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教案(通用13篇)
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调控,提高教学效率。编写教案还要考虑学生的前知识和掌握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借鉴一下这些教案范文,相信会对你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九上数学教案篇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
摸球盒、转盘。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板书: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
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x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
【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九上数学教案篇二
1.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像能力。重点难点。
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3-3=0表示什么意思?(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现在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先让学生观察,说图意,老师引导:
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几只?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一一板书:4+0=4(4)想一想:5-0=0+0=先说算式的含义,再说得数。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0,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并且学会了0的正确写法。还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将教材静态的图动态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0的含义。
2.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九上数学教案篇三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九上数学教案篇四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想想做做3、4。
九上数学教案篇五
设计意图:
有一天,班上有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我转个身,为什么右边改变了个位置?”这促使我分析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发现幼儿已有初步的左右的意识。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我设计了以游戏为主的整个活动方案。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和幼儿互动,区别左右手、左右脚等。并利用大班幼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开展分组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整个活动贯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发展幼儿的自身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3.愿意与同伴交流,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活动难点:
让幼儿区分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活动准备:
1.手环、小蝴蝶人手一个,小苹果、小红花若干;
2.铅笔、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们来玩猜谜语的游戏,好吗?谜语的谜面是:“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请大家动脑筋想想是什么?(提问个别幼儿后,教师小结谜底是:小手)。
2.引导幼儿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教师教小朋友区别左、右手。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做很多事情,你们知道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分清左手和右手,请小朋友把吃饭时拿勺子的手举起来招招手,吃饭时拿碗的手放在胸前摇一摇。再请小朋友把写字、画画时拿笔的举起来握拳头,把按纸的手托在下面。教师告诉小朋友拿勺子、拿笔的手是右手,拿碗的手、写字画画时按纸的手是左手。请小朋友区分左手、右手。
(2)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手环,把手环戴在右手。引导小朋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做“美猴王照镜子”动作。教师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
(3)引导幼儿区分自身还有什么可以左、右的。
教师: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引导幼儿区分左、右脚,左、右腿,左、右肩,左、右耳,左、右眼……等。教师小结: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脚也分左、右脚,腿分左、右腿,肩膀左、右肩,耳朵左、右耳,眼睛左、右眼。右手的这边是右边,左手的这边是左边。
3.引导幼儿感知左、右边。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的指挥做动作,看谁做得有对又快,好吗?
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腿;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膝盖;用你的左手(捂住右眼或左眼、摸摸左耳朵、右耳朵)。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棒,右手的这边是右边,左手的这边是左边。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两边,你的右边是谁?左边是谁?(提问个别幼儿)。
4.游戏:“蝴蝶飞飞”
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只纸蝴蝶,全体幼儿边抖动蝴蝶边念“蝴蝶蝴蝶飞飞”,表示蝴蝶在飞,当教师说:“蝴蝶停在某部位时”,幼儿就把蝴蝶停放在某部位上,看谁放得对又快,还可以请幼儿把蝴蝶放在其他部位或你的左边、你的右边,你左边的小朋友的头上,你右边的小朋友的肩膀上等。(附游戏规则:幼儿边念“蝴蝶蝴蝶飞飞”边抖动蝴蝶,表示蝴蝶在飞,当教师说:“蝴蝶停在某部位时”,幼儿就把蝴蝶停放在某部位上,看谁放得对又快。)。
5.竞赛游戏:“听口令”我说你做的游戏。
幼儿游戏时以对又快比较少幼儿错的组为胜。
6.幼儿操作活动:
7.结束活动。
活动中,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和幼儿互动,区别左右手、左右脚等。并利用大班幼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开展分组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最后让幼儿操作给小女孩的左边画花,小男孩的右边画气球,让幼儿改变移到别人的身上区别左右。整个活动贯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我提供了大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幼儿对整个活动有很高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但由于我在刚开始组织活动中显得有点慢,后面的游戏:“蝴蝶飞飞”和“听口令”我说你做的游戏。组织的有点急促了,没有明确指导孩子改正错误的方位。第二个环节时没有更加深入地引导幼儿认识左、右两边可以区分左右的器官。应该在右边的器官贴上记号幼儿更加直接容易记住左右的概念,操作部分中可以让孩子在小女孩的左边画上喜欢的花等小礼物。在小男孩的右边画上喜欢的气球等小礼物。以后在组织各个活动中我会注意到这一点。活动的最后还可以增加一个活动延伸歌表演《左右》。
九上数学教案篇六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九上数学教案篇七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
(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创设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 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九上数学教案篇八
1.初步体验数量比1多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6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课件、“数字卡片 分合号”
彩色小棒(数量为人数的5倍,可用彩纸卷成)
1.教师:小朋友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米奇请我们去他的妙妙屋做客。我们现在就坐汽车去吧!
2.师幼开汽车进入活动室。(播放课件2(妙妙屋)
1.学习6的分解、组合。
(3)我们请米奇帮我们来分一分吧,看一看他和我们分的是不是一样的!
2.学习记录6的分合。
(1)教师:怎样把大家分“6”的几种情况记录下来呢?
(2)教师介绍分合符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如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播放课件3和4“分苹果”)
(3)请幼儿读一读6的分合。(播放课件5)
1.教师:米奇要做一些有趣的方向盘,我们一起来制作方向盘吧!(播放课件6)
2.操作要求:每个方向盘上都要有6个圆点,请你说一说应该补上几个圆点才有6个圆点,再把分合式补充完整。(播放课件7)
3.教师:把“6”分成两份,有几钟分法?(教师逐一播放课件8――12)
1.教师:米奇准备了好多彩棒呀!我们一起来玩“分彩棒”的游戏吧!(播放课件13)
2.游戏:分彩棒
请5名幼儿分别举起数字6的五种分合式站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及中间,其余幼儿每人拿6根彩棒,将彩棒随意分成2份,左手中的彩棒数量为一个部分数,右手中的彩棒数量为另一个部分数。然后站到对应的那一钟分合式里。
九上数学教案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上的教学内容,练习十八第1~4题。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相交和垂直的现象,理解垂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垂线的画法,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经历探索相交与垂直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每组学生准备两根纸条、一颗图钉和一块木板。
一、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会画角吗?画几个角来大家看一看。
学生画角,抽几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图6?1。
教师:这些角的两条边都分别相交于一点(课件上的线闪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相交。
(板书:相交)。
二、进行新课。
1?教学单元主题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生活中也有许多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出哪些直线是相交的。
学生找出图中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以后,多媒体课件隐去图中的其他情境,只剩下两条线相交的一些图形。
教师:从图中你发现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形成4个角。
学生:角1和角3是大小相同的锐角,角2和角4是大小相同的钝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图钉钉住相交纸条的交点,钉的时候可以用木板垫着钉,注意不要把桌子钉坏了。
学生的发现包括:(1)这些纸条是绕着交点转动的;
(2)随着转动,角的大小要起变化。
教师:我们重点看一看这些角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将其中的一个角转为直角吗?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一个角成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教师:这个结论正确吗?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边比一比。
学生比后,证实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就是垂足。
教师在课题后接着板书:垂直,使课题成为:相交与垂直。
教师:老师这儿有个问题,什么叫“互相”垂直?
引导学生对照图形直观地理解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时,就有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结论,这叫做互相垂直。
教师: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学生回答略。
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中哪些直线相交?哪些直线互相垂直?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2?教学例1、例2。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教师:怎样用三角板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就是要使要画的线与黑板上的线成90°的角,这就需要先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边,然后把直角的一条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紧靠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和已知的这条直线成直角。教师: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画一画垂线。让学生用三角板在下面试画后,抽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
练习十八第1~4题。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本知识时,可以从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着手,在比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较接近时无法进行比较,这时引出量角器。
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上计量单位与排列特点。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页上的材料,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活动角的学具。学生开始猜角度时可以作一些指导,如看到这个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缩小学生猜角度的范围。学生有了一些经验后,可以放手组织同桌的两个学生进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动。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第69、70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9加几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苹果卡片。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20根。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二
1、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几十加几、几十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几十加几、几十减几。
3、通过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的相关加减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课。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要学生用数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联系生活、寻找素材,鼓励并帮助他们说得好一些。
要介绍相关的内容,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数的方法由学生通过交流得出。
第(2)小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学生重会有多种思考方法,值得交流。
要告诉学生票上有排数和座位号,单双号指的是座位号,不是排数。
让学生讲讲自己对“差不多”是怎样想的。然后再选择。
第(3)题组织学生交流所填的数。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数学乐园里面玩一玩,你们想去吗?可是路上会有很多难关要闯,大家有没有信心?那要努力哟!
闯关开始!
1、第一关:牛奶城。
“谁先把这些题完成,谁就能得到一瓶美味的鲜奶了。这可是过关的钥匙哦。”
分散练习,集体讲评。
2、第二关:口才展示。
(1)介绍我国民族、金茂大厦。
(2)引导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
“下面的环节就是口才展示,以小朋友的掌声为分数,谁得到的掌声最多,他就是优胜者。”
评选出优胜者,并给以奖励。
3、第三关:钟面迷宫。
(1)问:“哪个小朋友注意观察钟面?上面的大格、小格表示什么?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放手由学生自己回答。
(2)茄子老师有问题要问我们了,“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呢?”
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数法。
4、第四关:
(1)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独立完成,对答案。
(2)46接近50,还是接近40?44呢?
集体交流想法,最后确定答案。
1、轻松一刻——选车。
“学校看我们学习这么认真,决定奖励我们去院看。我们每个班坐一辆车,我们班有38个人去。坐哪辆汽车比较合适呢?”
让学生自由选择汽车,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选。只要说的有道理,就算对。
2、轻松一刻——入座。
“好不容易到了院,我们的两个小朋友拿着票不知道该从哪个门进。红萝卜弟弟也在为他们着急呢。聪明的小朋友们,我们帮帮他们好么?”
由学生出谋划策,自由发言。教师补充说明:单双号指的是座位号不是排数。
四、巩固深化。
1、第5关:巧猜人数。
安排两学生分演图中两个角色,教师充当豆角老师提问“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
重点:“差不多”的含义。
学生自己选择答案,集体订正。
2、第六关:猜数游戏。
(1)、(2)小题由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总结出规律、方法。
(3)小题则发散为同桌互相提问,熟悉掌握。
“一路过关斩将,小朋友们可真勇敢!有被难倒么?”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几十加几、几十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几十加几、几十减几。通过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三
《纲要细则》中指出:“教师要利用儿童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设计这个活动,是以幼儿看动画片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对学过的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通过拼摆图形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此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开放性材料,为每个儿童都能运用多中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合理地运用幻灯片,给幼儿以直观具体的形象。更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和积极的创作欲望。幼儿喜欢动画片,幻灯片手段的可变性特点,正是满足了幼儿的这一需求。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合图形。
2.喜欢参加操作性活动,积极动脑,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精神准备:幼儿会使用胶棒,对图形比较熟悉。
物质准备:幻灯片、人手一份的图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图画纸、胶棒等。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导入。放映幻灯片,复习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1、逐个点击绿草地、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出现幻灯片能很快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图形宝宝格外地关注。为后面听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看谁来了?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图形宝宝都变成什么东西啦?(圆形、长方形、三角形逐个说)幻灯片紧密结合老师讲的故事,幼儿边听边看,视听结合。幻灯片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利用图形宝宝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一种图形的组合。使用幻灯片直观、形象、具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4、什么出现了?(小问号)它在问什么呀?“小问号”作为人物的出现,符合幼儿“泛灵论”的年龄特点,激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幼儿独立操作,创造性地拼摆图形,教师个别指导。《纲要细则》中指出:“教师要支持、鼓励儿童运用以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
1.老师:“小问号要请咱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助图形宝宝在一起变成更多的东西。”
2.幼儿独立操作。教师观察并问问幼儿在拼什么。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想象是有限的。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知觉形象性、边做边想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观察后的个别提问,有利于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进行拼摆。
3.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并记录名称。教师有目的的记录。
三.幼儿作品展示,演示老师的设计。
1.请幼儿为大家讲一讲自己拼成了什么东西,并说出用了什么形状。《纲要细则》中指出:“帮助儿童归纳整理经验,得出结论促成新经验的主动建构。”
2.教师也将自己的创作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3.再次讲故事《图形宝宝的比赛》。添加孩子作品为故事结局。
再次运用幻灯片手段,将孩子的作品有机地加入故事中,使孩子获得成功感,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纲要细则》中指出:“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而不是以教授大量的科学知识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