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车教学设计大全(18篇)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事先对所总结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知识,一起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乘车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理解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学习难点:
计算的准确和实践运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瞧!笑笑去学校也要坐公共汽车。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和笑笑来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自主探索。
出示主题图:
1、教师说明:2路公共汽车驶来了,驶向少年宫.百货站到了。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4)学生讨论。
(5)全班交流。
3、列式计算。
(1)师:那要想准确算出在车上有多少人?(板书问题)你想怎样列式呢?(生说师板书)。
师:好,那就动笔计算一下,现在车上究竟有多少人?
(2)生独立做,师边巡视。
4、讨论探究。
全班交流,指名说,师适当点拨。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48+32—1639—13+47。
师:我希望咱班同学在计算时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那老师这里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把他做对吗,那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这两道题。
2、实践应用。
出示星星合唱队背景图。
(1)指名说清题意。
(2)估一估,现在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
(3)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四、教学回顾。
今天,你学会了些什么?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那么在课下的时候。
乘车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4页、4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
1、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乘车这一熟悉的生活情景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模拟演示,构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有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充分注意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生:愿意。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的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意来当司机呢?(挑选一个男生当司机)。
2、学生汇报。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1+4=7)或(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学法同上)。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可能提出有关连减的问题)。
(以上设想,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整理、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不同坡度的教学活动,达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a直接数,再填空,比较计算。b先归类、整理图片,再填空,比较计算。c直接数,再填空,然后归类摆图片,再比较计算。……)。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乘车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1、师: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是天天做校车上下学的,请举手。(学生示意)平时坐校车时还记得应该注意什么么?学生回答。(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遵守乘车秩序,还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要注意乘车安全……)。
2、请大家仔细看一段视频(公共汽车上)人员上下车的情况。
3、指名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车上的人员在发生变化)。
4、同学们知道么:每当公交车到站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校车或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小朋友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到了,先上了3个人,还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
3、谁能将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三家店后,先上了3人,又上2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
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
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
5、谁能借助学具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板前演示。
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3个数相加等。)。
6、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七里庄站到了,同学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2。
1、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谁愿意说说?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2、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8—1—4=3)。
师: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九棵树站到了,小朋友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3。
1、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车上有9人。
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5人。
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人想到了“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到底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是比原来少了吗?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场景。
组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其余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你看懂了吗?
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也就是乘客的人数,该怎样表示?
板书:9-5+1=59+1-5=5。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
3、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先加上上车的人再减去下车的人和先减去下车的人再加上上车的人。(给学生鼓励的掌声。)。
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有加号和减号。
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
4、总结运算顺序。
生: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
生: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拓展新知。
动物园到了请小朋友下车,要注意安全。
1、师:这一路我们学习了许多与乘车有关的数学知识。大家还想再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么?让我们走进动物园去看看吧!
2、动物园里好热闹啊!小动物们正唱着迎宾歌在欢迎我们呢!老师现在有问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么?课件出示图:
说一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想一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师、这么热闹的动物园,原来正在举行运动会,大家想参加么?
3、小猴摘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小兔子采蘑菇。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4、全家总动员。说一说,算一算。
5、谁游得快。
6、齐心协力,团结胜利。
四、全课总结:
1、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的确不少,看小动物们还给你们写了四封信呢!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吗?那你得帮老师算一算,这9张邮票如果每封信上贴2张,还剩下几张?最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团结合作。
五、作业:47页5,6。
乘车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一、安全知识认知。
1.通过探究之旅,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2.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知识。
3.知道在遭遇突发事故时的应对方法。
二、安全技能培养。
1.掌握乘坐公交车、小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的安全技能。
2.培养在乘车过程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应急能力。
三、安全意识提升。
1.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2.提升主动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乘车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知道意外发生时如何应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
(二)提出并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板书:乘车安全)。
二、探究新课:
(一)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1.看图听故事,回答问题。
(1)公交车上发生了什么事?
(2)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3)小明听了妈妈的话又会怎样说?
2.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1)小宇为什么会受伤呢?
(2)你认为小学生在乘坐火车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3.看图,说说下列行为会导致什么危险?
(1)将身体探出车窗外。
(2)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3)在乘车中打闹。
4.小结:刚才听到、看到的故事和图片中向我们介绍的都是乘车中的危险行为,这些不良行为还有很多,它们会导致非常不好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行为。
看图,学会安全乘车。
(1)乘车中系好安全带。
(2)乘车中抓牢安全扶手。
(3)乘车中抓牢驾驶人。
(4)想一想:我们在乘车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三)学习遇到意外时的应急方法。
1.阅读事例,回答问题。
(1)警方是如何快速找到肇事车辆的?
(2)你从这个事例中学到了什么?
2.出示重要提示,学习应急方法。
(1)发生事故后,如果发觉身体某个部位骨折或者失去知觉,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应躺在地上等待救助。
(2)遇到交通肇事者逃逸,应尽可能地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等信息,为公安机关迅速破案提供线索。
(3)及时拨打求救电话。
三、拓展实践:
危险判断:
看图,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乘车时玩尖锐、锋利、危险的玩具。
2.在公交车上打闹或把头、手、胳膊伸到车窗外。
3.汽车行驶中不抓扶手。
4.儿童坐在后排座位,未系安全带。
5.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
四、总结提升:
1.介绍小资料。
乘车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探究之旅,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2.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知识。
3.知道在遭遇突发事故时的应对方法。
二、安全技能培养。
1.掌握乘坐公交车、小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的安全技能。
2.培养在乘车过程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应急能力。
三、安全意识提升。
1.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2.提升主动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乘车安全知识。
知道意外发生时如何应对。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
(二)提出并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板书:乘车安全)。
二、探究新课:
(一)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1.看图听。
故事。
回答问题。
(1)公交车上发生了什么事?
(2)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3)小明听了妈妈的话又会怎样说?
2.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1)小宇为什么会受伤呢?
(2)你认为小学生在乘坐火车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3.看图,说说下列行为会导致什么危险?
(1)将身体探出车窗外。
(2)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3)在乘车中打闹。
4.小结:刚才听到、看到的故事和图片中向我们介绍的都是乘车中的危险行为,这些不良行为还有很多,它们会导致非常不好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行为。
看图,学会安全乘车。
(3)乘车中抓牢驾驶人。
(4)想一想:我们在乘车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三)学习遇到意外时的应急方法。
1.阅读事例,回答问题。
(1)警方是如何快速找到肇事车辆的?
(2)你从这个事例中学到了什么?
2.出示重要提示,学习应急方法。
(1)发生事故后,如果发觉身体某个部位骨折或者失去知觉,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应躺在地上等待救助。
(2)遇到交通肇事者逃逸,应尽可能地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等信息,为公安机关迅速破案提供线索。
(3)及时拨打求救电话。
三、拓展。
实践。
危险判断:
看图,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乘车时玩尖锐、锋利、危险的玩具。
2.在公交车上打闹或把头、手、胳膊伸到车窗外。
3.汽车行驶中不抓扶手。
4.儿童坐在后排座位,未系安全带。
5.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
四、
总结。
提升:
1.介绍小资料。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全乘车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发生危险时的应对办法,请小朋友回家后能讲给爸爸妈妈听,今后乘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乘车教学设计篇六
1、能完整有顺序地口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感受互相帮助的社会新风尚。
二、教学重点。
完整有顺序地口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三、教学难点。
讲述事情的经过部分要说得具体生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说话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口述一件事。讲述的`事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最近发生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
要求:内容要完整;重点部分讲得具体些;意思连贯,语句通顺。
2、听说尝试。
要求:听清写了一件什么事,跟事情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次听录音。
要求: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第三次听录音。
完整练说。
3、说话练习。
1)自由准备,选择一件自己经历的事,进行说话练习。
2)指名练说,评议。
3)同桌互说,相互补充。
4、小结。
乘车教学设计篇七
要求:听清写了一件什么事,跟事情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次听录音。
要求: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第三次听录音。
完整练说。
3、说话练习。
1)自由准备,选择一件自己经历的事,进行说话练习。
2)指名练说,评议。
3)同桌互说,相互补充。
4、小结。
乘车教学设计篇八
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魔女!
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好漂亮啊!
师:跟她打个招呼吧。
生:(踊跃地)你好!嗨!……。
师:小魔女的小魔杖可以变好多的智慧星,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最后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一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喜欢)。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你们喜欢看马戏,决定带你们去马戏团看一看。(学生兴趣高涨)。
(评析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看马戏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1.探索连加。
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师配旁白),科华北路站到了,先上了4个人,有1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
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科华北路站后,先上了4人,又上了1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4,1,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4+1=7(师板书)。
师:2,4,1,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4表示先上来4人;1表示后上来1人;7表示现在有7人。
师:孩子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
生:我是先算2+4=6,再算6+1=7。
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老师边讲边板书:2+46+1=7)。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评析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
2.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师配旁白)。汽车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前门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游乐园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7人,游乐园到了,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有6人。
师: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
生1:7+2-3=6。
生2:7-3+2=6。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1:第一个算式先算7+2=9,再算9-3=6。
生2:第二个算式先算7-3=4,再算4+2=6。
生3: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算。
师:你真聪明,会把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合在一起说,孩子们同意给他一颗智慧星吗?(同意)。
生4:是从左边算到右边。
师:真了不起,用这么简单的话说清楚了运算顺序,小魔女奖给你一颗智慧星。对,我们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四人小组,轮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讨论讨论。)。
生1:我们认为第一个算式是先加上车的,再减去下车的。
生2:我们认为第二个算式是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车的人数。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既有加号又有减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马戏团终于到了,瞧我们的小猴子站在大门口说要变魔术考考你们,不然不让进,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愿意)。
(师戴上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子。)。
师: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
生:5+2-3=4。
师: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小猴子我又要变魔术了。
(小猴子先从7根中拿走2根,再拿走3根。)。
生:7-2-3=2。(师板书)。
师: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生:因为小猴子拿走了两次。
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什么?(师引导)。
生:“连减”。
师:(取下头饰)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变魔术考考同桌好不好。
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变,一个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同桌活动)。
(评析教师示范,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教师的一句“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生: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激趣练习,应用拓展。
1.练习1。
生:8只。
生:8-2-3=3。
师:请你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汇报想法。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原来有8只鸟,先飞出来2只,又飞出来3只,还剩3只。
师:你真能干。
(评析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增进友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习的本来面目。)。
2.练习2。
接着,小鸟把我们带进了小狗训练室。瞧,我们的训兽员阿姨正在教小狗做算术呢。(动画演示,出示5-4+2,训兽员阿姨问小狗:“5-4等于几?”小狗叫:“汪”;又问:“1+2等于几?”小狗叫:“汪、汪、汪”。)。
师:你能比这只聪明的小狗算得更快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个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参看“试一试”和练习2出示三份题,以同桌为单位开火车形式比赛,计算过程和得数都对者,为本组赢得一颗智慧星。)。
(评析小狗算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习计算过程,同时也激起学生计算比赛的欲望,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掀起了高潮,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3.练习3。
生:小狗有3只,海豚有5只,老鹰有2只。
师: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一起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再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的空填一填。
狗()只海豚()只老鹰()只一共有()只。()+()+()=()。
(注:狗、海豚和老鹰用头像。)。
老鹰比狗少()只。()-()=()。
海豚比老鹰多()只。()-()=()。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活动。)。
汇报成果,并贴在黑板上展览。
(评析活动中学生有的数,有的算,有的写,有的想,好一幅“繁忙”的景像。学生在活动中手、眼、口、脑、耳多种器官并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果的汇报和展览让学生充分享受合作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4.练习4。
师:小朋友们,想看看动物们的精彩表演吗?
生:想。(兴奋又好奇。)。
师:好,我们一起去看马戏吧!要仔细看哦,因为我们的小魔女会在你们看表演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让你们帮助解决。
(放马戏录像,学生很兴奋地观看。)。
(1)马戏放映至有5只海豚,每只顶2个球的画面,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2+2+2+2+2=。教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2)马戏又放映至大象踩气球画面,有9个气球,大象踩一次炸2个,再踩一次又炸2个,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9-2-2-2-2=。教师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小魔女觉得你们真是聪明,她的小魔杖一挥,给每个小组加了两颗智慧星。
(评析由画面引出算式,计算算式时又借助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二组和三组。
师: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
生:耶!(师生一起鼓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乘车教学设计篇九
1、在具体的情景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
教学具:
小黑板。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2、编数学问题:
(1)加法。
例如:我有3枝铅笔,又买了2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
3+2=5(枝)。
(2)减法。
例如:原有7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
7-3=4(个)。
二、创设情境:
板书:乘车。
三、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学习连加。
请学生表演:
车上原有2人,上来3人,又上来了2人。
当学生表演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人?并列式:2+3当表演全结束时,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有2人,上来3人,又上来了2人,现在汽车上有几人?
列式:2+3+2=7(人)取名字:连加。
(二)活动二:学习连减。
请学生表演:车上原由7人,下车3人,又下车2人。
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由7人,下车3人,又下车2人,还剩几人?
列式:7-3-2=2(人)取名字:连减。
(三)活动三:加减混合。
请学生表演:车上原有5人,下去4人,又上来3人。
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有5人,下去4人,又上来3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列式:5-4+3=4(人)取名字:加减混合。
四、巩固练习: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乘车。
2+1+4=77-3+2=66-3-3=0。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具:自制课件。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设计思考:利用乘车和看马戏表演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出示课件)笑笑他们要乘公共汽车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怎样计算呢?
淘气: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
笑笑: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有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峰: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该怎样计算呢?先算7+2=9,9-3=6。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正确。7-3+2又等于多少呢?自己算一算,有困难可以摆小棒或画圆圈。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乘车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把故事的情境用画圆圈或摆小棒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乘车”的图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较容易地有加法类推到加减混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3、学习连减。
(出示课件)汽车继续前行,终于到马戏团这一站了。笑笑和她的同学们要下车了。
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东说:车上原来有6名乘客,先下去4人,有下去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自己列式解答。
6-4-2=0现在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
我们来看这个算式,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设计思考:在连减的学习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4、试一试。
书第44页试一试。
5、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课件录音)小宇: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小茹: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过马戏团大门游戏:算一算。
2+7+1=10-7-3=。
9-3-2=6-3+7=。
7+2-8=10-4+2=。
10-8+5=3+5+1=。
8-8+4=3+5-6=。
2、小鸟图。
教材第45页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
3、三只小狗算题游戏。
教材第45页第3题:数图形,算一算。
4、马术表演。
用加减混合方法解决问题。
5、马术表演、刺猬表演。
教材第45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
6、解决问题:分水果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第47页第4题。
(设计思考: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大量单一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设计马戏表演,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注意练习的适度,使学生在观看马戏表演的兴趣中掌握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
四、结束。
说一说生活中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编成数学题,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说,并和同学互相解决编的数学问题。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二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体悟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2、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具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喜欢)你们的朋友喜羊羊知道你们喜欢马戏,决定带你们去马戏团看看,你们看,它坐公交车来接你们拉。
2、现在到了马家祠站,请同学们观察图,你能把数学信息说一说吗?
生1:车上原来有46人,下车20人。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吗?
师:能说说式子表示的意思吗?
生3:46表示原来有46人,20表示下车20人,26表示还剩下26人。
师:也可以说现在还有26人。谁能想她这样说一说。
3、现在到了游乐园站,请同学们观察图,谁能把汽车到站后人数变化的情况说说。
生1:车上原来有26人,上车30人,师:谁来提个问题?
生2:现在一共有多少人?(信息和问题请同学完整的读一次)26+30=56(人)。
师:把它表示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好吗?
生4:26表示原来有26人,30表示上车30人,56表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二、读取信息,初步估算。
师:先请大家观察图中到站后上下车人数的变化(生观察后回答)。
生:车上原来有56人,下车27人,上车19人,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比56少,为什么?
生1:我觉得现在车上人比56人少,因为下车的27人比上车的.19人多一些。
师:通过上下车人数的比较可以估算出现在的人比56少,这也是估算的一种办法。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你能根据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师:现在请你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师:说的非常完整,表扬一次!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三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板书课题:乘车。
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乘车。
2+1+4=77-3+2=66-3-3=0。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学习重点:
掌握乘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
学会系安全带。
学习用具:
课件、a4白纸、油画棒。
学习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学生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主题。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出示图1:有个同学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同学大声吵闹,走来走去。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2:有个同学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3:有个同学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讨论交流:
候车时的注意事项:
1、在等候乘坐公共汽(电)车时,要在站台和指定地点等候车辆,不要站在车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候车。
2、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3、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因为在车子还没停稳的时候,如果大家突然拦在车前,往往会使驾驶员措手不及,同时因为候车人的争抢,不巧被人挤倒或把他人挤倒,都可能引发事故。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乘车时必须做到:
1、上车后往里走,站在车门口容易被人挤下车。
2、无论是乘坐公交车还是火车,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都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3、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四、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请个别同学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然后让全班同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活动延伸:
1、展示学生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组织学生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都坐过哪路车?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同学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活动小结时,我请学生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学生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学生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学生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但是在出示最后一张图片司机一只手开车,一只手打电话时,虽然学生能说一只手开车不安全,但是有学生说“我爸爸经常一只手打电话一只手开车”,有的学生说“我爸爸有时候一只手抽烟一只手打电话,烟抽完后用手扔出窗外再开车”。我根据这个情况让学生讨论怎么开车才安全,学生说了很多,我简单总结后让学生回家和爸爸讨论怎样开车更安全,希望学生能了解更多的乘车安全常识,也提醒下爸爸们开车的时候最好不要打电话、抽烟。虽然本次活动还算顺利,学生大多知道了乘车时怎么做才安全。但是我通过本次活动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我们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了言传,没有做到身教。我们用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但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却做不到。这让孩子学他们看到的还是他们听到的呢?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成人,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举止,争取不让他们产生怎么老师说一套做一套的困惑!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五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具:自制课件。
一、复习。
二、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三、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学生: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学生: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又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3、学习连减。
(出示课件)汽车继续前行,终于到马戏团这一站了。笑笑和她的同学们要下车了。
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东说:车上原来有6名乘客,先下去4人,又下去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自己列式解答。
6-4-2=0现在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
我们来看这个算式,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四、试一试。
2+7+1=。
10-7-3=9-3-2=。
6-3+7=7+2-8=。
10-4+2=10-8+5=。
3+5+1=8-8+4=。
3+5-6=。
五、总结运算顺序。
1: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
2: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六、作业。
1、小鸟图。
教材第45页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
2、三只小狗算题游戏。
教材第45页第3题:数图形,算一算。
3、解决问题:分水果中的数学问题教材第47页第4题。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4页、45页的内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
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1、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乘车这一熟悉的生活情景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模拟演示,构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有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充分注意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生:愿意。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的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意来当司机呢?(挑选一个男生当司机)。
2、学生汇报。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1+4=7)或(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学法同上)。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可能提出有关连减的问题)。
(以上设想,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整理、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不同坡度的教学活动,达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a直接数,再填空,比较计算。b先归类、整理图片,再填空,比较计算。c直接数,再填空,然后归类摆图片,再比较计算。……)。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5--47页“乘车”。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具:自制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游戏:
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去马戏团。马戏团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师:看!(出示课件)笑笑他们的汽车来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老师把你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学生思考,如果能回答,老师就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尝试解答。如果不能回答,教师讲解:车上原来有2人,前门上来3人,这时有5人,后门上来2人,这时有7人,车上现在就有7人。用一个算式表示就是2+3+2=7。(板书讲解)师:这样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2、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在“七里庄”站的这辆汽车,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二幅图)。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8—1—4=3)师: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3、加减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看,这是“九棵树”站的一辆汽车,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车上有9人。
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5人。
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人想到了“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到底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是比原来少了吗?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场景。组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其余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看懂了吗?该怎么列式呢?怎么计算呢?生1:9+1—5=5,因为车上有9人再上1人就要加1,所以先算加法9+1=10;又下去5人,就要减5,那么10一5=5,所以车上还剩5人。
生2:也可以是9—5+1=5,因为下去5人,就是9—5=4,又上来1人就是4+1=5,结果也是车上还剩5人。师:同学们还发现了不同的算法,真棒!但是,你们仔细看看,其实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从9里面减5,加1,只不过顺序不同罢了。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计算我们叫它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一题。
2、小鸟图。
教材第46页第2题:说一说,算一算。
3、马术表演。
用加减混合方法解决问题。
4、马儿跨栏杆表演、小刺猬扎气球表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运算,不管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你学会了吗?课下要多练习哟!
乘车教学设计篇十八
1、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课件、圆片、数字卡片。
一、情境导入:
应数学王国的主人邀请,我们今天要到数学王国去做客。但是去数学王国的路比较远,所以得乘车去。可是这一路上淘气和笑笑给我们出了好多的数学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找到进入数学王国的道路。同学们,你们敢不敢去挑战?”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数学问题就是解决乘车的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同学们,看看在“三家店”站的这辆汽车。(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一幅图)。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带着数学问题的四句话说说图意吗?
(3)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5)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你是怎么算的?
(6)说一说生活中类似这种算式的例子。
小结:像这样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2、连减。
同学们,再看看在“七里庄”站的这辆汽车。(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二幅图)。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带着数学问题的四句话说说图意吗?
(3)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车上还剩多少人?)。
(5)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你是怎么算的?
(6)说一说生活中类似这种算式的例子。
小结: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3、比一比:这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第46页的部分习题,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指名提问)。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运算,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你学会了吗?课下要多练习哟!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47页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