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到0教案(汇总19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和安排时间。教案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https://example.com/教案3
数学到0教案篇一
班级:豆豆班人数:32教师:凤先艳一、二、活动名称:学习分类设计意图: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黄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大小物品及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大小和红黄色。并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颜色、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够区分大和小;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黄色;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纸鱼大小鱼缸各一个2、5张作业单。
五、活动过程:
起游进教师。
2、教师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大鱼的家在大鱼缸,小鱼的家是小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3、教师将颜色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红鱼的家在红鱼缸,黄鱼的家是黄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4、把幼儿分成5组,每组发一份作业单,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红黄鱼分给每组,让孩子自己区分大小、红黄。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
5、教师小结。
1、情景导入:教师当鱼妈妈,幼儿手拿鱼儿当鱼宝宝,鱼宝宝跟着鱼妈妈一。
数学到0教案篇二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到0教案篇三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同学的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0、7、5老师的牌:9、6、3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到0教案篇四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小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李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积木、布娃娃、球)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积木)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盘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1.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1)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2)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3、在目标中须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但对于幼儿不能完整表述时,没有进及时的调整,所以导致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数学到0教案篇五
物体的平移在学生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在介绍平移时要注意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导入,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现象并体会他们的特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直观的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感知平移的特点。
1、怎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
2、平移运动是怎样的运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生活中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平移)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
师: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根据你们昨天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看看画面上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生:平移现象有观光梯、缆车、话题、小汽车。
师: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用手势来演示给大家看?
师:这些运动都是平移现象,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课件出示)
同学们认真观看。
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那现在请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
学生自己用桌子上的物体做运动,然后集体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平移的定义。
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它的(形状)、(大小)、(自身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平移现象。
师:这里有几座房子,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移移看!
学生交流汇报。
小房子师朝哪个方向移动的?怎样运动?(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师:说的真好!瞧!(出示平移的特征)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两只蝴蝶,两只小乌龟为什么不连?(方向不同)
其实,再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处处有平移,比如:我们在学习美术时,也能用到平移。
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课后大家可以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现象,而且还必须渗透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以及活动集体探究出平移的特点。再次,通过小房子的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
1、在学生举例说明小鸟的飞行也是平移现象吗?我没能够给与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只是让他再好好思考。我感觉在突发事情上,还是教学机智不够。
2、激励性语言还是不够丰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数学到0教案篇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
摸球盒、转盘。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板书: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
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x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
【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数学到0教案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会认、会读、会写6.7这两个数,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会读写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数012345
(二)创设情境说一说、数一数
出示同学们值日的情境图
1、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它们各有几个,数一数。
3、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三)、摆一摆、画一画
1、让学生数出6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你能摆出什么?
2、用7个你喜欢的图形表示数字7.
(三)拓展应用、说一说
说说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四)拨一拨,看一看
1、
2、
3、
4、请学生在计数器上练习拨6个、7个珠子.(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观察直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较大小)猜数游戏(6和7)
(五)说一说,议一议
出示课本图片,共同探讨6和7的意义:
(六)写一写
让学生说一说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最后学生线描黑,再练习写。
五、课堂小结
数学到0教案篇八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自制课件、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究。
(1)1天=24小时。
师:从钟面上看,时针走一圈最多也就12个小时,怎么会有两个7时?
师:1天有几个小时(板书:1天=24小时)。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个时间都会出现2次,比如10时有可能是……。
(2)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提问: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一起说说看。(凌晨0时)。
(3)感受一天的经过。
提问: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教师边拨钟面边说。
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钟面停在凌晨4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凌晨4时)我们在干什么?
(钟面停在早晨6时),提问: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早晨6时)我们起床了(钟面停在上午8时),提问:现在是几时,我们在做什么?(上午8时,我们开始上课学习了)。
(钟面停在中午12时),提问: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呀?(中午12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时针已经走了1圈了,1天结束了吗?
师:再过1个小时是什么时候了?
师:下午1时又叫13时。
(介绍第二圈的24时计时法)。
师:如果不看钟面,我说里圈数字,你能不能说出外圈数字?
(4)24时记时法的时刻转换成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旅游时间安排表——24时计时法)你能来说一说我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最好说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师:这里有两列时间,其实这是同一个时间的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板书“计时法”)。
师:比较这两列时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
师:左边的时间没有写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那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呢?
师:从什么时间开始要减12。
时:左边这种时间叫做12时计时法,右边这种叫做24时计时法。
(5)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转换成24时记时法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作息时间表——普通计时法)你能帮我转化成24时计时法吗?
师:24时计时法你哪里见过?
师:你喜欢哪一种?
师:我朋友说7时,引起了我的误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教师引导梳理板书。
(1)说一说。
用两种计时法说一句话。
(2)连一连(课本p52)。
(3)判一判。
18时就是晚上8时。
新的一天是从早上6时开始的。
人教版《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数学到0教案篇九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数学到0教案篇十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想想做做3、4。
数学到0教案篇十一
有一次,我问小朋友想玩什么游戏,小朋友都说喜欢玩捉迷藏,根据幼儿的爱好,结合《幼儿指导纲要》大班小朋友的数学方向目标,刚好可以结合设计一节情境教学活动。
1、通过情境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活动准备:
黑板、ppt、活动操作学具每一人套、
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随下来到森林里,感受愉快的心情。
1、情境延续,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从而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播放ppt)。
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1、让孩子感知天黑了就要回家,以免家长担心。
2、请小朋友记清小动物住的地主。
小狗住在河马的上面;
小兔住在小猪的下面;
老虎住在小兔的左边;
狮子住在绵羊的右边;
袋鼠住在犀牛的右边。
3、活动操作(通过操作,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方向思维)。
1)讲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巡逻指导。
3)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贴在黑板上,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
1、让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2、听音乐退场。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用情境贯穿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清晰明了,目标明确,气氛活跃,教态语言适合孩子的年龄,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在活动过程中,我忽略了空间关系比较抽像,而且也有相当的难度,而我对于重点内容一带而过,没有讲解透彻,加上在讲解小动物的家在哪里时,还没让小朋友记得他们在哪一个小动物的哪一边,就开始操作了,导致孩子在方位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孩子操作时增添了难度。最后,在结束语时,时间比较紧迫,讲解得太仓促,草草了事,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使我认识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经过教师们的反馈建议,我从中领悟了一节好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分析周祥,备好了教师,还要更好的备好小朋友,从每个环节当中分析他的利敝才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会续前继往,不断反思,让我在幼教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
数学到0教案篇十二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
(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筇一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数学到0教案篇十三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数学到0教案篇十四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
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2=3的含义,要学。
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2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2=1,也有可。
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1=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
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
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
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练习与检测。
数学到0教案篇十五
2.学习二十以内分与合。
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二十以内的分与合。
1.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
两个面具(喜洋洋,懒洋洋);儿童币,礼品小橡皮擦,铅笔,橡皮。
师:(教师带着面具走进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谁啊?
幼:喜洋洋。
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
幼:想。
师:去羊村的路很遥远,我们需要乘着火车去哦!敢不敢啊?(不敢的小朋友就站在后面)。
幼:敢。
师:羊村到啦!(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三栋房子)小朋友你们会说哈喽吗?
幼:会。
师:等下老师的手开始斗得时候,小朋友就开始说哈喽喽喽。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啦。
师:开始了哦。
幼:哈喽喽喽喽(图片翻开给他们看)。
幼:一二。
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
幼:房子。
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
幼:不知道。
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
幼:是。
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举手回答老师哦)(答对了就给一个神秘礼物)。
幼:二。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给他鼓个掌吧!(一二)。
师:那2的邻居有谁啊?(动作示意他们要举手)。
幼:1和3。
师:一二。
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数学到0教案篇十六
(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
(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板书:……。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10o倍各得多少?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就比原来()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5.940.248125.6。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新课安排了三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整地归纳出移动规律.。
第三层,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不包括补0的问题)。
数学到0教案篇十七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思想。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综合与实践——————淘气的校园。
第二部分:数学游戏—————————一起做游戏。
1、淘气的校园(综合与实践)约2—3课时;
2、一起做游戏(数学游戏)2课时。
数学好玩的内容,不做期末笔试的统一要求。
课题淘气的校园课型实践与综合课。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寻找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修订。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快乐的课间时光吗?你们喜欢在课间做什么呢?(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在下课后的课间活动。)。
二、议一议,做一做:
(1)师:小朋友们请认真看看,你能在图中发现他们在做什么,谁来说说呢?(学生可能回答踢足球、跑步、跳绳、踢毽子。)小眼睛可真明亮,看得多仔细呀!那让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谁是最会思考的小朋友!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请以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内跟伙伴们说说你的发现的数学问题吧!看看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可巡视,听听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结果。)。
师:讨论结束,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生:有六个小朋友在跳绳,有7个小朋友在踢毽子……。
(学生发言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记录数学信息的方法,合理适当的方法都可以给予表扬,要求学生能够记录清晰明白即可。)。
师:(3)师:既然大家提出了这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老师先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拿出你们桌上的记录本,小组内以分工的形式,一个同学用笔记录下其他小朋友的数学信息,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汇报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记录数学信息,教师可巡视小组的完成情况,适当的给予指导。)。
师:(4)大家的观察都很仔细,老师也发现了图中的数学信息想要和同学们分享呢!看,图中除了小朋友们在运动,还有一些物体也在在等待我们观察发现呢。你发现了教学楼是什么形状?有几层楼呢?仔细观察,你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2、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3、提出你的数学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
二、想一想,做一做:
师:刚刚淘气带我们去参观了他快乐的校园生活,那么回到我们的校园中、班级里,你有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吗?看看哪位小博士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哪位数学小能人能解答得又快有准确!(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组员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然后在班级的中大胆说出自己组内的信息记录。)。
三、全课总结:通过了这节课,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在校园中处处都能发现到数学的影子呢?其实不只是在学校里,回到家中你也能够发现很多数学信息,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信息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小脑袋,你就能发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呢!
四、自我评价。
根据课本第89页一个自我评价表,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
数学到0教案篇十八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2、通过度、分、秒间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在交流中获益。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量角器、三角尺。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
任意画一个锐角和钝角,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两个角,用量角器分别理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复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及量角器的使用,为学习角度制作准备。
探究新知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移动可疑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缉私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数学到0教案篇十九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主题图、课件。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1.理解图意。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订正结果:16÷4=4。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
请画出笑脸。
订正结果:
4×2=8(个)。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一课一练第35页。
花园。
小鸟是蝴蝶的几倍?24÷4=6。
密封有多少只?4×2=8(只)。
红花是白花的几倍?8÷2=4。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