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写作论文(汇总17篇)
学习经验的总结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方法的调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着重强调关键的成果和收获。借鉴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总结能力,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一
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必备的三个重要素质,也是评价研究生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研究生学术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缺陷:科研能力较弱,学术修养不够,以及科技论文写作不规范、创新性不足等。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应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段,逐一解决,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写作这些必备的素质,笔者将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现存的问题与对策两个角度来进行具体探讨。
科技论文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总的来说,科技论文就是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很多学术成果必须通过科技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让大众知晓。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论文产生以及学术成果得以体现的重要前提,是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证明,也是研究生们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科技论文写作的好坏与科研能力的高低,以及学术修养的程度密不可分,应该可以说科研能力与学术修养决定着科技论文写作的好坏。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科研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重中之重。科技论文写作是体现科技成果的必经之道,科技论文写作写的就是研究过程中的发现,研究的问题,可解决的思路等。有些研究生面临无东西可写的状况,写作效率非常低下,写作质量较差,往往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写的东西不堪入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科研能力不够,在研究的过程中无法出现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发现,对于所研究领域缺乏理论的积淀,缺乏清晰的了解;同时科研意识不够,缺乏对于研究的热情,不能自觉的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往往是放任不管,在这方面没下功夫。所以很难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有所作为或突破,往往会恶性循环,状况越来越糟糕。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纵观学术界有名望的学者,无一不是有着很强科研能力的人,这种科研能力不仅体现在对于理论的研究深耕之上,也体现对于实践的细心观察与苦苦探求之上。科研能力强,科技论文写作便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必将赢得认可。
好的科技论文写作也需要写作者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修养,这种学术修养体现在理论素养与道德修养两个方面。理论功底扎实,写的东西看起来才有血有肉,让读者读起来不会空泛,虚华,同时也往往具有一种自我提升,一种钻研学习的热情,理论扎实者,更具有创新性精神,纵观古今,在理论方面有极具贡献者,无不都是有着深厚理论积淀的学者,如马克思·韦伯,弗兰克·古德诺等。道德修养对于学术研究者甚是重要,科技论文写作注重科学性,原创性,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火花,但是道德修养败坏者却不在少数,有些还是资历较深的名校学者,主要表现在窃取他人成果,抄袭,剽窃,不尊重原作者原文随意篡改等,这对于科技论文写作无论是在写作技巧和写作氛围上都是一种伤害,科技论文写作需要一种很干净的学术氛围,氛围一旦不好,便会发生连锁反应。
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是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两个驱动轮,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有质的飞越,所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显然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对于科技论文写作来说,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科研能力、学术修养和科技论文写作这几个方面进行。
2.1科研能力。
所谓科研能力,笔者认为实际上就是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进行科学探究最基本的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谈不上搞学术。但目前从研究生质量培养方面来看,科研能力较弱是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科研课题的选择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它最终决定科研工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是科研工作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部分研究生是跨专业考研,跨考到了行管专业,当要研究与行政管理相关的领域时,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积累,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写不出个所以然来,效率较低,很难进入状态。
写作能力的普遍缺乏,一部分原因归为教育方面的问题,譬如灌输式教育模式,大学的严进宽出,以及不注重大学生写作的培养等,同时还要认识到研究生自身问题,即不注重培养自身的论文写作的能力。
如何解决研究生科研能力偏弱的问题,这并不太容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注重夯实理论基础。改革学位课程结构,拓宽知识面,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现代科学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方向的分界线正逐步淡化。研究生课程要求做到由繁杂多细到精简深宽,注重整体配合;由知识面偏窄,结构单一转向拓宽知识面。帮助研究生建立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的金字塔的知识结构,逐步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2)改革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研究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其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应开设一定的选修课程,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挑选所感兴趣的不同学科课程进行学习[1],而且应开设一些工具性课程,如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精读等。
(2)注重导师的引导作用。导师作为其学生首要责任人,很显然要重视所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能进行放羊式管理,而应定期安排学习任务,定期进行检查,并带有强制性。同时应定期安排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所带学生的学习科研进展,即使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3)注重自我激励意识的培育。自我激励与自我暗示实际上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内因决定外因,最根本的还是内因在起作用。研究生应主动从自身找原因,培育自我激励意识,抵制不良的诱惑或习惯,将精力集中到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来,不断进行自我暗示与自我警醒,并形成一种习惯。
2.2学术修养。
关于研究生学术修养的概念界定,刘培蕾认为其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学术能力层面,即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经过锻炼和学习所达到的能力;学术道德层面,即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陶冶所达到的道德品行。[2]总而言之,研究生学术修养包含学术能力修养和学术道德修养两个方面。
就目前来看,研究生的学术修养普遍不高,或者学术修养不够,而且呈现分化趋势,这显然已成为进行学术研究的一大阻碍。笔者认为学术修养不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纯正的学术研究动机。有一部分学生不是真心搞研究,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或者荣誉而去搞研究,譬如只有当某种评比含有论文发表数量或质量这项指标时,才不得不去搞研究。而不是真心实意去搞研究,反而只有一心一意搞研究才会出成果,那些荣誉或者奖励是伴生的结果。
(2)缺乏丰富的理论功底。近几年研究生的入学门槛越放越宽,使得一部分理论基础薄弱,学术能力偏弱的学生也招了进来,同时在大学所形成的浮躁、不学习、懒散的习惯也延续到研究生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上进心,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急功近利,只求一知半解,学科背景极为薄弱。
(3)缺乏道德自律,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实际上很多新生入学时老师就已强调学术自律,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自律意识薄弱,仍然我行我素,硬是在研究中做一些小动作,走捷径,尤其是在论文写作中体现得较明显,粘贴复制,编造、篡改数据,剽窃他人成果,以及重复研究重复发表等,较为常见,十分不利于研究生培养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良好的学术修养是每一位研究生都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取得学术成果的重要保证,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学术修养不够的问题,将对研究生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总的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注重理论学习与理论考核[3]。学术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较深的理论储备,既包括对经典理论的掌握,也要对前沿的理论有所把握和了解,这样才会有思想的深度,毫无疑问进行理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制定理论书籍或文献研读清单,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同时要进行定期理论学习考核,促进理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正性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术环境的被破坏。导师首先应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梳理好的榜样,学校应在综合评比中淡化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过分要求,同时在科研经费等方面应透明化,公开化。并定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净化研究生的学术思想。
(3)注重建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惩罚机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研究的腐蚀剂,如果任其发展,必将产生恶劣影响。学校应加强监督,研究生单位是第一责任单位,导师是首要负责人,学生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应负连带责任。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应严厉查处,根据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惩戒,包括通报批评,取消各项荣誉奖励资格评比,甚至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
2.3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的质量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也是表明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文献资料,是其学习研究的结晶,也是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媒介。而现在一般的科技论文,内容上最大的毛病在于重点不突出,尤其是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内容不突出。特色新意不明显,掩盖在对前人工作的总结中;或是一篇论文里涉及的问题太多,哦研究讨论却不充分,究其原因,是研究生在调研的过程中因客观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信息不通畅,或因为主观原因掌握的科技资料不充足,内容不够新,分析也不够透彻。其次,形式上不规范,摘要内容空洞,关键词选择不恰当,参考文献无序罗列。图表、符号、公式表达混乱[4]。一方面是研究生未能体会格式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研究生根本不知何为规范的写作格式。同时反映出一些研究生文献综述能力较差。有的论文基本上不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生时,即使利用了前人的成果,也无法明确的显示出来。多数的文献综述还是停留在前人的观点堆积上,没有自身的评价和批判。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科技论文写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制定阅读计划,打下理论基础。立足于本专业的需要,制定自己的专业读书计划,使自己对本专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理论基础。
(2)积极参与实践。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研究生读书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和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特别是深入社会实践做个案调查,这对科研锻炼很有好处。社会调查有系统的一整套方法,文科研究生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避免网上下载,抄袭。同时,通过社会调查可以提出很多前人没有提出过、解答过的问题,从社会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有扎实的根基。
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必备的三大素质,这三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少了任何一块,其他两块就无法得到有效运转。但总的来说科技论文写作是学术成果的最后一步,如何能顺利完成这一步,到达目的地,关键还是要靠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这两个轮子的健康有力驱动。就目前的形式看,这三块都出了一些问题,克服科研能力较弱以及学术修养程度不够这两大问题,是促进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提高的重点。基于此文的观点,笔者认为有些地方分析还不够深入,还有进一步丰富完善的空间。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二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教科研论文的一般写作方法,用理论能够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个懂科研、会研究的学者型教师。
教科研论文就是“道前人所未道”。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和讨论问题的文章,表达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教科研的显著特点,必须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问题的提出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教育科研活动的终结。
教科研论文尽管其论述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要素有三个:一是论题,即真实性需要被证明的命题、观点、看法和发现,这是论文的核心。目前人们对论题和论点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我在这里将他们稍加区分一下。论题可以说是真实性尚未经过证明的观点,论点可以说是真实性已经被证明了的观点。在论文中论题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后果及其对策”,就是需要研究之后得出结论。二是论据,即证明论题的根据和材料,这是论文的基础。论据必须真实充分,这样才能使论点立于不败之地。论据可以是在实验、调查、观察和模拟中获得的材料,也可以是文献中的材料和经验事实,还可以是已经被证实了的原理、定义等。三是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据必须合理严密,不能牵强附会和出现漏洞。
三、选题和选材。
1.选题。选题就是精心筛选之后确定下的研究课题。选题是科学研究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是每一项研究工作的起点。选题直接关系到这一项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成功还是失败,成果是大还是小,价值是高还是低。选题关系到整个研究工作的进程,是科研活动开始阶段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科学史表明,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善于选题。许多科学工作者都认为:正确的选题等于科学研究任务解决了一半。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选题必须遵循“价值、创新、可行、准确”的原则。特别强调创新的原则。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过程。创新的选题,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时代感。如,“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和谐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即是。二是内容新。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反思”、“研修一体的运行机制”等课题。三是角度新。教育科学研究选题不应盲目的“赶时髦”、“挤热门”、搞“一窝蜂”。对于较热门的,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课题,要经过周密地调查研究、认真地思考,从新的角度去挖掘,赋予新意。如《教师的素质》,很多研究者正在认真地研究着,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提出“教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评价、流动的系列研究”作为选题。《学习兴趣的培养》已经作为很多研究者的选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提出“厌学问题的研究”作为选题。
《韩非子.喻老》中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2.选材。选材是写好论文的基础。选择材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是真实。真实是教科研论文的生命。《中国青年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瞧,这把摧残青少年的‘斧子’》。文章说:“学生在学习上拼体力、拼时间,身陷书山题海,长期‘负荷超载’,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拿南通市今年参加高考的某校考生体检情况来看,考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令人震惊。参加体检的247名考生,身体完全合格的只有63人,占25.5%,其中因近视眼而限考的比例比去年增加11.8。...由此可见,说片面追求升学率害死人,绝非过甚之辞!”这篇文章为教育决策机关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如果材料是虚假的,那末论题就会毫无意义。6月,北京电视台曾报道了“纸箱子当包子馅”的新闻,闹得社会沸沸扬扬。结果这则新闻是假的,制造假新闻的记者被绳之以法。
二是充分。材料要能够从各个方面证明论题。比如学生课上质疑,老师选了两个材料。小学语文有《乌鸦喝水》一课。证明乌鸦动脑子后,喝到了水。可是,学生经过实验不是那么回事,用瓶子装上半瓶水,然后往瓶里装石子,水不但没增高,反而减少了。这说明道理和真理还需实践的检验。高中语文《失街亭》一课,引起学生思考。街亭失守,应由谁负主要责任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说是马谡。但有的学生开始认为是诸葛亮。这时,老师要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两种观点各不相让,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终于达成共识:街亭失守,马谡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决策者角度看,孔明决策失误,用人不当才是丢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三是典型。材料应当具有普遍意义,具有代表性。比如改变教学方法,教师选取一例。国外有个学生用一年时间背诵圆周率,能背到小数点后100位,曾轰动一时,这个学生被誉为天才。北京大兴区一个年仅6岁的小姑娘许佳文,能将圆周率背诵至小数点位,他甚至能倒背如流。《北京科技报》.9.28.中国的教师改变一种方法,结果缩短到一个月或更短。他把这100位数字划分10组,每10位数一组,先一组一组的背诵,这就容易多了,再把这10组数字连起来背诵不就成了吗?还是中国教师聪明。
四是新颖。材料应当是鲜活的,是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如果是别人经常用的材料,我们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来,也是可以用的。比如,学生确实存在个性差异,学生的智力、能力有差异,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现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面向有差异的个体。理论上说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每个个体的学习质量。
然而智力发展有四个明显的质变期,教师要清楚。
5.5---6岁,是智力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
小学四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期。以抽象逻辑成分为主要形式。
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期。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高中二年级,是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初步成熟期。
据北京市一些中学的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智力变化较大,高一入学考试的尖子,经过半年或一年后不一定仍是尖子,有的甚至显得比较平庸;而高二以后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日趋稳定和成熟。凡是高二发现的学习尖子,绝大多数都能保持;省市重点的高中毕业时的学习尖子,约有80%以上在上了大学之后,仍是学习尖子。
四、拟定提纲。
论文的提纲是撰写论文的依据,是论文的骨架。拟定提纲是谋篇构思的具体化和语言化。提纲可以使文章通篇一致,首尾贯通,强调重点;它可以把所想到的内容以最简洁的语言形式物化到纸面上,使自己可以通过眼睛直观的检验这些设想,看看是否弄清楚了要谈的问题;可以推敲各种关系,看看思考得是否严密。此外,提纲还可以供人讨论,以帮助自己修改不足。所以,拟定提纲也是写作论文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用的提纲有以下4种形式:
1.句子提纲。句子提纲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用句号结尾。理想的句子提纲里的每一句话,都应是正文定稿里每一段的基础。这种提纲内容明了、完整,不仅可供自己写作时使用,而且可供别人提意见时使用。
2.标题提纲。标题提纲是用一系列名词或短语列出每一个问题、每一段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有的短语可以作为部分的小标题。这种提纲容量大,概括性强,但别人一般不容易看懂。
3.段落提纲。段落提纲是写出每个段落的内容提要。这个内容提要将成为正文定稿时的主要内容。这种提纲内容更完整,意思更明确,很容易变成初稿。
4.图表式提纲。图表式提纲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提纲,它是用图表中的词语、线段、箭头和符号,表示论文的层次结构和顺序的一种提纲。这种提纲的容量大,而且可以反映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联系,但别人不易看懂。
在实际运用时,有些人综合使用上述提纲的形式,该用句子的地方用句子,该用标题的地方用标题,该用段落的地方用段落,该用图表的地方用图表。列提纲的时候,一般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一层层思考拟定。首先是搭大的框架,再考虑每一部分的层次,然后在各层次下列出段落要点和事例,最后在提纲的各个大小项目之下记一些需要的具体材料或索引,以备行文时使用。
五、撰写初稿。
当拟定好提纲之后,就可以撰写初稿了。俗话说:文无定法,但选有定则。这个则,就是自己的特点、风格。写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写论文是静下来的学问,该动手时就动手。鲁迅先生写文章讲究八个字:凝思集想,一挥而就。撰写初稿首先要注意按照提纲一气呵成,不要中途停顿,不要为了调整结构、修改某句话或挑选合适的词而搁笔,因为撰写和修改是不同性质的两件事,不宜同时进行。一些初写者往往中途写不下去了,就是这个原因。因此,一气呵成是撰写初稿的一条重要原则。
撰写初稿还要明确论文的格式。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题目即题眼,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要用最少的文字告诉读者所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使人一目了然。一个好的题目一般应达到以下四个要求:一是能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二是要鲜明、醒目;三是要简洁、精炼,如题目过长,可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四是便于分类,要使人从题目中能看出论文属于什么学科范畴。如《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把同伴学习体验的.工夫做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
2.摘要。就是内容提要,就是将论文中主要的内容概括出来。它的作用是使读者看后能了解论文的概貌,吸引读者看下去。它虽然放在论文前面,但往往是最后写成的。一般说来,对摘要的要求是短、精、特、完整。短,就是文字简短,通常是以二三百字为宜;精,就是准确精炼,能将全篇的主要内容浓缩起来;特,就是要反映论文的特点和特色,吸引读者;完整,就是能独立成篇,相当于一篇短文,有严谨的结构和很强的逻辑性,反映一个完整的内容。
3.引言。又叫序言、序论或导论。写在正文之前,像一出长剧的序幕。一般说来,引言用以说明写作的目的、研究的经过和研究成果的意义,并提出中心论题。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研究水平的高低。引言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指出前人作了哪些工作,还有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从而说明自己的研究目的。二是提出中心论题,阐明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自己有什么新发现。三是简介自己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的过程。四是说明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写引言时,要求简明扼要,切忌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4.本论。本论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它是表达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由论证组成,就是用真实充分的论据通过一定方法证明作者提出的论题。论证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论点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可以使读者更加相信论题的正确性。在论证中,应有一些过渡和衔接,应有一些说明和解释。
写这一部分时,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是眉目清晰,要有条理性。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庞杂,容易眉目不清。二是要有逻辑性,要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判断和论证等。三是要符合认识规律,要由浅入深,跳跃性不能过大,必要的地方加小标题。四是要严肃对待数据和事例,必须实事求是。数据和事例应当真实,具有代表性和充分性,绝不能任意更改数据和实例,去凑合某种观点。应使读者通过这些数据和实例,也能得出同作者一样的观点。五是要精心设计和制作图表,图表要概括明了,使人能看懂其中的意思。当然在写作时允许有作者个人的风格,但以上五个问题是必须注意的。
5.结论。当论题被充分证明以后,所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处于点睛的地位。结论必须经得起同等条件下的多次验证。写作结论时,要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明确,不得使用“大概”、“可能”之类的词语。如果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必须指明有待进一步讨论。
6.讨论。就是对结论的探讨。应写出结论适应的范围和运用结论的条件,以及结论的局限性。还应写明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尚未解决需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有时还可以写一些体会,以对别人进行启发。
7.列出参考文献。篇后应附参考文献,其目的有四个:一是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二是表示作者对他人成果的尊重(知识产权);三是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四是反映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程度,便于读者评价论文的水平和结论的可信度。参考文献应当是作者直接阅读和引用的,要有准确完整的出处,以便查找。
六、精心修改文章。
认真修改是写出好文章的重要环节,应当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只有认真修改才算真正进入了写作。刘勰xie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改章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文章频改,功夫自出”。《宋诗纪事》记陈知默一联云:“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后改成“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原诗的“飞”字用得比较一般化,改成“横”字,不但说明白鸟在飞,而且还表现了空间、风力和白鸟之间的关系,更准确的描绘了白鸟飞翔的形象。王安石的诗《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之所以比(过、到、入、满)为好,就在于它活现了江南春天生意盎然的秀丽景象。这说明了修改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修改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内容,二是表现形式。对于内容的检查修改当然是重要的,但表现形式也不可忽视。修改的顺序应当先检查、思考后在动笔修改,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这就是要先检查文章的内容是否有意义,中心论点和论据是否正确、全面、深刻,论证是否合理、严密,然后检查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修辞的问题;先检查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内容和形式是否一致,然后检查某些材料是否应增删,材料的详略和位置是否得当。在经过检查寻找出毛病之后,就应当从通篇的角度思考如何修改。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应当考虑,某一个地方的改动对全篇和其他地方会有什么样影响。考虑成熟之后,在动笔修改,以免顾此失彼、只顾局部不顾整体。
修改论文时,常常需要通读几遍,不能希望读一遍就能发现所有的毛病,细微之处见本领。
论文的具体修改方法有:改、增、删、换、移。改就是改动、改写。如果发现观点和论证不清楚,就应改动,甚至于改写。增就是增加,补充。如果发现材料不足,论据不充分,就应增补。删就是删繁就简。应把文中多余、重复、冗长的段落、句子、词、字抹去,毫不可惜。换就是更换。如果发现文中有用得不准确的材料,或者表达不正确,用词不当,就要调换。移就是移动、调整。如果发现文中段落和材料安排不够恰当,或者内容顺序排列不恰当,就应改变位置,进行调整。
修改论文应当立足于自己修改。当然可以征求学者、专家和同行的意见,但是对于他们的意见绝不能盲从,要消化和斟酌。一篇优秀的论文既要博采众长,又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搞科研需要坐冷板凳,写文章需要冥思苦想。但是,知识的根是苦的,果实却是甜的。最后用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共勉: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愧,为伊消得人憔悴。3.夜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三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和新教育形式刚刚开始构建,这种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已形成当前教育变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新主人,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21世纪。新世纪社会更加迅速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社会是更加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量和知识传播渠道急剧增加,知识的更新和发展的速度更加快速,科学技术将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世界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将更加广泛应用,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家庭。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特别要求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要拥有足够的信息,具有主动选择与使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积极主动、生活活泼、各有特色的全面发展。它是在过去的封闭的、保守的、单一的应试教育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开放的、积极的、中和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发挥好教育科研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其最关键的.环节还应该在大力开展好教育科研上下功夫,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一、抓认识,造氛围,在创建科研兴教氛围上求突破。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强科研,首先要提高全民,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为此,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教育科的重要意义,宣传教育科研的先进典型,使上上下下不断树立和强化科研兴教的观念。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素质教育要向科研要质量,在全社会形成重科研、兴科研、搞科研的浓郁氛围。
二、选人才,建网络,在完善科研兴教体系上求突破。
建设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队伍,完善教育科研网络是推进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热爱现代教育事业的教育科研骨干,为他们出题目、压担子,使之在教育科研中大显身手,做出成绩。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学会、教育学院、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吸收学校、社会甚至家庭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全方位、大角度、立体式的教育科研网络,通过网络及时沟通信息,定期交流成果,不断推进广经验,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科学、有序、快速、全面的发展。
三、攻课题,上水平,取得科研兴教成果上求突破。
选准课题,定好标准是开展好教育科研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没有课题的确定和标准的确定,教育科研就可能无的放矢,流于形式。因此,要适应素质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明确时限要求,提出质量标准,加大研究力度。我们认为,在近期内,针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多,但实践经验不足,特别是素质教育还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自觉行动。教育研究应该把研究课题和努力方向放在如何破解素质教育制约因素上,只有在这方面取得成果并推广应用,才能启动和推动全面素质教育。
四、靠政策,创环境,在形成科研兴教合力上求突破。
只有建立完善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完备健全的组织体系,才能形成科研兴教的整体合力。
政策上,当前重点要建立科研兴教的激励创新机制和惩罚约束机制,对教育科研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人员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阻碍教育科研先进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促进其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形成万马奔腾共同发展教育科研的可靠局面。
组织上,要层层建立教育科研的权威领导机构,设专人具体抓。同时,建立教育科研要作为各级教委的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就一定会形成教育科研的整体合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四
[摘要]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提高。由于高等院校科研的特殊性,使得其科研管理不能完全按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经验进行。要保证科研管理有效的运行,就必须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其措施是加强科研团队自身建设管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管理、档案管理及科研经费管理等。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高等院校。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必备的职能之一,其研究成果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动力及学生的就业。有效的科研管理,对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经费金额及项目种类在逐年增加。医学高等院校科研具有医学科研风险大、不确定性高、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强、可控性比较差等特点,然而其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科研管理项目来源多,项目产品形成可转让的成果数量少,科研团队成员大多是由博、硕导师、教职工及博、硕研究生组成。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在吸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着力从加强科研管理、提升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一、加强科研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是确保高等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做保证一切将成为空谈,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首先,组织科研团队参与人员学习“保密法”,防止因泄密造成而造成的损失。学习四防安全以及其他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安全知识,建立极强的安全意识,使之时刻注意各种安全。我校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与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并在实验室门与室内明显处贴禁烟标志及离开实验室时请关好门、窗、水、电的提示牌。其次,要加强对参与科研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在学习、参与科研的同时不泄密、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树立安全意识,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工作人员及本、硕、博学生进行安全防火演练以便应对突发事故,并且要实施应急预案。同时,实验室要有健全的、安全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及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教学与科研安全有序的进行,更好的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
二、加强科研团队自身建设管理。
高等院校的科研多采用分散式管理,不同学科和不同院系之间的科研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就难以组建一支全面的、优秀的科研团队。然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前提和保障。科研人员的素质是影响科研项目质量的关键,科研人员业务能力是决定科研质量的关键内因。要组建、培养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不断更新工作作风和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第二,科研人员要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选派科研团队中的优秀人员带着实验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送到国内外先进实验室学习、合作研究与开发,拓宽知识层面,开拓视野,提升学术水平。第三,建立科研人员定期汇报课题研究进度制度,对阶段性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以此活跃科研人员的思维,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科研人员成为科研项目的“专家”,并且要时时掌握与项目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第四,建立科研自我评价及激励机制,对阶段性科研结果及个人的工作成绩进行自我评价,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实验方法与研究思路,增强主观意识,发挥其潜能创造性地工作,对工作业绩好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
三、加强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的管理。
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是保证科研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的必要途径。科研项目研究过程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是确保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前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将促进以后科研项目的中标率,形成良性循环。要从根本上杜绝只重视申请立项、不重视质量的观念,狠抓科研项目质量,必须重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管理。项目过程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的申请立项、启动、中期检查、进度监督、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等。申请立项时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及风险评估;项目启动时需对所有实验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实验检测指标的选择要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按计划进度进行检查、监督、验收,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服务于社会。然而,现在的科研成果能够转让并形成产品的少之又少,多数只形成研究报告、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因此,项目研究过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保证项目科研成果能转化成产品的必经之路。
四、加强科研档案管理。
科研档案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方法的总结并应用于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因此,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部分。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参考先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并将其融入自已的研究中进行创新。现在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保存在科研处或档案馆有诸多疑虑,认为不如自己保管安全、使用方便。科研档案是科研工作真实的历史记录,它的作用主要在于研究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教训的传承与借鉴。在研究阶段科研档案的作用不如参考文献、标准等效果明显,造成了单位对科研档案重视不够,忽视了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加强科研档案归档工作管理,主要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研究过程、形成的科研成果及成果申报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技术资料进行归档管理,不能将这些档案保存在科研团队中或项目负责人手中,科研处或档案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控制。科研档案的管理要分层次、分学科逐级分列,做到一目了然,便于调阅,科研团队与项目负责人不会再把档案保存在自己手中。再则,规范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各环节管理流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监督、规范科研人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归档行为,实现对科研档案的科学管理。
五、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管理。
科研管理工作信息网络化是现在乃至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将大大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并能降低管理成本。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等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联系在一起,形成开放的科研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还必将为高校科研规划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高校科研信息网络化管理将提高科研信息统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加快信息网络化进程,有利于高校科研信息网络化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遵循的是“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原则。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内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授权审批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地修订与完善,使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为单位的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科研经费由财务处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由项目负责人作为科研经费使用负责人。经费支出时需要有经办人、课题负责人、课题组长、科研处处长、财务处处长、主管校长签字方可报销的逐级签批过程,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合里、合规、合法。总之,科研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与更新,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明确所有参加科研工作的教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医学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造福于人民而努力。
参考文献:。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五
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土壤。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完成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问题。
科研意识是科研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强烈的科研意识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淡薄,对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认为科研就是写论文评职称,有些教师则热衷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觉得能做些科研工作是在向“名师”迈进,有的则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搞科研是额外负担。
一些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在知识储备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方面差强人意。
在资料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一些教师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获取科研信息资源,对互联网的利用基本只限于使用搜索引擎,对收集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地筛选和使用。据调查,教师对收集来的资料,感到无从下手的比例为11.66%,采取拼接方式进行处理的比例为66.30%,能够熟练驾驭资料的比例仅为21.74%。
搞学术科研型必须抵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部分小学教师虽然知道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但是对科研或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缺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研勇气。
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认为科研与考试成绩、升学率的关系不直接,耗时长、见效慢、与学校当前相利益矛盾。有的学校领导则是对教师没有足够的信心。
学校除上级行政部门布置任务外,很少安排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由于得不到重视,科研活动需要的时间和科研环境便得不到保证,日常教学任务与科研发生矛盾,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无暇顾及科研。学校缺乏科研经费和文献资料,没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协同研究的科研合力的科研氛围。
二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培养的对策。
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使教师科研能力与小学教育协同发展,已成为影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因素。
1.要树立从事科研的信心。
从事科研活动,要能忍受寂寞和挫折,磨炼良好的自制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最初从事科研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避免直接从事难度较大的课题,首先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信心。
2.要转变对科研的认识。
第一,教师要克服认为科研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通过学习,了解各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学习,关注和收集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逐步参与课题研究和技术应用。
第二,学校要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科研是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校发展。学校在新教师入职教育培训时,要增加科研的培训,鼓励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3.要提高科研能力。
第一,提高信息搜索素养,拓宽消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网上大量的免费教育网站、教育类论坛、数字化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来获取科研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对资源的鉴别、筛选、利用和评价能力。
第二,通过专家辅导和自学方式,提高课题选择、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深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论等理论知识。
4.学校要改善科研环境。
第一,学校要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在科研制度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尽量提供保障,如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增加更多图书和数字化资源。
第二,制定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与奖金、福利、待遇等相结合,同时将科研与精神层面的荣誉感等相结合;将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业务评优挂钩,促使教师从自身发展需要去关注科研。
第三,学校应多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教师的文字功底,以便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为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写作基础。
5.提倡“校本科研”策略。
门或年级组的作用,敦促每一位老师参与研究,加强教师的互助合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琼、王恒.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类型:一项聚类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7)。
[2]林宇.福建省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报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7)。
[3]武向荣.教师科研绩效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9(6)。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六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在《符读书城南》中写到“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俱嬉戏,不输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见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还有“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韩愈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的成才全在于后天接受的教育,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不同,有的孩子努力学习,肚子里面就会有丘壑。学与不学使它们逐渐分化为龙和猪,日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人只要不愿意做猪马牛,就要学习,多读书。所以,读书对我们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读书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的去读书。因为如今图书资料浩如烟海,如果我们读书没有目的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读的书再多也没有用。我们有目的的读书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因为会获得明显的效果。苏轼早就指出:“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有了目的,就会有选择的去读书,读好书。浩如烟海的书籍,水平参差不齐,什么书都读,只会浪费不少时间,给我们带来麻烦。劣等书籍还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极大的影响我们前进的脚步。
读书有了目的,就要通过精读和泛读去不断精进。
泛读,广泛地阅读;泛泛地阅读通看一遍,不是很追求深层次的理解。首先,我们掌握的数据越多,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也就越全面正确。正所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反之,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就会片面不准确。泛读不仅有助于我们判断是非,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些论著水平的提高,其次,具有广博的学识,可以为我们从事专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读,是区别与泛读而言的概念,指深入细致地研读。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精读的方法我觉得主要有:
1、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
2、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
3、对该书形成的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
4、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
5、同类的事物要比较。
6、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
7、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
8、理解典型案例。
9、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
读书不能死读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出自唐代章碣的《焚书坑》,读书人读得书越多,所受到的约束就越多,他们思想潜意识中,伦理道德君臣父子等都是规范自身行为的规则。所以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三十年也成不了。所以,读书不能拘泥于前辈留下的经验,有根据的假设,小心求证。这样读书才有意义,才会有突破。不能被获得的知识所束缚,要敢于和过去的自己宣战,不被读书的条条框框所拘束,理论结合实践。
读书要思考,人们常把喜欢读书而又没有什么心得体会的人叫做两脚书橱,读书要能理解书中的意思,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要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否则书读的再多,也无济于事。学有所得的关键在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和思考要结合而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不能纸上谈兵。衡量读书时是否思考的一个重要标识是看你能否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你读书是动了脑筋,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当然提不出问题,也就无从收获。现代学者也认为能否提出适当的问题,是学生思考与否,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
读书要有怀疑的精神,要敢于对前辈所做出的结论提出质疑,孟子就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当然,并不是说所有都要提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当读书的时候,发现书中所描述的和自己生活中其他方面接受到的知识有差别,甚至相反,就不能以书中所写内容为准,就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送人郑樵谈到:“因疑而思,思而得。”持有怀疑精神,这样才会有所得。
总之,读书是获得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读书便会使人浅薄粗鄙,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七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容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不能太长,最好不多于25个字(或20个英文单词)。并且应该避免附标题。通常是“短语”,不是“完整的句子”,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疑问句或完整句子作为论文标题。
摘要包括四要素:研究工作的方法,问题,结果,结论。论文摘要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尽可能不出现第一和第二人称,英文摘要通常使用被动语态。
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些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哪些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对论文中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知识,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和术语,应加以定义或阐明。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意义要写的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对于理论性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惟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科技论文的结果是整个论文最实际的东西,我们应该是客观的描述,一般不加任何讨论,一般来讲,这个比较好写,主要是图表的集中。结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辑性一些。在结果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论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我们”。结论来自结果与讨论;摘要来自结论(语态发生变化);标题可以从摘要中提炼。
参考文献中只写最必要、最新的文献。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只写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规范化的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一个问题的表述,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适合你文章情况的表达句型,简单的说就是先模仿而不是创造,尤其对英语写作而言更应该是这样。
在论文写作前之前,要花大量时间去构思,自己还不清晰的问题,要不断和别人讨论,当思路逐渐清晰的时候,写下几个关键词,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初步理请,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花上几天时间去成文。
文章写完的时候,先放几天,然后再拿出来读读,看看自己能否看懂,看看自己能不能说服自己,这个过程也许要多进行几次。然后进入艰难的修改程序,让老师或者同学来读,来帮你修改。这个过程可能要十几次或几十次。第一篇文章往往是最难的。
5.结论。
科技写作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映,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以发展的源泉,了解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发展史。如何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本文通过学习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基本要求,深刻体会到了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八
包括:1.科学问题的概念、结构及分类;2.科研选题的概念、分类及意义;3.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
二、科研选题的来源。
包括: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3.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4.从学术争论中选题;5.从文献的空白处选题;6.从各级“科学发展规划”中选题;7.从他人已有课题的延伸中选题;8.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9.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
包括:1.需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5.优势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经济性原则;8.效益原则;9.学术价值原则;10.远近发展相结合原则。
四、科研选题策略及方法。
包括:1.科研选题策略;2.科研选题的方法。
五、科研选题的程序。
包括:1.定方向;2.定任务;3.定课题;4.课题名称的确定;5.选题计划的制订。
六、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简介。
包括:1.科研论文概述;2.科研论文的特征;3.科研论文的类型。
二、科研论文基本格式规范。
包括:1.题名;2.作者及单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6.正文;
7.结论;8.致谢;9.参考文献;10.附录。
三、标题拟定方法与技巧。
包括:1.标题的基本要求和规范;2.拟定标题的方法与技巧;3.拟定标题常见错误分析。
四、摘要写作方法与技巧。
包括:1.摘要的内容;2.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3.摘要类型的选择。
五、关键词选取方法与技巧。
包括:1.选取关键词的基本规范;2.选取关键词的顺序;3.选取关键词的技巧;4.选取关键词要注意回避的常见问题。
六、引言写作方法与技巧。
包括:1.引言的基本内容;2.引言写作的基本要求;3.引言写作常见问题。
七、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包括:1.综述的正文写作要求;2.专题研究论文的正文写作要求;
3.设计类科技论文的正文写作要求;4.正文的写作要点。
八、结论写作方法与技巧。
包括:1.结论的内容;2.结论的格式;3.结论的撰写要求;4.撰写结论的常见问题。
九、参考文献著录方法与技巧。
包括:1.参考文献的定义;2.参考文献的目的与作用;3.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与原则;4.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十、署名、引用与注释规范。
包括:1.署名规范;2.引用规范;3.注释规范。
1、多阅读,多摘抄,多练习是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一定要多阅读自己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要学会有规律的总结和分门别类的收藏;当你到写作阶段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要求我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内容,而要进一步理解这篇文章的精华在那里,作者是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的,用了哪些经典的表达方法,要把其中自己要用到的句型,表达方法抄下来或做上记号,然后比较多篇文章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适合你文章情况的表达句型,简单的说就是先模仿而不是创造。摆10-20篇类似的文章到一起,去仔细琢磨,肯定比自己关门苦想要有用的多。
2、在论文写作前之前,要花大量时间去构思。走路,吃饭的时候也去想,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有哪几个关键词;自己还不清晰的问题,要不断和别人讨论,当思路逐渐清晰的时候,写下几个关键词,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初步理请,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花上几天时间去成文。
很重要的作用。
4、对文章写作而言平常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学会去写综述,这也是积累的重要表现,就自己相关的研究领域,在阅读了50-100篇文章后就可以去总结其各方面的进展,并提炼新的科学问题。这不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帮助(有利于你看清发展的前沿),对你的论文写作也有帮助(有利于写研究进展)。当然写的好的,还可以拿去发表。把自己科学研究的结果用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向同行们介绍最新的进展并接受同行的批评或建议,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撰写科学论文尤其是撰写一篇好的科学论文对每位科学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迎接挑战的最好办法是在掌握基本规律或方法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不段训练。这里我把我了解到的一些皮毛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以后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九
x月x日—x日,我有幸参加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举办的xx市xx区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我聆听了xxx教授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领导》、xx教授的《教师依法从教与学生安全的保护》、xxx教授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探讨》、xxx教授的《教育,我们追求什么?》、xxx博士的《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等讲座,使我在思想认识、理论理解、业务水平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此有诸多感悟与大家分享。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大爱之心。有人说,教师像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然而从全国优秀班主任xxx老师的身上,我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她照亮了一批批学生成长的道路,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x老师用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为我们诠释了师爱的最高境界————公爱。让我们明确了一个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保姆,是亲人;不是孩子王,是大朋友;不是一般的老师,是人生路上的导师。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恒心。听了xxx校长的报告,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做教育要有恒心。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让每一个生命之花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是每一位做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应坚持在我们的手中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信念。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但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就是伟大。我们有可能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度过我们的教书生活,但我们的每一天的工作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一个学生可能是教师的百分之几,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你可能只教一个孩子一年,但是却关系到这个孩子的一生。
在学习期间,一共上过十位老师的课,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位老师中,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说实话,没上课前,我就在想,听报告而已,有什么好听的呢?肯定又是照本宣科的东西。我记得在最后一天听xxx老师的课,因为5天紧张的学习我真的很想睡一觉,但是没想到,一听x老师的课就开始来精神了,很认真地听他解读人生,也很认真地做笔记。感觉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生动的事例,把他对人生的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而且他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但是想想自己的课,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
在结业式上,教师们还说了自己这几天学习的体会。我不仅从专家的讲座中吸取营养,还从同行中找到不足。感谢北师大、感谢实验给我提供这样的好机会,我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潜心研究、科学实践,力争做名师,追求细化的目标,不断反思,不辍研究,用发展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学,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和学生的沟通技巧,实现自己从“他主型”到“自主型”,从“教书匠”到“教育家型教师”的转变。教育是一条让人懂爱向善向前的路,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从而保证它的科学和有效,努力吧实验人,让教育在大家的手中魅力长存。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
摘要: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校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对于增强我国创新力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对高校科研有关键性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在推动高校科研发展的同时,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结合实际为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引导、组织、协调高校科研工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服务。也就是把握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需要,及时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将信息提供给教师和科研人员,引导、帮助他们选择课题并组织专家评审课题;第二,监督、保障科研工作,在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开展检查、监督、结项、评审等工作。随时关注项目的进展,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使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决策更科学化,从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可以激发教师及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认为科研管理只具有简单的管理职能,从事的工作也是下发、申报课题、结题等简单的工作,没有将科研管理与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国家的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二)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加快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高校已将计算机引入到科研管理的过程中,但只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文案工作,信息化程度很低,不能及时处理各种科研信息,给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不良影响。
(三)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来源复杂。相关领导多为兼职,具体的工作者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大大降低了基础性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科研组织形式单调,缺乏多样性。
目前,高校科研课题申报多以部门为但位,以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研究组织、研究队伍形式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与研究院和企事业单位等具有优势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使科研组织形式更丰富。
三、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创新管理观念。
切实转变和增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制定、落实科研计划,引导科研工作者把握社会动态;通过加强对科研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为高校科研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快产、学、研的结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努力学习,了解校内外情况,强化全局性、战略性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
(二)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将高校科技创新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选题开始,引导方向,转化成果;还要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尊重科研的规律,不断改进科研管理制度,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管理方法。
要扬弃旧的管理方法,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使科研管理的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在坚持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对柔性管理的应用,使被管理者自觉主动地为实现管理目标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绩效管理,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要努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在政策、预测和系统论证等方面的建议,为高校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代中国只有加快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高校作为创新的主力,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要加强对科研管理的创新。目前,对高校科研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再那么简单,这项工作已经是一个高技术的艰巨任务。高校科研管理关系着高校科研经费的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要在科研管理工作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转变传统观念,建成一支强大的科研管理队伍,改变落后的科研管理体制和办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一
摘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成功与失败,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当把握适当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只有在孩子需要教师的介入时,教师的介入才是最有效的,在更好的指导游戏的基础上,促进游戏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
关键词: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方法。
介入,即“插进两者之间干预其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在介入这一行为中,动作的发起者是主动的,具体到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即只有教师主动发起的行为,才能称之为介入行为。那么为什么教师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原因在于教师适当的介入有益于幼儿的游戏,能使逐渐降低的游戏兴趣再度恢复,使得游戏活动得以持续,而且使游戏内容更丰富。其中教师的“介入”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因素,如何把握这关键的瞬间,在孩子需要帮助或不需要干扰时作出正确的判断,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遇到困难、将游戏情节延续下去有困难时当幼儿的游戏遇到了困难而他们又无法解决时,可能会导致游戏情节的停滞不前。如果老师的介入能促使游戏继续开展,并且游戏的情节获得拓展,那就是必要的和适宜的。
2、当幼儿在互动中产生冲突时冲突是普遍存在于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的互动行为,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通过解决冲突事件学会相互协调各自的需要,学会谦让、协商、合作等解决策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教师适当地介入幼儿的冲突,引导幼儿解决冲突,有利于冲突正向价值的实现。
3、当教师直接参与幼儿游戏时当幼儿有需要教师参与时或教师认为有必要指导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则扮演配角,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应。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加以直接指导,则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幼儿去思考。
二、教师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1、提出问题,激发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出问题,是介入幼儿游戏常见的一种方式。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可尽情发挥想象,教师通常是少干预,以免使幼儿的思维受到他人的暗示。教师要多问幼儿开放式的问题,代替直接给予信息;鼓励幼儿多作尝试,而不是要急于得到答案,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2、隐性指导方式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而不与之交谈。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这样幼儿也可能注意到教师如何游戏,而学到不同的游戏方法。
在当前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教师认为游戏是儿童完全自主的活动,根本不需要教师的介入。另一种倾向是教师把游戏看做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契机,于是频繁地介入幼儿游戏。
事实上,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摒弃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作用,因为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可能会出现情节停滞不前等诸多突发因素,导致游戏难以进行下去。另一方面,教师如果频繁地介入幼儿游戏,会使得游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适宜介入,既能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又促进了幼儿游戏质量与技能的提高。
三、影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因素。
1、教师的观察能力。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观察是教师理解幼儿游戏,对游戏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条件。大部分教师无法适宜介入幼儿游戏的原因在于不知道为什么要观察、不知道要观察什么,不知道怎么观察,或者对幼儿游戏不作深入观察,仅仅“一扫而过”,只要确认幼儿没有发生违纪行为或者不安全隐患就行。
如在区域游戏中,许多教师不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判断是否需要介入、以哪种方式介入,不会通过观察去分析思考如何深挖幼儿区域游戏的价值,让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观察的不到位、不深入、不全面,直接导致教师进行评价时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能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做出准确的评价,无法帮助幼儿认识到此次区域游戏的收获和不足,无法使幼儿得到长远的发展。
具体来说,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该做到:
(1)观察幼儿在玩什么,怎么玩;
(2)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4)判断教师需要何时介入,也即在本次游戏中教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5)反思自身观察的有效性与介入的适宜性,结合介入效果思考本次介入对幼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原有经验。
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每个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经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为何介入游戏和怎样介入游戏的认识。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90%的新手教師第一反应往往是直接进行介入和指导,容易忽略专业知识,在专业与实际结合过程中会措手不及。而在幼儿园任职五年以上,特别是具有十年以上的教育经验的教师,他们会认为虽然幼儿的年龄性别、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是根据年龄特点和游戏目标的不同,游戏中会出现的问题也是具有规律的。所以,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对游戏中会出现的问题比较熟悉,对应该何时介入,怎样介入比较了解。
3、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游戏发展的支持者,当幼儿在游戏发展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时,教师都要提供帮助并且对幼儿进行指导,保证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完整的解决。幼儿如果没有发现隐藏的问题,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需要将问题提出来并抛给幼儿,鼓励幼儿不断地探索,尝试自己进行解决。幼儿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想法得到碰撞,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游戏指导的过程中,介入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干预的时机。其次是教师要学会等待,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出现后,都需要教师进行干预。当问题出现后,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等待,并观察游戏的对象和同伴的思想及所采取的行为,给幼儿自我协调解决留有空间。但如果停顿的时间将影响到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或孩子将要失去信心而放弃时,教师则应及时予以指导解决。总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完全取决于老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理解,只有适时、适宜、适度、适法地介入游戏,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二
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因此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幼儿园责任感教育、促进幼儿责任感发展的任务。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班幼儿在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等责任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同时发现,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等问题。本研究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提出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等教师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教育策略。通过研究,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家庭教育中,现今4+2+1的家庭模式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超负荷”的包揽和娇惯,让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总是认为孩子还很小,做不了,做不好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许多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导致孩子们缺乏应具备的责任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来园随意迟到;同伴发生争执时,总是将责任推卸给同伴;收集的物品和调查表等总有孩子忘了拿来,甚至还有个别幼儿会说:“奶奶没有给我拿。”……种种现象表明幼儿缺乏责任意识,怎样来提高幼儿的责任感需要作为我们学前教育者眼前亟待改善的一项工作。
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它可以促使人去努力完善自我,可以促使人奋发上进。责任感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幼儿作为社会载体的一部分,良好的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幼儿良好的责任感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今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而庞丽娟、姜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过失责任感外,在责任感的其他方面,4——5岁是幼儿责任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和梳理策略,提升中班幼儿的责任感。
二、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1.研究目的。
通过本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的基情调查、多维度宣传动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等系列研究与实践,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探索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策略,全面和谐的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
2.研究内容。
(1)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调查。
(2)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以“我是小主人”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中三班37位幼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幼儿现有责任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调查,概括出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依据;对幼儿参与“我是小主人”后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幼儿的进步及有效措施。
(2)行动研究法:开展“我是小主人”实践研究活动,以幼儿行为与表现为研究素材,寻找对策,归纳与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经验并积累资料。
(3)案例分析法:收集幼儿在参与“我是小主人”活动中产生责任感和付诸责任行为时的案例,概括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在开展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梳理总结研究成果。
(三)研究时间与步骤。
1.研究时间:20xx.6-----20xx.5。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有关幼儿责任感养成和提升的理论,调查我班幼儿现有责任感的现状,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活动,实施方案,及时调整。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并撰写课题总结。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我是小主人”活动:它是一种载体,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是幼儿以“我是小主人”的角色参与各项提升责任感的活动。
2.幼儿自我责任感:是指幼儿作为个体的人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体现为:能够基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了解自己在幼儿园的物品情况;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具有自我管理意识,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3.幼儿他人责任感:幼儿个体作为同伴关系组成部分,对他人行为和现状预期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具体体现为:关心爱护班级同伴;做事眼中有他人;不打扰他人;学会包容和尊重别人的想法。
4.幼儿集体责任感:幼儿对所在集体中应做之事负责并尽力完成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具体表现为:了解班级是一个集体;爱护集体的物品;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
三、研究结果。
(一)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责任感方面的现状,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情况,分析哪方面的责任感表现是现阶段薄弱的?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张《幼儿责任感调查表》,选取本园16位中班教师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调查后发现中班幼儿责任感不容乐观,具体分析如下:
1.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在调查“幼儿是否能保管与整理自己的物品”时,只有39%的幼儿能够做到自己整理物品。如在来园活动中,当孩子走进教室,脱外套的幼儿总会将外套随意放置或者直接给老师,想让生活老师帮助挂衣服、整理衣服,只有极少数幼儿会主动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挂好。由此可见,虽然到了中班但是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不强。
2.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调查中“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勇于承认错误。”一栏显示,能做到的幼儿只有29%,不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平日的观察中也发现班级物品有损坏时,不少幼儿会跑来告诉老师哪个玩具坏了,可是在问到“是谁弄坏的?”“怎么弄坏的?”后,即使有的只是无意之失,也很少有幼儿会主动承担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幼儿自我责任感由此可见一斑。
3.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调查表中可见,有49%的幼儿有时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更有30%的幼儿不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的确,班级中时常会听到有幼儿争吵的声音,“听我的”“听我的”“老师他不愿意和我玩”,不少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还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他人责任感。
4.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调查表中呈现我们班只有43%的幼儿能做到“在竞赛性游戏中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多数幼儿参加比赛活动时抱着游戏的心态和对活动结果不在乎的态度。还未形成初步的集体责任感。
(二)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幼儿责任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责任感培养情况,故只对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
调查结果均显示教师100%认同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日常教育中却出现和观念不同的多种表现。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应渗透于在一日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教师多关注幼儿的认知和技能发展,忽视了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学习活动中教师多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运动活动中则更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掌握,生活活动中关注生活能力的提升,游戏活动中关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对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较为忽视。
2.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
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教师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感,一般会选用故事熏陶、谈话活动、个案讨论等载体进行,这种方式多为口头教育,而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在行动中学习”,所以,在集体教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责任感,但并不是最适宜的教育方式。
3.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
如有的教师在开放问题中写道:“我们知道责任感的培养对孩子非常重要,但是一日环节非常紧凑,孩子的慢动作和我们紧凑的节奏形成的矛盾,我们有时候会妥协后者,在教育行动中忽视了”.如在区角活动的整理环节中,到了活动结束的时间,部分幼儿的活动材料仍然没有整理好,教师为了能更快的进入下一个活动,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代劳幼儿快速整理掉物品,或者由生活老师代为整理,这种行为直接剥脱了幼儿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
(三)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
1.“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
图1:整理小能手提示卡。
生活小主人。聚焦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开展生活小主人活动,鼓励幼儿从来园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得到进步的孩子就能得到生活小主人的称号。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整理小能手”称号,通过鼓励让幼儿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培养幼儿的个人责任感。如图1所示,在“整理小能手”提示卡中,图文并茂呈现“整理小能手”需要做的整理工作,提示幼儿及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运动小主人。聚焦幼儿的健康体质和在运动中的意志品质,我们每天还会选出运动小达人,如坚持攀爬到最高峰的幼儿,摔倒了还能坚持运动的幼儿等。运动小达人们能在排队时做火车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而且可以做操时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做操。
游戏小主人。聚焦幼儿游戏中的规则践行、主动交往等行为,在游戏分享时选出今天的游戏小达人。今天你遵守班级的游戏规则了吗?今天你有没有对伙伴说说好听的话?和小伙伴分享玩具了吗?孩子的心里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游戏小达人。游戏小达人们能享受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借回家玩一个晚上的权利;可以在游戏前拥有选择场地和材料的优先权。
学习小主人。聚焦幼儿在集体活动和个别化学习中的兴趣和行为习惯,鼓励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之后,由孩子们选出学习小达人。学习小达人们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午餐,或者首先使用最新的美工材料。
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树立成长观,强化行为养成,提高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2.“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
图2:值日生公示栏。
“三五成群”来值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秉着人人有机会并且合理分配组合的原则。我们商定以小组为单位,每周都由八名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并在值日生展板中公示值日生人员,并且每周轮换一次,这样就确保了人人参与,如图2所示。值日生们在周一来园后先要对全班幼儿进行上岗承诺再进行正常履职,这样原本对同伴、对班级关注极少的小朋友也热情了起来。“值日生”让每个孩子主动了起来,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做班级小主人的机会。
画面的呈现,如图3、图4、图5所示。
图4:卫生管理员。
图3:小小气象员。
“一本正经”来交接,引导幼儿延续责任。周五放学前就是每周的值日生述职与交接的时间。值日生们说说一周以来的心得,可以是高兴的,也可以是困惑的,让同伴知道他们的劳动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最后由本周值日生向下一周的值日生移交工作卡和任务卡,下周值日生需要在周末对任务卡的内容进行学习练习。
3.“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
研目标,分任务,感知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开展前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为全班幼儿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时,尽量给每个幼儿分派一个任务,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如:幼儿园开展的“小青蛙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每位幼儿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只要讲故事本领够大都有机会代表班级去比赛。活动中,讲好故事就是我们大家努力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讲一讲、比一比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图6:表彰展板。
明载体、巧激励,在合作中感受集体荣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选择适合的活动载体,并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和鼓励幼儿,帮助幼儿萌发集体责任感,达到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效果。如,在幼儿园开展的“纸袋大变身”活动,请每位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纸袋进行创作,最后和平行班级的伙伴比一比,看看哪个班级的宝贝参与人数多,作品呈现好。活动中“参与多,作品好”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制作纸袋并且制作精美才能胜利。通过活动前的激励,活动后的奖励,让幼儿在团结和谐、活泼有序的活动中萌发进一步集体责任感,并且教师及时在表彰栏中给共同目标努力的幼儿表扬,如图6所示。
重体验,少介入,在实践中深化集体责任意识。体验是提升幼儿集体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如在即将举行“升旗仪式”活动前,我给幼儿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们神气又整齐的步伐佩服不已,产生了我们班级主持升旗仪式的时候也要这样神气的想法。那怎么踏步才能整齐和神气呢?教师抛出问题后,放手让幼儿自己讨论与探索,从踏步神气——统一姿势——喊出口令。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但萌发了集体责任感,并且为我们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努力着。
“我为班级添光彩”特色活动采用阶段活动机制即定期与不定期交叉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体现在班级长效活动中、年龄段相关活动中、幼儿园大型活动中。集体责任感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萌发集体责任感。
四、研究的成效。
1、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来园迟到的幼儿已经从部分减少到个别;班级中的吵闹声少了,孩子们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着愉快的情绪;而且也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了解到幼儿在家里也开始自觉地整理玩具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最近一次的早操比赛,为了能得到流动红旗,那天,爱漂亮的几个妹妹小朋友放弃了每天穿得皮鞋选择了运动鞋,几个平时偷懒的小家伙最近做操时都比以前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多了,让我深深地被他们所拥有的集体荣誉感所感动。
2、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通过对一些参考文献的研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带领幼儿开展各种社会获得,逐渐形成了大教育观的意识,日常更善于整合各方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日常的指导也更凸显观察和支持,懂得使用各种方法记录幼儿的进步与成长,通过分析与思考,提出更有效地支持策略。
五、后续思考。
1、以社会活动为拓展,争做社会小主人。整合我园为方松街道家庭型志愿者实践活动基地这一资源,宣传与动员孩子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环保小先锋”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阿奈特在行动”交通文明小指挥项目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真正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主动参与履行责任的实践中,形成相应的责任感。
2、持续提升幼儿责任感,做好幼小衔接。考虑到孩子们即将升入大班,幼小衔接无疑是家长与教师必须帮助幼儿做好的一项工作。责任意识强的幼儿往往在行为习惯与学习常规上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入小学后在学习、完成任务、做作业等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积极。所以怎样在大班时期让幼儿继续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是我们马上需要面临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2]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感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5]杨希文。基于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三
生命教育提倡从生命中学习,是一个终生受用的人生哲学,生命语境下的幼儿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进行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做好准备,迎接教学与挑战。艺术一起较强的感染力与神奇的效应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主题,如果没有艺术学科对生命教育的体现,生命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所以对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进行重点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我国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从我国的生命教育具体情况来看,生命教育隶属于德育,研究德育往往围绕着生命的主题开展,不少研究者都从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等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20xx年,生命教育理念正是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以生命的角度对待教育,以生命统领教育,以生命健全为宗旨的教学理念正是步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领域。21世纪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重视教育回归生命,而我国的学前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命教育仍然处于空白阶段,不少学前教育者试图通过学前艺术教育,对儿童采用生命教育模式。我国的学前艺术教育主要起源于近代,以古代艺术教育萌芽、近现代学校艺术教育与师范教育为基础,慢慢发展而来的。学前艺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教师帮助儿童利用感性的方式去了解世界,而是通过艺术使儿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其审美观念和意识。但是,技术理性与工具主义是影响人类思维的主要因素,并且已经渗透到儿童艺术教育领域,使儿童艺术教育也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另外,儿童艺术本身也受异化影响,逐渐被商业化与庸俗化,儿童艺术的独特性被产业化与标准化。
二、提升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学策略。
(一)需树立正确的学前艺术教育理念。
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具体实践活动中,儿童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各个学科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那些涉及到儿童情感与精神等的艺术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下降,特别是艺术思维模式日益不受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其以后的健康发展也较为不利,所以,在生命语境下,学前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运用生命教育理念开展学前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效率和价值。
(二)生命语境下充分利用其哲学根基。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深厚的哲学根基,根据人的生命特征,从儿童的生命出发,采用恰当的系统性教育,激发其生命意识,拓展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性,健全人格,不仅关注自身的生命,还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追求生命为本体,尊重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为前提,以人的整体性与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探索生命的存在。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对生命的意义已经死亡进行解读,对生命存在的合理性确立依据,对教育过程中忽视生命的误区进行纠正,从而构建生命教育的理念。
(三)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层次意义。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多层次认识的教育,包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等。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真爱生命,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主动的创造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儿童关注自身的命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热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关注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的价值所在,要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活和尊重生命等,包括珍惜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活动中,生命是教育的追求与价值,应该对其多层次方面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价值。
三、重视德育教育范围中的生命教育。
目前,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属于德育研究范围,德育的研究而往往以生命为主题,所以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中,需要重视德育范围中的生命教育。在学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各级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从而提升生命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中心,强调人的重要性,特别是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总之,在学前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合理的在生命语境下开展学前艺术教育。根据生命教育的本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四
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
(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
(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
(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
(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
(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自20xx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
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
(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
(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
(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
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4).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3).
[3]裴敏.浅谈护生临床合作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5).
[4]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xx(36).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五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竞争也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需求[1]。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和任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还护士给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满足患者之所需的主动护理服务。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中,从中我有如下体会与大家起分享。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性服务职业[2]。护理服务理念反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理性认识,全新的服务理念能改变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护士长多次组织科室护理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文件,会议精神以及我院护理部的活动实施方案,统一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不仅仅是做生活护理的错误认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每天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改变了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状,实施了新的整体护理模式[3]。改变了以往的功能制护理为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不仅从疾病的需要方面提供单纯的护理,还从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作为服务的模式进行疾病的治疗,把护理服务做到更优质化。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患者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手术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的关怀,经常的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修养,细节体现关爱,日常护理中护士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是对患者的安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务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开展满足疾病治疗、康复需要和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护理。当我第一次听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及“零陪护护理”精神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无助、惆怅,还有更多的不理解与难以接受,但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护士长的带领学习下我开始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顺从到欣慰的接受。开始的排斥是:让我去给病人洗头、洗脚、倒尿做这些让我难以接受,顺从:这是工作,我不得不做。但慢慢做来让我欣慰的接受,因为我从中体会到生活护理的学问,从服务中得到病人的感谢和赞扬,体会到了职业的价值。端正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向高年资的老师请教经验,在它们的指导下掌握洗头、洗脚、翻身、扣背等基础护理的技巧,从中也学到了如何通过生活护理去观察病情。其实,只要愿意去学,愿意去做,总能把事情做好。每每做来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让我充满自信与欣慰。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我们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习卫生部下发的三个文件,严格要求人人过关。通过组织学习,学习沟通技巧,达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使沟通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在做各项基础护理时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这么做对患者有什么好处,用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相互之间得到更多的理解与互助。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责任制护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病人。从新病人的入院介绍、饮食指导、到住院期间的用药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再到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等等。通过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宣教,让病人住院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得到满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宣教时,理论方面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沟通起来还是需要随机应变,病房里形形色色的病人家属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同,当病人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所误解及不理解时,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良好的态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交流的成败。这也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体会与思考。
真正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心中有患者,从护理评估到计划,实施能够始终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护士给患者不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而且还把每一位患者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每一位护士都能通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锻炼了沟通技能,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患者的肯定。
病房环境得到改善:由于责任护士不断巡视,随时整理床单元。有效督导陪护人员,使得病房更加整洁、舒适、有序、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修养环境。
患者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分床到护,责任分工明确,与患者接触更加紧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们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修养,也得到患者的好评,但同时我们还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用心将工作做更好,不断完善,深化优质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六
作为教师,为保证儿科护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建立实训操作考核制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老师在常用儿科护理操作实训课示范教学中讲解考核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每项操作考核的要求。平时实训课随机抽取学生考核,其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期末每个学生抽签进行操作考核。平时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占儿科期末总成绩的30%—40%。考核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实验课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现问题,自己探索,动手又动脑。同时,丰富老师的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实训教学,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对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
2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
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在操作过程中,须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对患儿有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护士应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专业技术操作时架起患儿及家长与护理人员的桥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是一种重要的护患沟通方式。为提高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我们将儿科护士的特殊素质要求教育作为实验课前的必修课,使学生明确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必须对儿童的`健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热爱、尊重儿童,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婴儿模型上操作时表现出高度认真负责、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良好品质。
3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与时俱进,改进实训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训课的质量。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时,理论教育与实训教学同等重要,两手要抓,两手要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易发现问题,老师可以及时纠正。通过实践学习,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充分的掌握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丰富实践内容,更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往实训教学中,学生们只是单纯的看老师操作,而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空有一腔理论知识,而不知如何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所谓的实训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她们的创新思维。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实训课时教师讲清每项操作要领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分组进行练习,教师边看边指导;然后让学生上台回示,全体学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多应用不同的实训课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可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同事极大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综合技能及学习效果。实训课的强化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真正发挥了实训课的教学作用。
4结语。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是中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在学生的理论与工作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同时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实训教学的重要作用,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建立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儿科护理技术人员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科研与写作论文篇十七
从学院大局工作出发,立足现有资源,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外塑形象,内强实力,走内涵发展之路,务实地形成和提升自我独特竞争力,继续将教育管理系的事业进行到底。
二、工作目标。
(一)在教学上,完成好各项业务工作,各项工作安排合理有序;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学质量评估的总分(或平均分)高于上半年;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减少或杜绝不良教学质量反溃。
(二)在科研上,取得阶段性的实效产出,各课题实现阶段目标;有文字性的研究成果(论文或调研报告);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实质性的教育调查研究。
(三)通过抓教学和科研工作,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系大部分教师能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熟练地驾御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形成各层面成熟的教师教育专门队伍。
三、措施。
就教学方面而言,主要有如下措施:
(一)开展教研室活动,使教研活动正常化。
1.听课与评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听课二节以上,系里将发给每位教师一个听课笔记本,学期末上交到我处,作为期终教学检查的一个要求。
2.下基层调研。上学期因时间冲突,没完成的调研工作,本学期继续进行,心理学教研室到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管理学教研室到中学进行学校管理的调研;教育学到中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调研,具体方案由教研室提出。(时间最好安排在九、十月份。)。
3.对公共课教学进行一次讨论。
4.大讲堂(本学期每个教研室开一个主题讲座,主题和内容由教研室定)。
5.请进来(每个教研室就某一内容拟一个主题,觉得最需要的是什么后,再请一个省外或区内的专家来讲学,或全系教师觉得欠缺方面也可聘请专家来讲,方案由教研室主任提出)。
6.组织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年度年会较多,利用这一机会,把学习与提高、科研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学质量。
1.召开一次全系教师教学工作会。内容是就系里的教学与科研进行讨论,把它变成全系的行动计划。
2.常规教学检查:系评、校评相结合。(系评如何评大家可以提出建设)。
3.重新采购一批与教学和科研相关的新书。
4.提出名师计划,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出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作出相应成长计划,并发挥其在系中的作用。
5.举行一次全院的公共课学生座谈会,听取对公共课的教学建议。
6.奖励本系教学优秀的教师。根据本系教师评估以及学生的反映,评出本系学年教学工作优秀的教师,系给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7.制订年轻教师业务提高的计划。年青教师提高途径:(1)结对子;(2)备课、听课与评课(3)合作开展科研(事先要与相关教师通气,要有帮带计划)。
8.严格把好命题和考试关。
就科研工作而言,开展如下活动:
1.对现有的课题进行会诊,找困难与问题。提出下步整改措施。
2.完善原来的科研管理办法。
3.每个教师拟出今年自己的科研工作计划并提出自己的要求。
4.进修和学习必需和教学、科研挂钓。
5.提倡合作。以项目带动课题和科研。
6.为有项目和课题的人创造相关条件:时间、书籍、进修和学习、减免课时等条件和环境。积极关注和参与学院或学院以上的各级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大力支持教师组织材料申报各种科研评比,力争获得学院以上的科研奖励2个以上。
7.年底要对全年的课题工作做总结,对教师个人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要组织全系的科研成果及经验交流活动,并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