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专业20篇)
教案是教师为教授某一课程或主题所准备的一份详细计划和指导材料。在编写教案时,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注意活动设计和讲解方式的选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一
1.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2.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未仁宗嘉v二年,苏辙考取进士,他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权者,不能获得理想的官。
职,便写信给韩琦,希望得到赏识、提拔,但它与一般干瘪的“干谒”(求见达官贵人)文字不同,实际上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学/论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主题。
三、阅读课文。
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字词略)。
学生跟读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讨论,力求理解文章大意。
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学生理解文章养气以及“养气”的新涵义和作者写信的目的.。
2.体会文章语言特色,体会苏辙作品的风格,丰富阅历以养气。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三、阅读分析。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
提示: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
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文中“养气”的新涵义是什么?
提示: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汉魏以来有了新的发展,苏辙在本文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苏辙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指出,一方面在于内心的修养,例如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另方面依靠客观的阅历,例如司马迁的“行天下,览四海”。把.写作同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作者为文的主张,篇本点明正题,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提示: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以期得到他的赏识提拔。然而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一篇“干谒文字”,故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澹泊、秀杰清落。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
枢密使。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浩然之气”开头,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层层深入,最后打动对方。
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他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五、布置作业(略)。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三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简介作者: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居家:[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虽然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但是。
(8)、
古今词义。
党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今义:政党、集团。
向古义:从前向之来今义:朝向。
尝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今义: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泳。
虚词。
介词凭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连词来闻一言以自壮连词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小结。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四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教学重点]。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时数]1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解题。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
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
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背诵第1、2段。
(解说: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落实文言字词。)。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又猛然一刹笔,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2)背诵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能力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文章写作的用意。
情感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气质,进而陶冶情操。
2.品味苏辙写作清新秀丽的风格。
扩展资料:
一、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韩太尉,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封检校太傅,充枢密使。神宗时作宰相,封魏国公。勋望极高,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枢密,枢密使,官名。太尉,秦朝设的官,掌武事,汉沿袭之。宋朝的枢密执兵政,和汉朝的太尉相似,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三、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信。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19岁,应礼部会试中进士。不久就给枢密使韩琦写信,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和提携。当时韩琦身为宰相,敢言敢为,时称贤相,威望极高,权重一时,为朝廷柱石。苏辙写信求见,并没有把信写成一般的干谒(求见大官)文字,并没有降心辱志,卑辞厚谀,而是独辟蹊径,别具格调,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显得高雅脱俗。
太尉身边侍从:苏辙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土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流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城,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在远大的方面立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大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我苏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五、本文的局限性。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2.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六、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u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咀诱坝危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六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时年,苏辙仅十九岁,就知道读“百氏之书”固然重要,但身体力行,广交义士,登览“高山大野”则更为必要此外,竟上书“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身据要律,名满天下,诗文兼擅的宰辅大臣韩琦,可谓大气之至,深谙公共关系学之重要。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言极是。君子,贵于气。“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则可以养而致。”信哉此言也!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游……”思来无不钦佩而生敬慕。吾辈若能望其项背,为文不也可能“疏荡”而“颇有其气”乎!
苏辙十九岁就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我们只有掉口水的份了。而“决然舍去”,他能为,而我们很多人却不能为。为蝇头小利而失性灵、而失气节的比比皆是。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古代圣贤,陶渊明。――还是别提他的好,免得我们彼此都脸红。我自然是更为不齿了,虽然亦知“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却还在这里大放厥词;却还整日背躬膝曲,古佛青灯。
时年,辙十九岁,“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园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我们想想,这在当时是何等的不易啊。即使今天,吾辈中又有几人象苏辙这样一次大范围的游历过,又有几人会象苏辙那样可以参观国家的粮仓、国库,可以在“皇家园林”里徜徉。走很多很多的路,结交了很多很多的俊杰,又去了常人难以进入的很多地方,你说苏辙他能不有大见识吗?怕是想不有都不能吧!
此外,辙再去礼部“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啧啧,欧阳文忠公啊,文风汪洋纯正,容貌秀伟朗润。此乃君子风范,人中极品。这样的人,也让你见上一面,叙上几句,你会是什么感觉啊!我想,别说写文章,怕是吃饭走路都有了“六一宗风”吧。
是年,辙十九岁,已中进士,然其却说“偶然得之,非其所乐”,听听,这八字里又透射出多少个,人生的大境界啊!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七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第一教时。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
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背诵第1、2段。
(解说: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落实文言字词。)。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2)背诵第1、2段。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
2、开展苏轼、苏辙诗文吟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八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居家:[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虽然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但是。
(8)、
古今词义。
党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今义:政党、集团。
向古义:从前向之来今义:朝向。
尝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今义: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泳。
虚词。
介词凭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连词来闻一言以自壮连词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a.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相称,符合。
b.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气: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位居第一。
d.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益:增加。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3分)。
a.称其气之小大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5分)。
答案:
6.d(益:更加)。
7.答案:d.自己(a.孟子b.欧阳公c.欧阳公)。
8.答案。
(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表现,但是文章并非通过学习写作技艺就能写得好,而“气”经过自身的内在修养却能得到。
(2)太尉如果认为可以教育好就请您屈尊指教我,这更是我的幸运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九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二课时。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1、解决重点词句。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
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
第二部分(第2段):写自己的游历过程。
第三部分(第3、4段):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
2、通读全文,讨论: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是“气”,而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也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3、提问: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明确: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4、提问: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明确:教师首先补充,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中后才能授官。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强求答案的一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注意,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你对其中的哪一段内容或哪些内容最感兴趣?请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史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故愿得观贤人之光濯()b.闻一言以自壮()。
c.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d.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2.请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见解的一句: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答:
4.读完这段文字,请联系全文说说,苏辙的这番慷慨陈词能否打动太尉,为什么?
1.a希望b勉励c景象d从前2.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3.译:太尉(您)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育就请(您)屈尊教导我,那就太幸运了。4.能。“书”中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表现出苏辙虽然年轻,但才华不凡,勇气超群,颇有见解。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一
一、导入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善,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上枢密韩太尉书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初步熟悉全文内容。
三、解决疑难宇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四、疏通字词,粗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
3.指名学生翻译第1段。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要求学生翻译几个重点句子。如: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译文: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与他气概的大小相称。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译文:所以他的文章疏放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译文:难道是曾经拿笔学习过写作这样的文章吗?其他字词请参看“教学设计(a)”。
4.女生齐读第2段。
5.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同样要求学生注意重点词句的翻译。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激发其志气。译文: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其中记载的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足以激发我的志气。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译文:听了他宏大而雄辩的议论,见了他清秀而俊伟的容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译文:天下百姓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侵扰。
6.男生齐读课文第3、4段。要求学生就其中的疑难词语或句子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答或教师直接释疑。有关词语句子的解释请参看“教学设计(a)”。要求学生尽可能读得流畅,如果学生朗读的流畅程度不理想,可安排学生多读几遍。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多读是必不可少的。
五、深入理解,点拨课文内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第二部分(第2段):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第三部分(第3、4段):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
2.通读全文,讨论: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确:是“气”,而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也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3.提问: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明确: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4.提问: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5.提问:这是一篇干谒文章,而作者却在文中说:“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他这样说,是否说明他这个人口是心非,非常虚伪?明确:教师首先补充,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中后才能授官。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强求答案的一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注意,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你对其中的哪一段内容或哪些内容最感兴趣?请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
七、布置作业。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二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2.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未仁宗嘉祐二年,苏辙考取进士,他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权者,不能获得理想的官。
职,便写信给韩琦,希望得到赏识、提拔,但它与一般干瘪的“干谒”(求见达官贵人)文字不同,实际上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学论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主题。
三、阅读课文。
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字词略)。
学生跟读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讨论,力求理解文章大意。
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学生理解文章养气以及“养气”的新涵义和作者写信的目的。
2.体会文章语言特色,体会苏辙作品的风格,丰富阅历以养气。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三、阅读分析。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
提示: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
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文中“养气”的新涵义是什么?
提示: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汉魏以来有了新的发展,苏辙在本文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苏辙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指出,一方面在于内心的修养,例如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另方面依靠客观的阅历,例如司马迁的“行天下,览四海”。把写作同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作者为文的主张,篇本点明正题,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提示: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以期得到他的赏识提拔。然而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一篇“干谒文字”,故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澹泊、秀杰清落。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
枢密使。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浩然之气”开头,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层层深入,最后打动对方。
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他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五、布置作业(略)。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三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教学重点]。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问题,分组搜集有关苏辙其人、其文的资料。
2.比较法。与其他请谒书比较阅读,体会本文的妙处。
3.替换法。针对文中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4.开展诵读竞赛,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立意高远、洒脱不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文章。
二、解题。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
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品忻坩舀。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i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又猛然一刹笔,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解说:让学生在品赏美文的同时,得到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的启示。)。
(2)背诵第1、2段。
(解说:熟读成诵,加强文言佳作的诵读积累,从而增强对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感悟力。)。
5.课堂小结。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解说:从总体上概括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指出读书还需联系实际,务求读活。)。
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
2.开展苏轼、苏辙诗文吟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四
教学时间:2006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 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居家: [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 虽然 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 但是。
(8)、
古今词义。
党 古义:古五百家为党 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今义:政党、集团。
向 古义:从前 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 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虚词。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 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 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小结。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教后感: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五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教学重点]。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时数]1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解题。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
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
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背诵第1、2段。
(解说: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落实文言字词。)。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又猛然一刹笔,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2)背诵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五、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
2、开展苏轼、苏辙诗文吟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六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全文翻译:
太尉身边侍从:苏辙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土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流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城,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在远大的方面立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大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我苏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能力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文章写作的用意。
情感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气质,进而陶冶情操。
2.品味苏辙写作清新秀丽的风格。
扩展资料:
一、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韩太尉,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封检校太傅,充枢密使。神宗时作宰相,封魏国公。勋望极高,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枢密,枢密使,官名。太尉,秦朝设的官,掌武事,汉沿袭之。宋朝的枢密执兵政,和汉朝的太尉相似,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三、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信。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19岁,应礼部会试中进士。不久就给枢密使韩琦写信,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和提携。当时韩琦身为宰相,敢言敢为,时称贤相,威望极高,权重一时,为朝廷柱石。苏辙写信求见,并没有把信写成一般的干谒(求见大官)文字,并没有降心辱志,卑辞厚谀,而是独辟蹊径,别具格调,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显得高雅脱俗。
太尉身边侍从:苏辙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土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流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城,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在远大的方面立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大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我苏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五、本文的局限性。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2.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六、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u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咀诱坝危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八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c。
2.难点。
1)翻译文言文。
2)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溢(yi4嵩山song1汨没gu3华山hua4)。
宫阙que4仓禀(lin3)苑囿yuan4you4)。
翰林(han4)恃(shi4)惮(dan4)。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栾城集》作者苏辙(公元1039一11人字子由,号颖。
滨遗老,又号栾城,宋朝眉山人。他是苏拭的弟弟,有“小苏”之称,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这是苏辙写给韩倚的'一封求见信。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
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地方军政长官)与范仲淹同时登用。
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嘉v年间入朝任枢密使,
神宗时为宰相。枢密使执掌兵权,位同汉代的大尉,所以称韩太尉。
1057年,苏辙年十九,与其兄苏轼一同考中进土,因年轻,不愿做官,请。
求回原籍以后待选。这时,他给韩琦写了这封信求教。
三、正课。
l.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执事】指太尉左右执役的人。称执事,表示尊敬太尉,不直接称呼。
对方,只称左右侍从。
【生]平生,生性。【好]hao4。喜欢。
【之]指代“为文”,做文章的道理。
【气]精神、气质。【形]表现。
【养]修养。【致]获得。
【浩然之气]浩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宏博]广大。
[乎]于,在。
[称]。hgn本称,才当。
[豪俊]豪杰。
【疏荡]洒脱畅达,放荡不羁。
[奇气]奇异的气度。
【岂]难道。【尝]曾经。
【充]充满。【中]内心。
【羽]表现。【腺]外表。
【见]同“现”,显现。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生]出生。[有1同“又”,表余数。
【其]指代自己,译为“我【与游]结交、往来。
[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
五百家为乡。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人。
【百氏]指先秦诸子百家。
[汨没]埋没。
[舍]舍弃“百氏之书”。[去]离开家乡。
【故都]指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洛阳。
【恣]纵情,无拘束。
【慨然]感慨万端地。【想见]想象。
【京师]指北宋京城沛梁,在今河南开封。
【宫阙]宫殿。i仓回]仓库。
【池]护城河。【范面]养殖禽兽供皇帝游猎的园林。
【巨丽]宏伟壮丽。
【宏辩]雄辩。
【秀伟]秀美,魁梧。
【游]交往。
【才略]才学谋略。【冠]超出,此处意为天下第一。
【恃]依赖。。
[惮]4怕。[发]作乱。
【人]在朝庭。i则]就像。
【出]在边境。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且未]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
【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志,立志。
【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
【以为]认为……而(感到遗憾人。
【贤人]指太尉。【光沼]丰采、神采。
【自壮]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
[尽]穷尽,遍览[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门名胜和贤人。
名流。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通]通晓,熟悉。【吏事]为政做官之事。
【向]以前。
【有取]求取,谋取。【斗升之禄]指一官半职。
[所乐]乐意做的事。
【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
【待选]等待朝庭选用。
【优游]从容闲暇。
【益治]进一步钻研。益:更加。
[苟]如果,假使。
【辱教之]屈尊教导我。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
6.请学生翻译全文。
7.朗读全文。要求熟读,琅琅上口。
四、小结。
虽
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生
生性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
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显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古今词义。
党
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今义:政党、集团。
向
古义:从前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3.虚词。
介词凭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来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自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溢乎其貌yi4)b.辙生好为文hao3)。
c.恐遂汨没(gu3)d.所恃以无忧(shi1)。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恣观终南。嵩、华之高2・太尉以才略不天下。
3.向之来4.将以益治其文。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全文,就文章大意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初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文章。
主要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
2.提问: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对作文章想到什。
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讨论并归纳:“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十九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c。
2.难点。
1)翻译文言文。
2)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溢(yi4嵩山song1汨没gu3华山hua4)。
宫阙que4仓禀(lin3)苑囿yuan4you4)。
翰林(han4)恃(shi4)惮(dan4)。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栾城集》作者苏辙(公元1039一1112年人字子由,号颖。
滨遗老,又号栾城,宋朝眉山人。他是苏拭的弟弟,有“小苏”之称,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这是苏辙写给韩倚的一封求见信。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
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地方军政长官)与范仲淹同时登用。
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嘉祐年间入朝任枢密使,
神宗时为宰相。枢密使执掌兵权,位同汉代的大尉,所以称韩太尉。
1057年,苏辙年十九,与其兄苏轼一同考中进土,因年轻,不愿做官,请。
求回原籍以后待选。这时,他给韩琦写了这封信求教。
三、正课。
l.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执事】指太尉左右执役的人。称执事,表示尊敬太尉,不直接称呼。
对方,只称左右侍从。
【生]平生,生性。【好]hao4。喜欢。
【之]指代“为文”,做文章的道理。
【气]精神、气质。【形]表现。
【养]修养。【致]获得。
【浩然之气]浩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宏博]广大。
[乎]于,在。
[称]。hgn本称,才当。
[豪俊]豪杰。
【疏荡]洒脱畅达,放荡不羁。
[奇气]奇异的气度。
【岂]难道。【尝]曾经。
【充]充满。【中]内心。
【羽]表现。【腺]外表。
【见]同“现”,显现。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生]出生。[有1同“又”,表余数。
【其]指代自己,译为“我【与游]结交、往来。
[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
五百家为乡。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人。
【百氏]指先秦诸子百家。
[汨没]埋没。
[舍]舍弃“百氏之书”。[去]离开家乡。
【故都]指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洛阳。
【恣]纵情,无拘束。
【慨然]感慨万端地。【想见]想象。
【京师]指北宋京城沛梁,在今河南开封。
【宫阙]宫殿。i仓回]仓库。
【池]护城河。【范面]养殖禽兽供皇帝游猎的园林。
【巨丽]宏伟壮丽。
【宏辩]雄辩。
【秀伟]秀美,魁梧。
【游]交往。
【才略]才学谋略。【冠]超出,此处意为天下第一。
【恃]依赖。。
[惮]4怕。[发]作乱。
【人]在朝庭。i则]就像。
【出]在边境。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且未]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
【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志,立志。
【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
【以为]认为……而(感到遗憾人。
【贤人]指太尉。【光沼]丰采、神采。
【自壮]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
[尽]穷尽,遍览[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门名胜和贤人。
名流。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通]通晓,熟悉。【吏事]为政做官之事。
【向]以前。
【有取]求取,谋取。【斗升之禄]指一官半职。
[所乐]乐意做的事。
【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
【待选]等待朝庭选用。
【优游]从容闲暇。
【益治]进一步钻研。益:更加。
[苟]如果,假使。
【辱教之]屈尊教导我。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
6.请学生翻译全文。
7.朗读全文。要求熟读,琅琅上口。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虽
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生
生性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
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显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古今词义。
党
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今义:政党、集团。
向
古义:从前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3.虚词。
介词凭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来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自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溢乎其貌yi4)b.辙生好为文hao3)。
c.恐遂汨没(gu3)d.所恃以无忧(shi1)。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恣观终南。嵩、华之高2·太尉以才略不天下。
3.向之来4.将以益治其文。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全文,就文章大意质疑。
二、导入 。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初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文章。
主要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
2.提问: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对作文章想到什。
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讨论并归纳:“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
致”。(第二个问题可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
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
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3.提问: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
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4.提问: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5.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
气。”
6.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8.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
政”。
7.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
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
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
得以实现。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
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
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
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
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
文,而不自知也。
1下面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b.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c.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2)称其气之小大。
3)故其文疏荡4)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一。
4.道理论据是_____。
事实论据是_____(2)_________。
\i。
附译文。
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
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
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
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
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
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
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
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
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
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
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
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秦、汉故。
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
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汴京,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
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
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
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
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仰仗您。
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
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苏辙我却。
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
又有什么用呢?我这一次到来,在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高峻;
在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在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我因为没有拜见。
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您一句。
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
什么遗憾了。
苏辙我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
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
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上。
学习从政的业务。大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b二1.纵情2.超出,天下第。
一3.从前4.钻研三、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
气。”2.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教诲的话,就更使。
我感到荣幸了。
第m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1.b2.(1)表现(2)相当(3)。
洒脱而不拘束(4)外表3.“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气可以养而致。4.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孟子的。
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2)太史公的文章。
“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篇二十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天。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2.对“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生来爱好文学,思想非常深刻。
b.我生来喜好写文章,思想深刻到了极点。
c.我生来喜好写文章,思考文章的写法到了极为深刻的程度。
d.我生来爱好文学,思慕文学到了极为深刻的程度。
3.文章开头借对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
1.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2.c。
3.为文 养气 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4.孟子通过内在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达到养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