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有些教案(汇总19篇)
教案既可以做为教师的备课参考,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南。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效果。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让我们能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编写完美的教案需要教师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一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
宇宙辽阔深邃,也很神秘,但是离我们又太遥远了,无法直观地去感受触摸,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希望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近距离直观地去感受宇宙,就在网上找了有关宇宙的一段3分钟视频和一些图片,组内听课的老师提出了立足于课本立足于语文味的看法,我又思考了一番,能否把双方的思想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说了宇宙中有些什么后可以适时地出示一些图片,并让学生看图片指认相关的物质,对了解宇宙物质的组成会不会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我在补充课外知识时花的时间太多,在同仁们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主要是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还不够充分,因为教学手法没有能再精心优化,出现了多处手法重复的问题,教学设计如果调整为整体感知——语段精读——欣赏语言,是不是更为可行,当然,如果干巴巴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我应与学生进一步对话,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意识,语言意识和方法意识,进一步优化我的课堂教学环节。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时,注意讲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写出词语:
灼热闪烁涯际庞大眩目骨骼。
广大得无边无际——(茫无涯际)涯,边。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挂齿。
(2)课前提问: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说明文。
回顾学过的说明文单元:
明确:第一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这个单元的要求:
明确: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列数字、
下定义、分类别(回顾以前的课文,各举一例。)。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三
知识目标。
1.掌握部分生字词。
2.了解说明文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能力目标。
1.训练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2.训练学生归纳能力。
3.能力分析说明方法的运用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伟大宇宙的情感。
2.培养学生唯物辨证法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宇宙里有些什么》,课前大家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老师向同学们了解你读了本文后采纳到的信息。
二.读书情况了解。
1.从课题看,这是个什么问句?
[明确:设问句,是有问有答,答就在本文的课文内容中]。
2.要求学生合上书:
a.一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从课文内容来看,宇宙里有些什么呢?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b.其他学生在坐位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写出课文里告诉我们,宇宙里有些什么?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3.下面的学生在板演的学生写好后,小组里可以选派出一个代表到黑板上补充。
4.请再以小组讨论:把黑板所列的内容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版。
三.教师评讲板演情况。
四.归纳黑板上板书体现的'说明方法。
[明确:分类别、列图表]。
五.分析课文说明方法运用的效果和作用。
1.学生看书,标划并评注。
2.师作好指导归纳,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说明好事物的特征。
[明确: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
六.总结及布置作业。
1.学生归纳学习本文以后的收获。
2.准备一个关于宇宙的小故事。
作者邮箱:syzxyjc@。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四
a)第一单元着重是让学生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着重掌握的是说明的顺序,这个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要掌握说明的方法。虽然每个单元各有侧重,但此乃三位一体。学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已接触过说明文,但对说明方法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习作中还不能熟练运用。
b)学生对平时常见的事物已习以为常了,但对于不太熟悉的宇宙却有着许多的疑问,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这篇科学小品有了极大的兴趣。
a)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b)初步学会辩识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c)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征服宇宙的信心。
a)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能找出例子并体会。
b)对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的理解。
a)说明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近到远。
b)文中对各星体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a)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星体的资料。
b)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读疑研练。
七:(一)导入新课: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听一则民间故事《后羿射日》,谁会讲?
(指生讲故事)。
问: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阳吗?请讲出理由。
(指生回答:不能,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是的,在很早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因此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
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渐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请看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释题及作者:
1.指生介绍作者郑文光。(注释2)。
2.指生回答何为宇宙?(注释1)。
(三)示标: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学习任务是(出示小黑板):
1.理解宇宙的特点。
2.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宇宙的特点。
(四)读疑研练过程:
1.请大家结合课后练习一,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课后练习一。
(指生回答。)学生在回答第三小题时可能有争论,可引导学生看课文从哪里说起的。(从肉眼“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说起的,再写到行星,写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从而判断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从近到远。)。
2.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学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银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请一学生朗读2——9自然段。要求:
a.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第6自然段)。
明确恒星是一个的星体。(自身会发光发热的)。
b.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读后讨论,交流,点评)学生在分析“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一句时,可能会认为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以下两句进行比较:
(1)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用同样的方法自读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列数字用“——”,作比较“()”,打比方“===”)。
(学生自学——交流——点评)。
5.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它是无穷无尽,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和征服的,请齐读最后一段。
6.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于这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让我们觉得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准确。
7.小结延伸:
a.请学生到黑板前补充板书。(斜体字部分)。
b.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离现在有40多年了,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宇宙一定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来谈谈。
(学生有准备地发言)。
结束语:宇宙的奥秘还有许多,它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8.课堂练习:口答《同步练习》中的第5和第6题。
(五)作业布置:《同步练习》中的剩余练习。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五
一、学生知识与能力起点分析:
a)第一单元着重是让学生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着重掌握的是说明的顺序,这个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要掌握说明的方法。虽然每个单元各有侧重,但此乃三位一体。学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已接触过说明文,但对说明方法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习作中还不能熟练运用。
b)学生对平时常见的事物已习以为常了,但对于不太熟悉的宇宙却有着许多的疑问,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这篇科学小品有了极大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a)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b)初步学会辩识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c)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征服宇宙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a)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能找出例子并体会。
b)对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
a)说明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近到远。
b)文中对各星体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五、课前准备:
a)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星体的资料。
b)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
六、教学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读疑研练。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听一则民间故事《后羿射日》,谁会讲?
(指生讲故事)。
问: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阳吗?请讲出理由。
(指生回答:不能,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是的,在很早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因此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
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渐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请看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释题及作者:
1.指生介绍作者郑文光。(注释2)。
2.指生回答何为宇宙?(注释1)。
(三)示标: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学习任务是(出示小黑板):
1.理解宇宙的特点。
2.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宇宙的特点。
(四)读疑研练过程:
1.请大家结合课后练习一,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课后练习一。
(指生回答。)。
学生在回答第三小题时可能有争论,可引导学生看课文从哪里说起的。(从肉眼“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说起的,再写到行星,写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从而判断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从近到远。)。
2.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学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银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请一学生朗读2――9自然段。要求:
a.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第6自然段)。
明确恒星是一个的星体。(自身会发光发热的)。
b.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读后讨论,交流,点评)。
学生在分析“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一句时,可能会认为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以下两句进行比较:
(1)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用同样的方法自读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列数字用“――”,作比较“”,打比方“===”)。
(学生自学――交流――点评)。
5.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它是无穷无尽,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和征服的,请齐读最后一段。
6.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于这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让我们觉得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准确。
7.小结延伸:
a.请学生到黑板前补充板书。(斜体字部分)。
b.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离现在有40多年了,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宇宙一定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来谈谈。
(学生有准备地发言)。
结束语:宇宙的奥秘还有许多,它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8.课堂练习:
口答《同步练习》中的第5和第6题。
(五)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中的剩余练习。
板书:(斜体字由学生补充)。
郑文光。
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恒星辽阔无边的近作比较形象。
星云运动发展的列数字准确。
宇宙银河系丰富多彩的打比方生动。
恒星系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远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六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灼热()。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七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
宇宙辽阔深邃,也很神秘,但是离我们又太遥远了,无法直观地去感受触摸,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希望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近距离直观地去感受宇宙,就在网上找了有关宇宙的一段3分钟视频和一些图片,组内听课的老师提出了立足于课本立足于语文味的看法,我又思考了一番,能否把双方的思想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说了宇宙中有些什么后可以适时地出示一些图片,并让学生看图片指认相关的物质,对了解宇宙物质的组成会不会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我在补充课外知识时花的时间太多,在同仁们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主要是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还不够充分,因为教学手法没有能再精心优化,出现了多处手法重复的问题,教学设计如果调整为整体感知——语段精读——欣赏语言,是不是更为可行,当然,如果干巴巴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我应与学生进一步对话,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意识,语言意识和方法意识,进一步优化我的课堂教学环节。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八
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1.从课题看,这是个什么问句?
[明确:设问句,是有问有答,答就在本文的课文内容中]。
2.要求学生合上书:
四.归纳黑板上板书体现的'说明方法。
[明确:分类别、列图表]。
五.分析课文说明方法运用的效果和作用。
六.总结及布置作业。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九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段落:
明确:
一(1—11)恒星。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层(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第6节小结)。
第三层(7-9):介绍恒星的有关情况。
第四层(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温度高、体积大、密度大、种类多、距离远——物质无穷无尽。
二(12—20)恒星系。
第四层(20):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小结)。
太阳系、银河系、恒星系、运动——运动无穷无尽。
三(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对象:宇宙。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4、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1)第一层:以亲切的口吻和简洁的语言引出说明对象。(值得以后在写作中借鉴)。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各类恒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层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恒星不同点相同点。
说明方法。
体积密度表面温度。
大很大很大非常小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中不太大不太小只有几千度。
小非常小特别大高达3万—5万摄氏度。
(3)第三层: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第四层:说明方法:分类别。
(5)第五层:小结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2、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3、归结宇宙的本质特征,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二、重难点:
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1)课文的体裁。
(2)说明的方法。
(3)宇宙有些什么?恒星的共同点是什么?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析2、3部分:
(1)一、二层:主要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三、四层:以太阳系为例,说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
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名称定义分类特点。
恒星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织女星、太阳。1体积很大,由非常稀薄气体物质组成。
2体积比较小,由密度特别大的物质组成,温度高达3-5万摄氏度。
3中等恒星,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温度几千度。
行星绕着恒星的不发光的星体。不发光,绕恒星转动。
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1本身不发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
2本身不发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
银河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的铁饼状的恒星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呈环形,直径为10万光年。
恒星系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如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飞快运动。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人类征服宇宙的有关情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铁饼,环——银河系的形状。
分类别:恒星——大、小、中。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
行星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飞奔。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4、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5、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饶着他们转的吧。(表示推测,去掉便成肯。
定,不符合认识规律。)。
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准确。)。
表面温度高达3万-5万摄氏度。(因为表面温度不等于内核温度。)。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表约数,去掉变确数,不科学。)。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表明数量,去掉后变成全部,
不准确。)。
(2)生动性: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
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得数一千多年!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溶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大(太阳的密度事实水的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种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个、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还有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阻碍星光的通过。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云。
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
我们肉眼能看到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每当初冬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个纺锤形的小光斑,就是这个恒星系。它距离我们那样远,光线从它那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万年。在每一个恒星系里,光线从这一头到那一头也得走几万以至十几万年。不要忘记,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飞船,不知道要走多少万万年呢。
我们已经发现数以亿计的恒星系。可是不要以为我们已经看透整个宇宙了。要知道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然只是茫茫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随着望远镜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仪器的不断发明,我们将会看到更远的世界。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星星以每秒十九公里的速度飞奔。同时,太阳系也参加银河系的自转运动。在这运动中,太阳系每秒钟要走二百五十公里。
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多大,温度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一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浙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科学小品。从作者的写作本意看,是让同学们对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有一个概括的印象。
1、知识教学: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掌握“涯、眩”等2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辨识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感受人们征服宇宙的信心。
1、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引导学生探究以下三个问题:宇宙到底由什么组成;如何来说明宇宙的特点;采用怎样的语言来说明宇宙的特点。
(一)、比较引申,概括宇宙特点。
生1:宇宙很大,里面有很多东西。
生2:宇宙里有很多的星星,有很多的星系,可能有供生物成活的星系,还有可能生存有外星人。
师:请问这位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这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很好,我们为他鼓掌(学生鼓掌)我们同学应该要树立大语文观,记住:生活处处是语文。还有同学要说说吗?(没有学生举手)看来,我们同学对宇宙的认识不多,下面谈谈老师的认识吧!我国西汉有一部书叫《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话:“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宇宙就是天地万物,古代的人们对于宇宙有很原始的理解(出示“盘古开天”的故事简介和古代巴比伦神话故事简介,由一学生朗读)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宇宙大爆炸”理论材料。)大家读得真好,我相信平时你们的语文老师肯定花了不少时间训练朗读,为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鼓掌致谢!(学生鼓掌)读了这份材料,相信不少同学已经急着想知道宇宙里有些什么了吧,好,请大家打开书本。(不少学生显得急不可耐)请大家速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宇宙里到底有什么,宇宙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速读课文)。
师:有同学知道了吗?
生3:宇宙里有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宇宙的特点是辽阔无边、运动发展、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师(惊讶状):这位同学的回答真是全面!
生3:课后练习题里就有啊!(众笑)。
师:善于利用注释、导语、课后练习来学习课文,也是水平的体现,我们为他的'聪明鼓鼓掌!(学生鼓掌)(板书说明内容、对象特征)。
(二)、依次排序,体会科学顺序。
师:作者在说明内容上,为什么先说恒星?
生4:他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生5:是第二段的“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师:非常好,作者抓住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先介绍近的看得见的已知的,再写远的未知的。根据这一规律,请一同学到黑板上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把说明的内容写出来。
(生6自告奋勇上台板书,开始写时比较端正,后来较倾斜。其余学生笑。)。
师:大家笑什么?
生7:他的字写斜了。
师:是啊,但是大家能发现他字的优点所在吗?
生8:笔画比较端正。
师:好的,汉字是我们祖国的文字,书法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同学一定要把字练好!(师板书对象特征后面的运动发展、丰富多彩、辽阔无边)能不能给“辽阔无边”这个词找一找同义词?(学生找到“无边无际”、“茫无涯际”,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字的读音、意义后让学生书空)科普说明文,往往采用直观形象的说明方法,使深奥的内容易于理解、接受,这就需要用到说明方法,请大家读一读单元导语。
(三),合作探究,学习说明方法。
(学生齐读单元导语)。
师:单元导语告诉我们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类型。请大家在七种方法后补上列图表,这样我们初中段接触到的说明方法就齐了。还有,把“举例子”中的“例”和“列数字”中的“列”圈出来,因为这两个字我们同学很容易弄错,要引起注意。好,下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要找出例句,并说一说说明方法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用圈点的办法找句子。)。
师: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先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开始全班交流。
生9:第四段“这样的小星星发出眩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30000~50000摄氏度”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恒星温度高。
师:老师觉得他的表述不是很准确,有没有同学能表述得更准确一点?
生10:应该是说明小恒星的温度高。
师:有进步,但还不是很准确,谁能表述的更准确一点。
生11:应该是说明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
生12:不能,作者可能没有测试过。
生13:30000~50000有上限和下限,说明的是全部的小行星。改为确数,只能说明一部分恒星,和原意不附。
师:讲得很好,大家还可以注意到,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不是供科学研究用的,要面向大众,所以这篇文章的大多数数字是约数。(穿插教学“眩”字。)。
生14:第四段“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运用了作比较。说明小恒星的密度大。
师:能不能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改为“十朵星云的重量”?
生15: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星云有多重。
师:可见,运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时,要注意被比较的事物一定要是我们所熟悉的。
生16:课文把恒星分成大、中、小,这是分类别。
师:根据什么分?
生16:体积。
师:还有分类别的例子吗?
生17:介绍星云的时候也运用了。是根据能不能反射附近恒星的光亮划分的。
师:可见分类别一定要有统一的标准。
(四)、小结质疑,开展知识探究。
师:(小结课文后,结合“神州五号”发射成功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祖国争光。)大家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57年,文章中介绍的“宇宙”内容,有些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回去后查找资料,以“宇宙新发现”为题,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1、教学的切入点比较好,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理解说明内容和对象特征上比较容易。
2、教师的调控和评价使学生保持整堂课较为高亢的状态,教师的语言比较干净,体现了“导”的作用,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合作探究说明方法时,气氛比较热烈,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比较顺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自主的求知状态中。
5、由于是借班上课,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考虑,对科学小品语言的文艺性没有涉及,是一个不足。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二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灼热()。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分析课文。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布置作业。
七、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二、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三、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2、生动性: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资源与学案》的习题。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三
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
合作探究式教学
第二课时
多媒体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板书)
2、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怀疑 富于想象 (板书)
设计意图: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3、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
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
讨论两分钟
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5、问题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
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同时运用准确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
6、问题五: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
未来 (板书)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抒情和议论的语言,并和解说词的特点联系起来,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会更贴近关注的心理,引起共鸣。
7、总结文章写作的重要特色,领悟本文写作的深远意义。
布置作业:任选一个你喜欢的题目,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
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
地球的未来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四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学生能举例说明和解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特殊性。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导]。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方法步骤)。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交流点评]。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3、拟清全文结构,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一、知识储备。
a.解说词的特点。
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b.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文是电视片的解说词,所以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课文说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统一的。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c.基础知识。
完成德阳《导学与探究》以下内容:
1.自学“预习提示”1——2内容,用笔勾出要点。
2.完成“基础积累”1——2题,“基础集训”1——5题。
二、问题探究。
子问题1:在认真阅读全文基础上,完成下面问题。
(1)宇宙有边疆吗?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理由。
(2)本文是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布局谋篇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六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文章结构解读。
题记:用名人名言提示主旨.
一、解说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宇宙的广阔。(1-6段)。
二、解说星系的组成。(7-11段)。
4.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5.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重点。
说明对象: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宇宙,目的是想读者(或观众)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
说明重点:。
1.说明宇宙的辽阔无垠的性质,例如地球到太阳之间,地球到已知的宇宙中心的距离,星系之内和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
3.第三个重点是推测。在说明宇宙之大的时候,在说明行星系组成的时候,两次推测生命或高级动物的存在。
四、文本解读。
理解下列语句。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4.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惟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像,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
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五、深入探究。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六、总结。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七、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七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记录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宇宙的边疆》教案吧!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第二课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八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分辨去区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对太阳从近到远排列的位置。
2.能大胆、主见的表达出自己喜欢哪个星球,想去哪个星球玩。
3.孩子们动手用粉笔将飞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连线。
4.培养幼儿的对宇宙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初步了解宇宙的小常识。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