式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的集约使用效率,以此推动农村耕地的更好保护和城镇建设用地紧张局面的进一步缓解。
(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一是要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并及时为农业转移人口配套进城落户后的入学、医疗、就业、住房、养老、户籍等相关保障政策,让他们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才能真正使他们来得放心、留得安心。二是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一体化推进,不断完善各层级城镇功能,提高各层级城镇承载能力,以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合理流动,避免城乡差异过大导致农业人口要么不愿向就近城镇聚集,要么过度涌入中心城市。三是积极推进城镇管理智能化,提升城镇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体系。积极创办各类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提供帮助,同时应针对他们建立创业免息贷款,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或从事有关服务业。
(五)加快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一是加快推进“5个100” 工程建设,通过工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城市综合体和小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和园区融城的更好实现。二是加快各级城镇市场培育,通过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结合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指导各地科学定位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更多就业空间。
(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保障资金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前提在于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而各类设施建设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保障问题。面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以缓解: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政策支持,切实在整合各行业项目资金使用上取得突破,优化资金集中投入效益。二是加强土地收储,搞好土地资产经营,盘活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增值生财提供财力支持。三是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多元化的政府融资渠道。以政府投入资金为导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特许经营等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资金需求保障力度。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妥善应对种种挑战。城镇化的成功将大力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扬州地区城镇化建设经历了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低速起步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弊端;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扬州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早在“十一五”期间,扬州就已经认真贯彻城镇化发展纲要,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扬州市“十二五”发展更是制定了关于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它是“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肯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要分清形势,勇于发现不足,善于抓住机遇,沉着迎接挑战。
本调研报告将分析解读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文件,全面分析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挖掘现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苏南和浙江等地城镇化建设的优秀案例,最后得出关于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新型城镇化是我党十八大制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重要的改革发展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镇化,我党正确分析传统城镇化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其“新”的内涵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本次新型城镇化提出了7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将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发展;优化布局,集约高效:根据实际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布局;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贯彻环保低碳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因地制宜,杜绝千城一面;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形成自上而下,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制度。它们是实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强有力的思想指导,是分析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传统城镇化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固有的弊端是无法忽视的。首先,传统城镇化“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导向造成了农村萧条与城市过度扩张并存的尴尬局面;其次,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之间缺乏有效合理的衔接,应当创造更多交流合作契机;第三,没有因地制宜,导致城市缺乏品牌效应;第四,发展质量不高,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最后,缺乏产业创新机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不成体系。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段,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党伟大而明智的历史性决策。
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扬州市城镇化率为61.20%,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77%)6.43个百分点,低于省均(65.21%)4.01个百分点。与省内城市相比,居省内第六。
上图直观地反映出扬州近来的城镇化发展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然而,扬州城镇化发展虽总体呈良好上升态势,但与苏南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2.1城镇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
扬州目前已形成以扬州主城区为中心,以高邮,宝应,仪征三个县级城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该体系还包含11个重点中心镇和其他64个乡镇。其中,11个重点中心镇包括:小纪镇,郭村镇,邵伯镇,菱塘回族乡,三垛镇,临泽镇,射阳湖镇,曹甸镇,范水镇,月塘镇和大仪镇。扬州的城镇体系以扬州主城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对周围的次级城镇进行服务和管理。由此可见,扬州地区的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其结构类似于卫星城市体系。新型城镇化注重大中小城镇的合理协调发展,促进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合理化。扬州地区初步成型的城镇体系为今后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可靠的结构基础,有助于未来形成城镇功能互补、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根据扬州市总体规划(-2020),扬州中心城区面积扩大至以扬溧高速、启扬高速、京沪高速、长江及夹江围合的范围,面积增至640平方公里。随着中心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张,它所能吸纳的人口数量也在上涨。根据总规,预计到,扬州中心城区人口将高达210万。扬州积极推进新城建设,打造完善西区新城,以江都地区的发展融合作为契机,建设江广融合地区“智慧生态新城”。中心城区的扩容过程必将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城市可吸纳人口数量。由此看出,扬州城市发展需求旺盛,可吸纳人口数量大于需转移人口,城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2.2.3扬州整体发展质量得到提高,人居环境有所改善。
扬州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生态与人居环境有所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扬州城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城镇化水平高,居地级市前列。2014icma国际区域峰会发布“中国小城镇居民综合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扬州市民对于本地区的交通,医疗,生态,教育等各方面均持有较高的满意度。相较其他城市,扬州地区的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最高。扬州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也从侧面肯定了扬州新型城镇化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耕地,扬州编制了“十三五”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
2.2.4小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市域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扬州地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上升。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扬州乡镇经济发展及实证分析》,扬州小城镇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也趋于合理化;乡镇财政收入稳步增加;乡镇企业数量逐步增大;外资引入比例增大;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以邵伯镇为例,它以龙虾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美食文化经济。它的美食旅游产业也积极带动了其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小城镇作为重要的区域载体,已经成为扬州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区划调整加强了中心城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引导能力,促进小城镇生产布局优化;因此,它为小城镇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利于城乡统筹。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灵活多样,具有地区特色,它的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大力拉动以扬州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的繁荣与稳定。
3.1合理布局有待提高,城乡二元制制约公平共享。
扬州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与苏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这造成了地区发展不均衡,城镇层次结构难以发展,未能形成合理的“梯度分布”。市区,县城人口的高度密集与小城镇人口的低密度并存。城市群雏形只是初步建立,各级城镇之间未能形成高效良好的互补合作机制;城市体系的等级缺位使中心城区发展压力过大,并且严重影响了中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中心城区辐射面未能覆盖整个城镇系统,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城乡二元制造成了农业人口进城就业难。城镇化造成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状。短期来看,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问题;但长期来看,城市发展饱和之后,农民工的处境就变得进退两难。农村宅基地的补偿条例未能考虑到土地的升值潜力,这导致了补偿款普遍偏低。城镇社会保障能力较弱,农民工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剧了农民工的尴尬处境,使社会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化。未来扬州的规划要打破城乡二元制,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以城带乡,公平共享,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3.2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大。
扬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城镇化发展质量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传统的城镇化运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率,导致城镇化忽略了发展质量。城镇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城乡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集约利用与苏南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空间分布,将土地按照功能区划分,造成了工业区等与居住区的隔离。上下班高峰期容易造成交通阻塞,使交通成为难题,降低了城市生活品质。这样的规划理念并不能体现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并且会进一步加剧城镇化建设用地规模与耕地数量的矛盾。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以不牺牲农业用地为前提,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采取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节约资源,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3城镇产业集聚能力不强,产城融合度不高。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要突出和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发挥好政府制定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扬州城镇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市场主导能力不够,城镇化过度依赖政府政策推动,城镇化过程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高。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它有助于产生大量的规模效益,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地区经济。扬州的'城镇产业结构不成体系,未形成完善的园区化集约发展模式,乡镇工业普遍集聚效应不强;企业整合生产要素,生产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松散的产业结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本。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二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广西来宾市城镇化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来宾市围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两大重点任务和试点目标,着力解决好农民想要进来、走得进来、住得下来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基本打好了基础,并取得初步成效。
来宾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解决中央提出的三个1亿人中的引导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问题;通过一年半的工作实践,初步总结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五个基本的经验。
1、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要基本能满足1/3以上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需求
来宾市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50万人以上,目标是5年内实现30万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至少要安置10-15万人从事制造业,余下的从事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部分也可依托高铁、城市群的推动,到周边较发达的南宁和柳州打工。为此来宾市结合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强化了工业园区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振兴和脱贫三大攻坚战。
2、城(镇)区学校建设要基本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上学需求
来宾市是从一个县城建立起来的地级市,具有县城便利吸纳农业人口的特征,高中全部在城区,初中大部分农村子女迫切要求到城区就读,小学进城就读的量很大。西部地区的欠发达城市,通过解决农村子女进城读书、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安家是当前城镇化最快、最现实的举措,也是顺势而为的民心工程。
3、城区房价要通过降成本基本调控在农民进城购房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
来宾市是从一个农业地区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但工业还很不发达,要吸引大学生来这里创业、吸引农民进城安家就业,必须推行低房价政策,要让他们买得起房。该市实施了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壮大发展,保障有效的商住用地供给,把房价控制在大部分农民购房无多大压力的区间(3000元/m2以内)。
要想让农民放心进城,就必须保障其在农村的原有利益。来宾市率先在全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5、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要基本满足进城农民的`需求
进城农民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进城农民自主选择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落实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启用社会保障一卡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序衔接。切实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率。
(一)、农业人口只想进城不想迁移户口
如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土地制度、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社会政策,造成农业转移人口既想保留农村户籍、享有农村权益,又想在城市打工挣钱、享受城市生活,农村要有房、城里也想有房,造成在城乡之间来回摇摆的现象。
(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度大
1.资金保障困难。该市是新建市,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扩张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力资金投入。
项目筛选难度大。该市财力有限,之前新建、在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项目最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推广建设,大多属于公益性项目。
3.可用抵押资产不足。市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等资产明显不足,且土地价值不高,抵押值小,从银行融资难,融资额小,与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差距大。
3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不够
近年来,该市工业发展下行压力比较大,导致经济稳增长难度加大,对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支撑不够。部分领域仍然得不到政策支持,如热电联产政策和扶持铝加工、碳酸钙产业政策等;全市经济发展仍然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
4、市级难以开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自治区实施财政省管县后,市本级财政没有权限参与县(市、区)税收分成或集中县级财力,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由自治区统一测算和下达县(市、区),进而影响了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的建立。
5、项目建设用地规划适应不了新型城镇化需要,项目落地困难
一方面是建设规划跟发展规划不同步编制和调整,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了,但建设用地规划不调整,很多规划的建设项目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到该市的不多,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需要相当规模的产业项目用地、城镇基础设施用地作为支撑;同时,该市大项目不多,能挤进自治区重大项目由自治区统一解决用地指标的项目很少。
6、就业和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来宾市有大量需转移就业的城乡劳动力,本地企业也缺工,从历年该市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中,有近30%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以上的技术。然而,该市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职业技能单一,导致很多技术岗位招不到工人,求职者找不到理想的岗位。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三
当前正值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规划的作用,因此规划本身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化成败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推进城镇化的各项改革,调整规划利益机制,纠正规划体制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规划问题的研究和科学引导。
树立科学规划理念。
要重视调查研究,摸清地方发展情况,规划既要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又要体现地方特色。
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多一点常规发展,少一点跨越式发展。
要扭转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划体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根据地方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等来制定规划标准,避免搞“一刀切”。
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规划一定要重视弱势群体,保障农村居民、外来人口以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和发展机会;城市的规划建设是要给人用,方便人用,而不仅是给人看的。
2、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调整利益结构和机制。
建立规划责任跟踪追究机制。
对编制超越发展阶段,脱离城镇发展实际,规划目标与发展实际严重不符的规划机构或个人要取消从业资质资格,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建立规划终身责任机制,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调整利益结构和机制。
建立对规划编制主体的利益约束机制。完善对规划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按照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来确定收费标准,破除盲目按照人口、面积来确定规划收费的既有规则。
3、建立健全多部门、多学科的规划编制体系。
打破规划的部门垄断,逐步取消各类规划机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强化个人专业资质和法律责任。
完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多规融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规划在部门和机构上的融合。
在县市及以上层面,鼓励地方开展“多规融合”的实践探索。
打破学科封闭,开门编规划,促进多学科融合的规划学科体系建设。
统筹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改变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的规划编制模式。
4、完善规划评审和审批制度。
委托专业评审机构组织规划评审会。
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专家库进行规划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由经济、社会、环境、文化、规划等领域专家按比例组成,采取回避制,当随机抽取的专家与被评审的规划编制单位、地方有关时,应进行更换,更换的专家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完善规划审批制度。
加强上级政府的制约作用。发挥本级人大的决策监督作用。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程序,要把公众参与纳入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
5、推广好的规划经验和典型案例。
在规划领域大力推广一批好的经验和典型案例。总结交流各地城镇规划实践经验,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加强宣传推广。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四
我们检索了12个省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文件、规划和新闻报道等,涉及地级以上城市共156个,其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145个,占92.9%。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
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地级城市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共规划建设了200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
在我们检索的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大多数城市已经将新城新区建设付诸于行动,并非仅仅存在于规划。
2、新城新区规划面积和人口普遍超越现实。
在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的255个新城新区中,公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共有96个,公布的建设用地面积共计610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新城新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63.6平方公里。
根据《20xx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抽查的12省平均每个地级市建成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也就是平均每个规划中的新城面积相当于现有城市面积一半多,有的城市还规划了多个新城。
比如贵阳城市规划中,提出建设3个新区,规划建设面积为860平方公里,其中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面积达500平方公里。5个新城的规划建设面积为407平方公里,新城新区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267平方公里,而20xx年贵阳市建成区面积仅162平方公里,考虑到贵安新区部分涉及到安顺,即使贵阳安顺两个市建成区面积合计也仅198平方公里,相当于要增加6个贵阳和安顺。
在145个规划建设新城新区的地级以上城市中,共有121个城市全部或者部分公布了新城新区的规划人口,合计9672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新城新区规划人口为80万,而根据《20xx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抽查的12省平均每个地级市城区人口88.4万,规划的新城新区人口基本相当于现有城市人口。
3、地方政府把新城新区建设作为城镇化的抓手和突破口。
中央城镇化政策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人口城镇化问题,但一到地方,城镇化往往被理解成城镇建设。
比如广东省在20xx年提出要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聚集发展、率先崛起,并且从省级层面提出了12个新城新区,在省政府的直接刺激下,地级市的热情被高度调动起来,云浮、惠州、茂名等城市启动了新城新区建设和规划,并将新城新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20xx年的重点工作来抓;韶关市通过对新城战略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整合,进一步拉大新城框架,将规划面积从37平方公里,调整为60平方公里。
辽宁省发文在以沈阳为核心、7个地级市组成的沈阳经济区推动新城新市镇建设,提出了25个新城建设的目标。
河北省将北戴河新区、唐山湾生态城和黄骅新城写入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贵州省提出20xx年全省要启动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实现县级全覆盖。
4、新城新区规划标准高,投资规模大。
在各地有关新城新区的文件规划中,一般都提了较高的建设标准,生态城、智慧城、科技城、现代城等比比皆是,建设配置标准大多竖内和国际领先标准。
比如广州南沙新区提出陆地绿化率不低于60%,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是按照国际最先进水平进行配备。
河北唐山、陕西西安、江西九江等诸多城市也规划建设各类高端生态城。高标准的规划建设也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投资配套,广州市20xx年计划在南沙新区安排220亿投资,唐山南湖生态城20xx年完成投资180亿,20xx年完成投资200亿,陕西安康月亮河生态虫划总投资在147.8亿元,作为县级市的江西省丰城市新城区也规划投资160亿等,新城建设俨然演变成为地方政府拉动投资的手段。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五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驱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狠抓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各县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持续完善,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一)各县区发展定位准确,城镇化发展方向明确。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批复的我市各县区总规,各县(区)城市发展定位为:毕节大方中心城区定位为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核心及示范窗口、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以新兴产业为基础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金沙县定位为以发展能源、煤化工配套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城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定位为具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科研教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黔西县城着力打造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的旅游服务城市;织金县定位为西南地区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重要的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具有黔西北地方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纳雍县城定位为以煤电产业为依托的旅游服务小城市;威宁自治县定位为贵州省西部门户和西部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区域物质集散地、以发展旅游业和轻工业为主的高原生态城市;赫章县定位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目的地、黔西北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具有夜郎文化和喀斯特山区特色的宜居城市。
(四)高起点规划设计,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市县区在城镇化发展中,不断强化规划龙头意识,注意发挥规划对城镇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市提出两年内完成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各县区对不够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原有规划及时进行了修编,一些县聘请资深策划人士参与城镇发展策划,编制了各种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各县区重点发展的乡镇政府也都积极编制了集镇发展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同时,以规划为引领,对重点打造的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精心设计施工,着力提升城镇品味。
(五)五园新村五古一特等具有毕节特色的建设项目有力助推城镇化发展。全市实施以四在农家为特色,以五园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改治结合试点建设为载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创建工作,建设出一批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产业发展、个性鲜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如织金县珠藏镇骂丫村、威宁县迤那镇芙蓉王新村。各地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着眼于在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建设出一批规划起点高、规模拓展大,富有特色、各具魅力的特色小城镇,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大方县六龙镇,黔西县素朴镇,金沙县岩孔镇,织金县熊家场乡,纳雍县勺窝乡,威宁自治县迤那镇,赫章县六曲河镇等等。大方县慕俄格古城、织金县官寨古街等五古保护项目建设,增加了我市的旅游亮点,提升了毕节旅游文化品位。
(六)主导产业初步确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县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全面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着力实现三化互动。一是全面建设以毕节经济开发区、织金经济开发区、威宁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12个重点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等方式推进园区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四是积极发展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为主的新型服务业,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后劲。
二、我市推进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二)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由于财政压力大,政府投入到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城市建设中的功能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区位条件有限、交通滞后、政府贷款融资难,没有稳定的融资渠道,导致资金匮乏。
(三)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由于我市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欠账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低、标准差,导致配套功能设施还不完善,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民行车难、停车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入厕难、卖菜难、健身难、休闲难等等矛盾和问题。
(四)征地拆迁比较棘手。由于利益分配关系复杂,补偿与被补偿双方在补偿标准期望值差距过大,利益双方在征拆补偿未取得一致时,时常出现堵工现象,致使某些城镇建设项目进度迟缓,给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稳定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五)经营城镇经验不足。一些县(区)、乡镇政府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和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行集聚、重组和市场化营运的认识不够、能力不强、手段不多,在城市资源、设施变现增值的过程中不能获取最佳收益。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强大引擎和载体。我县近年来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我县新型城镇化改革,千方百计把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做强,科学合理地把城镇规模做大,坚持不懈地把城镇功能做全,精心细致地把城镇环境做美。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局组织专题调研组通过实际调查、查阅文献、数据统计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我县城镇化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我县现有人口32万人,城镇人口15.11万人(其中,县城人口8.76万人),辖7镇8乡。近年来,县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达10.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5%,城镇的聚焦、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1、规划体系不断健全。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我县高起点完善各项规划,先后聘请了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甲级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我县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城市设计、新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黄岗山公园规划、苏区振兴土坯房规划等,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同时,按照新东新区控制性详规的标准和要求,科学设计造型、立面、色彩和天际线,通过不同的建筑样式和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显山露水、水天一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特点。吉潭镇已完成圩镇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工作,南桥镇总规编制已初步完成并上报评审,罗珊、水源、菖蒲已启动总规修编工作。
2、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县城区面积达10.0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76万人,道路面积57.92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6.6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386.05公顷,城镇化率达45%,城区建设初具规模。
3、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近年来,相继实施了高速公路连接线、城区排水管网工程、垃圾中转站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区中学、体育中心、迎宾大道、滨河公园、城北出口路延伸改造等民生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新罗南路、青水山下沿河路、水角楼沿河路等一些节点路段全面打通。黄岗山公园、新区医院、长举大桥、文峰防洪工程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办公、购物、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精心打造了“一河两岸”、新东新区、新区路网等重点区域的园林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城市夜景更加靓丽。县城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增强,完备了交通标识、标志、标牌,设置了电子监控装置。开展了违法建设和非法土地交易专项整治,县城规划区内乱搭乱建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城区市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取得良好的效果,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近几年来,我县的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县城绿化覆盖率、自来水厂生产供水量及人均生活用水量等)均低于省标要求。
1、规划编制工作滞后。目前,我县各项规划虽在不断完善中,在专项规划中只编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天燃气规划,仍有大量专项规划没有编制,比较迫切的有管线专项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综合市政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户外广告专项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在乡镇规划方面,除吉潭、南桥、罗珊、水源、菖蒲已完成或启动总规修编外,大部分乡镇均没有编制圩镇控规和没有对原有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由于规划滞后,加上管理缺失,城镇布局欠合理、建设较零乱,没有特色、缺乏品味。
2、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尽管我县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加上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的欠账较多,对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还相对不足。小城镇建设方面更为突出,由于当前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圩镇产业过于单一,乡镇还属于“吃饭财政”,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更多的依赖上级财政的投入和补助。目前,不少乡镇缺乏相应的路灯、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3、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比较突出的是自来水供水管道老化、滴漏严重,回收率只有60%左右,排污管网不全、环卫设施不达标、城市道路拥挤、公园绿地建设欠账大、公共停车场缺乏、农贸市场不足等问题。在文教卫生方面,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突出表现在县城幼儿园紧缺,目前只有一所县城公办幼儿园;县卫生院人满为患,病床经常供不应求。一些乡镇的道路、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绿化水平低,居住环境差。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城市管理人员不足、装备落后、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等问题。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的城镇建设管理队伍和人员,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脏、乱、差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5、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我县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工业园区规模小、档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规模企业、新型支柱产业和知名产品品牌;服务业发展缓慢,我县第三产业还局限于传统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现代物流、科技教育、信息中介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少,服务功能弱,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就业岗位不足,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农业产业单一,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隐患也日益凸显,果业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呈现出减慢的趋势,也就打击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与此同时,还存在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理念瓶颈。主要体现在缺乏新型城镇化理念,特别是有的乡镇没有树立科学经营城镇的理念,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有效整合和利用本地资源,将之作为资产来经营。二是体制瓶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管理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等,未形成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人才瓶颈。主要缺乏高素质的城建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注册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使得我县部分专业机构资质难以得到提升,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四是征地拆迁瓶颈。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失地农民保障及征地拆迁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征地拆迁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破解,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推进。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增加投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历史机遇,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完善城镇规划体系,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
1、坚持发展定位。我县城市发展定位为赣粤闽三省边界以果品、稀土资源加工产业为主导的边贸山水城市,按照“合理布局,有利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北拓、南延、东进、中优”为总体思路,构筑县城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一轴、两心、五区”的规划区用地布局。即:一轴是以河为中轴,形成贯穿城区南北的城市空间拓展轴,两心是新城区形成教育、行政、卫生中心和健身、休闲、购物中心,五区为老城区、新东新区、向阳坪居住区、长举居住区、黄坳工业小区。从具体实践来看,该定位比较符合实际,应按该定位进行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扎实推进。
2、优化城镇布局。按照“一城两镇,强化中心,点轴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引导城镇分层次、有序发展,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有序、职能明确的现代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城区长宁镇(含文峰乡)和两个重点镇(南桥镇、澄江镇),完善中心城区职能,打造县域发展中心,向南北延伸,向东西拓展,集中培育城镇发展带,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
3、完善规划体系。一是加快总规修编工作,目前已完成总规修编的初步方案,尽快完成总规修编的正式文本,做好评审及报批工作,构筑县城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二是完善城市专项规划,启动管线专项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综合市政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等,做到城市布局合理。三是启动各乡镇圩镇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工作,编制村庄布点规划,改变小城镇规划滞后,城镇布局欠合理、建设零乱,没有特色、缺乏品味的现状。同时,要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全面整治违规违章建筑确保规划的全局性和权威性。
4、提高文化内涵。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要树立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依托实施城市建设规划的理念,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应把具有我县特色的红色文化和客家特色作为城市文化主题,使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城市建设规划中,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景观及客家文化园。提升新区基础设施的文化内涵和档次,增强基础设施的文化韵味。
(二)加大城市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
1、完善配套设施。完善城区道路、供水、环卫、排污、照明、停车、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加快县城规划区的绿化美化亮化步伐,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在价值,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区路网建设。启动城东xx年内完成绕城快速线路,改善出行条件,提升城市形象。
(三)加强建筑业管理,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
1、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以基本建设管理和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为轴心,深化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提升建筑工程监管水平,保持建筑安全生产平稳态势。在建筑市场、建筑工程和建筑企业管理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报建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验收备案制度,把好工程开工和交付使用两道关。
2、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
一是明确项目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按住建部规定,建设单位项目责任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二是推行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和竣工后永久性标牌制度,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终身责任意识。三是建立项目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将五方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纳入城建档案统一管理保存。
3、深入开展安全治理。
一是经常性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提高防范工程安全事故的能力。针对我县建筑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制度,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突出开展对高坠、坍塌、垂直运输、深基坑等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实行严管重罚,使施工安全生产始终处于高压态势。要求所有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质量标准化工程管理进行施工。三是积极组织推荐工程评优工作,严格执行对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建设手续方面存在问题的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停止投标资格和记不良行为的处罚。
(四)深入推进“三城同创”,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1、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为契机,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一是充实城管队伍,招聘正式城市管理人员,切实解决城管队伍人员少、年龄大的现状,做到定人定岗定区域管理,确保管理效果。二是扎实开展“三治”活动,重点规范专业市场,切实解决建材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维修、废品收购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问题;三是建立社区城市管理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城区内村(居)委会作用,落实村(居)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能和责任,把村(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纳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来,划分管理责任区,严格所属管理责任。四是全面推行城区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广告管理、市政设施维护、道路停车收费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加强城市秩序管理。严厉整治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加强户外广告审批管理;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实施施工工地出入口硬化,狠抓运输建筑材料、余土与抛洒滴漏行为;抓好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管理。
(五)加快培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1、着力发展果业产业。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切实做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着力扶持杨氏、源兴、泓源达、桔都等现有果品企业,在巩固发展果业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县的现有资源,发展茶叶、油茶、毛竹、花生生产等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2、着力发展工业产业。把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现代化相结合,立足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稀土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体制、管理障碍问题,将园区打造成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加快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3、着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积极构建集约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实施好城南物流中心,启动汽车站及物流中心项目等现代物流产业建设,启动南桥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构筑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现代商贸、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六)全面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1、创新投资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需化解资金瓶颈的制约,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摆脱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的习惯心理,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范围和领域,对于公共服务领域,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对属于市场运作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明确民间资本投资主体的地位,对通过市场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应适当补贴以保障投资者的合理收益。
2、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工程项目目标责任机制、督查通报机制、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激励机制,优化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对全县重点工程根据项目性质进行科学分类,分别成立各类项目推进工作组。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点项目考评办法,通过奖优罚劣激发全县上下克难攻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龙头作用促进全县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3、创新示范镇管理机制。建立示范镇新型管理体制,改革并落实示范镇用地保障、财政扶持、产业扶持等机制,打造南桥物流园区,加快启动南桥示范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配齐配强示范镇领导班子,坚持能放则放,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行政许可事项由县级部门依法委托示范镇行使职权,非行政许可事项由县级部门直接交给示范镇行使,强化镇级管理职能,进一步优化管理机构,把南桥打造成为县城副中心镇。
(七)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为人本,致力于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同等权利,为的是让城乡居民都能够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学搞好整体规划的同时,从群众反映最迫切的地方入手,着力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回应干群期待。在实际操作中,努力做到“四个改变”:
1、改变“重面子、轻里子”的观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搞好“面子”,为居民提供一个舒心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注重“里子”,完善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坚决避免将城市的“面子”打造的光鲜漂亮,却忽视了“里子”建设的通病。
2、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地面上的绿化、亮化、美化等看得见的“地上工程”,也要注重城市排水系统等看不见的“地下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一规划地下空间,高标准建设地下排水设施、燃气管道、强电弱电工程,做到“雨污分离”。
3、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更要有与之适应的“软件”配套。硬件方面要致力于解决制约城区发展的环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等。软件方面要通过降低门槛、拓宽渠道,加快完善以人为本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享受子女教育、公共就业、基本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
4、改变“重短期、轻长期”的观念。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从长远发展推进城镇建设,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今后的发展,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注意节约用地,凡是能够保留的山体和水面,都尽量予以保留。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篇十七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强大引擎和载体。我县近年来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我县新型城镇化改革,千方百计把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做强,科学合理地把城镇规模做大,坚持不懈地把城镇功能做全,精心细致地把城镇环境做美。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局组织专题调研组通过实际调查、查阅文献、数据统计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我县城镇化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当前现状。
我县现有人口32万人,城镇人口15.11万人(其中,县城人口8.76万人),辖7镇8乡。近年来,县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达10.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5%,城镇的聚焦、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1、规划体系不断健全。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我县高起点完善各项规划,先后聘请了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甲级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我县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城市设计、新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黄岗山公园规划、苏区振兴土坯房规划等,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同时,按照新东新区控制性详规的标准和要求,科学设计造型、立面、色彩和天际线,通过不同的建筑样式和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显山露水、水天一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特点。吉潭镇已完成圩镇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工作,南桥镇总规编制已初步完成并上报评审,罗珊、水源、菖蒲已启动总规修编工作。
2、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县城区面积达10.0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76万人,道路面积57.92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6.6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386.05公顷,城镇化率达45%,城区建设初具规模。
3、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近年来,相继实施了高速公路连接线、城区排水管网工程、垃圾中转站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区中学、体育中心、迎宾大道、滨河公园、城北出口路延伸改造等民生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新罗南路、青水山下沿河路、水角楼沿河路等一些节点路段全面打通。黄岗山公园、新区医院、长举大桥、文峰防洪工程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办公、购物、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精心打造了“一河两岸”、新东新区、新区路网等重点区域的园林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城市夜景更加靓丽。县城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增强,完备了交通标识、标志、标牌,设置了电子监控装置。开展了违法建设和非法土地交易专项整治,县城规划区内乱搭乱建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城区市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取得良好的效果,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的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县城绿化覆盖率、自来水厂生产供水量及人均生活用水量等)均低于省标要求。
1、规划编制工作滞后。目前,我县各项规划虽在不断完善中,在专项规划中只编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天燃气规划,仍有大量专项规划没有编制,比较迫切的有管线专项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综合市政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户外广告专项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在乡镇规划方面,除吉潭、南桥、罗珊、水源、菖蒲已完成或启动总规修编外,大部分乡镇均没有编制圩镇控规和没有对原有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由于规划滞后,加上管理缺失,城镇布局欠合理、建设较零乱,没有特色、缺乏品味。
2、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尽管我县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加上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的欠账较多,对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还相对不足。小城镇建设方面更为突出,由于当前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圩镇产业过于单一,乡镇还属于“吃饭财政”,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更多的依赖上级财政的投入和补助。目前,不少乡镇缺乏相应的路灯、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3、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比较突出的是自来水供水管道老化、滴漏严重,回收率只有60%左右,排污管网不全、环卫设施不达标、城市道路拥挤、公园绿地建设欠账大、公共停车场缺乏、农贸市场不足等问题。在文教卫生方面,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突出表现在县城幼儿园紧缺,目前只有一所县城公办幼儿园;县卫生院人满为患,病床经常供不应求。一些乡镇的道路、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绿化水平低,居住环境差。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城市管理人员不足、装备落后、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等问题。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的城镇建设管理队伍和人员,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脏、乱、差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5、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我县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工业园区规模小、档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规模企业、新型支柱产业和知名产品品牌;服务业发展缓慢,我县第三产业还局限于传统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现代物流、科技教育、信息中介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少,服务功能弱,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就业岗位不足,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农业产业单一,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隐患也日益凸显,果业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呈现出减慢的趋势,也就打击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与此同时,还存在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理念瓶颈。主要体现在缺乏新型城镇化理念,特别是有的乡镇没有树立科学经营城镇的理念,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有效整合和利用本地资源,将之作为资产来经营。二是体制瓶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管理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等,未形成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人才瓶颈。主要缺乏高素质的城建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注册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使得我县部分专业机构资质难以得到提升,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四是征地拆迁瓶颈。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失地农民保障及征地拆迁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征地拆迁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破解,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