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教案(优质18篇)
教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案框架,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参考使用。
雨中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轻快、活泼、风趣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用适当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意境。
2、通过演唱、声势律动、节奏演练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雨中”的欢乐。
3、初步尝试简易的二声部合唱,并能用不同节奏型对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轻快、活泼、准确地演唱歌曲,体验“雨中”的快乐。
2、尝试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1、播放音响。
师:“同学们,听到这段声音,你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哪个场景?
2、情景一:轻快的小雨。
师: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雨,听听老师的琴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教师钢琴弹唱音乐片段。
3333︱00︱3333︱00︱2321︱00︱6666‖。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呱嗒呱嗒。
生:小雨。
师:对了,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样的雨景。
师:请同学们跟我学,注意停顿。(提示语:小雨是很轻巧的、跳跃、有弹性的)。
师:请同学们唱一唱“轻快的小雨”。
3、情景二:连绵不断的雨。
师:同学们再听,这时候又下起了连绵不断的大雨。
教师弹奏音乐片段。
3.3︱5.3︱3–︱53︱65.︱5–︱5–︱。
啦!
师:跟着老师把你们优美的声音加到连绵的大雨中。
师:最后这个音有5拍半,到底唱多长呢?请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教师教唱,引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现连绵不断的小雨。
注意长拍子唱准。(指挥手势中体现出来。)。
4、情境三:渐渐停了的雨。
师:,再听!这时的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弹唱音乐片段。
0666︱55︱6666‖。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生:雨声渐渐小了。
师:对,渐渐的,雨小了。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呢?你们可以把渐弱渐慢的雨声唱出来吗?
(教唱一次,学生听琴声唱一次,注意渐慢渐弱。)。
师:刚才我们用歌声不知不觉演绎了“雨中三部曲。”
二、歌曲教学。
1、语言过度:有一群小伙伴们也想加入我们的歌声中。
(完整聆听全曲,整体感知歌曲旋律。)。
师:他们唱了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师:真是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呀,老师相信他们已经把欢乐带给了大家。(音乐教案)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我们一起为他们的歌声鼓鼓掌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充拍子。再次整体感受歌曲。)。
设问:这首好听歌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2、教师示范第一乐段,自弹自唱。
师:你能找出这首歌曲第一段中有趣的拟声词吗?
(有弹性、轻巧地唱一唱拟声词。)。
3、师生接唱第一乐段,教师演唱乐句前半句,学生接唱拟声词。(放伴奏音乐)。
师:能在音乐中准确得唱出这些有趣的拟声词吗?老师和你们来接唱!
师:你们发现这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了吗?出现了几次?
(教师出示节奏型)。
0xxx︱xx︱xxxx︱。
生:出现了四次。
(休止符用吸气表示,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念对节奏。)。
4、学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教师提示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5、聆听歌曲第二乐段。
师:我们冒着雨,来到学校做什么呢?
设问:仔细聆听第二乐段,第二乐段有没有与第一乐段节奏相同的乐句?
(学生找到后用色块显示。)。
师:我们把这相同节奏的乐句唱一唱。
师:最后一句的节奏与红色的节奏一样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生:结尾多了8拍。
(唱一次,唱准8拍的时值,这里打拍子,也可以用伴奏提示。)。
6、师:歌曲结尾的雨下得怎么样了?
(放音乐,教师范唱)。
生:小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教师小结:对了,音乐力度与速度的处理与变化不仅可以很好地把雨中的情景表现出来。
师:不管雨怎么哗啦啦地下,我们都怎么样呢?
7、生:在教室里认真读书!对了,我们要把这种决心唱出来。
(跟着老师的指挥再唱一次,唱准时值。)。
8、学生跟琴声演唱第二乐段。
请同学们看第二乐段的力度标记。
(重点句附点音符唱准、休止符表现出来、力度时值做到位。
要求学生把力度表现好。唱之前就要把要求提出来,不好的纠正过来。)。
三、表演与拓展。
1、跟伴奏带完整演唱。(教师指挥)。
2、特训员出场合唱。(高声部跟音乐演唱,低声部跟琴声演唱。)。
3、“请最快乐的小伙伴”伴着歌声、雨声一起“踩雨”!
雨中的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品评语言文字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2、体会理解学生的顽强及智慧的退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篇末点睛和对比的写法。
教学过程:
雨中的教案篇三
(1)基本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及各部件的术语名称,学会了坐、立、行及读书、写字正确姿势。
(2)能自觉、自主地搞好个人卫生及保护眼睛和牙齿,懂得克服和战胜不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力能行,功在持之以恒。
(3)居家、旅行、郊游、体育运动、游泳等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4)初步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知道花草树木,对改善环境的作用,自觉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丢瓜皮果壳、杂物、垃圾。
(5)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持手的卫生。
教具准备:挂图。
雨中的教案篇四
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前了解天气预报,选择下雨天气开展此活动。
活动室内准备几把雨伞。
录音机,音乐《大雨小雨》磁带。
1、谈话引起兴趣。
"轰隆隆,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引导幼儿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了解春天来了,有时也会下雨,这就是春雨。
2、和幼儿一起听雨。
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和幼儿一起看雨。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3)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4、和幼儿一起玩雨。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2)和好朋友一起撑着雨伞踩水花玩,提醒幼儿不要把自己淋湿。
5、在音乐《大雨小雨》的声中结束活动。
此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摸让幼儿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从中了解春雨的特点,感知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教育与玩乐之中,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
此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摸让幼儿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从中了解春雨的特点,感知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教育与玩乐之中,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
本文扩展阅读: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雨中的教案篇五
文心兰代表着隐藏的爱,无忧的快乐。或许是因为文心兰的外形宛如一个个跳舞的少女,让人看见它可以忘却一切的烦恼。
文心兰的历史背景。
文心兰种植历史悠久,在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文心兰香溢幽远,李白曾经写到“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而在国外,文心兰是白宫历史最悠久的活动复活节中的礼花,自然而然,文心兰也称为历史最悠久的花。早先国外常用跳舞兰,中文也叫吉祥兰。据说出生在爱尔兰的建筑师詹姆斯·霍本按照乡村风格设计了白宫,然后将来自拉美的跳舞兰摆在白宫的案桌上。
文心兰是一种美丽而又极具观赏的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切花之一,适用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
雨中的教案篇六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材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材料构成了大千世界。材料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对繁多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选择和运用?怎样开发新的材料?这是材料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引领孩子们经历的认识过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从布料这一个视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渗水性、吸水性这一类特征。教材由4个部分组成: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物品,对这些常见的物品对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进行研究是这节课的主要意图。衣服是我们最常见的物品,人们穿衣服除为了饱暖美观之外(这是主要功能),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透气性)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课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为下面开展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尽管进入五年级了,但是观察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过我们追求的是在3、4年级培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不再单凭兴趣,而是要在经历模拟实验中经历一个连续的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不同变化,要力求体现观察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观察认真细致的精致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几种布料的特性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材料:不同布料每组四种共两份、放大镜、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供4种布料,这4块布料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说出4种布料的一些不同点,引出4种布料的名称,在屏幕上出示,认识4种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这4种布料里选择一种做雨伞的伞布,你们会选择哪一块?小组合作,作出选择,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设计方案。
1、要知道你们的选择是否有道理,该怎样寻找科学的依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文件夹上写下要点(可以用图画或是文字)。
3、交流小组的初步设计方案,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进设想;小组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设计方案,提出不足之处。
5、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下雨情况(毛毛雨或是中雨),选取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再设计。
三、实验探究。
1、交流新的设计方案,理清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四、延伸。
雨中的教案篇七
入夜,“滴滴答答”的声音传送至我的枕边,那是什么?我起床来到窗前,轻轻地拉开窗帘,原来是下雨啦。
——题记。
小巧可爱的雨点儿,悄悄地来到。我不禁穿上外套,慢慢地走出家门。
下雨的时候,我总喜欢在雨中漫步,捕捉那千丝万缕细雨飘逸的神韵,领会那雨的潇洒,雨的美丽。在雨中,让细雨将我尽情拥抱,溶进这一个空蒙蒙的世界。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外面一片寂静,四周见不到人影,连小蚂蚁也躲藏起来,只有雨声伴随我来到了田野。田野上到处布满了雨水,好像给稻田泡了个澡。转眼间我走进了一条小路,只见路上随处闪烁着银光,漂亮极了。有的雨点乘着“降落伞”乖乖地落在地上,可有的雨点落在地上后还地东奔西跑,调皮地叮在我的身上。我抬起头来,仰望着天空,天空虽然是乌云密布,冷漠无情,但它们带来这些精灵般的雨点儿,带给我心中的快乐!再往前走,就到了湖旁。那雨点儿落在湖里,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小鱼儿游出水面,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雨点儿落在伞上,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玻璃球又蹦又跳。在风雨交加里,我迷迷糊糊看到一点点微弱的光芒,我顿时来了兴趣,把脚尖点地高高的,恨不得长着千里眼。
喜欢雨,喜欢下雨的日子,喜欢雨中的我。
雨中的教案篇八
1、通过学唱歌曲《雨中》,感受和挖掘歌曲的人文内涵,启发学生用艺术的真情表现友好的情感。
2、进一步培养学生和表演、歌唱能力,是学生即景生情自然的参与舞蹈的学习与创作和表演活动,并体验其创作和表演的快乐。
1、歌曲《雨中》、《小伞花》的录音带、光盘等。
2、结合“风雨同行”的内容学生自编儿童剧、舞蹈、小品的动作、角色人物以及故事梗概的`设计方案、脚本等。
3、人物表演用的简单道具、材料等。
1课时。
1、欣赏、学唱二声部歌曲《雨中》,并可与学过的歌曲《小伞花》进行对比,引发歌唱的兴趣,继而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声部、风格,唱好二声部的配合等。
2、结合歌曲,认识、理解、练习、掌握音乐术语和表情记号,如歌曲情绪、强弱、音色、速度、表情记号等。
1、虚拟或模仿雨中人物动作情景,根据情节、人物特征,分组讨论表演方案或在歌声和音乐种即兴进行表演,如:“风中的撑伞人”、“放学路上”等。启发学生从风声、雨声以及人物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进行创作表演。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体验、感受的有关花雨伞的故事,体验友情关爱的情感。用不同的声调、速度、感情朗诵《小雨伞》的诗句:
谢谢你,小雨伞,
为了给我遮雨点,
淋湿了你那美丽的花衣衫。
3、各种各样的伞。
1)收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图案的伞,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其图案、工艺等。自己动手做一做简易的伞,或举行伞的艺术展览、表演等活动。
2)观察、寻找生活中与伞有关的事务,如伞形的植物、建筑、食品、日常用品等。
1、选择适当的音乐做背景,全班轻声朗读诗歌《伞花花》。
2、把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定格”,进行表演或创作一幅根据诗歌的想象画,可着重表现不同伞所呈现的颜色、形状或不同人群使用的各种功能的伞。
1、关注每个学生的表演、意见和创作,特别对不爱表现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
2、可将他们的演唱、表演等录像和照相,存入艺术档案夹并在合适的场合播放、展出。
1、引导学生到室外观察街景或由雨中的情景进入,画出自己想象画或记忆画,并结合“虚拟”表演制作任务道具展开教学。
2、可配合学校各种活动,将伞作为表演道具使其与音乐、舞蹈结合,引发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自己学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学唱《小姑娘,小伞花》或其他熟悉的歌曲和舞蹈。
雨中的教案篇九
1、感受音乐的速度和节奏的变化,用游戏形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1、黑板、音乐、背景图一幅,小鸭子一只、小鸭移动卡一张。
一、直接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它呀就是小鸭子。
二、讲故事。
今天呀小鸭子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它呀摇摇摆摆的出了门,到了池塘里呀它们高高兴兴的游泳做游戏。突然来了一阵大风,下起了大雨。可是小鸭子一点都不害怕。它赶紧找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的藏了起来。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小鸭子们又都出来高高兴兴的走一走,游一游。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这个好听的故事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曲子里。
三、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初步感知乐曲的`整体结构。
走路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游泳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刮风下雨的声音又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谱,老师边指图边完整的听音乐。
小鸭子是先走路还是先游泳的。走路时音乐是连着的还是断的?走路是一下一下的,游泳是连续的。我们来一起走一走,游一游。
3、分段欣赏,鼓励幼儿创编小鸭动作。
(1)、放第一段音乐。
下面这段音乐,小鸭子在干什么?走路游泳。
坐椅子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走路游泳的动作。
站起来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走路游泳的动作。回座位
(2)、放第二段音乐。
那么,游完了,谁又来了?大风大雨来了,小鸭子藏起来。小鸭子能藏到哪里?请幼儿说一说,然后听音乐我们也来玩一玩吧!按刚才小朋友说的自己藏起来。音乐停了说明风停了,雨也停了。
(3)、放第三段音乐。
听一听,天晴了,小鸭又能高高兴兴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了。我们也来学一学,做一做吧!
四、游戏
1、这些小鸭真可爱、真有趣,你们喜欢他吗?
2、小鸭也很喜欢你们,他请你们和他一起来听音乐玩游戏,你们乐意吗?
(1)幼儿听音乐玩。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
五、活动结束
乐曲结束带幼儿走出教室去外面感受一下活动结束。
雨中的教案篇十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雨中的教案篇十一
1、有兴趣听赏歌曲、欣赏诗歌,并能从中寻找美的痕迹。
2、在描写春雨的音乐和诗歌中,能感受到脖陇多姿的诗情和画意,能从诗歌中发现音节的美,在音乐中,看到色彩斑澜的美丽。
3、走进生活,去发现自己身边的诗情画意,并能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去表现。
美术综合
歌曲:《春雨檬檬地下》以及其他描写春天或春雨的歌曲。
图片:表现春天、春雨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或舞蹈。
诗歌:《明》、《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
美术工具:水墨工具。
春雨蒙蒙地下
2、学生收集描写关于春雨的诗歌。听赏诗歌《清明》、《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歌曲中所表现的雨和诗歌中描述的雨的不同情感与感受。
3、根据歌曲和诗歌,自己模仿写一段诗歌或短文。
春风啊,吹皱了那一池的看水
1、听赏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或其他描写春雨的歌曲,注意听歌曲的节奏、速度。
2、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结台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尝试用点、线表现歌曲的旋律特点。
3、尝试用二拍子、三拍子节奏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不同。
4、根据节拍理解诗歌词句含义的变化。歌词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在中国绘画中诗和画是不分家的。
春江的水,暖了!
1、欣赏诗歌《惠崇春江晚景》,根据诗歌,通过想像,用语言描绘画面。
2、欣赏惠崇《烟村沙汀图》》,感受他笔下的初春景色。
3、运用水墨的方法,结合曾经学习的绘画技巧,根据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创作一幅自己身边曾经有过的初舂景色。
雨,打湿了我的画面
1、欣赏琵琶曲《雨打芭蕉》,体会和想像春雨中景物的样子,,学习运用水彩颜色湿画法的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
2、在讨论自己感受的'过程中,老师将盛满水的水桶摆放在同学面前,请大家将画纸放入水桶中浸湿,分别取出后尝试进行湿画法的表现。
3、在颜色与湿的画纸产生渲染效果后,可以在画面上进行必要的处理,表现自己的意境与想法。
4、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全体学生能将自己对春雨的感受,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能举例说明自己对生活中的诗情画意的发现。
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学生表现的初春真的有“雨蒙蒙”的意境。
雨中的教案篇十二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自主性填唱。
2.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3.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自主性填唱。
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教学准备:
水彩笔、白纸若干,熟悉歌词内容,教学碟片一张,钢琴一架。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经验,复习儿歌《画地球》
1=c-d4/4123215︱123215︱5353153︱454322||
1.引导幼儿配合旋律自主学习填唱。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旋律,尝试自主性填唱。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试试把儿歌和音乐配在一起,看能不能合起来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自主填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重点练习。
(4)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共同演唱歌曲2-3遍。
2.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演唱。
3.集体交流创编经验,教师提炼部分创编内容进行集体演唱。
4.反复练习唱歌,指导幼儿唱准节奏。
1、教师小结,对幼儿进行思品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
2.下课休息。
雨中的教案篇十三
我真的喜欢荷花,喜欢雨中的荷花。
荷花是安静的。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碧绿的荷叶一簇簇的簇拥着,既使很宽阔的水面,它们也奇怪的那样紧密的生长,如众星捧月般奉出几朵粉色的或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幽香,有人欣赏,它尽展国色天香,无人留恋它也独自芳华,就这样安静的美,如定格在一个镜头里的画面,没有渲染和烘托,她的安静超然世外有佛教的禅意。
我喜欢荷花。
荷花是灵动的。黄昏时候,度上人工修建的木桥,近水看荷。有风吹过,水面上会荡起一波一波的涟漪,扔块石子下去,扑通一声,惊飞几只蜻蜓,一只白色的蝴蝶也从荷花蕊里翩翩的飞起落到远处的另一朵花间。云层低低的,天气有点闷热,期盼着下点雨带来凉意。这时我看到几只紫燕低低的掠过水面,紧接着天空就飘落或疏或密的小雨,雨丝如织,被风随意吹斜,真是一场及时雨,满足我雨中赏荷的窃喜心。喜欢在雨天斜倚在回廊看荷花,看那些雨中的荷花,此刻的荷是动态的,是灵动而有生命的。雨点打在荷叶上,在叶子凹下的窝里一掬滚动的水珠,犹如一只翡翠的玉器里盛着一颗珍珠。先不说满塘莲叶的雨中风景,单只是荷花雨中娉婷的模样,就让人不酒心已醉。庆幸这雨让我可以独自享受这雨中的荷花,倾听细密的雨打荷花的声音,仿佛万物都不存在只有我伴着荷花,荷花对我吟唱,这原始自然的音韵是任何歌手也唱不出的曲调,这声音让人宁静而不伤感,孤傲而不寂寥,闻之如置身庙堂,诵一段经文听一曲佛音,让人超脱凡世灵魂飞升。荷花是有佛性的,是修行的花。我喜欢雨中荷花的这份禅意。
有风吹着荷花摇摆着舞蹈,雨点温润着荷花娇艳欲滴,荷叶的清爽混合着荷花的香气被风送到好远,鼻息里充满了这份任何奢华的法国香水也调合不出的味道。雨中的荷花真好,我真的喜欢雨中的荷花。
这份动态的美与安静大不同,那安静带给人超脱俗尘的雅,这灵动带给人活力四射和生命的朝气蓬勃。一个安静如处子,一个意态飞扬傲气如虹如彻马江湖的霸王。
我想起那首着名的《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古人对荷花的赞叹可谓美矣极致。
几次动了心思折几枝荷叶一朵荷花供与案上,坐卧同在气息同眠,借几分荷花的灵气点缀暗室生香,凭几分荷花高贵陋室奢华,然而始终不忍心用我俗世的手污了它的高洁,扼杀了它生命的鲜活,更怕那俗世的脂粉污染了荷的香气,还是让它在水中明媚吧,美只能远远的欣赏,不能任意摧残。
荷花是完美的,荷花同时也是俱有残缺美的。我也喜欢李商隐的那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这句诗就让世人爱这诗里的意境,爱荷花的这份残缺的美,凋谢的残花谁见过美的?只有雨中的荷才美,才有这份万籁寂静,雨打残荷这份凋零的孤独,这份空旷的幽静,这份残缺的荷是秋天独特的风景。我喜欢荷花,也喜欢雨中的荷花,喜欢它从一叶浮萍长成荷叶,开出花朵,直到它生命的终结都是那么优雅如仙子,如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从幼年到迟暮,从日出走到夕阳西下,唯美而不消沉。
雨中的教案篇十四
放学后,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他和奶奶一起正在吃饭,忽然狂风怒吼,下起了倾盆大雨。小明突然想到班上的窗户没有关,就去关窗户。奶奶问:“你到哪里啊?”小明急急忙忙地说:“学校的窗户没有关,我去关窗户。”小明冒者倾盆大雨不顾一切地抱着头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跑去,他旁边的树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落在地上的雨还在滴答滴答地响。奶奶打着雨伞,穿着胶鞋,跟在后面追一直到校门口。等奶奶追上以后,小明早已把窗户关好了。现在小明成了名副其实的落汤鸡了,可小明心里很高兴,因为他为别人做了件好事。奶奶夸小明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雨中的教案篇十五
1、因为音乐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人的智力的生理基础无疑是人的大脑。所以要更加的注重这一块宝宝的开发。智力开发,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开发人脑的生理机能,使人脑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协调、更有效率。
2、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
1、学习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听觉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幼儿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用轻快弹跳的声音在结尾演唱"啦啦"。
愉快教学法、演唱法。
1课时。
配套cd、钢琴。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欣赏乐曲: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提问:
你觉得这段乐曲好听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优美的歌曲,请小朋友为歌曲打节奏。
刚才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4、教幼儿朗诵歌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5、学唱歌曲分句教幼儿唱歌,注意强调歌词的准确度。
6、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激发幼儿兴趣。
7、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注意强调歌词。
8、尝试伴唱,教师指导幼儿用"嗯"声轻轻伴唱。
9、幼儿演唱,教师伴唱。
10、教师演唱,幼儿伴唱。
11、欣赏合作演唱的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在课堂中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3、个别幼儿有个别地方的歌词记得不太好,需强调。
雨中的教案篇十六
生要乐于助人。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时
雨天拉货本来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在运货途中把货物洒在大街上,此时,远处的一辆大卡车正向这边开过来。想想看,此情此景,是多么让人着急呀!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讲,这样的事怎么化险为夷。
1.读1~3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阴雨的傍晚,年轻姑娘拉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
2.阴雨的傍晚,马路上的情景什么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撑着雨伞回家,过往车辆穿梭般地奔驰。)
3.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货车上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苹果撒了一地。)
4.拉货车的年轻姑娘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呢?(赶紧从车上下来,慌手慌脚地捡苹果。她想:数不清的苹果滚得满地都是,哪里捡得过来呢!)
5.这时候,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说明什么?(远处一辆大卡车嘟嘟叫着,正向这边开过来。说明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怎么办呢:)
1.读课文,说说:“闪闪发光的河”“点点花瓣’’“空梭的小船”各指的是什么?再连起来想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说说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的情景。看到这情景,你有些什么想法呢?
1.读4、5两个自然段课文,说说讲了什么?(过路人主动帮助姑娘捡苹果。)
2.孩子们怎么帮助捡苹果?找出重点词语。(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捡。)
3.这时,年轻姑娘有什么表现?找出表示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直起身子、皱起眉头、万一、没法挡。)
4.胖乎乎的小男孩,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不会少。解下红领巾,大声叫道:咱们封锁交通;向驶近的大卡车喊:“停一停!”)
5.这时,谁又来帮助捡苹果?哪句话是写捡苹果的场面?找出来,读一读。 (司机叔叔、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路边过往的行人。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
6.“顿时”是什么意思?看到这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呢?体会到些什么呢?(立刻的意思。想到:众人捧柴火焰高。没有这么多人帮忙,苹果是捡不起来的。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一筐苹果又回到了货车上。)
2.找出表示“快”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突然、迅速、没来得及、消失;说明人多手快,很快就把苹果捡起来了。)
3.连着用了几个“走了”?说明什么?(三个:说明人们做了好事,不求表扬,心情是愉快的。)
1.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叙述的。)
2.读读课文中的比喻句,边读边想象,浮现课文描写的雨中景色。(湿漉漉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孩子撑着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的点点花瓣。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插图的意思。这幅图表现的是事情的什么?(事情的经过,大家捡苹果。)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雨中
时间:傍晚
地点:马路上
人物:年轻姑娘 学生 司机 老爷爷 行人
起因:撒苹果 蹦到 跳到
经过:捡苹果 保证 封锁 挥动
结果:苹果回到车上 迅速
雨中的教案篇十七
我从小酷爱雨,也喜欢在雨中奔跑。每当看到那晶莹的雨点被脚拍打得四处飞扬,一股甜蜜温馨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
记忆中,我最爱的就是春雨。
春雨,办这暖洋洋得春风而来,于是初春的温馨尽散与其中,唯有灰蒙蒙的一篇烟雨笼罩,独自走过泥泞的小路,想象着春姑娘向我召唤。闭上眼睛,倾听着滴滴答答悦耳的'曲调,心里顿时神话般开出多多姹紫嫣红的鲜花,走向了春姑娘的序曲。
脚下翻滚的小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伴随着我得脚步越跳越起劲。小雨点好像也喜欢美丽的世界,挣脱母亲的怀抱飞快地跳下来,很快,我和水花们伴随着美丽的音符,融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雨不停的下着,但雨点不大。透过一层朦胧的雨莎,隐约看到一点点灯火一闪一闪,时而耀眼,时而朦胧。
暮色渐渐降临,顽皮的小雨孩快乐地游戏着,透过烟雨,已是万家灯火。在清凉的雨色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喜悦。
雨中的教案篇十八
1、通过人们帮助姑娘捡苹果的事,教育学生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叙述重点,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认识比喻句。
4、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的可爱和过路人的美好心灵。
多媒体、鹏博士
二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雨中》。
板书课题,齐读。
1、提出预习要求。
(2)出示词语,让学生通过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词语。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4、学生提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互相答疑。
2、指名读课文,回答以上题。
1、指名读思考练习第二题。
2、默读课文,考虑分段,并在书上做记号。
3、讨论分段。[一(13);二(45);三(6)]
1、朗读课文。
2、练习用生字口头组词。
1、指名读生字,用生字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
(1)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傍晚)
(2)作者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色的?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
(4)齐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想象苹果筐翻了之后的情景,体会姑娘十分焦急的心情。
2、指名读第二段,说说写的是什么。
(2)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都有哪些人跟孩子们一起捡苹果?顿时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最后一段。
重点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人们做了好事,不图表扬。)
4、默读全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这件事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1、放课文录音。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全文。
1、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2、指导书写生字。
3、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