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优秀20篇)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案范文的编排有层次和逻辑性,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一
一、课题说明。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居高临下抓住文章重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的人格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课题)。
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提倡使用工具书)。
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
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
通过抓住贝多芬“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琴声”、“看到穷兄妹俩酷爱音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等要点,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爱心,感悟抓住要点进行阅读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
教师随机点拨: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学生读“皮鞋匠的联想”部分,体会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3)《月光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曲?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四)、感情朗读。
1、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读给同学们听。(读后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集体评议读得怎么样。)。
2、同桌合作:一人读,另一名同学根据内容配上弹琴的动作,通过动作表现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过程。
3、播放《月光曲》录音,论证曲调的理解,随乐曲进行朗读训练。
4、试着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听着美妙的琴声,你想到了什么?
2、按照本课学到的研究阅读的方法,自己选取一篇文章阅读。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过去的“听”,转变为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在“读中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篇教学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读中入境,自读感悟。
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二
教学目标:
学会“梨、桃”两个字,学会本课的词语子,感悟到水果丰收的美丽景象。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词语。
2.复习识字方法,用形声字的记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
3.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
有的生字笔画较多不好掌握。
一、课前谈话。
二、揭示课题,读课文。
1.揭示课题师:孩子们,你们画的这些都叫什么呀?板书:水果。
师:秋天到了,这么多水果都成熟了,真是水果大丰收呀!板书:丰收,跟老师一起认真写。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词语,特别是“秘密、直瞪瞪、机灵”等。
2、体会课文含义,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的用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一个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板书:秘密。
师:谁会读?这两个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是呀,这两个字不仅读音一样,而且字形上也有相同之处,让我们再来边读边记住这个词。
生读。
二、初步感知,学习故事。
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你知道抗日战争吗?在1937---1945年,我们全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日本鬼子进行了勇敢地斗争。故事中又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同时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交流检查:
谁会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三个左右)。
随机板书:机灵的李勇送情报。
(理解词语小交通员)。
师:对,你像李勇那样为八路军秘密送情报的人课文称他为小交通员。
三、学习语言。
师:老师觉得文中这几句话读起来特别有意思,你读读看,你有什么要说的?
出示句子: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李勇故意把铁桶往身后一藏。这时,李勇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呢!”李勇嘴里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交流:理解词语满不在乎故意嘀咕。
试读——评读——齐读。
师小结:是呀,课文就是通过抓住李勇的这些神态、动作、语言,把他给写活了,一读起这些话,我们脑子里马上闪现出这么个活生生的小李勇,让我们再一次来读好这些句子,体会李勇的机灵。
生读。
师:文中像这样能抓住人物的这一系列描写的句子还有吗?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
交流:
出示句子:
1、日本鬼子跑过来,搜遍了李勇的全身,连扎在头上的毛巾也解下来查过了,什么也没有发现。他还不死心,嚷道:“小家伙,把手里的东西给我看看!”
2、日本鬼子一把抢过铁桶,只见两条鱼在桶里活蹦乱跳,他两眼直瞪瞪地瞧着鲜鱼,连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生理解后读句子。
师:课文不是在写李勇的机灵吗?干吗还把日本鬼子给写得活灵活现的。
生答。
师小结:对呀,我在写一个人的时候不仅可以直接通过他自己来表现,还可以通过旁边的人来表现他。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不仅知道了李勇的机灵,还学会了一个本领。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小交通员巧妙地跟敌人作斗争的事,学习李勇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钓鱼竿、秘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交通员、情报、铁桶、出发、经过、敌人、满不在乎、活蹦乱跳、直瞪瞪、恶狠狠、机灵、乘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练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游击队、情报”等词语。
2、读懂课文第一段,了解事情的缘由。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字音——扎、瞪;字形——秘、密;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
2、学习生字:秘密。
(1)正音。
(2)什么叫秘密?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秘密是什么?为什么放在钓鱼竿里?)。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钓鱼竿里的秘密是什么?
2、全班交流:秘密是情报。(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3、看课件: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
4、自学课文。
5、生字卡片认读,重点正音:扎、瞪。
(1)一份()一桶()。
(2)口头组词:扎灵、战。
6、这篇课文有几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一段,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把它划下来。
2、板书:交通员读读课文,想想交通员是干什么的?
说说:李勇是()。
李勇帮()送情报给()。
3、齐读第一段。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第三段,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小交通员巧妙地跟敌人作斗争的事,学习李勇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2、理解“满不在乎、活蹦乱跳、直瞪瞪、恶狠狠、机灵、乘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练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好第三段。
教学难点:
理解李勇对敌斗争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词语复习:读词语(自由准备――指名读――全班齐读)。
书写―――秘密、瞪、狠(课件出示)。
(上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比比词语谁读得好。自己先试着准备一下。我们一起来读。
声音响亮,又整齐,真不错。那这几个比较容易错的字,你们记住了吗?)。
3、李勇有没有胜利完成任务?你觉得李勇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
4、全班交流。指名说。(李勇胜利完成任务了吗?你觉得李勇是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聪明、机智、勇敢、沉着)。
5、我们书上就有一个词语,请你找一找。
(1)学生自由找.
(2)交流。(指名说词语,读句子。全班圈划,读。)(谁找到了?这个词语在第几自然段的哪句话里,请你来读一读。都找到了吗?“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把这个重要的词语圈划下来。
二、学习第二、三段,体会李勇的“机灵”(机智)。
1、你从哪里地方体会到李勇的“机灵”?请小朋友再认真读读课文的2、3自然段,找一找并划出句子。
2、学生自己研究。
3、同桌讨论、交流。(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有没有可以补充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从李勇的准备工作看。
反馈,出示句子: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
李勇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
李勇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
李勇嘴里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2)(这是李勇的准备工作。)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勇很“机灵”?(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我从……看出李勇很机灵,因为……)。
(3)齐读句子。(能把刚才的体会读出来吗?自己先试试,齐读。)。
三、从李勇与敌人的斗争看。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
李勇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
李勇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
李勇嘴里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
(1)指名说。重点理解“晃满不在乎”
(2)如学生未说完整,请其他孩子自由读这句话,从哪几个词看出李勇很机灵?重点理解“晃满不在乎”(板书:晃满不在乎)。
(3)李勇为什么要晃小铁桶,而不是钓鱼竿?如学生未说则引导学生体会。
(4)指导朗读。请你学着李勇做做“晃”的动作,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读李勇说的话,然后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读,男女赛读,齐读。)。
李勇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
(5)指名说。请其他学生补充。(如学生没有说到,则。
引导学生体会:李勇为什么要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而不是钓鱼竿?)。
(6)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李勇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
(7)指名说。重点理解“上前一步”、“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时敌人的注意力已经在“两条小鱼”上了,李勇应该赶紧溜走呀,为什么还要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加深理解李勇的机灵)。
(8)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
李勇嘴里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9)指名说。重点理解“嘀咕”
引导学生体会:如果说刚才是怕敌人怀疑,但这时敌人已经恶狠狠地说:“快滚开!”,李勇怎么还不赶紧走,嘴里还要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10)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
机灵的李勇乘机跑过了敌人的岗哨,把情报送给了游击队。
从这些地方,除了可以看出李勇很机灵外,还有什么?(勇敢、冷静、沉着)。
日本鬼子好像一下子就李勇给“蒙”住了,那是李勇的什么把敌人给蒙住了?
三、研究日本鬼子,侧面烘托李勇(机动)。
看来敌人的那岗哨好像很容易过嘛!(学生会说不是)。
请你找找理由:
日本鬼子跑过来,搜遍了李勇的全身,连扎在头上的毛巾也解下来查过了,什么也没有发现。他还不死心,嚷道:“小家伙,把手里的东西给我看看!”
“恶狠狠地说”、“举起刺刀”
重点理解:“搜遍全身、头上的毛巾、不死心”“恶狠狠地说”、“举起刺刀”(敌人很狡猾,很凶狠,很不容易骗过去,李勇很机灵。)。
板书:
钓鱼竿里的秘密。
塞进。
晃满不在乎。
李勇机智藏。
上前一步。
嘀咕。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五
1、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感受三峡的风光美。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课前准备:
多面体课件。
重点突破,自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后的学会。
一、引题,欣赏,直观感受。
2、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录象。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说。
二、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3、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险。
三、学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学后交流:
你学懂了什么?抓住哪些语句学的?
刀砍剑劈像……像……还好像。
(2)、感情朗读。
(3)、教师适当小结。
2、比较第二与第三、四自然段的异同。
同:写法相同。
异:描写景物不同。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探究:课文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怎样来写的?
(3)、感情朗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5、山奇、水急、船险,充分展现了三峡风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齐读。
四、学文六、七、八自然段。
1、三峡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神女峰即是其中之一。出示神女峰的画面,描述神女峰的形状。
2、齐读课文六、七自然段,指名说说故事。
3、学了神女峰的故事,你对三峡这幅百里山水图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再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五、迁移发展。
2、以“长江三峡,我想对你说”进行说话练习。
3、课后作业:寻找、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诗歌故事,阅读时间交流。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六
目标预设:
1、识字13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教师引读: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每个字写4个。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七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水果的名字。
(2)你们都认识这些水果了吗?读给同桌听,一定要叫对水果的名字呀!
(3)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各种各样,都有哪些水果呢?一边轻声读一边用笔圈出来。
(5)没有圈对的同学,赶快改一下。谁改完已经坐好了?
(1)你还认识吗?自己读读。
(2)谁领大家读读。
师:我们看,这几个字里有的是说水果名字的,你能帮他们找到小主人吗?
第一次:菠、梨、桃;那这几个字呢?应该贴在哪?
第二次贴:弯、沙、甜。
3.笔顺。
师:你们还挺聪明,我们再一起读读这6个字吧!你们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他们吗?师:为了记得更清楚,我们一起看看笔顺跟随。
(1)实物投影:桃这个字写的时候容易倒下笔,跟老师一起边说边写。
(2)像这样,边说边写,把剩下这几个字的笔顺记清楚。
师: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记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说说怎么记(板书:说)可以描一描书中的红字(描)还可以在本上写写(写)。你们能记好这些字吗?真能?不过,先别着急记,这有两个字提醒大家一下。
课件出示。
(1)弯:怎么记住它?下面的弓不太好写(变红),和老师一起写写。弯弯的什么样?作动作告诉我。
(2)甜:这个字呢?怎么记?右边的字是甘,甘蔗的甘,它也不太好写,再跟老师一起写写。瞧,舌头品尝甘蔗,味道甜又甜,跟老师一起说。
(3)小结:闭上眼睛你能想出弯和甜的样子吗?如果你能想出来,就说明你记住它们了。孩子们,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我给大分钟,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6个字,就评他为识字大王,还有精美的奖品送给他,你们想得到吗?那就赶紧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吧!一会可要听写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记)。
(4)记住了吗?还用看这些字吗?准备听写了:第一个字要猜个谜语:桃(浑身长满小细毛,歪着小嘴对我笑)想想,是什么?快写下来吧。第二个字还是一个谜语:梨(长得像葫芦,颜色黄澄澄)下面的字看拼音写,课件出示。
(5)老师在课堂上判一判,写完全收上来。
(6)展示学生的听写,纠正错误。
三、写字。
1.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木)。
师:看,木加兆字组成桃,木加利字组成梨;谁表音来,谁表意,请你留心多注意!别看它们都有木,可是,一个是瘦瘦木字旁,一个是扁扁木字底。写好它们可不容易!
2.整体观察,你发现什么?课件显示:桃:左窄右宽;梨:上高下扁。
3.师范写5.展示一个人的,比刚才听写时写的进步多了。
四、总结。
学会这么多字,你高兴吗?我们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再次感受丰收的喜悦吧!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八
1、阅读课文,体会齐白石老人对家乡及所过的农民生活的浓厚感情。使学生懂得“齐白石老人正是以无比的真情去抚爱这世界,因此他的艺术才博得世界人士的共鸣”这个道理。
2、理解“白石老人应属于乡土画家”的含义,学习他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操。
3、搜集有关齐白石的资料,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加深对“乡土画家”的理解。
1、阅读课文,理解“齐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的含义。
2、理解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两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了谁?他是做什么的?
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同学们对这篇文章你们能提出那些问题?
2、老师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出两组较有深度的问题:
(1)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呢?
(2)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3、学生按兴趣分组读课文,讨论以上问题,师巡视、点拔引导。
4、选派代表汇报交流。
2、拓宽时空,课外探究。
(1)让我们多方面寻找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开展一次语文活动课好不好?(板书课题:白石老人绘画作品展)。
(2)你们打算怎样分组呢?
(3)你们打算怎样收集资料呢?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本组的资料、图片展示给大家。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九
《荔枝》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荔枝》的作者是肖复兴,课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写母爱,暗线则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于细微之处见真情,通过对第一次买荔枝、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描写,将那份浓浓的母爱渲染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读来让人忍不住心酸,心动,热泪盈眶。
文中写到两种水果:沙果和荔枝,作者对于沙果的样子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情景描写特别细致。
母亲为我准备的沙果是一盘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就是这样一盘果子,母亲却一一剜去了疤,每个都洗得干干净净,从而使这伤痕累累的处理沙果变得精致起来。这细致的描写,既表现了母亲的贫寒、勤俭,更折射出母亲那深沉博大的爱。母爱,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身份的卑微,不会因为任何条件而有丝毫减少、改变。而当我回到家,看到母亲精心处理的沙果时,便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还不住口说真便宜。这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儿子啊!现在的孩子,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且不说,还看不惯父母的节俭,甚至因此与父母发生争执乃至大吵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看来,作者的这份体贴,这份理解,更难能可贵。
课文一开头就写了我第一次掏钱买荔枝给母亲吃,那时我刚在郊区谋上中学老师的职,衣袋里正有当月42元半的工资。作者用挣得的第一笔工资给母亲买荔枝,荔枝虽贵终有价,孝心无价情意深呐。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更是让作者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就是这么喜欢的东西,母亲都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儿孙。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啊!
文末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作为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荔枝依旧人不在,如今,我年年买荔枝,可是,母亲却再也尝不到我买的荔枝了。这份遗憾,这份痛楚,这份深深的思念,令所有的人,读到这里,心灵都不禁为之一颤。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节课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沙果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细节描写,反复诵读,体验角色,与文本进行对话。走进母亲,体会母爱;再转化成作者,设身处地去感受这份浓浓的爱。在诵读中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深刻体验这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体会作者深切怀念母亲之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3.抓住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品词析句,体会蕴含的丰富情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进去,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
教学难点:用心感受母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之心。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一)沙果表达母爱(二)荔枝表达母爱(三)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精彩片断: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沙果表达母爱。
1、课文中哪个段落重点描写了沙果?
2、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沙果的语句,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3、交流反馈: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
语文园地这次的习作要求是写父母的爱,原本以为这次的习作孩子们应该非常会写,由于去年没有提前教学,这学期时间比较短,我就拼命地赶课,所以就省去了口语交际这个环节,让我失望的是,孩子写妈妈的爱都是雨天妈妈带着自己去医院,面对千篇一律的作文,我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可能刚开始我读了两篇范文都是关于这个内容,学生的思维被我困死了就不能从细微的角度去写。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位老师这样教学,我觉得值得学习。关于父母的爱或者孩子对父母爱的习作这位老师从孩子们的综合性学习作业开始说起鼓励孩子谈最近做的一切.接着从理解题目入手让孩子读题说说题目要求.孩子说说出这次需要的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爸爸妈妈的爱可以用上一件或者两件.让孩子静思一会儿结合这次作业搜索一下记忆中的事例.搜索完后再读题感受要求.接着老师拿了事先准备的一文念给孩子们听这文章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写爸爸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写出人的动作.老师边念边让孩子说再结合配套用书上曾经出现过的一道训练动作的练习.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交流习作要从这方面努力.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开始交流交流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一个事例。讨论时总是很热烈孩子愿意主动和小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后学生举手上来说了在一次广超市时妈妈不让她吃零食的事她明白了那是妈妈不是因为小气而是担心她生病不让吃的。学生说完老师稍做小结对学生说可以怎么在逛的时候写出自己对那些零食的喜欢而妈妈又怎么不让“我”吃之间的对话和我的想法。
接着老师还是为孩子念了一文这事例是比较特殊的表示妈妈对孩子的爱,主要是可以让孩子体会从小事中写父母的爱。还有学生说他和爸爸爬山时他实在太累了爬不动,爸爸背他下山到山下时家发现爸爸的脚竟然也受伤。这是体现父爱的事例老师鼓励了他。
教学中,我们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平日里,我们多一些学习,或许会多一股清泉,滋养更多花朵。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一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
1、自己先拼读一遍课文,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读后评议。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等)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指导“升”字的写法。
4、同桌大声地互相指认读。
5、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我们来比比看,谁最聪明,读得最快。出示生词卡(苹果状),指名读。(读得好的,苹果送给他)
1、老师范读,要求大家专心地听,看看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由读,想一想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4、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5、(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6、“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完成练习:我多想去看看――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像黄山、庐山、漓江、西湖……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爱我们的祖国吧,爱我们的首都吧,爱我们的五星红旗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的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虽然平日里,我们学校也有升旗仪式,但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可惜的时候在播放课件时,进行曲和国歌没能播放成功,以至于学生没能真正融入其中,对那种迫切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也有所影响。
课上,我让学生紧跟我的教学脚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文情。具体做法如下:从有感情地读课题入手,到重点指导朗读课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对这句话进行反复导读,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不足之处就是课上,我没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与试教相比相差甚远。
如果说这篇课文的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因此,我还收集了一些图片,引领学生感受雄伟的“万里长城”,红叶似火的“香山”,古老的“故宫”,世界闻名的“北京大学”等。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如果我能在课后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我想会更好。
另外,我发现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比较理想。这节课,我采用了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的识字效果没能如愿,反而使课文教学显得有些脱节。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加明确了:
1、课不仅是备教案,更是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2、课堂任务安排很重要,难重点一定要明确。
3、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的连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二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2个生字所带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1、有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它。你信不信?这个字就是(课件出示雨字)。
2、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边说边出示四季的雨景)请看,这四幅图各是哪个季节的雨景?连一连。齐读。
3、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秋天的雨。板书课题。放开声音把课题读一读。
1、想了解神秘的秋雨吗?翻开课本42页,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请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特别要注意生字中有许多轻声词。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3、刚才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来给大家提个醒?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指导扇的读音)。
4、现在再读一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这回要边读边想,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吧。
5、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秋雨给我们带来了凉爽是哪个小朋友说的?你是在哪个自然段读到的?(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一起读一读。
2、师故作纳闷,钥匙秋天的雨怎么是一把钥匙?你们家用钥匙干什么?秋雨这把钥匙是用来打开(秋天的大门)哦,我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秋雨下来,秋天就到了。)秋雨这把钥匙真神奇啊,把第一句读一读吧。
3、秋天的雨是怎么来的?夏天的天气很炎热,前不久下了几场雨,我们就感觉现在天气凉爽多了,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
4、谁能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老师来读一读,你们感受一下秋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这种感觉。全班一起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秋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后,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
2、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师撒银杏叶、枫叶、稻子、果实、菊花)大家快捡起来看看。
3、礼物真多啊,课文里是怎么描写你得到的礼物的?快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4、谁得到了银杏叶?你喜欢银杏叶吗?喜欢什么?读一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
5、请得到枫叶的同学也来说说。老师特别喜欢飘哇飘这个词,知道为什么吗?猜一猜。(我好象看到了一幅很美的画,许多红红的枫叶在林中飞舞。我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们看到枫叶飘落时的美景了吗?一起读一读。
6、多美的句子呀,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吧。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
7、秋雨还带来什么?学生一边描述,课件出示相关画面。(金黄的稻田。书上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金色的海洋,这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还有谁想读?想读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丰收的喜悦。)。
8、(课件)看看果树,你挤我碰是什么样的?谁来做给大家看?为什么会你挤我碰?是呀,果树上硕果累累,它们都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得高兴些。
9、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得到了菊花,举起来,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课件:第二自然段)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教师范读完并做频频点头的动作)你们也来读一读,好吗?边读边做动作。句子中有个省略号,为什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是呀,菊花的颜色可多了,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菊花图)齐读。
10、菊花的颜色还有很多很多,现在你理解什么是五彩缤纷了吧?谁来说说?(边说边贴图)除了菊花颜色多之外,还有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橙红的橘子,这么多的`颜色就叫五彩缤纷。还能用什么词表达这个意思?(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11、秋雨给大地带来这么多颜色,我们真该好好地感谢秋雨。假如我是银杏叶,我要对秋雨说:秋雨秋雨,谢谢你,因为有了你,我穿上了黄黄的衣裳,秋风一吹,我就翩翩起舞,真像美丽的蝴蝶。假如你是银杏叶、是枫叶、是田野、是果树、是菊花,你要对秋雨说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中向同学说一说。
12、秋雨虽然透明无色,却能把秋天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把这段再读一读,把秋天的美记在心里。可以带上表情,加上动作。
13、读得真好,如果你们能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话背下来,就更棒了,背一背吧。
这节课老师很高兴地和同学们看到了秋雨给大地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美景,欣赏了许多诗一般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甚至可以是整段话,试着背下来。(把今天学的这两个自然段背给家长或学习伙伴听,也可以给自己录录音。)还要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可以是实物、诗文或图片。秋雨还带给我们许多许多的礼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3.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四.教学准备。
1.关于秋天的课件。
2.彩色笔、水果。
3.关于秋天的古诗或者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赏秋色,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吗?
2.哟,同学们都这么喜欢秋天!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关于秋天的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看看吗?(看的时候可随意说说看到的景象)。
3.说说看到的景象。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就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体验。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轻轻地?
2.指导朗读。
(三)按照自学要求学习24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部分组成小组学习。
2.推选出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可以用以下方法自学:
(1)美美地读一读。
(2)画一画(根据课文的句子画一画)。
(3)演一演(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创编。)。
3.生汇报。师根据生的汇报作相机的点拨。
(1)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的果树()的菊花。
(3)秋雨会对动物、植物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地赞美秋雨吧!(配乐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三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白云”
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课前准备:挂图奖励品。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
3、揭示课题:家(正音,分析字形)。
1、有四个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们是谁呢?
2、投影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
4、描述:刚才我们把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送回了家。大家看,它们的家在这儿是多么美丽呀!有蓝蓝的天,有红红的花,有绿绿的草,还有清清的河水。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看课文里有几句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说说课文一共有几行?有几句话?
(2)分句指读,并相机认读生字,评议。如:先指读“白”——出示“白云”读——放入句中读。
(3)连起来读课文。
4、再自由读课文。
5、指名读全文。
6、小组读——齐读。学习生字1、出示:白云2、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四
《故事两则》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配合第三组教材“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设置的拓展性练习。
《故事两则》第一则故事为《加了一句话》,讲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则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通过拓展性练习,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1、教师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验阅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自读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对加上“春天到了”课文是怎么解读的?
c: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引读:师: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心情,于是对老人产生了。是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
a:“法西斯”在这句话里指什么?
b:“消灭”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论一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内化。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评定,把肯定的写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妙的语言是智慧果,愿同学们尽情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之果。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五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最新教案二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
这个活动安排四组练习,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巩固学过的生字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1、出示拼音卡片:z、zh、c、ch、s、sh、n、l,问: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认读,教师提示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出示生字,分四组认读,第一组:子、足、真、座、纸。第二组:春、唱、草、穿。第三组:是、伞、师、色、声。第四组:流、亮、南、暖。(注意:在读字的过程中要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尤其注意平翘舌音的读法。)。
3、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八名学生扮青蛙妈妈,头饰上写着八个字母,十八名学生扮小蝌蚪,头饰上写有十八个字。让小蝌蚪分别找到自己的妈妈。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哪个青蛙家庭动作最快,评出最佳青蛙之家。
4、打开书,自己观察,根据书上的例子连线。
5、全班交流,共同订正。
这个练习目的是比较形近字。通过认读和比较,发现汉字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今天有六对双胞胎兄弟来我们班做客,这六对双胞胎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生字宝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六组生字。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象,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上面三对双胞胎,先一对一对地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再看这三对双胞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一笔)。
4、汇报,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的三对双胞胎。(这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
此项活动目的是复习所学的偏旁。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把带氵、辶的字分别找出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2、自由练读生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4、小组讨论: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采果子。
5、汇报。(演示课件)。
6、你还认识其它的氵、辶的字吗?请你说一说。
这项活动中的15个词语,有的是熟词,有的是熟字组成的新词。安排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识字和积累词语。
2、大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
4、汇报。你想提醒大家在读这些词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平翘舌音,爷爷、我们、她们、漂亮的'词尾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练习中感悟什么样的话是一句完整的话,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在替移默化中渗透句子的知识。在读读说说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1、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指名读。问:这句话是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2、概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出示:江上有一座大桥。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4、出示:屋子里有____________。同座练说,再指名说。(指导用准量词)。
5、出示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练说。
这项活动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教学中不用讲解诗意,在反复朗读、欣赏插图中大致领会意思就行了。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画鸡》,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3、自己试着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4、四人一组互读互评。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能简单地说出来吗?
7、看插图练习背诵。
8、表演。(可配上音乐)。
这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二次口语交际练习,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幅插图,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交流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这个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能在熟悉的气氛中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向别人学习,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想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吗?(板书课题。)。
2、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幅图。
3、你们也想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吗?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介绍后其它同学评评,说说好在哪,哪里应该改进一下。教师也参与其中。)。
4、汇报,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作者介绍,集体评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能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画和有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自由组合,看看、评评、议议别人的画,教师也做学生中的一员,及时给以指导,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6、展览:小小图画展,把学生作品贴在墙上、黑板上,互相观看。
7、评选小画家,评出你自己心目中的小画家,说说你为什么评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8、作业:回家后把你的画和今天我们班办画展的情况介绍给爸爸妈妈。
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二,一上语文园地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六
《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介绍荷兰的影视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展示荷兰如诗般的美景,草原、风车、郁金香都充满了浓浓的异域田园风情,而成群的牛羊、骏马则让人感受到荷兰这片自由土地上的勃勃生机。一幅幅精彩画面的展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让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激发起学习课文的欲望。
再通过感受这首田园诗,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感觉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再进行学习。
然后让学生逐段深入的品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读出自己喜欢的景色,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
用赛读,配乐读等方式,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悟出新的见解。鼓励学生对语句的个性感悟。避免烦琐的分析而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并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句。
最后,让学生回归整体,真正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1、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要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荷兰风光的多媒体课件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抒情背景音乐。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心中的田园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田园)。
是的,同学们心中的田园充满了诗情画意(板书:诗情)。
今天,我们要领略的田园诗情来自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让我们随着课文一睹那独居特色的域外风情吧.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1播放荷兰风光的视频,师抒情配画面解说.
2欣赏完后,你认为荷兰是一首怎样的田园诗呢?(板书:这是一首_____的田园诗!)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有自己初步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2--4自然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3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样的田园诗呢?(根据生回答板书:充满温情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等)。
4再读2--4自然段,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5指名交流.
重点体会的句子1)“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和比喻)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把牛犊比作——孩子,而且是——顽皮的孩子,而老牛呢,俨然是——牛群的家长,那它们的家就是——这草原,这大自然。(评:这是一幅生动而温情的画面。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呀!)在这大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做什么呢?(引读前两句,谈感受)。
(2):“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镶嵌”的意思是(生查字典)——(把一样东西嵌入另一样物体内)用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评:荷兰的低地和运河相互交错,也说明了荷兰运河多,面积广。)“随风飞扬”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骏马飞奔时的情景,强壮的原始生命力,自由的向往和热爱)。
(3)“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它们是谁?(骏马)为什么说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骏马和草原是这样的“和谐”。)。
(4)和草原如此和谐的又岂止是骏马,它们还指谁?(奶牛、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读相关句子,读出安闲与悠然自得。
6指导学生美读品味.配乐朗读。
7教学5--6自然段。
白天的荷兰牧场是一首如此生动和谐的田园诗,那么傍晚、晚上呢?这又是首怎样的诗呢?请你读读5-6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这份诗情画意的句子,多读几遍,细细体会。(板书:宁静美好)。
(1)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分别从时间、空间、动物的状态营造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方面反衬出夜色的宁静美好,一方面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
8配乐朗读。
三、总结课文。
1齐读板书;。
2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作业。
10田园诗情。
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这是一首_________的田园诗!
充满温情。
悠然自得。
无忧无虑。
宁静美好。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七
水营小学:朱家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说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说明: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
分析部件:只、尖、里字理识字:月数笔画:在、见编儿歌:只、尖猜谜语:月。
[说明:游戏的魅力在于激趣。]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说明: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进行变句的训练。]。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说明: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
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
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写生字。
[说明: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听课老师评点所写的字。
[说明:充分利用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提高学生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八、课外作业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
[说明: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八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创新目标认识雨前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
难点:认识下雨前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是抓住好词、好句进行理解。
处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这些自然现象。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字卡。
一、导引目标,激发情趣。
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讨论)。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童话里都有谁?(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和_______”的句式说话。)。
(2)这篇童话主要讲了谁?
(3)“要下雨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都是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不做过多的课文分析。
3、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图文对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
三、研究学习,体验发现。
1、读了这几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雨下起来了,下得怎么样?说明了什么?
3、学习生字。找出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读文:思考你还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帮助我们做事情?说给大家听。(。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练读生字,纠正字音。书写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3、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说一说。
六、研究性作业:
课外读一读关于自然方面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版》。
16要下雨了。
燕子飞得很低。
要下雨了小鱼都游出水面。
蚂蚁往高处搬家。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十九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课时。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特点。
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本课板书设计:
稀奇事反映品质。
详写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田野里丰收忙小学语文教案及教学篇二十
我读着像春花船的一封封读者来信,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丝丝的。作为一个少年读物的编辑,的幸福莫过于听到少年读者对刊物的赞美啦!
忽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我开门一看,顿时愣住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年纪不过八、九岁。
“你找谁?”我诧异地问。
小姑娘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稿件,说:“您是编辑叔叔吗?”我点点头。“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面有两个字错了。”
“是吗?”我将信将疑。
“是的,我查过华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第9行,‘蓝天’的‘蓝’,应该是‘蓝色’的‘蓝’字,这里写成‘兰花’的‘兰’字;还有,70页第3行,把‘包公’写成了‘包么’,嘻嘻,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
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显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
“对,对!谢谢!”我望着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学?”
小姑娘回答:“我叫李真真,在春风小学上三年级。”
从春风小学到我们编辑部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我说:“你就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
“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望着小姑娘渐渐远去的背影和那跳动着的蝴蝶结,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2、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小姑娘纯真、一丝不苟的美好形象。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感受小姑娘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叔叔的良师益友。
多媒体课件。
1~2课时。
一、切入
1、出示“小读者”“编辑”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什么是读者和编辑。
2、揭示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内容并识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重点注意:“您”和“你”的区别;“及”和“级”的区别。
3、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随机板书以下内容:小姑娘、编辑、两个错别字。
5、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品读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1、外貌的可爱。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小姑娘外貌的词句。
学生交流朗读以下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可爱:扎着蝴蝶结,年纪不过八、九岁,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脸蛋红扑扑的。
2、找出写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词句。
3、放声朗读这些词句,指名读,随机点拨说话人在话语中表达的感情。
4、学生默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5、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注意以下语句:
(1)“你是编辑叔叔吗?”“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有两个字错了。”
(2)“是的,我查过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从这段话中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为了这两个错别字下了工夫,不但查字典还要把错误的地方记熟,小姑娘活泼又善解人意等)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一段话。
(3)“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她改正。”
从这一段话体会到些什么?(爱读书、真诚地帮助朋友)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几千米”。
6、读课文,再说说小姑娘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体会编辑的心情
1、默读课文,找出写编辑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2、交流后出示以下词语:甜丝丝的、愣住了、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笑着问、久久难以平静。
3、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4、讨论:编辑叔叔为什么心里甜丝丝的?引导学生读好第1段。
后来编辑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让编辑充满信心)
五、完成作业
1、分角色根据提示语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区别形近字:蜜、密;稿、搞;极、级;淘、掏
3、书写生字。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在《小读者》这篇文章里,介绍了一位普通的小学生――李真真,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里有两个错别字,便不辞辛劳地跑了许多路,去向杂志编辑叔叔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她对朋友认真负责,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同年龄孩子学习。
作者在描写李真真时,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的渲染,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小姑娘“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本正经地”,“像背书似的说”……生动贴切地表现出她的天真、腼腆、谦虚、执著,对于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非常能够吸引学生。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边读边体会。
在教学2―11节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划出描写李真真的语句,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选择其中一句,细细品味,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一下。通过认真研读,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李真真是个真诚的孩子,我是从悄悄地掏、不安、小声、低头这些词中看出来的。她向朋友提出错误时是十分真诚的,毫无洋洋得意之感。她的心灵晶莹纯洁,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有的说:“我看到李真真是个对朋友认真负责的孩子,我是从一本正经、像背书似的、十分认真看出李真真把发现错别字当一回事,认真指出朋友的错误。”还有的说:“李真真是个很尊重人的孩子,当她看到编辑叔叔尴尬的脸色时,就不说下去了,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搁在他的办公桌上,你看她,多体贴他人啊。”
学生的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没想到他们是那么的细心。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给了他们想象的自由,就像脱去束缚的翅膀,可以飞得更远。就是这样一种同中有异,相同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种个人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