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法班会教案(优秀19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之一。教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以下的教案范文也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一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书刊,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该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校方的教育方法不当,实行简单开除这一方式,使得在孙杰内心埋下了报复的种子,从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据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受害者。这则案例中的家庭属于溺爱型家庭,家长不分情况,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当不能满足时,孩子以偷来满足自己,最后走向犯罪深渊。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第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主人公小辉一时冲动,自制力差,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犯罪。第二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告人都不知道自己“借钱”是在犯罪,对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二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1、言语粗鲁,经常谩骂他人,好说谎话,满口脏话;
2、举止轻浮、衣着不整,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强行索物,哥们义气;
3、结交哥们、姐们,过度打扮,衣着暴露;
4、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迷恋网吧;
5、学业:旷课、逃学、成绩忽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
1、预防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3、树立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
4、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增强用法维权意识。
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遵规守矩,严以律己,真正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总之,遇到不法侵犯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巧妙应对,要敢于揭发检举,善于和不法行为作斗争。同学们还要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身体是自己的。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隐私部位。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提高保护意识。
1.利用模型区分隐私部位。
可利用形体轮廓示意图,与孩子一起讨论哪些部位是人的隐私部位,不可以被他人触摸。并让孩子在不能被触摸的部位画上圆圈,然后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2.告诉小朋友: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等。如果有人违背我们的意愿,不合理地要看或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立刻离开或者大声叫喊,能离开的立刻离开。
二、不可以做的事情。
1.不可以吃陌生人给的饮食。
不管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如果是陌生人给的,都不可以吃。如果想吃那样东西,回家后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的。
2.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
告诉小朋友,不管是在幼儿园玩游戏的时候,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其他时候,都不要一个人待在僻静的地方,这样容易遇到坏人。一定要和老师或者其它小朋友待在一起。
3.学会利用电话求助。
要学会打电话,尽量记住父母的电话。
4.不可和别人离开幼儿园。
如果有人说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一定要问他爸爸妈妈的名字,或者问些更难的问题,答不出来的就要离开跑掉,去找老师或更多的小朋友。
5.独自在家时不要给人陌生开门。
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处理。不开门,回答他,妈妈已经休息了,让他改日再来……。
三、我该怎么办。
可以设定以下这些情景来让孩子说一说该怎么办:
1.如果有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地址、电话,你会怎么办?
2.如果有位叔叔要求你帮忙跟他去找丢失的小狗,你会怎么办?
3.放学在回家路上,有人紧跟着你,你会怎么办?
4.如果邻居的叔叔抓住你,摸你的大腿内侧,你觉得不舒服,你会怎么办?
5.如果你遇到一个男人脱自己的裤子给你看,你会怎么办?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四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五
对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不良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在前面我们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我们知道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就应多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校开的法制课,政治课,另外还可多看看有关法制频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2,吉林法制台的今日开庭,今日说法,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才能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是未成年人,国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吗,犯了法,法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这种想法也是法盲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五中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4、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那就要求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另外,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5、加强用法维权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六
王榜平。
248班全体同学。
班会背景:
做为一名初二年级的班主任,每天接触着这些尚为孩子的初中生,初二年级是小孩在初中学习生活的最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出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会影响到在整个初中的学业,所以许多国内外专家一致强调了初二年级的关键性,称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分水岭”,而在此阶段极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早恋问题。这些孩子正是情窦初开,风华正茂的年龄,然而随着这些孩子的身体的不断发育,心里也将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再加上社会上各种媒体的冲击,对情和爱的新奇,对异性的`那种朦朦胧胧的好感使他们骚动起来,于是,这样一些学生的学习出现了了迅速滑坡的现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家长急,老师慌,对本班的班风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有的学生为次离家出走,更有的学生,上网交上网友发生网恋,或离家出走,或为之神魂颠倒,或上坏人的当而遗憾终身。而一些家长和老师只要见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在一起走路或做其他事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早恋,搞得草木皆兵,所以到了初中好多男女生甚至在正常交往时见到班主任也是慌慌张张的,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长交往。那么做为一名初二生,如何去面对早恋这一问题呢?为此我召开了“远离早恋,拒绝早恋”的主题班会。
通过对初二这一特殊阶段的学生的教育,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加强自身的责任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
(学生回答)因为甲队的守门员。
(班主任继续提问)甲队的守门员怎么了?
(学生回答)。
他只顾在看对方前锋的胸口挂的照片呢!
(班主任继续提问)是不是在想那张照片是不是他的女友?
(学生回答)对!
(班主任继续提问)那他到底错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错就错在守门时不该想与守门无关的事。
(班主任说)对了,这就和我们初中生在青春年华这一该学习的大好时光不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一样。
(播放大屏幕)。
(倡议大家在黑板上签名)让我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吧!
(学生签名)。
(最后要求每人就此事再写一篇周记)。
班会后感:会后学生们普遍对早恋的危害有较深的认识,很多学生有问题直接找老师,喜欢把自己遇到的困惑和老师交流,师生关系空前协调。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七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方针、政策、原则,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保护及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协助配合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消除社会丑恶现象和青少年犯滋生地,减少或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组织领导。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康。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李国斌同志任组长,对这项工作负全责,明确主管领导周桂芳具体负责,中、小学校校长具体抓,办公室设在综治办,由李军负专责,同时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维护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使每一位青少年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三、具体工作。
1、了解和掌握我镇有劣迹青少年家庭及个人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对劣迹青少年进行因人施教,建立帮教小组和帮教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家访谈心,通过家人、邻居及其它渠道掌握劣迹青少年思想动态和社会交往。
3、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开展法制讲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其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益活动,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利用宣传导向通过不同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增强青少年抵御不良行为和社会毒瘤侵蚀的能力。
5、利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这块阵地,以派出所为主,居委会配合,建立青少年维护权岗及青少年法制教育联系点,向学生普遍法及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常识。
6、学校要加强三个教育,即: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教师和青少年的法制观念。一方面,要对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做到依法执教。中、小学校要把老师的依法执教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之中,并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条件,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谩骂学生、赶撵歧视“差生”等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受教育权利的教师,要坚决处理,情节严重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决不姑息迁就。另一方面,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法制展览、法律讲座、以案释法、班(队)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网络、板报、手挑拣报等多种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强化青少年的法制观念,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同违法犯罪现象做坚决的半争。要继续在学校推行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制度,切实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各学校要建立法制教育活动室。
(2)加强首先教育,培育青少年良好的品行。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首先规范开始的。学校应白领青少年学生品德、修改、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为规范教育、首先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自觉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矫正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出透到学校各科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中学要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经常性的辅导,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和环境,协助青少年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使他们经常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
(4)加强“差生”转化工作,切实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要把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作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建立“差生”转化责任制,学校领导包年级,中层领导和班主任包班级,老师包学生,不留死角。要坚持在思想上诱导、情绪上疏导、学生上辅导、行为上督导,形成有利于转化的氛围。对工作不力。教育不到位,致使学生有旷课、携带管制刀具、打架半殴、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严重违背社会公德不良行为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包干责任人责任;出现违法犯罪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八
两卡犯罪是指以银行卡和身份证明为工具进行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组织了一场以“两卡犯罪”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参与班会,我深深认识到了两卡犯罪的危害性,并且学到了如何有效防范此类犯罪行为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我对这次班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班会上,我们了解到两卡犯罪是如何进行的。通过介绍真实案例,我们了解到犯罪分子通过盗取他人的银行卡和身份证明来实施犯罪行为。他们以冒用他人身份为手段,通过盗取银行卡密码和转账账户等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财产。这种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人的权益,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深刻认识到,两卡犯罪不仅是针对个人的违法行为,更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一种严重破坏。
其次,班会中我们学到了如何有效防范两卡犯罪。首先,我们要保护好个人的银行卡和身份证明。不轻易将银行卡和身份证明交给陌生人,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其次,我们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和转账密码。密码应该设置复杂,并且定期更换,以免被犯罪分子盗取。此外,我们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例如,在互联网上购物或注册账号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再次,班会中我们学到了如何收集有效证据和报警。如果发现银行卡丢失或发现他人盗取个人财产等情况,我们应该第一时间报警。报警时,我们要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取证。同时,我们要及时备份重要文件和存储照片等资料,以备日后调查和追回相关财产时使用。我们要学会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留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
最后,在班会中我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团结和力量。在此次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我们共同提出了问题,并且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汇集了大家的智慧和想法。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加强班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对抗两卡犯罪,建立一个和谐与安全的校园环境。
总之,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对于两卡犯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习到了有效的防范方法和技巧。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能够预防和遏制两卡犯罪的发生。我将以这次班会为契机,积极宣传班会中所学知识,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关注和防范两卡犯罪,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九
1、认知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尚存的坏习惯。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批评、自我更正的能力。
3、情感目标:师生之间交流更坦诚、流畅。
1、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反省自身,并改正坏行为习惯。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1:他们的仪容仪表基本上不符合规范,有的同学的内衣比外衣长,拉链没有拉好。
2:个别同学的头发偏长,服装不整齐,外衣有随便画上不健康的图画。
3:有的同学带首鉓。
4:有的同学接受同学的'检查时还说粗话。这些行为都是不规范的。
二、读一读,记一记。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必须时时刻刻牢记在我们的心中,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2、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3、指名学生说:你认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那几条我们容易范。
三、看一看,学一学。
1、出示高年级学生出操、上课、排队的图片,让学生看看。
2、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干什么?
3、你们觉得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好在哪里?
4、你准备向他们学习什么呢?请你们说一说。
四、辩一辩说一说。
1、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叫小朋友写口算,军军却在折纸飞机。
2、下课后,军军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玩开飞机(纸飞机)的游戏。“零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进教室了,军军还在玩。
3、我们来辩一辩:军军这样做好吗?不好在哪里?
五、学习的行为规范在我心。
1、出示图片:眼睛——看。
2、出示图片:耳朵——听。
3、出示图片:要发言先举手。
4、出示图片:看书、写字的坐姿。
六、总结: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时刻不忘记。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
近日,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以“两卡犯罪”为主题的班会。这次班会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两卡犯罪的危害性,同时也明白了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犯罪行为。以下是我对这次班会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表明主题,引出讨论的必要性。
这次班会以“两卡犯罪”为主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支付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方式。然而,与此同时,电子支付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如何预防“两卡犯罪”,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
第二段:了解两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手段。
根据班会的安排,我们首先了解了两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手段。两卡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获取他人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并伪造或修改卡片,以盗刷、转账、提现等方式从中获利。犯罪分子用各种手段获取他人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如通过网络诈骗、盗窃、冒名顶替等。他们掌握了这两张卡的信息,就能假冒他人身份,轻易挪用资金,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三段:认识两卡犯罪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我们认识到两卡犯罪的危害性。对于个人而言,卡被盗刷往往会导致钱财损失,如果盗刷的金额较大,可能造成家庭经济的严重困扰;对于社会而言,两卡犯罪的增加会导致信用环境的恶化,侵害正常经济秩序。在了解了危害性后,我们更加明确了预防两卡犯罪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并不轻易将其与他人共享。同时,我们还要警惕身边的诈骗信息,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及时报警并与银行联系,如果发现异常情况。
第四段:了解如何应对两卡犯罪,增强防范能力。
了解了预防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深入了解了如何应对两卡犯罪,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首先,我们要合理利用各类反诈骗教育资源,如参加警方组织的防范诈骗宣讲活动,学习如何判断真假信息和虚假电话。同时,我们还要了解银行卡的使用规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预防和应对两卡犯罪的信息,了解犯罪分子使用的手段和新型套路。
第五段:总结体会,号召行动。
通过这次班会,我深刻认识到了两卡犯罪的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学校和班级组织这样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宣传教育的平台,帮助我们增强防范意识。在日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重视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的保管,增强自己的预防能力,同时,我还会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远离两卡犯罪。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组织、共同参与监管、共同参与预防的良好格局。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一
近日,我们班级召开了一次关于“两卡犯罪”的主题班会。在会上,我们认真聆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这次班会,我对两卡犯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其危害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两卡犯罪是指以借记卡和信用卡为媒介进行的犯罪行为。它的特点是操作便捷、不易被发现和利润高。在班会上,老师向我们详细解读了两卡犯罪的定义和主要手段。通过了解,我发现两卡犯罪是一种先进的犯罪手段,可通过盗刷、伪造等手法获取他人的银行卡信息,进而获得经济利益。这种犯罪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也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两卡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行为,几乎无处不在,并且还在不断升级和变异。我意识到,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在内,都有可能成为两卡犯罪的受害者。一旦个人银行卡被盗刷,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还会给个人的信用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防范意识,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
第三段:加强对两卡犯罪的防范。
在班会上,老师提出了一些防范两卡犯罪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正确使用银行卡,不随意外借、透露个人信息和密码。其次,要定期核对银行卡的账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加强对两卡犯罪的防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安全的需要。
第四段: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了解两卡犯罪后,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是为了预防和抵御两卡犯罪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只有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段: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两卡犯罪。
两卡犯罪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投身到打击两卡犯罪的阵营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宣传和强调社会的法律法规,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两卡犯罪。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次班会,我认识到两卡犯罪背后隐藏的骗术和套路,也深刻意识到了保护个人信息和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充分了解两卡犯罪的危害性,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御两卡犯罪的侵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二
1.经过小视频、图片、故事和诗歌,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明白亲情的无私和伟大,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2.经过活动,明白感恩父母的方式,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幻灯片、小便利贴、视频、音乐。
一、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二、观看图片,回忆过去。
(播放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
三、分享成果,领悟感恩。
师:同学们,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我;这些道理都很浅显,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理所应当地“享受”父母的“服务”,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何为感恩,相信同学们都对此有必须的理解,此刻请同学们分享我们搜集好的感恩故事、感恩诗歌。
四、感恩父母。
思考: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是有部分学生觉得没意思,我们可否有想过此时的父母在做什么?观看父母的工作图片,让孩子们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
1.小组讨论:感恩父母的方式有哪些?师: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提高,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
2.播放录制视频:家长对孩子们的寄语。师:听了两位家长对孩子们的寄语,相信我们都已有所感触,有位作家说:父母衰老了,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他们额上的皱纹是我们刻的;他们的白发,是我们亲手所染。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而父母却一天一天地衰老。
五、感恩在行动。
师:相信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请大家把话语写在我们的心形小便利贴上,写好后,好好保存,放学后带回家亲手交给父母。后天(5月12日)就是母亲节了,请在这一天为母亲做一件事。孩子们,懂得感恩的人是欢乐的,愿我们都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三
识记:
(1)我国指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2)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特征之一。
(3)法律的含义。
理解:
(1)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2)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运用:
对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
概念;培养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思想觉悟目标。
(1)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认识法律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1)法律的含义。
(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检查。
1.回忆上节课内容。
从几个方面进行。
1)前言讲了什么?
2)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一是什么?
3)两个概念:国家的治理依法治国。
2.教师强调上节课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初二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
导入新课。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四
第一章导论。
第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第二,对犯罪人的理解。
第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3.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4.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心理学特征描述(psychologicalprofile)。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客观性。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第3页,共18页。
3.测验法。
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4.实验法。
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案例1.2玛丽的“圆周假设”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1.早期犯罪心理学思想。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潜意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学说以及人格发展理论3.本能论4.焦虑论。
三、弗洛伊德的犯罪观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2.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四、阿德勒的犯罪观1.犯罪的原因和动机2.对犯罪的防治。
五、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
第4页,共18页。
(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
3.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
4.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
六、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贡献:
第一,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第二,大大扩展勒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三,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局限: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
(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
四、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
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道德两难问题。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二阶段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第三阶段人际和谐与遵从阶段。
习俗水平。
第四阶段社会和谐与制度维护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
四、简单的评价。
第5页,共18页。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及其特征。
二、遗传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1.家族史研究2.双生子研究3.染色体研究。
四、神经生物及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个体的人格倾向与犯罪心理的形成1.需要和动机2.价值观。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1.性格与犯罪心理2.气质与犯罪心理。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案例期望不当,酿成恶果。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1.渐进式2.突发式3.机遇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1.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3.形成不健全的人格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第6页,共18页。
5.犯罪意向萌发。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犯罪情境1.侵害对象2.现场条件3.现场气氛。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第五章犯罪动机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1.需要的概念。
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动机概述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第7页,共18页。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3.犯罪动机的功能激发指向。
维持和调节。
4.犯罪动机的分类。
5.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
1.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2.外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3.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动机。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1.表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动机转化2.表现在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1.少年犯。
2.精神病犯罪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第一节人格概述。
第8页,共18页。
一、什么是人格1.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1.人格类型论。
(1)生物学类型论(2)心理学类型论(3)价值观类型论2.人格特质论。
第二节犯罪人格。
一、什么是犯罪人格1.犯罪人格的涵义。
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2.犯罪人格的形成。
二、有关犯罪人格的研究。
1.使用人格测验量表对犯罪人格进行描述2.采用访谈法对罪犯犯罪人格的研究。
3.从大量研究中归纳出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三、研究犯罪人格的意义1.理论意义。
(1)对犯罪人格的研究可以使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加深对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2.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
第9页,共18页。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1.认知特点。
2.情感和意志特征3.个性特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5.犯罪处遇上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吃亏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补偿”心理。
四、掩盖心理。
五、享受心理。
六、贪婪心理。
七、侥幸心理。
八、随大流心理。
九、冒险心理。
十、蒙混心理。
一、初犯心理分析1.初次犯罪的心理状态。
第10页,共18页。
2.初次犯罪的动机。
二、累犯心理分析1.累犯的人格特征2.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惯犯心理分析1.惯犯的心理特征2.惯犯的行为特征。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一、财产犯罪概述。
1.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2.财产犯罪的特征。
二、盗窃犯罪心理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2.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
一、暴力犯罪概述。
1.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2.暴力犯罪的类型。
3.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二、杀人犯罪心理1.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2.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三、抢劫犯罪心理1.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2.抢劫犯罪的类型。
一、性犯罪概述。
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2.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
4.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第11页,共18页。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一、邪教犯罪概述1.邪教的含义。
2.邪教犯罪的概念与范围3.邪教犯罪的特征。
4.“法轮功”痴迷者的人格特征。
一、毒品犯罪概述1.毒品的含义。
2.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类型3.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犯罪动机2.错误的认识。
3.偏颇的人生价值观4.毒品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案例: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变化轨迹。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1)犯罪技术具有专业化(2)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
第12页,共18页。
1.法律意识薄弱,缺乏道德感2.智力水平高3.犯罪动机。
4.计算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1.过失犯罪的概念2.过失犯罪的类型。
3.过失犯罪与注意义务的违反。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1.使用熟练工具2.使用陈旧工具3.使用高科技工具。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二、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过失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认识上存在错觉。
(2)注意品质不良或违反注意义务(3)记忆的缺陷与失误。
2.过失犯罪人的情绪和态度特征3.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三、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第13页,共18页。
2.技术操作中的不良习惯。
案例:锅炉工忘关气阀,致人烫死案。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地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地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知道价值地实现。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2.大群体和小群体。
四、群体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一、群体归属感。
二、从众。
三、服从。
四、去个性化。
五、模仿和感染。
六、群体无意识理论。
二、团伙犯罪1.团伙犯罪的概念。
2.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3.团伙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三、有组织犯罪。
1.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四、集群犯罪1.集群犯罪的概念2.集群犯罪的特点。
第14页,共18页。
自发性狂热非常规短暂。
3.集群犯罪的过程。
4.对集群犯罪的理论解释——紧急规范理论5.集群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案例: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件。
第一节概述。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第二节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
一、人格障碍概述1.什么是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适应正常地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
2.人格障碍的特征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第15页,共18页。
人格结构某些成分过分或畸形发展无自知之明相对稳定,顽固。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三、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三节性变态与犯罪行为。
一、性变态概述1.性变态的概念2.性变态与人格障碍3.性变态与性犯罪。
二、性变态与犯罪。
1.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2.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三、性变态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四节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1.精神病的概念。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行为无法自控。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三、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一节概述。
第16页,共18页。
测谎仪“polygraph”——多道生理心理描记仪。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1.最早的“神裁法”米判法热试法水试法。
2.智力型的测试法。
3.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4.当今心理测试仪的前沿研究。
二、常见的犯罪心理测试方法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ir)控制问题测试法(cqt)紧张峰测试法(pot)犯罪情景测试法(gkt)。
第十四章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及其在改造中的作用1.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2.罪犯心理矫治在改造工作中的作用。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第17页,共18页。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罪犯心理评估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评估。
是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加上调查、观察多得到的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罪犯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4.评估结果的使用阶段。
三、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1.准备2.施测3.收尾。
四、罪犯心理评估报告的一般格式案例:关于罪犯李威的心理评估报告。
第三节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罪犯心理咨询2.罪犯心理治疗。
5.评估咨询结果,结束咨询关系。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精神分析疗法。
案例:精神分析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2.行为疗法3.理性情绪疗法。
三、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2.激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3.让罪犯释放消极情绪与能量。
第18页,共18页。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五
一年级八班全体师生。
教师节主题班会——学会感恩。
1、在庆祝28个教师节之际,使学生知道教师节的来历。
2、介绍古往今来名人尊重教师的故事。
3、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想对老师说。(自制教师节心意卡)。
4.促成师生良好情感,使学生懂得感恩。
1.猜一猜。
2.教师节来历。
同学们知道了教师节是每年的九月十日,但是教师节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
3.感受师爱。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1.介绍喜欢的一位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老师,我想对你说....)。
2.学唱《我爱米兰》。
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一位位自己喜欢的老师,深深地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感动了我,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地奉献着,有一首歌“我爱米兰”,情真意切地把老师比作米兰,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我爱米兰。歌词:老师窗前有一棵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放,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老师窗前有一棵米兰,小小的黄花朴素又平凡。它不是为了赞扬才开花,悄悄地用青春把祖国装点。啊,米兰,像我们敬爱的老师,我爱老师就像爱米兰……)。
在古代没有教师节,但是有很多尊师故事却广为流传:
(1)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就是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谈谈“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尊敬老师你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交流)。
五、总结词。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懂得尊敬师长,学会感恩,在二十八届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对所有老师说一句“敬爱的老师,我们感谢你!”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六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背景:xx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xx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辱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
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
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赤膊群殴。
(二)抵制校园欺凌。
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
从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三)校园欺凌案列分析。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5、了解校园投诉电话:xxx,报警电话110。
(四)总结。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伤害性,让学生明白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造成恶果,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包容理解,发生矛盾时及时找老师解决,让学生懂得从自身做起,拒绝暴力。
总结语: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拒绝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拒绝暴力,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七
今日的少年儿童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但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不能主动承担任。
1、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做事要有职责心,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学会自我做的事自我负责。
2、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职责,不推委。
3、经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负职责会对他人、团体、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1、拍摄学校短片。
2、学生排练节目。
3、准备形状各异的小卡片。
活动分三大篇章:
1、学校里;
2、家庭中;
3、社会上;
4、写目标,表决心。
(一)短片导入。
2、播放短片。
3、看短片的时候,许多同学都笑了,那就请大家讨论讨论你在短片中都看到了什么?(自由分小组讨论)指名说。
小结:这些不礼貌的行为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就是没有职责心的表现,今日这节主题班会课的主题就是《职责伴我成长》,出示课件,齐读。
(二)学校里。
1、同学们在学校里是小学生,在家里是好孩子,在社会中是小公民,咱们先来谈谈作为一名小学生、团体中的一份子,你们应当尽到哪些职责呢?(指名说)。
2、是啊,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这样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学习环境该是多么温馨,学习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接下来,请欣赏同学们自编的快板《牢记职责心》吧!
3、生表演快板《牢记职责心》。
(三)家庭中。
1、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幸福的爱巢,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又该承担怎样的职责呢?先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品《烧鱼》。
2、生表演小品《烧鱼》。
3、姜祥:那你们能说说在家中,你应当承担什么职责呢?(指名说)。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爱自我的家,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少让家人担心,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我们对家庭应尽的职责。
(四)社会上。
1、同学们都有温暖的小家庭,咱们也拥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这就是社会。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做一名合格小公民,是我们每位少先队员应尽的职责。上个星期天,咱班的段璐平、闫靓两位同学去球场看球,咱们一齐来听听他们是怎样看球的。
相声:《看球》。
2、师:职责听起来很大,实际上只要你做好自我应做的每一件事,就是尽到了自我的职责,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呢?(指名说)。
(五)听故事。
1、看来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该怎样尽到自我的职责,此刻咱们来了解一下前美国总统里根是怎样对自我负责的,(师说故事)。
2、小结:正是因为里根富有职责心,才使他拥有了至高无上坚不可催的力量。关于职责心,自古就有许多人加以传授,教师收集了几条关于职责的名人名言,送给大家。(出示,齐读)。
(六)写目标,表决心。
这节班会课,同学们明白了什么叫职责,也了解了该怎样对自我负责,那你打算怎样培养自我做事负责的精神呢?此刻就请你把目前最想努力完成的事写在卡片上吧!(展示)。
(七)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春天,你们的人生刚刚燃起火焰,有了职责,才能有提高,才能有发展。愿你们珍爱辉煌的今日,憧憬完美的明天,把人生和梦想一齐点燃。这节《职责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八
使全班同学进一步规范日常行为,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一、学生活动,参与讨论。
联系实际列举我们校园中一些缺乏文明规范的例子。如在些大型活动中,有的同学随意扔垃圾,会议还没有结束就开始离场。有的同学在上课时爱讲话,不尊重教师的劳动等等。班主任:文明始终是我们校园发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时也见过不少体现了我们文明行为习惯的事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谈你见过的文明事例和不文明事例,也可以提出你对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谈谈你有何感受,或者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
许一帆:在我校大部分同学见到老师都能问候致意,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王文霖:多数同学妨碍别人会主动道歉,会做自我批评。
二、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在文明行为规范方面,我们班做得比较好,比如:我们班的上课纪律很好,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学习;教室卫生整洁,有一个安静的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们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很和谐,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文明建设的真谛,就是从文明行为规范养成入手,文明行为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就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范,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学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同样的,我们随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前折射出我们的文明程度,可能让人一眼就看透了新时代中学生的本质。刚才我们已经听过了许多同学的精彩发言的肺腑之言,相信同学们也从中得到不少启发。相信同学们已经立志要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好公民、好学生,那么,让我们拿出勇气,庄重地许下诺言!身为一名中学生,相信我们今天的承诺,会成为我们终生的追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犯罪法班会教案篇十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资料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必须遵循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做人的根本。诚信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对孩子一生的行为准则都是有益的。纵观当今的学校,受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影响,有许多不诚信的现象在悄悄上演,谎话连篇、言行不一、背信弃义、朝令夕改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些学生,意识不到诚信的意义和重要性,因而,需要开设以“诚信”为主要资料的班会课,来矫正孩子的认识和行为。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诚信,什么样的行为是诚信的行为,讲诚信的重要意义以及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辨析本事、组织本事、行为准则确定本事。
3.培养学生诚信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诚信伴我行。
1.阅读课外书,搜集“诚信”故事。
2.排练小品《诚信摆渡人》。
3.搜集诚信格言,熟读记诵。
(一)诚信意义大追踪。
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诚信”这个词,你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吗?
全班同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得出解释:
诚信:诚实、守信用。
明白了诚信的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诚信:做人要讲究诚信。
诚信:我们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诚信: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是可耻的。
诚信:古今中外,有好多讲诚信的伟人。
设计意图:从“诚信”的意思入手,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词的原本意义,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明白什么才是诚信,为后面的明理导行做下良好的铺垫。
(二)诚信故事大家讲。
主持人甲:诚信,简而言之,就是诚实和守信用。
主持人乙: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请听——。
1.《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老婆要到街上去,小儿苦恼着,非要跟妈妈一齐去。妈妈对小二说:“乖,你不去街上,等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小儿果然不哭不闹,欢乐地玩耍去了。曾子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子正在杀猪,十分生气:“我只可是是哄孩子的,你怎样能当真呢?”曾子说:“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不讲信用,孩子也会将这一点学会的。为了教育好孩子,我们不能食言。”
2.《司马光诚对买马人》。
司马光为了专心致志著书,提议家里人把马卖掉。家里人找好买主,谈好了五十钱的价格。司马光明白后,问家里人:“买主知不明白这是一匹病马?”家里人摇头。司马光告诉家人,必须和买主说实话,家里人不一样意:“哪里有生意人都说实话的?”司马光说:“我们要做诚信的人,必须要告诉买主实情。”
主持人甲: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指名学生畅所欲言。
主持人乙:司马光的诚信故事也感动了我们,你又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伟人的故事有感召力,许多的伟人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将伟人的真实事例娓娓道来,不仅仅让学生明白了诚信的重要,还能够在明理中导行。
(三)诚信小品大家演。
《诚信摆渡人》:一位小伙子学成归来,他身上背着六个行囊,分别是“健康”、“美貌”、“学识”、“金钱”、“权利”和“诚信”。来到一座江边,准备过江。江边仅有一位戴着斗笠的老大爷,坐在一艘小船上。谈好了价格,摆渡人老大爷就载着小伙子向对岸摇去。刚到江心,狂风骤起巨浪滔天,摆渡人对小伙子说:“你的行囊太重了,必须丢掉一件。”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诚信”丢掉了。小船轻快了不少,小伙子以为能够安然无恙了。谁知摆渡人纵身一跳,进入了江里。小伙子着急了“你不摇船,我怎样过江啊?”摆渡人说:“你连诚信都丢了,你还过江干什么?”不一会儿,摆渡人捞起了“诚信”,还给了小伙子。小伙子从此诚信一生。
主持人甲:两位同学的表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主持人乙:小伙子的“诚信”失而复得,对此,你们有什么对小伙子说的吗?
学生充分发表对自我的看法。
设计意图:小品的表演,活跃了班会课的课堂气氛,在同学们的表演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加深了对诚信的认识。学生的畅所欲言,深化了主题。
(四)诚信事例大调查。
主持人甲:诚信,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付诸行动。
主持人乙:遇到以下的情景,你该怎样办?我们来看“诚信大调查”。
1.写作文时,好朋友王涛在偷偷地抄作文选,看到这件事,你会()。
a告诉教师。
b装作没有看见。
c立刻制止王涛的这样行为。
2.放学的路上,你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几张银行卡、一沓现金,你会()。
a留下现金,丢掉钱包和银行卡。
b将所有东西交给学校。
c站在原地,等失主回来。
3.给钢笔装墨水时,一不细心将墨汁溅到了前面同学的白衬衫上,之后,你会()。
a视而不见,赶快收拾好墨水瓶继续写作业。
b对前面同学实话实说,请求原谅。
c和前面同学据理力争,我也不是故意的。
4.周末出去玩,我一不细心将邻居家的小弟弟撞倒了,我会()。
a赶快扶起小弟弟,向他道歉。
b赶快溜之大吉。
c反唇相讥,是小弟弟先撞到我的。
根据供给的事例,让学生说出自我所选的答案,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设计意图:班队活动的深化主题环节十分重要,它决定着班会活动是否成功。这一环节呈现的四个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该如何做,题后给出了备选的答案。在思想斗争中,学生必须会选择“诚信”的那一项。
(五)诚信格言大比拼。
主持人甲:诚信的格言多如天上的繁星,你采撷到了哪一枚?
主持人乙:下头我们分组汇报你收集到的诚信格言。
学生在小组中练说,指名回答,教师用课件出示格言。
你打算用哪一句作为自我的座右铭,请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座右铭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用诚信格言作为座右铭,学生必须会在铭记中、在对自我的剖析中,让诚信的作风一向伴随身边。
诚信,是一个恒久弥新的话题。诚信是一种完美的品格,诚信像我们的双眼,离开了它,我们的眼前将是漆黑一片。诚信犹如人们的双脚,离开了它,我们寸步难行。诚信之于我们大家,至关重要,须臾不能离开。这节班会课,我们先从诚信的意义入手,再讲述了古人的诚信故事,之后表演了小品,进行了诚实事例辨析,最终用诚信格言作为自我的座右铭,圆满结束了本次班队活动。在螺旋递进和层层深入中,我们明白了诚信的必要性,就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今日做起,用诚信作为摆渡船,载着我们一齐驶向人生完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