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曲难忘范文(19篇)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许多改变和便利。采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使总结更易读和理解。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写作技巧和经验分享。
这一曲难忘篇一
在这喜庆的20xx,就要过去了。我非常怀念在20xx年中的日子,现在,我有时都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难忘的日子。
记得20xx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全家都用兴奋不已的心情在迎接这吉祥的`春节。那个时候啊,都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从朋友家跑了回去,一回来就问:“弄好了没有啊,不是说吃饺子吗,饺子呢?”妈妈回答道:“饺子还在包呢,等一下就好了!”我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什么?妈妈不是说早点做的吗,怎么还没做好?还叫我早点回来,我现在回来了,也没有吃的!”我非常生气,可又望了望妈妈包的饺子,我仿佛看到饺子们也在对我大声吼道:“你怎么能对妈妈发脾气呢,这样可不行。”我心情好多了,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说着,我走了过去,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妈妈有说有笑。终于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姐姐、弟弟、妹妹、姑姑……许多人都来到了我家,我们吃着团圆饭,非常喜欢20xx年的到来。
可现在,20xx年又要过去了。20xx,永别了,虽然你要过去了,但是你要记得,你还在我的心里啊,更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啊!而且,我也会在下的一年里,更加努力的!
这一曲难忘篇二
《红楼梦》贵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虽然不象《西游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一般,频频被各大导演搬上荧幕。但称得上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的,为有属这一曲相思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高贵的,它描写了宝黛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红楼梦》是现实的,它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忍卑鄙;《红楼梦》是叛逆的,它客观地彰显了人性对对自由的追逐。
《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由曹雪芹着笔,后四十回由高鄂着笔。虽然在细节方面高鄂未能完全领悟曹雪芹的原意,但我想结局应该还是一样的。终归看了三遍,大体在情节上没有什么出入,只是每看一次,领悟便多了一分。虽不是大家学者领悟的那般真真切切,倒也略有微见!
《红楼梦》集人之生老病死于一体,真实地展现了不同命运间的不同归宿;《红楼梦》包含了唐宋明清的历史文化因素,在乱序般地历史里穿越着剧情;《红楼梦》把出生、爱情、饮食、睡眠、游戏、死亡结合了起来,凸显了人一生的主要经历;《红楼梦》还把极富极贵与极贫极贱的两种极端社会地位的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深刻地揭露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红楼梦》将各种戏曲与贵族的日常生活大幅度联系在了一起,展现了贵族人群生活的骄奢淫意;《红楼梦》将诗歌贯穿全文,既成了宝黛爱情的载体,又成了众姊妹游戏和展现文采的东西,同时又是《红楼梦》叛逆现实的有利证据。
《红楼梦》是一部浓缩版的社会剧,上至皇亲贵族,下至贫民百姓。一个大观园不仅包容了宝黛爱情,还深藏着一些深似哲学的'道理。唯有细细品读,方能解开其中奥妙!
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秦可卿死的时候托梦给王熙凤,叫她多积钱财。说是贾府承蒙祖宗阴德已愈百年,盛极必衰。况且家中子弟多不削,难免有树倒猢狲散的一天。曹雪芹在此处就已经埋下伏笔,暗示贾府日后必定衰败的结局。王熙凤率人抄验大观园的时候,探春对王熙凤一干人说起这句:“贾府家大业大,但若是如此,怕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高鄂笔下这句从探春口中发出的预言,不仅昭示了贾府日后的落败结局,还照应了前面秦可卿留下的伏笔。最后结局果真应验:元春重疾而亡,迎春惨遭孙绍祖蹂躏而死,探春远嫁海疆,惜春悲痛出家,宝玉也出了家,黛玉病逝,妙玉遭强盗掳走,贾母去世,王熙凤也顽疾而终,金钏、晴雯、司琪等都死去,袭人出嫁,平儿抱着巧姐去到了乡下,鸳鸯随贾母而亡,紫娟随惜春出家,其他人都皆自散去。真可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偌大的贾府转眼败落。至此也揭示了一个道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千受溢、满招损!
2#情深不寿,慧极自伤。
宝黛爱情作为《红楼梦》的主线,一直牵动着所有人的关心。宝黛虽贵为表兄妹,在封建传统里却是可以结婚的。黛玉痴情,宝玉专一。至始至终双方都用情极深,以至于彼此互相伤害。黛玉体弱多病,自小就是个药罐子。偏在用情上极深,以至于最后香消玉损。宝玉对各位姐姐妹妹也是一般,每有悲伤之处便大哭一场,以至于在别人眼里他是个疯疯癫癫的傻子一般。最能体现慧极自伤这一点的还属黛玉的诗句了,黛玉的诗句凄美婉转,多情多叹。既是叹自己身世,又是叹宝玉不知自己情谊。从黛玉的《葬花吟》中我们不难看出,黛玉是大观园里面最明白的人。虽说自己是贾母的外孙女,终究是个外来户,每每行事说话谨小慎微,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过于聪慧的黛玉就不免心明俗事,于是行事显得孤傲清高。这也是导致她最后积病成伤的重要原因。黛玉用情极深,最后也是早早香消玉损,杀手人寰,独留宝玉于人间,自叹自怜。
3#悲喜空自幻,盛筵终散场。
《红楼梦》中,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昭示了一个道理。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欠命的,命已还,(迎春)、欠泪的,泪已尽.(黛玉)、冤冤相报实非轻、(秦可卿)、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的结局应了秦可卿的那句:“树倒猢狲散,终做鸟兽尽!”。人生在世,生不带来的东西,死了又怎带得走!天下自古无不散之筵席,人之情终须了。真可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间之事,不论富贵繁华,最后终归散去。守住一份家业容易,守住岁月繁华却难。
一曲红楼,相思莫能够。情也真,情也深!奈何缘姻皆是梦,从头到尾难辨真。谁说它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一曲难忘篇三
音乐是一条温润的暗流直达人的内心。
我喜欢听,听各类经典音乐,耳朵如鱼得水,在音乐里栩栩如生。
我爱听张国荣的歌,低迷而缠绵的歌声动人心扉,充满了力量和光彩。他的歌有很多种风格,有的强调节奏,有的强调旋律。从张国荣的歌再到他的钢琴曲,不得不惊叹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钢琴声如同阳光流淌。张国荣旋律掌握得非常好,如果有一个题材使他感到神往,就会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把这个题材里的旋律都表现出来。张国荣不仅仅只是一个明星,他更代表着香港文化的标签,香港乐坛的巅峰。
在我母亲的年代,大街小巷常常可以听到邓丽君的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在我小的时候,每晚母亲都会给我唱伴我入眠。邓丽君的歌久听不腻,每一次听都会为之心醉。她唱你笑得甜蜜蜜......,那圆润而甜美的歌喉如同蜜糖调和而成,直甜到人的心里去,又让人感到有撩人的春风拂面。
要说美,梅艳芳长得不是极美,可她的身上总有种独特的魅力,动人心魄。她的歌唤起了我的想象力,一切过去的、被埋葬但未被忘却的东西好像在她的歌声下开始发出光彩一样。她的嗓音有一种韵味,听过之后,仍然有股沉香在心头缭绕。
一次无意中听到鄂尔佳明的夜半歌声,我立马就被那纯正圆润的唱腔迷住了。我仿佛触碰到饱满而敦厚的质感。鄂尔佳明的`低音在交响乐和人声伴唱的印衬下,溢满了深情韵味。她唱情到深处人孤独,充满了悲哀的呜声,就像爱尔兰的诗人在海滨的风中听到的:
lovebornofsorrow,likesorrow,istrue.(悲哀里产生的爱情,和悲哀同样忠实。)我喜欢听杨千嬅的粤语歌。她的声音性感,富有磁性,这歌声专门是给天赋有浪漫情调的人唱的,符合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原本不喜欢听粤语歌,可自从听了杨千嬅的粤语歌后,觉得粤语歌特别的美,假使改用国语唱反倒少了什么。
西洋乐中,我最爱听提琴曲。在半夜听琴弦拉动的声音,身体竟也不自主地随着弦的拉动地摇摆,眼神迷离,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提琴的声音低沉而绵长,又总表现出悲壮和辉煌。jacquelinedupre的提琴曲像幽怨而舒缓的诉说,我听她的曲子,许多回忆涌上心头而禁不住痛哭起来。大提琴的音乐像在海里游荡,时而浮上去,时而沉下来;又像走在秋季落满梧桐叶的街道,凌乱的风把头发刮得凌乱,泪水决堤。
音乐的美妙无法言喻,用太多华丽的字眼来描述反倒觉得俗了。一首动人的曲子,足以使人难忘。
这一曲难忘篇四
这一夜,我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事,还发现妈妈是个“梦神”。
我睡着之后,做了一个古怪的梦:我正走着路呢,突然面前出现一个大坑,我掉下去了。在之后的几秒钟内,我惊讶于梦中的感觉为什么会如此真实,随后就被惊醒了。我之所以会记得这么牢,是因为那失重感叫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正在这时,我正好听见我妈叫我上厕所的声音:“胡练弈,起来上厕所了!”所以我很纳闷:我妈是不是个梦神呢?我总感觉我妈会造梦,叫醒我。
我回到床上,又做了一个梦:我的面前耸起一座城,砖都是冰块做的。莫非,我到了冰雪城?我进去,却发现地面是空的!于是,我掉了下去……我又被惊醒了,却发现妈妈正在叫我起床呢。
我把这一夜记得这么牢,因为那掉下深渊的感觉太真实了,就像真正经历过一样。
这一曲难忘篇五
时光如梭,转眼间就快过去了.在这一年中,发生过许多的事,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被淡忘了,只有一件事至今仍然使我记忆犹新。
那是我在上小荧星表演班的时候,在放学回来的路上,我和妈妈一边走,一边开心地聊着天,走进了地铁站台里,正在等地铁的时候,我和妈妈看见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朝我们走过来,想要向我们乞讨,只见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又脏又旧,满脸皱纹,灰头土脸的,显得很狼狈.左手拿着一个掉了漆的小破碗儿,右手拄着一根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下面已经被烧黑的烧火棍儿,似乎随时都可能折断.每经过一个路人的身边,都会颤颤巍巍的抖抖小破碗儿里的几个硬币,有些路人一言不发,转身躲开,而有些路人很不耐烦的掏出几个硬币,丢到了碗里,而硬币却调皮的在碗里又蹦又跳,最后,其中的一个硬币”一跃而出”跳出了碗里,掉到了地上,似乎也在跟着主人一起嫌弃这个又脏又老的老乞丐,老乞丐只能费力的弯下腰,可怜巴巴的捡起来。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难过极了,心想:“这个老乞丐的年纪和我的'爷爷奶奶年纪差不多,我的爷爷奶奶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安度晚年,幸福地生活着,为什么这个老人却在风烛残年之下过着乞讨的生活呢?”实在是太可怜了。
就在这时,老乞丐已经走到了我和妈妈的身边,依然是抖动着他破旧的小碗儿,我看了看妈妈,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用我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帮助这个老爷爷吗?您先借我伍元钱,可以吗?”妈妈一下就明白了我的心意,掏出了五元钱给了我,我转手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小破碗里,那位老爷爷感激的看着我,不住的点头,表示感谢!
望着老爷爷步履蹒跚的背影,我禁不住问妈妈:“为什么这个老人没有人照顾,他没有孩子吗?”妈妈说:”也许是吧,也可能他的孩子不孝顺,不想赡养老人。”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富翁,在好好照顾爸爸妈妈的同时,我还要建造一个超大型养老院,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幸福地生活。”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却仍然记忆深刻,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忙大人,我永远不会忘记。
四年级:李瑞航。
这一曲难忘篇六
今天,我们乘t机来到了武夷山旅游。
来到山脚下向上仰望,一座座关丽的山峰,真高啊!沿着山路,我们在石头上看见了路线图,再往前走700米,就能看见玉女峰了。当地口音将玉女峰说成了玉米峰,听上去真有趣。
爬呀、爬呀,山路转呀、转呀,我们终于看到了玉女峰。啊!真漂亮呀!三座山峰像三个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水中。我们又接着爬,爬到了虎哮岩。虎哮岩是一块很大的岩石,上面有养许多条纹,每当刮来一阵风,岩石便会产生回声,好像老虎在咆哮,所以取名叫虎哮岩。
马上就要到一线天了,那里只有一条缝是可以看到天的.。走着走着,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一线天果然名不虚传!好不容易我们才走了出来。
中午饭后,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中国最佳漂流胜地—武夷山漂流。坐上橡皮船,爸爸开始划起桨来,我也学着划,可没划儿分钟就感觉累了。小船顺流而下,随着水势的变化颠簸,又好玩又刺激。随后,我们还乘坐长长的竹筏,顺着清澈关丽的九曲溪漂流,游览两岸三十六峰的奇秀,触摸碧绿如黛的溪水,的确如一幅情真意切的山水画卷,真令人赞叹不己。啊,这令人难忘的一天!
这一曲难忘篇七
有一次,乘爸爸的车出去,车上放的是经典情歌《心太软》。爸爸笑着说:“你小时候经常听的`,还会不会唱啊?”我窘迫万分,说:“早不会啦!”“你小时候很喜欢的啊!”爸爸感慨良多地说。其实我怎么可能不记得。这首曲子我这辈子可能很难忘掉了。
我与这首曲子结缘的年龄早就忘了,反正自从我记事以来就有它的存在。爸爸那时非常爱这首歌,在他的“熏陶”下,我居然会哼了。虽然我不明其意,也会跟着唱几句。
小孩子于三四岁时是最有趣的了。因为那时既懂一些东西又很童真。我也不例外,于是出现了亲戚们口中经典的场景,当众唱《心太软》。
据众人回忆和自己的记忆,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我站在姥爷的床上,拿着姥爷的手电筒充话筒,床上的枕头和被子组成舞台上的阶梯,大家就站在床边充观众。
然后我手执手电筒开始了人生第一场也仅此一场的个人演唱会。我开始唱道:“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唱到一半居然忘词了,于是哼着哼着就蒙混过去,就差没说“大家跟着一起唱”,惹得“台下”一阵笑。由于“年少无知”我便以为台下观众相当满意,就更加大胆,毫无顾忌地继续狂唱。
这时表哥拿着一个大一些的手电筒,对着我照,舞台效果继续加温。我唱完一段后,忽然觉得灯光太刺眼,于是一人饰多角,立马变身导演,严肃地指挥道“下面的灯光请注意,下面的灯光请注意,灯光不要太亮。”“台下”立马笑成一团,平时爱笑的早已发出各式的笑声,不爱笑的也咧开了嘴。可我居然不受影响,保持严肃,好像非常敬业似的。然后又继续唱《心太软》。这次不再是立正着唱,而是学着电视里的明星边走边唱,在床上走来走去,跳上跳下,还不停地招手。“台下”早已笑得面部抽搐,腹部抽筋,就差没有流泪。场面由于太逗了的缘故一度失控。最后,我实在没力唱了,才停止下来。我唱《心太软》的场景成了大家心中的经典,以致于长大些后,每次提及此事我都相当尴尬。
这一曲其实并非十分好听,但是我现在听起来就总是觉得一见如故。我知道,这大概就是珍贵的童年吧!
这一曲难忘篇八
《肖邦传》作为一部关于音乐家的传记电影,除了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之外,还含有大量的音乐元素,成为音乐电影也不为过。本片中导演在大量的情节设置方面巧妙地运用到了肖邦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电影情节和故事发展起到了铺垫、加强故事的叙事性的作用。再穿插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使人觉得不足、多余,而是非常连贯地衔接了故事的发展,稍许遗憾的就是音乐的插入未免显得头重脚轻。电影前半部分是讲肖邦的“奋斗史”,自然是没多少音乐作品的插入。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很少地介绍了肖邦音乐天赋是受到哪位大师的启发,记得他是有弹奏过莫扎特的作品,但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神童,他的创作就感觉是突被雷劈中了瞬间爆发出涌流般的作品。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一个人的创作是离不开前人的脚印的。
说到人物设计方面,很明显男一号是肖邦,(没有女一号,因为如果把乔治桑说成女一号的话,那么埃尔斯纳教授就是男一号了)女二号乔治桑,男二号埃尔斯纳教授,还有一个男三号不要忘了,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大人、、、人物的戏份也就这样分配好了。然后现在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时地提醒下这是《肖邦传》!尤其是到后半段的时期,我只知道乔治桑不停地跟教授“争风吃醋”,在争夺对肖邦的统治权,可就在这时,肖邦去哪儿了?肖邦说:“我还是一边儿凉快去吧......”悄悄滴躲起来在创作呢......埃尔斯纳教授取得主动权时,肖邦就出现了,在卖力地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呢......其实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不是肖邦,你或许会说:“这是肖邦传呢,肖邦不是卖点难道是埃尔斯纳教授啊?”是的,你答对了,最大的卖点是埃尔斯纳教授,埃尔斯纳教授可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肖邦小的时候他在,成名了他在,死了他还在。整部影片的笑点、哭点全在埃尔斯纳教授。当他得意洋洋的时候你会笑,当他被肖邦避而不见的时候你会沮丧。乔治桑的出现本来是件好事,后来转变为一场“财产争夺战”。我也不知在他们的爱情里发生了些什么?发生过什么?只知道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乔治桑的胜诉,然后他们就一直同居着。后来埃尔斯纳教授胜诉,乔治桑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因此与肖邦“老死不相往来”。这样说来最有意思的是乔治桑与埃尔斯纳教授的撕逼大战......
最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曾几何时我在音乐书上看到肖邦死后受到万人景仰,并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场面之宏大。可是看到电影的最后是以肖邦“无奈”地躺在病榻上含泪而去,此时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我仿佛看到埃尔斯纳教授在那里说:“看,最后还是我赢了,肖邦照我的意愿完成了最后一件事!”确定这部电影是讲的肖邦吗?肖邦就情感而言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然而本片没有讲述他的心脏运回波兰此等大事就算是电影的主题跑偏了。不过也只能理解为当时的拍摄条件相对较差,资金短缺,不能让我们观看那么高专业水准的音乐家传记片吧......
这一曲难忘篇九
我曾经收到过许多礼物,有爸爸妈妈给的,也有同学们送的……可使我久久难以忘记的礼物,要数舅舅送给我的一件礼物。
20xx年暑假,舅舅在上海买了新房,多年的劳累奔波,总算有了自己的栖息地方。我有幸到上海舅舅家去玩。在那儿期间,我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刚去不久,我就与姐姐为看电视,争夺遥控器吵了起来,双方都不甘示弱,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舅舅走了过来,心平气和的给我和姐姐讲道理:“你们要学会互相谦让;俗话说‘多一份宽容,少一份争吵’……”我们俩才停止了“战斗”。当时,我非常羞愧,感谢舅舅为我开导,使我从中懂得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舅舅家度假期间,正好遇上我七岁生日。生日前一天,舅舅起得很早,到商场逛了一趟,给我带回来一个精致漂亮的书包。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儿,我早就为那个又旧又小的书包折腾得苦不堪言了。舅舅把我拉到旁边,对我说:“好好学习,考到上海来。”舅舅的那番话一直在激励着我不断进步。
去年,舅舅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离我而去。舅舅那年给我买的书包依然在陪伴着我,它深深地包含着舅舅对我的关心和教诲。他那慈祥的面庞,矫健的身躯,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每当我看见书桌前摆放的那个书包,不由地会想起往年在上海做生意的他——我的舅舅。
这一曲难忘篇十
阳光明媚,一群老太太聚在凉亭里唱歌,我坐在她们中间,边听着她们用来自娱自乐的、时而走调的歌曲边画速写。
正准备收工离开,我从老人们平淡无奇的歌声中听见了几声乐器的声音,听起来就在不远处。我从没画过演奏乐器的人。于是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我顺着那声音寻觅过去。
一棵桃树下,一位老人正如痴如醉的;拉着一把二胡,另一位稍微年轻一点的伯伯拿着乐谱和歌词和着旋律哼唱着。拉琴的老人坐在树荫下,把琴支在腿上,斜着肩膀。他的眼睛闭着,嘴入迷地半张着,头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手臂的动作有力的甩着。他的手指看上去粗大笨拙,但在按弦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灵活,五个指头上下翻飞,像精灵般在弦上跃动,令人眼花缭乱。他的琴声时而轻松,时而紧凑,时而温柔,时而有力……琴声中透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喜悦之情,这段演奏足以令我这样一个对戏曲没有任何兴趣的人不舍得离开,这令我感到惊讶。我痴痴地听着,竟忘记了我来这里的目的。
曲终之时,他身边已经围满了人。老人。
抬头,他脸色有些苍白:老人穿着病号服,他是在旁边医院住院的病人!
唱戏的伯伯放下歌谱钦佩地对老人说:“您真成啊!连谱子都不用看!”
“咳,都烙在脑子里喽!”他抚摸着琴,低头感叹,“多亏在这儿碰上您,让我过了把瘾。我都好久没碰这家伙啦!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个,东城区西城区的俱乐部我都参加了,没住院时他们一拉曲儿就叫上我…嘿,你这琴好拉!”
“您得的是……?”
“心脏病,明天做手术!”
老人向周围叫好的人们点头微笑,虽然站在树荫中,但那满足的微笑让他苍白的脸上顷刻间洒满阳光。
这一曲难忘篇十一
进入不惑之年,很多事情仿佛一下子都浮出了水面。人口多了空间挤了要修房子,儿女们大了得张罗着找对象,父母老了必须得寸步不离地侍奉,亲戚朋友间林林总总的应酬,还有难以负重的各种琐碎开支……倘或在遇上家里人有个病有个灾的,那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不巧的是,这一切李大头全都赶上了。
大头今年47岁,别看人长得五大三粗的,心思却细得很;早些年学过泥瓦匠的手艺,手巧脑袋瓜子也灵透。
大头家儿子今年已经23了,自己谈了个对象,双方父母都没啥意见,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是把婚约定下了。那边妥帖了,这头儿得赶紧地张罗着建房子的事儿,本打算早早儿地盖好房子,赶在入冬前把孩子们的事儿办了,可房子建到一半儿出事儿了,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走了。
大头是孝子,前些年日子过得紧巴,父母一直跟着操心费力地没享过啥福,总不能让老娘走得窝窝囊囊的,于是,便把建房子的钱抽了出来,平常人家儿该有的一应物什齐备才好。李家在村里是大户,人口众多,乡亲们也都热心,三天下来,丧事办得风风光光的非常圆满,可伸手一摸,兜里的钱也见了底儿。
房子还得接着建啊,大头一合计,先找亲戚们拆借!房子建一半因为没钱而停工,这要说出去可不太好听。再说了,盖房娶媳妇儿在庄稼人的意识里那可是天大的事儿,万万耽搁不得!一时间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众人拾柴火焰高,房子总算建起来了,一溜儿五大间宽敞明亮,大头终于松了一口气。
媳妇儿娶到家了,人不能总闲着,生活还得继续,毕竟还有盖房子欠下的外债压在身上。刚好地里的白菜和芥菜也到了收获的时节,老两口没日没夜地忙活开了;傍晚起了菜,早起赶集出售,下午还要走街串巷地叫卖,这一天天的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地里的菜一天天的减少,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一天傍晚买完菜回家途中,一辆失控的货车将卖菜用的农用三轮掀翻,大头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等再次醒来时,已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大头这下伤得可不轻,左腿被车砸断不算,头皮还被撞裂缝了有十来针。货车肇事后就逃逸了,随后赶来的交警告知:乡村公路上没有装摄像头,车祸现场也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老两口欲哭无泪啊!事情出了救人要紧啊,乡亲们凑了一部分,加上卖菜的钱一并交给了医院。
等伤愈出院,已经到了年底。由于腿上打的石膏还没有除去,生活上受到了限制,看着老伴儿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忙活,躺在炕头上的大头越想心越窄,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大头一下子老了很多,老伴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背地里没少偷着抹泪,明面儿上还得劝慰大头,这让一家之主的大头心里更不是滋味。
儿子儿媳结婚满了月,就双双外出打工了,就连这次受伤住院都没敢告诉他们,就怕他们在外头工作分心。这眼瞅着年关一天天地近了,拉下的饥荒可不能拖过年去,大头正琢磨着,儿子的工资能还上一部分,家里还剩下几亩地的苞谷,不行就拿去换了钱,能还多少还多少吧!
这一曲难忘篇十二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大巴朝着宿舍的方向驶去,司机们一丝不苟地遵循着路旁竖立着的“60”。强烈的阳光丝毫没有收敛,依着它自己的性子肆虐着。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旧没有听到刺耳的喇叭声,没有听到司机之间不愉快的声音。一切都好静谧的样子,我闭上眼睛:“不知道裕萱(我的结伴)还好吗……”我自语道。
所有的行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试穿印度服装、做马来糕点、参观鱼尾狮、乘坐摩天轮……七套衣服,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套了。
所有人都到齐了。“恩很有组织纪律性。”新加坡的老师依旧延续着幽默的风格,只是今天的幽默中带着不易察觉的伤感。“好了,请我们的帅哥美女组合来为我们主持欢送会吧!”又是一阵哄笑,随后,掌声如潮。他说着不流利的英语;她说着稚嫩的中文,为欢送会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各展才艺:唱歌的、跳舞的、吹笛子的、拉小提琴的……插在表演中的游戏,也使整个欢送会的气氛更high。同学的冷笑话,让所有人都捧腹大笑,甚至都有点停不下来了。只是,又要说那句老话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个小时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大屏幕上放出一张张照片那是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看,他满嘴都是榴莲。”“这张才搞笑!看这套印度服装多适合他。”“看这张,他睡得多香!”
……大家都笑了,但不难听出笑声中有其他的情感??难以名状的感觉……。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这一曲难忘篇十三
不算太冷的假期,宿舍里手忙脚乱,尘土飞扬。动作麻利的几个同学和家长卷卷铺盖逃命似的回家去了,留我们这些不紧不慢毫无经验的的人看着满地狼藉苦笑,我和小星动作迟缓的干最后一次值日,默然离开。
我什么也没想,也不知道想什么。
一年终了,面对家人期望的眼神,该怎么想,该怎么说。
我用这一年做了什么?六个月用来复习,面对老师枯燥无味的.脸庞;神智恍惚的考试,欢天喜地的解放。两个月用来放松,吃喝玩乐,对着墙壁发呆,画脑海里的稀奇古怪,然后撕掉填充空虚的垃圾桶,它是否也有点心烦?后来的两个月用来接受新环境,胡思乱想,观察周围的一切,寻找一个朋友,再后来,开始厌倦老班用尖利刺耳的声音强调:“目标性,计划性,能动性……”也就在这时,我遇见小萌,开始了短发三人组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每天都有笑料,有疲惫,有争吵。
大家都是那么善良,我能记得,每一个人对我的好。
还有满腹经纶的小小孙,虽然有些难缠,但也有让人感动的瞬间。
或许,我做的不够好,我似乎没有找回从前的自己,似乎我把每一天都过得太浮躁,至少到现在,我不能说我这一年有多失败,更论不上成功。
这一年,我遇到很多可爱的人,我把很多讨厌的人放在心里最黑暗的地方,他们似乎不会再翻身。
新鲜感,幸福感,挫败感。
构成平凡的一年。
假期是多么空洞,像此刻坐在屏幕前的我。
新年的欢歌响遍商场的每个角落,不如忘掉一年中所有不快乐,心平气和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抓紧时间享受珍贵的假期,快乐不减,我还是傻乎乎的我。
这一曲难忘篇十四
人的一生,是舍与得的过程,有舍才会有得。当我走进这座美丽的校园时,就注定会有离开的一天。如今,这一天真的悄悄来临,不忍心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只能将校园再多望几眼,老师的话再多听一点。
走过校园林荫道边的两棵大樟村,想起了体育课上的场景。
阳光明媚,女同学们在打羽毛球,尽管体育老师反复强调不要将球打到树叉上去,但球还是长了翅膀似的飞了上去。老师佯怒地皱了皱眉,不惜以大换小,用排球去振树枝。结果将排球也搭了上去,最后用了竹竿才将它们解救了下来,但排球却撑破了肚皮。老师变了脸色,但我知道上次上体育课我穿牛仔裤,是老师将我的名字记了下来,但课后又将我的名字划去,只说下次别再穿了。这样的老师,我舍不得。
低头看看我的老伙计,它陪我度过了三年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看着它的满目疮痍,我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在那上面我曾经将难记的英语单词偷偷写上,听写时,我顺利过了关。老伙计,谢谢你,不久我将远航,而你却一辈子呆在这里,迎接下一届学弟学妹,直至变成人们的引燃物。这样忠实的陪读,我舍不得。
老师还是得站那么45分钟,或者更长,一遍遍地将嘶哑的喉咙提起,只为了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庄严而神圣的称号,尽管成为学生们咒骂的对象。难道他们不想与学生成为朋友吗?冬天,我们都将手插进口袋,连动也不想动一下,而老师,却拿着冰冷的粉笔一次次将黑板写得满满。夏天,坐在吊扇底下的我们不停地喊热,但老师身边却飘不过一丝微风。这样的园丁,花儿不想放弃。
初中,一曲难忘的歌。这首歌是那么悠长却又那么短暂。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这首歌的谱写者,老师是指挥,校园为背景。我们在这首歌中学会了做人,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坚强。
天下无不散筵席,这,我们都懂。但在这场筵席中,我们还没有尽兴,我们已融注了情感,对未来,我们充满了迷惘,这里,才是我们的本。
生活了三年的同学啊,生活了三年的母校啊,我们都不得不分别了,让我们将泪水化作天上的白云,将灿烂留给对方吧。
或许在某个转角,我们还会相遇,到时候,可不要像陌生人般擦肩而过。
初中,一曲难忘的歌。点点滴滴,角角落落,都有我们的印记,让我们唱响这曲歌,但腔调绝不属于拖泥带水。
这一曲难忘篇十五
这一天,如同往常一样——瑟瑟的寒风令人毛骨悚然,潺潺不绝的河水被厚雪覆盖,往日成群结队归巢的鸟儿,现已稀稀疏疏,清澈皎洁的月亮也躲在乌云之中-----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一切都是那么恐怖。
刚从奶奶家吃罢晚饭,便徒步走回家。在家中,脑中不住地浮现出吃饭的情景,与往常大不相同,令我苦思冥想。吃饭时,奶奶不住地看着我,脸色极为异常,而且发紫,没有一丝血色。可能是进入老年时代了吧,发丝苍白如银;额头上皱纹深深浅浅;身上依旧穿着几年前妈妈给买的衣服,由于很长时间没洗了,衣上的油垢愈发光亮。
于是,她哽哽咽咽地对我说:“娃呀,一定要好好念书,你看人家大学生,多光荣啊!”
“嗯”我似懂非懂,对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于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学生,似乎顷刻间由稚嫩走向成熟,从学识浅薄到知识渊博,这种变化只是在一瞬间。
“铃---铃----铃”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打破了浓郁的氛围,便觉得更加奇怪。我步步逼近电话,顿了一下,伸出手,拿起电话。
“喂。”
“快---快来,你奶奶她---她---”
“什么---喂,喂--”
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眼前一片漆黑,尖叫一声:“妈,爸,我奶奶她---”
“什么,你说什么?”
“奶奶她---”只觉得自己立刻像电击一样,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这一曲难忘篇十六
正月十五。晚上。
我想起了往事:
母亲说,我一出生,你皱着眉头看我:“又是一个女孩,”眉头紧锁,成了我注定与你水火不容的局面。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想,我也许是你的仇人。童年美好的记忆中,没有别的孩子那样——与父亲嬉笑的场面,记忆里,你是冬天门口堆放的雪人,冰冷冷的。
十二岁那年,你第一次打了我,离家出走——我向你提出“最好的抗议”,夜里三点,你在柴房中找到我,你的巴掌再一次成了训我的标志,于是,我开始讨厌你,讨厌像原始森林最深层的树叶密密麻麻的丛生。
十五岁,第一次帮你到地里劳动,因为不熟稔而被你又一次责怪。我不说话,心里埋怨你,看你额上的汗珠滚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土里,不见。
其实,你忘了告诉我……。
你其实也喜欢女儿;
你其实当时也着急地四处奔跑寻找我,那几巴掌只是对我任性的教训;
你还忘了告诉我:
你训我是因为我还稚嫩,只想成功飞翔,还需要更好的磨练;
你哭爷爷不仅仅为了那几十年的恩情,更多的是希望我将来也能够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你曾说你爱唱歌,我笑着泼你冷水,孰不知,这陕北民歌是你的情,你的命,是你一生的执着。
你把浓浓的爱藏在心中,只可惜我后来才晓得。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灯……”《赶牲灵》的调子又开始扬起,父亲,你是否又摆开了那心爱的酒壶、酒盅、开始“快活似神仙”,别忘了,还有我,愿与你一起唱尽这曲难忘的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这一曲难忘篇十七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地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是我地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你的.笑容……”满文军在台上深情演唱,我却在台下默默啜泣。我这时真正懂了你——母亲。
说起妈妈,话就长了,可以用许多词来形容:烦人,讨厌,唠叨,罗嗦,我可以一口气说出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妈妈生就一张婆婆嘴,唠叨起来叫你头疼。别的不说,就说我去春游的事吧,你就知道了。我要走了,几个同学已等候多时,妈妈叮嘱我:“路上小心,当心车子!累了,自己要注意休息。”
而我却总认为这是唠叨,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妈妈,你知道吗?无论女儿走多远,女儿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女儿会像您一样坚强勇敢,用一颗真心来爱自己的女儿。我擦干了眼角的泪水,耳边依旧是那首歌。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其实我是多么爱你……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这一曲难忘篇十八
今夜,掀开薄薄的月色,把我长长的心事放了进去,且让我端坐于此,在往事里周旋着....
的一年是萧瑟的一年,显得有些颓废,也有些苍白.这一年,心似乎比往年更加沉重了些;这一年,我若迷途了的孩子一样没了来去的方向;这一年,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身体的抗议让自己感觉心更加的无力,于是心开始一点点的苍老,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出了许多的苦涩.
当那大把大把的时光被我无情挥霍的时候,我能想到的也只是用浅薄的文字去努力留住一些什么,于是我开始写字,拼命的写字,用文字在黑色的夜里与星星一同唱着生命的悲歌,在明媚的阳光里踩着流年的脚印细数长长短短的心事。
或许,把人生看得太透并不是一件好事,看透了,失望了,也就没了所谓的热情,看透了,心寒了,于是再不敢触碰。这红尘三千里风与月,怎堪如烟花般易碎?该执着时方执着,该糊涂时怎可执拗着自己的.天真?有些时候,适当地放开并不是一件坏事。
怀揣着无尘无埃的梦,于这陌上浅走慢行,却一度在人间的平平仄仄里跌落,成殇。总感觉自己而今穷困潦倒至极,却唯有铮铮傲骨是我生命里的自豪,当这个世界遗忘了曾经有多么卑微的一个女子曾那么努力伸张自己生命的时候,我还能在嘴角浮起一丝浅笑,因为我也那么自我地活过,于自己,我可以无愧。
然,一路走来,渐行渐远的是那些固执了小半生时光的骄傲,我落于尘埃让自己变得更加卑微,呜咽的灵魂早已成了回不去的原乡。可依然无悔,也或许并不是每一个女子都会如我这般痴痴傻傻,并不是每一个女子都会为一场梦而撕心裂肺。是了,我就是这么一个用蚀骨的情蚀骨着自己生命的女人。
春花,秋月,我用灵魂书写着一卷一卷的断章,用眼泪堆砌成一行一行的诗句,倒是不知道是否真的会有一个人为我这字字句句而震撼过?亦会为它而心疼过?千里烟雨万里云,哪一处无我的心心念念?哪一处不是我对一个人的千般牵万般恋?越过千山万水的情终是覆了我一世的傲。
总是恨自己的执着,恨自己的这般深情,若可以薄凉些多好?若,可以不再固执的去憧憬所谓的完美多好?给我一个理由吧!让我不再是我,让我不再累于这红尘里的纠纠葛葛!
这一年,骤然间感觉自己有些老了,可老的不仅是身体和容颜,更老的是那颗曾经何样张扬的心啊!那些葱茏的青春岁月,还有那颗年轻而跳跃的心。用尽我生命中所有的热情总想为自己打拼出一片别样的天,总是感觉希望就在前方频频向我招手,总是感觉自己可以把这岁月拿捏得有模有样,那些逝去的年华里,我,总是一个阳光而明媚的女子,若这尘世里自由行走的花。
一山一山,一水一水,千万程路上,我苦苦跋涉苦苦寻找,却始终若在风雨中飘摇般让人的心如此空洞如此疲累。又是一年岁末,不管这个冬天是何样华丽的开场,也终是会悄无声息而去。不知它带去的会是些什么?留下的又会是些什么?只愿我长长的心事就安放在这个冬天长眠吧!来年,春暧,花开,我还是那个傲然而美丽的女子,我,不再自卑,不再沉沦!
这一曲难忘篇十九
小时候,肖邦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坛上的人物,但仅仅是因为学他的曲子,至于什么爱国主义音乐这种洗脑教育都是后来才有的事情,对于他的音乐本身,我没法体会到那么直接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什么的,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一颗纤弱敏感但又满怀激情的心。
至于这部电影,我总是体会到一种国产爱国主义教育片的味道,很难相信这是好莱坞拍的,不过饰演肖邦和李斯特的演员们的钢琴功底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影片中乔治桑的形象似乎被黑化了,而且许多情节和音乐根本违背史实,比如那首幻想即兴曲明明是肖邦到了巴黎以后创作的,可片中硬是让他在波兰和帕格尼尼一起演出时弹给沙俄贵族,英雄波兰舞曲算是肖邦较晚期的作品了,可片中居然让肖邦刚来到巴黎时就把它送给出版商。整部片子完全违背肖邦的真实性格,恶意拔高,塑造了一个假的高大全的肖邦形象,如果给学琴的孩纸看了,搞不好会是一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