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珊瑚礁读后感(专业24篇)
读后感是对书中的情节、人物和思想进行评说和解读的一种综合性书面表达形式。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逻辑和条理清晰,避免碎片化和毫无重点。以下是一些读者自己撰写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一
《神鞭》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傻二的人的故事。
傻二身怀绝技,辫子功相当厉害,但他平时就跟普通人一样,别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功夫。一次,混星子玻璃花无端地找他的麻烦。玻璃花请了许多武功高强的人来打傻二。虽然敌众我寡,傻二从容应对,丝毫没有惧怕之色,打败了所有来打他的人。后来,到了剪辫子的时候,傻二把自己的辫子剪了,成了一个神枪手。
傻二有句话说得好: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这便是无论怎么变,也难不倒我们;不论什么新的东西,都能玩到家,决不输给别人。
在学习二胡时,考级曲十分难,旋律、音符,几乎没有重复的,都要你去记,去感受。我常灰心丧气,认为自已不可能背出。但傻二的那句话也时时在我耳边回响:不论什么新的东西,都能玩到家,决不输给别人。最终,我选择了坚持,顺利地完成了考级曲。
我相信,成功一定属于自己。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
作者曾经关于阶级的焦虑、身份的焦虑(对我来说不是同性恋,而是其他方面的所谓边缘化人群)我都有,我有一个从没回去过的故里,是父亲的老家,他从离开那里以后,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回去过,他甚至发誓,他死去后的灵魂也不会再踏入那里半步,我不知道他与那里发生了什么,现在那里有我的奶奶。
父亲去世后几乎10几年没有联络的奶奶,她想我回去,我却几乎没有勇气,好像父亲的灵魂在我耳边叮嘱-那里不属于我们,我仅仅知道那里是我很少接触的社会底层(虽然从定义上来说姥姥家也是一样的,但那里可能比我通常情况下的认识还要遭)奶奶过去与我家庭(指我和父母)爆发种种冲突的画面,我还历历在目,这本书我看完了,我依旧没有回归故里的冲动,这也不是一本改变你行为和想法的书,它只是告诉你,你所感受到的是什么,那些一直禁锢你,围绕在你周围静静地注视着你的东西是什么。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三
最近在读《让管理回归简单》一书,感触颇多。
宋新宇博士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排序,所谓的领导力,就是给别人排序的能力。我经常听很多企业领导人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从表面上看这是工作量的问题,而从实质上看,这是管理能力的问题!
他还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潜力,达成企业的目标。而企业目标是什么?是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价值。拉动企业这根绳子,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从客户那一端发力。但我发现,差不多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只把客户挂在墙上而未放在心里。”张瑞敏认为:在企业里最难的工作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化,如流程再造就是简化流程。做好管理最根本的做法无外乎监管、管教和梳理。
真正的人才不是能够评判是非、指出对错的人,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人。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决定、做决策。管理者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给自己确定原则的过程。管理做决策时知道不同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别人都附和管理者一人的意见,那么其他团队成员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因此,能够使决策正确的前提就是将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每个管理上的决定都会有缺点,关键是要找到效果最大,问题最小的解决方案。与企业管理相比,如果是自己家的事情,天底下没有难算的账。我们算不清,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个账是自己的账。
德国伟大的农学家利比希发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任何一个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元素。在某一个时期植物只是缺少某一种元素。只要增加这个短缺元素,植物会有一轮新的生长。人们不必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植物就能依靠自己的自我组织能力成长。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也是没有用处的。同理,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自己企业在某一个时期内的短缺元素,并集中所有的力量补充它。
管理者要切记不要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如果一个管理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不明白为公司培养人的责任,就很可能成为公司的瓶颈,极强的个人能力就会成为公司的一个负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学会“授权”,学会把大部分自己紧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给部门内其他人去做。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了《好习惯,好身体》的不食咸食,里面介常说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很多疾病,应该提倡低盐饮食。首先盐分摄入过多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给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钠”与身体中的液体及血压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摄取高“钠”的饮食后,体内的细胞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造成高血压,盐吃得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大。
原来我一直喜欢吃咸食。有时候,妈妈不在,我还偷偷的吃生盐,妈妈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我,可我就是不听。等我看了健康成长中的《好习惯,好身体》,我才知道过度吃咸食有这些的坏处。如果每天食盐超过正常,还会使血液循环增加而造成心、肾负担加重,也是导致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知道了这些,我也知道了我的错误,以后我会改正的。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会用课外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从这本书上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五
书中讲述了以珊瑚礁为居住地的海底居民们,在静谧辽阔的海洋中自由地生活着,却因为人类无情的捕杀,而面临恐慌。主人公马蹄螺为了寻找新的珊瑚礁居住地“尽南之地”,开始了漫长又危险的旅程。后来,也因为人类对海洋无知的污染,马蹄螺不幸中毒身亡。
读完这本书,我对海底居民们面临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强感到无比敬佩!由于自私的个人欲望,人类大量捕捞珊瑚礁,或做装饰品,或用于摆设观赏,却忽略了珊瑚礁对海洋生物来说就像母亲一样,它孕育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致使大量沉积物沉入海底,从而覆盖住珊瑚礁表面造成其窒息死亡。珊瑚礁之于海洋,如同森林之于山川。对于人类,珊瑚礁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又能维持渔业资源蓬勃发展;不仅能保护人类生命,而且能为地球环境减轻温室效应。
在我的家乡汕头有一座美丽的海岛——南澳岛。每次我去南澳岛游玩,都会被岛上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珊瑚工艺品所吸引。它们或为精致摆件,或为造型盆景,形态多姿,色彩万千。我忍不住收集了其中一些放在家中的玻璃柜里欣赏。读了《回归珊瑚礁》,我明白了珊瑚礁对海洋生物与人类的重要性,对自己之前间接伤害珊瑚礁的行为后悔不已!而像我这样不知不觉中伤害着珊瑚礁,却以为自己有鉴赏艺术品的能力而沾沾自喜的人大有人在,从而促使不少沿海城市形成了珊瑚礁捕捞,加工,售卖的产业链。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六
十几年前第一次在北大看到云门舞集的表演时,就喜欢上了云门。那时一个台湾师兄强烈推荐这个现代舞团,本来对现代舞没有任何概念也不感兴趣的我因了师兄的推荐买票去看。一下子,就被深深震撼了。
台上那些精灵一样的舞者,身体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舞动着,时而在地上翻滚,时而在空中跳跃,时而静默地行走。舞者的脸上也不是一般舞蹈中的欢欣笑颜,而是各种配合身体动作的复杂表情。不记得当时的主题是什么了,只记得看到一个舞者瘦削的身体趴在地上,仰起头,脸上是那样的哀伤和痛苦时,我竟快要掉下泪来。人生第一次,我被舞蹈感动了。
云门的舞蹈,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种舞蹈,没有芭蕾舞的高贵美感,没有民族舞的欢快热闹,没有一般所谓现代舞整齐划一的律动,甚至,没有常见的队形排列和变化。有的只是身体的表达,对,就是“身体”,表达出的竟是这样或浓烈或悠然的情感。
后来,又看过云门表演的《九歌》等舞剧,以及云门创始人林怀民所写的书《高处眼亮》。在书中,林怀民记述了自己在台湾和美国学习现代舞,回台创立云门舞团的经历,以及如何培养训练舞者并创作出水月、流浪者之歌、行草等经典舞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通过包括打坐在内的各种方法训练舞者身体的敏感,倾听身体,认识身体,直至身体可以自在的表达。
《回归身体》这本书,讲的就是云门舞蹈教室的八堂身体课程,拥抱、呼吸、重心、安静、专注、跌倒、亲密、玩伴。云门舞蹈教室是面向上至老年人,下至儿童的大众人群的教室,学习这些课程,并不是为了可以到台上表演跳舞,或成为一个舞蹈演员,而是,学习如何回归身体。通过肢体的开发,学习更多身体的可能和生活的乐趣。
糊糊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书画课程是相通关联的,可以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当然,对于每一个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我已经推荐给几位年轻的妈妈,以及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太好、情绪容易焦虑的朋友。
书中每一堂课都值得记述并学习,这里只选取其中最有感触的几点简要记之:呼吸、安静、重心、专注。
三、呼吸。
书中说,所谓练呼吸,就是觉察到呼吸的存在,并把呼吸当成身体与意念(或说身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借由呼吸的转化,透过不同频率的呼吸调整,来平衡人的身体,乃至平衡人的生活。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从小是个功课好自我要求严格的好学生,工作以后也常常给自己压力做事追求完美,生活中又是个急性子。常常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中,用书里的理论来说,就是负责压力反应的交感神经大量运作,总是处于“被狗追”的应激状态。几年前终于感觉身体快要出大状况了,于是辞去律师工作休养生息,找了一份收入低但相对轻松的工作。这几年来,一直在用各种办法调整自己,除了坚持打坐外,还学习古琴、太极拳,进入暄桐教室学习书画。这些调整都是在发挥自律神经系统翘翘板另一头,负责能量滋养的“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补充能量,舒缓休息。而所有的一切都有共同点――关注呼吸,专注当下。
云门有一出特别的作品“行草”,就脱胎自书法,又跳脱了书法。书中说,舞者平日也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运笔挥毫,“那一按一提、一笔一画,不只是手腕、手臂的动作,更是全身的气息吐纳。”
的确,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吐纳身体的松与紧,云门舞者感受彼此完美配合,行云流水般幻化出绝美的身体与心灵语汇,造就了云门舞蹈作品某种特别的质感和境界。
我在暄桐这几个月也体会到了呼吸对于练习书画的重要性。下班回家吃完饭收拾妥当后,不能马上写字,一定要坐一会儿,或者站站桩,收神敛气,呼吸平稳均匀以后,再开始提笔。一旦发现手不稳了,呼吸不匀缓了,笔下的线条笔画一定就没有质量了。这可能是因为念头散乱走神了需要调整,或者是因为身体累了需要休息,这时就要停下来,或者静坐调匀呼吸,或者通过站桩、云手和走步步禅来放松舒缓身体。大概由于近月来坚持打坐和练习太极拳,我的身体比以前更放松,气血更通畅,呼吸更匀缓,基本都能坚持每天写字画画,而且常常一写就不知不觉写一两个小时。
特别喜欢书中本堂课的最后一句话:经由呼吸,可以倾听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身体。在生活中,在波浪中,永远有一个安定的力量。
四、安静。
暄桐书画课的第1堂课,糊糊就讲了“戒定慧”是整个课程的支撑基础,要求每天静坐至少15分钟。第2堂课讲了蔡扈的《笔论》,糊糊在各种场合常常提到的:“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已。”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默坐静思”是暄桐书画课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光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在磬声的陪伴下静坐20分钟,要求回家每天静坐,之后的课上糊糊还教了各种各样的静坐和呼吸方法,有瑜伽呼吸法,有动中禅内观法等等。
对于写字画画,安静太重要了,内心安静,呼吸匀缓,书写才是有质量的。更重要的,安静,你才能听到世界,听到自己,让身心常喜悦,让生活有新意。暄桐教室的主旨之一就是让人有一颗回归调伏安定的心灵,在静默专注和谈笑玩赏中,有来自心灵源头的愉悦和智慧见地。某种程度上,暄桐教室和云门舞蹈教室有着契合相通的地方。
要时时做到安静却是不容易的。书里有句话说得很好,“安静,并不是指没有声音或动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这是说,一个人看上去安静(不发出声音或不做出动作),不等于内心安静。()而一个人可能在说话、有动作,内心的状态却是安静的,心情是平和愉悦的。
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内心才能安静,很多人即便身在幽静的大自然或独处密室,内心也一样如滚滚波涛汹涌起伏。而有的人即便行走在嘈杂的闹市或被人群环绕,内心一样能安静平和。当然,不能否认环境对于安静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
在我看来,安静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更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安静,和前面讲到的呼吸,是有很大关系的。关注呼吸,自然就能安静下来;而安静时,呼吸也一定是均匀舒缓的。但除了关注呼吸,其实用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任何时候只要你想,并且掌握了这些方法。书中举例,就像端起杯子来喝水,你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那往往能帮助你静下来。
上面所说的“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就像内观修行的“动中禅”,也是糊糊课上教过的方法。这是一种观照肢体移动时的动和停的内观方法,借助于知道肢体的动和停来培养觉性。在这个观照的过程中,你能历历分明地觉知自己的一举一行,以及心念的起伏。这种状态下,内心自然是安静的。
我自己近来就常常在走路、坐车以及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自己去练习和培养这种能力,就好像有一个“我”跳脱出来,在旁边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在说话的时候也试着去观照自己。很难,尤其是说话的时候,但值得学习并去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此外,我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时时体会到安静的力量。每次练习,都觉得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身体松静而轻灵,内心澄净而愉悦。无论是站桩、云手、走步步禅,还是每一个招式,老师说都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存丹田,无思无虑,内观自在,外观八面。这里就包含着太极中的“静定”之功。当心不能静定,身必定散乱。所谓“无极而太极”,寂然不动,复得无极真机。最后才能达到无微不觉、豁然贯通的状态。
五、重心。
重心,对于舞蹈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对于舞者,重心随时在移动变化,能够时时抓住重心把握重心的舞者是真正优秀的舞者。
书中关于重心的很多阐述对于学习书画非常有启发。就像糊糊说的,舞蹈是和书法在某些理念上最接近的艺术。比如,书中说:行进间,永远是从“出平衡”到“归平衡”的过程。还讲到:身体若不把重心“交下去”,是无法自然弹跳起来的。
想到书画课上糊糊讲的“平正和险绝”的训练次第(孙过庭《书谱》: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还想到她说我们写字最大的问题在于,习惯待在安全舒适的角落,不敢突破自己,不敢把重心交出去,尤其反映在刚刚临了一个阶段的礼器碑上,我们的用笔结字过于平正和规矩,写不出礼器碑平正中的“欹侧”,也就写不出礼器碑的“峻逸精妙”。
书中还说:重心,不只稳稳地落于下盘,还能经由意念,达到“入地三尺”。看到这句话,你有没有想到形容书法的一个成语?我想到的是“力透纸背”,不是说手上用力的大小,而是意念经由笔锋体现在纸上是刚劲有力的,像是要穿透过去到达纸的背面。
重心,其实不仅仅指身体的重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甚至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重心的,就像书里说的“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地在处理重心:身体的重心、生活的重心,乃至领略生命的轻重。”找到了重心,就找到了平衡与稳定。
六、专注。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专注。书里写了一个叫周俊勋的围棋高手的故事,我看了深有感触,也想谈一点自己的经历。
我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甚至在很多方面算是笨的,想问题直来直去不太会拐弯(现在也是),但还算是个比较专注安静的孩子,大概环境使然。我没有兄弟姐妹,很多时候也没有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甚至没有什么玩具,除了一副弹子跳棋(那个年代很受欢迎的棋类,大人孩子都喜欢,几乎家家都有),和两盒陪伴了我很多年的积木。
但我的童年仍然是快乐的,大人上班去了,留还没上小学的我一个人在家,我可以下跳棋下一整天。我会想象自己在和一个甚至几个“空猫猫”(家乡话,类似空气的意思,呵呵)下棋,同时操作6种颜色的棋子,一盘棋下来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并且还会仔细琢磨每一种走棋布局的可能性,对比优劣利弊,这个过程真是其乐无穷。到后来以至于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包括大人可以赢我,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因为长期专注的练习。
在暄桐学习,专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没有办法完成每天1-2小时的作业量(开始几个月甚至是3个小时),这种学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一个人专注力和定力的培养。就像前段时候线描《永乐宫壁画》,很多同学都体会到,那些仙人根根分明的满脸胡须、繁复无比的衣襟装饰,要想对临下来,真的是要全心一意,拿出一整个晚上,甚至几个晚上的时间,专注地画完那一条条或长或短、或直或弯的线条。稍有分神,笔下的线条就粗细不匀,甚至完全走样了。
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很难理解我天天下班回家写字临帖,或者愿意花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晚上,去临一幅线描,他认为既然知道自己并没有写字画画的天赋,练习多年也不太可能成为书法家或画家,为什么还要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呢,何不做一些更有成效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有代表性。在当下这个社会,崇尚效率,追求结果。他不能理解的其实是,如何能没有目的地投入去做一件看起来没有结果的事。
“有愿心,无目的”,恰恰是糊糊的人生哲学。暄桐教室教的是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东东,一群天资平平艺术零基础的成年人聚在这里学习书画、中医、茶课等等,都不是为了日后以此为业,成名成家。暄桐的理念是,推崇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态度,扎实精进且享受当下。每一门学问和才能的累积,意味着推开一扇窗,为的不是看到外面的风景,而是纯然通达的心地光明。糊糊说,“无用”,不是没有用,而是说你有一个不向外求的源泉,在你的内心,这就是“无用之美”。
所以,不管周围的人是否理解,我们还是会专注、投入在这里,并且乐在其中。就像书里所说的,当一个人专注时,不论是大人、小孩,都好美、好亮!让我们一起找回专注力,那不只是竞争力,也是好好生活的能力。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七
作者告诉我们,因着罪的缘故,我们允许外面的“物”进入内心,而把神从内心的宝座赶逐出去。这“物”,就是外面内心无止尽的占有欲,以及心中所爱超过爱神的事物,它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让神帮助我们,将我们心中的“物”完全取出去。“如果他肯忍心残酷一点对自己,他就可以把许多年的灵程道路缩短成几分钟。他这样要比那些溺爱自己、顾惜感情、与神慢慢交涉、不大长进的弟兄们,更早进入美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愿意把心中所爱的撇弃,而是与神不断地讨价还价,求神手下留情:“主啊,能不能让我在撇弃它之前在玩两天,我两天后绝对不玩了。”但是我看到“人类因犯罪所招来的咒诅,不会毫无痛苦地清除的;我们心中的那个吝啬鬼,不会乖乖地听从我们的吩咐倒下去死了。它必须像一颗树从地里连根拔起那样从我们心中拔出来。它要像拔牙一样觉得剧痛,血淋淋地从牙床拔出来;它必须用激烈的行动,从我们的魂里面被逐出去同时我们还要以冷酷的态度,拒绝它的哀求乞怜,要认定把自怜从心中轰出去,就是去掉人类心中一种最不可饶恕的罪恶。”请原谅我大量地引用文中的句子,因为作者真的讲得非常棒,讲到我的心坎里去了。虽然我们是白白地称义,但是成圣的路却不是这么好走的,充满了坎坷与荆棘,我们必须经过灵里的对付,我们经历神的考验,如同神考验亚伯拉罕一样。
曾经有一件事情哦一直不能理解:耶稣已经担当了我的罪恶与过犯,我也接受耶稣基督做我个人的救主卧也有读经、祷告和服事,为什么我还觉得自己与神的`关系十分疏远,当耶稣的肉身受死时,幔子已经为我们裂开了,为何我还是不能与神面对面地交流呢?作者提到,“这是因为我们心中还存留着一层‘帕子’,阻挡神的面、神的光,使我们不能看见他。这‘帕子’是用‘己’的生命的细纱组成的,它是人类天性中的罪恶。有人以为明白了人类堕落,和必须靠着基督才能称义的教理,就可以救我们脱离‘己’的罪恶权势;可是事实并不如此。那个‘己’可以在祭坛上生长,它会眼睁睁地看着神的羔羊流血至死,而一点不受感动。它接受正统神学的培养,它对圣经的讨论比起闲杂的谈话要高明得多。甚至我们对于神的渴慕,会为它造成一个顶好的环境,让它蔓延和生长。”我们要想亲近神,必须揭去这一层“帕子”。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一层‘帕子’是活的,有生命的纤维物,是用我们身上有感情、有知觉的东西造成的。触到它,就是摸到我们的痛处,把他撕掉,就是叫我们受伤流血。”“这是十字架对主耶稣所做成的事,也是十字架对每一个信徒所要,为的是要我们得到自由和释放。”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八
在陕北高原上,到处洋溢着豁达与不羁,这样的豁达与不羁中,还有一群豪放的打鼓汉子。而生活困窘的作者来到这样的气氛中,感觉到的依旧是荒芜,于是作者笔下并没有这豁达的景致和激-情洋溢的人群,而是“更加的凄惶悲哀,孤孑孑”。而后来又是什么使作者为之“惊愕”和“醒悟”呢?正是那位叫做张伯的民间艺人。
张伯貌似平凡,甚至在作者眼中是一个“像我一样怕过年的落魄人”他“即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皮棉袄”,这样的外表现得可怜。当被壮汉们点名上去打鼓时,他还推辞道“别,别……”并“羞愧地直往后缩”。这样的言行看上去卑微。()这卑微和可怜唤起了作者的sympathy,同时,也让作者起了一丝疑虑:这样一个瘦老头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让他们那样期盼呢?此时的张伯脱胎换骨般亮相了:“布满皱纹和胡楂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忽然间像天神一般顶天立地地站在了大家的面前”。他的鼓声石破天惊,神圣有力的鼓点不仅震响了大地,还震撼了作者的心灵。这纯熟的技艺不仅是在演奏陕北大鼓,更是在演绎生命的繁华和希冀。张伯的形象一下子从一个“瘦老头”“蔫耷汉”到“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个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再到顶天立地的“鼓神”,作者亦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作者通过对张伯这一既平凡又伟大的民间艺人的生动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作者这一既深沉又崇高的主题。张伯形象的反差折射出作者思想的蜕变,即对生命的认识的蜕变:“声明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生命是伟大的,生活是精彩的,这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应该热爱它,并像陕北高原般豪放的去演绎它,给它以最不羁的自由,尽情地释放精彩,再华丽的语言在生命这一主题面前都显得苍白卑微,而作者却用质朴的文字通过对张伯这一用鼓来演绎生命的艺术家对生命作了一个完美的诠释。“鼓神”这一形象意味深长。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九
《神鞭》这本书本来我并没有觉得它会多好看,所以没把它提到日程里。可那天闲来没事想找本书看,碰巧看见了它,被它那精美的封面所吸引,就打开来看了一下。
我看这本书才一周多一点,所以并没有看多少,俗世奇人还没有看完,只看了一半,可仅这一半就让我受益匪浅。冯骥才把那些人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每当读到一奇人的外貌时,他总是活脱脱的浮现在眼前,甚至连他的五官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举手投足间显着自己的本事。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不同。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这是《俗世奇人》短篇中的第一句话,可见正是由于“天津卫”这复杂迥异的环境才造就了这一个个的“俗世奇人”。
在书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被刻画出来的手法技艺是出神入化,例如“苏七块”,文中是这样写的“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这句话描写的他比ct拍片都神乎其神。当然,这是属于正面描写,其中还有侧面描写。例如“蓝眼”和“黄三爷”。文中正面描写“蓝眼”技艺高超,眼贼得很,一辈子没看错过,可又写“黄三爷”造假画他愣没看出来还花了许多钱买了回来,这就是从侧面描写“黄三爷”造假画的技艺高超。除了这些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俗世奇人,比如说“艺高人胆大的”的“泥人张”;“能把死人说活了”的“好嘴杨巴”;“卖东西卖出道来”的“蔡二少爷”等等。
虽然读得不多,单就这一点就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这是学生尹纪越的一篇读后感,孩子有了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我向学生推荐《神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学生口口声声说学习紧张没空读书,关键还是没有他们特愿意看的内容。冯骥才的《神鞭》所选都是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他对人物的描写有独到之处。不管学生成绩好孬,一般都能读入迷,从运动会期间那些学习困难生津津有味地阅读就可以看出。
语文老师希求什么呢?大概莫过于学生在自己引导下爱上读书了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
《鼓神》作者通过对于张伯这个既普通又伟大的民间艺人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而衍生出更好的理想。
《鼓神》内容当中对于张伯人物的刻画与表现,最终揭示了一个道理,也是对于生命的认识,“生命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生命是伟大的,生活是美好的,这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应该爱生命,如陕北高原的打鼓汉子一样热爱生活,给生命注入自由不羁的美,学会欣赏生命精彩。面对生命,一切华丽辞藻都显得苍白。
“鼓神”,意味深远…。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一
这次我再一次向同学借阅书籍,不过这次给我的还是《淘气包马小跳》,可是不是《漂亮女孩夏林果》,而是《天真妈妈》。
这个书的主要内容是:他的妈妈是一个橱窗设计师,有一头像海藻一样弯曲的长发,在厨房做饭时爱穿这一条镶着荷叶边的碎花儿围裙。她像一个小女孩一样爱哭,马小跳给她做了一个12层的三明治,马小跳还给她洗脚,马小跳给她过过母亲节・・・・・・她都会感动得流泪;她还有像小女孩一样的好奇心,常常将自己想象成神探去破案;她还爱吃有臭味的食物,比如说榴莲,比如臭豆腐;她睡觉偶尔还会磨牙・・・・・・这是个既天真又可爱的妈妈,也就是马小跳的宝贝儿妈妈。
我喜欢这个天真妈妈。你呢?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二
终于,在跳票了三年之后,《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在全世界粉丝们能够烧穿太阳系的炙热目光中登场,山呼海啸的热度和讨论量,足以证明本剧纵横全球的气场!回顾一下“夏洛克”的发展史,从七年前“华生”一瘸一拐的出现在伦敦街头开始,这部神奇的剧集让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全球一线,让踏入影视圈近30年的马丁-弗瑞曼飞黄腾达,接连收获重磅offer(包括美剧《冰血暴》和商业巨片《霍比特人》),史蒂文-莫法特更是“神夏”“博士”双管齐下,收获“大魔王”称号!当然他家的玻璃也碎了多次,邮箱堆满刀片。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从美国精英手中抢走艾美,完成了英剧反攻美国大陆的壮举。
除此之外,还有有史以来第一部在东亚地区上院线的电视电影(《可恶的新娘》),推动《福尔摩斯》原著的销售热潮,相传创下新高的演员片酬等等,而在两位主演相继加盟漫威宇宙,马丁-弗瑞曼和女友(剧中华生妻子玛丽扮演者)分手的周边新闻铺垫下,第四季的到来不同以往!相比于第三季回归时对“夏洛克如何复活”这个“点”的关注,第四季则是整个“面”期许。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解析第四季首集的信息点。
疯狂考据控。
“魔法特”和“麦哥”一直是致敬达人,不论“神探夏洛克”还是“神秘博士”都是批量的扔出原著/老剧梗,并以海量的信息彩蛋夹杂在剧情之中。当然,粉丝们也心甘情愿的跑去挖掘,如今再让我们当一次考据控。
“金丝雀训练师”来自于《黑彼得》一文,但并不是《黑彼得》这个案子,而是此文中带过的一句话“在1895年这难忘的一年中,一系列奇怪的、矛盾重重的案件吸引了他的注意,还有臭名昭著的金丝雀驯养者威尔逊被捕――为伦敦东区除了一害”。
“水母”来自《狮鬃毛》一文,此案致人死亡的是氰水母,因长得像狮鬃毛而被人误解。
“新燃料掩盖另一种气味”,来自《退休的颜料商》一文。
“华生,你一如既往地只看不观察”出自《波西米亚丑闻》。
“我从不猜测”“阿格拉”“托比狗”都来自于《四个签名》。
“诺伯里”出自《黄面人》一文,这个案子里的委托人住在诺伯里,福尔摩斯的推理完全错误,因此他以“诺伯里”警示自己。
最明显的一个:《六个撒切尔夫人像》改编自《六尊拿破仑半身像》,除了结尾其他部分完全照搬。
前三季中一集最多涉及原著三个案子,而这次虽以《六尊拿破仑半身像》为主线,但却一挥手致敬了十来个故事。不过请不要担心,以“大魔王”的尿性出现过的故事未必就会打入冷宫,重复利用实乃常态。
推理削弱、人设变更、黑暗风。
和《可恶的新娘》一样,s04e01从形制上来说是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视电影。但在长达7年的制作后,“魔法特”和“麦哥”进行了显而易见的革新,首先就是人物情感描绘的增多,以及围绕华生家庭展开的故事占比变大,导致推理部分有被削弱的感觉。通观全片,除了前半部分零零星星的“几句话”推理,后半部也只有揭晓谜底时有些许逻辑分析。
第三,不再是前三季那样的欢乐无限福尔摩斯随时随地力挽狂澜。从一上来的整体色调到某个角色的离去,都印证了编剧在播出前声称的“黑暗风”!也许在第一季卖过萌,第二季卖过腐,第三季卖过肉之后,第四季开始卖心而虐了。
对于这些变化,观众褒贬不一,但实际上只要你知道《神探夏洛克》发家致富的法门,便不难理解“魔法特”和“麦哥”的“变化”。
作为“福尔摩斯”这一巨型ip的衍生作,《神探夏洛克》在一炮而红,由于是侦探小说改编,那自然要带上“推理”的标签。但实际上,“夏洛克”能够成为火遍全球的第一英剧,并不是因为推理,而是“酷炫”。
于是夏洛克很酷炫,艾琳-阿德勒很酷炫,莫里亚蒂很酷炫,mary很酷炫,即便是“老好人”华生也在吸毒者汇聚的流浪屋中展现了三招干翻毒贩的神技。所以对观众来说,《神探夏洛克》吸引人的向来不是推理,而是“酷炫”的技法、特效以及突破天际的脑洞,还有“故事新编”带来的新鲜感。
所以,第四季并不是推理被削弱,而是两位编剧没有推陈出新搞出新“玩法”,在看腻了小白字、思维宫殿和夏洛克的超快语速后,无不失落的问道:“我当年的感觉,去哪儿了?”
其次,正如前文所述,“酷炫”的手法塑造出了张扬的人物个性,而这也是《神探夏洛克》的一大招牌。编剧因此将大量心思放在了这里,人物关系成了“神夏”的第二主线。对此,“魔法特”定下的基调是“夏洛克的性格在身边人的影响下逐渐变化”,从第一季的彻底高功能反社会,到第二季的艾琳情愫和莫里亚蒂对弈,再到第三季体会华生的痛苦,第四季时两位编剧认为时机成熟,放出了“诺伯里”的个人反思。
但是,“魔法特”必然明白,要想好看那就得将人物形象重新打磨,并让包括主角在内的一干角色释放出整合后的全新光彩!于是以某一个角色退场为代价的“黑暗风”到来,一方面靠拢原著,一方面推动第二主线的发展。
当然,这味药下的是否到位,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三
非常喜欢一位友邻对于本书的评价——“这是一部社会学视角的去文学性回忆文稿”。
书中是身为社会学家的作者在其父亲去世后对其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这样一种反思是是坦诚而又深切的,同时又是社会学式的。这种坦诚体现本书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作者真诚而又毫不做作的语言中,同时也体现在作者对自己心路历程庖丁解牛式的剖析与解构中,正是这样一种坦诚吸引着我不断阅读下去。
尽管我对社会学的领域不甚了了,但是依赖于先前阅读历程中积累的对于政治学与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使得阅读本书对我而言并未造成太大困难,反而引起了我对于社会学的浓厚兴趣。显然我读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仅仅是小点心而已,萨特,拉康,福柯,布迪厄的著作才是真正下一步需要去用心了解并阅读的饕餮大餐。
整部书由作者迪迪埃得知自己的父亲去世后始料未及的错愕开始说起,一路回顾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与自己工人阶级的家庭的隔阂与作为同性恋被家人所拒斥的一种与家庭双重分裂的过程。在离开家庭之后,作者再也没有与家人有任何联系,直至三十年后,当作者的父亲去世,他才终于回归故里并对这段历程进行了一次痛苦而又深刻的反思。正如作者所言,他渴望理解父亲,并通过父亲的逝世来理解自己。
整部作品对我而言最为触动的部分大概有两点,其一便是作者对自己与家庭的分裂与隔阂的反思,其二便是作者对工人阶级的剖析,让我对当今的很多政治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从古至今,家庭一直都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它既可以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也可以是一片满是刺的荆棘。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只有一种,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作者而言,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显然是后者,他花了大半辈子来逃离他的家庭。作者与家人的隔阂是双重的,这种隔阂首先就是作者作为同性恋的身份。这种身份与他父母所属的工人阶级所尊重的男子汉气质大相径庭,让他的家人无法理解。正如书中所言:“我的其中一个弟弟闹离婚时,他的妻子在对他的一长串抱怨中提到:你的哥哥迪迪埃,不就是个抛弃自己家庭的同性恋吗?”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性取向很少对作者造成困扰,相反,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一直积极为同性恋发声,为同性恋在社会中争取地位。
可以说,同性恋一直都是作者的社会形象与标志之一。作者也一直以为,性取向才是自己与家庭分裂的原因。然而,直到父亲逝世,作者回归故里,与母亲彻夜长谈,并真正尝试理解父亲时,他才意识到,自己逃离家庭的另一个原因,另一个更少为人所关注的原因——他想要逃离父母家人所属的底层平民阶级。他开始意识到,他所厌恶的家人身上的很多特质,并非是他们本意如此,而是社会,是阶级强加与他们的,而与他们个人的特质无关。
与此同时,出身这样一种底层家庭,后来又进入资产阶级的作者,时时刻刻都在感觉到一种撕裂感,按照作者的话说:“我的信仰与我进入的资产阶级世界格格不入,我所秉持的社会批判理念与我本身的价值观相互违背。”在政治上,他站在工人一方,然而,他却厌恶自己的工人出身。作者对自己的描述不由让我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所塑造的奥利维的形象。
与作者类似,奥利维同样是一位知识分子,他热烈地支持工人运动,为工人发声。然而,当他真正与工人共处时,他心里却充满了对工人的厌恶之情。阶级之间的鸿沟就在这里体现。作者的语言更加苦涩辛酸:“我通过衡量我们之间的差距来衡量我的成就。”这样一种对于阶级的逃离,是作者此前从未意识到的。直到父亲去世,作者才意识到他的逃离的双重性,他对家庭的逃离不仅仅是性规则上的,同样也是社会规则上的。作者的这种视角,也让我获得了看待家庭关系的视角。
进一步,作者开始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本身进行探讨,而这也是这部作品让我感兴趣的另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范例,详尽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剖析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并尝试解答为何工人阶级会什么会抛弃左派政党而转向极右翼政党(本书探讨的是法国的政治环境)。正如作者所言,工人阶级的困境在于,为他们发声的人往往并不是工人阶级。
自从马克思以来,左派政党一直是工人阶级天然的代表。然而,当左派政党终于上台之后,工人平民们却发现,左派政党并未兑现他们对于工人阶级的承诺,换句话说,他们的承诺仅仅是骗取选票的工具而已。不仅如此,随着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左派政党逐渐从政治话语中移除了有关阶级对抗的内容。
极右翼政党的诉求并非建立在共同思考得出的结论或者实践指导下产生的意见之上,它更多涉及一种充满敌意的世界观而非政治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政党利用了他们的投票,而选民则利用了他们选择的表达方式来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
作者进一步总结道:“投票给左派政党是平民阶级对自己积极的肯定,而投票给极右翼政党则是他们对自己消极的肯定。”投票给极右翼政党是平民阶级对于左派政党的控诉。作者在这一部分庖丁解牛般的分析简直让我豁然开朗。
这本著作虽然不长,但是对我而言却是一场洗礼,一方面,它向我打开了社会学的大门,让我开始理解社会学在思考什么。另一方面,它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审视家庭与社会的全新视角。正如作者所言:“即使我们成年之后所处的生活环境相较童年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使我们努力排斥过去,童年的生活轨迹以及社会化的方式依然会持续地发挥作用,因此,回到过去的生活环境,总是一种指向内心的回归,一种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包括我们主动保留的那部分自我以及我们否定的那部分自我。”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四
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无法割裂的底层“自我”!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出身于贫困的工人阶级,最终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多年来一直通过明信片与原生家庭勉强维持联系,其原因在于害怕自己极力逃离的社会空间,自己努力塑造的社会形象及所构建的精神内核会被毁于一旦,明明是阶级的压迫者,在思想和政治上宣称自己反对阶级分化,但社会阶级却已深入迪迪埃•埃里蓬内心,这与他秉持的社会批判理念和本身价值观显然是背道而驰!
迪迪埃·埃里蓬坦言自己的疑惑,为何会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为何与小资产阶级来往时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羞耻?这种分裂感让他很不自在,也让他产生难以摆脱的负罪感。
书中提到自己在多年的求学中产生了两个“自我”:一个拼命提高自身的文凭和艺术品味,改变自身说话的方式,企图融入“知识分子”的圈层,试图通过和家人拉开的差距来衡量自己获得的成就。另一个自己仍旧属于少年时期的世界,无法真正认同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每次听到人们用鄙夷或事不关己的态度评论底层的生活方式和言谈举止时就会产生愤怒。他承认,自己的出身会永远地印刻在自己的精神中,是“任何思想转变、社会习得、乔装打扮,以及谎言与借口都无法抹去的印记”。
反思不同个体的命运,以及所谓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和决定的。从学校专业的选择、日常生活习惯、说话的方式到审美趣味,这些所谓的“个人选择”和“私人趣味”往往都带着深刻的“阶级烙印”,个人际遇也往往套嵌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中。
迪迪埃·埃里蓬指出,平民阶级也一直被现行的教育系统排斥和压制,“阅读令人愉快”、“人们应该学习”的态度并非普遍,它与个人的出身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大多数底层在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对生活其余可能性的想象,而平民阶级即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很难完成阶级的提升,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说,平民阶级只是通过“结构的位移”实现了表面的进步,他们和统治阶级的差距并没有真的缩小。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五
这本书写得已经足够克制,作者通过许多理论已经中和了过重的情感负担,但是至少对于我来说,在阅读它的这一段空间里,它依然让我不堪重负,几度失控。
这本书对于我现在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状态都是适时又应景的。我已经叛离故乡多年,也未曾(永远也不会)融入故乡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在我度过的许多日子里,故乡之外的这个世界,一点一点地将原生的我慢慢擦除,重新填补。我不停地变换被变换着以适应这个暴力又善变的世界,毫无抵挡之力,甚至毫无抵挡的意识,对比我小小的故乡,这个世界必然是更大,更应该去迎合的。
我都依靠童年与故乡的回忆来维系我的世界不至于崩塌,我的灵魂得以安宁休憩,那些回忆总是用之不竭,却无法再去重复。随之而来的对故乡的背叛感更是让我觉得无家可归,我何尝不是被新世界引诱,又或者是不可避免的盲目献身。
同事小妹妹跟我聊天,总会在一些感悟前面加上“我爸爸说”,“我奶奶说”,听到的时候,我内心很受惊,羡慕又失落,那种三辈之间,时间上的,地域上的,思想观念上的连接,我失去,应该是丢失,太久了。
前些天吃饭,要用面皮裹着很多蔬菜大口地去吃,我无意识地跟朋友说我特别喜欢需要大口去吃的饭菜,说完随即想起小时候父母在我犯错伤心的时候,叫我坐在饭桌前,擦干眼泪,嘴巴张大,大口大口地吃。意思是没什么大不了,赶紧张大嘴巴畅快地吃饭。两个场景一起出现,我哭得不能自已。我很久很久没想起他们教给我的东西,没听我爸妈说,我奶奶说了。许多已经内化的,无意识每天去运用的,都被我理所当然到遗忘,想要去反叛的,却记得清清楚楚。
旧世界回不去,新世界也进不来,哪怕是通过反省度量这之间的距离,也无法结束流亡。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六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归信念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拿到《回归信念》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快开始打开阅读,而是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去思索"信念"是什么。"当初为什么选择做社工?"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也问过很多人,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例如说有双休日、假期多、工作时间稳定、工作氛围好……当然,如果只是这些理由的话,很多工作都有这些条件,所以也延伸出了下一个反思"是什么让你坚持还在做社工?"我相信,每个社工入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能坚持下来一直做社工,内心一定都有某种相同的信念。
《回归信念》一书是由香港城市大学甘炳光老师编著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坚守信念,面对挑战,是成为社工的必备条件。然而工作在前线的社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应如何践行社工信念却又成为另一个课题。
该书以不同的社工信念为题,让20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工,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细说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和服务范畴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以及他们自身对社会工作的反思,分享他们在现时香港的工作环境中坚守信念的方法,表达他们对作为社工的真诚,对坚守并向全社会推广社工信念的执着。
坦白来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看满满黑白文字,全本除了封面一点颜色、插图都没有,特别还是专业类的书,但因为需要写读书报告,不得不以壮士断腕的悲壮心情,打开了这本书,然后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回归信念》不是枯燥的专业书,也不是一味猛灌鸡汤的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对话,投身社会工作事业并为之奋斗的20位前行者通过这本书与读者的"对话",分享他们在实践社会工作观念过程中的挣扎、失落、欣慰、顿悟等等。
甘炳光老师在书中写到"社工的信念,较诸社工价值观更重要".看完《回归信念》这本书后,我回忆了自己当初选择做社工的原因。时至今日依然清楚记得20xx年xx月,当我停驻在人生分叉的路口,徘徊犹豫看不清前行方向,我姐对我说:"既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你要不要试试看做社工?我觉得你的个性挺适合做社工的。"’但当时我选择做社工,却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被姐姐说起社工时眼里闪现的光吸引。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姐姐眼里的光是什么,只是觉得莫名被吸引,现在想想,那种光应该就是甘炳光老师一直在书中强调的信念了吧。姐姐说:"社工并不是单纯向钱看的工作,而是深入社会的基层,了解并收集基层群众的需求,去推动社会相应政策的实施或者修订,从制度上去改变社会的不公现象。"
在《回归信念》这本书中,甘炳光老师对于"信念"这个词作出的解释是"信念是指我们真正相信的事,跨越了认知的层面,以致个人投入的信心层面,成为个人所信靠的东西。我其实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信念的第二个重点是‘念’这个字,除了‘相信’之外,信念更要求我们要‘时刻思念’这些我们是好的及有价值的东西,既要‘念念不忘’这些信念。"对于书中提及的[拾海星]这则有关信念的故事,我是通过看书后,在网上搜索了故事的内容,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任也是拉拔、陪伴着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社工的陈绍勤老督导,给我们讲过的那些关于社工信念的小故事。除了专业知识,他传递给我们的更多是社工的信念。时至今日,对于学过的专业知识有的已经遗忘或者模糊了,但那些关于信念的故事依然记忆清晰,也成为我最喜欢和别的同行或者实习生分享的`内容。
怎么定义一本好书?我认为值得反复阅读,并能引发思考的就是好书,而《回归信念》符合我对好书的定义。由于时间关系,目前为止我仅仅完成了全书的第一次阅读,以谦恭的态度,仔细阅读了每个故事、每个分享,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从这20个资深社会工作者分享的故事中,除了工作技巧,他们遇过某些经历和曾经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如何面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最终希望传达的还是他们的信念。从事社会工作4年多时间,我试过迷茫,试过失落,挣扎过,想过放弃,但现在依然还是一名社工。书中说有信念才不会迷失,有信念梦想才会更坚固。从前没有细想过信念是什么,也从未刻意去修炼过自己的信念,而是听他人的信念,学习他人的信念,但信念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需要修炼出来的信念是从个人不断反思,透过亲身经验和验证,慢慢培养出来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传达给别人的,不再是照搬学习得来的信念,而是修炼出自己的信念。我认为《回归信念》这本书值得让每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阅读,特别是在迷茫彷徨的社会工作者,要知道坚持做社工不易,但有信念的社工不会怕难。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七
我本科学过一门课,名为“消费文化”,老师在课上谈到了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商品陈列等概念,并频频引用拉康、詹明信等大人物。这对初入大学的我而言,不亚于一场理论盛宴。那一段时间,我去商场,看到身旁的人大包小包地走过,都会有一点优越感,因为我觉得他们都被消费主义裹挟了,而我却可以毫发无损地绕过一个个消费陷阱。
书中,作者青年时期指责父母过度消费的片段,让我想起了上述经历。作者踏上学术生涯后,走进了理论,却走出了父母的工人世界,他整日接触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等概念,但去巴黎工作后,一个季度,也就给父母打一两通电话。他父亲老年痴呆,日益严重后,他也不曾回家,直到父亲离世,才意识到自己的学术生活严重脱离了自己的过往。这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移民问题就是其一。他很不理解母亲为何反移民,更何况她本身就是移民后代。这是因为他所居住的社区,根本没多少移民,对他而言,移民是抽象概念;对她母亲而言,居住的社区,一度被移民占领,其环境、治安都受到了影响,工作、福利也受到了威胁,移民对她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挑战。
我本人是英文系毕业,对哲学、社会学知之甚少,文学系的博士,倒认识几个,对他们而言,后殖民等理论是必修课,福柯等人的著作更是必读书。不过,整日穿梭于办公室、图书馆、教室的文化精英,是否有资格定义或解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接触(或有意回避)的群体与社会问题呢?这是不是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正如作者所说,讨论工人阶级的,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多不是工人阶级,他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忽视工人的现实处境,只见工人阶级而不见工人。书中的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在父亲去世后,虽不情愿,但还是决定回趟家,他的朋友说“是啊,至少也得当面听人宣读一下遗嘱”。这位朋友显然是以身边的世界为全世界了,工人哪有什么遗产给家属分呢?(作者其实也有类似问题,他家有车有房,他父亲退休后,工会还定期安排他父母去英国、西班牙等地旅游,这在法国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放在70年代的世界背景下,已经很中产了。)。
前半部分,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后半部分,他就开始大段讨论自己的学术生涯以及同性恋出柜的经历(这当然也很重要),这似乎有些偏离一开始的设想。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八
虽然是迪迪埃的私人心路,但是却涉及到当前斗争几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和性少数。在迪迪埃那里,“我被两种社会判决所影响:阶级的判决和性向的判决”,作为法国工人(平民)阶级出身的孩子,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或左的政治立场);作为同性恋,作为“耻辱的产物”、“羞辱的儿子”,他选择了福柯。最终,他“自由地作为”了一个“同性恋生活”,却没有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迪迪埃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点局限于阶级压迫(迪迪埃强调更多的是工人阶级的“异化”),搁置了如性别、性向主体化,以及种族相关的主体化问题。因此在同性恋方面,他选择了以“文化”运动代替了阶级斗争(或者他根本没进行过实践领域的阶级斗争,且在思想领域也是不断资产阶级化的,“完全融入我渴望进入的群体”),甚至提到了“同性恋社交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阶级混合的场所”。但作为自然地理群落的同性恋决不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同性恋,去看看任何知乎、和其他网站上同性恋交友贴,就可以看出泾渭分明的阶级区隔,或者那清一色暧昧、文艺的帖子本身就包含着对底层的工人、农民同性恋排斥。
迪迪埃作为个体隐射出的却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所遭遇的普遍困境。他所持有的左派立场和哲学为什么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性别和性少数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理论,本身就为他所处的那个软弱的小资产知识分子阶级服务,他们一方面要通过表达对无产阶级、平民阶层的支持以获得政治资本和学术资本来抗衡大资产阶级,另一方面又害怕群众的革命使自己丧失了优渥的精神劳动环境。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不被大资产阶级镇压,是因为其是无害的、精英化的,是武器的批判重新蜕变为批判的武器,是不彻底的理论。于是他用资产阶级的权力学说代替马克思主义,用福柯的生命美学的唯心幻想来代替工人阶级的斗争,用革命的言辞代表革命的行动,要做具体的微观的同权力和秩序的斗争,既然同性恋弱小到无法碰碎资产阶级专政,那就选择“独善其身”吧。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女性、同性恋的解放寄希望于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同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良心,是根本不现实的。父权(无论是男还是女)的垄断和至高地位正是现代资产阶级伪善的家庭价值观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支点、无限压榨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器。承认性别的平等,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崩溃;消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对立,就意味着他们同其他阶级的区别消失,就意味着无法再从差异中攫取其中的利益,也意味着对资产阶级核心家庭价值观的冲击。
迪迪埃的成长与回归昭示着现代女性运动、性少数运动和工人运动(还应包括种族运动,虽然他没提到)的困境。他选择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同时背叛了工人阶级和(工农阶级)同性恋。它们本身深刻地包含、共生在共产主义的人类解放运动之中,并以阶级的解放为前提,如果几者分道而行,就无法得到群众的普遍参与和支持,局部的抗争可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暂时放缓或者以更隐蔽的形式进行,但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平等。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十九
李银河,不在于她和王小波的神仙爱情,在于她自己。偏爱书中那些和王小波无关的回忆,例如她在内蒙插队的日子。腼腆生涩的少女,一腔热情,在根本不适合种植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地开垦,如同推巨石的西西弗斯。直到有一天,她意识到,不应再狂热盲从,要信就信从自己血肉上得来的真理——这大概也是她日后做学术的基调。
这些记述真正勾勒了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成长与省悟。王小波说她有一种“让人喜欢的傻气”,亲昵而准确。这种傻气,是执拗、纯粹又至情至性,所以才能打破社会偏见,才能从学术到私生活,都言行一致,“无有不可说”。有趣的是,她自己并不太把这些优点当回事。率真、洒脱而不自恃,是为大美。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十
从一本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有赶工之嫌,书中多番出现的括号内的补述像极了我写日记,把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一股脑都放进去——阅读体验极差。
但是从内容来说,作者从阶级的角度,回忆和分析了自己的经历,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作者同性恋的身份或许让他在和家乡相处时,产生了远超他人的较为激进的碰撞。撇开同性恋与“暴力行径”(激进的政治观点和相伴随的与主流不符的行径),作者与故里的关系,和我与家乡的关系有诸多相似之处,或许与大部分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都极为相似吧?结合书中所述,“我”与故里之间的关系,大概可以总结为这几个阶段:不适应,矛盾,逃离,回避和反省。
这种不适应,体现在我与家人的日常交流之中,我们只能聊一些柴米油盐,以及我永远记不住的村里的某某人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后果,还有向我细说这栋房子在村中表现如何如何。
不,其实我们很少聊,我想和他们聊过去,但是过去太过艰苦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回忆;而现在和未来,除了婚姻,他们也不知道能和我聊什么。
我心系天下——特朗普又搞事了,泰国不安稳了,最新款手机又发布了,《回归故里》写得太好了,阶级固化更加严重了…这些事都未发生在他们的世界里,而我亦不知道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更不知道如何把我的世界拉到他们眼中。
他们关心我。你每天坐在电脑前都干啥啊?周六日不上班真的不扣钱吗?假期找个兼职干干嘛——送外卖或者去餐厅。我尝试解释,但他们似乎和我对村子里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一样,很快就忘记。我不会随地吐痰,也不愿意把擦过手的纸随手扔到地上,厌恶喝酒,更是讨厌抽烟——而这些,都是家乡正常的自然而然的行为。
我和父母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作者和父母之间有矛盾,而大部分人和父母之间都存在着难以描述的隔阂,这种隔阂来自于双方接触的世界太过不同,来自于双方内生世界的过于迥异,它表现为交流变少、变浅,以至于双方难以长时间共存于同一个屋檐下,它或许会造成矛盾,或许会产生争执,最终多会产生分离。而在作者那里,则是逃离。
在找到栖身之所后,似乎是很自然的,想要努力抹去过去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买几身时尚的衣服,出入灯火通明的商场,走进昏暗的剧院和电影院。绝口不提父母在何方做何事,也尽量避免回到那个脏乱差的地方。减少和父母之间沟通地频次,缩短逗留在家的年总时长——恍若隔世的感觉从走进故土到踏上城市的土地,一直伴随着我。
可是,我们确实是在那里长大的,怎么可能摆脱过去的影子呢?对金钱的关注,对“底层人民”不经意的关注,仍喜欢大口吃饭,仍想要咂摸嘴…可是我再也回不去了,对中产生活的向往,对能彰显身份的文学作品、新闻轶事、消费产品的追逐,对新电视、电影、综艺和话剧、演唱会的关注和追踪,这些耗费大量精力却远远得不到“同行人”那般愉悦的行为,正在且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或许,只是或许,这不过是时代的变化(更希望是进步)在我身上的投射,我与我这一代人一同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份变化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停止,它将在我的下一代固着——他们将不再经历与我相似的挣扎。
不论如何,父母们还在他们的时代里,或好或坏。因为接受教育极其有限,他们顺其自然地被困在抖音快手中,而无法通过手机看到更深的世界。他们不知道鲁迅,不认识任素汐,没听说过faceid,更不懂什么自由和民主。
他们会一直希望我能结婚生子,并将这当作自己人生最后的最重要的责任,他们不懂“享受生活的美”,永远不舍得买新衣服,更不愿扔掉还剩一半的饭菜。这里面有一些责任在我,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我,应该肩负起向至亲普及这些知识的责任。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有许多我所熟知的东西,他们将永远不知道,永远不了解,他们听不懂《梦幻丽莎发廊》,也不知道《1984》讲的是什么。
他们就这样生活着,而我则将那样生活着。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十一
曾是“小镇青年”出身的作者,凭努力与时运成为法国当代著名知识分子,借父亲病逝之故,时隔三十年重回出生地兰斯,追溯个人种种社会标签何以来、如何变。篇幅虽短,但生活性和学理性夹杂的文字,涉及作者对社会阶层、政治选择、性向平等、教育体制等社会性议题的深刻审视,贯穿作者反复横跳于回忆与现实之间的“自我对话”之中。在这场极为内在又带有“与昨日之我战”意味的心灵之旅中,作者通过梳理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抒发了人的“个人选择”在社会裁决前的无力感,“归根到底,我所厌恶的,不是完成这个动作的人,而是这个可以催生如此行为的社会背景”。
当代社会根据分工需要,在每一结构单位中皆赋予个体以某一角色,各人按权力者所制定的规则立言立行,以维系整体结构的正常运转。如在剧场这一特定空间下,导演、编剧控场,观众看戏,演员按剧本演戏,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然能动的人终归不是提线木偶,“即兴创造”的自我意识与来自舞台场域“按剧本演出”的压力相颉颃,演员亦可选择跳出剧本临场发挥,使得台面走势充满各种可能性。
有着为当时社会所污名化的“同性恋”性取向,却又竭尽全力想要挣脱他人因此可能投来的哪怕是善意的、非歧视性的目光;从小因拒斥底层工人子女身份带来的羞耻感,想通过拼命阅读跳出小镇和阶层的“椰壳碗”,以全新的视角观社会、察自己,却又在数十年后回归当年避之不及的故里,任凭关于往事的记忆涌上心头。
实际上,他虽为了追求一种种新的身份认同而不惜彻底远离、鄙视过去的人和事,但在精神上,仍无法缓解这种产生自年少时期的、对他者“表演”和对自己“自欺”之间的张力,体现了人—意识—记忆—时空—历史—因果这一条理路的复杂性与纠缠性。如果反观作者自述思想纠结过程这件事本身,其实也在无意间提示了作者在身份标签被塑造过程中,对自我主体性一直保持着高度自觉。这正是他不至于为命运的不公所压垮的原因之一。正如他曾将萨特的名言,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十二
比忏悔录更加真诚,深刻的剖析了社会阶级之间的深深的割裂。
经济压力让她不得不在工厂找了一份需要每天辛苦劳作8小时的工作(中学毕业会考之后的那个暑假,我在那里待过一个月,于是我目睹了这份“工作”真实的样子),以此来保证我可以继续在高中课堂上学习蒙田和巴尔扎克,并且可以进入大学,整天整天地在房间里研读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她午夜才能入睡,凌晨4点便要起床工作,而我会研读马克思和托洛茨基(trotski)、波伏娃和热内直到天亮。我只能援引安妮·厄尔诺在提到她开杂货店的母亲时所使用的简单描述,来揭示这赤裸裸的现实:“我深知她对我的爱,以及我们之间的不平等:她从早到晚给我烹制土豆和牛奶,好让我可以坐在阶梯教室里听老师讲柏拉图。”
在母亲工作的15年中,她每天都要站在组装流水线前,不停地把盖子盖在广口瓶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10分钟的时间可以请假离开去卫生间,如今,当我看到她因为多年的高强度劳作而身体痛得动弹不得,便理解了社会不公最为具体的含义。甚至可以说“不公平”这个词本身也相当委婉,它掩盖了真正的现实:赤裸裸的、暴力的剥削。一个年迈工人的身体,可以体现阶级社会全部的真相。这个工厂里的工作节奏快得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其他工厂也是一样:管理者会在某天花几分钟记录一个女工的工作速度,然后就把它规定为工人们的最低工作速率。这规定已经足够夸张,甚至不人道了,但更有甚者:工人的报酬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奖金,这奖金来源于个人的日平均工作量。母亲对我讲,她和她的工友们甚至企图达到标准速率的两倍。
强烈无奈心酸对比的反差,其实这个母亲,是广大中国底层父母的形象的一个缩影。真正理解了活在中国有多么幸运,哪怕身处低层,因为中国从古至今对于教育的重视覆盖到所有阶级,才让广大底层的后代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上一代用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所换来,至少在他们心中有一丝希望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动力,看着自己的后代达到自己所达不到的高度。
因为童年的弱势受欺负孤独的经历,和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的对爱的渴望,但是却因为一直一个人很少有朋友,初中被人厌恶的自卑情绪,又与人产生一种疏离感,与人群相处在外表现的很外向希望成为人群中的交点来获得存在感。我也产生一种对于软弱无能人群和无法表达自己爱的人的痛恨,其实根源还是对自己软弱的痛恨,哪怕不断学习,健身来武装自己,也只是把自己包裹起来,用让自己比别人强的感觉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优越来获得安全感。但是却会有一丝裂缝,无法掩饰自己内心对于被爱的渴望。在某些时期会突然陷入无意义,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只有慢慢开始直面自己最深层次的懦弱,并且与曾经痛恨的自己开始和解,才慢慢开始包容去看待这个世界,慢慢不用通过奢侈品和各种外物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不再害怕自己做一些事别人的眼光,不再否定自己,真正的开始认可自己的价值。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十三
回归故里。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没能冲破自己阶级和家庭的限制,但是反思过去数十年种种,做到了与自己的出身和同性恋身份的正视与和解。
作者的笔触十分真诚,整本读下来,他没有强行去为自己几十年不顾及家人开脱,也没有回避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更是站在自己阶级的立场上,阐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不同阶级的资源差别导致人生之路完全不同,平民阶级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90后一代很长时间以来被诟病为温室的花朵,成为娇生惯养的代名词,身体不禁风霜,精神脆弱敏感,只能说,我是被代表了。我的童年温饱,但物质条件并不好,就拿教育来讲,小学的教室漏雨无窗,新衣并不常见,更不要说课外书,家里农忙,顾不上我们,一群群小伙伴随意去疯,哪里有温室的样子,而且我敢说,农村孩子的情况基本如此。与“后浪”比起来,大概,这就是最直接的阶级。
当我考上大学,成绩一本的时候,邻里还都是羡慕眼光,“大学生了”,但是进到校园相互谈论,大多都是家庭出身为农村的孩子。意思是出身大致相同的人进入到了类似的学校,如果对学校也进行等级的划分,相似等级的学校接纳的是对应等级的学生。作者是这么说的:
我们出生时,宣判结果就被烙印在我们的肩上,而我们未来的社会地位,被先于我们诞生的因素决定和限制着,这些因素便是家族的历史以及我们出生时所处的环境。
遗弃的过程是漫长的,淘汰是许久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但统治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差距是不变的:它通过自我移动的方式进行自我再生产。
这说起来有些沉重,有些人不愿意揭穿是因为太过于残酷或者没有意识到,有些人是要维持社会的稳定或者身处受益层,我想大家都知道分别是哪些人,但是还是要读书,读书能给我们带来自由,最起码是思想上的。
事实证明,读书确实是改变一些人命运的机会,但是不能改变整个阶级的命运,而且还要看社会背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是机遇,难度下降的时候成了普遍的机遇,价值也就随之下降了。由此我可能要说句丧气话,意识到自己不能突破社会限制的时候,就去考个公务员为下代打基础吧。
是不是已经足够努力,如果这些问题都是问心无愧的,我想多读书,就会和这个世界和解,当然就和家庭和解了。
我也曾说过气话,讨厌我父亲的唯唯诺诺,做起事来支支吾吾,讨厌我母亲每天抱怨生活,只知道出大力气干活,貌似自己很聪明。幸好我在没有给她们造成大伤害的时候就觉悟到了,岁月的力量可以改变任何一个人,以往社会给他们的伤害,现在他们能娓娓道来,我知道埋在心里不愿提起的其实更多。
我不到三十岁,对这个阶级知之甚少,我渴望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羡慕他们的举止得体的人,优雅微笑,所历非同,其道亦殊,只能说我努力去成就他们这样的事业,但保持自己粗糙的“气质”。
回归珊瑚礁读后感篇二十四
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它并不是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样描写主人公如何改变命运的过程,虽然作者的身份毫无疑问,但这只是他回到故居时偶尔回忆起的瞬间罢了,更多的篇幅是他对于生活现状的思考和梳理,身为哲学家、社会学家,后面的话题也会涉及这些方面。
开头前两章读起来还行,但后三章就自觉能力不够了。
前面说到归家时的抽离感,想必大多数人都深有体会,会感觉有时没有共同话题,价值观可能也不大一样。
作者的母亲每天在工厂里辛苦工作8小时,而保证他能在高中学习蒙田和巴尔扎克,在大学研读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母亲午夜才能入睡,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工作,而他会研读马克思和波伏娃直到天亮。想象它变成电影,左侧生养他的父母们在挥汗如雨地工作,右侧他在课堂上高谈阔论,阅读着难懂的书籍。
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父母们期望孩子们能走出家乡,是否早已预见了未来的疏离,注定的结局。后面有谈到法国的劳动阶级为什么最后投票时会更偏向右派而不是左派,谈到萨特等哲学家,还谈到了个人的性向选择。
感兴趣可以读一下,思想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