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文具教案范文(22篇)
教案的编写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语文》教案范文
大班文具教案篇一
1.结合“招聘售货员”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买文具”是在认识元、角、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的起始课。本节课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通过“买文具”时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地引入小数,使学生经历把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以及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用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好这一课内容将为今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地处城市,学生多数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对于购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见过用元表示的小数,但对小数的具体意义还不十分清楚。
(一)活动一:招聘售货员。
师:有一个文具店,要招聘售货员,谁想应聘呀?当售货员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生1:要知道标价牌上的数表示多少钱。
生2:要会数钱、会找钱、会算账。
……。
1.第一关: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买文具”的主题图,先让同桌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标价表示多少钱。)。
生1:铅笔0.50元表示5角。
生2:笔记本3.50元表示3元5角。
……。
师:请同学们填写各种文具的标价,如铅笔0.5元是5角等。
(集体订正,对个别不理解的学生进行指导。)。
生1:16??85读作十六点八十五。
生2:读作一六点八五。
生3: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不带计数单位,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日常生活中小数的应用很广,如长度18分米也可以说成1.8米。
2.第二关:数钱。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完成“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
(二)活动二:培训售货员。
任意拿出一些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是多少,并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这些数。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贴价格标签。
师:商品摆到货架上时,需要贴上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注明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等,其中价格一般用小数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将这些商品按照出售的价格写好标签,比一比,看哪一组写得最准确。小组同学每人先独立写一张,写得快的同学可以多写,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
(每个组发一份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的商品价格表和对应的标签,数量略多于小组人数。)。
活动完成后各小组选代表读一读其中几种商品的标签,其他组予以评价。
师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1: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
生2:我知道了钱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3:我学会了读小数和写小数。
生4:我不知道为什么钱用小数表示时只用元作单位。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紧密结合招聘售货员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用元、角、分表示商品的价格,并学会认、读、写小数。不足之处是:学生只是会认、读、写关于元、角、分的小数,至于为什么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只用元作单位,学生没有明白,在这里我处理得不太好,应该从生活习惯入手让学生明白。
大班文具教案篇二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大班文具教案篇三
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文具盒。
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尝试发现讲述的不同之处。
布置“文具盒”商店、实物投影仪一台、图标(形状、颜色、图案、功能)黑板,电视机布、篓子。
师:“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高兴)上小学要准备什么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具盒)。
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呢!
文具盒有什么用呢?(装铅笔、橡皮)。
2、幼儿自由参观“文具商店”,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师:“你们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当……当……当,有这么多文具盒呀,现在我们小朋友轻轻地上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具盒。”
1、幼儿先与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选择的文具盒。
师:“好,每个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盒了吧,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文具盒。
2、个别讲述。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说一说。注意哦小朋友在说的时候,我们的小观众们要认真听,尊重他们哦。
1、从实物投影仪里观察老师选择的文具盒,听老师用句式来介绍文具盒上的图案。
师:“我的文具盒的形状是xx;颜色是xx;图案有xx、有xx、还有xx;打开里面有放……我很喜欢我的文具盒。”
师:我是怎么说的,我先讲的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帮幼儿获得新的讲述经验。)。
2、幼儿自由练习按序讲述。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着顺序说一说你的文具盒,记住要先说形状、颜色,再说图案,最后说功能,别忘了介绍完以后说一说对他的喜爱。”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文具,有铅笔、橡皮、刨刀和尺子。请你们每人来选一样文具给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记住要按刚才的顺序说。”
师: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绍的很清楚,让客人老师都知道了应该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我们去给他们说一说吧。
大班文具教案篇四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大班文具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
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二、认识左右。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小百科:方位:方向位置。东、南、西、北为基本方位;东北、东南等为中间方位。在出生星座表中,两个星球对角的距离称为方位。
大班文具教案篇六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大班文具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活动过程:
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
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
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大班文具教案篇八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习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文具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齐呢?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请一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
——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习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哈萨克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
2、主要从哈萨克族的生活、食俗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甘肃地图、阿克塞地图,让幼儿了解家乡。
3.讲述哈萨克族的生产和生活。
二、基本部分。
3、出示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冬不拉、库布孜等。(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一般在宴请、节日期间谈唱)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三、结束部分。
2、欣赏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
3、结束。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四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五
2.练习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10以内的人民币、黑板画《文具超市》
1.复习10以内的人民币。教师出示面值10以内的人民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2.连一连。
(1)把幼儿用书《文具超市》画在黑板上,观察各种文具上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2)引导幼儿想一想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六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引导、发现法。
小黑板。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2、3x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x4表示什么意思?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参与指导解释疑难问题)。
三、点拨升华。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五、当堂训练。
1、算一算。
0.4x5=。
0.2x5=。
0.6x5=。
0.3x6=。
0.2x7=。
0.6x9=。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见远处的闪电以后,经过6秒才听见雷声,如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离闪电有多远?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教材第34页“练一练”的第2、3题。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七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活动知道10以内数的灵活运算。
3、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4、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3、计算用的纸和笔。
4、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三、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必备的吗?请幼儿说说。
本次活动的形式比较新颖,同时又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比较喜欢,所以幼儿学习的兴趣较浓。老师先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既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又为下面的问题做铺垫,这样过渡很自然。学习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让幼儿从小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拿钱到超市买文具就是很好的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能力弱的幼儿,在去买文具的环节,直接把简单的数字给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加自信些。这点以后要多加注意。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八
1、尝试根据自己的钱额,学习有计划地使用钱币。
2、在计划和购物活动中,巩固运算能力。
3、产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教具:大的购物计划书和勾线笔、纸。
2.学具:每人一个文具盒,里面装有钱币,勾线笔和纸。
3.布置文具超市,架子上放有尺、铅笔、卷笔刀、橡皮和若干,分别贴有标价2元、1元、2元和1元。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再过不久我们要上一年级了,家里文具用品都买了吗?(真幸福)。
(二)简单了解7以内钱的换算。
结合幼儿所说,老师在白纸条上记录,如:7元52;师:谁也有7元钱?有几张零钱?
对应记录:7元2221。
小结:原来你们的钱都是由5元、2元、1元凑起来的。
2.师:你可以买什么文具呢?请你来介绍一下!
小结:原来铅笔盒里可以放铅笔、橡皮、尺等,这些都是学习时用的。
(三)根据自己的钱额,学习有计划地使用钱。
1.师边说:你有多少钱?计划一下准备买什么文具?边出示大的计划书,我们一起来看,指向xx的购物计划书,这是谁的计划书呢?今天是你的计划,就在这里写你的名字。师指着圆圈说:你一共有多少钱?请你写在这个圆圈里。
2.师指向文具标记:计划书上有什么?(如:橡皮铅笔2元,普通铅笔1元等)。
3.师:你计划买什么?它多少钱?你怎么记录?请一幼儿上来,问:你一共有多少钱?老师帮助他在大图的圆圈里填上钱的数量,引导该幼儿在图下的方格里填价钱的数字。
4.师:他计划买文具,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算一下如:2+2=4+1=5+1=6+1=7,原来他花了7元钱,在下面的圆圈填上数字7。
5.操作要求:师边指边说:你有多少钱?你计划买什么?你也有计划书,把你的计划记录下来。
7.师集中幼儿:都计划好了吗?请一幼儿上来:我们帮他一起看看,他计划买哪些文具?
请3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介绍。
如:购物不合理的,师引导:哪样文具没买?为什么不买?(没钱了)如果要买怎么办?
如:总价算错的.,师:买了几样?需要花多少钱?算错了下次细心一点,重新去算一下。
如:文具的价格记录错误,师引导:他买了什么?对吗?xx应该是2元钱,你记了1元,价格弄错了,下去调整一下。
8.师:再看看你的计划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的可以调整,算一下总价对不对,小朋友互相检查,如果错了帮他改过来。(给幼儿调整的时间,教师巡视)。
(四)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巩固运算能力。
1.师:都会计划买东西了,等一会儿拿着你的计划书和钱去超市买文具,我们请客人老师当收营员吧,不过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有礼貌,人多时要怎么样?(排队,不拥挤)好,大家去吧。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巡视幼儿购物的情况。
3.师集中幼儿:都买到了吗?组织幼儿交流:请一幼儿出示购物计划书,帮助他计划买的和实际买的文具对应:全买到了,真不错!
4.师:有没有都花完?花玩了用什么记录,记在哪里?没花完还剩多少钱,也记在这个半圆里。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交流:谁来介绍你有没有剩钱?出示一幼儿的计划书,问:剩了多少钱?怎么算出来的?原来7元花掉了5元,还剩下2元,列出算式7-5=2。
再请一幼儿(剩余零的,也列出算式如:5-5=0)。
7.师:剩下的钱放在铅笔盒里,下课后想一想剩下的钱怎么寄给灾区的小朋友。
大班文具教案篇十九
活动重难点:
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等)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班级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大班文具教案篇二十
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10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图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盲人摸到的分别是大象的牙齿、耳朵、腿和尾巴。
生:他们摸到的是大象的一个部分。
师:对,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二、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师: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除了用摸,还有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看的方法。
生:可以用观察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生:我看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头。(该生拿起小汽车指着说)。
师:其余小组也是看到小汽车车头的同学请站起来。(生一一站起来)。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
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
生:我看到的`是车门。
……。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小刚在车的前面看到车头,是第一幅图;小红看到的是车的侧面,是第三幅图;小强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是第二幅图,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买文具》。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生:小红是从上面观察小汽车的。
师:她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请选择正确的图形。
生:(独立思考后,全体学生举手示意)小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师:第二幅图中的大、小长方形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汽车实物)小长方形是车顶,大长方形是车的身子。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
生: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
师:请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活动观察)。
生:我看到了车轮。
生:我看到了车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
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观察。
生: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生:这是一架飞机。
师:同学们判断得真准确。你们看到的是飞机的什么面?
生:是飞机的前面。
师:(将飞机转动一个角度)这又是飞机的哪个面?
生:这是飞机的后面。
师:那你们知道飞机的左翼和右翼在哪里吗?请你们用小手来表示。
(生把左、右手举起来表示飞机的左翼和右翼)。
生:这是飞机的右面。
师:对。那这是飞机的哪个面(继续转动飞机)?
生:(全体回答)这是飞机的左面。
师:同学们都说对了。(屏幕显示另一个物体的侧面)这又是什么物体?
生:(观察片刻)这是洗衣机。师:你们都同意吗?
(全体学生点头示意)。
师:这又是什么物体呢?(屏幕里显示一个动物的背面图)。
生:这是一只鸭子。
生:这是一只鹅。
师:我们来认一认,这到底是什么动物。(把动物换个角度)。
生:(观察后)原来是一只鸭子。
师:我们再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屏幕显示手提电脑的背面图)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这是沙发。
生:这是黑板。
……。
生:(沉默一会儿)转转物体。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转动物体,出现不同角度)。
生:是手提电脑。
师: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只看一个面。
生:要从不同位置去观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刚说的观察方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桌面上的茶壶,把看到的形状用动作表示出来。
(生分小组进行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演示给小组的其他同学看,教师巡视,组织、指导学生)。
师:有4个小朋友也在观察茶壶。(屏幕出现4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并在旁边画有4幅不同形状的图形)他们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同学们边小组讨论边连线。
生:戴头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生:短头发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图。
师:还可以怎样观察?
生:从上面和下面观察。
师: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
生:(分小组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茶壶盖、茶壶嘴和壶把,从下面看到的是壶底。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出示一座小房子实物)请大家观察这座小房子,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房子的形状画下来。
(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绘画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展示学生画得好的作品)。
大班文具教案篇二十一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大班文具教案篇二十二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活动知道10以内数的灵活运算。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3、计算用的纸和笔。
4、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文 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三、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3、师生共同总结。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必备的吗?请幼儿说说。
本次活动的形式比较新颖,同时又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比较喜欢,所以幼儿学习的兴趣较浓。老师先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既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又为下面的'问题做铺垫,这样过渡很自然。学习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让幼儿从小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拿钱到超市买文具就是很好的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能力弱的幼儿,在去买文具的环节,直接把简单的数字给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加自信些。这点以后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