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专业13篇)
报告需要使用正确的语言和术语,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图表、图像或案例进行说明。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报告写作方式和技巧。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一
春节将至,1月14日国内最大的旅游集团携程旅行网发布了《20xx中国人春节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人希望用旅游来度过20xx年春节,出行意愿远超往年,因害怕国内过于拥挤,超50%有出行意愿的旅游者计划出境旅游,出境游意愿首次高于国内游。在预订渠道选择上,超过8成客户倾向于通过旅游网站来选择、比较旅游产品。40%用户青睐在手机端选择和预订旅游产品,春节出游正在走向“移动化”。
此次调查面向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网民,共回收有效问卷1331份,报告全面展示了今年春节国人旅游在出行意愿、费用、时间、目的地、关注点等诸多方面的倾向。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受到出境旅游门槛放宽、国内高铁自驾航空便利化、互联网旅游技术创新与价格竞争等重大利好因素影响,我国旅游者在20xx年的旅游意愿将进一步提升。今年春节预计将成为游客规模史上最高、“旅游”程度最高的春节黄金周。今年旅游的性价比也创新高,携程等大型旅游网站和app已经推出数万条线路以及“买一送一”、一元门票等优惠活动。从目前春节假期的预订情况看,出境游、高铁与自驾游、跟团游与自由行、门票等产品,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国内的东北、海南、华东、云南、四川,出境的日本、泰国、台湾地区、澳洲、美国等将是春节旅游的热点,热门线路游客量有望增长50%以上。
春节旅游意愿超八成九成是家庭同游。
距20xx年春节黄金周假期只有1个多月了,调查显示,有出行意愿的网民达到八成。17%的网民已经订好了出游计划,65%的网民仍在考虑中。18%的客户表示没有出游计划。
春节是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节日,近9成旅游者倾向与家人一同出游。选择一个人出游的只有5%。合家团圆、走亲访友也是大部分人极为重要的安排,因此36%的客户倾向于年初三或初四出行。其次是春节前(23%)、年初一或初二(20%)。在出游天数的选择上,大部分人倾向在3-6天,兼顾休息和出游时间。25%的游客选择春节旅游6天以上。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目前处于春节国内游、出境游的预订高峰,出境游已经预订过半,欧美、澳洲等部分长途热门线路的名额已经很紧张。建议有出游计划的旅游者尽快安排。从订单分析家庭游客是主力,报名携程旅游团的两大一小或者三代同行比例很高,私家团、爸妈放心游、高端小团游等很受欢迎。
出境游意愿首次高于国内游。
在目的地的选择方面,约4成客户倾向于境外旅游,37%偏好境内旅游,选择出境游的客人比例略高于国内游,另有23%的客户表示“不确定”。超过一半的客户不考虑境内出游,主要是因为境内目的地在节假日人较多。调查发现,男性客户更倾向境内旅游,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境外。
国内目的地集中在传统、热门的旅游胜地,如三亚、云南(丽江、昆明、大理等),其次是厦门、东北(哈尔滨、吉林等)。境外目的地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无论是较近的港澳台、日韩、东南亚,还是中长线的美洲、欧洲、中东线等都有不同需求的客人进行选择。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从调查看,出境游意愿首次超过国内游,将是今年春节的旅游热点。这主要是受到众多目的地国家签证条件放宽等利好的影响,携程网上相关国家的线路产品游客量都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很多报名的游客是第一次出境游或者首次在网上预订,说明越来越多国人有条件走出国门。
超过8成倾向网上选择、比较旅游产品40%青睐在手机端预订。
旅游者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方式的最大变化是网络化、移动化。超过8成客户倾向于通过旅游网站来选择、比较旅游产品,4成客人在手机端用旅游app做出行准备,比例远超通过传统旅行社的客人。调查显示,透明度高、产品丰富、预订便捷是客人选择在网络和移动端预订的主要原因。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在移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客人的旅游预订习惯从线下向线上转变,现在正在向手机端迁移。携程等大型旅游网站与各家旅行社合作把产品都搬上网,今年旅游者在一个网站就可以完成比价、比产品。从目前春节假期的预订情况看,出境游、高铁与自驾游、跟团游与自由行、门票等产品,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通过app预订的比例将创新高,比如携程门票订单预计80%以上来自app,跟团游产品手机预订比例在部分城市也可能达到40%以上。
春节旅游花多少钱?三分之一花每人5000元以上。
春节出行,客人关注的问题仍主要集中在价格、线路安排、服务几方面。71%的客人关注价格问题、68%关注线路安排、49%最看重服务问题。另外春节出行的安全、天气等因素也是客人特别看重的方面。
在消费水平上,国人也越来越有钱,在春节相比平时旅游更愿意花钱,30%客户认为3001-5000元是较为合适的人均消费,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将花每人5000元以上在旅游上。调查还发现,旅游者对价格的关注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这主要因为40岁以上国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且更为看重春节出游对家庭的影响,愿意投入更高的旅游费用。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因为需求旺盛、热门的酒店和航空资源较平时紧张,春节出游价格一般都有30%以上上涨。不过今年春节在线旅游网站爆发促销战,网上特别是手机app预订的性价比创新高。携程等大型旅游网站已经推出数万条线路以及500元免费红包、“买一送一”、一元门票等优惠活动,以及99元国内游等最低1折的爆款产品。消费者获得的优惠力度最多可以达到50%以上。“春节爆款”的出现,说明消费者对价格依然非常敏感,也体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但建议消费者除了价格,也应该在品牌、行程安排、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
1、出游计划安排。
17%的客户已经订好了出游计划,65%的客户仍在考虑中,而18%的客户表示完全没有出游计划。
2、出游同伴。
近9成客户倾向与家人一同出游,另有28%的客户选择与伴侣一同出游。
3、出游天数与时间偏好。
超6成客户认为春节假期合适的出游天数在3-6天,36%的客户倾向于年初三或初四出行,其次是春节前(23%)、年初一或初二(20%)。
4、出游方式与人均消费。
5、目的地偏好。
约4成客户倾向于境外旅游,37%偏好境内旅游,另有23%的客户表示“不确定”。
6、境内游偏好。
境内出游目的地方面,大部分客户比较偏好传统、热门的旅游胜地,如三亚、云南(丽江、昆明、大理等),其次是厦门、东北(哈尔滨、吉林等)。
而在其他项中,超过一半的客户不考虑境内出游,主要是因为境内目的地在节假日人较多。
7、出境游偏好。
客户偏好的境外目的地比较分散,可能是受出游天数、预算等的限制,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海岛相对较受欢迎。
8、春节出游关注因素。
价格、线路安排是客户春节出游时较为关注的因素,其次是出行安全、天气等。
客户对价格的关注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
9、预订渠道。
超过8成客户倾向于通过旅游网站来选择、比较旅游产品。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二
掌握我国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的来历,体会大家过年时的愉悦情绪和欢乐祥和。
1.运用交谈的方法,了解老人。
2.跟父母清洗家务活,亲自体会迎新年的来临。
1、除灰。
母亲告知我讲:“‘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据《吕氏春秋》记述,在我国在尧舜禹时期就会有新春佳节扫尘的风俗习惯。按民俗的叫法:因“尘”与“陈”楷音,新年扫尘有“除陈不新”的内涵,其作用是要把一切穷运、霉气通通扫外出。除灰便是年尾清扫,每家每户都需要清理院落,疏通灌渠暗沟,掸拂房间内灰尘蜘蛛网,清理厨房用具各种各样器材,拆卸被子窗帘布等。年以前打春时,每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完全梳理一下室内室外环境卫生,春分后就不能在清扫了,避免把新年的财运,新年的喜气扫了出来。”
听母亲那么一讲,我如梦初醒,原先这一风俗习惯寄予着大家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
2、贴对联。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吃过早餐,我也和母亲忙着贴对联和福。
“母亲,‘福’为何要倒着贴呢?”
“傻孩子,这是由于‘福’来临了。”
“母亲,快给我讲下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先春节对联也叫门对,春贴,春联,对联,桃符等,它用整齐、层递、简约、精致的文勾勒时代特征,表达美好心愿,是在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新春佳节,不管大城市或是农村,每家每户都需要优选一幅大红色春节对联贴到门边,为节日提升喜气的氛围。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词,说的便是这件事情。每一年新春佳节,每家每户在门边贴上大红豆春节对联,更增加了喜气氛围。
在民俗大家还喜爱在窗上贴上各种剪纸—剪纸。剪纸不但衬托了喜气的节日氛围,也集装饰艺术、艺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在贴对联的`另外,一些别人要在房门上、墙面上、门匾上贴上许许多多的“福”。新春佳节贴“福”,是在我国民俗日益突出的风俗习惯。“福”,指福分、好运,寄予了大家对幸福的生活的憧憬,对美好明天的祝福。
3、守岁。
大年三十的夜里,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守岁,一同希望着新的一年的来临。
父亲说:“在我国民俗在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性,在我国最少在汉朝时早已有吃团圆饭的风俗习惯。在这里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里,家人团聚,欢聚一堂。一家人围坐一起,点心瓜果蔬菜装满一桌,守岁从吃团圆饭逐渐,这顿团圆饭要渐渐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亲人一直要吃到深更半夜。大年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风声畅叙。”
在这个兴奋的時刻,大家边看春晚,边进食,侃侃而谈。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亲哥哥就要点响了烟花爆竹,“啪”“啪”……响声真响,我赶快捂着了耳朵里面。
中国民间有“开关门烟花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每家每户开关门的第一件事便是燃放烟花烟花爆竹,以哔哔哩哔吧啦吧的鞭炮声辞旧迎新。
流传这一举动是为了更好地驱赶“山魈”。山魈听说是古时候大山深处里的一种凶狠的独角地狱恶鬼,可是它害怕响声,大家就用烧毛竹的爆破声来吓退它。拥有炸药后,大家就用炸药装进竹桶,制成烟花爆竹,后用纸版筒,也称爆仗或炮竹。到当代,大家已不敢相信哪些“山魈”了,但或是习惯性在春节放鞭炮,进而庆祝节日,振奋精神。因此,从大年三十夜里到大年初一清晨,爆竹声一直绵绵不绝。
5、拜早年。
新春的初一,大家衣着衣裳,外出去走亲戚,互相拜早年,恭祝兔年吉祥如意。拜早年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些是同首领领着多个人各家各户地拜早年;有些是朋友相邀互庆贺,称之为“团拜。”
拜早年时,小辈要先给老人拜早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命健康,老人可将事前准备好的春节红包分到小辈,听说春节红包能够压着魔障,由于“岁”与“祟”楷音,小辈获得春节红包就可以健康平安地渡过一岁。
我们的春节风俗习惯多种多样,自然不仅那么几类,但只有一个是不会改变的,它安装了大家对幸福的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完美。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三
摘要:
春节年关将至,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欢乐的时光陪伴着每一刻。小年夜的喜庆,除夕晚的欢乐,春节的气息扑面袭来。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分享着彼此的幸福和喜悦,收获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彰显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传统信仰。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经过寒假的仔细调查以及走访,我逐渐地把我所在地的节日习俗整理在一起。在整个过程里我既体会到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含义。以下就是我整理出来的过年时的节日习俗。
小年夜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欢乐过大年的冲锋号。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乐呵呵地围桌吃饭、聊天,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和喜悦。在我们这里小年夜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号。在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会到祠堂(我们当地的.话叫做“厅屋”)祭祖,这个仪式是要整个族人都参加。
过年的时候,什么都需要有个新面貌,所以连屋子也不例外。“扫屋”也称“扫尘”,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扫卫生。一般情况下“扫屋”是定在二十四号。由于现在的人都不太讲究以前的规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扫屋”在当地寓意为扫去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
民以食为天,吃才是最实在的事情。所以过年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吃的东西——年糕。我们当地的年糕都是手工制造的,自给自足的。现在还保持着相当传统的制作工艺,都是比较古老的制作方法。我们使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时代”的工具——石磨。首先制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将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状,这个过程完全是靠力气来完成的。有了“米粉”这个原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年糕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后得出图片中的成品。它的寓意为步步高升。这种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来很有韧劲,是不错的过年佳品。
这是过年重要的习俗,在很多地区都很流行这样的传统。除旧换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气象,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春联也不例外。春联的贴法在我们当地还是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比如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都是有讲究的,还有就是很多春联都是那些老一辈的人自主创作的,完全手工制作。这样的春联既有特色,又能准确的表达主人家的新一年的期望与祝福。
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庆的一天。所有人都会在这一天变得生龙活虎,精神抖擞。当地人很早就吃过晚饭,然后家里的人都出转悠,拜早年。小孩通常都是最开心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一天玩个不停——放鞭炮、玩游戏、买东西。我们当地还有一个老习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点要祭祖。大家都会把自己准备好的年货供奉给祖先,祈求保佑平安幸福。这个仪式完成后就是热闹的时候了,各家各户会尽情地燃放鞭炮,烟花。热闹的气氛会随着漂亮的烟花和响亮的鞭炮声直到天亮。
开年第一天是欢乐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分享着快乐。大年初一,所有小孩都要起床很早,然后见到大人就要问候。这种不变的习俗一直被默默的传承下来。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家人一起开心的吃着米粉,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因为米粉形状都很长,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长寿。因此吃米粉的时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长越好,这是对他们的祝福。
随着大年初五的带来,人们欢乐的情绪开始沉淀下来,为新的一年奋斗做好准备。这一天被当地人称为“散节”,意味着欢乐的春节要告一段落了。我的调研也随着“散节”的到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四
本人于20××年6月到xx镇工作,通过近半年多的工作,通过参加村社干部会、走访群众、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等方式,深入村组,走访群众,就xx镇xx村经济发展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访谈调研。
xx村位于xx镇北部,距镇政府约0.5公里,东依梅江河,西靠庙子岭,南与xx村接壤,北靠一片良田。有6个自然村,14个村小组,约630多户,2960多人。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2500亩,耕地面积2500多亩,主要经济来源为三黄鸡养殖、制种,村中引进一家灯饰厂。20××年农民人均年收人约为2800多元。
方排小组温建良(20××年8月27日两夫妻因车祸受重伤,温建良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其妻也只能靠轮椅行动,肇事主因无偿还能力坐牢);中角小组温金生(现年69岁,两年前脑血管硬化,生活困难);井边小组阮桂秀(现年68岁,患有心脏病,全身红肿,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住院,仅医疗费开支一项就高达5万元);店子小组袁贱女(54岁,癌症患者,34岁丧夫,至今住在一漏水的土砖瓦房);石坎小组温立新(74岁,患有高血压,老党员);方排小组温夏生(56岁,腿摔伤,膝盖裂开,丧失劳动能力);胜利小组赖英华(83岁,摔伤致残(10月13日),丈夫也摔伤,夫妻双双卧床不起);学堂小组张三女之父(现年76岁,患高血压,半身不遂10多年,家庭经济困难)等20户困难户。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从走访的20户困难户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病致困。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几乎都与此有关。病因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家中主要劳动力患病后,使全家失去主要的经济支柱,造成全家经济不景气。像温六生、赖桂英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种是家庭成员患病后给全家经济带来特别负担,拖累全家经济。像温新华、温金生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是主要劳动力和其他家庭成员都患病,使家庭经济陷于困境。像温小祠属这种情况。不论何种情况,只要没有足够支付能力和一定的收入支持,都会使农民致困致贫。病与困在农民的现实生活中是高度相连的。现在70%以上的农村困难户与患病相关。
2、因意外事故致贫。
由于农民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当意外情况出现时,家庭遭受的打击相对更大。家庭出现的车祸、火灾及旱涝等灾害都可能使原本经济尚可的家庭陷入巨大的危机,整个家庭将面临沉重的压力。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任其事态自由发展。
3、老无所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所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伦理最根基的东西。然而由于以下几种原因导致老无所依的局面形成。一是当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进军,导致“空巢”老人出现,平时无人照理,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二是中国的孝道美德观念在年轻人脑中逐渐淡化,部分年轻人对老人不闻不问,无视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三是自身家庭状况不容乐观,客观上无暇顾及老人的基本生活。
贫困农民对政府和社会存在很大期望和依赖性,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助。他们深知用自身的力量,一时难以脱贫,难以走出困境。农民在现实社会中是较弱势的群体,贫困农民是弱势中的弱势。扶危解困是政府的一项责任。解决好贫困农民的问题,应当从现实出发,逐步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扶持力度。在此我们对农村脱贫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扩大农民的低保面。现在农民受低保的面还很窄,不少应保农民还进不了低保圈。为了使农民应保尽保,应当适度降低低保线,让更多的农民享受低保。
2、提高低保标准。现在农民的低保标准还很低,这样的低保标准,不足以真正让农民在贫困中缓口气,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现在的低保标准,应提高至二倍或更高。
3、是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对有经营专长、经营能力但资金困难的这部分困难户给予信贷政策的支持。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
4、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要通过走访慰问去发现问题,制定措施。走访慰问活动不仅要送温暖,更要送精神、送思路,为困难群众解决眼前困难,最终过上好日子。很多困难户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他们并不懒惰,有的因为残疾多病,有的因为年老体弱,对这些困难家庭,我们为他们的生计出谋划策,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
5、要实实在在地干好事,干实事,务求实效,将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在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开支,各地财政将加大对农村低保的投入。在这大好形势下,今后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将有新的提高和改善。农民面临的生活困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政府的努力,社会的扶持,以及农民的奋斗,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困难问题,将会为期不远。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五
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10日。
哈尔滨市。
对市民的春节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春节期间市民消费情况及近年来春节消费趋势。
哈尔滨市市民。
问卷调查。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大最有意义的节日之一,庆祝春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春节期间的消费状况已成为人们的又一关注热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我市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春节消费情况呈增加趋势。
在询问到有关“20xx年春节,您预计家庭消费与去年相比变化是”,48%的人认为将会“大幅增加”,26%的人认为将会“小幅增加”,16%的人认为将会“基本不变”,认为将会“小幅减小”和“大幅减小”的仅占11%。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此同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结果中显示63%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仅有11%的人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年的结束,更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代表着期望新一年平安顺利的心愿,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有在春节期间宁可多进行一些花费也要过个舒适的年的愿望,生活条件好了、收入高了,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
二、家庭消费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36%的人认为“购置衣服”占了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方面,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很多职业女性都有一个想法“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认为“餐饮”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有29%,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
认为“送礼”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同样有29%,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李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xx多元。”比较而言,“回家路费”的3%和“旅游消费”的'2%就显得不足道了,大多数人在过年期间都选择了回老家与父母一同过年,这也是人们心中回家团员一起过好年的侧面写照。
三、个人需求最为重视。
被问起什么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占36%的“个人需求”被认为是影响春节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产品质量”次之,22%的人认为它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19%的“个人经济”
已经不再是现在人们所考虑的第一问题,可以看出现代人的高消费过春节并不一定是进行了毫无意义的消费,理智的进行春节消费,同时又注重消费产品的质量,这是现代中国人生活水品提高的又一大体现。
四、消费提高无法遏制节日气氛的淡化。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现代人们的生活好了,自然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水平,以求过一个更好的春节,这样的想法自然造成了春节期间的全民高消费状况,可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消费高了、物质生活好了反倒失去了过节的感觉。
春节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变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的是文化,填充的是精神,这些都不是能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能挽救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反思一下,究竟如衡物质与文化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回过节的感觉。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六
关于新年庆祝方式、送礼及压岁红包的调查调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年初二)。
xxx。
问卷调查。
xxx。
xxxx年xx月xx日,大年初二的早上,雪后初晴,金色的阳光散在白雪上,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炮竹的味道。我,爸爸,妈妈,小姨,还有欧庆表哥和孝诚表哥,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来到草场门附近的金润发超市门口。今天我们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春节调研!我的计划是以填写问卷为主,以采访和笔录的方式为辅。
我拿出一沓文件,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共有三个主要问题:
(1)庆祝新年的方式;
(2)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
(3)你是否收到红包。在每个问题下边都有多个选项,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选择填写。按照昨晚我们已商定好的行动计划,分成三小组开始分别发送问卷。我和妈妈一组,我负责发问卷,妈妈负责说明填写的要求。为了获得可贵的信息资料,我一扫往日的沉默,主动向一位老奶奶走去,“奶奶好,我要写份春节调研报告,您能帮我完成这份调查问卷吗?”老奶奶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当然可以,不过我眼睛不好,你问我好了。”“好的”。我慢慢地读每个问题,生怕老奶奶听不清,当她答完最后一个问题时,我开心地跳了起来“耶!我独立完成了第一张问卷调查!”这时,旁边走来一位中年男子,“伯伯,能耽误您几分钟吗?”
我边说边递上调查问卷,“没时间!”伯伯并没有放慢脚步,他看也没看匆匆走过,我好失落啊,“别在意!他一定有事情。”妈妈安慰我说。一对叔叔阿姨从我身边走过时,好奇的说“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在做春节调研,能完成这张调查问卷吗?”我赶忙递出调查问卷,“哦,是这样啊,可以的。”阿姨仔细地阅读上面的问题,认真的完成了这份调查问卷。“你也填一份吧,”阿姨笑着对身边的叔叔说,“哈哈,阿姨你真好!”我开心的笑着……天渐渐黑了,爸爸组和小姨组都已完成问卷调查,我们手里的问卷已是厚厚一摞,沉甸甸地。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收工我们回家。晚饭后,我快速的按照问卷中的问题做了张表格:行是三栏,分别为庆祝新年的方式、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你是否收到红包,列是各问题调查的明细。妈妈负责报问卷的选项,我负责写“正”字,和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
(1)你会以什么方式庆祝新年?调查人员中89%选择在节日期间邀请亲戚朋友来家聚聚,也有11%的人会借着春节黄金周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地方去过春节。当然,这也少不了人民币的支持,旅游消费额在3000元左右的占20%,在5000元以上的占55%,在8000元左右的占25%,看来,春节旅游这也是一笔大消费啊!
(2)你认为春节“送礼”必不可少吗?对于今年春节送什么礼物好?节日里人们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以示关爱。调查人员中78.5%的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仅有8.9%表示”送礼”并非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有12.6%的被访者表示不好判断。从我调查的情况看,其中,50%的人认为送食品比较合适;35%认为送保健品比较高雅;10%认为送烟酒茶类比较时尚;5%认为送什么也无所谓。
(3)春节你收到红包(压岁钱)了吗?过春节,给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收红包最多的当然是孩子们啦,压岁钱是我们最大的收入来源,调查给孩子压岁钱的大人和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中,压岁钱在600元以上的占40%,在500元左右的占50%,在300元以下的仅占10%。调查结论:我发现人们保持着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在春节里,大人们通常会有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我相信人们都愿意花这笔钱,因为在这热热闹闹的春节里,大家欢聚一堂。那是多么幸福呀!
看,街头巷尾,人们走亲访友,热闹非凡,听,鞭炮声中,嬉笑声中,人们用各种既传统又时尚的方式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七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在我们这里,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这样,他就不会在上天之后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我们这里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几天就是蒸枣卷、蒸馒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般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楼房就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者福字,而在我们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甚至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但其实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空去理个发,因为在我们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为了抵制清王朝,汉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不过在人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出现了偏差,变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种习俗。不过近些年来这一习俗也渐渐不再被年轻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这个风俗习惯。
到大年三十,我们这里值得额外阐述的地方性风俗是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兄弟几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边。最后是再摆放上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过程是由男性长辈带领子孙,携带三柱香、烧纸和鞭炮,从家里出发,来到老坟地(坟地远的可以在村外路口边)。然后一人将香插在坟头(路边请的,堆个土堆插香)点燃,一人燃放鞭炮。全体跪拜,长辈口念“过年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吧”,随后长辈持香带领全体回家,中途不准与人交谈,不准串门,不准回头。接着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兄弟子孙先面对供桌上方的“爷爷奶奶”神符,给“爷爷奶奶”下跪拜年,然后再给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亲戚朋友来家拜年,也是先要给本家供奉的“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再给其他人拜年。而到了大年初五这个送“爷爷奶奶”、上坟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饭包好饺子,先给“爷爷奶奶”上饭,上贡台上摆上一碗饺子,再烧一炷香。“爷爷奶奶”吃完饭后,折贡、撤贡,把祖宗三代爷爷、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坟,在坟上将神符和烧纸一起烧掉。这个习俗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请祖先归家过年,是延续古代神灵崇拜的“请神”习俗,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后人寄托对先人思念的一种方式,表达出后辈不忘先辈的养育教导之恩,逢年过节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村里的人们要把贡品摆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贡请众神,过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先享用年夜饭,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发生的事,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年夜饭。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几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门拉家常,更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心情愉悦。这就是“熬年夜”也称守岁。等到十二点整要跨年的时候,各家都要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时间鞭炮齐鸣,过年的气氛瞬间点燃,伴随着喜闹的鞭炮声,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我的家乡,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接着换上新衣服,准备好糖果、瓜子、花生、烟,敞开自家的大门,欢迎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前来拜年,当然自己也会先到邻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给家里乡村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要热热闹闹的摆上酒席,跟女婿女儿坐在一起吃顿饭,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基本就是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这天是给先辈上坟、送爷爷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送走“爷爷奶奶”。在我们这的风俗中,过了初五这个年就算是基本过去了,上班的也依次开工,之后就只有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放烟火的日子。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八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农民基本都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笔者通过对春节期间农村农民娱乐活动的调查发现:物质生活的改善并没有让农民群众精神生活“脱贫”。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抹牌、看电视和闲聊。特别春节期间,村民参与抹牌活动的比例剧增,男女老少扎堆已成风气。此次走访的几个村子里,有近80%的农民存在参与打扑克、搓麻将的赌钱行为。而且,场所也在不断变化,个别农村小卖部成了小赌场,影响恶劣,与当前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风气格格不入。
1、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法制意识不强,在他们的思想认识当中,认为小赌不是,大赌才是,甚至认为是一种“娱乐”,对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2、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活动组织缺位,娱乐设施匮乏,活动项目单调,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
3、农村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农村防范、打击的综合治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对危害性和防范、打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执法机关执法不严,逃避责的行为,没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1、加强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拒绝。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渠道,宣传法律禁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农村聚众犯罪。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努力发展特色村落文化,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引导和保障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自我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依托各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引导农民以村为单位,建立形式多样的农民文化社团,比如成立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等半公益性的农民文化艺术团队,积极创作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同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激励机制,加以引导和扶持,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
3、加强打击力度,从法规上禁止。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消除者的侥幸心理。集中力量重点整治,在打击上做到“严”“准”“狠”,注重效果。对少数赌徒、赌棍、窝主、教唆犯和屡教不改者,司法机关必须予以严惩,绝不心慈手软。但也要防止“以惩代刑”现象的发生,依法治赌。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九
问卷调查法。
20xx年2月6日至2月15日。
刘圣祥。
来九寨沟旅游的人。
09年年初四川省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解脱降落趋势,今年“春节”逐渐有回热征兆,春节旅游调查报告。我组于09年2月5日至2月15日“春节”黄金周期间对游客在九寨沟的旅游情形进行抽样调查,现将所调查的有关内容综合并剖析如下:
四川暗藏着一处桃源仙境――九寨沟。那里有重重的山峦和茂密的森林,;有彩色的湖泊和奔涌的飞瀑;还有各种鸟类和珍禽等。九寨沟的独特和它出色的神话故事如梦如幻,因此人们习惯的将它称之为“神话世界”。在春节黄金周旅游安全上,节前和节日期间,成都市假日办和相干部分,加大了对重要景区(点)的旅游安全的领导检讨,从源头上确保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春节期间,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义务事故和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同一”。
一、“春节”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形。
1客源市场呈上升趋势。
5.12汶川大地震产生,九寨沟有震感,但并没有对景区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服务设施造成损坏。地震过后,九寨沟治理局马上组织全局所有职工对景区各景点、步游栈道、观景台、景区公路、护栏进行拉网式排查,没有发明破坏和安全隐患。九寨沟地域的宾馆、饭店、公路、娱乐、购物等旅游基本设施均完好无损。统计剖析表明地震后愿意来九寨沟旅游的占86.65%,以为地震对九寨沟没有任何影响色游客占59.12%。从此可看出九寨沟已经解脱降落趋势客源开端升温。
“20xx中国生态旅游年九寨沟首游式”将于20xx年1月1日在九寨沟景区举办,调查报告《春节旅游调查报告》。今年的'“生态之旅”包含:“相约世界最艳丽湖泊―五花海”新年祈福、“新年贺礼―走进躲寨”、“九寨画院”成立等各项运动,。这一运动增添了客源量,据工作职员先容:九寨沟景区从08年11月16日到年今年3月31日履行淡季票价80元,观光车票也降至80元;同时还履行二次进沟政策(即假如要二次进沟,只需多买一次观光车票外加20元工费),二次进沟总费用为260元(不含保险),比旺季节俭360元,目前春节期间天天旅游人数已经超过20xx人.
2营销力度加强。
这次游客基础情形的调查,共计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统计剖析表明,在九寨沟旅游游客中按性别构成分,男性游客占47%,女性游客占53%;按年纪构成分,80后和70后游客占92.4%,90后和60后游客占7.6%;按职业分,公司、事业单位职员占53.6%;由上可见,九寨沟游客群中,以80后和70后游客为主,公司及事业单位职员为主。无须多加说明,这样的一个顾客群主体,在假日休闲购物餐饮上,七天大假对购物餐饮、花费市场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全市重要贸易、餐饮业企业销售额较同期均有必定水平增加。随着九寨沟营销力度的加强,特殊是实行了有效的冬季营销,加强了九寨沟冬季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当天九寨沟招待的进境游客同比增加达345%。游客多了自然收入额就上往了。
3旅游地商品价钱与质量。
人们旅游对其旅游地购物动机必定是请求商品档次高、购物环境好、商品德量好和服务好。在统计分析中表明占62.96%的游客以为旅游区购物是个“被宰”的运动,商品价格往往比一般商场高出一倍到数倍以上,而且还可能充满着假冒伪劣商品,所以一些游客为了不在旅游区购物而愿意多付30%以上的旅游团费加入所谓的“纯玩团”,不过他们在九寨沟旅游购物中,彼此对商品价格与质量发表自己的看法,仍然在纵情购物。
因此,今后的义务还须要在经营商品和服务上再下一番工夫,以更好地逢迎不同的客群,在巩固和发展有必定档次和个性的顾客的同时,争夺精力文明和物资文明的双丰产。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十
分析。
从调查表来看,客户的所有库存中畅销烟:中华、玉溪、红南京等的库存几乎没有,反映出春节销售的品牌集中度较高,而其他同档次卷烟只是在这几类烟销售完后才有人询问,造成其他同档次烟的库存相对较多,给其他替代品牌的后续宣传销售工作带来压力,特别一些相对滞销品牌如黄山1993,几乎无人问津,库存压力让客户担心。
在调查过程中,100元以上卷烟库存相对较小,而70元以下卷烟的销售很不理想。春节的卷烟结构大为提高,消费都消费能力大为增强,有好几个客户100元以上的卷烟几乎没有,但70元以下卷烟有好几箱的库存。节后将给中低档烟的销售带来不小困难。节后由于高档烟的社会库存较大,而中低档烟的客户库存较大,近一个月的销售将会是消化库存的时间。
通过本次调查,除部分紧俏烟能按统一零售价进行销售外,其他烟几乎都不能实价销售,特别是中低档烟更是近乎批发价销售,而黄山1993更是有个别客户低于批发价,大大打击客户的销售热情。节后标价签摆放和稳定价格工作将会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切实维护好零售客户的利益。
在节后调查走访中,客户反映年前的奖励销售政策很好,真正的体现了个性化需求,对一些平销滞销品牌的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客户的销售热情和品牌培育的积极性,但同时这种销售方式也给这些相对平销滞销品牌的价格稳定工作带来了困难和销售阻力。这些平销滞销品牌卷烟的平时销售客户将会紧盯这些销售政策,希望节后这些销售奖励政策继续保持,而我们客户经理将会以维护这些品牌的价格稳定为工作重点。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十一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农民基本都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笔者通过对春节期间农村农民娱乐活动的调查发现:物质生活的改善并没有让农民群众精神生活“脱贫”。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抹牌赌博、看电视和闲聊。特别春节期间,村民参与抹牌赌博活动的比例剧增,男女老少扎堆赌博已成风气。此次走访的几个村子里,有近80%的农民存在参与打扑克、搓麻将的赌钱行为。而且,赌博场所也在不断变化,个别农村小卖部成了小赌场,影响恶劣,与当前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风气格格不入。
1、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法制意识不强,在他们的思想认识当中,认为小赌不是赌博,大赌才是赌博,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娱乐”,对赌博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2、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活动组织缺位,娱乐设施匮乏,活动项目单调,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
3、农村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农村防范、打击赌博的综合治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对赌博危害性和防范、打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执法机关执法不严,逃避责的行为,没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1、加强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拒绝赌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渠道,宣传法律禁止和打击赌博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农村聚众赌博犯罪。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努力发展特色村落文化,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引导和保障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自我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赌博。依托各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引导农民以村为单位,建立形式多样的农民文化社团,比如成立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等半公益性的农民文化艺术团队,积极创作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同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激励机制,加以引导和扶持,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
3、加强打击力度,从法规上禁止赌博。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消除赌博者的侥幸心理。集中力量重点整治,在打击上做到“严”“准”“狠”,注重效果。对少数赌徒、赌棍、窝主、教唆犯和屡教不改者,司法机关必须予以严惩,绝不心慈手软。但也要防止“以惩代刑”现象的发生,依法治赌。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调查背景: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小时候,爱过春节是因为彩色的糖果和美丽的新衣服,而现在我更爱那独特的人文年俗年文化。那么我的家乡的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为了更好了解这些特色文化,我特意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下面是关于年俗年韵年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概况。
1、调查时间:20xx年2月18日——20xx年2月20日。
2、地点:汨罗市弼时镇坪塘村。
3、调查人:王伊凡。
4、调查方式:对亲戚邻居进行走访,同时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5、调查内容:对走访人家过年期间的风俗习惯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地念着联上的字。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喜庆的春联,据说贴春联关乎新年运程,可以讨个吉利。除了春联,我家大门上还贴了两个大大的“福”字,可是这“福”字怎么倒着贴呢?原来啊,将“福”字倒贴,是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尤其是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之意,须贴得端正。贴完春联和“福”字后,我和爸爸、妈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我向他们说了新年好,这时候,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些糖和红包。我有些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呢?”爸爸回答道:“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辈拜贺新年、问候新年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话拜年等。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因各地习俗不同,有些地方初二拜年。”
拜年时,我发现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可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所以,“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年俗。
大年夜晚上,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菜肴。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和火锅,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火锅则代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人们高谈阔论,小孩们烟花齐放,一直要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就是“守岁”。古时“守岁”
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现在的“守岁”富含了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热闹的锣鼓声又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原来是舞狮的队伍前来助兴,精彩的表演让人看得拍手叫好。狮子为百兽之尊,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所谓年俗根据各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有一共同点就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将喜庆与激情深深融入年俗中。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真诚地道一声:“新年,你好!”
春节来临前的调研报告篇十三
了解春节。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当代许多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发现自己所学知识难以达到市场需求,从而缺少了很多从事社会实践的机会,自然对社会调查报告也是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我们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合计不到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大军,追求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态度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对生产劳动的深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现在世界上的`能源供应量已经为数不多了,我们必须在能源枯竭之前开发新的能源,所以我们要知道能源的发展史,这样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这样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严重的话,恐怕还没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为混球一个。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正因为这样,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调查显示,许多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打架斗殴。
大年初一早晨,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被调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长都在双休日为孩子安排了兴趣班课程,有关子女的各项支出中,占据前两位的是:上兴趣班(占80%以上)和买书(近60%)。
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