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音乐教案大全(16篇)
教案是教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整理。编写教案前,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你对教案的格式和内容不是很清楚,看看下面的教案样本会有所帮助。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一
本活动以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中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为线索设计。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迁移理论,我将故事前置,让幼儿了解图画书的内容,熟悉故事主要情节,并根据游戏的需要对个别情节稍加改编,这样的支撑降低了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的难度。活动过程中,选配恰当的音乐形象来增强故事情境的渲染,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内在情感,在动作设计上不追求整齐划一,让全体幼儿在高密度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活动只准备了一个音带,力图体现本人对“低耗高效”教学原则的推崇和运用。
【活动准备】。
《瑞典狂想曲》音带(曲谱见光盘),活动前花15分钟左右时间讲述改编的《蛤蟆爷爷的秘诀》故事,幼儿有“丢手绢”游戏中追逃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引导下,跟随音乐玩“蛤蟆历险记”游戏。
2.根据故事情节记忆游戏顺序,并能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对话来展开“蛤蟆历险记”游戏。
3.在充满趣味的律动游戏中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享受游戏的快乐。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及顺序。
1.说一说《蛤蟆爷爷的.秘诀》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2.带着对第三个秘诀的猜测进入游戏。
二、分段学习,随情境开展游戏。
(一)学习第一段游戏。
1.教师随乐示范蛤蟆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反馈和模仿。
2.幼儿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并跟随音乐节奏和动作加入语言“饥饿的敌人在哪里”。
3.教师扮蛇,“小蛤蟆”逃到灌木丛(座位上)。让幼儿了解由“蛇指定爷爷”的规则,进行角色间“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的对话,并进行与对话相对应的动作练习。
4.听蛇出来的音效和b段音乐练习对话、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内容及规则。
5.完整进行第一段游戏。
(二)学习第二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游戏经验,出现鳄龟音效,引导幼儿表现鳄龟的机智和个性化的动作。
2.教师悄悄指定“鳄龟”角色.幼儿完整进行第二段游戏。
(三)学习第三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第二段游戏的经验,引导幼儿体验情节变化带来的游戏规则的变化。
2.引导幼儿想象怪兽抓住蛤蟆爷爷后小蛤蟆的做法,并能大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3.教师悄悄指定“陉兽”,幼儿完整进行第三段游戏。
三、完整游戏,体验连贯游戏带来的挑战和愉悦。
1.伴随音乐,将三段游戏连起来,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大胆表现。
2.梳理秘诀,让幼儿对第三个秘诀进行发散想象。
3.回归到图画书,讲述故事结尾,揭示第三个秘诀。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二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音乐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图谱、音乐、铃鼓一个。
一、开始部分,律动引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尝试在乐曲的强拍上拍手。
2.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的事呀?(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师:瞧!就有这么一家他们去逛公园了,可真开心!
二、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范唱前3段音乐,并在强拍处出示图片。(唱出角色)。
2.师幼根据图谱一同唱。
师:歌曲里哪些人来逛公园啦?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小弟)。
3.教师范唱,幼儿尝试在强拍上拍手跟唱。
师:他们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来逛公园的?(强拍上出来的)我们在他们出来时拍一下手表示。(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4.师幼合唱并拍准强拍。
师:这一次我们看谁能最快听出强拍,提醒我们谁来了?
5.出示小猫,范唱第四段。
师:喵!看看谁来了?(小猫)小猫也想去,他们带它去了吗?听一听。(教师范唱)小结:原来小猫不抓老鼠他们不带它去(完整歌唱)小结:他们一家玩的真开心呀!我们也去“逛公园”吧!
1.第一次尝试游戏,探索在音乐的第一强拍“带人”的规则。
师:我先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啦!
游戏前我有个要求,在爸爸出来时你们用拍手信号提醒我一下,在爸爸带妈妈时也要提示一下,妈妈带小弟时也要提示一下!被邀请到的小朋友就跟着后面走,别忘了哦!
(配班老师分段弹琴,幼儿边跟唱歌曲,边用第一强拍拍手的方式参与游戏,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幼儿角色表演。
3.请幼儿围成圆圈逆时针有节奏地走,连贯的游戏一遍。
师:围公园的小朋友逆时针走,爸爸、妈妈是反方向走,游戏开始了。
4.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师:他们有没有带小猫去逛公园呢?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找个小朋友做小猫,但是小猫只需站在原地,其他小朋友用手指指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唱完后,“小猫”心里也想去逛公园,现在就去抓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逃跑时请注意安全。
(游戏若干次)师:想不想再来一遍啊?赶紧把公园围起来吧!
太开心了,逛累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儿吧!
四、结束部分。
师:我们玩得可真快乐啊,好,现在回家喽!(活动结束)。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三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四
:为了促进孩子们的积极性,小编收集了《逛公园》活动教案,有需要的老师可以看看,希望能帮到你们。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 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3、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游戏中围圈行走时,注意与前后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
二、进行部分。
1、幼儿熟悉歌曲1-3段的内容。
教师:听一听,他们逛公园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内容并说一说。
2、游戏“逛公园”
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那我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那快让我们来试试一试吧!(教师引导幼儿游戏两遍左右,只出示歌曲1-3段)。
3.学唱歌曲第四段,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喵??喵??这是谁?它这么着急是怎么了呢?(幼儿听音乐的最后一段,在音乐结束时教师扮演小猫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
教师:原来小猫要去捉老鼠不能去逛公园,当小猫出现时,老鼠会怎样呢?
引导幼儿当“老鼠”,老师当小猫,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逃回座位。示范一次后教师与幼儿角色互换。
4、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来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吧!
教师: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小朋友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当小猫捉老鼠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小弟在一边加油。
三、结束部分。
教师:抓了这么久的老鼠,小猫可是累坏了,让我们来休息一会吧。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音乐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引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尝试在乐曲的强拍上拍手。
2、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的事呀?(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师:瞧!就有这么一家他们去逛公园了,可真开心!
二、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范唱前3段音乐,并在强拍处出示图片。(唱出角色)。
2、师幼根据图谱一同唱。
师:歌曲里哪些人来逛公园啦?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小弟)。
3、教师范唱,幼儿尝试在强拍上拍手跟唱。
师:他们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来逛公园的?(强拍上出来的)我们在他们出来时拍一下手表示。(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4、师幼合唱并拍准强拍。
师:这一次我们看谁能最快听出强拍,提醒我们谁来了?
5、出示小猫,范唱第四段。
师:喵!看看谁来了?(小猫)小猫也想去,他们带它去了吗?听一听。(教师范唱)小结:原来小猫不抓老鼠他们不带它去(完整歌唱)小结:他们一家玩的真开心呀!我们也去“逛公园”吧!
1、第一次尝试游戏,探索在音乐的第一强拍“带人”的规则。
师:我先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啦!
游戏前我有个要求,在爸爸出来时你们用拍手信号提醒我一下,在爸爸带妈妈时也要提示一下,妈妈带小弟时也要提示一下!被邀请到的小朋友就跟着后面走,别忘了哦!
(配班老师分段弹琴,幼儿边跟唱歌曲,边用第一强拍拍手的方式参与游戏,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幼儿角色表演。
3、请幼儿围成圆圈逆时针有节奏地走,连贯的游戏一遍。
师:围公园的小朋友逆时针走,爸爸、妈妈是反方向走,游戏开始了。
4、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师:他们有没有带小猫去逛公园呢?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找个小朋友做小猫,但是小猫只需站在原地,其他小朋友用手指指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唱完后,“小猫”心里也想去逛公园,现在就去抓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逃跑时请注意安全。
(游戏若干次)师:想不想再来一遍啊?赶紧把公园围起来吧!
太开心了,逛累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儿吧!
四、结束部分。
师:我们玩得可真快乐啊,好,现在回家喽!(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七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音乐磁带、录音机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八
《瑞典狂想曲》音带(曲谱见光盘),活动前花15分钟左右时间讲述改编的《蛤蟆爷爷的秘诀》故事,幼儿有“丢手绢”游戏中追逃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引导下,跟随音乐玩“蛤蟆历险记”游戏。
2.根据故事情节记忆游戏顺序,并能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对话来展开“蛤蟆历险记”游戏。
3.在充满趣味的律动游戏中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及顺序。
1.说一说《蛤蟆爷爷的秘诀》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2.带着对第三个秘诀的猜测进入游戏。
二、分段学习,随情境开展游戏。
(一)学习第一段游戏。
1.教师随乐示范蛤蟆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反馈和模仿。
2.幼儿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并跟随音乐节奏和动作加入语言“饥饿的敌人在哪里”。
3.教师扮蛇,“小蛤蟆”逃到灌木丛(座位上)。让幼儿了解由“蛇指定爷爷”的规则,进行角色间“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的对话,并进行与对话相对应的动作练习。
4.听蛇出来的音效和b段音乐练习对话、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内容及规则。
5.完整进行第一段游戏。
(二)学习第二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游戏经验,出现鳄龟音效,引导幼儿表现鳄龟的机智和个性化的动作。
2.教师悄悄指定“鳄龟”角色.幼儿完整进行第二段游戏。
(三)学习第三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第二段游戏的经验,引导幼儿体验情节变化带来的游戏规则的变化。
2.引导幼儿想象怪兽抓住蛤蟆爷爷后小蛤蟆的'做法,并能大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3.教师悄悄指定“陉兽”,幼儿完整进行第三段游戏。
三、完整游戏,体验连贯游戏带来的挑战和愉悦。
1.伴随音乐,将三段游戏连起来,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大胆表现。
2.梳理秘诀,让幼儿对第三个秘诀进行发散想象。
3.回归到图画书,讲述故事结尾,揭示第三个秘诀。
【活动反思】。
1.有益的玩就是学,像玩一样来学习。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说过一段话:“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本活动从把握幼儿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出发,以绘本为基本内容进行再创。同时,选配了与故事形象非常吻合的“蛇、鳄龟、怪兽”的音乐,通过肢体、表情等多通道感官参与,把幼儿带人游戏情境。活动中,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用与角色形象匹配的个性化动作、表情、语言表达游戏内容,自然而快乐。
2.“简单重复”教学原则,使幼儿体验更深刻“简单重复”是我园“艺术启蒙”课题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教学原则,是基于幼儿认知特点提出的。站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简单重复”的学习、游戏能够促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简单重复”的游戏不等于每个幼儿都是整齐划一地表达、表现,而是基于幼儿自身已有经验基础上的表达、表现。它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更给予幼儿同伴问相互学习的机会。“简单重复”还可以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经验给予幼儿不同的挑战,激起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九
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活泼快乐,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发展。我选择《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曲,有两个目的。
1、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
2、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的图案及实物。
3、音乐磁带。
1、启发幼儿能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初步仿编歌曲。学习弱起节奏。
2、初步认识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
目的之一:幼儿本身就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怀着好奇,但平时他们没有机会能亲自摸一摸,亲眼看一看,更不用说演奏各种乐器了,而《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把各种乐器和可爱的小动物联系在一起,更使孩子们感兴趣。
目的之二:这首歌词简单易懂,特别是丰富的象声词,诙谐形象,孩子们特别容易接受,愿意接受。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思考着如何使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有"想一想","试一试"的欲望。在第一部分,我马上以有趣的声音和动物形象吸引住幼儿,让他们和我一起参与"演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模仿,为的是让幼儿继续熟悉曲调,为后面的编唱打下基础。第三部分请个别能力强的,胆大的幼儿上来尝试,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示范,使他们寻找到规律进入编唱的状态。第四部分在愉快的情绪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编唱,表演,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1、引导幼儿,用形象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乐器。
2、节奏型××。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
2、通过欣赏和表演,感知音乐表达的形式美、意境美,并从中获得乐趣。
1、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第一、四、六、十三段;
2、乌龟、天鹅、袋鼠和狮子头饰。
1、师:“今天,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小朋友们听一听,有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
——教师放音乐第一段。师:“小朋友们听出来了吗?是谁来了?”
——幼:“狮子。”
——师:“说的对,那么谁可以来为大家表演一下,狮子是怎么出来的?”
2、请幼儿自由表演。
根据音乐,陆续介绍其它三种动物出场,并请幼儿表演。
3、请幼儿根据想象自由表演,每人都要创造出四种动物的动态,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即兴表演。
4、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将幼儿分组根据音乐出场自由表演。
表演动作参考:
(1)狮子:抬肘与肩平行,双手五指张开,放在头部两侧,两拍一步并向左右摇晃上身。
(2)龟:身体前伏两膝微细,两臂向左前启,右前方伸开,与胸同高,两拍一次左右臂轮流前伸后缩,两拍走一步。
(3)袋鼠:两肘夹子左右两侧,小臂前伸,双手靠近自然下垂,两腿并拢,两拍向前跳一步。
(4)天鹅:双臂后伸于臀部两侧,做波浪式柔臂动作,两脚走小碎步圆场。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一
1.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变化。
2.理解歌曲内容,感知小雨滴活泼的形象。
3.能够观察图谱,尝试演唱歌曲。
课件准备:《彩虹上的小雨滴》歌曲音频及伴奏;“彩虹上的小雨滴”图片;“彩虹上的小雨滴”图谱。
材料准备:画纸、画笔。
一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歌里有谁?
——小雨滴在做什么?
二播放音频伴奏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跟唱第一段。
1.播放歌曲音频第一段及图谱,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播放歌曲伴奏第一段,鼓励幼儿看着图谱跟唱。
三播放音频伴奏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跟唱第二段。
1.播放歌曲音频第二段及图谱,引导幼儿重点感受歌曲中连音的柔和、跳音与休止符的轻快。
2.播放歌曲伴奏第二段,鼓励幼儿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副歌。
四播放歌曲伴奏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五发放材料想象小雨滴会在哪里跳舞并画出来。
1.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回答。
2.鼓励幼儿将想象的情景画出来。
3.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小雨滴是在哪里跳舞,全体幼儿跟着唱一唱。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二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3、幼儿自由探索。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3)教师小结:
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三
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
2、听歌曲、乐曲片段
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
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
1、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每人创编一个动作在教师里走一走,音乐一停就站住不动,然后音乐再响起就换动作继续走。
2、按要求动作不能夸张,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3、请走的比较出色的同学上来走给大家看一看。教学反思: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四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爷爷?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爷爷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爷爷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爷爷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爷爷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爷爷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五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长音的保持。
讨论法、视唱法。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个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欢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 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 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 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 视唱4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 完整演唱歌曲。
6、 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 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
二组:蒙古族是怎样待客的?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会等)(介绍完后,一个学生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
本节课通过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使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学习。
这使一节唱歌课,我想让学生们在一节课当中,不但学会这首歌曲,而且还要更广泛地了解蒙古族。
1. 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到蒙古草原来;
2. 讲解蒙古族的特征,引出“嘎达梅林”;
3. 电影片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演唱时的情绪;
4. 顺其自然,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5. 分组讨论、展示,给学生主动参与及表现自己的机会;
6.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学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 展示器乐教学,所以让学生用口风琴吹奏这首歌曲。
逛公园音乐教案篇十六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
课件等。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6、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