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感恩热爱字(热门19篇)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以后更好地应对。写总结需要注意完整、准确、简洁的表达,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叙述。下面是一些写作总结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一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鹏城深圳的勃兴,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回首深圳的发展历程,特区成立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小渔村,只有两条小巷和一条200米长的小街;38年后,一座座摩天大楼巍然耸起、一条条繁华的街道经纬交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拔地而起。改革开放之前,物资匮乏,凭票购买,以至于人们常在供销社门前为买东西发生一些口角;时至今日,“有啥吃啥”变成了“吃啥有啥”,人们追求的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正是改革开放,让深圳这片热土沸腾了起来,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伟大跨越。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深圳近40年风雷激荡的雄浑篇章,映照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巨变。浦江之畔,改革开放在中国东部打开了一扇天窗,写就“浦东传奇”;南海之滨,改革开放大棋落子海南,昔日边陲海岛成为欣欣向荣的国际旅游岛;西北边疆,中欧班列疾驰向西,助推新疆霍尔果斯成长为戈壁明珠……“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一段段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一个个史诗般进步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今天,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口。经济特区如何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继续当好开路先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如何打赢,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怎样革除?如何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毫无疑问,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但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拿出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永葆“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争当开拓者、实干家,就一定能让改革造就新气象、开放带来新活力,让发展打开新空间,让我们赢得“下一个40年”。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进展。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激荡百年的民族复兴梦想必将一步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二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就在不久以前,当人们都在欢庆地做着迎接新年的准备,一场灾难悄悄来临。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但在这之前,没有人仔细的去关注他,直到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全国上下卷入到疫情防控战役。
生命是脆弱的,当终南山院士不顾自己84岁高龄,再一次站在了抗疫一线,和广大的医疗工作者并肩作战,为的是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本该和家人团圆的日子里,他们冲到了前线,在本该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时候,他们坚守岗位。疫情来了,它横冲直撞,把人们堵在家里不敢外出。但是,总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保卫我们的人民。他们每一个都是值得尊敬的,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们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防护线。
生命是美好的,是因为有无数人在守护这份美好。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抵达。愿疫情随着春天的到来早日消退,愿阳光驱散人们的忧伤和焦虑,愿我们早日走上街头,共享春暖花开。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三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为“全面小康”奋斗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秩序最稳定、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大的20年。其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不仅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而且对世界大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这20年的历史巨变,我们首先要感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得中国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前进。“全面小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中持续推进并取得圆满成果的。这20年的成功经验有许许多多,最重要的有如下四点。
第一,坚持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相统一。为实现“全面小康”而接续奋斗的这20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教育人民,使全党全国人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主心骨。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特点,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这些创新理论指导“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第二,坚持现代化追求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全面小康”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创造性探索,“全面小康”战略任务又坚持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出发提出新要求,从而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中国小康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三,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没有改革,就不能激发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没有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开放,就难以形成有利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就难以学习、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于人类的文明成果,就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招。
第四,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结合。努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使中国能够在这20年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经验。这些经验贯穿于20年“全面小康”全过程,也是最后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万事开头难,坚持难,善始善终更难。“全面小康”不仅起步扎实,行进快速,而且在最后的攻坚阶段,我们既敢于啃硬骨头、闯险滩,又坚持稳中求进,砥砺前行,创造了历史性的新辉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是伟大的10年。现在,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联系“全面小康”20年的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所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和实践这一科学认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硬道理,也是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大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异化为“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而不顾人民群众是否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伊始,习近平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和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而不相互对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验。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在改革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开放中全面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包括市场、能源、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等为我国快速实现现代化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中一步步赢得比较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进一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升格为“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能顶住世界范围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推出“一带一路”这样的重大倡议,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陆海内外联动、线上线下配合、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共同主导的新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最为世界所称道的杰作。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振兴乡村战略相结合。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本来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提出过程中要解决的大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历程中,我们在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继续解决这一难题,不仅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改变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推进我国现代化,而且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了不牺牲农业和乡村的现代化。这是一项值得在现代化历史上大写特写的了不起的成就。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探索网络治理相结合。信息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伟大革命。把握住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把生气勃勃的信息化和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对推动中国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最深刻变化,莫过于中国的信息化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把推进信息化与加强网络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网络空间营造成亿万民众共同的健康的精神家园。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政策和扶贫脱贫举措相结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形成的科学认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我们改革起步时提出的大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恪守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在采取先富帮后富等政策的同时,把扶贫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秉持“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的理念和要求,进一步打响了气势磅礴的“脱贫攻坚战”。从精准扶贫到深度脱贫,总书记亲自抓。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堪称“举世瞩目”的世界级伟大成就。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一次又一次“再认识”获得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提出和实施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推进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确保我们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布局。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自信相统一。中国的改革,改的就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为“全面小康”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党中央决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上议事日程之日起,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为此专门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决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在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我们之所以勇于制度改革,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制度自信,及与此相联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我们经反复实践得到的科学认识和成功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像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协调,仅依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仅依靠市场的力量,都无法实现。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并不纯粹,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正是这样,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获得了最可靠的政治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伟大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更是伟大。与伟大相伴而行的,从来都是挑战、风险等各种考验。梳理“全面小康”的思想脉络,总结“全面小康”的成功经验,是为了应对更大更多的考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四
此次直播的思政大课,是宅家抗疫中享受的一次文化大餐。我们能看到发挥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细化措施这一制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党领导动员全国人民形成战胜疫情强大内聚力和高超战斗力的最硬底气。中国十四亿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团结和奉献精神,在此次疫情中尽情绽放。中国之制凝聚中国力量,中国之制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之制成就中国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引领我们战胜疫情,恢复往日祥和国貌。此次疫情对青年学生也是一次宏大的生动的人生课堂。如冯秀军教授所说,在这次疫情中,青年投身抗疫一线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给在校大学生的“青春梦”提供了奋进新时代的迷思和遐想。青年学生要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足有大行,秉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拼搏进取,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五
党和国家到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比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新的业态层出不穷,区域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革命,多专业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也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作为学院科技工作和管理者,也要转变思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时代考验人,时代也造就人。为此,一是要突破传统工作思维,科研工作从求数量到求质量的转变,引导与鼓励教职员工人事新兴的、前沿的技术开发研究与服务,切实提升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二是要多走出去,加强与企业、政府、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密切联系,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校企融合、成果转化工作;三是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与水平,提升指导与管理能力。
二、我们是答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强调的是主体责任,是使命和担当,要立足个人工作岗位,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习总书记说过,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永远保持旺盛的斗志,就是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杨翠明院长也借用习总书记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刻告诫我们,奋发图强,改革创新,为进军国家优质校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学院也提出了“满意后勤”的主题活动,落实相关工作。作为学院科技部门,一是要为科研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遵守各项工作的工作标准与流程,提升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把部门打造成科技工作者温馨的港湾;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快信息手段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各项工作的跟踪、反馈与修正,提高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调研,了解科研工作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分析,指导科研工作的开展;四是要把握好科研团队建设工作,科研团队是学院促进产教融合、学生培养的实验田,关乎到学院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三、人民是阅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强调的是根本宗旨,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在决策和推动改革中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底线和红线是不可取的,必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此,作为科技工作部门,一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的检阅,从群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悉心倾听群体反馈的科研工作有关意见和建议;二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杜绝科研工作、资金腐败问题和学术腐败行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三是要加强科研工作的调研,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意愿,切实解决群体所反映的集中问题。
时代出卷、我们答卷、人民阅卷。让我们紧紧围绕学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疑心聚力建卓越,改革创新争一流,为进军国家优质校而努力奋斗”目标而撸起袖子,干出幸福的未来,开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新篇章。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七
观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直播,收获和感触颇多。第一,这次直播课,使我对这次疫情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人类应该真正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否真的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这次疫情是一个警钟,但绝对不能让警钟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丧钟,珍稀野生动物,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真的是有远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命运已经连在一起,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当灾难来临时,没有哪个国家会置身事外。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总书记亲自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指挥防疫斗争;党委和政府积极行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普通党员站在疫情第一线,党员、党组织筑起了钢铁长城,让人民心中有底。第四,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在这次看不到敌人的战斗中,一个个、一群群的普通人投入战斗,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性别,都愿意为这场疫情付出一切,包括钱财、家庭、休息时间,甚至生命。第五,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在这样的疫情面前,要结合实际给学生以有理论深度的诠释,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战斗,在国家危难之时建功立业。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八
庚子鼠年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应对的一场“大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这次疫情发生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怎么应对及应对效果如何。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是制度之优,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展示。在疫情面前,中国交出了世所罕见、令人敬佩的满意答卷,全方位彰显了国家治理之中国答卷的世界形象。
“中国速度”何以如此之快?“中国力量”何以源源不断?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全世界的心扉,世界上许多人都难以忽视这个问题。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九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2000年到2020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为“全面小康”奋斗的20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秩序最稳定、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大的20年。其中,2010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10年,不仅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而且对世界大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这20年的历史巨变,我们首先要感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得中国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前进。“全面小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中持续推进并取得圆满成果的。这20年的成功经验有许许多多,最重要的有如下四点。
第一,坚持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相统一。为实现“全面小康”而接续奋斗的这20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教育人民,使全党全国人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主心骨。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特点,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这些创新理论指导“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第二,坚持现代化追求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全面小康”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创造性探索,“全面小康”战略任务又坚持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出发提出新要求,从而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中国小康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三,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没有改革,就不能激发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没有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开放,就难以形成有利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就难以学习、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于人类的文明成果,就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招。
第四,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结合。努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使中国能够在这20年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经验。这些经验贯穿于20年“全面小康”全过程,也是最后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万事开头难,坚持难,善始善终更难。“全面小康”不仅起步扎实,行进快速,而且在最后的攻坚阶段,我们既敢于啃硬骨头、闯险滩,又坚持稳中求进,砥砺前行,创造了历史性的新辉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是伟大的10年。现在,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联系“全面小康”20年的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所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和实践这一科学认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硬道理,也是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大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异化为“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而不顾人民群众是否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伊始,习近平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和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而不相互对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验。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在改革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开放中全面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包括市场、能源、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等为我国快速实现现代化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中一步步赢得比较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进一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升格为“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能顶住世界范围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推出“一带一路”这样的重大倡议,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陆海内外联动、线上线下配合、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共同主导的新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最为世界所称道的杰作。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振兴乡村战略相结合。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本来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提出过程中要解决的大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历程中,我们在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继续解决这一难题,不仅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改变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推进我国现代化,而且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了不牺牲农业和乡村的现代化。这是一项值得在现代化历史上大写特写的了不起的成就。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探索网络治理相结合。信息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伟大革命。把握住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把生气勃勃的信息化和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对推动中国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10年最深刻变化,莫过于中国的信息化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把推进信息化与加强网络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网络空间营造成亿万民众共同的健康的精神家园。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政策和扶贫脱贫举措相结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形成的科学认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我们改革起步时提出的大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恪守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在采取先富帮后富等政策的同时,把扶贫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秉持“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的理念和要求,进一步打响了气势磅礴的“脱贫攻坚战”。从精准扶贫到深度脱贫,总书记亲自抓。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堪称“举世瞩目”的世界级伟大成就。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一次又一次“再认识”获得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提出和实施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推进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确保我们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布局。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自信相统一。中国的改革,改的就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为“全面小康”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党中央决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上议事日程之日起,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为此专门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决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在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我们之所以勇于制度改革,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制度自信,及与此相联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在这伟大的10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我们经反复实践得到的科学认识和成功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像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协调,仅依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仅依靠市场的力量,都无法实现。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并不纯粹,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正是这样,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获得了最可靠的政治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伟大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更是伟大。与伟大相伴而行的,从来都是挑战、风险等各种考验。梳理“全面小康”的思想脉络,总结“全面小康”的成功经验,是为了应对更大更多的考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
小康社会蓝图绘就。从先辈的憧憬描绘,到今天的渐入佳境,再到明天的梦想成真,既是一个民族的矢志追求,也是一个国家的铿锵宣言。追梦路上,富裕、健康、文明,始终是不变的主题词。
社会发展不断赋予小康社会更为丰富的内涵。
“国运清明,民无饥馑,谓之小康”,追溯“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原意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国家比较安宁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社会状态。反映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时期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小康”成为众多仁人志士寻求社会变革的奋斗目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将“小康”概念作为自己的革命理想。他在《三民主义》中说,民有、民治、民享,就是所追求的大同小康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对小康社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1979年年末,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即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从此成为中国人迈向物质文明社会耳熟能详的代名词。党的十二大则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任务和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更具明确的目标,要在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运会召开之际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民强则国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康”应该蕴含有健康的内涵。全民身心健康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没有全民身心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在人们不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现实语境下,小康社会不应该被误读为仅仅是对gdp的单纯追求,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将成为描绘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浓墨重彩,其中对全民健康的期冀正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时代内涵的新注脚。而这个健康应该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实际上,对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在其公布的新十大健康标准中,有两项明确涉及人的心理健康。一项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指向人的情绪健康;另一项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指人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代表着人类社会对健康的更深入的认识。这个认识,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民健康的关注方向是一致的。这因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在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中,衡量全民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不言而喻,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个更不能忽视的概念,那就是心理健康以及道德精神层面的健康。
应该看到,我国的健康调查结果仍然令人堪忧。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还非常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10%左右;只有6.48%的公众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同时,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家卫计委曾公布了一项对30座城市、50家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的健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心理方面,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仅有5.8%的员工称自己没有压力。
很难想象,如果全民身心健康水平低下,因病致贫、因病致困,国民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一个缺失全民健康积弱积病的社会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让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同频共振”
目前,从gdp衡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当温饱已不再成为问题的今天,对身心健康的追求自然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
从国家层面讲,党和政府对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从制度层面讲,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推向深入,一张维护全民身心健康的安全网正在不断完善。
从个体层面讲,“健康即福”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健康被看作是否幸福的衡量标准,健康被当成家庭生活的价值取向,健康被视为是否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全面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依然任重道远。全民身心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健康水平参差不齐,青少年身体素质堪忧,部分疾病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心理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国民健康教育和未病先防意识较为薄弱,重意识轻行动、重身体轻心理,对健康概念理解肤浅片面,医患矛盾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有时还较为尖锐激烈。
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事关民生大计,事关以人为本。如何让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同频共振”,理应成为我们的奋斗方向。为此,尽快制定出台全民健康指导纲要,使之成为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行动指南;全面深化医疗事业改革,使之成为维护全民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全民身心健康的优美环境;科学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成为推动全民身心健康的自觉意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之成为增强全民身心健康的坚实基础。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亦是立国之本。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一
今天,观看完思政课直播,有许多感想。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虽然不能像可敬可佩的医护人员那样在一线救死扶伤,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课堂向广大学生做对疫情的宣传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聚焦“90后”“00后”青年群体,鼓励青年人扎根中国大地,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冯教授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受感动。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就是中国的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理论、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授好思政课,站好思政讲台。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二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国际社会看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看到顽强不屈、逆境奋进的中国,看到迅速出击、蹄疾步稳的中国,看到担当有为、守护世界的中国。这是以行动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这是以行动践行阻止疫情蔓延的大国担当!
在过去几年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各国过于侧重经贸的分工协作及政治力量的抗衡,却忽略了病毒也会随全球化散播、肆虐,以至于今天尝到苦果。吸取此次教训,今后的人类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平衡与共生的智慧。
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很好地提出了问题,是时候应该正视中国:在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的生活中,中国已经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正在担起符合其地位的责任,正在书写自己命运的篇章,也在协同书写世界命运的篇章。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行动。因为中国人在构建自己社会时,也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一套与西方不一样的价值观标准。
这个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标准就是,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很好,也希望各国都发展得很好。依照西方价值观,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一个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既不通过侵占领土,也不通过对他国政治军事介入,这样的大国是如何在国际上立足,又会如何越来越稳定。事实上,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无论何时,中国不会立志于成为帝国,更不会遵循霸道和王道,而是行大道、奉天下为公。对此,早在18世纪中期,孟德斯鸠在《法的精神》中已给出过答案。他说,一般地说,所有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保存自己。不过,每一个国家各自还有一个特殊的目标。罗马的目标是扩张,斯巴达的目标是战争,中国的目标是安定。
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西方也不再是过去的西方。西方要想对中国有更多了解,那就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再没有任何事情是天经地义和不可改变的。换句话说,要用全新的目光看待中国。现在世界已进入新世纪,新世纪有一个公式,那就是学会分享。西方要解决好自身发展难题,从现在起、从今天起,需要学会分享。
这场瘟疫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是永无止境的,这场战争还将继续下去。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带给世界重要启示,即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病毒无国界,人类是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与疫情较量,谁也不可能成为局外人,人类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这场战“疫”提醒人们,要真正构建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仍然任重而道远。在这个伟大进程中,中国从未缺席,并且一直在奋力前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密切、利益交融,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土壤。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即使现在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中国还是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面对疫情,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并最终研制出疫苗,彻底战胜病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是此次疫情带给世界的最大启示,必将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三
昨天,我问妈妈:“什么是祖国?”妈妈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中国。”我问爸爸:“什么是中国?”爸爸说:“在世界的东方,版图像一只雄鸡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于是,我知道了,我生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我曾去过爸爸的故乡,眺望过黄山奇丽的云海;也曾到过妈妈的故乡,亲吻过大连海边温柔的碧波;我还登过长城,看见“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盘旋;也曾游览过故宫,领略过皇家园林恢弘的气魄。于是,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国不仅有辉煌灿烂的历史,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继续问爸爸。爸爸说:“经历了,你就会懂得什么是中国。”沿着这个思路,我回忆起去年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一切。
在南方冰雪灾害中,那么多叔叔阿姨,抗风斗雪,奋勇拼搏,我知道,那是不屈的中国;在汶川大地震后,那一次次被刷新的生命奇迹,那一排排迅速搭起的帐篷,我知道,那是坚强的中国;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奥运健儿一次次面对国旗,手捧金牌喜极而泣,我懂了,那是自强的中国;奥运场馆内外,我看到那么多挥汗如雨,依然笑容满面的志愿者,我懂了,那是青春的中国;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航天员出舱行走,我懂了,那是腾飞的中国。
我庆幸,在我懂事时,经历了中国的;我庆幸,我出生在这样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我更庆幸,因为你、我、他,我们共有一个温馨的家:中国!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群众也联合起来,投入疫情防护的工作中。而一些身为医护人员的党员也积极投身一线的救治工作中去,不眠不休无私为人民群众服务,与死神抢人。中国之所以在短短数月内控制住疫情,依靠的是国家的统一指导,基层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国民众志成城抗击困难的坚定信念。
在以往我经历的二十年里,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到如此残酷的疫情中,可这次疫情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伟大的民族凝聚力,无数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在一线,在武汉,在所有疫情严重的地方拼搏,他们对得起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他们是国家和人民当之无愧的守卫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疫情中有无私奉献的医生,警察,志愿者,但更多的是像我一样的普通民众。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抑制疫情扩散,力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使疫情向好发展,全国多个省市已连续多日没有出现新增感染病例,这体现了我党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不畏艰难险阻,一心朝着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不断努力。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看完这个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一场疫情防控思政课给我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我相信自己也会有更多新的思考!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五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在我们党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凝聚全社会之力,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而这正如这次思政课上秦宣老师所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我们在困难和灾难面前的“主心骨”。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我们看到的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10天之间便建成投入使用,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由国家统一调度,政府、企业等诸多部门单位迅速“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救治患者,确保应收尽收、精准救治,集中力量外防输入,确保交通检疫“滴水不漏”,集中力量内防扩散,确保社区防线织牢织密……从人员物资调配、交通运输管理到社会秩序维护,从城市社区、乡村网格化管理,到对每一户家庭的发动引导,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等被调动起来,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看得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而新时代青年更要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六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以最高规格来褒奖抗疫英雄,深情的讲述,有力的话语,深深地震撼了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向榜样学习,慎终如始,再接再厉,立足工作岗位实际,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时代在变,魂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作为一名“90后”青年工作者,我深有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们应当撸起袖子,发扬自己的奋斗精神为祖国效力,尽自己的职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14亿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付出了巨大努力,才会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我们当向榜样致敬与学习,汲取榜样身上的精神能量,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用“抗疫精神”来淬炼自己的“精气神”。同时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我们更应该拿出我们百分百的干劲出来,埋头苦干,力争上游,练就过硬本领,不辜负党对我们栽培与期望,要将榜样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时代在变,我们的中国魂不变。
砥砺前行,路不变。“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这历史级的抗疫斗争,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精神。作为“90后”基层工作者,我们很光荣的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做好党交给我们的每一件事,在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保持优良作风,向抗疫中的榜样学习。这次抗疫斗争伟大实践证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强大的国力下,我们中国有能力面对各种困难,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道路崎岖,心不变。2020年,是一个所有人都记住的年份,上天给我们发了一份“疫考试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所有人团结一心、直面困难、应对挑战,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我们也记住了“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是他们奋勇当先,守护了人民的安危,把“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大国责任扛在肩上。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在党的带领下,立足岗位实际,做实事,做好事,同时应当向这些榜样学习,“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将为人民奉献放为首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弘扬中华精神。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这个充满着荆棘跟泥泞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七
今天没有上晚自习,我早早地回到家。家里很安静,妈妈似乎不在家。肚子有点饿了,我懒洋洋地踱到厨房,打开冰箱拿了罐可乐。以前我一到家,妈妈总是要准备好一大堆水果、点心,让我饱餐一顿的。唉,算了,今天自力更生吧,谁叫我已经一个多礼拜不跟妈妈说话了。
我一边喝着可乐,一遍向房间走去。怎么?房门是虚掩着的,还隐约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谁在我房间里?我紧张地放慢了脚步,踮着脚尖蹑手蹑脚靠近房门,从门缝中向里望去。
原来是妈妈!我刚松了口气,只见她坐在我的书桌前,正在翻着我桌上的一堆杂物。我突然又警觉起来,一个多礼拜前的那个场景闪过眼前。
“作业都做完了吗?”妈妈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我书桌上,关切地问。“嗯??”周末难得清闲,我正跟同学在qq上聊得欢,眼睛都没有抬一下,摇了摇手示意妈妈可以离开了。可是她仍然在喋喋不休:“今天日记写了吗?拿来我看看。”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她要求我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
“哎呀,你烦不烦呀!人家都辛苦了一个星期了,今天不写了!”
从这以后,我的日记再也没有给妈妈看过。
此时,我的日记本正躺在妈妈身前的书桌抽屉里。妈妈把桌上的一堆书本和废纸整理好,顺手拉开了抽屉。我握紧了拳头,如果她翻看我的日记,我一定会像电视剧中的叛逆期少男少女一样,跟她大闹一场,发泄心中的不快。可是预想的情节并没有发生。妈妈似乎看见了日记本,她迟疑了一下,便轻轻地把抽屉推了回去。
我吸了口气,轻轻地退回门口??
晚餐以后,妈妈把一个精致的纸包放到我手中:“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是一本带锁的日记本!“谢谢妈妈??”我抬起头望着妈妈的笑脸,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我、我去给您擦靴子去。”我一扭头往客厅跑去,只听见妈妈在我身后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在学校经历了那么多次考试,答了不计其数的卷子,却没想到在今天,我给妈妈出了一次试卷,妈妈用她的行动作出了令我满意的回答。我想,我也该用我的行动,来答好人生路上的一份份答卷,让妈妈为我的出色成绩而骄傲。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八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张纸,初来人世,这是一张白纸,一张人人都有的白纸,而要离开这人世的时候,每个人的纸上就都画满写满了不同的东西。
人的一生何偿不像一份答卷呢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答题,到闭上眼睛的那一瞬,考试完毕,一个人的一生,便是这次考试的答卷。
如果你是个名人,或臭名昭著,或万古流芳,也许会有人在背后批改你的答卷,或将你留在答卷上的笔迹公之于众,可在多数的情况下,你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人会去批改你的答卷,无妨上下,重要的是你过着怎样的日子。
如果真的有人来为你的答卷,我想他的标准之一一定是有无理想。
“有志者,事竟成。”雄心壮志就像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指引你前进的道路。
鲁迅弃医从笔,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唤醒那些睡梦中的痴人,来同情那些老百姓,最终他的作品家喻户晓,被每个人所熟知。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终以他的俭朴,平易近人羸得了人民的爱戴,才有了“十里街送总理”的壮观景象。
正如孟子所说:“志:气之帅也。”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人生一定不精彩!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毅力是成就在事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谁说过,付出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而不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中国的印刷术闻名于世,试想,在活字印刷术创造之间,那些刻雕版的.工匠们假设没有毅力,一旦刻错使失去信心,不愿意重头开始,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书本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难道这不需要毅力吗没有毅力的人,他的人生便是一盘散棋。
给分的重点还有很多,但人毕竟是不完美的,最终看到这份人生的答卷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你的一生过得是否精彩,是否有意义,你给出的答卷会呈现一切。
人生,一场特殊的考试,好好对待吧!假设干年之后,交出一张令自己、令世界满意的答卷。
答卷感恩热爱字篇十九
精准防疫,既要到位,也要防止过犹不及。当前,一些地方在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堵点”“断点”。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当务之急是要做好疫情防控,让疫情防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从而更加科学。如今,不少地方已经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比如,山东省规定低风险区域全面放开人员、交通管控,企业和项目开复工无需备案;成都市推动居民小区生活性服务业和装饰装修、增设电梯等项目有序复工复产……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打通堵点、清除障碍,有助于提高复工复产效率,促进消费释放和人气回升,让我们的城市动起来,经济活起来。
当然,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并不意味着放松疫情防控之弦。当下,唯有下足更精准的“绣花”功夫,才能保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齐头并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贸流通行业复工营业情况总体向好,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领域复工率还有客流的恢复依然偏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出门消费、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依然存在着不少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一条条严、深、细、实的防疫措施落实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坚决防止疫情反弹,才能真正化解人们的担忧,让人们增强信心,尽快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状态。
基层是防疫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落实精准防疫、精准复工举措,对基层干部、下沉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省份选派数万名干部到企业担任防疫联络员,指导监督疫情防控,为企业解决复工难题;一些省份对企业和建筑工地等实行干部包保,建立“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等服务机制……扎根生产一线,快速响应诉求,有助于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服务。但同时要注意,在让基层扛起更多责任的同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基层干部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卫星遥感数据显示,近期中国夜间灯光数据正在不断回升。是每天数十万恢复营业的商铺,是人们复工复产的忙碌脚步,是无数人众志成城的坚持与付出,让我们的夜间灯光愈加璀璨,让中华大地生机勃勃。继续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我们一定能全面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