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专业22篇)
心得体会的撰写过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提炼出精华部分。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整理思路。以下是一些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春回大地,嫩枝吐绿,我和妈妈来到了北岸栈道。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北岸栈道,像两条巨龙盘卧在东湖的一侧。湖水清澈,在夕阳的照耀下,像闪闪发光的金子。栈道两旁的树上栖息着各种白鹭:有白的、有黑的,还有黑白相间的。它们时而在湖面上飞舞,用尾巴点点湖水,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时而冲入湖中,再仔细一看嘴里就叼着一只鱼。
这时,我看见三三两两的人从我们身边跑过,他们有节奏地调整呼吸,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活力,妈妈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锻炼身体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中国的人均寿命达到了70岁以上。”“妈妈,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也要跑起来了。”我满脸高兴地说。向前跑了好久,突然一辆动车正开过来,一会儿就消失在眼前了,我心想:“这几年动车的开通,促进了宁德与外界的交流,等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取得全面胜利后我一定要坐上它去旅游。”远处与水相接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夏,听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由归侨与当地民工数万人填海筑堤围垦而成。以前这里是滩涂,现在却变成了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各项绿化休闲设施齐全,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夜幕慢慢降临了,栈道另一头的彩虹桥银屏闪耀,惹人注目。它像一位优雅的少女,顾影自盼,见证了十六届省运会的完美落幕,迎来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到来。
起舞东湖,柔声歌唱。东侨梦乡,小康希望。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次看到“小康”,我以为是一个人的名字,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对,于是就去问妈妈:“什么是小康?”妈妈说“小康就是人们衣食住行不愁,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生态环境宜居,生活有保障也更有质量。”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旁看电视的外公接过话来“我们现在过得生活就是小康啊,享福更要惜福。”
小康的话题瞬间勾起了外公的回忆,他告诉我们以前生活条件可艰苦了,跟现在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家里很穷住在农村,吃不饱穿不暖。
看着外公说起小时候的事眼圈发红,再回忆起妈妈给我讲以前乡下的房子又矮又旧,斑驳的白墙上丝丝的裂痕犹如老人的皱纹,屋前是掉了漆的木头门,家里也没什么家具,虽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远远达不到小康水平。
这几年国家发展非常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老家拔地而起的是一幢幢电梯房,小区周边有奥体公园、学校、超市、饭店等,村民们生活越来越方便。对了,在妈妈的指导下外公也学会在朴朴、永辉生活这些app下单,用不了多久快递员叔叔就把买的东西送到了,外公乐呵呵的说:“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这要换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再来说说我的直观感受,今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但即便不能出门,我们通过网络看新闻、购物、进行云课堂学习,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我想只有国家发展富强才让我们的生活大变样。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生逢盛世,我辈当自强。我希望我以后可以当一名程序员,设计出可爱又能干的机器人保姆,可以帮忙照顾老人和孩子,让爸爸妈妈能够更安心地工作,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生命是一篇昂扬的乐章,也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不同的人生,就有着不同的色彩。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支蜡烛,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就是它燃起火花的那一刹那,有人的火焰微弱欲熄;有人的火焰烛影摇红;有人的火焰静静发光;有人的火焰灿烂耀眼,然而,它总有蜡炬成灰,归复平静的一刻,惟一不同的是——所留下来的赞叹。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对一个生命造成伤害,生活中也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伤害了无数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着永不弃生的念头。
我的未来不是梦。
小时候,总是喜欢站在窗口边,仰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夜,是那么的深邃,幽静,恬美,给人一种浩瀚无边的感觉。常常,看着这美丽的景象会出了神,因为我知道,我要寻找的梦想,就在这一望无垠的世界中,就在这神秘莫测的海洋里,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为了寻找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脚步从未停留过,从一个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孩,到现在成为一个不断追寻的学生,我都一直在为我的梦想奋斗着,而现在的我,尽管是在不断求学,但我知道,我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在为我的理想打下一根扎实的钢筋,砌上一块坚实的砖块,为有朝一日更上层楼而打下夯实基础。所以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朴实纯净的田园生活,就是陶渊明所寻找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对于美学孜孜不倦的钻研,就是朱光潜所寻找的艺术高峰;对于x射线原理的探究,就是伦琴不惜生命所寻找的科学……历史中,国度间,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在不停寻找自己所向往的梦,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而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的人,终将攀上心中的峰顶,所以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对人类出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很有幸,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走进太仓公路的体验活动。
来到了太仓204国道和北京路的路口,我们首先参观了路面坑塘的修补现场,在那里,通过介绍我们认识了热再生设备,体验路面开槽、摊铺、修补等工序的运作过程。
要完成这些工作,首先要感谢很多工作的好伙伴——铺路机、滑移装载机、洒水车、随车吊、挖装推一体机等修路专用车。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机器吧!瞧,那个全身雪白的叫滑移装载机,可以快速组装做不同的事情。旁边的一个洒水车可以像消防车一样喷地很远,不过消防队用的是专业的,这个是普通的洒水车,如果路面修补面积很小,一般就用不到洒水车,用人工洒水就行。
接着,我们要来介绍那些辛苦的筑路师傅吧,看看他们是怎么修路的。他们先把不好的路面逐层铲除掉,再把没有成型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的涂抹在要修补的路面上,接着会用像西游记里面猪八戒用的九齿钉耙把沥青混合料弄均匀,然后等沥青混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后用压路机把路面压平、压结实,最后再洒水降温。
你知道为什么要洒水降温吗?因为沥青路面施工时候需要160度高温将其融化成型,成型后温度也在90度以上。温度很高才需要借助洒水来降温,等待冷却,最后凝固。
回程的汽车行驶在一排排宽阔平整的马路上,当你望着一辆辆汽车在上面疾驰,是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一切,但我的脑海里却久久不能忘记那样一群人——没错,这就是无私而伟大的筑路工人!哪要开辟新的道路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就会在哪出现;哪的道路坍塌了,破损了,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道路又会完好无损。如今的太仓,焕然一新,充满活力,我想,军功章上绝对有他们的一份艰辛。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啊,现在的生活真幸福啊!”妈妈情不自禁得感叹道。“妈妈,以前的生活不幸福吗?”我躺在妈妈怀里问。
“以前的路都是泥土小路和石子小道,不平整的泥土路下了雨之后,都变成泥泞,坑坑洼洼,出门一趟布鞋就沾满了泥巴。石子路,走路都硌脚。而现在都是条条柏油大路,路边都种了充满生命力的花花草草和大树,绿化又美观。”妈妈边给我描述着边回忆着小时候,“偶尔可以见到几辆自行车从路上骑过。我们小时候穷,买一辆自行车比现在买一辆小汽车还困难。”我立刻接上“而现在呢,几乎家家有一辆以上的汽车,妈妈接送我上下学的时间,经常堵车。到了晚上,透过窗户,能看到大马路上红色灯光的汽车像一条长龙,光彩耀眼。”
“以前我们家住的是青砖平房,屋顶上面的青瓦质量不好,要定期更换,否则下雨天时会漏雨,特别晚上睡觉时,可能会半张床睡,还有半边床上放个盆接着水,特别麻烦。窗户都是木制框架玻璃襄填,玻璃经常会碎掉,碎了就透风!”我立刻又笑嘻嘻地接上“而现在呢,大家都住着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高楼大厦,安全又舒适!”
“我们以前的衣服可没有你们现在的漂亮,暖和。衣服打满了一个个补丁,非常丑。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我们都会把好的棉花挑出来卖钱,剩下的破棉花做成棉衣,又硬又重在又不保暖。”我幸福感十足的接上“我们现在穿的都是羽绒服,又轻又保暖,而且年年穿新衣!”
新时代新面貌,这就是我们的小康时代!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励志成才,将来投身建设祖国大业,让我们后代的美好生活更上一层楼。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小康站参观,我是今天的导游,带领大家参观一下乡村的小康。
跟紧我奥!首先看到路边的庄稼地里种满了玉米,看它们长得比我还高呢!我还是很高的。接下来看到的这些景物在后面的路程里都会伴随着我们:柏油路旁边有围栏和路灯,还有高高的的房子,红砖白瓦。
我们往前走,一位老爷爷正坐在敞开的大门外细细的品茶,还时不时用扇子扇一扇。再往前走走,你会看到几位老奶奶坐在围成一圈的椅子上聊天,眼角弯弯,嘴角翘翘。我们接着往前走,快看!——几个男孩子正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嘻嘻哈哈;还有几个女孩子围在一起玩过家家,快快乐乐。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看的人都不禁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前面有一座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呢!你看他们,跑的多累呀!高年级的学生们在认真的听课呢!你看他们听的多认真啊!多好啊!
来!跟上了!看,前面有一个小卖部。快看!一个小女孩一只手牵着妈妈,另一只手拿着棒棒糖,小嘴巴都合不拢了,蹦蹦跳跳向前走。
再往前走,你还会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学骑自行车,几位阿姨在院子里学跳舞……。
参观到至此结束喽,因为小康站是看不完的,因为他很长很长……。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在亚洲的东方,有一块热土,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着一群血色儿女。他们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演绎着奋发有为建小康的幕剧!
“小康”着个名词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小康”作为比较现实的目标,两千多年来,它深深地激励着中华人民,可以说,它是我们祖祖辈辈所追求的梦想。
如今,梦想成真,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因无数中华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智慧以至宝贵的生命,使得我国步入了小康的征途上。拥挤的银行,火暴的商厦,都映照出老百姓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江西、上海、广东、山东、山西、湖南、河南、黑龙江、甘肃、大连等地,都成为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看,全国上下一派现代化的影子。
回顾过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家庭消费热点归纳为“四大件”。分别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是30年不变的第一代“百元级”四大件,但不久,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四大件”第一次更新换代。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新目标,升级到了“千元级”。90年代后“四大件”又一次更新,变成了“万元级”的空调、电脑、手机、汽车。这是中华人民经济上的一次“大跃进”!
放眼未来:我国离工业化还有多远?根据国际上的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指标:1.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将到15%以下。2.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3.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我国在__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5%,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50%,城镇人口为37。66%。从此观出,我们还有差距。但华夏儿女们决不因此而灰心。反而更加奋发图强努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广阔的信息技术领域,高速的磁悬浮列车,神州5号载人飞船,都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崭新的面貌顶立在世界尖端!做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把握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完“小康”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1999年党中央还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一项关系民族复兴伟业的世纪工程--西部大开发从此拉开帷幕。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奋斗,西部大开发已成果累累。青藏铁路开通了,山绿了,河清了,灯亮了,上网了,客商多了……近700万平方公里的西部大地,三亿多西部人民迎来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发展热潮。
现在的中华,比起以前的那个“东亚病夫”来可是有天壤之别。我们自强自信,奋发向上,争取“小康”。让你的心,我的心,万众的心;我的力,你的力,千钧的力,紧紧连扣着中华的昨天、今天、明天。古老的长江黄河,一路奔流不息,为奔小康欢呼;壮丽的长城黄山高举巨杯为这发展而喝彩,千万挂响亮的鞭炮,将56个民族高歌弹唱。中华,中华,中华,它欣欣向荣,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华夏儿女们就勾画出他一条条辉煌的生命曲线!历史将从这里展示它的新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20__年,实现66万人脱贫;40个贫困县,建200余万亩杂粮示范基地;社会兜底脱贫,大病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万元;贫困地区建5条国家高速公路,新建朔州机场……4月19日,《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到20__年,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到20__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为当前最急迫的第一民生工程。在所剩不到4年的时间里,我们必须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近30年来,经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减少7亿多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国家扶贫标准持续提高至接近国际贫困标准线。扶贫模式也由过去单纯救济的输血式扶贫,完成了向注重开发的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可以说,当下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依然是贫困人口数量众多、贫困状况严峻,对待脱贫开发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在我省,119个县市区中,尚有58个县是贫困县,接近总数的一半,农村贫困人口达到232万人。这块硬骨头要怎么啃?攻坚拔寨要怎么完成?《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给出了令人信心笃定的答案。
对照扶贫工作的“五个一批”的基本路径,我省出台的脱贫攻坚规划,总体思路与路径都一目了然:精准培训促进就业,支持带动3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4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实施生态补偿,使生态特别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内的4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步脱贫,是“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不仅如此,在更加细化的政策措施上,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项目下的诸多子项目的实施推进,我省的规划都十分完备,亮点多多。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精准。在规划给出的措施到位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的基础上,尤其需要注意资金使用的精准。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体制上,既要防止“遍撒胡椒面”“用手榴弹炸跳蚤”的效率低下和不合理,更须严把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关,严惩挤占挪用、人为截留,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先手棋在于扶志。资金再多、项目再好,如果不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贫困意识、贫困思维,不树立起人穷志不穷的理念,只是一味地习惯“等、靠、要”,扶贫的目的就很难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再度返贫。扶贫,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之外,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乃至个人志愿者都应该参与进来。只有集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方争取资源,形成帮扶的强大合力,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得到更加稳步扎实的推进。近年来,包括中央单位的在晋帮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我省的扶贫工作上建树颇多,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戮力同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山西振兴崛起而不懈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因为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而响彻世界。后来,他因为梦想而牺牲了,但他的这句话却深深的留在人们的脑海,经久不灭。人,因为有了梦想而不朽,也因梦想而生命从此不再荒芜。梦是雨后的彩虹;梦是绚丽的畅想;梦是前行的灯塔……有了梦想才能谱写灿烂的光辉历程。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东方沉睡的一只狮子。曾几何时就连苍蝇都敢在他的脸上叫上几声。在屡经蹂躏之后,终于奠定了他追求光明,向往和平、人定胜天、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在历经抗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的成功、继而有着60年前赶英超美,40年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的宏伟目标。如今,又唱响了和谐致富的小康之梦!
翻开泛黄的书页,浏览着那一幕幕辛酸的历史,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一个英勇的民族、智慧的民族、勤劳的民族、不屈的民族。而今的繁荣昌盛饱含了多少战士的血泪和亿万民众百余年生生不息的艰苦拼搏,才赢取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与伟大复兴。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自从贵毕高等级公路的建成、火电厂的投产、小屯煤矿的修建……带动了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翻了几倍,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了温饱,更多的是要向小康迈进。
曾经的泥泞小路,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还有那户户通村村通的公路。让之前徒步翻山越岭、几经周旋才可以进城的人们轻松地搭乘上了公交车。以前难得一见的自行车如今却成了儿童们的玩具,几乎每户人家都拥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在通村路上络绎不绝。曾经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茅草屋已经销声匿迹,人们住进了国家的民生工程——黔西北民居。
再说说这饮用的水吧,以前吃的水靠人背马驮,甚至连几岁的小孩也不放过,被大人叫上去抬水,上演了一幕幕辛酸的取水场景。当附近的水源枯竭了,人们要走几里山路,花上几个小时才能挑回一担水。现在好了,自来水安装到家门口,人们不再为吃水而发愁,不再为洗衣做饭缺水而苦恼,更不会再用一盆水来轮流洗脸、洗脚了。
如今,医疗体制的改革、民主的健全、科教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让老百姓搭上“城乡一体化”的快巴列车。每当看见父老乡亲们在广场舞的音乐声里,摆动着优美的舞姿时,大家无不感叹:党的政策好!党的领导好!十二五的规划更好!
我有梦,人人都有梦,祖国也有梦。中国,有强国之梦、富国之梦。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富国之梦正在激烈上演。
但要达到20__年全民奔入小康,进一步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伟大梦想,我们还得加快步伐。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创建美丽中国、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不待我,只争朝夕。
美丽中国,人人共建;美好家园,人人共享。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也要美起来。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都有一份对天蓝、地绿、水净的向往和憧憬。让我们把梦想的种子和希望的花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建角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一个“和谐中国、美丽大方、全民小康”而努力奋斗吧!
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冶铁铸剑到火药发明,从造纸技术到活字印刷,从指南针的运用到郑和七下西洋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以及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
戊戌变法先驱康有为,曾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疾首: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北京长安街,取盛唐之意,东设建国门,西置复兴门,谓之长治久安也!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在沉沉的暗夜里,在厚厚的冻土下,一粒梦的种子也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发,这就是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之路。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胜利果实很快被封建余孽和野心家窃取了,中国继续深陷在战乱与贫困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破茧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高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民族蒙难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0__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全区服务零距离“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开展以来,千余名机关干部进群众家门、同群众谈心、帮群众解难,送群众温暖,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锤炼了干部队伍,凝聚了民心,使干群互通、互动成为了工作的常态。
一、进群众家门,了解群众疾苦。
进群众家门,方知群众疾苦。活动是全覆盖式的走访,不分贫富贵贱。当看到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十分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残致贫,儿女在外或无子女的孤寡老人生活举步维艰的现实,都使我感到十分的不安。对于这些情况我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和记录。当一位年过七旬的独居老人,含泪讲述自己远方亲戚如何如何接济关心自己的生活,并为此感到满足和幸福时,作为倾听者,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或许老人真的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仅此而已。当看到一位老人居住在半边已经坍塌的危房里的时候,我又在想,对此我能做些什么呢?然而几句嘘寒问暖的话语,竟换来老人连声感激,没有什么比这更加讽刺的了...许多种.种,都让我感到开展走访活动是多么的有必要,比起高悬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我感觉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倾听民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更加真实。
二、同群众谈心,拉近干群距离。
讲群众话,同群众谈心。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年轻干部来说,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走进群众家门,简单说明来由,问一问家庭情况,然后就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又如何能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呢?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要学习、要改变,学会同群众讲话,同群众沟通交流,以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当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谈及自己80岁的姐姐卧床多年,生活如何艰难,请求给予帮助时;当群众谈及自己是双女户家庭,问及有关的一些优惠政策时;当群众说自己儿子刚刚大学毕业,问及有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时;当在暴雨天气群众因自家巷道排水不通,打电话求助时;我觉得这些...或许是打开群众心灵之门,拉近与群众之间距离的一把钥匙。带着问题咨询有关部门,然后再带着答案回访,向群众解释,经历了这些,才使我懂得同群众谈心,并不是简单的几句问候,而是与群众快速建立起互信,发现并产生共同语言,拉近群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听到他们的大实话和真心话。
三、帮群众解难,建立干群友谊。
常听领导讲话要求:“同群众交朋友,多交群众朋友”。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同群众交朋友,便是必需要学会的本领。当你把群众反映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反映给上级研究并且解决的时候;当你带着有关双女户家庭优惠政策的资料,带着有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册,走进群众家门的时候;当你打电话联系村上、镇上,帮助群众解决排水问题的时候;迎接你的必定是一张热情的笑脸和一杯浓浓的热茶;还有电话那头进连声的感激之语。而这些,或许只是我们打几个电话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然而这却让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近了,建立了像朋友般的友情。生活中,即使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够体现出文明;工作中,一个小小的作为,便能够温暖人心。把群众当朋友,帮群众解决难题,久而久之便能与群众之间建立起朋友情谊,而这种友谊,根深蒂固。
四、送群众温暖,凝聚党心民心。
每逢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党委和政府及各帮扶部门都会组织深入村组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为群众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这种活动一直持续,从未终断过,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举措。而作为个人的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不论是热情地一句问候,耐心的听群众倾诉,给群众讲一些惠农政策,听取他们的心声,还是帮助群众解决一些难题,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干部凝聚党心民心的具体体现。通过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为热情主动,支持与信任,许多问题和矛盾便迎刃而解。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进群众家门,同群谈心,帮群众解难,送群众温暖,同群众交朋友,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倡转变工作作风的形势下,服务零距离“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开展,无疑是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转作风、练本领的平台。在此期间,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特别是对“三农”政策的学习,这是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基础本领。而当自己亲身像群众一样办理过许多事情之后,我深深的感到:在基层,哪怕是一个小小岗位,都是不平凡和举足轻重的。它最能够诠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真谛。而改变这一点,或许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增加一点小举措、做出一点小改进,便能够实现。
愿作风建设永远路上,不停歇,不倒退...。
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走出了家门。
宽敞的马路上一辆辆名牌小汽车水泄不通,街道两旁楼市林立,人山人海。一个个新小区里洋房,别墅成排,绿树成荫,小区广场的健身器材齐全。在十字路口,一盏盏高大的路灯,一会儿是红灯,一会儿是绿灯,一会儿是黄灯…….可漂亮了。
可是,奶奶说:在她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呀可穷了。住的都是草房,土房。一到下雨天,那可把她们急坏了,一会儿这里漏雨,一会儿那里漏雨。那时的路啊,现在可真稀少了,一些是泥土路,一些是石子路,而且有自行车的人家算是有钱人了,虽然练习簿只要几分钱,学费可便宜得只要一元多钱,但还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学……哎,那时侯的生活条件可真苦呀!
现在的我们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新教学楼里听老师讲课,用电脑写作业;可以用互联网联络,用手机通讯;可以用mp3、mp4听音乐;可以穿名牌……..
旁交谈,其中一位说:“王大妈,这是你们家新买的汽车吧,好气派呀!”王大妈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是呀,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家里越来越宽裕,交通也达了,我儿子说,要带我去外地逛逛。”“王大妈,你真是好福气,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王大妈说:“你家也不差呀,刚盖了新楼,换了许多新家电,连电视机也是大液晶的了,明年再添一辆小汽车也全了。”“我们家确实在考虑买汽车。”张大妈掩不住兴奋的说,“现在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呀!”王大妈说:这还不是政府的政策对我们农民的大力扶助和支持…….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在前往温州平阳县朝阳社区的路上,有一条彩虹路。这条南湖社区至朝阳社区的公路,今年7月份刚刚完成整体提升,全线涂上了彩色的线条。中间是红黄蓝,两边蓝色,掩映在群山中,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
“欢迎来朝阳社区做客!”记者一行沿着彩虹路盘旋而上,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终于见到了在这里工作了的“茶书记”——平阳县朝阳社区书记郑元楚。
“如今来我们朝阳社区,不仅可以体验炒茶、制茶等工艺,品尝最正宗的平阳黄汤,还可以观赏最美的日出。”对着记者和“小康见证人”,说起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朝阳社区,郑元楚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穷山窝”走上以“茶”致富之路。
朝阳山平均海拔近500米,处于平阳苍南两县交界群山环抱的山头,这里的万亩荒山难开垦,经济价值低下,曾经是平阳全县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那时候,朝阳乡(今朝阳社区)基础设施很落后,山高路远,甚至连灯都没有,条件很艰苦。”说起过去,不少朝阳社区的村民感慨不已。“呆在山里没有出路,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3岁的郑元楚来到朝阳社区担任农技员。来到深山上班的几个月他跟随当时的村干部走山路、进田间顶着烈日迎着风雨了解农民的需求寻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之路。
凭着朝阳山的地理环境,朝阳村干部们最终认为茶产业大有可为。选定了方向,郑元楚和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动员村民种植,同时把农业科技送进农民家,把市场信息带给专业户。然而,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很多农户心存犹豫,不愿尝试种茶。“当时村民已经尝试了很多项目,像种植猕猴桃之类,因为害怕失败,大家心里其实都没底。”
随后,村干部们一同外出考察。回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成立了茶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茶叶进行订单收购,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这相当于给山上的茶农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红茶、绿茶、黄茶……茶农们开始尝试种植各种茶。
水头镇通往朝阳山的道路开通山上的茶叶生意瞬间火了起来。茶贩们愿意来了村民们不用再跑出去找市场。
朝阳山所产的平阳黄汤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贡茶,后因其加工工艺失传而湮灭达数十年。,朝阳山的种茶人钟维标,成功恢复古老的平阳黄汤制作工艺。随后,企业家来到山上,与钟维标共同创办了茶企业,以平阳黄汤作为主打产品,迅速在茶产业界崛起。
做大茶产业村民收入有门路。
品牌打响了,村民们坐不住了,家家户户纷纷投入到种茶行列。
一时间,朝阳山上的茶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茶农们忙着创业,郑元楚更闲不下来了。厂房改建的土地审批、茶叶种植申报、茶树病虫害防治……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有事,茶农们第一个就找郑元楚。
到了采摘的“黄金季”,用工需求大,很多留守老人都成为了采茶的主力,每年不离乡也能有数千元的收入。
就这样,朝阳山的茶产业,逐渐成了当地的招牌,慢慢走向了全国。如今,朝阳山的茶园超过10000亩,年茶叶产量250吨,综合产值达6600万元,当地人均年收入也从20的1625元上升至15200元,小康生活的味道更足了。
在郑元楚和村干部的带领下,茶企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天润茶业、一春茶场等完成标准化茶场建设,推动小规模茶企开发多类茶产品的谋划,为明年茶叶发展做好准备;多次组织研讨明年茶叶产品多元化,引进设备工艺,推广烘青绿茶、条形绿茶等加工,同时增加传统红茶产量和存储,开发速茶包,进一步拉长加工期,提高茶企和茶农收入。
现在,朝阳社区家家种茶树,漫山起绿波。朝阳山不仅成了历史名茶“平阳黄汤”的最佳产地,还入选“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底,平阳黄汤茶博园更是获评国家3a旅游景区称号。3月,朝阳山举行了第一届茶旅文化节,6000多名游客慕名前来。“整个茶山都是人,场面盛大又空前,连车都停不下来。”郑元楚这样形容道。
茶旅融合让村民小康之路更宽广。
如今,行走在朝阳村乡间小道,茶树成行,浓绿茂密,夹杂着清新茶叶的气息,新建的白色帐篷酒店等点缀着茶园,风景宜人。
这几年,朝阳社区一直在“琢磨”着借助现有的茶产业优势,闯出一条茶旅融合的新模式,“今后茶旅产业是村民奔小康的新出路,首要就是基础设施的提升。”这个道理郑元楚十分清楚。
此前,不少游客经常反映,朝阳村风景很漂亮,空气也清新,景点也有特色,但是道路设施简陋,交通十分不便。“现在路建好了,我们出去方便,游客进来也容易了。”郑元楚说。
这条南湖社区至朝阳社区的灵内线公路,全长约12公里,路基宽度6.5m,总造价7000余万元。该道路提升完成后,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彩虹大道”。
“以前是中巴车都上不来,现在是大巴车都能会车了,这条路就是我们朝阳社区的小康之路。”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让郑元楚和村民的脸上显得颇为自豪。
路宽了,茶香飘得更远了,不仅村民种茶的积极性更高了,连在外乡经商的不少乡贤也纷纷跑回乡投资,投资建起茶园采摘区和民宿、体验馆等项目,助力发展茶旅产业。
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下一步,朝阳社区将完善最美茶园特色景观、畬乡茶韵文化展示馆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特色餐饮、茶乡特色民宿、茶体验馆、茶文化科普培训教育基地等,真正将“高山茶园”打造茶旅游胜地,从而带动更多山区农民致富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
“欢迎更多的人来到朝阳社区,赏茶山畲乡风情,喝正宗黄汤,宿茶园帐篷,品读这个茶村的‘小康之路’。”采访的最后,郑元楚发出这样的邀约。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描绘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明确提出,到20要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
近年来,围绕“实干快干科学干、提前一年达小康”目标,我们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勇气,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科学发展、力推后发赶超、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护环境,我县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稳步推进。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期,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大力发展经济仍是推进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努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缩少城乡差距。必须继续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要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动力,以县域经济为主战场,形成城乡互动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要充分利用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的有利机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缩少城乡差距,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格局。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保体系。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加大投入,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要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过年时,我帮着妈妈大扫除,从箱子底下翻出了一些老照片,那是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因为时间太长,上面长了一下黄斑,一些细节看得不是很清楚了,爷爷奶奶的脸也很是模糊,只见照片上的他们衣服灰扑扑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规规矩矩地站着,背景看起来暗暗的,看起来一点也不好看。我刚想扔掉,妈妈拦住了我说:“爷爷奶奶的照片年轻时不多,只有这么一两张,我们必须留着。”我疑惑地看着妈妈,照片可不是想拍就拍吗?怎么会只有一两张?妈妈耐心地跟我解释着:“过去我们穷,拍照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一辈子都拍不上一张照片。”
我略有所思地看了看柜子上妈妈和爸爸年轻时的结婚照,只见妈妈穿着美丽的白色婚纱,画着漂亮的妆,挽着穿着帅气黑色西服的爸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照片上的色彩十分鲜艳的色彩,那美丽的道具正吸引着我的眼球。我不禁又问道:“那爸爸妈妈你们的照片怎么那么多呢?墙上挂着,柜子上摆着,还有很多相册。”妈妈笑着说:“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可比你爷爷奶奶的好多了,生活渐渐好起来啦,拍照片越来越容易,很多人自己都有照相机呢。”
这时妈妈凑了过来,我迅速和妈妈合拍了一张,照片里我们母女俩甜甜地笑着。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到了20__年,我已是快30岁的人了。
那时的我,还会像奶奶一样,握着一大堆粮票,排着队买菜吗?
那时的我,还会像外公一样,为了养活大家,每天上街卖鸡蛋吗?
不!
那时的我,每天早上和下午都开着一辆帅气的“法拉利”轿车离开我的豪华的别墅,去我的公司上下班。步行上菜场,那已是老土的办法啦!在20__年,只需上几分钟的网,跟卖菜的人商量一下就ok了。做饭你也别急,有机器保姆给你做呢。至于洗衣服之类的家务活嘛,一切由机器包办代替。
看,那就是我的公司。还没进入大门,就有两个机器人拱手欢迎您。走进公司,一个又一个的机器人正在生产笔记本电脑。一眨眼工夫,生产完毕的电脑已经换上华丽的包装,销往世界各地了。如果有人想订购笔记本电脑,就从网上选中一款,敲一下回车,十分钟以后,笔记本电脑就是他的了。
接着看看农村。你看看这竞选村长的条件,就知道这村长的职务有多么重要:硕士以上学历,掌握三门以上外语,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三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男女不限。因为在20__年,农村的发展水平将和城市持平。城市有的,农村都有了。城市没有的,像自然风景区啦,旅游度假区啦,农村也有了。
羡慕吗?这就是20__年,我的小康生活。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在2020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就要既增强忧患意识、看到风险挑战,又要坚定必胜信心、看到有利条件,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充分把握我国经济拥有的巨大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实现明年预期目标,并不轻松。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同时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明年,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国而言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个地区都翻番,也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要在数字上层层算账、层层报账,更不要弄虚作假。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四
斗转星移,岁月如梦。生活看似依旧,看似平淡,其实它一直在悄悄地变化着,改变着一切。当人们沐浴着早晨的阳光,享受着午后的宁静,倾听着夜晚的细雨,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已伴随着时间悄然变化了。
在我幼儿朦胧的记忆里,慈祥的父亲推着自制的两轮车,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行走。两轮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载着我幼小的身躯前往阮巷古镇老中医陆阿婆家看病。拯救我生命的两轮车啊,你是我心底里对“车”最初的记忆!
在我色彩斑斓的少年时代,因我学习成绩优异,被送到离家十几公里外的漕泾镇上读初中,因路程远,只好寄宿在学校。但每逢周末放学,周日返校时都是徒步而行。虽然那时已有公共汽车,而且票价只要1毛钱,但我这样一位家境贫寒的孩子几乎很少享受这种奢侈的待遇,也很少能搭乘到熟人的自行车。虽然那时家里买不起自行车,但在我心里头,“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买一辆自行车”成了我的少年梦想。
一九八八年夏,我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成了一名小学老师。记得刚结婚时,由于家庭条件差,连辆陪嫁的自行车都买不起。婚后第二年,靠省吃俭用,靠舅舅送的自行车购买券,终于到金山卫镇百货商店买回了属于我的第一辆“车”。这是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当时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言表,觉得风光极了。从此,我们夫妻俩上下班、走亲戚、上集市、看电影,骑着崭新的自行车,一路欢笑一路歌。“永久牌”自行车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回忆!
记得一九九三年初秋,去同学家参加婚宴时,看到他家的亲戚朋友都骑上了二轮摩托车。当时唯独我们俩骑自行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回家后我们夫妻俩商量决定,一定要想方设法买辆摩托车。三个月后在父母的资助下,去石化贸易中心购买了一辆4千多元的“建设牌”轻便摩托车。从此,我们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动车,每逢周末骑着它,带着儿子四处采风,培养他的观察能力。翻看那时的照片,好多张都是儿子骑在上面摆pose,忍俊不禁。“建设牌”轻便摩托车啊,你是我对儿子孩提时代满满的回忆!
随着家里老人年纪增大,为了方便常回家看看他们,二00八年初春,我们拿出所有积蓄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终于成了真正的有车族。但是周末带着爸爸妈妈和公公外出游玩和吃饭就显得很挤,为了让老人们坐得舒服,去年我家换了一辆奥迪a4l豪华轿车。听到每次老人夸车子宽敞,腿脚舒服时,满满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我儿子儿媳每人也拥有一辆suv车,每天开车上下班,节假日开车去露营等,工作生活快捷便利,不亦乐乎!小轿车啊,你承载着我们全家人幸福的记忆!
“车”是我最初的记忆和向往,也是我实现一个个梦想的动力。我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握着甜蜜和幸福奔走在小康路上!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五
当下,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脱贫攻坚一线却出现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少数干部心安理得当起了“甩手掌柜”。驻村入户懒散松懈、拖拖拉拉,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见好事就办,遇见困难就拖,遇见矛盾就躲,如同水葫芦一样,始终浮在上面、沉不下去。比如有的“怕”字当头,怕群众、躲群众、避开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有的“拖”字为要,拖一拖、缓一缓、放一放,时常把“再等等”“还要研究”挂在嘴上……诸如此类的“水葫芦”式扶贫,只会浪费时间、贻误战机,对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毫无帮助,实在不可取。
客观分析,“水葫芦”式扶贫出现的根源,在于党员干部事业观扭曲、价值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这当中,有的是宗旨意识淡漠,总想当“官老爷”让人服侍,而不情愿为贫困群众服务;有的是能力水平不足,挑不了重担子、啃不下硬骨头、接不住“烫手山芋”;有的是责任意识退化,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消极应付、上推下卸,一点点责任都不敢承担……如果“水葫芦”式扶贫滋生蔓延、大行其道,就会助长歪风邪气,助长一些扶贫干部搞花拳绣腿、投机取巧的热情,不仅侵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更影响到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
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回顾过去的5年,面对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广大扶贫干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用“泥腿子”丈量着责任的长度,用“铁肩膀”担负着使命的高度,让6000多万贫困人口甩掉了“穷帽子”,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实践证明,只要扶贫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群策群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带领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就一定能带领群众摘“穷帽”、拔“穷根”、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来不得半点懈怠、容不得半点松劲,更搞不得半点拖后腿的“小动作”,必须咬紧牙关、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就要求广大扶贫干部摒弃“浮躁心”“作秀心”,增强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锤炼过硬作风,真正走出院子、沉下身子,带着深厚的感情往群众堆里扎,努力为群众办事情、解难题、谋福祉,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倒逼帮扶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六
小康是什么?小康就是一种经济比较宽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好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盼望过上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我们回头看看近代的景象:
由于社会的腐败黑暗和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但没能实现小康梦,反而更加贫穷落后,经济衰败,科技落伍,饥民遍地,甚至向列强割地赔款,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再看近20年前的景象:
一家人围着一锅粥,端着碗盛饭,饭后,碗干干净净,一点也没剩下。吃完饭下地干活,傍晚回来又是喝粥。除夕之夜吃上一顿白面饺子,这就算不错了。当时更好的条件是吃米饭,但米饭是酸的,那还觉得很香哩!
再看看近几年的景象:
看呀!从受辱到“吃食堂”,从“酸米饭”到现代化,进步如此之大,我们这些小辈似乎看到了不久的小康社会:
家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机器人忙忙碌碌,乖乖地听你指挥。厨房里一个大机器,名为“大厨师”,能做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街道上高树林立,荫凉到处都是,绿化带中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奇怪极了,居然没有见过!“这是根据转基因制造的。”一看,哦,是机器人警察呀,当你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这些问题一旦在你的脑海中停留五秒钟之久,警察就会帮忙。哎,用爬山虎做围墙的是工作单位;用枫叶做围墙的是消防队;用吊兰做装饰的是邮局;用迎春花做装饰的是居民住宅……一切都井然有序,真好!这就是小康社会!
其实,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就胸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点点滴滴做起,奋发学习,把自己锻造成一块有为的好钢,让小康社会近在咫尺吧!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七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每当我看到鲁迅先生文中这句话时,我是深有体会的。僻如小区草坪上被早上买菜的大妈踩出来的捷径,披云山上茅草丛中被晨练的阿姨闯出来的小路。延伸开去,我们解数学难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求索,找到解题的路径才能豁然开朗,这又如陆游《游山西村》诗中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绘的意境。路,是需要有人不断探索,开辟,闯出来的。
回到《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中,我不禁好奇:那个中国梦是怎么来的?总不会是大人们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吧?我又禁不住打开书本,认真阅读下去。
在第一篇“百年追梦,开创中国道路”一文中我找到了答案。文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句话说得好!孔雀的羽毛最美丽披在麻雀身上就会被人贻笑大方,照搬别人的模式,就如照猫画虎反类犬,只有适合自身的才是最好的。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八
红的杜鹃,粉的玫瑰,黄的迎春花,白的郁金香……是春风吹醒了它们,是阳光哺育了它们。还有比这些开得更艳的,是家家户户的小康之花:从摩托车到小轿车,从平房搬到楼房,从农民到企业家……党的阳光照亮了他们。
近几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蓝莓基地的秧苗茁壮成长,草莓大棚内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有机蔬菜基地里茄子、辣椒、黄瓜、毛豆……应有尽有,农家乐山庄里炊烟袅袅,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这一切爷爷可没少操心,他总是一天忙到晚,有时都顾不上吃饭,我很心疼。为了尽快完成乡亲们的搬迁工作,爷爷总是一家一户地了解具体情况,帮完这家,又帮那家。这不,天都黑了,爷爷还没有回来。我撅着小嘴,很生气,一边写作业一边想,再也不理爷爷啦!不知什么时候,爷爷打着手电筒回来了。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衣服也湿透了,浑身上下都是灰,一双鞋子变成了泥巴鞋。奶奶嗔怪:“还不快去洗洗,吃饭啦!你这又是到哪家去了?”爷爷说:“村东头的孙大爷,儿子、媳妇儿都在外打工,最近忙着搬迁的事儿,老伴儿又生病住院了。搬迁工作又不能耽误,人手不够,我今天在他家帮忙嘞!”“就知道帮助别人,自己家什么都不管,所有的事情都丢给奶奶做。”我瞪着爷爷。爷爷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我是党员,又是村支书,为乡亲们办点事是应该的。”“可是您血压高、血糖高,前不久,还在施工现场晕倒,还好抢救及时,您都忘了吗?”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没事,爷爷这不好好的吗?乡亲们需要我!”“可我也需要爷爷呀!”“孩子,为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惧生死,逆行而上。他们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甚至牺牲了自己。如果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我们怎么能够战胜疫情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着爷爷坚定的目光,我突然明白了:小康路上,每个人都在努力拼搏!我也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家乡人民迎小康,奋进新时代!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九
拔穷根,奔小康,乡村教师是山里孩子走出山旮旯的领路人。
19岁那年,我来到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支教,用一支粉笔开启了教书生涯。原本怀揣理想而来,可到学校里一看,教室四面透风,操场一片荒芜。加之地处海拔近千米的山坳中,距县城100多里路,回趟南昌老家得辗转一天。父母的心疼和不理解曾令我动摇,但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却深深印刻在我心里。
山花开了,学生给我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熟了,学生为我摘来最甜的一捧。生病时,学生把鸡蛋塞到我手中。学生们有情,乡亲们有义,我把大山当成了自己的家。学校不通班车,我就挑着扁担走20多里山路,把课本和文具运上山。通过点滴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时光荏苒,我教过的1000多名学生相继走出大山。其中,廖作英、涂莎母女俩还先后成为教师,与我同行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廖作英是我带的第一批学生,那时才7岁的她,甜甜地喊我“支姐姐”。后来,她的女儿涂莎也成了我班上的学生,我便成为小姑娘口中的“支妈妈”。如今,她们母女俩都站上了讲台。一年一年我的班上迎来新的学生,孩子们对我的称呼也变成了“支奶奶”。
40年前,我走进了大山;40年后,我依然在这里。陪伴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成才,我看着他们走出大山,更目睹了乡村教育的巨变。
过去,几块木板拼接在一起,刷上墨汁便成了黑板。一堂课讲下来,手指都染黑了。遇到雨天,木板回潮,粉笔写上去,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笔画。如今,触控笔、智能电子白板等成了课堂新装备,手指轻轻一点,图片、视频悉数弹出,山里娃享受到了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
过去,孩子们翻山越岭来上学,崎岖的羊肠小道坑坑洼洼,一下雨便泥泞不堪。没等到学校,鞋子先大了一圈,教室门口专门备了块铁片,孩子们刮了鞋子上的泥巴才进教室。如今,宽敞的水泥路延伸到了每一个村民小组,太阳能路灯从村头亮到村尾。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加安全通畅,再也不必起早贪黑绕远路了。
过去,操场是一片光秃秃的砂石地,一刮风便尘土飞扬。体育器材少,学生们只能跳皮筋、丢沙包,课余生活很单调。如今,塑胶跑道进校园,孩子们可以尽情奔跑,操场上还竖起了篮球架,摆上了乒乓球台,修葺一新的校舍成了村里最美的风景。
过去,有的孩子因交不上学杂费而没来报到,我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尽可能筹钱垫付。如今,“两免一补”政策消除了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营养改善计划”让娃娃们吃上热腾腾的免费午餐,越来越多的山里娃带着自信走进学校。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乡村教育实现了巨大转变。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二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这几年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年。
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民,党和国家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在现行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贫干部们的努力下,确实有大批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了一大批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贫困群众有尊严,才能让他们产生更多内生动力,自然而然地检视地区自身的陈规陋习,主动迈开脱贫的步伐。精准扶贫、深度扶贫,更多关注贫困群众的心理诉求。他们盼望“富裕”,更盼望“有尊严”地富裕;他们“穷则思变”,更希望“挺直腰杆”思变;不是外人觉得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就需要什么;别人给什么,他们就必须要什么;扶贫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种并肩共进、促膝共商的关系,还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贫困村大胆启用“先富起来”的致富能手做村支书,共商致富良方,让全村人都富起来。“贫”是穷困,也是精神上的贫乏。贫困群众需要党和国家选配的“主心骨”,让他们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丰富,引导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独特”的向往,再以这个“需求”为导向,扶贫。扶的是“贫”,也是他们的“尊严”。
近年来,富裕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已经从简单的资金对接到不吝输送人才、提供致富良策。随着抖音、快手、梨视频等短视频的兴起,很多地方的县委书记、县长、村支书也带头开直播,亲自“带货”,叫卖农产品,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代言”。“以购代捐”无疑是一种给予贫困群众“尊重”的扶贫方式,通过推广特色产品、特色旅游,摘掉的是贫困的帽子,带来的是情感的满足,田间地头的“苦味”,变成了文化输出的“洋味”,这也从心理上很好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民种的是粮食,需要的是知识。“希望工程”堪称精神扶贫的起点。那张“我要上学”的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满脸都写着“渴望”。20多年过去了,助学助困有了更为平等、自立的“作业本公益计划”,这个民间公益项目,面向中西部贫困中小学生,以学生个人的写作本换取爱心认助,改变了单向的经济和物资资助模式,鼓励孩子用写作、画画等方式,完成一学期的日记,来换取每学期的爱心认助款。这种交换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给予了孩子尊重、尊严和平等,这些被“尊重”浇灌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不会自卑、怯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脱贫攻坚,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贫困大山里孕育的产品有产量有销量,让“农村”用笔直的腰杆与“城市”对话;脱贫攻坚,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走得出去、更愿意回归,拿同等的知识回馈建设家乡;脱贫攻坚,是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银山”,非但“人夸颜色好”,更有生态环保的“清气满乾坤”。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二十一
2020年6月8日,周一早上八点半,第五小学少先大队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小康路上我成长”线上升旗仪式。
今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贺,并强调:“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在党的领导下,2020年中国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队员们正在奋斗的小康路上成长。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一件大事。5月23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
如今,我们说的“小康”,不再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和概念,也不再远离我们的学习生活,而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触手可及!
心中有梦想,脚下才会有力量。奋斗的接力棒必将传到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今天的少先队员手中。
作为少先队的小主人、祖国建设的小主人,让我们以“童眼观小康”,寻访身边的小康故事,讴歌家乡的小康生活,感悟中国制度的优势,讲述致富带头人的奋斗故事。让我们以奋进的姿态,迎接第八次全国少代会的召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教育心得体会篇二十二
我的老家在粤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为了生计,父亲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外出深圳打工,往往只有在农忙时节或重大节日才回家。小时候天天盼着父亲回来,盼着新的玩具,盼着父子相伴,盼着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
上世纪八到九十年代,连通粤西与珠三角的广海干线双向只有两车道,整个县城每天往返深圳只有几班客车,最愁人的是要在渡口等待过渡。
一旦遇上大风或雨雾等恶劣天气,班车就会因渡口停渡而等上一两天。所以每次父亲往返深圳前,家里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沿途渡口的天气预报。
小学三年级的农忙时节,父亲请假回家帮忙收割水稻,不巧班车在虎门渡口遇上了持续大雨,耽搁了行程。
两年后,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导建设的虎门大桥建成通车,我的梦想成真了!父亲再也不用经受等渡的艰辛,爷爷再也不用关注几百公里之外的天气预报。
虽然,我还不知道虎门大桥是个什么样子,但它已经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来深深的烙印。同时,随着交通的便利,村里外出务工的乡亲也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五年后,我在大桥上热泪盈眶、许下约定。
为了奖励我中考取得好成绩父亲答应带我去深圳玩并告诉我要途经虎门大桥。
启程那天,天空下着细雨。我在车上反复问父亲,还要多久才能到虎门大桥?当父亲说还有十分钟时,我急迫的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不那么渴望见到它了,怕它不是自己梦中的模样。随后便坐立不安起来,绞尽脑汁搜刮形容恢宏大气、伟大壮观的词句。
终于,它出现了!只见它静静地矗立在风雨中,飞架于茫茫珠江之上,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腾飞。高耸入云的主塔,一根根被雨水冲刷着的悬索,挺拔飘逸的身姿,正如当年梦见它的样子。哪怕在大雨滂沱中,我仍能感觉到有阳光穿透层云,笼罩在它四周,就像一位身披金甲的巨人!
那一刻,我掐痛了手臂,也止不住奔涌的泪水,我竟想不到任何词句来形容它,只是在心中对大桥说了一声“谢谢!”,感谢它承载着无数如父亲一样在外打拼的人平安往返。于是,我许下约定:以后要从事大桥管理工作,让人们出行更加安心。
七年后,我在大桥上践行初心、挥洒青春。
大学毕业,我进入广东交通集团所属广肇高速公路工作,成了一名路政员。在路政岗位的三年,我基本吃住在队,和队友共同肩负起51公里高速公路的保安全保畅通职责。每次巡查经过辖区内的金马大桥时,我都倍感亲切,仿佛儿时梦见的大桥就在眼前。
转到路政许可岗位后,我和同事认真把好每一件路政许可的调查勘验关,每当涉及跨越或穿越桥梁的路政许可时,我都与施工单位反复实地勘查周边环境,讨论施工技术难点,落实落细安全及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单位称我是“黑关公”。
但为了道路和桥梁安全,我乐意当这个“黑关公”,乐意把这一路上4座特大桥,10座大桥,27座中桥,56座小桥拴在手里,拴在心上。
因为每个交通人都知道,拴紧这些“桥巨人”,才能拴牢千万家庭的牵挂和幸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这绝容不得我们有一丝松懈。
八年来,我在大桥上见证历史、记录感动。
由于工作调动,我调离路政岗位,负责党务宣传工作,开始了记录大桥之旅。
我曾在凌晨三点看揭博高速横江水库特大桥胜利合龙,三个月后揭博高速全线通车,改写了揭西和紫金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揭博高速上载着紫金春甜桔、蓝塘猪等农产品的货车络绎不绝。
1月,二广高速九嶷山隧道至西岸互通路段先后遭受两次冰雪灾害,低温冰冻天气持续超过200小时。
在冰雪覆盖的云雾特大桥上,二广分公司党员抗冰先锋队不畏严寒、浴“雪”奋战,在冰雪交加之夜徒步摆放交通锥46400余个,撒布融雪剂163吨,疏导滞留车辆1800余辆,始终按集团要求保持一条车道畅通,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4月凌晨,我在雨夜中守候4小时,现场见证了惠清高速北江特大桥跨京广铁路、国道g240转体桥成功转体,那是国内最大最重高速公路跨铁路、公路双线转体连续梁。
凌晨三点半,当相当于25层楼楼高,1万辆小汽车重量的转体桥成功转体时,我和现场两百多名技术和管理人员一起纵情欢呼。
……。
时光荏苒,我与大桥相约走过了23年。我的情感在这里舒展,我的青春在这里绽放。我既是“交通延伸美好生活”的获益者、见证者,也是践行者、建设者。
23年来的亲闻、亲见、亲历,不断加深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认识、认知、认同。我将不忘初心,与桥为伴,勤勤恳恳爱路护桥,无怨无悔踏浪攻关,让更多人在小康路上“桥”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