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模板12篇)
培养自律能力,提高效率,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怎样欣赏文学作品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寓意和内涵,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文学鉴赏的技巧。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经典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案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
1、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丁丁和冬冬,他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呢!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大家知道什么是语文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谈一谈对语文的认识。
二、观察画面,练习自我介绍。
1、我们从校门口开始看起,看到了什么?(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问好)。
2、他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我们愿意像他们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让我们来试试看,好吗?师生练习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4、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5、谁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认识你?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让几个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6、全班同学一起认识了这些同学,还有些同学大家还不认识,我们可以等到下课以后再互相介绍。我们来看看图,校园里的同学在干什么?请学生指图说,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7、教学楼是学习生活的地方。快看看,这里的同学在干什么?学生小组里说一说。
8、冬冬和丁丁生活的校园多美啊!我们快点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三、参观校园。
四、畅谈感受。
1、你在学校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
五、小结。
让我们把今天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上学了》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时,我先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激趣导入 ,告诉同学们“冬冬”和“丁丁”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了,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自我介绍,师生相互问好的情景,接着参观校园,最后畅谈感受。
本来,我想以组织、引导、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自我介绍、参观校园、畅谈感受,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引领学生跳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孩子们在入学的第一天就亲身感受到环境的优雅,老师的亲切,小伙伴的友好,激发他们对老师、学校、同学的热切。
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再加上学生初入学,课堂纪律不好,注意力分散,为了维持课堂秩序,顾此失彼。“丁丁”、“冬冬”的形象特点让学生观察得不够,以致后来有的学生问:“老师,哪一个是丁丁,哪一个是冬冬?”参观校园占去了课堂一半的时间,走走停停及我的讲解,加上天气炎热,学生排队时推推挤挤,打小报告,效果不太好。让学生畅谈感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一进教室就乱哄哄的,说:“凉快多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节课,这两方面的课标精神我都处理得不够好。我想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个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丁丁和冬冬的头发、服饰的不同来认识他们。课前成立“校园探密队”,先让学生观察校园,课堂上再汇报交流,课后让探密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去看一看,走一走,课堂时间的安排得比校充裕,课标精神会体现得更好。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二
生1:(自豪得很)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反思一】好的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教师深谙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三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4.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与同学、老师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课时安排:8课时。
第1个主题:3课时。
第2个主题:2课时。
第3个主题:2课时。
第4个主题: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在集体中有安全感,并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快乐。
2.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逐步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3.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
2.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初步掌握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并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方法去适应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活动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去。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纸盒。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心情描述。
(1)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描绘自己上学的心情:如画画、写词语、表演……。
(2)全班集体交流各自上学的心情。
(3)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可是有些心情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3.讨论:教师挑选出几种突出的不良情绪:如紧张、害怕、疑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4.小结要点:让我们抛开不好的心情留下一份好心情迎接新的生活吧。
5.户外活动:请学生将描写有不好心情的纸条放进纸篓里,师生一起在校园里找个地方将纸盒与坏心情一起埋掉。
活动拓展:
学生回家主动跟爸爸妈妈谈谈自己上学的心情。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就是不一样。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入学前的生活、学习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比较、分析。
2.教师将学生入学后的相关变化设计成“问题情境卡”。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比较:教师呈现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图片,请学生比较图片中反映的上学前后的不同。
3.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谈谈各自感受到的入学后发生的变化。
4.抢答比赛:宣读问题情境卡上的问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5.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变化,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我的新书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书包、文具、玩具、食物、头饰若干。
2.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导入:猜谜:“身体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各种文具肚里装。”(书包)。
2.游戏:“小书包”找朋友。
(1)分配角色,交代游戏规则:用《找朋友》音乐控制时间,“小书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寻找自己的朋友——文具,找到一个就牵住一个,看谁找得又多又准。
(2)在《找朋友》音乐声中玩“小书包找朋友”的游戏。
(3)学生评议游戏情况。
(4)小结要点: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要放在书包里。
3.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各自对书包的态度,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认读汉字“学丁冬年级班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同桌互读。
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课后反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小学生刚入学,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亢奋的状态。这节课,针对《课标》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校园;同时采取了随文识字与听读识字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案点评。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五
主持人:
“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是我们教师最想让刚入学的儿童获得的一种体验。为此,我们的教师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验;我们的教师因势利导,敏锐地、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发言,甚至是小声的耳语,进行引导、发掘,培植并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我们的教师“微笑俯身”,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学生,与学生同欢同乐,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语言褒奖毫不吝啬……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喜欢学习……”、“乐于与人交流”、“感受……乐趣”、“乐于运用……”这些字眼,我们从课堂中寻找到了形象的有力的支持。
请看案例——。
上学了。
【片段1】。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道:“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
师:一大早,丁丁背着崭新的书包出门啦。路上,他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摸着长胡须,笑眯眯地说:“小丁丁,我要带你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在那里,有亮闪闪的金钥匙,快乐的小伙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树和香甜的知识果……”丁丁刚想说:“快带我去吧!”可老爷爷不见了……咦,这神奇的乐园到底在哪呢?”
生1: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
生1:(自豪得很)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师:好孩子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
【评析】好的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教师深谙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
【片段2】。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做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答)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7:(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1班。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评析】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话题并创设具体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得益。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动的,教师亦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游戏。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这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课堂上师生的情感始终是积极、和谐的,相信它必将为孩子学习语文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六
(1)基于健康、安全地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基于愉快、积极地生活: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3)基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并喜欢集体生活。
(4)基于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
(1)基于健康、安全地生活: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刚入校,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还不能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
(2)基于愉快、积极地生活:刚入学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有紧张不安等情绪,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和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3)基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刚入学的学生,不懂得分享与合作,在成人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热爱生活,喜欢集体生活的意识。
(4)基于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一部分学生能悦纳自己的新身份,适应自己的角色变化,但大部分学生仍然停留在幼儿园的意识状态。
3.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要让学生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代表着自己又长大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重点在于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接纳自己是一个小学生的身份。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
1.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2.认识幼儿园、小学生活不同,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3.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
评价任务:
1.通过故事,回忆自己上学第一天的不安与喜悦,初步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2.通过回忆、帮助插图人物想办法,初步认识幼儿园、小学生活不同,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3.通过回忆、交流、讨论等,初步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回忆链接。
谈话导入。
(1分钟)回忆领取《入学通知书》,谈话导入,板书。
通过回忆,引出本节课所学。
环节二。
分享体会。
(30分钟)。
活动一:联系故事,分享体会(12分钟)。
1.观看插图,并回忆自己第一天上学家人对你说的话。
2.说一说自己当天都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
3.回忆当天学校报到的情景,并说一说。
4.想一想第一次见到老师和同学的心情。
(完成目标一)通过故事,初步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评价任务一)活动二:寻找办法,开心上学(18分钟)。
1.回忆开学第一天的心情,并选择心情表情。
2.分享开心事。
3.出示图片,联系自己,说一说图片中的人物可能在担心什么。
4.比较幼儿园和小学生活的不同。
5.小组讨论,寻找办法。
6.小结,板书课题。
(完成目标二、三)1.通过回忆,比较不同,帮助人物想办法,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2.通过交流、讨论,能以愉快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
(评价任务二、三)环节三。
拓展延伸。
强化意识。
(8分钟)1.观看视频,表演儿歌内容。
2.同桌讨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完成目标一、二、三)通过儿歌,让学生意识到小学啦,真高兴。
(评价任务一、二、三)环节四。
健康成长。
(1分钟)小结:预祝你们在小学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健康成长。
学生有开开心心来上学的意识。
附:板书设计。
上学啦真高兴。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七
《上学歌》这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易学易唱。因此,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大班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且还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幼儿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幼儿生活。
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幼儿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首先采用小姑娘背书包上学的图片来导入活动,这样逐步引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然后再根据歌曲的内容教师以图片的形式,让他们理解音乐活动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很快学会了歌曲的歌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只是在唱的时候,我不应该局限在集体演唱,而应该是以各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八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1、出示图片:(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分组编创。
可以编排动作、加上打击乐伴奏等。
4、分组表演。
学生先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5、教唱旋律。
(1)先做发声练习“mi—ma—mi”
(2)运用科尔文手势熟悉音高。
(3)教师通过钢琴逐句将乐曲旋律进行示范和教唱。
(4)教唱过程中注意节奏、旋律音准的把握。
(5)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6)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7)分组唱。
(8)唱着歌,走一走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9)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6、小结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重难点作业: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在上(放)学路上安全行走、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在日常出行和突发交通安全事件时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小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警示台”内容:请大家自由阅读这段话,想想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交通安全事故给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步行或者乘车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随着马路上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发受到了威胁。如何才能做到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上学路上保安全》这一课。
二、真实再现,警钟长鸣。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谈,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和提高安全自护意识的重要性。
2、你还从课外收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你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展示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化对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的认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关于交通安全事故的资料,请大家观看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播放课件,展示更加丰富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
三、行动在线,情景模拟。
1、了解了交通事故的危害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远离危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后交流:
1)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容易发生危险?为什么?
2)上学、放学时,我们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为什么?雨雪天要特别注意什么?为什么?
3)乘校车和公共汽车上学、放学时,我们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的不同情况自主选择特定情境模拟演示,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并进一步探究缘由。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上学、放学的方式来具体谈。
2、什么是“马路陷井”?有哪些“马路陷阱”?我们应怎样防备?
先引导学生自己谈理解、谈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理清认识。
小组汇报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补充。
五、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想和收获。
六、布置作业:
搜集安全标志,了解其特征和作用;观察生活中各类安全标志安放的位置、环境及对人们的指导作用。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十
1、运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你早》,能通过歌唱活动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
2、通过学唱歌曲《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一)师生问好,开始上课(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快乐的乐世界)。
(二、)发声练习《动物说话》。
1、集体齐唱歌曲,要求小朋友们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2、师生接唱游戏,老师唱“小鸡说话”这一小节,小朋友接小动物的声音,初步培养学生自然接唱的能力。
(三)复习巩固歌曲《你早》。
引导学生分角色运用活泼、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回忆歌词,齐唱歌曲。
2、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的唱歌姿态,发音方法等。
3、老师向学生讲解唱歌时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歌唱时不要乱动,背要挺直,这样才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来。音乐书要轻拿轻放,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
4、请学生讲讲:还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演唱。
1、导入: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快乐的一天》,看看是不是和你做了一样的事情。”
2、初听歌曲,感知歌曲旋律。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想到哪些快乐的事情?
(1)欣赏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3)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旋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5)跟琴模唱歌曲,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
(7)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一些简单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五)教师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也欣赏了“快乐的一天”,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像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乐地茁壮成长。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质。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人物动作,体会思想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知道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2.通过人物动作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25课,板书课题:明明上学。齐读课题。从题目上你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和明明上学有关的事。)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在明明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图。
二、看图:
老师把四幅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先把四幅图大概地看看,然后一幅图一幅图地说说,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可这样引导:告诉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明明。问:你能看出他干什么去吗?(上学。)从哪儿看出来的?(背着书包。题目上告诉了。)他为什么老盯着路边的草丛?(他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蛐蛐也叫蟋蟀,夏天草丛里很多,许多小朋友都爱把它们逮来玩。明明紧盯着草丛说明了什么?(明明非常喜欢蛐蛐。)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图的意思。(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蛐蛐的叫声。)。
二图:看看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后怎么做的?(图意:明明在草丛里捉蛐蛐。)。
三图:路边的孩子叫小文,他张着嘴,还指着前边,他这是在干什么?(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四图:问:这是哪里?(教室)明明和小文迟到了吗?你从哪能看出来?(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也刚要坐在椅子上,说明马上就要上课了。明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小文紧跟在后面,他们没有迟到。)图意:明明和小文满头大汗跑到学校,他们没有迟到。
再请一个同学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看图,对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明明到底捉到蛐蛐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
(一)老师范读,学生要听准字音。
(二)学生自己小声读,标出自然段,本课因有插图有的同学可能会标错,老师要巡视,并订正答案。(5个自然段)。
(三)五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大家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
四、学习课文:
(一)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大家边听边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板书:“一……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明明很喜欢蛐蛐,对蛐蛐很了解,很有经验,所以能从蛐蛐的叫声里判断出是不是好蛐蛐。再读第1段,“忽然”要读快些,“一……就”要读重音。
(二)学习第2段。能得到一只好蛐蛐不容易,明明喜欢蛐蛐,一心想捉到这只好蛐蛐。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是怎么做的。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明明紧张地捉蛐蛐。)学生划出明明捉蛐蛐时的动作词语,老师板书:走、扒、看、捂、追、扒、找、扒(注意不要划出蛐蛐的动作词语。)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明明特别喜欢蛐蛐,他下决心要捉住它。)这时明明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紧张)看图:明明把书包扔在一边、扑在地上用两只手去捂。蛐蛐跑了,明明又追上去。
一个同学读第2段。用:“换词比较法”体会明明的动作。(投影仪显示句子)。
1.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明明跑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2.他用手一捂,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他用手一拍,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读第一组句子,比较哪儿不一样?明明为什么不跑过去?(他怕吓跑蛐蛐)“轻轻地走”说明什么?(明明捉蛐蛐很有经验)。
读第二组句子,比较不同之处,用手势比划什么叫“捂”?什么叫“拍”?(“捂”手心是空的。“拍”手掌平着落地。这样会把蛐蛐拍死。)要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
通过这些动词说明明明不光喜欢蛐蛐,而且很有经验,是个捉蛐蛐的能手。
再读第2段。(一人读)“轻轻地”要读得轻,“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的心情。
(三)一个同学读了3、4自然段。(回答: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这么好的一只蛐蛐明明不想要了吗?(想要)他听到小文的喊声怎么想的?(这时他才想起该上学了。)一人读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划出明明的动作词语。
板书:走、拍、跑,看第三图,还应再加上一个课文里没有的动作词语:背起书包。因为他捉蛐蛐时把书包放在地上了。
板书:背。(写在“跑”的前面。)这里我们把“跑”改成“走”行不行?(不行,快迟到了,必须要跑。)这个“跑”字说明了明明不愿违反纪律,不愿迟到,他听从别人的劝告和提醒,有错就改,宁可不要蛐蛐也不能迟到。
一个同学读3、4自然段,要读出“喊”的语气。
(四)他们迟到了没有?齐读第5段。(答:没有迟到)他们终于按时赶到了学校。看图:明明跑得满头大汗,说明跑得急,跑得快。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学校,这进一步说明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自觉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问:明明为什么要对小文笑?(感谢小文的提醒)。
老师小结: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当有的同学忘了遵守纪律,管不住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他,这才是真正的友谊,才叫好朋友。
五、两人一组讨论:明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25.明明上学。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五个同学每人读一段,然后请一个同学说说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认识本课生字词:
(一)读生字组成的词语,点名读卡片:扒开、追上去、仔细、小文、迟到、往、学校、教室、上课。
(二)读生字卡片(小组读)。
(三)读书上生字表中的生字:正读、倒读、打乱顺序读。
三、分析生字结构:
(一)找出左右结构的字:扒、仔、拍、往、校、教、课。
(二)仔细看他们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吗?(只有“教”不是)把六个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问:今天学的六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1.结构相同;2.特点相同。
(三)运用形声规律记住“扒、仔、拍”三个生字。问:哪一部分表声?哪一部分表义?(都是左表声右表义。)“扒”、“拍”都要用手,所以是“扌”。“仔”表示人做事要仔细。所以是“亻”。右边的“八、子、白”表示这几个字的字音。
四、指导书写: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田格黑板上写出来。注意关键笔画。“扒”左边瘦长,右边扁宽。“八”有的学生写得不规范,要指导。一定要撇小捺大。“仔”左右要比着写,最后一笔要写在弯勾上。“拍”第五笔要写在竖虚线上,第七笔要写在横虚线上。
五、给这三个字组词,练习一字多组。
扒:扒开、扒土。
仔:仔细、仔仔细细。
拍:拍手、拍打、拍土、拍桌子、苍蝇拍。
老师把词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
抄写三个生字的字头。
六、学习另外三个生字:往、校、课。学生说关键笔画,老师在黑板上写。
往:左右要比着写。双人旁的竖要长一些,右边的“主”三横和间距要一样大,组词:往南飞,往前走。
校:右边的“交”学生没学过,可这样记:上面是“六”,下面是“v”。也可记成:点横下面是“父”。组词:学校、校园、校长。
课:要强调“讠”的写法,点要写在横折拐角的上面,不要写在横的上面。“折”一定要写直,不要左斜。右边“果”的笔顺是:。不要先写“田”,再写“木”。“果”的第五笔要写在横虚线上。组词:上课、下课、课本。抄写三个生字。
七、读黑板上的词语。
八、在听写本上听写六个生字。
第三课时。
一、六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听写上节学的六个生字词,其它同学在桌上用手写:扒开、仔细、拍土、往南飞、学校、上课。
二、继续学习本课生字,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追、文、迟、教、室。读生字、口头组词。
问:哪两个字部首相同?(追、迟)这两个字都和走路有关系,所以是“辶”要指导“辶”的写法。
追:里面“”要写得高一些,第一笔写在竖虚线上,笔顺是:。不要写成两个口。组词:追赶。迟:尺的捺变成点,“辶”要写得规范。组词:迟到。抄写“追”和“迟”的字头。
教:左右要比着写,第四笔大撇要直。子的横变成提。右边的反文旁和左边不要分家。“攵”是由四笔写成的,第三笔要在横的中间起笔。第四笔要从撇尖起笔。组词:教师、教学。
室:“宀”要写得宽些,下面是“到”的左半部分,最后一笔写成横。组词:教室、办公室、图书室。
文:笔画较少,但不容易写好看。第一笔点要写在竖虚线的左边,撇要从竖虚线上起笔,注意横要两边出头。组词:文化、天文学家、语文。抄写“教、室、文”的字头。读黑板上的词语。
三、做课后作业2。
(一)自己小声直呼音节,不能直呼的拼读也行。点名。
(二)写在书上,互相检查。
我上学了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让课程回到生活,让课程联系生活,让课程关怀学生,让课程走近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复兴。陶行知先生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而“教育要回归儿童生活”,这也已经成为品德课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在《上学路上》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真生活,感受真教育。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着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机。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上学要经过哪些地方,学生积极发言,再让学生把它们画下来。学生一看自己每天都要走过的那条熟悉的路搬到图画上来了,特别感兴趣,画出来的画也就很逼真。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活动就变得灿烂和丰富多彩。
二、注重情感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我通过再现学生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在零食摊上吃零食;在小店里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等情境,请学生演一演,进行劝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的说:“老师,我觉得在马路边的小摊上买东西吃太不卫生了。汽车开过灰尘都粘在食物上了,太不卫生了。”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在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不卫生,而且玩着玩着上学的时间都会忘记了。”有一个学生难为情地说:“老师,我就在路边玩蚂蚁,结果迟到了,下次我再也不在上学路上玩耍了。”……一个个简单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导了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批判,从而深化了上学放学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认识。使学生懂得在上学途中要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活动情境丰富、优化,让学生开动多种感官,对多媒体情境设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培养了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三、以谈话、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寓道理的认识于游戏活动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竞猜、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玩交通安全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学会了交通安全规则,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真实生活情景的再现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学生愉快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思想,人人学习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学习,事半功倍。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
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每到这节课,他们会异常兴奋,摇着手里的书跑来办公室问:“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呀?”所以每逢上课,总要好好准备一番。在《上学路上》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并且是在快乐中体验和感受。
一、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康康熊在上学路上》和《小熊和小猴的故事》,这种模拟生活的场景,学生感觉特别有意思。然后就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地发现小熊小猴上学路上出现的问题,在愉快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这节课人人学习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学习,事半功倍。
二、回顾生活过程,深化道德认识。
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让学生辨析是非,讨论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一个个简单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导了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批判,从而深化了上学放学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认识。
三、拓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运用。
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通过画上学路线和玩交通安全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上学不能迟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学生表演指挥,玩棋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掌握了本课的内容,达到了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